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搜索文档
ETF复盘0707-沪指尾盘翻红,公用事业ETF(560190)斩获六连阳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18
市场行情回顾 - A股三大股指表现分化,上证指数微涨0.02%,深证成指下跌0.70%,创业板指下跌1.21%,市场整体呈现震荡态势 [1] - 主流宽基指数中,中证1000上涨0.24%,涨幅相对居前,全市场超3,200只股票上涨 [1] - 港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26%,涨幅相对居前 [4][5] 行业板块表现 - 综合(2.57%)、公用事业(1.87%)、房地产(1.68%)板块涨幅居前 [7] - 煤炭(-2.04%)、医药生物(-0.97%)、通信(-0.77%)板块跌幅居前 [7] - 公用事业ETF(560190)表现突出,电力板块集体走强,受全国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推动 [7] 公用事业板块热点 - 国盛证券建议重视电力板块配置,迎峰度夏拉动电力需求,叠加业绩期催化 [7] - 湘财证券持续看好电力资产价值重估,推荐关注水电、火电及绿电龙头企业 [7] 房地产板块热点 - 住建部调研组赴广东、浙江调研,强调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8] - 华泰证券指出房地产行业政策落地节奏有望加快,一线城市及核心区域政策弹性或超预期 [8] - 地产LOF(A类160628,C类015674,I类023380)相关产品受关注 [8] 其他行业表现 - 新能源板块中,光伏产业下跌10.11%,内地低碳下跌4.60% [10] - 科技制造板块中,中证国防上涨10.76%,国证芯片下跌2.46% [11] - 大消费板块中,中证医药上涨2.43%,中证酒下跌12.15% [11][12] - 周期板块中,国证有色上涨15.14%,国证钢铁上涨7.14% [12]
电力板块领涨两市 十大概念股盘点(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7-07 07:40
电力板块市场表现 - 7月7日电力板块涨幅超过3%,华光环能、新中港等十余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 [1] - 电力板块领涨主要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4.65亿千瓦,较6月底激增2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1.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1] 电力需求驱动因素 - 高温天气带动制冷设备使用,空调等设备用电负荷显著上升,支撑电力需求 [1] - 算力发展推动数据中心电能消耗增长,为电力板块带来长期业绩增量 [1] 成本端与盈利修复 - 煤炭价格稳中有降,火电企业成本压力大幅减轻,盈利修复确定性增强 [1] - 火电企业受益于煤炭价格下降,资产所在区域供需格局较好的标的业绩有望改善 [2] 投资主线与标的推荐 - 水电标的:基本面稳健,长期受益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2] - 火电标的:成本下行叠加区域供需格局改善,关注盈利修复机会 [2] - 绿电标的:存量项目盈利平稳过渡,看好运营能力强及资源区位优质的龙头企业 [2] 相关概念股业务概览 - 华银电力:主营火力发电,同时经营水电、风电、太阳能及电力销售业务 [2] - 世茂能源:主营电力和蒸汽产品生产销售,涉及垃圾处理 [2] - 乐山电力:拥有水力发电站和独立电网,主要通过电力销售和购销差价获利 [3] - 迪森股份:提供清洁能源综合服务及锅炉、新能源装备生产销售 [3] - 韶能股份:主营电力、生态植物纤维制品、精密制造,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全国前列 [3] - 豫能控股:主营火力发电及供热、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煤炭销售及运输 [3] - 华电辽能:主营火力、风力发电及供暖供热,引进世界一流风力发电机组 [3] - 粤电力A:主营电力项目投资、建设、经营管理及电力生产销售 [4] - 晋控电力:山西省最大煤电企业,同时布局光伏、风力发电 [5] - 桂冠电力:主营电力生产、销售为主的电力能源项目投资建设 [5]
电力板块再走强,韶能股份连续两日涨停,华银电力近5日斩获4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7-07 02:18
电力板块表现 - 电力板块7日盘中再度走强 韶能股份涨停并斩获两连板 华银电力近5个交易日斩获4板 豫能控股涨停 华电辽能涨超8% 深南电A和晋控电力涨超6% [1] 电力负荷数据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7月4日达14 65亿千瓦 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 创历史新高 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 5亿千瓦 [1] - 江苏电网负荷首次突破1 5亿千瓦 最高负荷较春季平均增长近4000万千瓦 约90%增量负荷为空调制冷用电 [1] - 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7月3日达2 4亿千瓦 同比增长6 1% 比历史最高负荷仅差1000万千瓦 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最高负荷将达2 7亿千瓦 [1] 高温天气影响 - 黄淮 江汉 江南等地7月4日至10日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 部分地区达到或超过历史同期极值 [1] - 华东 华中地区电力负荷还将不断攀升 带动全国电力负荷持续增长 [1] 机构观点 - 迎峰度夏拉动电力需求 叠加业绩期催化 建议重视电力板块配置 [1] - 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推进下 持续看好电力资产价值重估 [2] 投资主线 - 基本面稳健 长期有望受益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水电标的 [2] - 成本下行情况下业绩有望改善且资产所在区域供需格局好的火电标的 [2] - 绿电存量项目盈利平稳过渡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看好运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资源区位优质的标的 [2]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 产业链公司受益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证券日报· 2025-06-30 16:29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我国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注册主体超过22万个,包括煤电、核电、气电、新能源、水电等各类发电电源和售电公司、电力用户 [1] - 该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统一出清电力现货市场,日交易电量达38亿千瓦时,超过英国、法国、德国用电量总和,6月28日有831家电厂和700多家用户参与结算,申报电量22亿千瓦时,其中501家新能源场站参与报量报价 [2] - 市场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打破省级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多省区电力资源统一优化配置 [1] 市场机制创新与行业影响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电力流向需要的地方,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促使电力价格更真实反映供求关系,重塑竞争格局,激励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1] - 市场采用"联席会+管委会"管理模式,构建"1+N+5X"规则体系,经过4轮调电试运行和8轮结算试运行验证机制设计 [2]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将分三步走:2025年初步建成,2029年全面建成,2035年完善市场体系,支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产业链企业参与与机遇 - 广州发展旗下5家电厂与2家售电公司积极参与市场,优化发电侧现货报价及售电侧电量申报策略,关注跨省区中长期交易 [2] - 朗新集团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搭建生活缴费、聚合充电、虚拟电厂等服务平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公司带来高速发展机遇 [4][5] - 恒华科技以用户侧资源聚合、储能电站商业化运营及交易系统升级为核心拓展电力市场化交易业务 [5] - 新能源运营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运营商、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市场主体将受益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5]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快讯· 2025-06-29 03:39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于6月28日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1] - 该市场是我国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 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 [1] - 注册主体数量超过22万个 涵盖煤电、核电、气电、新能源、水电等发电电源及售电公司、电力用户 [1] 市场规模与全球地位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统一出清电力现货市场 日交易电量达38亿千瓦时 [1] - 日交易规模超过英国、法国、德国用电量总和 [1] 市场机制与运行验证 - 自2022年首次试运行以来 市场持续优化机制设计 采用"联席会+管委会"管理模式 [1] - 构建"1+N+5X"规则体系 完成4轮调电试运行和8轮结算试运行 [1] - 市场规则机制、运营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已通过全方位验证 [1]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国家能源局· 2025-06-29 03:28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我国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注册主体数量超过22万个,包括发电电源、售电公司及电力用户等 [1] - 该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统一出清电力现货市场,日交易电量规模达38亿千瓦时,超过英国、法国、德国用电量总和 [1] - 自2022年启动试运行以来,通过4轮调电试运行和8轮结算试运行,市场规则机制、运营管理和技术支持系统得到全方位验证 [1] 市场创新与资源配置优化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应对供需波动及解决新能源消纳矛盾的重大实践创新 [2] - 该市场首次打破省级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多省区电力资源统一优化配置,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2] - 采用"联席会+管委会"管理模式,构建"1+N+5X"规则体系,持续优化市场机制设计 [1] 市场参与主体与规模 - 市场参与主体涵盖煤电、核电、气电、新能源、水电等多种发电电源类型 [1] - 注册主体数量达22万个,显示市场参与度极高 [1]
海南等五省区共建电力“大超市”
海南日报· 2025-06-29 01:38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实现每天不间断交易,涵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5省区,参与主体包括煤电、核电、新能源、水电、气电等全能源种类 [1][2] - 超过831家电厂和700多家用户参与市场,申报电量达22亿千瓦时,其中501家新能源场站参与报量报价,创历史新高 [2] - 预计连续结算后日均交易规模将达到38亿千瓦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 市场运行机制与技术创新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采用多省区、多能源品种同台竞价机制,促进市场公平,标志着从"计划与市场双轨并行"向"市场主导资源配置"迈出实质性一步 [3] - 通过自主研发的"天权"求解器,支撑超6000个模型节点、超120万项出清变量的高效计算,实现电力资源的实时优化配置 [3] 市场覆盖范围与主体参与 - 市场注册主体数量超过22万个,涵盖全部类型发电电源和电力用户、售电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超七成 [4] - 以海南与广东跨海联网线路为例,现货结算期间联网线路日均交互送电近1000兆瓦时,实现电力资源的灵活调配 [4] 海南电力市场建设进展 - 海南融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现货连续结算,运行周期更长、连续性更强,市场范围更广、协同性更高 [4] - 此次试运行标志海南电力市场建设取得重要里程碑,海南将成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确保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初步建成目标务期必成
