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国题材
icon
搜索文档
我用AI写了个剧本,把自己都给震住了
乱翻书· 2025-04-24 11:19
剧本创作方法论 - 采用AI辅助创作完成以吴国为主视角的三国题材剧本 突破传统以魏蜀为核心的叙事框架 [1] - 创新性采用"四幕结构+地理演进+编年体事件"模式 整合政治成长 战争谋略 女性群像与地缘战略发展等多重叙事维度 [1] - 聚焦孙权作为守成之君的独特视角 挖掘汉朝边缘诸侯的发展路径 包括长江据险 南越开拓等非传统叙事线 [3] 战略叙事架构 - 政治层通过辽东使节线与公孙宴杀事件 展现边疆联络削弱曹魏的战略意图 [4] - 经济层以海港建设 船队装载等场景 呈现东南亚贸易带来的象牙 香料等商品流通 [4] - 文化层设计"海上讲学图"等场景 反映儒佛东传与东吴典籍对外传播的文化影响力 [4] 孙权人物弧光设计 - 性格演化曲线:从敬贤纳谏的托孤少年→权谋制衡的自信君主→多疑孤立的沉疴孤王 [5] - 关键挫折事件:215年合肥溃逃转向防守战略 219年孙刘联盟破裂 233年辽东外交失败 250年二宫之争引发统治危机 [5] - 象征性场景:少年练骑 白衣船队 东海图卷焚毁 孤王沙盘等视觉化呈现性格转变 [5] 女性角色塑造 - 吴国太作为政局稳定器 孙尚香体现联姻政治悲剧 步练师担任情感港湾 全公主推动宫斗 [6] - 女性群像贯穿四幕 每位角色均承担关键剧情推动功能 突破传统三国叙事中的边缘地位 [6] 四大都督叙事线 - 周瑜线:尊如兄长→功高震主的君臣关系转变 以"文攻第一剑"折断为命运象征 [7] - 鲁肃线:理想主义战略遭遇现实反噬 "信义之人"终不得善终的悲剧性 [9] - 吕蒙线:从"劝学夜读"到"白衣渡江" 展现实用主义对道德信义的取代 [10] - 陆逊线:夷陵战功与十三道血书进谏形成强烈反差 最终"忠骨已朽"的悲怆结局 [11] 关键场景设计 - 赤壁系列:剑划长堂 火誓 授刀等场景奠定孙权权谋认知基础 [8] - 荆州系列:单刀赴会 白衣渡江 关羽首级处理等场景展现战略转折 [24][36][39] - 晚年系列:焚海图 宫灯尽灭等意象化场景暗示帝国衰亡 [11][30] 历史事件戏剧化处理 - 合肥之战:张辽八百突击引发孙权战术转型 不再亲征并建设濡须坞防御体系 [5] - 夷洲远征:卫温船队染疫而归 反映海洋战略的挫折与局限 [12] - 二宫之争:通过孙鲁班伪造血书等宫斗细节 强化统治末期的失控感 [27] 地理空间叙事 - 建业定都场景展现政权核心建构 岭南议合场景拓展南疆版图 [12] - 江陵攻防与夷陵火攻形成东西战略呼应 辽东使团线延伸北方边疆叙事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