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治监督
icon
搜索文档
“做实政治监督 推动绿色发展”之二 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生态治理成效 - 筼筜湖从污染严重的臭水湖转变为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 成为城市会客厅 [2][3] - 木兰溪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2024年1至7月水质指数同比改善3.18% [12] - 黄振芳家庭林场带动后洋村林地面积扩增至7300多亩 实现荒山变青山 [4][6] 经济发展转化 - 后洋村2024年集体收入达87.39万元 村民人均年收入约2.8万元 [6] - 军营村通过碳票交易累计实现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 年固碳量超过1600吨 [17] - 永泰县精酿啤酒小镇单次活动吸引近3万人次 依托优质水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16] 监督机制创新 - 宁德市纪委监委2024年检查发现并推动整改153个问题 查处涉林领域问题37起 [7] - 莆田市创新"总分"监督机制 建立分级预警响应和数字木兰溪系统 [10][11] - 福建省建立分地域分领域分层级分阶段监督机制 推动生态治理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作为 [14] 产业融合发展 - 后洋村推广林养 林种 林游融合新模式 发展牧业 花卉和林下中草药种植产业 [6] - 军营村实现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茶叶种植和民宿旅游实现增收致富 [17] - 永泰县推行"多证同发"审批模式 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 [16]
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丨铁纪护航风清气正校园生态
政治监督职责定位 - 高校纪检监察机构需聚焦高等教育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 精准把握职责定位 将党的自我革命融入教育强国建设实践 [2] - 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将"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贯穿履职始终 确保办学正确政治方向 [3] - 深刻理解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战略部署 把握内涵要求与实践路径 确保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沿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3] 监督执行机制 - 以政治监督清单为抓手 紧盯关键少数 通过清单化明确、项目化管理、责任化推进、节点式检查 推进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6] - 强化专责监督部门与组织、人事、财务等部门协作 健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 完善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成果共享机制 [6] - 加强二级专兼职纪委书记队伍建设 推进监督有形有效覆盖 形成上下联动、贯通协同的大监督工作格局 [6] 风险防控措施 - 聚焦招生录取、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合作办学、师德师风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 强化日常监督 [7]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监督 统筹运用学校财务、人事、招采等管理数据资源 嵌入风险预警模型开展智能监督 [8] - 通过实时监测权力运行轨迹、智能筛查异常数据、精准识别潜在风险 提升主动发现问题质效 [8] 廉洁文化建设 - 持续发力推进反腐败斗争 加强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4] - 构建常态长效廉洁教育机制 推动廉洁文化入脑入心、化风成俗 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位 [4] - 完善内控机制 主动接受党内监督、师生监督、社会监督 以清正廉洁形象赢得师生信任 [10] 队伍专业化建设 - 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 着力提升政治能力和纪法素养 [9] - 开展全员练兵和实战轮训 以专业素质提高推动工作质效提升 [9] - 发扬斗争精神 在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面前勇于交锋、敢于亮剑 注重纪法情理贯通融合 [9]
业务丛谈丨找准政治监督切入点着力点
政治监督深化举措 -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深化政治监督有效方式和实践路径[1] - 出台进一步深化政治监督八条举措 加强政治监督统筹指导[1] - 制定年度政治监督清单 配套建立政治监督重点任务派单制度[1] 监督重点领域 - 紧盯国之大者推动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围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化政治监督[1] - 严明政治纪律抓实政治监督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净化政治风气[1] - 充分发挥政治巡察利剑作用 着力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1] 关键少数监督机制 - 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 监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等情况[2] - 协助市委制定一把手述责述廉暂行办法 安排县区市直单位一把手述责述廉并接受评议[2] - 建好用足电子廉政档案管理系统 加强信息查询等功能运用[2] 基层监督实施路径 - 聚焦急难愁盼推动基层监督有力有效 紧盯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3] - 强化纪检监察监督与职能部门监督贯通协同 纠治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3] - 统筹用好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 发挥纪检监察协作区作用深化政治监督[3] 监督技术赋能 - 深化大数据监督打破部门数据壁垒 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创建政治监督模型[2] - 坚持整改整治落脚点放在增进民生福祉上 运用访企入村融媒问政等途径查摆突出问题[3] - 完善上级命题和群众点题机制 推动基层监督更加精准有力[4]
