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医学实验
icon
搜索文档
空间站周记更新啦!神二十乘组在太空完成了哪些任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1 07:42
过去一周 由陈冬、陈中瑞、王杰 组成的神舟二十号乘组 在轨工作持续进行 空间站科学实验进展不断 他们具体完成了哪些工作任务呢? 一起来了解 ↓↓↓ 上周,乘组完成了材料舱外暴露实验装置进舱、第三批实验样本回收与存储等工作。 材料舱外暴露实验旨在利用空间站舱外极端环境,揭示材料组织结构损伤、性能衰退以及功能失效与破坏的机制,推动柔性太阳翼等大型空间可展开机构材 料、空间机构润滑材料、月球基地建设材料、精密电子设备中子屏蔽材料等先进材料的空间应用。 上周,乘组完成了舱内微生物监测相关工作,通过定期对气体、表面、水系统等不同介质中的微生物进行采样,检测菌种和菌落,并对其生长状况进行评 估,可为站内微生物控制提供依据。 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乘组使用精细动作测量仪开展了滑动测试,测试结果用于开展微重力条件下航天员精细动作控制的变化规律及适应性学习机制研究。 在微重力物理科学领域,微重力燃烧科学相关实验有序开展。燃烧室为燃烧实验提供了密闭空间,通过更换安装在燃烧室内部的实验插件,可支持气体、液 体和固体多种燃料的燃烧实验。 环境监测及站务管理工作按计划开展 完成材料舱外暴露实验装置进舱等工作 在轨多领域实(试)验有序进行 ...
太空菜园丰收、开展应急演练……神二十乘组“解锁”多项新体验
央视网· 2025-09-14 09:58
航天医学实验进展 - 航天员完成精细动作控制和元认知监控研究等多项实验测试工作[3] - 利用脑电设备获取视觉运动加工和微重力关系认知等实验项目所需数据[3] 空间植物栽培成果 - 问天实验舱内植物高效培养技术试验装置中的生菜迎来丰收并完成采集存储[5] - 启动新一轮植物栽培工作但未披露具体品种[5] 微重力物理科学实验 - 完成燃烧柜实验插件点火头及燃烧器更换工作[7] - 实施无容器柜样品更换和轴心机构视窗盖镜片更换[7] - 开展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模拟内部失压紧急处置流程[7] 空间站设备维护 - 对低温存储装置进行巡视维护并将实验样品由-80℃温区转移至空间冰箱[11] - 完成梦天实验舱定向摄像机检查维护及笔记本电脑在轨测试[11] 航天员健康保障 - 按计划进行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并积极开展身体锻炼[13] - 使用神经肌肉刺激仪对抗微重力环境下的肌肉萎缩[13]
神二十乘组工作日志“上新” 多领域空间科学实(试)验进展顺利
央视网· 2025-09-07 10:49
航天医学实验进展 - 乘组使用脑电设备开展上下视野研究 执行功能训练 探索利用研究等多个项目实验测试[3] - 使用眼动仪等设备开展微重力关系认知 航天人机信任与协同影响实验 助力研究微重力环境对关系认知的影响机制[3] - 进行血管超声检查 获取不同在轨时长下人体多器官形态特征 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功能数据 探索失重环境下泛血管复杂网络血流谱演变规律[5] 在轨健康保障工作 - 完成再生生保系统设备检查维护 无容器柜加压气瓶更换 站内环境监测等工作[6] - 开展质量测量 听力测试等多项医学检查 利用神经肌肉刺激仪进行肌肉放松与萎缩防护[8] - 积极进行身体锻炼对抗失重生理效应[8] 人因技术与生命科学研究 - 利用相关设备开展长期在轨典型姿态下操作力变化规律研究 对比分析推拉力 旋转力等操作力天地差异及在轨变化[7] - 开展生命生态科学实验柜通用生物培养模块安装及测试 为后续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做准备[7]
“小航”再上线→材料“小熔炉”刷新纪录…… | 神二十乘组工作周记亮点多
央视网· 2025-08-31 07:13
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航天员利用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及相应测试软件完成了精细动作控制、信任与协同机制等实验测试工作,获取 的数据将助力地面科研人员进一步开展研究。 央视网消息:由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的神二十乘组,"太空出差"之旅已超120天,在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后,神二十乘组 新一周的在轨工作包含哪些内容? 太空实验室内 各项在轨实(试)验稳步推进 在航天员心理与行为研究方面,上周,乘组继续开展在轨情绪评价技术研究及应急决策能力评估实验。相关数据将用于探究长期在 轨航天员情绪状态及应急决策能力的变化规律。 在空间新技术与应用领域,航天员正在为地外人工光合作用技术试验装置更换新的反应器。目前,该试验装置前三阶段在轨试验已 经完成,成功验证了多项关键技术。获得了大量微重力下的多项物理化学反应过程试验数据,为发展地外原位资源利用新技术提供 了重要基础。 站内环境勤维护 健康管理有保障 上周,乘组完成了再生生保系统设备检查维护、-80℃空间冰箱加电测试等多项工作。 此外,定期开展物资整理,舱内环境清洁维护,打造舒适洁净的工作环境。 在健康维护与保障方面,乘组进行了眼压及眼底检查、骨密度测试等多项医学检查,助力地面科 ...
