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全民总动员开启大灭蚊
财联社· 2025-08-03 03:50
基孔肯雅热疫情与防控措施 - 广东省一周内新增本地病例2940例,全省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灭蚊行动[1] - 伊蚊通过跳跃式产卵方式繁殖,每个滋生地产卵30只左右,需清除积水环境破坏其生长条件[6][7] - 黄圃镇居民每晚6点集体点燃蚊香驱蚊,配合外围消杀形成立体防控[3][4] 创新灭蚊技术应用 - 电子哨兵系统通过模拟人体气味诱杀伊蚊并实时监测密度变化[9] - 无人机巡查积水点提升排查效率[10] - 中山大学蚊子工厂每周生产400-500万只绝育雄蚊,可使野生雌蚊后代无法发育[14][16] 生物防治手段 - 华丽巨蚊幼虫阶段可捕食80-100条伊蚊幼虫,成虫不吸血且无害[12][14] - 佛山投放5000余条本地灭蚊鱼种,专家澄清非外来物种[18][20] - 生物防治见效较慢但能持续降低种群密度,需配合其他措施[16][18] 政府防控部署 - 国家疾控局局长现场指导,要求落实网格化管理加强环境整治[25][26] - 构建全市防控体系,强化监测预警和医疗救治能力[26] -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群众清除积水,加强科普宣传[26][24] 疫情传播环境因素 - 广东持续高温降雨为伊蚊繁殖创造有利条件[24] - 白纹伊蚊偏好小型积水环境,常规鱼类投放效果有限[22] - 坦洲镇创新采用歌曲形式传播防蚊知识[24]
实探基孔肯雅热三级响应镇:医疗资源充足 基层防疫任务重
第一财经· 2025-08-02 12:55
7月29日,一则公告让广东省佛山市备受关注。佛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公告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 关应急预案,结合当前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决定启动佛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佛山市顺德区更是今年以来国内最早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的地区。据《人民日 报》7月30日报道,中国今年首例基孔肯雅热报告社区是来自顺德区的乐从镇。 8月1日,第一财经记者来到乐从镇了解当地疫情现状。该镇最近发布了《关于免费开展基孔肯雅热病毒 核酸筛查工作的通知》,在网上引起关注。 在从广州前往佛山的出租车上,司机提醒第一财经记者要注意防护,穿上长袖衣服。 不过,当记者抵达佛山后,一路上看到这里一切如常。街上人来人往,许多市民甚至穿着短袖短裤在路 上行走,生活仿佛没有受到基孔肯雅热的丝毫影响。 几天前,68岁的陈守学如往常一样在建筑工地里忙碌着,却浑然不知危险正悄然降临。他不知道在何时 何地被蚊子叮咬了一口,起初并未在意。然而,没过多久,被叮 ...
