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

搜索文档
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启动
大众日报· 2025-05-28 00:59
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 - 活动由山东省政府主办,主题为"携手同行 合作发展",旨在促进中外地方政府交流,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2] -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强调,山东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现代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 - 活动包括"友城说—山东老友记"故事分享、友好省州友好城市签约、"山东省友好城市杰出伙伴"颁授仪式,发布国际友城合作"济南倡议"等环节 [3] 国际合作与交流 - 汤加外交大臣兼国防大臣图普托阿王储、泰国前副总理塔帕朗西等多国政要出席活动并致辞 [2] - 中联部副部长陈洲、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州执行委员会主席苏博京等嘉宾表示,活动为世界各国友城伙伴搭建桥梁、提供平台、创造机遇 [3] - 活动推动深化友城经贸往来、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促进友好关系巩固发展 [3] 山东发展定位 - 山东是中国的人口大省、文化大省、经济大省,当前正稳步推进现代化强省建设 [2] - 山东希望以友城周为契机,与各国友城共同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2] - 山东计划与友城共拓地方交流空间、共筑经贸合作基石、共辟产业升级路径、共走绿色发展道路、共织民心相通纽带 [2]
擦亮“留学中国香港”这张教育名片
环球时报· 2025-05-27 01:36
香港教育国际化现状 - 香港致力于打造"留学中国香港"品牌以提升国际软实力及话语权 [1] - 香港提出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但需更系统策略应对全球教育市场竞争 [1] - 香港教育国际化推广不足 非本地生源过度依赖内地 其他国家地区生源比例偏低 [4] - 香港职业专才教育和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滞后 需关注全球南方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4] 内地教育国际化策略 - 内地教育"走出去"采取多层次策略 涵盖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数字教育 语言文化交流等领域 [2] - 内地与马来西亚合作包括建设中马国际高等研究院 人工智能+新材料联合实验室等常态化平台 [2] - 内地与越南 柬埔寨合作重点包括职业教育 数字教育 师生学者交流及孔子学院等语言文化推广 [2][3] - 内地通过政府奖学金 互免签证等措施促进国际学生双向流动 [3] 香港可借鉴的发展方向 - 香港应拓展职业教育及基础教育对外开放 借鉴内地与东南亚国家的成功合作模式 [5] - 香港需主动"走出去"精准推广 聚焦东南亚华人社区及"一带一路"国家等重点区域 [5] - 香港高校可与海外院校共建联合实验室 研究中心或双学位项目以提升合作深度 [5]
中国旅游文化周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开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6 01:51
人民网华沙5月25日(记者禹丽敏)布达佩斯消息:2025中国旅游文化周暨中国非遗旅游文创展日 前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民族学博物馆拉开帷幕。来自中国和匈牙利政府机构、中东欧地区的文旅企业 及媒体等百余位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匈牙利国家旅游局法律与治理支持部门主管西拉吉·绍博尔奇博士致辞。中国驻布达佩斯旅游办事处供 图 匈牙利国家旅游局法律与治理支持部门主管西拉吉·绍博尔奇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匈中两国在 经济、文化和旅游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已成为匈牙利最重要的客源国之一。目前,布达佩斯与中 国七座城市建立了直飞航线,成为了中东欧地区与中国航空网络连接的重要枢纽。西拉吉说,值此中欧 建交50周年之际,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与旅游的盛会,更是连接匈中友谊、合作与互信的桥梁。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傅瀚霄指出,举办中国旅游文化周旨在展现当代中国文化和旅 游产业发展的活力,向世界阐释推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以实际 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更多欧洲游客走进中国、感知中国创造更加便捷有利的条件,提供更加丰富 多样的选择。 当天活动中还将举行中国—中东欧旅游高质量发展对话、文旅推广 ...