期待全新飞天舱外服“首秀” 神二十乘组即将第三次出舱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5 02:01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任务进展 - 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三次出舱活动 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且航天员身心状态良好 已做好出舱准备 [1][14] - 乘组已完成两次出舱任务:首次于5月22日16时49分完成 创下空间站全面建成后入轨与首次出舱时间间隔最短纪录(不足一个月)[1][3] - 第二次出舱于6月26日21时29分完成 期间完成第7次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及舱外设备设施巡检任务 [7][9] 出舱活动里程碑与技术创新 - 航天员陈冬成为首位在问天气闸舱和天和节点舱两处完成出舱的航天员 [5] - 第二次出舱启用节点舱出舱口 为时隔3年多再次开启(上次为2021年12月26日神舟十三号任务)[7] - 全新飞天舱外服设计寿命从3年15次提升至4年20次 由天舟九号货运飞船运送上行 [12][9] 空间站物资与实验进展 - 天舟九号于7月15日8时52分对接天和核心舱 上行物资总量约6.5吨 包括1.5吨190多种航天食品及核心肌肉锻炼装置 [9] - 舱内启动新一轮植物栽培实验 开展骨代谢交互调控、航天整合组学等医学研究 [12] - 智能飞行机器人"小航"参与人机协作实验 微重力物理科学实验按计划推进 [14]
130秒解锁神二十乘组“太空出差之旅”新亮点
央视网· 2025-08-11 05:29
航天员在轨工作内容 - 完成舱外航天服D、E的货包拆卸、转运、解包、启封及功能性能检查与维护工作 [3] - 利用太空拉曼光谱仪检测尿样中的代谢组分,助力地面科研人员修正和完善相关特征代谢物指标体系和评判准则 [9] - 完成骨密度与肌维度测量、最大等长力量测试及听力测试,并积极开展失重防护锻炼 [15] 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 - 开展基于器官芯片技术的空间环境对人体血脑屏障的影响研究,探究空间环境在细胞、组织、器官等多层次对人血脑屏障及脑功能的影响及潜在机理 [6] - 完成骨代谢交互调控、菌群与营养代谢等多项研究相关工作 [7][9] 空间新技术与应用领域 - 持续开展地外居留舱设施微生物防控技术试验,通过比较消杀前后细菌检测片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评估消杀效果 [12] - 完成燃烧科学实验插件内燃烧器更换等工作 [12] 在轨混合现实技术应用 - 航天员佩戴便携式混合现实眼镜,通过简单的语音或手势指令与混合现实系统进行流畅交互 [15]
神二十乘组“太空出差之旅”工作Vlog更新 一起看看上周他们干了啥?
央视网· 2025-08-10 04:16
航天员在轨工作进展 - 神二十乘组三名航天员持续进行太空出差之旅,在轨工作忙碌且充实 [1] - 乘组完成新上行舱外航天服D、E的货包拆卸、转运、解包、启封及功能性能检查与维护工作 [2] 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实验 - 开展基于器官芯片技术的空间环境对人体血脑屏障影响研究,探究空间环境在细胞、组织、器官等多层次对人血脑屏障及脑功能的影响及潜在机理 [4] - 完成相关细胞组织实验单元转运安装、样品采集和储存处置工作 [4] 航天医学实验 - 完成骨代谢交互调控、菌群与营养代谢等多项研究工作 [6] - 指令长陈冬利用太空拉曼光谱仪检测尿样中的代谢组分,采集相关信息助力地面科研人员修正和完善相关特征代谢物指标体系和评判准则 [6] - 开展空间站环境下呼吸道微生物对呼吸系统健康影响研究,三名航天员互相采集咽拭子冷冻保存等待下行分析 [6] 空间新技术与应用 - 持续开展地外居留舱设施微生物防控技术试验,航天员使用细菌检测片对舱内表面进行消杀前后检测评估消杀效果 [8] - 完成"先进物质能量转化再生系统核心技术功能验证项目"试验装置安装工作,科研团队将通过天地对照试验明确基于集成式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航天废水深度净化与原位能源化利用技术在轨服役行为 [10] 微重力物理科学 - 根据燃烧科学实验安排完成实验插件内燃烧器更换等工作 [12] 在轨设备使用与维护 - 试用在轨混合现实训练装置,航天员佩戴便携式混合现实眼镜通过语音或手势指令与系统进行流畅交互 [13] - 完成问天实验舱内-80℃空间冰箱安装测试工作 [15] - 按计划对核心舱睡眠区门进行安装更换 [15] 健康维护与保障 - 三名航天员完成骨密度与肌维度测量、最大等长力量测试及听力测试 [15] - 积极开展失重防护锻炼 [15]
天宫周记丨新舱外服启封、互采咽拭子 航天员“太空出差”可太充实了
央视新闻· 2025-08-10 02:15
