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区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社区治理,不容易
虎嗅· 2025-05-08 04:18
区域政策定位差异 - A区拥有"三区一中心"高规格政策定位,包括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和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政策支持力度大且具有先行先试优势 [1] - B区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重要门户、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及东部中心重要承载区,主要承接广州市中心区域的产业和资源 [1] 资金与资源配置差异 - A区社区经费存在结余,部分社区前两年结余金额达7万元,2024年要求全部使用完毕 [3] - B区社区普遍面临经费不足问题,包括绩效迟发、办公经费削减、私车公用等,工作人员月均油费支出达800元 [3] - A区社区人员配置充足,5平方公里社区平均配备5名专干、1名组织员、2名消防专干、1名防疫专干及2名社工,另有第三方网格员 [4] - B区14平方公里核心社区仅配备7名专职人员和1名实习生,且需兼任网格员职责 [5] 基层治理现状与问题 - 尽管资源差距显著,A区与B区社区治理成效无显著差异,均以完成基本任务为主 [5] - A区基层存在"维稳"思维,实际工作以稳妥为主,避免创新风险 [6] - 考评机制不完善导致基层干部规避创新,失误可能引发绩效减少或晋升受阻 [7] - 晋升空间有限和激励机制缺失削弱基层创新动力 [8] - 社会原子化加剧基层与群众疏离,干部倾向维持现状以避免矛盾 [9] 社区资金使用困境 - 基层缺乏财政自主权,专项资金需严格按用途使用且审批繁琐 [10] - A区2024年推行社区慈善基金项目,区级财政对自筹1万元社区奖补1万元,但审批流程复杂且需后续募捐补缺 [11][12] - 资金使用缺乏明确指引,导致基层倾向少用或不用,造成资源空转或依赖财政 [13] 创新治理案例对比 - 成都社区通过资源互换(如停车位换医疗资源)和商业合作(图书馆引入咖啡馆)实现自我造血,政府提供政策背书支持资金合规使用 [13] - A区需在合规化基础上赋予基层自主权,激发内生动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 [14]
“老铁议事会” 议定民生大小事 | 社区故事会
长沙晚报· 2025-05-07 23:34
社区治理模式创新 - 中国铁建国际城小区通过"老铁议事会"机制解决居民实际问题,该机制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党员、业委会、物业及居民代表组成,每月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小区重点难点问题 [6][7] - "老铁议事会"采用"4+4"治理模式,包括听邻里说事、聚邻里议事、帮邻里监事、向邻里亮事四个环节,实现问题从收集到解决的全流程透明化 [6] - 2024年以来已召开议事会50余场,收集议题20余个,推动停车难、水改、垃圾站改造等12项民生实事落地 [9] 小区基础设施问题 - 小区建成年代较早(一期2012年、二期2015年),存在道路狭窄、停车位不足(原规划1600个车位无法满足需求)、垃圾站破旧等历史遗留问题 [2][3] - 外围未安装道闸导致400余家园区企业车辆及"僵尸车"长期占用车位,居民被迫违规停放绿化带和消防通道,停车矛盾突出 [3] - 地下直埋管道因地面沉降变形破裂,频繁爆管停水且存在水质污染风险 [9] 具体整改措施与成效 - 停车问题:清理"僵尸车"并升级收费系统(5进5出扩至7进8出),业主通行时间缩短40%,车位满足率从不足提升至60% [9] - 供水改造:90%居民同意后实施工程,目前完成进度达70% [9] - 垃圾站改造:成功将转运能力不足、异味控制差的地埋式露天垃圾站扩容升级 [9]
宝山创新党课形式 网友“求加更” 支部书记讲社区治理脱口秀
解放日报· 2025-04-30 01:58
核心观点 - 宝山区通过创新形式如脱口秀和微访谈展示基层治理方法 有效提升党课吸引力和治理效能 数万名网友参与直播互动[1] - 推出街区治理赋能平台"慧治宝盒"和系统化方法论"善治街区二十法" 为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实践样本[1][2] 治理方法创新 - 吴淞街道运用"好声音工作法"四步流程:立体化发声—分级响应—资源整合—长效评估 将商户反馈转化为治理指南[1] - 罗店镇通过"达人挖掘术"三段口诀:找人要准 练手要狠 搭伙要巧 将探店博主和骑行达人转化为治理节点[1] 实践问题解决 - 圆桌论坛针对三大治理痛点:信任危机破解 流动党员管理 阵地资源活化[2] - 资深书记提出四大解决方案:"破冰三件套" "三找三亮工作法" "街邻社工作法" "阵地转型法"[2] 方法论体系 - "善治街区二十法"包含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区级统筹 制度供给与资源支撑[2] - 同时具备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采用一街一策方式解决基层治理痛点 提供从方法论到实战的全套工具[2]
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三色”润心,银龄生辉谱新篇
扬子晚报网· 2025-04-28 13:43
老干部作用发挥 - 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聚焦老干部作用发挥 创新老干部思想 队伍 活动等各项建设 以"三色"润心 挖掘老干部 老党员的经验优势和专业特长 在服务大局 基层治理等实践中彰显银龄担当 展现银龄风采 [1] 银发赋能宣讲 - 组建"银龄志愿宣讲队"10余支 宣讲员进小区 走社区 进楼院 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20余场次 受众达500余人次 [3] - 宣讲队紧扣时代脉搏 以社区"红色阵地"为基础 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通过"微课堂"形式 将理论宣讲转化为朴实语言 更接地气 更入人心 [3] 社区治理与服务 - 引导老干部利用所学所长服务基层 服务群众 聚焦群众"关键小事" 着力办好"民生大事" 收集社情民意20余条 实现群众"微心愿"5个 解决居民"关键小事"18件 [4] - 打造13支"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伍 包括"老杨家风工作室""成奶奶爱心帮帮站"等 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 [4] 文化养老与活动 - 打造"红色文化矩阵" 孵化"红杜鹃艺术团""观城快乐社"等文艺团队 累计开展惠民演出超百场 [6] - 建设"银龄乐活空间" 包括"银发书屋""金秋凉亭"等互动阵地 设有生活服务 文娱活动 康复保健等功能区域 [6]
萧山北干街道:创新基层监督机制
杭州日报· 2025-04-22 02:10
风情科创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聚焦社区合伙项目全周期管理,针对合作协议履行、公共场地使用及 公益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检查。通过查阅台账、实地走访等方式,多方联动发现管理漏洞并提 出整改意见,同步建立分类预警机制,搭建社区云联盟,对签约服务的社区合伙人项目实行动态跟踪与 定期复核,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长茵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地下车库积水隐患后, 迅速联动物业部门完成整改。为进一步提升监督效能,该站创新"巡逻+走访""线上+线下"双线联动模 式,制定社区SOP制度,实施标准化管理,明确工作流程与责任分工。通过"监督一点通"线上反馈渠道 收集居民建议,推动解决公共设施维护、环境整治等民生问题。杨时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针对在建工地 生活区私拉电线、消防设施缺失等问题,启动"安全吹哨员"机制,联合街道应急消防站约谈项目负责 人,下达整改通知书并全程跟进。同时,通过发放安全手册、组织模拟演练等方式强化宣教,并建 立"日巡查、周检测、月演练"三级监督机制,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为深化基层治理效能,近期萧山区北干街道以"风险防控+民生守护"为主线,推动辖区多个社区监 察工作联络站开展专项监督行动,其中风情科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