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

搜索文档
全球“最毒”的蚊子为何批量北上?专家揭示白纹伊蚊北迁祸因及防蚊绝招
齐鲁晚报· 2025-08-21 01:48
蚊虫种群变化趋势 - 白纹伊蚊在北京的占比从2014年不到30%升至2023年43.08% [2] - 北方地区出现原产东南亚的白纹伊蚊(花蚊子),其体型更小、行动更敏捷 [3] - 白纹伊蚊在居民区和公园绿地等人群密集场所有显著增长 [4] 疾病传播风险 - 白纹伊蚊携带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等10余种病原体 [5] - 基孔肯雅病毒因基因突变扩展至白纹伊蚊传播,范围从热带扩大到温带地区 [5] - 蚊子免疫系统与病原体形成平衡,使病毒能高效复制 [5] 气候环境影响 - 气候变化导致升温早、降温晚,延长蚊子活跃期 [6] - 2015-2019年暖温带半湿润区白纹伊蚊分布面积较2000-2004年增加10% [6] - 白纹伊蚊七年内向北迁移150公里(甘肃陇南至天水) [6] - 全球气温每升高1℃使日极端降水事件加剧约7% [7] - 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区域白纹伊蚊密度最高 [7] 繁殖特性与城市化 - 白纹伊蚊孳生于最小100毫升积水的容器中 [7] - 繁殖场所包括家庭容器、植物容器、废旧轮胎及水泥槽等 [7] - 城市化进程为伊蚊提供更适宜生态环境 [7] 抗药性发展 - 登革热疫情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水平较高 [8] - 咸阳市白纹伊蚊对3类菊酯类杀虫剂从低抗性发展为2类高水平抗性 [8] - 抗药性增强主因频繁及不规范使用卫生杀虫剂 [8] 防控措施 - 采用环境治理(清积水)、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纱窗蚊帐)结合手段 [10] - 广东开展"以蚊治蚊"生物防治:释放绝育雄蚊和华丽巨蚊幼虫 [10] - 全民参与清积水与个人防护被列为重点防控策略 [10]
2024年全球陆地和海洋温度破纪录
科技日报· 2025-08-21 01:04
全球气温升高影响了水循环。大气中水蒸气含量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全球超1/5地区出现极端水 汽值,远超2023年的1/10。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气象学会最新发布了《第35届年度气候状况》报告。这份汇聚58国 589位科学家智慧的报告,堪称地球的"年度体检报告"。报告为人类敲响了警钟:2024年,全球温室气 体浓度、陆地和海洋温度、海平面高度及海洋热含量等多项指标集体破纪录。 作为持续数十年的权威气候评估,该报告不仅追踪二氧化碳等关键指标,更整合了全球地面观测 站、海洋浮标、卫星等立体监测网络的数据。美国气象学会主席戴维·斯滕斯鲁德表示,这份经过严格 同行评审的报告揭示了2024年全球气温的破纪录表现,再次验证了气候变化的严峻现实。 报告揭示的关键发现令人警醒。温室气体浓度突破极值,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攀升至422.8±0.1百 万分比浓度(ppm),较工业化前的278ppm飙升52%。 报告指出,全球已开启"高烧"模式。地表温度连续两年打破纪录,较1991—2020年均值高出0.63℃ —0.72℃。此外,六大权威数据集得出高度一致的结论,即2015—2024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此外,受厄尔 ...
