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搜索文档
快乐成长 与税“童”行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01 04:50
个人所得税政策 -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为每个婴幼儿每月2000元 父母可选择由一方100%扣除或双方各50%扣除 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可变更 [2] - 子女教育支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为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 覆盖全日制学历教育及3岁至小学入学前的学前教育 [3][4] - 学历教育范围包括义务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 高等教育 学前教育阶段子女也适用该政策 [3] 增值税优惠政策 - 托儿所 幼儿园提供的保育教育服务免征增值税 [9] - 妇幼保健机构 儿童保健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增值税 [9] - 学历教育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免征增值税 非学历教育服务一般纳税人可选择按3%简易计税 [9] - 2027年底前 专为少年儿童出版的报纸期刊及中小学教科书执行增值税100%先征后退政策 [9] 房产税与城镇土地使用税 - 国家拨付事业经费和企业办的各类学校 托儿所 幼儿园自用房产及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15] 耕地占用税 - 学校 幼儿园 社会福利机构 医疗机构占用符合规定的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18] 印花税 - 财产赠与政府 学校 社会福利机构 慈善组织书立的产权转移书据免征印花税 [21] 契税 - 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等主体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教学免征契税 [25] - 非营利性学校 医疗机构等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教学免征契税 [25]
一图了解:个人所得税7项专项附加扣除填报信息及留存备查资料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5 01:19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 需填报配偶及子女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子女当前受教育阶段及起止时间[2] - 需留存子女出生医学证明等资料[2] - 子女在境外接受教育的需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资料[3] 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 学历继续教育需填报教育起止时间、教育阶段等信息[4] -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需填报证书名称、编号、发证机关及时间等信息[4] - 需留存职业资格相关证书等资料[6]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 需填报是否为独生子女、月扣除金额、被赡养人信息及共同赡养人分摊方式[7][8] - 需留存书面分摊协议等资料[9] 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 - 需填报患者信息、医药费用总金额及医保目录内个人自付金额[10] - 需留存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或费用清单[11][12]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 需填报住房权属信息、贷款信息及配偶信息[12] - 需留存住房贷款合同及还款凭证等资料[12] 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 需填报租赁住房信息、出租人信息及租赁起止时间[13] - 需留存住房租赁合同或协议等资料[14]
【涨知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漏填了怎么办?一文帮您解决!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2 01:13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流程 未办理年度汇算的申报步骤 - 通过个人所得税App首页进入"专项附加扣除"功能填报信息 若找不到该功能 需在"更多功能"中添加[1][3] - 填报时需选择对应年度(2021-2027)并确认 完成后可查看填报记录[5][6][7] - 年度汇算办理页面可再次核查已填报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9] 已办理年度汇算的更正流程 - 需重新选择对应年度(2019-2025)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11][12] - 返回首页进入"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选择对应年度后点击"更正"进行申报调整[13][15] - 在申报界面需核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是否成功享受 确认无误后进入税款计算流程[18][20] 操作提示 - 所有操作均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完成 需注意选择正确的申报年度[6][12] - 更正申报时需逐步核对基础信息 专项附加扣除数据和税款计算结果[15][18][20]
退休人员个税优惠新政:每月多领2000元免税攻略
搜狐财经· 2025-05-19 10:24
一、政策核心调整 2025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将经历一次重要改革,为退休人员提供更为优厚的免税额度,精 心规划后,最高可享每月超过2000元的免税额。此次政策调整主要集中在三个关键领域: 1. 赡养老人的专项升级:独生子女在赡养60岁以上的父母时,每月的扣除额度从2000元提升至3000元。 而对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允许选择按比例分摊,每人最高扣除1500元。此外,为了更好地支持高龄老 人,政策新增了试点措施:对于赡养80岁以上的老人,在北京、上海等12个城市,扣除额度将翻倍。 2. 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年度个人养老金的缴费上限维持在1.2万元,并将投资收益继续保持免税状 态。在领取养老金时,实施新的优惠政策,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时仅需按3%的税率缴纳税款。例如:一 位年收入15万的返聘退休人员,如果存入1.2万元至个人养老金账户,能够每年节省2400元的税费。 3. 特殊群体的税收减免:三孩家庭的托育扣除额提升至每月4000元。此外,异地赡养老人的家庭可以凭 借发票抵扣智能养老设备的购置费用(目前在浙江、广东进行试点)。 案例二:广州一名退休教师 家庭情况:同时照顾两个孙辈(享有子女教育扣除)并赡养75 ...
