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

搜索文档
勿忘九一八,和平大钟再次撞响,留言簿写满观众心声——
南京日报· 2025-09-19 02:35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9月18日上午8时20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 广场上,灰色云幕低垂,400多名南京社会各界代表肃立成阵,目光齐齐凝视广场中央的旗杆。 3名旗手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卫国旗入场。《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国旗缓缓升起。身着校服的 少先队员行队礼,驻宁部队官兵代表脱帽行注目礼。全场高唱国歌,并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惨遭日本 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同中国人民携手抗 击日本侵略者而献出生命的国际战士和国际友人默哀。 广场上格外安静,唯有国旗飘扬的猎猎声清晰可闻。"我们不能忘记,那些黑暗里举灯的人;我们 不能忘记,那些刻进骨头里的忠良……"青少年代表朗诵的诗歌《纪念碑》打破沉寂。 上午9时,纪念馆入口处排起长队,人们默契地保持安静。观众李爰依手捧白菊,特意选择在这个 特殊的日子前来参观,"站在馆内聆听警报声,我更加体会到历史不容忘记。警报声不仅警示着曾经的 苦难,更警醒我们要自立自强。" 在《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展厅首层路演厅,"传承人说"活动同步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薛玉娟的 外孙女、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任颖与观众面对 ...
金秋里,听历史的声息拂过耳畔
新华社· 2025-09-17 13:32
我们清晰感受到,流淌的民族血脉中,先辈的足音始终回响。不屈抗争中淬炼出的伟大抗战精 神,正在新时代的土地上生长出新的力量。 以疤为证,载记忆入血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 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 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 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重要讲话,汇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的磅礴伟力。 纪念大会前几天,新华社播发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人类和平事业的捍卫者——写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广大读者的共鸣,正如我们写作时的 感受:再次回望苦难辉煌交织的抗战岁月,思想感情的潮水在心里激荡奔流。 支撑这篇政论的是厚重的历史,包括很多抗战人士和具体场景。文章发表后,广大受众反响热 烈。新华社记者在世界各地继续挖掘,采访对象的讲述带我们再次走入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1937年寒冬的南京,刺刀划破空气的寒意 ...
“战争、和平与和解”国际专家论坛在京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7 07:51
论坛背景与主题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中欧建交50周年 由教育部欧洲联合研究院等多家机构联合主办"战争、和平与和解"国际专家论坛 [1] - 论坛汇聚中国及欧洲多国外交官、政策专家、智库及媒体代表 以及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 共同探讨世界格局变迁下的和平理解与促进 [1] - 十余位来自德国、法国、波兰、比利时等国的外方专家学者参与论坛 [1] 主要嘉宾与致辞 - 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卢沙野强调中欧人民共享反法西斯历史记忆 呼吁中欧践行全球治理倡议并加强合作以维护世界稳定 [5] -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指出深刻历史反思是持久和平基石 倡导通过学术、教育和青年交流促进沟通与理解 [5] - 教育部欧洲联合研究院执行院长翟东升教授主持开幕式 [4] 专家对话与核心观点 - 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剖析80年国际秩序变迁 认为中国作为和平建设者和多边实践者为世界注入稳定力量 [8] -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提出中欧对多极化秩序存在认知差异 但深化合作仍有战略空间 需加强政治互信并回应全球南方关切 [8] - 原德国驻上海总领事芮悟峰肯定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8] 研究报告与区域安全 - 中国欧洲研究会会长冯仲平主张构建包容俄罗斯的"大欧洲安全观" 避免重蹈武力恶性循环 [9]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虹分析德法、德波和解实践 指出欧洲一体化依赖共同历史记忆文化 而东北亚需创新和平方案 [9] -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哈尼施批评欧盟对华政策存在认知失调 应遏制价值观贸易壁垒并避免依附美国 [9] 分论坛议题与共识 - 分论坛从科学外交、中欧和平观、康德和平思想、欧洲再军事化、数字合作等多维度探讨和平理念与实践 [9] - 文学与战争记忆、戏剧与建筑的和平功能等议题推动跨国界、跨学科和平研究 [9] - 与会专家共识强调和平不仅是避免战争 更需历史敬畏、文明尊重、教育创新和人类命运担当 [10]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美国的所作所为是侵略
新京报· 2025-09-15 23:58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9月15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五周前,委内瑞拉遭 到导弹舰艇、潜艇的威胁,面临被轰炸、入侵和占领的危机,美国对委内瑞拉的所作所为是侵略,而非 单纯的局势紧张。这是美国对委司法与政治层面的侵略,完全基于借口和谎言。 驳斥涉毒指控:美编造谎言 目的是掠夺财富 马杜罗强调,美国所谓"委内瑞拉运输毒品"的说法是谎言,所有运往美欧的可卡因来自哥伦比亚,而美 国合法生产合成超级大麻,根本无资格指责委——委始终将毒品相关行为列为非法,也绝不会使其合法 化。美国每年超10万人死于芬太尼等毒品影响,却编造涉委谎言,其真实目的是"企图侵占我们的国 家、强加殖民统治、推动政权更迭,以窃取我国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财富",而非打击毒品贸易。 内外应对:强化国防部署 呼吁拉美多国共护和平 美破坏对话渠道 马杜罗强调委自卫合法性 马杜罗称,美国通过炸弹威胁、死亡恐吓及勒索手段破坏了双方沟通渠道,其军事部署的理由全是谎 言。他强调,美国对委内瑞拉的相关行为属于军事袭击,理应接受最彻底的调查;而委内瑞拉对海上和 空中的犯罪分子进行拦截,是有充分法律依据的。 关于应对美方威胁,马杜罗表示,委已升级国防计 ...