作者中文属名,95后中国学者一作Nature论文,发现全新N₂O还原酶
生物世界· 2025-08-21 00:05
研究背景 - 一氧化二氮是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 其在大气中浓度已达前所未有的水平 目前排放源超过吸收汇[3] - 表达N₂O还原酶的微生物可将N₂O转化为对气候变化无影响的氮气 已知的N₂O还原酶属于典型的NosZ还原酶 分为支系I和支系II两个进化支系[3] 研究发现 - 研究发现了一个催化一氧化二氮还原反应的新型细菌蛋白家族——内酯酶型N₂O还原酶 扩展了N₂O还原酶家族[4] - 新发现的支系III内酯酶型N₂O还原酶序列与典型NosZ存在差异 但保留了三维蛋白质结构特征[8] - 研究通过生理学、宏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结构建模证明L-N₂OR催化N₂O还原 L-N₂OR基因存在于多个门类中 主要分布于未被培养菌群[8] 研究意义 - 研究扩大了已知N₂O还原酶的多样性 表明硝化刺菌门等未被认识的分类群参与了N₂O消耗[9] - N₂O还原酶多样性的扩展有助于加深对N₂O消耗源的理解 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模型具有重要意义[4][9] - 新型N₂O还原催化剂的发现为减少N₂O排放的创新生物技术提供了更多机会[4][9] 研究发表 - 研究成果于2025年8月20日发表在Nature期刊 第一作者为何广博士[4] - 论文标题为"A novel bacterial protein family that catalyses nitrous oxide reduction"[4]
研究揭示新西兰2023年飓风曾诱发超80万次滑坡
新华社· 2025-08-20 05:35
研究表明,本土原生森林比外来树种森林具有更好的防护能力。在"加布里埃尔"飓风发生前3至5年内植 被遭破坏的区域,更易发生滑坡。 该研究还发现,气候变化加剧了"加布里埃尔"飓风的降雨强度,未来这种趋势很可能持续增强。研究者 表示,该研究的数据与结论将支撑全国性滑坡模型的构建,用于预测突发性高危滑坡的发生区域及潜在 影响。同时,期待此项研究能为未来土地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助力减轻这类破坏性灾害的影 响。 责编:李磊、王瑞景 新华社惠灵顿8月20日电(记者龙雷、李惠子)新西兰地球科学组织近日在国际学术杂志《滑坡》上发 布研究报告说,2023年侵袭新西兰的"加布里埃尔"飓风曾诱发超过80万次滑坡,受灾面积约100平方公 里,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极端的滑坡诱发事件之一。 研究显示,"加布里埃尔"飓风当时带来的强降雨使土壤含水量极度饱和,使许多坡地的土壤含水量达到 临界点,发生滑坡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部分地区24小时内降雨量高达500毫米,较历史纪录高出50% 以上。 除降雨外,影响滑坡位置的关键因素还包括地质类型、植被类型及坡地陡峭程度,通常灌木和草地覆盖 区域比森林覆盖区域更容易发生滑坡。例如在霍克斯湾等地,灌木 ...
一场飓风导致新西兰发生超80万次滑坡
央视新闻· 2025-08-20 05:26
飓风诱发滑坡研究 - 2023年"加布丽埃勒"飓风在新西兰诱发超过80万次滑坡 受灾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极端的滑坡诱发事件之一 [1] - 飓风带来的强降雨使土壤含水量极度饱和 部分地区24小时内降雨量高达500毫米 较历史纪录高出50%以上 [1] - 影响滑坡位置的关键因素包括地质类型 植被类型及坡地陡峭程度 灌木和草地覆盖区域比森林覆盖区域更容易发生滑坡 [1] 植被覆盖与滑坡关系 - 本土原生森林比外来树种森林具有更好的防护能力 [1] - 在飓风发生前3至5年内植被遭破坏的区域更易发生滑坡 [1] - 霍克斯湾等地的灌木与草地覆盖区小型浅层滑坡密度极高 达到每平方公里327处 [1] 研究应用与未来趋势 - 气候变化加剧了飓风的降雨强度 未来这种趋势很可能持续增强 [1] - 研究数据将支撑全国性滑坡模型的构建 用于预测突发性高危滑坡的发生区域及潜在影响 [1] - 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土地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助力减轻这类破坏性灾害的影响 [1]
再遇见|施塔尔:欧洲应正确看待“去风险”,开放才能推动合作
新浪财经· 2025-08-20 02:48
【编者按】 五十年春风化雨,中欧从相识到相知,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合作之路。"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段跨 越山海与制度差异的关系,如今已不仅是一份经贸数据的增长图谱,更是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 明之间思想互鉴、理念交汇的深层对话。 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智通财经推出《再遇见——中欧建交50周年特别策划》,其中邀请数十位来自 中国与欧洲各国及欧盟机构的各界代表性人物,通过他们的亲历、记忆与洞见,讲述这段关系如何影响 着个体、社会乃至世界的走向。我们努力呈现一幅更加立体的中欧人文关系图景,也倾听他们对中欧未 来的真诚期待。 这一次,我们对话的人物是:欧盟地区委员会原秘书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访问教授施塔尔 (Gerhard Stahl)。 "我坚持的理念和价值,包括求知欲强、思想开放、实事求是地与人交往,倾听他人。" 面对智通财经(www.thepaper.cn)的提问,欧盟地区委员会原秘书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访问教授施 塔尔(Gerhard Stahl)不假思索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施塔尔是德国、欧盟政坛和经济领域的资深人士,一直以来,他认为只有对外开放、包容,才能为未来 合作打开空间。他长期游走在中德 ...
