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

搜索文档
中欧美智库合作论坛·2025雅典对话在希腊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30 03:10
论坛概况 - 中欧美智库合作论坛·2025雅典对话于5月27日在希腊举办 主题为"古文明对话促进全球进步" 由中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的30余位文化、艺术和学术界嘉宾参与讨论 [1] - 论坛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欧美全球倡议共同主办 希腊文化部长、雅典卫城博物馆馆长、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 - 论坛配套活动包括"北京中轴线"主题图片展 精选约100幅摄影作品展示北京中轴线的建筑、历史、文化和人文之美 [12] 中希文明交流 -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运全指出中希两大文明共通性凝结人类共同价值 建议依托传统智慧弘扬和平精神 中国外文局将持续为中欧文明互鉴贡献力量 [4] - 中国驻希腊使馆公参赖波表示中希作为东西方文明摇篮 形式各异但内核共鸣 双方已开展孔子学院、文旅活动、文物合作等交流 未来将深化语言教育、文化艺术和地方民间互动 [4] - 希腊文化部长莉娜·门佐尼呼吁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构建全球文化倡议 携手应对全球挑战 推动和平与繁荣 [6] 文化遗产合作 - 雅典卫城博物馆馆长尼古劳斯·斯坦波利迪斯强调博物馆展出2500年珍贵文物 包括帕特农神庙浮雕 但19世纪流失文物仍是未愈伤痕 呼吁国际支持文物回归 中希将深化技术共享、学术交流及公众教育 [6] -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余俊生提出北京与雅典作为文明古都应深化传统智慧与现代创新融合 促进文化理解与合作 [8] -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希文明蕴含和平、仁爱、互鉴等共同价值 需顺应数字化改进文化遗产保护手段 挖掘价值理念为全球进步提供指引 [8] 北京文化论坛 - 北京文化论坛主办方代表陈伟推介2025年论坛 指出该论坛自2022年创办以来以"传承·创新·互鉴"为主题 已汇聚70余国2000余名嘉宾 包括多国政要和文化领域领军人物 [10] - 2025年北京文化论坛将于9月举办 主题延续"传承·创新·互鉴" 旨在拓展文明对话新篇章 [10] 中欧文化合作 - 意大利总统前文化顾问路易·高塔尔与清华大学教授吕舟在闭幕式上肯定中欧机构推动文化交流 认为这有助于加强文化领域合作 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10]
国际青年“牵手”山东 邂逅齐鲁文化宝藏
中国新闻网· 2025-05-29 01:12
文化交流活动 - 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在淄博举行 吸引韩国 摩洛哥 罗马尼亚等多国青年代表参与 [3] - 活动内容包括外籍青年学习书法等文化体验项目 促进跨文明对话 [3] - 参与者通过探访济南老街巷 淄博传统工艺等 沉浸式感受齐鲁文化的历史厚度与现代活力 [3] 国际青年反馈 - 韩国青年白瑞禧认为山东兼具开放包容的时代气度和深厚历史文脉 特别提到济南老街巷和淄博传统工艺与现代活力的结合 [3] - 摩洛哥青年祝福对山东人的热情好客和特色美食印象深刻 计划向家乡亲友传播山东见闻 [3] - 塔吉克斯坦青年施鲁资基于8年在鲁生活经历 强调山东作为国际人才聚集地和中华文明窗口的双重价值 [3][4] 文化传播价值 - 淄博琉璃和潍坊风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外籍青年感知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1] - 活动推动青年群体成为文明互鉴使者 通过个人叙事向全球传播山东的文化魅力与发展成果 [3][4] - 山东通过国际友城交流等渠道 构建起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国际化的双向传播体系 [3][4]
岳云霞:共同谱写中拉未来合作序章
经济日报· 2025-05-29 00:17
中拉论坛合作成果 - 中拉论坛正式运行10年来贸易额增长两倍多,中国在拉投资存量增长5倍左右,增速分别为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与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增速的1.5倍与2.7倍 [1] - 中国成为拉美最大国际融资来源,10年间推动实施基础设施合作项目234个,金额达1014亿美元,累计创造76.1万个就业岗位 [1] - 截至2024年底中拉贸易额达5184.7亿美元,中国对拉投资存量超6000亿美元,基础设施专项贷款已超额完成 [3] 合作领域拓展 - 中拉合作从传统能源资源领域扩展至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转型等新兴领域 [4] - 