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搜索文档
德耀辽宁 向上向善
辽宁日报· 2025-08-03 01:40
道德模范评选与表彰 - 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名单公布 辽宁省李志强 潘越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曹志 方文墨 侯贵 郭旗 刘希岩 张清 张艺小被授予提名奖 [1] - 截至目前 辽宁省共19人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70人获提名奖 另授予221人(组)辽宁省道德模范称号 174人(组)辽宁省提名奖 [1] - 建立"深挖精选+培育提升+礼遇关爱+多元宣传"工作机制 通过组织推荐 媒体推荐 公众网上推荐三种方式选树模范 [3] 模范事迹与行业影响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李志强坚守装配一线40余年 带领团队助力航空发动机研发 [8] - 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方文墨创造"文墨精度" 培养90后高技能人才 [8] - 营口盖州市众力佳合多宝鱼养殖合作社郭旗7年还清2000万元债务 建设3个养殖基地带动村民就业 [6] - 国网凌源市供电分公司张清36岁时洪水中救出两位老人 61岁时七次潜入急流救起3名学生 [2] 宣传与实践活动 - 创排电影《守望青春》 纪录片《大漠初心》等文艺作品 以道德模范原型扩大宣传教育效果 [3] - 组织道德模范走进沈阳市康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铁岭县农家等地开展故事分享活动 [8] - 实施"礼遇工程""无忧工程" 走访慰问道德模范 邀请出席重点活动 帮扶困难模范 [4] 社会效应与价值观引领 - 通过图文 音频 视频 微电影等多形式展示模范事迹 选树过程成为传递正能量过程 [3] - 道德模范走进校园道德讲堂 传播文明新风 形成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9] - 榜样力量激励辽沈儿女 汇聚辽宁全面振兴精神力量 [9]
深刻认识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经济日报· 2025-07-30 22:18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核心内涵 - 文化领导权实质是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3] - 体现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管理权 话语权 通过文化凝聚力 感召力 吸引力形成强大文化力量 [3] - 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3] 思想领导的基础性作用 - 思想领导是一切领导的基础 直接决定实践成败 [4] - 思想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内在 强大且持久的 [4] - 丧失文化领导权会导致迷失方向 失去奋斗动力 [4] 党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 表现为强大思想引领力 精神凝聚力 价值感召力 话语影响力 [5] - 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5][6] - 关键在掌握话语权 构建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6] 坚持文化领导权的战略意义 - 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为民族复兴提供思想保证 [7] - 移动互联网 人工智能等技术重塑媒体形态和舆论生态 对主流思想舆论形成新挑战 [7] -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 敌对势力渗透严重影响思想舆论环境 [7] 文化主体性与领导权的关系 -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立得住 行得远的基础 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 [8] - 反映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意识 体现文化创新创造的主动精神 [8] - 党掌握文化领导权可产生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 为民族复兴提供文化支撑 [8] 实践要求与实施路径 -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9] - 需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 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10] - 加强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完善文化建设领导管理体制机制 [10]
家风蕴秀 文明向新
辽宁日报· 2025-07-30 01:04
不久前,沈阳市康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搭起"家风课堂",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张艳侠温情 开讲。这个把"和"与"善"刻进日常的家庭,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却有家人间的互敬互爱、对邻里的热 心帮扶、对学业的踏实追求……这些带着温度的分享,像暖流沁入听众心里,让人真切触摸到家风的力 量。 阵地育人、活动润心。如今在辽宁,这样的"家风课堂"已花开遍地。全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所、站)和各类群众活动阵地,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风家教主题活动;同时精心打造红色家风主 题"教室",以具象化场景强化示范引领,让家风故事在日常宣讲中自然流淌,让优良家风从书本里走出 来、从故事里活起来,变得可触可感、入脑入心。 有了阵地,优良家风便有了扎根的土壤。在盘锦市盘山县得胜街道得胜村,陆万长的名字与村党史 馆紧紧相连。这个原本普通的村党史馆,如今已是全省小有名气的党员教育基地。十年来,陆万长义务 宣讲党史千余场,用声音唤醒红色记忆。更动人的是家风的延续,女儿陆晶晶毕业后毅然回村当网格 员,把对家乡的热爱化作走村入户的踏实服务。村里人由衷称赞:"这父女俩,都是咱村的实在人、贴 心人!" 阵地提供坚实托举,制度筑牢长效护航。我省将家庭 ...
