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nomous Driving

搜索文档
UBER vs. PONY: Which Stock is Leading in Autonomous Ride-Hailing?
ZACKS· 2025-06-24 14:51
行业前景 - 全球robotaxi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457亿美元,2023-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18% [1] Uber的自动驾驶战略 - 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布局robotaxi市场,避免独立研发的高昂成本 [2] - 与WeRide合作在迪拜推出自动驾驶汽车,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该市25%的出行由自动驾驶完成 [3][4] - 与NVIDIA合作利用其AI平台和Uber的出行数据开发可扩展的自动驾驶模型 [5] - 凭借在网约车市场的主导地位,Uber在自动驾驶领域具有快速扩展服务的独特优势 [6] Pony AI的发展规划 - 计划到2025年底将robotaxi车队从2024年底的250辆扩大到1000辆以上 [7] - 与Uber合作在中东关键市场部署robotaxi服务 [9] - 与深圳市最大出租车运营商合作部署1000辆第七代robotaxi [10] - 在中国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已开始测试第七代robotaxi [8] 中国市场优势 - 2024年中国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规模约120亿美元,超过美国的80亿美元 [16] - 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具有成本效益的供应链推动中国成为全球自动驾驶技术领导者 [16] 公司表现对比 - PONY自2024年11月纳斯达克上市以来股价下跌超过5%,而Uber同期实现两位数增长 [11] - PONY大部分供应链来自本地,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较小 [16]
基于LSD的4D点云底图生成 - 4D标注之点云建图~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4 12:41
4D标注技术 - 4D标注指三维空间+时间维度,能映射到任意时刻生成单帧真值用于模型训练,相比传统单帧标注可降低标注成本并提高数据质量[3] - 专注于小区域静态和动态元素标注,需支持"单趟建图"、"多趟建图"和"重定位"等关键技术[3] - 需适配有GNSS的行车场景和无GNSS的泊车场景[3] LSD框架 - 开源算法框架LSD整合数据采集、传感器标定、SLAM建图定位和障碍物检测功能,支持激光雷达4D点云底图生成[3][4] - 采用FASTLIO作为前端激光里程计,后端基于G2O融合GNSS观测和回环检测实现位姿图优化[7] 单趟建图技术 - 通过单次采集数据构建时空连续的高精度点云底图,适用于高速高架场景标注[5] - 采用FASTLIO前端里程计,后端融合GNSS观测和回环检测,优化GNSS异常点处理[7] - 处理GNSS异常点的两种策略:延迟使用(GNSS状态保持FIX 10秒才启用)和DCS鲁棒核函数(动态调整GNSS权重)[8][9][12] 雷达里程计退化处理 - 基于LOAM和X-ICP方法实现退化检测,通过特征贡献度分析识别退化方向[15] - 在隧道等退化场景中融合轮速传感器观测,提升纵向定位精度[17][18][19] GNSS杆臂误差校正 - 杆臂误差导致车辆转弯时点云重影,LSD将杆臂作为三维变量在PGO中估计[21][25][26] - 添加(0,0,0)先验约束解决不可观测性问题,优化后消除60cm错位[27][28][30] 回环检测与地图管理 - 通过GICP匹配实现地下停车场回环检测,减少里程计累积误差[31][32] - 采用ivox结构替代ikd-tree管理局部地图,通过LRU缓存和行驶距离约束避免重影[34][37] 多趟建图与地图合并 - 行车场景通过坐标系统一和GICP匹配优化合并多趟地图[40] - 泊车场景采用ScanContext+PCM算法估计坐标系变换矩阵实现无GNSS地图合并[42] 重定位应用 - 在标注真值底图上实现重定位以持续获取新数据标注,降低边际成本[44] - 采用固定真值地图关键帧节点的优化方案[44] 行业技术趋势 - 数据驱动算法推动4D标注需求增长,LSD框架提供开源解决方案[3][47] - 多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GNSS+轮速)和退化场景优化成为技术重点[15][17][40]
This Is Nvidia's Next Trillion-Dollar Opportunity, According to Jensen Huang -- and It's Something You Might be Overlooking