中国在拉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高科技业的投资快速发展 [3] - 双方规划开展政治和安全、基础设施和交通、贸易投资金融、农业、工业和科技、环境、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合作 [3] 合作机制深化 - 中拉论坛通过部长级会议、国家协调员会议及专业分论坛建立全方位交流机制 [2] - 中方提出发展工程、文明工程、民心工程、团结工程、和平工程五大合作工程 [4] - 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对巴西等五国试行单方面免签以促进人文交流 [4] 战略对接成效 - 中拉论坛发布10份重要文件,包括《北京宣言》和《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 [3][4] - 中国"规划先行"经验引入国际合作,设定可量化目标推动政治对话与经济合作协同 [3] - 双方将加大全球领域立场协调,共同构建国际秩序新格局 [4]
“古文明对话促进全球进步”圆桌会在希腊举行,中希文明互鉴启迪未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8 05:42
会议概况 - 古文明对话促进全球进步圆桌会在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举办 来自中希政界 文化界 智库代表共80余人出席活动 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古文明交流与文明互鉴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1] 中希文明交流 - 中国与希腊作为东西方文明摇篮 虽形式各异但内核共鸣 为双边关系奠定坚实精神基础 [8] - 中希两大文明共通性积淀和凝结人类文明共同价值 能够凝聚共识汲取智慧 [5] - 中希文明交流成果丰硕 包括设立孔子学院 开展文旅活动 深化文物合作等 [8] - 北京与雅典作为世界文明古都 在历史长河中相互辉映彼此借鉴 从古希腊雕塑与犍陀罗艺术交融到马可·波罗笔下元大都 再到一带一路框架下故宫与卫城博物馆合作 互学互鉴历程从未中断 [10] 文化遗产保护合作 - 中希近年已在文物保护 数字化复原等领域展开合作 未来将深化技术共享 学术交流及公众教育 推动文化遗产修复与传播 [13] - 卫城博物馆2009年开放以来以现代建筑融合古典精神 展出跨越2500年珍贵文物包括帕特农神庙浮雕等 展现古希腊民主与艺术成就 [13] - 首都博物馆与20余家世界各地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 结成友好馆 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系列是临时展览体系重要一环 [21] - 北京中轴线主题图片展在雅典开幕 展期一个月 精选约100幅摄影作品展现北京中轴线建筑之美 历史之美 文化之美和人文之美 [26] 经济合作成果 - 北京文化论坛自2022年创办以来汇聚70余国2000余名嘉宾 三年来签约项目总金额超150亿元 [19] - 论坛形成中外文化交流报告 新时代·新影像创作计划等成果 常态化开展会客厅活动促进对话持续深化 [19] - 中欧班列不仅促进经贸往来 更推动人文交流 使文明对话从物质层面升华为精神共鸣 [10] 未来合作方向 - 建议中希中欧依托传统智慧弘扬和平精神 充分阐释各国文化遗产体现的和平追求 为消除战争提供思想资源 [6] - 通过交流互鉴应对共同挑战 使不同文明在超越意识形态差别基础上兼收并蓄 为人类进步提供长久保障 [6] - 借助创新手段焕发文明活力 共同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路径 促进内容生产和传播手段现代化 [6] - 深化语言教育合作 扩大文化艺术交流 促进地方民间互动 推动更多城市结好和人员往来 [8] - 北京愿与雅典携手以全球文明倡议为指引 深化传统智慧与现代创新融合 促进不同文化间理解与合作 [10]
中国博物馆,把更多文物展“请进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8 01:01
博物馆展览策划与文化交流 - 第三届策展人论坛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举办 邀请国内多个博物馆策展团队代表分享理念与思路 通过案例剖析 专家点评 现场互动等方式探讨博物馆策展 [3] - 安徽博物院策划"遥望奥林匹斯——古希腊人的理想生活"展览 以全人类共同命题"理想生活"为主题 实现古代中国文明与古代希腊文明具象直观的交流对话 [6] - 安徽博物院正在筹备输送至日本展出的"徽州古建筑文化展" 计划加入更多鲜活元素和互动空间 让日本观众能触摸和参与 感知徽州文化精妙 [7] 天津博物馆国际展览案例 - "瞬间与永恒——波兰琥珀文化艺术展"中波兰琥珀雕塑《猎豹》与清代琥珀卧兽形成东西方美学对话 波兰驻华大使馆专门创制3件融合中波文化元素的蛋雕作品 [8] - "黄金武士与富饶草原——哈萨克斯坦历史文物展"吸引125万观众 通过主题芭蕾 特色体验和学术研讨深化中哈文化交流 [8] - "东方雅韵"主题展在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州立艺术博物馆展出 