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

搜索文档
凝聚文明共识 共促和平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7-11 22:21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 - 会议于7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吸引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各界人士参与 [1] 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反响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博科娃称全球文明倡议是"给予世界的馈赠",强调其促进和平、和谐与团结的作用 [2] - 南非前资深外交官格罗布勒认为倡议回应了国际社会对文明对话的呼声,强调多元文明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2] - 埃及外交部前副部长助理阿布马格德指出倡议为全球和平发展注入动力,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和加强人文交流 [3] - 乌干达全国抵抗运动外联部主任助手鲁科戈称赞倡议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体现中国的负责任大国角色 [4] 全球民意调查结果 - 《"我们的文明观"全球民意调查蓝皮书》显示,90.8%受访者认同"尊重多样性是国际社会基本原则",91.8%支持"不同文化间应合作而非对抗" [3] - 法国国民议会前第一副议长博纳尔提到中国倡议设立的"文明对话国际日"获联合国一致通过,反映国际社会对文明交流的认同 [3] 分论坛讨论成果 - 西班牙共产党主席森特利亚强调文明无高低之分,合作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基础 [5] - 马来西亚国会上议院前议长王茀明主张将文明多样性视为增强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力量 [5] - 非洲青年驻华代表团团长门杜指出全球南方是文明交流的重要驱动力,中非合作展示不同文明共同发展的可能性 [5] - 塞尔维亚外交部国务秘书约维奇认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和平与合作,交流对话是应对跨国挑战的关键 [6] 会议宣言与行动计划 - 会议通过《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发布多项文明对话主题行动计划,构建全球对话合作网络 [7]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教育部部长埃塞克评价会议为促进国家间长远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7] - 洪都拉斯妇女部协调员尤里·希门尼斯称赞中国在文化传承和文明对话方面的榜样作用 [7] 国际嘉宾参访反馈 - 葡萄牙中国观察研究所所长鲁翊君在西安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呼吁欧中加强互鉴 [7] - 哥伦比亚波哥大大学教科局主任丰塞卡在哈尔滨体验到与拉美截然不同的人文风貌 [7] - 法国作家马克西姆·维瓦斯获兰花奖后强调文明交流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强大力量 [8] - 希腊外交部前部长卡特鲁加洛斯肯定中国倡议与联合国宗旨一致,助力维护多边主义 [8]
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动力
经济日报· 2025-07-11 22:21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概况 - 会议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政界、文化界、教育界人士参与 [3] - 会议旨在架设文明交流桥梁,推动全球文明倡议落地,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动力 [3] 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 印度尼西亚前总统梅加瓦蒂称中国为全球南方国家崛起的典范,其发展印证了"边缘地带"国家可成为世界格局核心力量 [4] -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肯定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全球治理,超越霸权逻辑 [4] - 莱索托外交部常秘强调文明对话是生存必需品,经济全球化应包含思想文化交流而非强加单一模式 [5] - 阿尔及利亚政党领袖指出文明对话需尊重差异性,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多极化世界提供智慧方案 [5] 国际合作与经济发展 - 安哥拉政党总书记透露2024年中安双边贸易额达208.8亿美元,中方在交通、电力等领域投资符合安哥拉发展需求 [8] - 马里部长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连接全球,使撒哈拉等区域获得发展机遇,需以开放心态实现共赢 [6] - 保加利亚前副议长呼吁建立开放技术共享平台,强调文明多样性是繁荣发展的基础 [7] 科技创新合作 - 马来西亚科技部长指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技术重塑文明根基,需确保各国平等获取技术 [9] - 中国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已与马来西亚在数字经济、AI等领域合作 [9] - 多米尼加科技部长提议加强中多学术交流与联合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 [9] - 联合国通过中国提出的AI能力建设决议,将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技术并增进人类福祉 [10] 人工智能发展 -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执委称AI变革速度空前,需建立包容性治理框架并提升发展中国家技术可及性 [9] - 联合国决议聚焦AI能力建设国际合作,提出务实举措支持发展中国家 [10]
文明交流架起共同繁荣之桥
经济日报· 2025-07-11 22:17
全球文明倡议实践成果 - 蒙内铁路通车后中肯铁路合作持续深化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100名肯尼亚学生赴华学习铁路技术与管理经验 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能力建设转型 [1] - 鲁班工坊等教育交流机制日益完善 为共建国家打破关键技术壁垒 共享发展经验 直接惠及当地民众 [1] 跨国企业文明交流案例 - 中国丹麦商会搭建中丹商业沟通桥梁 30年来既反映会员企业诉求又促进双向合作 外资企业参与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2] - 不同文明背景企业家在开放环境中交流 降低跨国合作交易成本 激发市场活力 推动贸易自由化与全球化 [2] 民间文化交流价值 - "鼓岭之友"延续百年中美民间友谊 通过青少年艺术交流活动传承尊重关爱的鼓岭精神 为世界和平提供精神支撑 [3] - 联合国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获83国支持 体现全球对文明对话的共识 中国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实践 [3][4] 国际合作发展前景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凝聚精神共识 中国将持续推动文明互鉴 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4]
更好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扎实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7-11 21:31
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建设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统筹发展和安全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1] - 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 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海洋经济 - 深刻理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义 打通经济循环卡点堵点 扩大制度型开放 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1] -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产业更新 加快建设海洋强省 [1] 国际交流与对口援疆 - 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 [2] - 做好产业援疆 教育援疆 医疗援疆 文化润疆 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2] 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 - 讨论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草案 [3]
肩承文明之重 心系和平之远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1 21:25