中国方案为全球发展增添动力(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5-25 21:50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回应时代要求,秉持开放包容理念,以自身发展不断为世界注入新 的发展动力,彰显大国担当 当前,中国正以更大力度推动全面发展,积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现代化经验,为人类共同发展注入 更多动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回应时代要求,秉持开放包容理念,以自身发展不断为 世界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彰显大国担当。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犹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充满活力、一往无前。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0%,经济总量跃上130万亿元人民币新台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迈过1000万辆大关,全球创新指数排 名升至第十一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5.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 千年深厚文明底蕴为根基,坚持团结合作,朝着发展振兴的目标不断前行。 我曾多次到访中国,惊叹于中国社会的活力和中国式现代化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尤其是近年来,中国 创新动能强劲,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不管是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还是不断升级的"中国智 造",科技进步与创新持续赋能产业发展,为中国经济注入澎湃动力。 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世界正面临关键抉择。中国始终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推动全 ...
中欧美智库合作论坛·2025巴黎对话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5-24 18:10
论坛概况 - 中欧美智库合作论坛·2025巴黎对话暨中欧美博物馆合作倡议对话会在法国巴黎举办,主题为"对话未来:中欧美文明交流与和平发展" [1][3] - 活动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欧美全球倡议共同主办 [1] - 分论坛议题包括"如何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博物馆与各文化机构的未来""美美与共:中欧共话中轴线" [1] 与会嘉宾与致辞 - 法国前总理法比尤斯强调文化交流对促进人类团结的作用,呼吁重视文化机构对和平的培育 [3] - 中国驻法国使馆公使陈力指出全球文明倡议为中欧文明和谐共生提供新方向,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 [3] -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运全提出博物馆是文明传承的"基因库"、文明互鉴的"会客厅"和当代价值的"展示窗" [3] 研究成果发布 - 论坛发布《博物无疆·2025年中国博物馆报告》,分析中国博物馆格局、演变历程及社会贡献,聚焦国际合作实践 [4] 配套活动 -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主题图片展在巴黎同步开幕 [5]
中国旅游文化周亮相布达佩斯 搭建中欧交流新桥梁
新华社· 2025-05-24 12:38
中欧文旅合作平台搭建 - 2025中国旅游文化周暨中国非遗旅游文创展在布达佩斯民族学博物馆开幕,旨在为中欧文化和旅游企业与机构搭建交流合作平台[1] - 活动吸引了来自中国和匈牙利政府机构、中东欧地区的文旅企业及媒体等百余位代表出席开幕式[1] - 匈牙利国家旅游局表示中国市场非常重要,并同中国媒体建立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中国主要社交媒体平台上用中文介绍匈牙利旅游情况[1] 中匈旅游合作现状 - 中国已成为匈牙利最重要的客源国之一,布达佩斯与中国七座城市建立了直飞航线,成为中东欧地区与中国航空网络连接的重要枢纽[1] - 匈牙利国家旅游局强调本次活动是连接匈中友谊、合作与互信的桥梁,正值欧中建交50周年之际[1] 中国文旅产业推广 -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表示活动旨在展现当代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活力,向世界推介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2] - 活动为欧洲游客走进中国创造更便捷有利的条件,提供更丰富多样的选择[2] 文旅产业国际合作 - 活动期间举行了中国-中东欧旅游高质量发展对话、文旅推广和洽谈会,围绕市场拓展、产品升级等展开深入研讨[2] - 探讨文旅产业国际合作新模式,拓展行业出海新路径[2] 配套文化活动 - 活动包括中国非遗旅游文创展、"茶和天下·雅集"、中国北京"故宫以东"图片展等一系列配套文化体验项目[2] - 展示中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及文创成果,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创意融合的魅力[2] - 中国非遗旅游文创展于24日和25日面向公众开放[2]
中欧美智库合作论坛·2025巴黎对话暨中欧美博物馆合作倡议对话会在法国巴黎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4 03:31
法国前总理洛朗·法比尤斯作开幕致辞。主办方供图 陈力表示,中法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璀璨的文明成就,两国之间的文明互动源远流长。建交以来,密切的人文交往为中法关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 力。中欧虽然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不同,但这些差异不应成为交往的障碍,而应转化为中欧文明互鉴的动力。我们要发扬中华文 明"和而不同"与欧洲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共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打通东西,破除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叙事,为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人类文明进 步作出重要贡献。 人民网巴黎5月23日电 (记者于超凡)5月23日,中欧美智库合作论坛·2025巴黎对话暨中欧美博物馆合作倡议对话会在法国巴黎举办。活动由当代中国 与世界研究院、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欧美全球倡议共同主办,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的50余位文化、艺术和学术界嘉宾,围绕"对 话未来:中欧美文明交流与和平发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陈力、法国前总理洛朗·法比尤斯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北京市委宣传部副 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余俊生作视频致辞,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主持开幕 ...