文明之光“陕”耀网络空间
陕西日报· 2025-07-29 00:14
网络文明建设总体情况 - 陕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强化网络空间主流思想引领、丰富优质内容供给、深化网络生态治理,提升网络空间道德水准和数字素养 [1] - 陕西网络文明大会连续3年举办,发布"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陕西网络公益工程典型案例等成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网络样本 [5] 网络阵地建设 - 陕西省委网信委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策划"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等专题,打造"秦平""秦声言理"等理论品牌 [2] - "学习强国"陕西平台推出《治国理政金句》《学习卡片》等特色栏目,全年发稿超500期,总阅读量突破6000万次 [2] - 开展"稳预期、强信心"成就报道、"村里喜讯捎北京"主题报道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运用"互联网+"等方式推出系列深度报道 [2] 网络公益活动 - "陕耀·网络公益我行动"品牌影响力提升,"媒体+主播+高校"公益赋能计划通过直播助农专场、创意短视频推广打造可复制助农样本 [6] - "秦女子科技助农云课堂"网上学习人次突破200万,乡村振兴领域构建"培训—孵化—销售"公益闭环,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额持续突破 [6] 网络文化传播 - "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全网传播量102亿次,聚焦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窑洞对"等重大历史节点 [7] - 围绕445处革命遗址遗迹、19座革命类纪念馆、43673件馆库藏革命文物,强化"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 [8] - 秦腔、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借助全息投影技术实现线上展演,全省300余家博物馆运用全息投影技术让文物"开口说话" [9] - "数字里的陕西文明"话题阅读量突破5亿次,"探源千年文脉 共瞰丝路新篇"网络宣传活动海外总传播量超1.5亿次 [9] 国际交流合作 -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西安举办,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嘉宾围绕"数字互联 共建丝路"等议题交流 [10] - 中拉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在西安举办,中国和13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约400名代表围绕"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等议题开展交流 [10] 网络生态治理 - 《陕西省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考核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相继出台,《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专章部署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12] - 研发全国首个未成年人防网络沉迷系统及手机APP,试点用户超过5000个家庭 [12] - 2024年全省网信系统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52项,封堵违法违规网站域名4.5万个,关闭账号164个,警告约谈网站账号532次 [13]
2024年度“杭州好人”先进事迹发布
杭州日报· 2025-07-28 02:39
"杭州好人"的可贵,正在于其"可感、可学、可做",他们如繁星散落人间,在各自位置上发出温暖 光芒。杭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客运一公司员工王天烜,在临平区一小区火灾中,不顾危险与众人一起营 救被困男子,甚至在男子坠楼时,用身体硬生生接住,自己却身负重伤。还有浙杭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子 见,他在面对街头暴力时,勇敢停车阻止,以冷静和正义捍卫了社会良知。这些来自基层的暖心故事, 是杭州城市精神的生动注脚,他们以平凡之躯铸就伟大,用点滴善行诠释人间大爱,充分展现了新时代 杭州人的精神高度和道德风貌。 7月25日,杭州举办2024年度"杭州好人"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发布了2024年度"杭州好人榜"。 聚光灯下,一张张平凡面孔背后,是超越平凡的勇气与深情:这里面,有两次挺身救人受到《人民 日报》点赞的外卖小哥朱亚威,他用行动诠释了平凡人心中的大义;还有被称为"鹰眼"的刑警陈岩翔, 他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和执着的坚守,运用新技术成功破获19年积案;有一心爱家助邻的好模范程霞, 她在家人遭遇困境时,用柔弱的肩膀为患病丈夫和女儿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还有桐庐8·16接力救人团 队,他们在街头争分夺秒,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用团结与担 ...