The Motley Fool· 2025-06-24 08:49
公司业绩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超过440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贡献391亿美元[1] - 数据中心业务占公司总营收的绝对主导地位,汽车部门同期仅贡献5.67亿美元,占比1.3%[9] - 公司预计2026财年汽车业务收入可能达到50亿美元,较2025财年17亿美元增长194%[10] 行业前景 - 英伟达CEO预测AI数据中心年支出将在2028年突破1万亿美元,同时自动驾驶领域存在另一个万亿美元级机会[2] - 自动驾驶汽车需要数百万小时真实数据训练的AI软件,目前仅少数公司取得进展[4] - Waymo每周完成超25万次付费自动驾驶叫车服务,特斯拉计划今年在加州和德州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5] 技术布局 - 英伟达Drive平台提供完整硬件软件解决方案,包含Thor芯片,已被奔驰、丰田、通用等主流车企采用[6] - 车企开始采购配备Blackwell GPU的DGX数据中心系统,用于提升自动驾驶AI模型训练能力[11] - Cosmos多模态基础模型预训练超2000万小时视频数据,可运行数百万次合成数据仿真,加速自动驾驶开发[11][12] 市场估值 - 华尔街共识预测英伟达2026财年总营收将达1990亿美元,汽车业务占比仍较小[13] - 公司当前市盈率46.4倍,较10年平均60倍低23%,2026财年预期市盈率33.5倍[14] - 按当前市盈率计算,股价需上涨38%才能匹配未来12个月预期,上涨79%才能达到历史平均估值[16]
100+自动驾驶数据集,这5个你总得知道吧?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2 01:35
自动驾驶数据集 - KITTI数据集是自动驾驶领域最经典的基准数据集之一,包含立体视觉、光流、视觉里程计、3D目标检测和跟踪等多种感知任务的标注,覆盖城市、高速和乡村场景 [3][6] - nuScenes数据集包含1000个连续驾驶场景,配备6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个顶置LiDAR,提供约140万张高分辨率相机图像和39万帧LiDAR扫描,标注了23个对象类别的1.4M个3D边界框 [5][7] - Waymo Open Dataset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开放数据资源之一,包含2030个20秒场景的高分辨率相机和LiDAR数据,以及103,354个场景的车辆轨迹及3D地图信息 [10][12] - PathTrack数据集包含720个序列中的15,000多个人的轨迹,专注于人员跟踪任务 [13][14] - ApolloScape数据集规模远超同类数据集,包含数十万帧高分辨率的逐像素语义分割标注图像,定义了26个语义类别 [17][19] 自动驾驶技术社区 - 自动驾驶之心知识星球是国内最大的自动驾驶学习社区,创办于2022年7月,已聚集近4000人,包含100+行业专家 [32] - 社区覆盖30+自动驾驶技术学习路线,包括端到端自动驾驶、世界模型、视觉大语言模型、BEV感知等几乎所有子方向 [32][36] - 每周举办1-2场视频直播,每年计划100场左右,邀请CVPR、ICCV等顶会作者及顶尖公司团队分享 [38][39] - 社区成员来自地平线、蔚来、小鹏、理想等知名公司,以及清华大学、上海交大、香港科大等国内外高校 [134] 前沿技术方向 - 2025年自动驾驶技术基调已确定为大模型赋能下的端到端2.0 - VLA(Vision-Language-Action) [26] - 视觉大语言模型(VLM)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包括作为教师模型训练端到端系统、直接作为规划器等 [31][122] - 扩散模型与自动驾驶结合的前沿方向包括轨迹联合预测、3DGS生成技术等 [26][63] - 世界模型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包括场景理解、未来场景演化预测等 [59][60] 求职与职业发展 - 自动驾驶求职方向包括TensorRT模型部署、毫米波雷达视觉融合、车道线检测、规划控制等细分领域 [89] - 对于3D目标检测方向,建议从BEV感知开始学习,关注DETR3D、BEVFormer等算法 [115] - SLAM领域从业者可考虑向闭环仿真3DGS重建方向转型,规控方向建议学习基于模型的planner算法 [118] - 多模态3D检测领域相对成熟,建议关注端到端、大模型、数据闭环等新兴方向 [121]
文远知行全球化运营获中信证券认可,Robotaxi商业化即将驶入“快车道”
