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量子化

搜索文档
量子电路突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07 13:47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科学家约翰·克拉克、麦克·H·德沃雷特、约翰·M·马蒂尼,以表彰 他们"发现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和能量量子化"。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836万元人民币)奖金。 利用量子"隧穿"(tunnelling),电子设法突破能量屏障。 他们的工作证明,隧穿效应不仅可以在量子世界中重现,而且可以在"现实世界"的电路中重现。科学家们利用这些知识来制造现代量子芯片。 据了解,约翰·克拉克出生于英国剑桥,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马 马蒂尼 出生于美国,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 德沃雷特 出生于法国 巴黎,在巴黎第十一大学(现巴黎萨克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三人设计了实验,实验中使用了由绝缘层隔开的"约瑟夫森结"超导电路。超导体是一种在特定温度下电阻消失的材料。他们证实,穿过超导体的带电粒子 的行为类似于填充整个电路的"单个粒子",并表现出量子隧穿效应,穿过绝缘层移动到另一侧。此外,他们还观察到了能量量子化,即电路只吸收或释放 特定数量的能量。 诺贝尔委员会表示:"当今使用的所有先进技术都依赖于量子力学,包括手机、 ...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为超导量子计算机铺平道路
虎嗅· 2025-10-07 12:22
当地时间10月7日11时45分,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颁给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米歇尔・H・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和约翰・M・马丁尼斯 (John M. Martinis),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发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与能量量子化现象"。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在一个大到可以手持的电回路系统中,展示了量子隧穿和能量量子化效应,解决了物理学 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一个系统能展示量子力学效应的最大尺寸是多少。这几位获奖者的实验证明,量子力学特性可以在宏观尺度上具体体现。计算机微芯片 中的晶体管,便是我们身边已成熟应用的量子技术实例之一。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下一代量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包括量子密码学、量子计算机以 及量子传感器等领域。 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 Olle Eriksson 评论道:"能够庆祝百年量子力学不断带来新的惊喜,真是太棒了。它也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因为量子力学是所 有数字技术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罗会仟告诉"返朴":本次诺奖是"导师+博后+博士生"的三剑客完美组合,他们通过发表两篇《物理评论快报》(P ...
量子论力学100周年,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
仪器信息网· 2025-10-07 12:02
摘要 :1 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科学家约翰·克拉克、麦克·H·德沃雷特、约翰·M·马蒂尼,以 表彰他们发现电子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穿和能量量子化。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科学家约翰·克拉克、麦克·H·德沃雷特、约翰·M·马蒂 尼,以表彰他们在量子力学领域的贡献,发现电子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穿和能量量子化。宏观量子力学隧穿和能量 量子化已经得到广泛利用。 获奖者们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量子世界的奇异特性可以在一个足够大到可以握在手中的系统中具体化。他们的超导电 气系统可以从一种状态隧道进入另一种状态,就好像它直接穿过墙壁一样。他们还表明,该系统以特定大小的剂量吸收 和发射能量,正如量子力学所预测的那样。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约翰·霍普菲尔德和图灵奖得主、"AI教父"杰弗里·辛顿,"以表彰他们利用人工神经网 络进行机器学习的奠基性发现和发明"。 关于获奖人 约翰·克拉克(John Clar ke) 约翰·M·马 ...
2025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中国新闻网· 2025-10-07 10:17
中新网10月7日电(记者 张奥林)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科学家约翰·克拉 克、麦克·H·德沃雷特、约翰·M·马蒂尼三人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和 能量量子化"。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截 图。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殿堂记录了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百年征程,既有加冕,也有遗珠。在这份名单中,华 人科学家们同样留下了印记。回顾近十年的得主,似乎能触摸到科学前进的脉搏。 资料图: 然而,也有许多做出奠基性贡献的物理学巨擘,因种种原因与诺奖擦肩而过。 多位华裔获奖 截至目前,共有多位具有华裔血统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一同获奖,他们在当时被誉为"物理学圣杯"的宇称守恒定律上取得了突破性发 现,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并不守恒。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介绍称,该理论彻底改变了世人对对称性的认识,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道 路上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这也是华人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在那之后,丁肇中在1976年因发现了全新的基本粒子——J/ψ粒子,与伯顿·里克特共同获奖;朱棣文在 1997年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 ...
因量子力学领域贡献,3名科学家获颁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一财经· 2025-10-07 10:07
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836万元人民币)奖金。 当地时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科学家约翰·克拉克、麦克·H·德沃雷特、约翰·M·马蒂尼,以表彰他 们"发现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和能量量子化"。 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836万元人民币)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