为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辽宁日报· 2025-07-28 01:27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 新增5个全国文明城市 新增108个全国文明村镇 143个全国文明单位 22户全国文明家庭 24所全国文明校园 两人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7人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各类别文明创建新晋数量均为历届最高 [1] 理论传播与思想教育 - 66支"青春之队"宣讲志愿者采用好来宝 乌力格尔 东蒙短调民歌等文艺形式开展创新宣讲 [2] - 组建1000支"理论宣讲志愿军"队伍 开发100门辽宁特色精品课程 年均开展理论宣讲10万余场 [3] - 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思政课程 开展开学第一课云直播活动 推动非遗进校园 [4] 红色文化资源利用 - 深化红色"六地"学习研究宣传和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4] - 6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年均接待游客超千万人 [4] - 芭蕾舞剧《八女投江》 话剧《天算》等精品力作在全国巡演 [4] 道德建设与文明实践 - 制定116条积分规则 通过"雷锋超市""道德银行""文明积分"等方式形成文明生活氛围 [5] - 实施"德耀辽宁文明浸润"工程 开展"八要八不要"文明行为养成行动等十大专项行动 [5] - 建立"深挖精选+培育提升+礼遇关爱+多元宣传"工作机制选树先进典型 [6] 移风易俗与新风培育 - 出台农村移风易俗公约 连续多年举办移风易俗小戏小品大赛 [6] - 通过二人转等文艺形式讲述滥办酒席 人情攀比问题 引导树立文明理念 [6] 民生工程与城乡发展 - 46处闲置空地建成生态公园 健身广场 山体公园成为市民休憩场所 [8] - 发展花卉 草莓 蓝莓种植 生猪养殖等产业 组建4支雷锋党员带富团队直接带动123位村民增收 [10] - 12345热线平台年均办结群众诉求约40万件 采取"12345+网格"等创新举措 [11] 文明单位与家庭建设 - 文明单位在各领域当先锋 作表率 成为服务群众 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 [12] - 文明家庭开展义务理发 关爱孤残儿童 帮扶困难家庭 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 [13] 文化惠民与群众生活 - 采取群众"按需点单"模式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组织文艺院团 非遗传承人举办文化活动 [13] - 举办四季村晚 花灯会 秧歌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市民文化夜校成为时尚生活方式 [13]
微光星海 文明绽放
辽宁日报· 2025-07-27 02:09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 国家税务总局沈阳市沈河区税务局、大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等143家单位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1] - 从党政机关到非公组织,这些单位成为辽宁精神文明创建的先进典范 [1] - 沈阳市浑南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供高效便民服务,"新生儿一件事"几分钟内办理完毕 [1] 核心价值观培育 - 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红邻党员宣讲团"开展上百场宣讲,将党的理论转化为家常话 [2] - 鞍山市铁东区山南街道福康社区通过"初心课堂"等多元形式传播党的方针政策 [2] - 辽中海关和丹东中金实业有限公司分别通过"红色读书角"和"商圈党群服务中心"营造健康文化氛围 [3] 企业文明创建实践 - 辽宁东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党建融入管理,为技术创新注入动力 [4] - 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矿开展"创建文明矿山"行动,将企业梦融入中国梦 [4] - 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通过主题党日等活动强化"实业报国"企业文化 [5] 文明服务创新 - 禾丰食品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900个农场年增收超15亿元,惠及2.3万农民 [7] - 各单位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服务明星评选等活动培育健康职工文化 [5] - 企业将核心价值观融入规章制度,科技人才和劳动模范发挥引领作用 [4] 社会服务实践 - 朝阳市公安局"三燕义警"队伍达3万余人,实现1377个村警务助理全覆盖 [6] - 营口市公共设施维护中心坚持垃圾日产日清、街路见缝插绿 [6] - 盘锦市盘山县发改局发动干部职工深入社区引导文明新风 [6]
执文明之笔 绘城市新风
辽宁日报· 2025-07-25 01:18
