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民健身
icon
搜索文档
图说高质量 | 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体育强国建设总体成就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2]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2]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 [4] - 体育服务业占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 [4] 竞技体育发展 - "十四五"期间获得世界冠军519个 创世界纪录68次 [2] - 奥运会金牌项目由21个增至24个 夺金运动员覆盖省份达20个 [3] - 竞技体育项目间和区域间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3][4] 全民健身推进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过38.5% [2] - 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371万人 [2] - 全民健身日活动贯穿全年形成"天天有赛事 人人可参与"局面 [2] - 科学健身指导通过APP/短视频/直播间普及 [2] 冰雪产业发展 -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带动冰雪文化产业发展 [2]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4] - 冰雪产业年均增长率达26.3% [4] 体育产业提质增效 - 体育制造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4] - 构建宏观引领/专项支撑/部门协同的政策矩阵 [4] - 体育用品/文化/旅游博览会影响力持续扩大 [4] 体育法治与改革 - 修订《体育法》及600余项体育项目制度规范 [5] - 设立体育仲裁中心推进体育法治建设 [5] - 改革体育工作评价方式建立体育强国建设指标体系 [5] - 足球领域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假赌黑"治理 [5]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体育产业活力十足(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8-19 22:33
群众健身空间拓展 - 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实现,群众就近健身需求得到满足 [2] - 近2万个老旧小区、5000余个城市公园配建17万多套乒乓球台等小型健身设施 [2] - 建成1300余个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公园 [2] - 国家累计投入56.5亿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2025年补助3370个场馆 [2] 品牌赛事与青少年健康 - 2025年"全民健身日"举办2.2万余场赛事,直接参与超1100万人次 [3] - 全国全民健身大赛首次采用"大区赛"形式,举办6000余场赛事 [3] - 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连续3年举办,参赛总人次突破5800万 [3] - "奔跑吧·少年"活动举办14.5万余场,参与青少年达1.51亿人次 [3] - 12个省份试点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模式,有效控制"小胖墩""小眼镜"问题 [3] 竞技体育发展 - 跳水、举重等6个优势项目及田径、游泳等3个基础大项引领竞技体育发展 [4] - 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5场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4] - 重拳整治足球、象棋等项目"假赌黑"乱象,修复体育政治生态 [4] 体育产业经济表现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年均增速10.3% [6] - 体育服务业占比从2020年68.7%增至2023年72.7% [6] - 体育制造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较2022年底翻番 [6] - 2024年上半年体育用品进出口总额超155亿美元 [6] 赛事经济与户外运动 - 杭州亚运会带动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40%以上 [7] - 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 [7]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消费380亿元 [7]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7] - 全国健身步道达17.18万条,总长度40.75万公里 [7] - 滑雪场地达914个,飞行营地、汽车营地等数量达2055个 [7]
奋力迈向体育强国
经济日报· 2025-08-19 22:04
全民健身发展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2] - 2025年全民健身日举办2.2万余场赛事活动,直接参与人次超1100万 [2] - "村赛""城赛"融合多种业态,推动全民健身与健康、文体旅商协同发展 [2] - 2023年制定4项行业标准,2024年发布首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国家标准 [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上半年监测511场重点赛事,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场均拉动3000万元 [4] - 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CBA24-25赛季季后赛场均视频播放量超1500万 [4]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 [4] - 国际田联街头挑战赛为天津商圈带来5.8万人次日客流量 [5] 产业融合创新 - 体育文创产品(吉祥物、徽章、球衣)扩大体育文化价值 [5] - "体育赛事进景区/街区/商圈"模式推动产业协同,如街舞等潮流赛事赋能服贸会 [5] - 国家体育总局拟出台政策强化赛事与产业联动,激活消费引擎 [5] 竞技体育突破 - 巴黎奥运会新增3个夺金项目,金牌项目总数从21个增至24个 [7] - 实施"633"发展战略:巩固6大优势项目、提升3大基础项、推动"三大球"振兴 [7] - 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文化进步 [8]
赛场昂扬激情 产业动能澎湃——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
新华网· 2025-08-19 14:54
8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 长丁东、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张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介绍"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 者金立旺摄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题:赛场昂扬激情,产业动能澎湃——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 新华社记者李春宇 全民健身事业更加惠民,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屡创佳绩,体育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能……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 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国"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 全民健身热潮涌动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介绍,今年的"全民健身日"全国共举办2.2万余场赛事活动,直接参与 人次超过1100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便于参与的赛事活动带动更多群众主动健身、自觉健身,全民健身融入大众生活的良好态势日益 增强。 全民健身日的火热场景也是全年运动健身热潮的缩影,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联动各地、贯穿全年,呈现出 ...