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纹玉壶春瓶工艺品引发当地观众文化共鸣 [9] - 即将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举办"文明印记——中国古代工艺文物精华展" 展出60件(组)珍贵文物 展现中国古代工匠智慧与创造力 [10] 苏州博物馆世界文明系列展览 - "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特展获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 是"世界文明史"系列第三期展览 [11] - 展览精选149件大英博物馆藏亚述文物 大多数首次离开英国展出 设置8个单元全方位展示亚述帝国历史与内涵 [12] - 采用投影复原浮雕文物色彩 引入气味体验 填色体验等多重感官设计 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亚述艺术魅力 [13] - 同期推出"东周时期的洛阳与苏州"特展 与亚述特展形成中外文明对话 展览结语采用拉丁谚语"循此苦旅 以抵繁星"引发观众共鸣 [14]
环球圆桌对话:中国—拉美文明互鉴的“和合”之道
环球网· 2025-05-27 23:04
中拉文明互鉴与合作 - 中拉文化交流进入多渠道、多层次交往快车道,已建立约180对友好城市关系,互派留学生频度和数量持续提升[2] - 中拉文明互鉴基于尊重、平等、不带附加条件的合作模式,不针对第三方利益,成为全球南方国家间对话典范[3] - 中国与17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推动民心相通[2] 经济与贸易合作 - 中拉贸易额从2000年占比2%跃升至2021年4500亿美元,预计2035年达7000亿美元[10] - 中国成为拉美多国最大贸易伙伴,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基础设施、能源和农业领域重大投资[9][10] - 秘鲁钱凯港启用将改变拉美与亚洲贸易路线,中国对拉美基础设施投资显著提升区域互联互通[10] 科技与项目合作 - 中国与智利合作建设"TOM"天文观测项目,推动时域天文事件研究[6] - 中巴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巴西将中医纳入公共医疗体系[7] - 中国为拉美科学家提供太空研究机会,技术合作涵盖科学创新领域[9] 文化与社会交流 - 中拉举办玛雅文明展、印加文明特展等文化活动,拉美文学在中国形成热潮[7] -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周等活动促进人文交流,委内瑞拉与中国升级为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13] - 体育交流如古巴拳击教练在华教学,体现民间互动深化[7] 发展理念与价值观 - 中拉均强调包容性增长和民生改善,发展理念天然契合[8] - 合作模式以减贫、和平发展、共同繁荣为导向,区别于传统附加政治条件的援助[5] - 双方通过文明互鉴探索共同价值,拓宽现代化道路选择[3][12] 未来合作方向 - 中拉需共建命运共同体,深化经济文化联系以应对第三方干扰[10] - 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清洁能源项目成为合作新领域[13] - 合作模式展示多极化世界中尊重差异、共同发展的可能性[12][14]
语言教育与文化交流是马中文明互鉴的桥梁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3 08:01
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杨春燕、王婧)中马两国建交50多年来,在语言教育与文化交流领域的合作不断走 深走实。22日,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局局长哈扎米·贾哈里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语言教育与文化交流是马中文明 互鉴的桥梁、共同进步的媒介和构建人文共同体的途径。 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局局长哈扎米·贾哈里5月23日在北京接受人民网专访。人民网 王婧摄 哈扎米表示,中国高校马来语教育的发展堪称马中文化合作的标志性成果,当前中国已有17所大学开设涵盖 学位与文凭课程的马来研究体系,这彰显了马中教育机构在维护语言多样性、推动文明对话中的战略协同。 哈扎米表示,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局愿在资源供给、翻译服务、语言教学及数字内容开发等领域发挥作用,助 力语言从"文化符号"转化为"经济技能",积极推动两国在职业教育和数字教育领域的合作。他表示,语言不仅是 一种交流工具,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技术发展的媒介。 中马语言文化合作正以"互鉴、创新、共赢"的姿态为两国关系注入持久动力。展望未来,哈扎米表示:"我希 望看到马来语与汉语并肩而行、相互助力,共同夯实知识网络根基,弘扬人类共同价值观,推动可持续的文化交 流机制。借助语言的桥梁,我们不仅能 ...