城市文明建设成效 - 辽宁省通过全面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 [2] - 沈阳市文旅市场持续火热,中国工业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展示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并吸引游客体验工业魅力 [3] - 辽宁省系统挖掘城市文化资源,开展"感受文化辽宁·共赴文明之约"主题活动,用好红色"六地"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文明水平 [4] 文化设施与活动 - 辽宁省深化"书香辽宁"建设,建成城市书房近百座、书屋近千间,常态化开展"阅读中的风景"等100余项品牌活动 [4] - 小而美的新型阅读空间和多样化全民阅读活动遍布城市社区、商圈、公园,营造浓厚书香氛围 [4] 社会风尚与志愿服务 - 辽宁省两人荣获"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体现"辽宁正气" [5] - 辽宁省强化价值引领,实施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创新工程,推动道德力量迸发 [5] - 全省有741万余名实名注册志愿者和3万余个志愿团队,活跃于交通秩序维护、垃圾分类引导等领域 [6] 民生改善与城市治理 - 辽宁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年均解决6000余件问题,包括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冬季供暖等 [7] - 鞍山海城市通过老旧小区红黑榜制度改善物业管理,600余个无物业小区焕发新貌 [7] - 全省4年完成6146个老旧小区改造,年均新建口袋公园超1000个,12345平台年均受理问题1129.6万件、办结率97.5% [7] - 2024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8.7%,城市环境显著改善 [7]
德育引领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新华日报· 2025-07-24 23:39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核心理念 -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1] - 改革需以德育为主导,构建基于学术共同体的德育共同体,发挥价值引领作用[1] - 数字化技术升级教育方式,校企协同推进实践教学是构建新生态的核心路径[1] 教育共同体构建策略 - 高校需联合政府与企业,打破主体间壁垒,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教育共同体[2] - 政府应优化顶层设计,提供政策指引和资金支持[2] - 企业需参与教育计划制定,提供市场需求洞察确保教育针对性[2] - 通过新媒体矩阵宣传创新创业成果,营造全覆盖的文化氛围[2] 价值观与教育理念融合 - 将"立德树人+创新创业"理念深度融合,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3] - 思政教师与创新创业教师需协同育人,注重价值观与创业观塑造[3] - 课程体系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培养复合型人才[3] 数字化教育模式创新 - 运用大数据、AI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开发情境化与个性化教学模式[4] - 数字化平台需设置思想政治、创业理论及跨学科管理模块[4] - 教师应动态更新数字资源,培养学生跨学科整合能力与社会责任感[4] - VR/AR技术可创设虚拟创业情境,提升学生团队协作与技术实操能力[5] 实践教育体系强化 - 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提供真实场景模拟与创业资源支持[7] - 行业导师指导机制可帮助学生掌握创业流程与行业需求[7] - 通过竞赛、社团活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升成果转化效率[7] - 校内创业园区建设可加速项目孵化,提高创业成功率[7]
河南省3人被表彰为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
河南日报· 2025-07-22 23:46
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 - 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表彰10个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含群体)和50个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含群体)共82人 [1] - 陈锋、杨松璞、范江涛3人被表彰为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 [1] 陈锋事迹 - 陈锋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现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南阳市西峡分公司网络部员工 [1] - 十多年来先后8次见义勇为,4次受伤 [1] - 2011年8月10日凌晨,陈锋发现一辆运煤车侧翻,撬开车门救出两名驾驶员,徒手扒煤堆又救出两名被困者 [1] 杨松璞事迹 - 杨松璞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是禹州市一个面馆的店主 [1] - 2023年2月4日,赵某酒后持菜刀砍伤贾某,杨松璞劝阻并与赵某搏斗,身中七刀,头骨骨折,手部肌腱断裂伴随骨折 [1] 范江涛事迹 - 范江涛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是新郑人,登山爱好者 [2] - 2023年5月18日,在珠穆朗玛峰海拔8450米处放弃登顶,和队友谢如祥一起救下一名遇险女性登山者 [2] 社会影响 - 英雄模范事迹感动亿万人民群众,彰显社会正气正义,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