去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超3000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3:56
体育产业总体发展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5年年均增速超10% [1][3] - 体育产业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地方经济转型增添新动力 [1][3] 全民健身发展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2]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38.5% 社会体育指导员达371万人 [2] - 全民健身日 大众冰雪季等赛事活动贯穿全年 形成"天天有赛事 人人可参与"局面 [2] 竞技体育成就 - "十四五"时期共取得世界冠军519个 创世界纪录68次 [3] - 北京冬奥会参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巴黎奥运会创造境外参赛最好成绩 [3] - 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 杭州亚运会 哈尔滨亚冬会 成都大运会 世运会 [3] 体育产业细分领域 - 出台冰雪经济 户外运动等政策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3] - "赛事进景区 进街区 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模式火爆出圈 [3] - 户外运动发展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冰雪运动激发经济新活力 [3] 体育文化传播 - "中华体育精神颂"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优秀运动员赴学校 军营 边疆 港澳交流 [3] - 武术成为达喀尔青奥会比赛项目 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广泛传播 [3] - 国际体育"朋友圈"不断扩大 体育对外交往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组成部分 [3] 体育改革进展 - 推动修订体育法和600余项体育项目制度规范 设立体育仲裁中心 [4] - 扎实推进足球改革振兴 理顺体制机制 深入开展"假赌黑"治理 [4] - 不断加强体育安全工作 遏制"饭圈文化" [4] 户外运动产业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5] - 健身步道达17.18万条长度40.75万公里 飞行营地 汽车营地达2055个 滑雪场地914个 [5] - 发布路跑 登山 攀岩 滑雪等户外运动标准 普及防护装备和急救知识 [5] 水上运动与新兴项目 - 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达4386亿元同比增长18.7% [6]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飞盘玩家约300万人相关社团超1500个 [6] - 飞盘 垂钓 滑雪 潜水 陆地冲浪等新兴项目持续"顶流"换位 [5][6]
数说“十四五”成就丨体育强国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
新华网· 2025-08-19 05:40
全民健身发展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3] - 2025年全民健身日举办2.2万余场赛事活动 直接参与人次超1100万 [3] - 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参与人次近200万 赛事达6000余场 [3] - 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371万人 经常锻炼人数比例超38.5% [3] - 国家累计投入56.5亿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3] 竞技体育成就 - "十四五"时期获世界冠军519个 创世界纪录68次 [6] - 奥运会金牌项目由21个增至24个 金牌运动员覆盖20个省份 [6] - 自由式小轮车、艺术体操、花样游泳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 [6] - 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赛事 [6] 体育产业经济 - 2023年体育产业总规模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 [8] - 产业增加值达1.49万亿元 [8]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 [9]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消费380亿元 [9] - 2024年上半年511场重点赛事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超3000万元 [9] - 杭州亚运会期间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超40% [9] 青少年体育推进 - "奔跑吧·少年"活动举办14.5万余场 参与青少年1.51亿人次 [12] - 组织50多所高校3200余名志愿者赴12个省区开设体育课超30万课时 [12] - 直接服务学生超150万人次 [12] - 在12个省区市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模式 [12]
新华社快讯: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3亿平方米
新华网· 2025-08-19 02:55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8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 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 平方米,群众健身更加方便。全民健身日、大众冰雪季等赛事活动联动各地、贯穿全年,呈现出"天天 有赛事、人人可参与"的生动局面。 ...