罗马诺·普罗迪:文化慈善事业推动创造多极世界
环球网· 2025-05-23 01:17
美国关税战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影响 - 美国使用关税作为政治工具违背经济学原理 破坏国际信任 [1] - 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墨西哥的贸易施压是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精神的背叛 [3]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呈现萎缩态势 关税壁垒对本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3] 中意慈善合作机制的发展 - 2019年3月中意两国领导人签署《关于设立中意慈善论坛的谅解备忘录》建立合作机制 [3] - 2023年12月北京大学成立中欧慈善创新研究中心 由普罗迪担任联合荣誉主席 [4] - 2024年11月意大利总统访华期间签署"中意慈善论坛"合作机制第三期 研究中心成为六方签约方之一 [4] 阿涅利意大利文明讲席的设立与意义 - 阿涅利基金会捐赠支持北京大学设立该讲席 涵盖语言科学历史等12个领域 [7] - 讲席运营方为中欧慈善创新研究中心 旨在促进中意高级研究和学术交流 [7] - 普罗迪作为首位讲席担任者 强调教育和慈善是中意新纽带 [9] 中欧学术合作与人才培养 - 普罗迪教授自1980年代起持续推动中意友好关系 活跃于中欧文化交流一线 [9] - 中欧慈善创新研究中心成为重要学术平台 可拓展合作深化文明互鉴 [9] - 计划推动更多中国学生赴欧学习 培养未来商界科学界政界的跨文化人才 [11]
“江西风景独好”推介走进摩洛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3 00:56
文化和旅游合作 - 江西省与摩洛哥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开展开放合作,重点推介江西的茶叶、陶瓷和非遗文化 [1] - 活动现场发布5条经典入境旅游线路,包括"诗韵江西"和"人文江西",并推出针对摩洛哥游客的优惠政策及配套服务 [1] - 活动纳入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品牌"茶和天下"·雅集全球联动活动,展示江西茶文化与摩洛哥的互动 [2] 陶瓷文化展示 - 江西陶瓷文化展精选昌南陶瓷的青花、玲珑、粉彩、色釉四大名瓷系列,通过图文和影像展示江西陶瓷的传统与现代传承 [2] - 展览追溯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足迹,呈现江西陶瓷作为东西文化交流使者的历史 [2] 茶文化交流 - 中摩两国茶艺师同台展演,展示江西茶文化在不同文明土壤中的异趣,体现中摩文明交流互鉴 [2] - 江西作为中国茶文化重要发祥地,通过"青花兰韵·遇见江西"板块让观众品茗互动 [2] 经济合作潜力 - 江西省在航空工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传统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具有优势,有望与摩洛哥拓展合作空间 [1] - 江西省省长叶建春邀请摩洛哥朋友到江西旅游度假投资,体验江西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1]
携手美丽江苏 共创绿色未来大阪世博会掀起“江苏热”
新华日报· 2025-05-22 23:35
文化交流与展示 - 江苏周活动通过非遗展演、科技互动、经贸对话等形式展示江苏形象,主题为"携手美丽江苏,共创绿色未来" [1] - 非遗展区展示昆曲、茶艺、苏绣、评弹等传统技艺,南京云锦、徐州香包、盐城瓷刻、泰州木雕等特色工艺品集中亮相 [2] - "五洋遨游"数字展项通过科技手段重现"蛟龙号"深潜场景,观众可体验马里亚纳海沟深潜 [2] - 江苏周活动吸引日本"世博奶奶"山田外美等国际游客关注,获得高度评价 [3] - 盐城日、无锡日、苏州日依次亮相,独具特色的展演引发世界关注 [7] 经贸合作与投资 - 江苏与日本进出口贸易额占中日贸易总额近1/5,近10年在江苏的日资企业稳定在3000家以上 [4] - 江苏设有5家对日合作园区,江苏企业在日本投资项目超过460个 [4] - 江苏周经贸交流会吸引近60家中日机构和企业150多名嘉宾参加 [5] - 仅"无锡日"单日便有6项合作成功签约 [6] - 星星充电已布局日本市场5年,去年东京子公司落地,完成从"关注者"到"深耕者"的转变 [4] 历史渊源与文明互鉴 - 江苏与日本交往历史悠久,是中国对日交往最密切的地区 [4] - 江苏省与大阪府有45年深厚情谊,是中日地方合作的生动缩影 [5] - 中日友好长廊展示两国文明互鉴千年脉络,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大熊猫交流等历史事件 [6]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第一对国际友城、第一所国际友好学校、第一家友好医院都来自日本 [6] - 江苏与世博会的百年之缘让世界更好认识江苏,也让江苏更好融入世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