航天员在轨工作进展 - 神舟二十号乘组完成新上行舱外服D、E的货包拆卸、转运、解包、启封及功能性能检查与维护工作 [2] - 乘组开展基于器官芯片技术的空间环境对人体血脑屏障影响研究 探究空间环境在细胞、组织、器官层次对人血脑屏障及脑功能的影响机理 [2] 航天医学实验 - 完成骨代谢交互调控、菌群与营养代谢等多项研究 指令长陈冬利用太空拉曼光谱仪检测尿样代谢组分以完善地面特征代谢物指标体系 [5] - 完成细胞组织实验单元转运安装、样品采集和储存处置工作 [6] 空间新技术应用 - 持续开展地外居留舱设施微生物防控技术试验 通过细菌检测片比较消杀前后微生物数量变化评估消杀效果 [8] - 开展空间站环境下呼吸道微生物对呼吸系统健康影响研究 三名航天员互相采集咽拭子冷冻保存待分析 [9] 微重力物理科学 - 完成燃烧科学实验插件内燃烧器更换工作 [11] - 安装"先进物质能量转化再生系统核心技术功能验证项目"试验装置 将开展天地对照试验验证航天废水净化与能源化利用技术 [12] 在轨设备更新 - 完成问天实验舱内-80℃空间冰箱安装测试及核心舱睡眠区门更换工作 [15] - 试用在轨混合现实训练装置 航天员通过语音或手势指令与系统交互 [13][16] 航天员健康维护 - 完成骨密度与肌维度测量、最大等长力量测试及听力测试 积极开展失重防护锻炼 [18]
神舟二十号乘组在轨三个多月 多项空间科学实验有序推进
央视网· 2025-08-03 12:20
空间站科学实验进展 - 神舟二十号乘组已在轨三个多月 多项空间科学实验有序推进 [1] - 问天实验舱内安装最新植物高效培养技术试验装置 启动新一轮植物栽培 [3] - 核心舱内进行细胞学实验 研究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及地面大众健康问题 [3] - 航天医学实验持续开展 包括骨代谢交互调控、航天整合组学等多项研究 [3] - 舱内智能飞行机器人"小航"再次上线 与乘组共同开展实验探索人机高效协作方法 [3] - 微重力物理科学领域完成两相系统实验柜、在线维修装调操作柜实验模块拆装等工作 [3] 航天员健康管理 - 天舟九号上行核心肌肉锻炼装置已安装 航天员可利用该装置开展恒定阻力训练 [5] - 锻炼装置旨在提高航天员返回后对重力环境的再适应能力 [5] - 站务管理等工作有序开展 空间站运行状态良好 [5]
“送货量”创新高、鲜桃首次上天、舱外服上新——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看点详解
新华社· 2025-07-15 09:59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核心亮点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于7月15日成功发射 上行物资重量约6.5吨 比天舟八号提升约500公斤 成为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物资装载重量最高的货运飞船 [1] - 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第4次货运补给任务 此次任务在载货量、载货空间和物资运输效率方面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是目前全球单次载重量最高的货运飞船 [1][2] 物资运送能力突破 - 上行航天员生活物资、锻炼装置和医监用品全面保障在轨生活 出舱保障物资、平台工具和维修备件确保出舱活动顺利开展 生命医学、材料学等设备设施支撑在轨科学实验 [1] - 空间应用系统物资总重量达776.5公斤 包括科学实验相关的实验载荷、实验单元、实验样品及关键备品备件 [2] - 可支持3名航天员在轨生活9个月所需物资 包括两套新一代飞天舱外服及190余种航天食品 [2] 舱外服技术升级 - 新一代飞天舱外服以飞行验证为基础进行优化改进 在轨寿命由过去"3年15次"提升至"4年20次" [2] 航天食品创新 - 新增菜肴类航天食品近30种 总数达190余种 飞行食谱周期由7天延长至10天 [2] - 首次运送新鲜桃子等时令水果 通过技术创新改善食品质地、风味、色泽和营养 [3] 航天员健康保障系统 - 上行专门针对核心肌肉的锻炼装置 可开展深蹲、卷腹、屈伸等7个锻炼项目 预防深层肌群萎缩 [3] - 与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组合使用 实现对全身各主要肌肉更精准防护 提高重力环境再适应能力 [3][4] 交会对接技术突破 - 采用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 优于传统6.5小时模式且比2小时模式更可靠 降低对火箭入轨条件、测控精度等方面要求 [4] - 首次在新轨道高度和特定太阳高度角条件下实施交会对接 验证该模式为兼顾效率与可靠性的最优技术方案 [4] - 标志我国在空间交会对接领域形成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技术体系 [5] 空间科学研究项目 - 上行科学实验物资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等领域共23项实验 [5] - 研究单位包括10个研究所和11所高校 涵盖细胞微重力响应研究、脑类器官芯片实验、核酸药物效果测试等前沿领域 [5][6] - 首次在轨研究心衰病人内皮细胞在微重力下的改变 为地面心脏干预提供新思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