刘国中在广东调研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新华网· 2025-08-02 01:40
疫情防控调研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到广东调研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科学防控、联防联控 [1] - 调研地点包括佛山市顺德区的疾控中心、基层社区、收治医院等,重点关注疫情防控、患者救治、防蚊灭蚊、健康宣教等工作 [1] - 强调当前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期,需围绕"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控增量、清存量"目标,加大防控力度,扩大防控成果 [1] 防控措施部署 -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消杀队伍力量配备和专业培训,科学有效灭蚊防蚊,消除蚊媒孳生环境 [1] - 加强重点地区环境整治和病例流调,切断疫情传播渠道,持续降低疫情风险 [1] - 严格落实口岸卫生检疫措施,强化区域联动和部门协同,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1] 医疗救治与公众宣教 - 落实新版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做好病例医疗救治和管理 [1] - 基孔肯雅热疫情可防可控可治,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四方责任",坚持广泛动员、群防群控 [2] - 及时发布疫情信息,通报防控进展,回应社会关切,加大科普宣教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病毒的认识 [2] 多病同防策略 - 坚持多病同防,统筹做好登革热等其他夏季传染病防控,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2]
佛山乡村战“蚊”记
南方农村报· 2025-08-01 12:06
疫情概况 - 佛山多地村居因蚊子引发基孔肯雅热疫情,已持续半月以上 [2][3][15] - 截至7月31日,全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6939例,其中顺德区5972例,占比86% [16][17] - 疫情由境外输入引起,首例于7月8日在顺德区发现 [25][40] 防控措施 - 社区采取网格化管理:腾冲社区将2167户分为20个大网格和74个小网格,74个工作组入户排查 [33][34] - 大规模消杀行动:每日对公共区域、确诊病例住所周边200米范围进行喷药消杀 [7][8][84][125] - 重点清理积水:累计清理积水6万处、卫生死角4349处,清理垃圾563.44吨 [109][110] 病例筛查与治疗 - 潭洲村组织4轮抽血筛查,单日最高筛查79人,阳性病例中无症状占比40% [80][81][82] - 阳性患者需住院隔离,医院配置蚊帐防止蚊媒传播 [91][86] - 乐从医院建立闭环管理:抽血阴性者居家观察,阳性者强制住院 [77][78] 资源投入 - 林头社区投入超100万元,组建50人专业保洁队和20名学生志愿者队伍 [98][99][101] - 潭洲村安装1100个防蚊闸,每日300人参与防疫工作 [113][112] - 石湾镇街道累计出动消杀人员3310人次,入户宣传覆盖50万人次 [109][110] 防控成效 - 村民反馈蚊子数量显著减少,"最近很少看到蚊子" [12][117] - 林头社区新增病例已明显下降,疫情传播得到遏制 [102] - 但防控仍处常态化阶段,需持续至天气转凉 [129][135] 历史背景 - 广东省曾于2004年暴发登革热疫情,当年全省确诊18866例,佛山占1803例 [57][58] - 2023年9-12月全省登革热病例达16181例,广佛占比47% [60][61]
哪里的蚊子最猖狂?多地公布蚊媒高风险区域,一地提示佛山返回人员14天健康监测
第一财经· 2025-08-01 04:24
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关键在于切断"人—蚊—人"传播链,因此防蚊灭蚊是关键。 现阶段,佛山全域的防控措施正在密集执行,除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外,当地的志愿者、物业、居民等各 方也被动员参与到灭蚊行动中。以顺德区为例,当地增加了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和核酸检测点,同时还用 无人机航拍巡检来提高识别积水容器和低洼积水点的工作效率。 7月29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应急预案,结合当前佛山市基孔肯雅 热疫情防控形势,决定启动佛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驱蚊就是上战场,不是它死就是我痒。"广州疾控公众号近日发文过程中打出这样"标语"。 近期,广东省多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关键在于切断"人—蚊—人"传播链,因此 防蚊灭蚊是关键。 近日,广东一些地区公布了蚊媒高风险区域。 7月30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本市最新蚊媒监测结果。监测显示,全市蚊媒风险等级处于中 风险 。在2025年7月第4周覆盖全市120个街镇的监测中,12个街镇被评定为高风险区域,具体包括北京 街道、景泰街道、光塔街道、登峰街道、大石街道、桥南街道、石楼街道、南岗街道等。 广州市蚊媒地图包括"全市总体情况"和" ...
大多数患者发病7天内有传染性, 卫健委发布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
第一财经· 2025-07-31 12:00
医疗机构发现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于2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 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面对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的基孔肯雅热病毒,国家卫健委时隔17年发布新版诊疗方案。 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为1~12天,常为3~7天。"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 传染性。"诊疗方案提示称。 该急性传染病的诊断需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作出综合分析。 我国于2008年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并于当年印发相关诊断和治疗方案。2010-2019年,我国发生4起基 孔肯雅热境外输入继发本地病例,其中2010年广东东莞、2019年云南瑞丽发生聚集性疫情。今年7月, 广东佛山地区发生境外输入继发聚集性疫情。据广东省疾控局27日通报,过去一周(7月20日0时至7月 26日),该省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广东之外,北京等国内其他地区近期也报告了输入 病例。 中疾控29日刊文称:"目前,疫情正处于防控的关键时期。" 31日,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发布《关于印发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的通知》(以下简 称"诊疗方案")。最新版诊疗方案是基于2008年发布的基孔 ...