兰花奖概况 - 兰花奖是由中国外文局发起的重要国际文化交流奖项,旨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3] - 奖项分为"终身荣誉奖""杰出成就奖""友好使者奖"三类,评选标准基于成就贡献和国际影响力[23] - 第二届兰花奖从近80个国家的约300个参评对象中选出10个获奖主体[23] 获奖者及机构 - 终身荣誉奖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表彰其肩承文明之重、心系和平之远的贡献[23][24] - 杰出成就奖获得者包括上合组织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法国作家马克西姆·维瓦斯、美国费城交响乐团等,均致力于跨文化对话与文明互鉴[5][7][9] - 友好使者奖涵盖德国约翰·拉贝交流中心主席托马斯·拉贝、尼日利亚首位女火车司机白杨、英国自媒体创作者司徒建国等9位人士,表彰其在民间交流领域的长期实践[11][13][15][17][19][21] 全球文明倡议与中国实践 - 博科娃高度评价全球文明倡议体现古丝绸之路愿景,认为其为解决人类共同挑战提供中国方案[24] - 中国通过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中国世界遗产增至59项)等实践,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新思路[27][28]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标志中国与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进入新阶段[30] 跨文化交流与教育发展 - 博科娃强调高等教育应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中国"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倡议促进青年对话[31] - 中国大学日益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协作能力,更多中国人参与国际组织工作[32] - 中国新质生产力理念以技术创新推动现代化,为全球发展提供示范模板[33]
学习手记 | “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
新华社· 2025-07-11 16:26
"只有交流互鉴, 种文明 才能充满生命力" 学习手记 (4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历史昭示我们,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7月10日,习近平主席向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时强调。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11年前的春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习近平主席的话掷地有声:"历史告 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 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也是一部文明融合共生的历史。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首站即来到敦煌莫高窟。 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彩塑,一面面精美绝伦的壁画,镌刻下不同文明在中华大地上的交融激荡,映照 出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 的优秀成果。"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 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 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人类站在新的十字路口。解决 ...
7月11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1 14:02
汽车工业 - 上半年我国汽车工业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12]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行业整体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12] 外贸与金融 - 中国进出口银行上半年新投放外贸领域贷款超6100亿元 其中小微外贸企业风险共担转贷款超170亿元 同比增长近20% [15] - 我国约95%进出口贸易货物量通过海运完成 海运设施体量及运输量居全球首位 [16] 数字经济 -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在天津开幕 丁薛祥副总理出席并发表主旨讲话 [10] 航运与基建 - 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任务完成 累计补水7.88亿立方米 [17] 生物与环境 - 青海湖湟鱼资源蕴藏量达12.75万吨 同比增长5.98% [22] -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发布十项关键成果 涉及灵长类脑区研究及类脑人工智能发展 [21] 国际经贸冲突 - 美国宣布8月1日起对加拿大商品征收35%关税 加拿大表示将坚决反制 [27] 宏观经济 - 英国5月GDP环比下降0.1% 制造业与建筑业拖累明显 连续两月经济收缩 [30]
专访丨文明对话是化解危机的“金钥匙”——访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共产党前总书记卡瓦·马哈茂德
新华网· 2025-07-11 13:12
全球文明倡议与文明对话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成功举办是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实践,该倡议将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人类共同进步 [1] - 文明发展是一个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过程,对话交流是消除误解、克服隔阂、避免价值观冲突的重要途径 [1] - 全球文明倡议聚焦文明"多元、独特、共存"的共通属性,倡导不同文明间相互尊重、交流互鉴 [1] 当前国际背景下的文明对话 - 当今世界正经历复杂变局,地区冲突构成全球性挑战,部分国家鼓吹"孤立主义"和"文明冲突论"威胁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1] - 促进文明对话、加强理解互信是化解地区冲突和危机的"金钥匙" [1] - 全球文明倡议通过对话化解分歧,通过合作化解冲突,为推动全球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完善全球治理注入动力 [1] 中国在文明对话中的作用 - 中国自古便是文明对话互鉴的践行者,张骞、郑和等文明使者彰显了中国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和世界文明互鉴平台的历史作用 [2] - 在当前复杂国际背景下,全球文明倡议有助于推动人类共同进步和互利共赢 [2]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概况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10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2] - 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界、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等600余人出席开幕式 [2]
7月11日周五《新闻联播》要闻28条
快讯· 2025-07-11 12:01
汽车行业 - 上半年汽车工业多项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 [10] 外贸与金融 - 中国进出口银行上半年新投放外贸领域贷款超6100亿元 [13] - 离境退税政策激发入境消费新活力 [12] 基础设施建设 - 2025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任务完成 [15] 科技与创新 -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集中发布十项研究成果 [18] 生态与环境 - 青海湖湟鱼洄游进入高峰 蕴藏量持续上升 [19]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全文)
新华网· 2025-07-11 08:59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核心观点 - 会议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来自140多个国家的代表达成广泛共识 [1] - 强调文明多样性是世界基本特征,不同文明具有独特价值,应通过交流互鉴推动人类进步 [1] - 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面临地缘政治对抗、单边主义、技术鸿沟和气候变化等挑战 [2] 文明多样性价值 - 多样性是人类文明魅力所在,共同构成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百花园 [1] - 每种文明代表国家民族的精神血脉,应在传承中发展创新 [2] - 呼吁平等尊重不同文明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1] 当前全球性挑战 - 国际局势受地缘政治对抗、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影响 [2] - 全球经济发展遭受多重冲击,技术、数字和智能鸿沟持续扩大 [2] - 气候变化危机日益严峻,需各国携手应对 [2] 文明交流合作机制 - 主张通过教育、科技、文化、青年等多领域交流消除文明隔阂 [2] - 建议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完善多层次交流机制平台 [3] - 特别提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 [2] 会议成果与后续行动 - 与会方赞赏中国为深化文明互鉴作出的贡献 [3] - 各方承诺共同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 将探索拓展地方间友好交往等新型合作渠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