【民法典宣传月】民法典里的那些“税”事儿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16 00:54
税务登记相关规定 - 企业及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等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需在领取营业执照30日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税务机关应在收到申报当日办理并发放税务登记证件 [2] -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需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其他账户 并将全部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 [2] 发票管理规范 - 开具发票需按规定时限、顺序、栏目一次性如实开具 并加盖发票专用章 [2] - 禁止虚开发票行为包括为他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不符的发票 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不符发票 介绍他人开具不符发票 [2]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 纳税人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支出可按照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学历教育涵盖小学至博士研究生阶段 [3] - 父母可选择由一方100%扣除或双方各按50%扣除 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3] 合同法律效力 - 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的合同自当事人签名/盖章/按指印时成立 若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时合同亦成立 [3] - 法律规定应采用书面形式但未采用时 若一方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 合同仍成立 [3] 印花税征收范围 - 在境内书立应税凭证或进行证券交易的单位及个人需依法缴纳印花税 [3]
个税汇算进行时丨您关注的热点问答大全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14 14:55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以下是关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相关要点的总结: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 居民个人需要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2] -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办理方式可通过相关渠道查询 [3] - 同时在两家单位任职的个人,两家单位不能同时扣除每月5000元的减除费用 [5] - 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选择与综合所得一起计税或单独计税,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更划算的方式 [7] - 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换购住房后不能再次享受 [17] 个人所得税退税相关问题 - 退税审核不通过时,可在个人所得税APP中查询代开发票信息并进行核对 [18] - 申请退税后,税务机关、国库等部门会进行审核处理 [19] - 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首页的【查看进度】功能查询退税进度 [21] - 收到税务机关要求补充资料的信息时,可在APP的"待处理事项"模块提交补充资料 [22] - 为避免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审核不通过,可在APP中上传相关留存资料 [24] 其他注意事项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要点可通过相关链接了解 [10][12][14][16]
母亲节快乐丨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指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11 10:37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年幼时的我 您是我的妈妈,又是我的启蒙老师, 耐心解答我无数个"为什么"。 子女教育 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纳税人的子女在学前 教育阶段( 子女年满 3 周岁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 ) 及学历教育阶段( 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入学的当 ■ 月至全日制学历教育结束的当月 )的相关支出,按照" 每个子女每月 2000 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青春期的我 妈妈选择继续教育提升学历,以身作则为我 树立了榜样,是我成长路上的灯塔。 自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 ( 学位 ) 继续教育期间的支出,在学历 ( 学位 ) 教育 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 ■ 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 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 = 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 扣除。 继续教育 参考文件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41号) 《 国务院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国发〔2022〕8号) 《国务院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 ...
外籍人士必读!8项免税补贴或专项附加扣除,你选好了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11 01:02
