Workflow
丙烯生产工艺
icon
搜索文档
丙烯系列报告:丙烯国内供应与进出口情况
华泰期货· 2025-07-07 01:30
报告核心观点 - 2010年起中国丙烯产能爆发式增长,近年PDH与民营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使产能基数庞大、增速趋稳,中国成世界第一产能大国,行业正从高速扩张期转向结构调整等新阶段 [4] - 丙烯装置工艺以石脑油/轻烃裂解制丙烯和丙烷/混烷脱氢制丙烯为主,生产利润影响装置开工率,PDH制丙烯工艺利润敏感度最高、反应最快 [4] - 中国是丙烯净进口国,进口主要来自东北亚韩日,近年产能扩张使自给能力提升,进口依存度降低 [5] 丙烯产能格局 - 2010 - 2024年中国丙烯产能从1650万吨/年增至近7000万吨/年,2010 - 2018年产能增长驱动力为煤化工与PDH工艺,2020年至今PDH产能高速扩张,民营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产能增速趋稳但仍在增长 [12] - 2016 - 2024年丙烯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丙烷/混烷脱氢工艺与石脑油/轻烃蒸汽裂解,前者产能增长约1750万吨,占总产能增长43%,后者增长约1405万吨,占34.7% [14] 丙烯分地区与工艺产能分布 - 中国丙烯生产企业集中于华东、华北等地区,东部沿海为炼化或PDH工艺,西北与华北为煤化工工艺,2024年华东、山东、华南产能占比分别为28%、20%、18%,西北、东北占比16%、9%,华中、西南占比3%、1% [16] - 炼化工艺企业为传统与地方炼油企业,煤或甲醇制丙烯企业分布在西北、华北、华东,PDH工艺企业集中于沿海省份 [16] - 2024年石脑油/轻烃裂解制丙烯装置产能2324万吨/年,占比33.3%;丙烷/混烷脱氢制丙烯装置产能2254万吨/年,占比32.3%;气分装置产能1252万吨/年,占比18%;煤炭/甲醇制烯烃装置产能1143万吨/年,占比17.1% [20] 丙烯供应情况 - 2014 - 2024年中国丙烯产量从1845万吨增至5341万吨,2014 - 2021年产能利用率从74%提至86%,2021年后下降,2023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为近八年低点77.9%,因新增装置产能投产压力大,产能供过于求 [24] - 丙烯产量、开工与库存有季节性特点,一季度产量低、库存高,二季度产量回升,三季度产量维持高位,四季度产量先高后低,库存累库 [25] 丙烯分工艺供应情况 - 2024年石脑油/轻烃裂解制丙烯装置产量1821万吨,占比34%;丙烷脱氢装置产量1484万吨,占比28%;气分装置产量961万吨,占比18%;煤炭/甲醇制烯烃装置产量983万吨,占比18%;丙烷脱氢装置产量92万吨,占比2% [28] 丙烯生产利润与开工率 - 不同工艺生产利润影响装置开工率,各工艺利润敏感性和对开工率影响机制不同 [30] - PDH制丙烯工艺利润敏感度最高、反应最快,产业链短,开停车简单,利润取决于“丙烯 - 丙烷”价差,23年四季度因丙烷价格高企,开工率跌破60% [33] - 煤制或甲醇制丙烯工艺利润敏感度中等、有滞后性,因煤化工装置一体化程度高、启停复杂、能耗大,上游煤炭或甲醇价格是主要因素 [36] - 油制工艺利润敏感度最低,开工率由炼厂主产品汽油需求驱动,供应相对刚性,丙烯生产利润体现对炼厂整体盈利的贡献 [41] 丙烯进出口 - 中国是丙烯净进口国,2014 - 2019年进口量递增,2019年达313万吨,2024年进口量202万吨,出口量7万吨 [42] - 2024年丙烯进口依存度为3.5%,较2014年的14%大幅下降,因国内丙烯产能扩张,装置投产使自给能力提升 [46] - 中国丙烯进口主要来自东北亚韩日,2024年韩国占比74%,日本占比19%,其次是东南亚国家 [47]
认识丙烯:丙烯的基本概念
国投期货· 2025-06-06 12: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丙烯展开介绍,涵盖基本概念、下游消费领域及生产工艺等内容,指出丙烯是重要化工基础原料,下游需求集中,生产工艺多样且各有特点[1][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丙烯基本概念 - 丙烯化学式为C3H6,结构简式CH3 - CH = CH2,是无色稍带甜味的可燃性气体,常温常压呈气态,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熔点 - 185℃,沸点 - 47.68℃,闪点 - 108℃,爆炸极限2% - 11%,有麻醉性和刺激性[1] - 丙烯分子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低聚、配位聚合反应,α - 氢活性高可参与取代反应[2] 下游消费领域分布 - 约68%的丙烯用于生产聚丙烯,广泛应用于包装、汽车、医疗、纺织业等领域;其余下游产品中环氧丙烷占8%、丙烯腈占6%、丙烯酸占4%、辛醇占4%、正丁醇占3%等[3] - 新兴需求如光伏胶膜、锂电池隔膜正推动丙烯消费结构升级,预计2030年相关领域对丙烯消费占比将提升至5%以上,欧美地区丙烯下游消费偏向高端化学品,亚太地区以大宗塑料为主[3] 丙烯生产工艺 - 蒸汽裂解工艺:以石油烃为原料,全球约60%的丙烯来自此工艺,是传统主流方法,稳定性强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但能耗高,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大[6] - 催化裂化工艺:重质油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全球约25%的丙烯来自该工艺,是炼油厂获取化工原料重要途径,成本与原油价格及炼油厂开工率相关,丙烯纯度相对较低[7] - 煤制烯烃工艺:包括CTO和MTO,是非石油路线,适合“富煤缺油”地区,中国是全球煤制烯烃产能最大国家,该工艺依赖煤炭和甲醇价格,面临较大环境压力[9] - 丙烷脱氢工艺: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脱氢生成丙烯,产物丙烯纯度高,适合生产高端聚丙烯,近年来全球PDH产能快速增长,中国是主要市场之一,副产氢气可提升工艺经济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