马杜罗指控美国侵略企图:委内瑞拉拒做“石油殖民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5 21:43
当地时间9月15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五周前,委内瑞拉遭到导弹舰艇、潜艇的威胁,面临被轰炸、入侵和占领的危机,美国对委 内瑞拉的所作所为是侵略,而非单纯的局势紧张。这是美国对委司法与政治层面的侵略,完全基于借口和谎言。 驳斥涉毒指控:美编造谎言目的是掠夺财富 马杜罗强调,美国所谓"委内瑞拉运输毒品"的说法是谎言,所有运往美欧的可卡因来自哥伦比亚,而美国合法生产合成超级大麻,根本无资格指责委——委 始终将毒品相关行为列为非法,也绝不会使其合法化。美国每年超10万人死于芬太尼等毒品影响,却编造涉委谎言,其真实目的是"企图侵占我们的国家、 强加殖民统治、推动政权更迭,以窃取我国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财富",而非打击毒品贸易。 美破坏对话渠道马杜罗强调委自卫合法性 马杜罗称,美国通过炸弹威胁、死亡恐吓及勒索手段破坏了双方沟通渠道,其军事部署的理由全是谎言。他强调,美国对委内瑞拉的相关行为属于军事袭 击,理应接受最彻底的调查;而委内瑞拉对海上和空中的犯罪分子进行拦截,是有充分法律依据的。 内外应对:强化国防部署呼吁拉美多国共护和平 关于应对美方威胁,马杜罗表示,委已升级国防计划,在全国部署250万名士兵 ...
新知|“鸽生”传奇:跨越时空的忠诚信使
齐鲁晚报· 2025-09-13 10:23
信鸽在重大活动中的应用 - 九三阅兵放飞8万羽信鸽 创下规模最大纪录 采用12辆特种鸽笼车精密编排[8][10] - 信鸽同步放飞技术领先世界 12个鸽笼门开启误差不超过0.3秒 实现精准同步[8] - 归巢速度创新高 第一羽信鸽仅用3分42秒飞回35公里外通州鸽舍[8] - 信鸽从超60万羽候选鸽中筛选 淘汰率高达87% 多数为区级市级比赛获奖鸽[10] - 通过鸽笼车摆放设计实现空中盘旋效果 利用鸽子遇障碍物调头特性[10] 信鸽的导航能力与归巢本能 - 信鸽拥有多重生物导航系统 包括地磁感应 太阳定位 视觉路标和气味地图[12][14] - 喙部磁性晶体可感知地球磁场 切断喙部神经后归巢能力下降72%[14] - 能识别偏振光并通过太阳方位导航 即使云层遮挡仍可判断方向[14] - 视觉系统可识别植被分布和地面颜色差异等地理细节[14] - 能记忆沿途气味形成"气味走廊" 新疆赛鸽曾凭此在沙尘暴中飞行1200公里归巢[14] - 个别未及时归巢信鸽并非迷路 可能因取食饮水或个体交流暂留[16] 信鸽训练体系与方法 - 信鸽运动是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第73项体育运动 有完整竞赛体系[17] - 训练核心是强化"家"的记忆 通过家飞训练 训放训练和抗干扰训练等方式[19] - 训放距离从10公里逐步增加至100公里甚至更远[19] - 集群训练可提高归巢率41% 提升飞行速度18%[21] - 通过固定频率哨声(如440Hz)进行信号训练 强化条件反射[21] - 负重训练时给腿部绑10克沙袋增强耐力[19] 信鸽的历史应用与军事价值 - 最早军事应用可追溯至公元前43年古罗马穆廷城围困战[22] - 中国唐代已用信鸽传递书信 称"飞奴"[22] -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信鸽成为巴黎与外界通信的"生命线"[24] - 一战期间信鸽"雪儿妹"拯救200名士兵 获授战争十字勋章[24] - 中国军方建有军鸽队 覆盖6个省自治区重要通信点位[24] - 2008年汶川地震时信鸽在通信中断情况下传输重灾区第一手信息[26] 信鸽与普通鸽子的生理差异 - 信鸽楔形体型减少35%空气阻力 胸肌占比达25%-30%[27] - 信鸽羽毛质地坚韧 主飞羽尖端呈尖状 副飞羽排列紧密[30] - 信鸽眼睛锐利有神 鸽眼类型与飞行能力相关 如"紫罗兰眼""绿眼志"[32] - 信鸽飞行时速可达60-80公里 优秀信鸽可超100公里时速连续飞行数小时[33] - 信鸽拥有强烈归巢本能 普通鸽子对栖息地忠诚度较低[33][35]
拉共体部分成员国严重关切域外军力在本地区部署
新华社· 2025-09-10 12:05
新华社墨西哥城9月10日电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部分成员国日前发表声明,对近期域外军事力 量在该地区的部署表示严重关切。 声明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已被确立为和平区,这是所有成员国共同作出的承诺,其基础包括 以下原则:禁止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和平解决争端、促进对话与多边主义、无条件尊重主权和领土完 整、不干涉各国内政以及人民不可剥夺的自决权。 声明强调,《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禁止核武器条约》作为历史性里程碑,使本地区成为世界上首个无 核武人口稠密区。该条约体现了拉美和加勒比人民对和平、集体安全以及彻底禁止将核武器作为胁迫或 威胁手段的坚定追求。 签署声明的委内瑞拉等拉共体成员国认识到跨国有组织犯罪和毒品贩运对实现和平包容社会构成重 大威胁。为此,成员国重申将把打击此类犯罪作为优先事项,在尊重国际法、遵守现行法律框架和国际 公约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及国际合作与协调。 签署声明的委内瑞拉等拉共体成员国呼吁营造安全环境,并重申将坚定致力于维护全区域的和平、 稳定、民主与发展。 ...
