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创造美好生活 共圆伟大梦想
新华社· 2025-08-21 00:55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 -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社会制度实现伟大跨越 历史翻开崭新一页 [1] - 党的十八大以来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西藏步入发展最好 变化最大 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1] - 西藏彻底摆脱绝对贫困 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1] 经济发展与产业建设 - 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 为1965年的155倍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2] - 清洁能源 文化旅游 高原轻工业等现代产业蓬勃发展 [2] - 青藏铁路建成运行 雅下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 民生改善与社会进步 - 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68.17岁提高至72.5岁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 - 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民族团结 宗教和睦 生态良好 边防巩固 人民安居乐业 [2] - 国际人士对西藏现代化发展"叹为观止" 减贫成就被视为人类减贫史伟大创举 [2]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西藏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地区之一 [2] - 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之路 推动高质量发展 [4] - 世界屋脊不再是"孤岛" 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呈现欣欣向荣景象 [2] 国家战略与未来规划 - 西藏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抓好稳定 发展 生态 强边四件大事 [3]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 全面发力关键时期 [3]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为着力点 [4]
东西问丨郭克范:为何说西藏是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成功的范例之一?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13:32
西藏治理成就 -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成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成功范例 政治经济文化事业长足发展[3] - 新西藏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从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进入社会主义制度 从民生凋敝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 - 年均GDP增速超过8%但不足以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样貌[6] 发展历程与支持政策 - 历经和平解放 民主改革 自治区成立 社会主义革命等发展阶段 彻底摆脱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农奴制[7] - 举国体制支持西藏发展是鲜明红线 包括修筑川藏青藏公路 工业起步发展 "大庆"重大项目 对口支援政策[7] - 1994年实施新型对口支援政策后进入跨越式发展快车道 十八大后取得历史性全方位成就[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本经验 借鉴中华文明"大一统"思想和因俗而治传统[10] - 既维护国家统一最高原则 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是对民族自决论的摒弃和大一统传统的超越[10] - 建立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上 体现休戚与共理念 与西方他者观有本质区别[11] 治理成效与社会发展 - 与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 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7] - 定日地震灾后重建展现人民至上体制优势 首批2578户12139人搬入新居[12] - 持续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11] 国际舆论应对 - 发展成就被国际舆论忽略源于西方国家和达赖集团意识形态偏见及分裂企图[14] - 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保证民族工作方向正确 不惧外界干扰[14]
第一观察 | 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来到西藏
新华网· 2025-08-20 10:01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首次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庆祝活动 [1] -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7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并考察调研 系党和国家历史上首次 [1] - 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曾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 [1] 西藏发展成就与历史跨越 - 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及自治区成立60年来实现社会制度历史性跨越 [2] - 新时代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2] - 西藏发展成就被定义为"镌刻在世界屋脊的人间奇迹"和"中国发展成就生动缩影" [2] 新时代治藏方略与战略部署 -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旨在对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进行再部署 [2] - 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指示 [3] - 通过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等机制深入研究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大计 [3] 当前发展关键节点 - "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时点 [4]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 [4]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 [4] 民族团结与群众基础 - 拉萨各族群众手持红旗、哈达欢迎中央代表团 表达感激之情 [6]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人民从"翻身作主"到"当家作主"的历史转变 [6] - 习近平总书记曾因对口援助任务于1998年赴藏 与当地建立深厚感情 [5]
人民日报社论:创造美好生活 共圆伟大梦想——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
新华社· 2025-08-20 03:30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 -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社会制度实现伟大跨越 历史翻开崭新一页 [1] - 地区生产总值2024年达2765亿元 为1965年的155倍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2] - 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彻底摆脱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1] 民生改善与基础设施 - 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68.17岁提高至72.5岁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1] - 青藏铁路建成运行 雅下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打破高原"孤岛"状态 [2] - 清洁能源 文化旅游 高原轻工业等现代产业蓬勃发展 [2]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地区之一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4] - 统筹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3][4] 政策引领与战略定位 -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推动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历史时期 [1] - 主动服务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在"十五五"时期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 [3] - 通过兴边富民政策维护民族团结 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4]
今天的西藏,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8-05 22:21