外籍人士税收优惠政策 政策核心 - 2019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符合居民个人条件的外籍个人可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与8项免税补贴(住房补贴、语言训练费等)中二选一,但不可同时享受 [6] - 选择后需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保持一致性,且每年3月1日前需确认当年享受方式 [17][18] 适用条件 - 居民个人定义: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内累计居住满183天的外籍个人 [8][9] 8项免税补贴选项 补贴类型与范围 - **住房/伙食/洗衣补贴**:仅限非现金或实报实销形式,物业费、宽带费等不纳入 [11] - **搬迁费**:因任职或离职产生的合理搬迁费用,租约到期更换住所费用除外 [11][12] - **出差补贴**:境内/外出差按合理标准发放,超标准部分不可扣除 [12] - **探亲费**:每年不超过2次往返雇主地与家庭所在地的公共交通费用,自驾费用不纳入 [12] - **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仅限中国境内接受服务产生的合理费用,境外教育或兴趣班不适用 [12] 专项附加扣除选项 扣除标准与条件 - **子女教育**: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覆盖3岁至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全日制教育 [13] - **继续教育**:学历教育每月400元(最长48个月),职业资格教育一次性扣除3600元 [13] - **住房相关**: - 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每月1000元(最长240个月) [13] - 住房租金按城市级别划分(直辖市/省会1500元,人口>100万城市1100元,其他800元) [14] - **赡养老人**:独生子女每月3000元,非独生子女每人每月不超过1500元(需分摊) [14] - **婴幼儿照护**:3岁以下子女每月2000元 [14] - **大病医疗**:医保目录内自付部分超1.5万元后,8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14][15] 执行要求 - 需保留有效支出凭证备查 [19] - 政策依据包括财税[2018]164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3号及2023年第29号 [4]
【收藏】个税扣除项目该如何选择,申税小微带您了解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02 01:00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核心观点 - 2024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期间为3月1日至6月30日,纳税人需合并计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综合所得,并通过专项附加扣除优化税负 [1] -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包含7大类,夫妻双方可根据规则灵活分配扣除比例以最大化税收优惠 [1][4][5] 专项附加扣除分类及标准 仅限单方扣除的项目 1. **赡养老人** - 独生子女按每月3000元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需分摊每月3000元额度(每人≤1500元) [3][4] - 被赡养人包括年满60岁的父母及子女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3] 2. **继续教育** - 学历教育每月400元(最长48个月),职业资格教育取得证书当年定额扣除3600元 [4] - 本科及以下学历教育可选择由父母或本人扣除(不可重复) [4] 3. **住房租金** - 直辖市/省会城市每月1500元,户籍人口>100万的城市每月1100元,≤100万城市每月800元 [4] - 夫妻同城仅一方可扣除 [4] 可选择单方或分摊扣除的项目 1. **住房贷款利息** - 首套房贷利息每月1000元(最长240个月),夫妻可选一方100%扣除或双方各50% [4][5] - 婚前购房可选定一套按100%扣除或双方各自房产按50%扣除 [5] 2. **大病医疗** - 医保目录内自付部分超1.5万元的部分可据实扣除(上限8万元/年) [5] - 可由本人、配偶或父母(子女医疗)扣除 [5] 3. **子女教育及婴幼儿照护** - 子女教育每月2000元/孩,覆盖从小学至博士的全日制学历教育 [5] -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每月2000元/孩,夫妻可选单方或分摊扣除 [5][6] 其他可填报扣除项目 1. **个人养老金** - 上海试点地区按1.2万元/年限额据实扣除 [6] 2. **商业健康保险** - 符合规定的产品每年扣除上限2400元(需含税优识别码) [6][7] 3. **公益捐赠** - 扣除限额为当年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30% [7] 计算工具与流程 - 个税App自动计算应退/补税额,纳税人仅需填报专项扣除信息 [1]
傻傻分不清,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到底由谁填?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4-30 09:38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 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2] - 婚后双方共同购买的住房 只能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 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2] - 父母和子女共同购房 应由主贷款人享受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主贷款人为子女则由子女扣除 主贷款人为父母则由父母任一方扣除 [4] 住房租金支出扣除 - 合租住房的承租人若都与出租方签署规范租房合同 可根据租金定额标准各自扣除 [5] 大病医疗支出扣除 - 纳税人只能填报本人 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 父母和成年子女不符合扣除范围 [6][7] - 夫妻两人当年度同时有符合条件的大病医疗支出 可以选择都在男方扣除 最高扣除限额合计为16万元 [9][10] 赡养老人支出扣除 - 非独生子女纳税人需在兄弟姐妹之间分摊3000元/月的扣除额度 每人分摊额度不超过1500元 不能由一人单独享受全部扣除 [11][12] - 赡养义务仅限于年满60岁的父母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 外祖父母 叔伯姑姑等不符合被赡养人条件 [14][15] 子女教育扣除 - 多子女父母可以对不同子女选择不同扣除方式 如对子女甲由一方按2000元/月扣除 对子女乙由双方分别按1000元/月扣除 [16][19] 个税汇算清缴操作 -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发生变化需及时更正对应年度汇算清缴申报表 通过个人所得税APP进行更正操作 [20] - 填报配偶信息需先在APP中添加家庭成员信息 再修改专项附加扣除中的配偶情况 最后更正汇算清缴申报 [21][22][23] 退税时效提醒 - 纳税人发现多缴税款需在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申请退税 2025年7月1日起将不再受理2021年度汇算退税申请 [2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