业务聚焦 | 铁纪护航“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汉江流域生态保护监督工作 核心观点 - 汉中市纪委监委通过政治监督推动汉江流域生态和湿地保护责任落实、问题整改和综合施治,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安全 [1] 责任落实监督 - 协助市委出台《生态城市建设决定》和《水源地保护实施意见》,将汉江保护纳入年度政治监督和巡察重点 [2] - 开展专项监督和约谈,压实生态环境、水利、林业等部门监管责任,推动河湖长、山林长履职 [2] - 制定监督工作方案和追责细则,联合司法、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协同机制,提级办理重点线索 [2] 突出问题监督 - 督导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下发6份督办函确保高效完成 [3] - 通过"室组"联动监督推进《汉江水质保护条例》落实,完成37个排污口整治、81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20座尾矿库治理 [3] - 查处生态环境领域问题1042件,处分1132人,移送4名涉非法采砂腐败公职人员 [3] 综合治理机制 - 实行清单化管理,建立《湿地资源保护暂行办法》等11项制度,推动系统性整改 [4] - 开展以案促改,督促发案单位填补制度漏洞和监管薄弱点 [4][5] - 建立跨区域协同监督机制,签订《跨界水污染联防联控协议》实现全流域护水 [5]
心怀“国之大者”履职尽责确保国家战略在南沙落地见效
粤港澳大湾区南沙区建设进展 - 广州南沙区纪委监委动态跟踪《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落实情况,聚焦五大重点任务: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 [1] - 南沙区纪委监委建立派驻纪检监察组与监督单位党组会商、巡回驻点监督等工作机制,通过列席会议、谈心谈话、实地检查等方式压实主体责任 [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监督 - 南沙区纪委监委通过"派驻纪检监察组+区委巡察组"联动协作,推动区科技局整改落实《方案》相关问题,区科技局已制定130项整改措施并完成52个问题的整改 [2] - 南沙科学城核心区建成研究院数量少的问题被列为重点整改事项,区纪委监委要求限期完成整改 [2] 重大工程项目监督 - 南沙区纪委监委针对招投标领域制定专项监督方案,会同住建、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全过程监督,立案38人,处分17人,移送检察机关21人 [3] - 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3个区块作为先行启动区,工程招投标领域被重点监管以防止腐败问题 [2][3] 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 南沙区纪委监委查处非法出租码头泊位、非法经营临港停车场等"靠港吃港"案件,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负面清单,党纪政务处分40人,移送检察机关8人 [4] - 通过走访107家企业和6个产业园、收集73条意见建议,推动解决融资难、审批慢等102个企业难题 [4] 政治监督长效机制 - 南沙区纪委监委将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政策创新试点等任务纳入年度监督检查和巡察重点,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5]
广西桂林聚焦重点强化政治监督保障重大发展项目落地见效
长塘水库项目监督 - 桂林市纪委监委对长塘水库项目开展驻点监督,聚焦规划、施工、资金等关键环节,梳理廉洁风险负面清单并推动整改 [1] - 监督小组列席工程推进会5次,实地检查39次,谈话5人次,推动完善47项制度包括"三重一大"议事规则 [1] - 该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监督清单联合发改、财政等多部门制定 [1] 外环高速公路项目问题处置 - 灵川段项目因炸石震损村民房屋引发纠纷导致停工,纪检监察组督促召开协调会并引入第三方鉴定恢复施工 [2] - 桂林市纪委监委将此类问题纳入领导干部插手工程整治范围,排查8种腐败情形 [2] 全市工程监督成效 - 纪检监察机关开展重大项目监督检查239次,通过大数据平台比对锁定242个廉洁风险点 [3] - 立案查处工程建设腐败案件169件,处分145人,挽回经济损失5577万元 [3] - 监督手段包括数据追踪资金流、分析权力网、排查关系圈等"线上+线下"结合方式 [2][3]
笔谈丨精准有效开展政治监督