多国人士称赞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传递和平 意义重大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7 07:4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吸引了各国人士的关注。收看了纪念活动的多国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发表的讲话非常重要,纪 念活动很有意义。 塞浦路斯欧洲大学前校长、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古里亚莫斯:这是一场伟大的、了不起的阅兵式。我认为这场阅兵式传递了和平、团结和正义的信息。 塞尔维亚居民 斯米莉卡:阅兵仪式看起来真的很精彩,非常有气势,也很丰富,我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简而言之,很精彩。阅兵仪式展现出了中国 人民的爱国情怀和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让我印象深刻。 塞尔维亚居民 乌鲁斯:我觉得欧洲人有时会以欧洲为中心来看待二战,对中国贡献认识不足。但我认为,在历史文化层面上,了解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的贡献能带来很多启示 。 乌兰巴托市民 钦巴特尔:习主席说的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长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阅兵仪式上展示的科技实力,尤其是导弹防御系统和航空装备体 系,彰显了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水平。 德国记者 弗里茨·舒 曼:我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非常重要。因为不汲取历史教训就意味着重蹈覆辙,每个国家都应以史为鉴,努力实现和谐共处。 德国居民 伊万内·阿斯兰:中国国家主席强调了这场反法西斯 ...
以史为鉴 珍爱和平
人民日报· 2025-09-05 22:22
展览核心内容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图片展于柏林闭幕 通过黑白照片和文字说明展现日本侵华历史及中国14年抗战历程[1] - 展览突出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具有开始时间最早和持续时间最长的特点[1] - 展览呈现国际社会与海外华侨对中国人民的支援 包括德国人约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庇护20多万难民及德国医生汉斯·米勒拯救数千名八路军战士的事迹[2] 历史意义与国际贡献 -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中德中欧均曾饱受战争苦难[1] - 展览揭示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的残暴侵略与种族主义本质 该历史事实长期缺乏德国社会关注[2] - 通过维和部队获联合国"和平勋章"、海军医院船在非洲执行任务及亚丁湾护航等当代案例 展现中国对和平的守护[2] 国际社会观点 - 德国研究员强调展览体现人类共同精神 即必须战胜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以维护生存与和平[2] - 德方人士指出战争带来惨痛代价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追求合作共赢[2] - 展览旨在促进不同国家民族理解中国人民对侵略的反抗与对和平的守护 凝聚跨越时空的精神共识[2]
【抗战胜利80周年】埃文·凯尔感受九三阅兵:见证中国守护和平的决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2:00
事件背景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于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2] 参与者反应 - 美国青年埃文·凯尔在天坛路观看受阅飞机队列并多次惊呼从没见过这样的景象 [2] - 埃文·凯尔曾向中国无偿捐赠日军侵华罪证二战相册 [2] 活动影响 - 阅兵式让埃文·凯尔更理解中国对和平的坚守和守护国家安全的决心 [2] - 活动提醒世界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 [2] - 埃文·凯尔希望未来中美能相处得更好 并提及二战时期中美曾并肩抗击日本侵略者 [2] - 埃文·凯尔表示将继续通过社交媒体传递正确历史及对和平的期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