综述|欧洲多国山火肆虐 欧盟启动跨国援助
新华网· 2025-08-20 01:13
新华社马德里/布鲁塞尔8月19日电 综述|欧洲多国山火肆虐 欧盟启动跨国援助 新华社记者黄燕 丁英华 今年以来,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山火不断,造成人员伤亡和过火面积激增,灾情日益严峻,西班牙更是 于近日首次向欧盟委员会申请援助,以应对该国史上最严重的山火危机之一。 过火面积破纪录 西班牙夏季普遍高温干燥,山火几乎年年发生,但今年尤为严重。连续数月、此起彼伏的山火已造成3 人死亡,另有一名消防员在前往救火的途中因车祸身亡。 欧洲森林火灾信息系统19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西班牙多地蔓延的野火已波及约38万公顷的土地,为 该系统2006年以来录得的最高纪录。 西班牙已派出3000名士兵和50架军机协助消防员工作。西班牙国防大臣玛加丽塔·罗夫莱斯对西班牙塞 尔广播电台表示,今年的火灾形势为该国二十年所未见。 在西班牙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制作的一份24小时及48小时实时火点监控地图上,记者看到,表示起火点或 过火区域的红色圆圈几乎在西班牙全境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西葡两国交界处尤为密集。 另据葡萄牙自然与森林保护研究所统计,今年以来,葡萄牙发生多起野火,过火面积达20.1万公顷,已 超过去年全年。由于极端高温加剧野火风险,葡萄牙 ...
科学家发现亚南极鱼类南迁证据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0 00:59
近几十年来,南极海域经历了一系列气候变化驱动的环境变迁。这些变化直接作用于海洋生态系 统,引发结构性响应。生物群落层面的反馈可能导致多样性格局变动,包括物种分布范围变化等。当 前,气候变化影响在西南极海域显著而在东南极较弱,呈现空间异质性,但其效应预计将从西南极向东 南极延展,进而引发大尺度时空范围内的南极鱼类多样性格局变化。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林龙山研究员课题组在国际期刊《多样性与分布》发表了题为 《气候变化对南极鱼类多样性的影响:基于eDNA宏条形码的环南极评估》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聚焦南 极鱼类这一重要生态类群,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亚南极鱼类分布范围南扩至南极海域的证据。这一发现 可能是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信号,预示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趋势。 eDNA和底拖网采样站位示意图 研究团队依托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航次(2020年~2021年),同步采集了南极半岛周边海域、 阿蒙森海-别林斯高晋海等西南极与普里兹湾-合作海、宇航员海等东南极典型海域的鱼类生物和eDNA 样品,率先实现了环南极尺度鱼类多样性格局的eDNA宏条形码评估分析。研究揭示了阿蒙森海-别林斯 高晋海潜在鱼类多样性热点及亚南极 ...
欧洲多国山火肆虐 欧盟启动跨国援助
新华社· 2025-08-19 16:25
山火灾情严重程度 - 西班牙今年以来山火过火面积达38万公顷 创2006年欧洲森林火灾信息系统记录以来最高纪录[2] - 葡萄牙过火面积达20.1万公顷 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2] - 欧盟地区今年以来过火面积约89.5万公顷 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1.3万公顷[5] 救援响应措施 - 西班牙首次通过欧盟民防机制请求国际援助 该机制自2001年成立以来首次收到西班牙森林火灾援助请求[3] - 欧盟调动法国两架灭火飞机 芬兰派出26人消防队支援西班牙[3] - 法国 意大利 荷兰 斯洛伐克 德国和捷克提供地面技术支援及消防设备[3] 气候环境影响 - 欧盟地区今年累计探测到火情1736起 较去年同期增加近50%[5] - 山火相关碳排放估算达3190万吨 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5] - 欧洲气候变暖速度为全球平均速度两倍 极端气温超过42摄氏度[5] 灾情地理分布 - 西班牙全境存在不同程度火点 西葡两国交界处火点尤为密集[2] - 希腊 西班牙 保加利亚 葡萄牙等国先后向欧盟民防机制请求援助[3] - 欧洲哥白尼卫星系统已用于西班牙 希腊和保加利亚的火灾监测[4] 人员设备投入 - 西班牙派出3000名士兵和50架军机协助消防工作[2] - 山火已造成3人死亡 另有一名消防员在救火途中因车祸身亡[2] - 葡萄牙自8月3日起因极端高温进入全国警戒状态[2]
外交部:愿同欧方一道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新华社· 2025-08-19 06:58
中欧绿色合作 - 绿色是中欧合作的鲜明底色 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1] - 中欧绿色合作标志性项目包括大亚湾核电站 希腊色雷斯风电场 德国德伦太阳能园区等[1] - 中方愿同欧方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加强合作[2] 新浪财经ESG服务 -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 报告 培训 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1] - 平台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 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3] - 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 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