政治监督机制建设 - 将政治监督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区域发展规划全过程 建立分领域分专题的常态化监督机制[1] - 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任务加强监督检查[1] - 构建业务问题与政治偏差双向研判模型 通过业务数据比对和政治要件对标精准识别执行中的温差落差偏差[1] 监督执行措施 - 紧盯关键少数 督促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 重点监督其贯彻决策部署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项目审批等情况[1] - 综合运用日常监督专项督查信访筛查等手段强化分析研判 精准筛查问题线索[1] - 通过室组地联动核查交叉检查提级办理等方式深挖根源 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预警纠偏[1] 长效监督体系 - 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的统筹衔接成果共享和力量协同机制[2] - 深化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协作配合[2] - 依托大数据技术搭建智慧监督平台 整合党员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信访举报案件管理等数据资源[2] - 定期生成区域部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 及时发现权力运行作风建设等方面风险点[2]
以高质量政治监督守护高品质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政治监督总体部署 -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以政治监督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1] - 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 明确7方面31项重点监督任务[2] - 建立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多部门联合整治、纪委监委专责监督的工作格局[2] 监督任务具体化实施 - 制定7方面85项重点监督问题清单 建立6项机制并将生态环境等省直部门纳入重点监督对象[2] - 南阳市建立完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清单[2] - 濮阳市对南水北调工程安全等5方面24项重点问题实行清单化台账式管理[2] 精准化监督重点领域 - 紧盯生态环境系统"关键少数" 加强对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一把手"履职监督[3] - 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 建立工作台账并制发通报函推动问题解决[3] - 三门峡市梳理48项重点监督事项 完善台账管理、清单推进、对账销号的监督闭环[3] 常态化监督机制建设 - 健全"省市县三级联动+跨部门协作"机制 与中央纪委驻水利部等机构建立协作联动[4] -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立案审查调查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党员干部11人 党纪政务处分75人[4] - 南阳市淅川县健全线索移交、协作联动机制 有效遏制盗采河砂等乱象[4] 群众关切问题整治成效 - 排查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03个 已解决1686个[4] - 平顶山市鲁山县委通过专项巡察推动解决污水管道破损、工业企业粉尘噪声污染等问题[4] - 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4]
笔谈丨因地制宜做实政治监督
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监督工作 -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以有力政治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 政治监督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聚焦"国之大者",关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 [1] - 江西省庐山市聚焦生态环保、文物保护、旅游服务等重点加强监督,保障相关决策部署落实 [1] - 坚持人民立场,围绕山水特色监督推动禁捕退捕、湿地保护、矿山生态修复等整改 [1] 监督责任落实与纠治偏差 - 靶向纠治政治偏差,紧盯领导干部落实重大决策、管党治党责任情况 [2] - 对推诿扯皮、失职失责的人和事严肃追责问责,典型问题定期通报 [2] - 从严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树立讲政治守规矩的鲜明导向 [2] 监督效能提升与工作合力 - 推动政治监督与日常监督、审查调查、专项治理深度融合 [3] - 组建政治监督专班,统筹"两个责任"同向发力,"四项监督"高效衔接 [3] - 完善"室组地"片区协作联动机制,优化内设机构设置,力量向监督办案一线倾斜 [3] - 以案件查办撬动党员干部转作风、转理念、转方式、抓落实 [3] - 注重查改治一体推进,构建"监督、办案、教育、治理"有效闭环 [3]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改委纪检监察组:今年上半年共查办留置案件7起、涉及10人,形成有力震慑
新京报· 2025-07-27 22:58
政治监督与案件查办 - 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综合监督5家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 这些部门承担"国之大者"任务且职责使命重、工作链条长 [1] - 驻委纪检监察组将查办案件作为最有力监督手段 通过案件全面了解单位政治生态和制度机制 重点查处政治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以及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以权谋私问题 [1] - 党的二十大以来驻委纪检监察组立案76件 留置26人 运用"四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329人次 2023年上半年查办留置案件7起涉及10人 [1] 案件治本与机制完善 - 以重要案件为抓手推动驻在单位排查体制机制性问题 近年在下属单位管理、储备系统招标监管、营商环境评价机制重构、行业协会脱钩等方面取得进展 [2] - 通过案件查办促进治理能力提升 分行业分领域推进清理排查和专项整治 有效弥补制度短板和监管漏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