全民健身取得惠民新成效 我国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38.5%
央视网· 2025-08-19 02:23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全民健身取得惠民新成效。截至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3 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371万人,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 比例超过38.5%。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8月19日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 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介绍"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 ...
央媒看四川丨留住世运精彩 带走成都记忆
人民日报· 2025-08-19 01:10
赛事成就与表现 - 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于8月17日在成都落幕 共有116个国家和地区近4000名运动员参与 [2] - 累计刷新18项世界纪录 52个国家和地区获得金牌 81个国家和地区登上领奖台 创历届获奖国家和地区数量之最 [3] - 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36金17银11铜共64枚奖牌 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 创历史最好成绩 [3] - 中国代表团在18个项目上获得金牌 45名运动员夺冠 获得金牌项目从累计14个大幅增加至23个 [4] - 中国队在攀岩女子速度接力和蹼泳女子4×50米接力两个项目上创世界纪录 [4] - 10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自由潜水 柔术 射箭项目中获得5金1银 [4] 文化影响与交流 - 赛事融合国际范和巴蜀味 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2][7] - 龙舟 武术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被纳入竞赛日程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认为这是重要成就之一 [4] - 泰国运动员在观众齐唱生日歌中庆祝生日 爱沙尼亚运动员与中国飞盘爱好者合影交流 [5] - 世运村内举办川剧水袖体验 新津绳编制作等文化活动 让运动员收获独特中国记忆 [5] - 成都甄选17个点位串联成7条城市文化观光体验线路 包括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武侯祠 环球中心 宽窄巷子等 [6] - 都江堰水利工程被捷克运动员称为"奇迹" 宽窄巷子成为外国代表团打卡点 [6] 城市发展与经济带动 - 成都通过"城市增绿添彩""城市容貌整治"等行动建设天府绿道新空间830处 开放130个"世运空间" [9] - 各类体验场景和赛事累计吸引10余万人次参与 [9] - 7月1日至8月15日成都入境外国旅客达6.9万人次 同比增长72.5% [10] - 世运会期间成都入境游出行人次同比提升31% 春熙路太古里商业区占比超过四成 [10] - 壁球 轮滑 跑酷 腰旗橄榄球等新兴项目借世运会"破圈" 融入大众日常生活 [8] - 腰旗橄榄球在成都吸引越来越多市民参与 [8]
留住世运精彩 带走成都记忆
人民日报· 2025-08-18 22:31
赛事成就 - 累计刷新18项世界纪录 金牌覆盖52个国家和地区 奖牌覆盖81个国家和地区创历届之最 [1] - 中国代表团获36金17银11铜共64枚奖牌 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 创历史最好成绩 [1] - 中国在18个项目上获得金牌 45名运动员夺冠 夺金项目从累计14个大幅增加至23个 [2] 项目表现 - 攀岩女子速度接力和蹼泳女子4×50米接力创世界纪录 [2] - 攀岩女子速度个人和接力 自由式轮滑男子速度过桩和女子花式绕桩包揽冠亚军 [2] - 武术 攀岩 健美操 霹雳舞 自由式轮滑每个参赛小项均获奖牌 [2] - 10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自由潜水 柔术 射箭项目中获得5金1银 [2] 文化影响 - 龙舟 武术等中国传统项目纳入竞赛日程 获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认可 [2] - 世运村开展川剧水袖 新津绳编等文化体验活动 让运动员收获中国记忆 [5] - 成都设计7条城市文化观光线路 包含大熊猫基地 武侯祠 环球中心 宽窄巷子等17个点位 [5] 城市发展 - 建设天府绿道新空间830处 开放130个世运空间 累计吸引10余万人次参与 [9] - 7月1日至8月15日成都入境外国旅客达6.9万人次 同比增长72.5% [10] - 世运会期间成都入境游出行人次同比提升31% 春熙路太古里商业区占比超40% [10] 产业推动 - 壁球 轮滑 跑酷 腰旗橄榄球等新兴项目通过世运会破圈 [8] - 腰旗橄榄球在成都吸引越来越多市民参与 [8] - 高架桥下轮滑训练营 城市公园飞盘竞技场等运动空间持续丰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