搜狐财经· 2025-06-20 02:04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中信证券首次覆盖文远知行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7美元 较当前价7 72美元有显著上涨空间 [1][2] - 评级基于公司在自动驾驶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与全球化布局优势 [2] 行业前景与政策支持 - 中信证券测算2030年国内Robotaxi市场规模有望达6000亿元 [4] - 北京 广州等地2025年出台新政鼓励Robotaxi落地 如《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提出推进混行试点区建设 [4] - Robotaxi被视为最具潜力的L4级自动驾驶场景 Robovan Robobus等固定路线场景可能更快规模化 [4] 公司商业化进展 - 文远知行2019年在广州推出中国首个公开收费Robotaxi服务 目前已在4国8城构建运营网络 覆盖北京 广州核心区域 [5] - 2025Q1公司Robotaxi收入与订单同比高增 与小马智行 萝卜快跑共同推动商业化加速 [4] - 欧美市场因出租车定价更高 Robotaxi有望更快实现单车毛利转正 公司海外布局领先 [5] 全球化战略与合作伙伴 - 文远知行手握中 法 美 阿联酋 新加坡五国自动驾驶牌照 全球运营网络覆盖中东 欧洲等地 [2][5] - 与Uber深化合作 已在阿布扎比 迪拜推出Robotaxi服务 计划未来5年拓展至15座城市 [5][6] - 2025年5月获Uber追加1亿美元股权投资 显示战略合作伙伴认可 [5]
Waymo's Self-Driving Service Expands in California, With Eyes on New York. What to Know
CNET· 2025-06-18 19:29
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扩张 - Waymo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已扩展至旧金山湾区、洛杉矶、奥斯汀和凤凰城等多个城市[1][2][3] - 服务区域覆盖洛杉矶县超过120平方英里[2] - 计划2026年在华盛顿特区和迈阿密推出服务[25] - 正在纽约市申请自动驾驶测试许可[3][26] - 东京成为首个国际运营城市[27][28] 合作伙伴关系 - 与Uber合作在凤凰城、奥斯汀和即将在亚特兰大提供叫车服务[3][18][22] - 与丰田达成初步协议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技术[4] - 与现代合作将第六代自动驾驶技术集成到Ioniq 5 SUV[6][31] - 在东京与日本出租车公司Nihon Kotsu合作[27][28] 技术发展 - 第六代自动驾驶技术将应用于Zeekr RT电动车[5][30] - 测试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自动驾驶能力[25][30] - 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测试已在凤凰城进行[31] - 软件更新解决了此前与自行车和拖车碰撞的问题[8] 运营数据 - 每周提供超过25万次付费行程[7] - 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超过7100万英里[8] - 与人类驾驶员相比严重事故减少88%[8] - 行人、自行车和摩托车相关事故分别减少93%、81%和86%[8] 制造与车队 - 在凤凰城新建23.9万平方英尺的自动驾驶汽车工厂[5] - 计划将车队从1500辆增加到3500辆Jaguar I-Pace[5] - 开始接收全电动Zeekr RT车辆[5] 服务模式 - 通过Waymo One和Uber应用提供24/7服务[10][13][16] - 在凤凰城提供自动驾驶外卖配送服务[12] - 用户可通过Uber应用选择是否接受自动驾驶服务[18][22]
Waymo Aims to Test Autonomous Vehicles With Human Drivers in New York City
PYMNTS.com· 2025-06-18 18:53
Waymo自动驾驶测试计划 - 公司已申请在纽约市进行配备人类驾驶员的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许可 [1][2] - 申请的是纽约市交通局(DOT)许可 允许在人类专家监督下进行自动驾驶测试 [2] - 测试车辆将由人类驾驶员操作 主要用于地图数据收集和技术评估 [3] 法规与政策进展 - 目前纽约市和纽约州均未出台支持商业化自动驾驶运营的法规 [2] - 公司正积极推动州法律修订 以期未来能在纽约推出完全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 [2] - 与地方政府官员、监管机构和社区组织保持建设性对话 [5] 现有业务布局与扩张 - 当前在洛杉矶、奥斯汀、凤凰城、旧金山及周边地区运营完全无人驾驶出租车 [4] - 2024年夏季计划扩展至亚特兰大 2025年进入迈阿密和华盛顿市场 [4] - 2025年计划在10个新城市开展配备安全员的自动驾驶测试 [6] 测试目的与技术验证 - 2021年曾在纽约部分区域进行过人类驾驶员参与的测试和数据收集 [5] - 跨城市测试旨在验证自动驾驶系统对不同交通模式、道路设计和天气条件的适应性 [6]