让国宝回家路更顺畅
人民日报· 2025-05-23 21:56
文物回归实践 - 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在79年后回归祖国 这是中国首次通过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主动追索国际公法无法适用的"历史上流失文物"并成功实现回归的实践 [2] - 子弹库帛书是中国最早的帛书 194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 1946年被非法带离中国 北京大学教授李零的研究形成了该文物流失扎实完整的证据链 [2] - 国家文物局于2023年底完成证据链 2024年4月30日向美国史密森尼学会提交要求返还备忘录 最终实现文物回归 [6] 文物流失历史 -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仅圆明园被劫掠文物就达150万件 [3] - 1937年至1945年 日本劫掠中国文物超过360万件 [3] - 20世纪以来 英国 法国 俄国等国学者通过盗窃 盗掘等手段将大量珍贵文物非法转移至欧美各国 [3] 国际公约与双边合作 - 中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4年 1970年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关于文物返还的公约 [2] - 1997年中国加入《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时声明保留收回公约生效前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权利 [4] - 中国与秘鲁 意大利 美国等27个国家签署了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的双边协定 [4] 国际社会新进展 - 2017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返还国家博物馆系统收藏的殖民时期从撒哈拉以南非洲移走的所有文物 [5] - 德国博物馆协会要求公开殖民背景文物目录并开展来源调查 [5] - 2022年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发布《基于道德返还的价值和原则声明》提出按道德标准处理收藏品 [5] 中国近期成果 - 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59批次2310件(套)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4] - 2024年6月《青岛建议书》发布 为破解文物追索返还世界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5] - 中方在子弹库帛书追索过程中将文物返还与推动中美博物馆长期合作相结合 [6]
国际观察:中拉合作迈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3 05:20
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核心成果 - 会议在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之际召开,擘画中拉关系长远发展蓝图,发出团结协作的"中拉声音" [1] - 中拉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战略契合,是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 [1] -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拉已成为命运共同体,具有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开放包容、造福人民的鲜明特征 [1] 中拉合作机制与成果 - 中拉论坛成立10年来已搭建整体合作框架,包括部长级会议、外长对话等机制 [1] - 会议通过《北京宣言》和《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达成超过100项三年合作项目 [2] - 中方宣布20项支持拉美发展的举措 [2] 中拉合作新方向 - 中方启动团结、发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明确方向 [3] - 五大工程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相契合 [3] - 拉方代表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对拉合作新倡议和系列全球倡议 [3] 中拉合作前景 - 中拉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成果丰硕,具有强大内生动力 [1] - 三位拉美国家元首出席会议,表明拉方对中拉论坛的高度认同 [2] - 未来中拉将继续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树立榜样 [3]
“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是其强大韧性”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3 03:31
哈比卜·巴达维说:"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现代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合作计划。对阿拉 伯国家来说,倡议是加强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机遇,特别是在能源和交通领 域。黎巴嫩处在东西方的交界处,能够为促进这种联通发挥关键作用。" 哈比卜·巴达维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 倡议,这些倡议反映了中国支持全球共同发展和促进文明对话的立场,其核心是主张建立更加公正合理 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加强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 哈比卜·巴达维认为,当前黎中经贸合作没有达到应有水平,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对黎巴嫩而 言,基础设施薄弱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双方应该制订更加清晰可行的合 作规划。他表示,阿拉伯国家同中国的战略利益相近,发展目标趋同,近年来双方务实合作取得了长足 进展。相信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这一关系将持续深化,阿拉伯国家也将迎来可持续发展的 新机遇。 人民网迪拜5月22日电 (记者管克江)"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延绵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从 哲学、科学、艺术到创新等各方面,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巨大贡献。"近日,黎巴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