经济发展成就 - 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65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155倍 [6] - 第一个千亿生产总值用时50年 第二个千亿仅用6年时间 [6] - 2024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99%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55% 均位居全国前列 [12] - 2021-2024年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 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家 [12] 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底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49万公里 铁路运营里程达1359公里 [7] - 国际国内航线达183条 主电网覆盖所有县区市 [7] - 青藏/川藏/藏中/阿里四条电网建成投用 [7] - 供电可靠率提升 实现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 [9] 居民收入与民生改善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44元 是1965年的121倍 [8] - 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8元 是1965年的199倍 [8] - 实施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公费教育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2.5岁 [8] - "十四五"时期安排社会事业项目总投资246.5亿元 已落实236.78亿元 [9] 文化旅游产业 - 2024年文化产业产值增长23.8% 接待国内外游客6389万人次增长15.8% [7] - 入境游客增长188.2% 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3218.48万人次同比增长11.7% [7] 生态环境保护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50%以上 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比37.95% [12] - 2021-2024年累计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金136.8亿元 惠及226.22万农牧民 [12] - 落实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51.47亿元 10.3万群众从事公益林管护 [12] - 年均提供生态岗位44万个 绿色食品及有机农产品总数达404个 [12]
雪域高原上的人间奇迹——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新华社· 2025-08-05 14:50
经济发展成就 - 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7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155倍,年均增长8.9% [2] - 第一个千亿生产总值用时50年,第二个千亿仅用6年,2025年有望突破3000亿元达到第三个千亿目标 [2] - 清洁能源、文化旅游、高原轻工业等现代产业蓬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2] - 累计落实规划投资4000亿元以上,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 -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自我造血和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2] 居民收入与民生改善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44元,农牧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8元 [3] - 2024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2.5%以上 [3] - 国家和自治区在"十四五"期间安排28类社会事业项目,规划总投资246.5亿元,已落实投资236.78亿元 [3] - 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解决饮水难、用电难、行路难、通信难问题 [3] - 新建一批中小学提升教育水平,文化及体育基础设施建成投运 [3] 清洁能源与生态环境 - 2024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99%以上,基本实现全清洁电力供应,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最高地区 [4]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31%,实施南北山绿化工程 [4] - 设立生态岗位44万余个,推动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结合 [4]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 [4][5] - 严格执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 [4] 社会治理与制度发展 - 7个市(地)全部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 [6] - 2024年党员人数从1.48万人增加到47.04万人,2011年以来选派14批次共29.7万余名干部驻村 [6] - 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实施171件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6] - 设立9个民族乡,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 [6]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长足发展 [6]
嘎玛泽登:西藏自治区成立,实现从“翻身作主”到“当家作主”
新京报· 2025-08-05 05:06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政治制度发展 -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现各民族从"翻身作主"到"当家作主"的深刻转变 [1]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引领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成为祖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成功范例 [1]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保障 - 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由藏族公民担任 自治区主席由藏族公民担任 历届均保持这一传统 [1] - 西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428名代表中 藏族和其他民族代表共280人 占比65.42% [1] 变通执行权行使情况 - 西藏自治机关依法对不适合地方实际情况的上级决议可报批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 [2] - 截至2024年底 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实施171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 其中现行有效136件 废止35件 [2] 语言文字平等权利保障 - 西藏自治区通过决议法规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2] - 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下达文件及发布公告时同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和藏语言文字 [2] 各民族平等权利保障机制 - 西藏自治机关依法保障本地方内各民族平等权利 帮助其他少数民族建立自治地方或民族乡 [2] - 在山南、林芝、昌都3个市共设立9个民族自治乡 包括5个门巴族乡、3个珞巴族乡和1个纳西族乡 [2]
西藏各族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央视网· 2025-08-05 04:04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444元 为1965年的121倍 年均增长8.5% [1] - 2024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578元 为1965年的199倍 年均增长9.4% [1] - 实施15年公费教育政策 覆盖幼儿园至高中阶段 [1] -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2.5岁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农牧民健康体检全覆盖 [1] - 城镇化建设推进 现代化特色小镇快速发展 [1] - 2025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3000亿元 实现第三个千亿目标 [5]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 50%以上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2] - 森林覆盖率提升至12.31% 南北山绿化工程造林超100万亩 [2] - 设立生态岗位44万余个 年发放补助金超15亿元 [2] -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以上 [2] - 主要江河湖泊水质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2] 民主政治建设 - 四级人大代表共42153名 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占比89.2% [2] - 全国人大代表中西藏代表24名 少数民族代表占66.7% [2] - 全国政协委员中住藏委员29名 少数民族委员占比86.2% [2]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完善 行政村实现村务公开全覆盖 [2] 党的组织建设 - 党员人数从1965年1.48万人增至2024年47.04万人 [3] - 2011年以来累计选派29.7万余名干部驻村帮扶 [3] - 形成凭能力用干部 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