Waymo has set its robotaxi sights on NYC
TechCrunch· 2025-06-18 16:59
Waymo申请纽约自动驾驶测试许可 - 公司已向纽约市交通部提交申请 计划在曼哈顿测试配备人类安全操作员的捷豹I-Pace自动驾驶汽车 [1][2] - 纽约现行法规要求测试期间必须有人类驾驶员随时接管 且需满足500万美元保险要求及操作员培训规定 [2] - 获得测试许可将是重要里程碑 但距离商业运营仍遥远 当前法律甚至禁止无人类操作员的测试 [3] 纽约自动驾驶法规现状 - 纽约州法律对自动驾驶车辆限制严格 要求驾驶员必须至少有一只手始终放在方向盘上 [5] - 公司正积极推动修改州法律 目标是允许无人类操作员的完全自动驾驶 [4] - 已与立法者进行建设性对话 法律条款修改是实现无人驾驶部署的关键 [5] 市场拓展与测试进展 - 公司长期看好纽约巨大市场 2021年曾部署克莱斯勒Pacifica进行人工驾驶测绘 [7] - 当前测试车辆虽配备第五代Waymo Driver系统 但从未在纽约启用自动驾驶模式 [10] - 已在奥斯汀、洛杉矶、凤凰城、旧金山等地实现规模化 每周提供超25万次完全自动驾驶付费服务 [10] 行业竞争与合作 - Mobileye等企业曾尝试在纽约测试 但仅停留在演示阶段未能持续推进 [6] - 公司通过与MADD NY、国家盲人联合会等组织合作 积极建立社会认同 [4]
Forget Tesla. Amazon's Zoox Is On Track To Be Waymo's Biggest Robotaxi Rival
Forbes· 2025-06-18 15:05
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竞争格局 - Waymo已在美国多个城市扩展服务,特斯拉计划下周在奥斯汀启动试点项目,声称能以更低成本系统超越Waymo [2] - 亚马逊旗下Zoox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加入竞争,推出定制设计的厢式自动驾驶出租车,配备大量传感器和摄像头 [2] - Zoox在拉斯维加斯首发商业服务后,将陆续拓展至旧金山、奥斯汀、迈阿密、洛杉矶和亚特兰大 [3] Zoox的差异化产品设计 - 车辆无方向盘、踏板和外后视镜,采用双向设计(前后对称),最高时速75英里(目前城市运行限速45英里) [4] - 车厢采用列车式滑动门和面对面座椅布局,强调乘坐体验和宽敞内部空间 [3][4] - 单次充电可运行16小时/天,设计使用寿命至少5年或10万英里 [4] Zoox的生产与商业化计划 - 加州海沃德工厂目前日产1辆,明年目标单班次每小时3辆(年产能5000辆),双班次可扩至年产1万辆 [5] - 中型城市预计需投放500-1000辆,拉斯维加斯为首发城市(具体数量未披露) [6] - 商业模式聚焦"卖服务而非车辆",通过长期运营和高频使用实现盈利 [5] 技术路线对比 - Zoox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8个激光雷达、10个雷达、18个摄像头、8个麦克风及4个热成像摄像头 [7] - 特斯拉主张仅用8个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的低成本方案,但因其自动驾驶事故正受美国监管部门调查 [9][10] - Zoox认为多传感器能最大化安全性,尤其强调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检测能力 [7][10] 测试与认证进展 - 已在拉斯维加斯、湾区及旧金山进行无安全员的完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 [6] - 加州尚未获得付费载客许可,商业化进度落后Waymo约5年 [6] - 技术开发包含10年实际道路测试和虚拟仿真训练 [7]
Amazon's Zoox boosts robotaxi production ahead of first commercial launch in Las Vegas
CNBC· 2025-06-18 15:04
公司动态 - Amazon旗下自动驾驶初创公司Zoox在加州Hayward开设新制造工厂 旨在扩大机器人出租车生产规模 [1] - 新工厂当前产能为每日1辆机器人出租车 未来计划加速生产 目标年产能达10,000辆(约每小时3辆) [2] - Zoox CEO表示无需每分钟生产车辆 因其商业模式为自营而非销售 [3] 技术进展 - 公司研发的"烤面包机"造型机器人出租车正加速下线 为美国商业叫车服务部署做准备 [3] - 2023年起已在加州Foster City、旧金山和拉斯维加斯公共道路投放数十辆测试车辆 [4] 战略规划 - 计划2023年内实现商业车队正式运营 新工厂为规模化部署提供产能保障 [1][3] - 公司成立于11年前 2020年被Amazon以13亿美元收购 现进入商业化关键阶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