佛山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09:46
疫情概况 - 佛山市于7月29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因基孔肯雅热疫情形势严峻 [1] - 7月20日至26日广东新增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其中佛山占2882例(98%),广州22例,中山18例 [1] - 截至7月26日全省累计报告4824例病例,均为轻症,无死亡病例,已治愈3224例(治愈率66.8%) [1] 疾病特征 - 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传播,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疼痛,30%-40%患者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2] - 该病不会人传人,主要通过蚊媒传播,防控核心在于灭蚊和防叮咬 [6][7] 防控措施 - 佛山指定53家定点医院,防蚊隔离床位从3696张扩容至7220张(增幅95.3%),乐从镇开展免费核酸筛查 [4] - 珠海开展"1130"防蚊行动:每日1分钟清积水、每周1次卫生扫除、每日3分钟检查积水点 [4] - 东莞组织全市统一灭蚊行动,重点消杀厂企、学校、农贸市场等场所 [5] - 广州天河区执行"1335"策略:1天划定风险区、3天完成入户处置、3天灭杀成蚊、5天控制蚊密度,累计消杀面积412万平方米 [5] 专家研判 -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指出南方仍处疫情控制窗口期,需迅速阻断蚊媒传播链 [2][7] - 建议疫情后开展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评估感染覆盖范围及未来传播风险 [8]
佛山基孔肯雅热疫情持续 卫健局:目前病例均为轻症
新京报· 2025-07-31 06:21
公共卫生事件响应 - 广东佛山于7月29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针对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 [1] -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蚊媒传染病,伊蚊是其主要传播媒介 [1] 疫情现状 - 截至7月31日,佛山各区通报病例均为轻症 [1] - 病例潘先生病程持续一周后痊愈出院,期间出现反复发烧症状 [1] 防控措施 - 佛山各地正持续展开防蚊灭蚊行动 [1] - 居民反映当地河涌多、路面水坑多易生蚊虫,已采取多种家庭防蚊措施 [1]
广东佛山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快讯· 2025-07-30 16:44
7月30日,佛山市对外发布,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应急预案,结合当前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 控形势,决定启动佛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央视新闻) ...
佛山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7-30 16:12
疫情响应与防控措施 - 佛山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以应对基孔肯雅热疫情 [2] - 当前佛山市特定区域正在开展基孔肯雅热疫情处置工作 [2] 疾病传播与预防核心 - 基孔肯雅热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 关节痛和皮疹 [3] - 预防关键在于防蚊灭蚊措施的实施 [3] 个人防护措施 - 户外活动应穿着浅色长袖衣裤以减少皮肤暴露 特别是在清晨和傍晚伊蚊活跃时段 [4] - 暴露皮肤和衣物需喷涂有效驱蚊剂并定时补涂 同时建议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 [5] - 避免在树荫 草丛 竹林 积水等蚊虫孳生地长时间停留 [6] 环境治理措施 - 彻底清理家中及周边各类积水是阻断蚊虫繁殖的关键 [8] - 闲置容器需清空 倒置或遮盖 沟渠需保持畅通 洼地需填平 [9][10] - 水养植物至少每3天换水并清洗容器 储水容器需严密加盖或投放灭蚊蚴缓释剂 [11][12] - 妥善处理垃圾避免形成小型积水容器 [13] 社区协作与就医指引 - 鼓励参与社区组织的爱国卫生运动和统一灭蚊行动 形成防蚊灭蚊良好氛围 [14] - 出现发热 关节痛 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