中国电力报· 2025-06-27 01:25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目标 - 国家能源局召开推进会强调确保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标按期完成 [2] - 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推动能源转型、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关键支撑 [2] - 2022年1月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 [3] 电力市场改革背景与意义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3] - 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对电力市场提出新要求新挑战 [2] - 电力市场建设是支撑国内大循环、促进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2] 当前电力市场建设进展 - 经过十年探索已基本构建多层次多品类多功能电力市场体系 [4] - 市场在保供应、促转型、稳价格等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 [4] - 2025年是新一轮电改十周年关键节点,也是市场建设攻坚之年 [5] 面临的主要挑战 - 部分地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滞后,进展缓慢 [4] - 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问题依然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 [4] - 部分经营主体市场意识不强,市场行为有待规范 [4] 下半年重点任务部署 - "六抓六推进"包括抓重点省份推进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 [5] - 推进跨省跨区交易突破和电力市场基础制度规则落地 [5] - 破除地方保护和省间壁垒,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5]
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会
国家能源局· 2025-06-23 12:30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 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工作,6月2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全国统一 电力市场建设推进会。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出席会议并 讲话。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宏坤主持会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相关司局,驻委纪检监察组,各省(区、市)能源(电力)主管部门,国 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有关电力企业,中电联,电规总院,市场运营机构及售电公司代表分别在主会场 和各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基本构建了多层次多品类多功能电力市场体系,有效发挥了 市场在保供应、促转型、稳价格等方面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一步提质增速, 跨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取得新突破,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实现新提速,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迈上 新台阶,电力市场基础规则获得新成果。 会议强调,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能源 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深刻理解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 ...
经济日报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速
国家能源局· 2025-06-17 06:51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 新能源发电项目从2024年6月1日起原则上全部入市交易,电价由市场决定,打破地域壁垒并促进跨省跨区交易规模扩大 [1] - 电力市场建设已形成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市场化交易规模逐年扩大,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持续提升 [1] - 修订《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并出台一系列配套规则,从顶层设计统一电力市场标准,形成覆盖省际、省内、多年至日内现货交易的多层次市场框架 [1] 市场规模与交易数据 - 2024年全国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达1.4万亿千瓦时,较2016年增长十余倍,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从17%提升至63% [2] - 电力中长期交易电量占市场化电量比重超90%,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跨区通道最大送电达1.42亿千瓦,最大支援华东、西南1400万千瓦 [2] - 2024年绿证绿电交易合计电量达44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4%,约25%新能源通过绿证绿电市场实现环境价值 [3] 新能源消纳与低碳转型 - 2024年全国超50%新能源发电量通过市场化方式消纳,新能源利用率维持在95%以上 [3] - 安徽绿电日挂牌交易实现全周期覆盖,铜陵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等资源超9万千瓦,累计出清绿电电量97兆瓦时 [2][3] 电价稳定与国际比较 - 居民和工商业平均电价水平分别为全球50个主要经济体平均水平的32%、39%,均列第44位,处于国际较低水平 [3]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2029年全面建成,推动市场规则统一、监管公平及设施高标准联通 [4]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深化电改的核心任务,需分步骤推进,目标将其打造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排头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