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量量子化
icon
搜索文档
别整天喊科学没突破了,今年诺奖全是高手
虎嗅APP· 2025-10-10 09:44
以下文章来源于差评X.PIN ,作者江江 差评X.PIN . Debug The World,关注科技、数码、汽车、产经、游戏,传播能改变世界的科技互联网信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差评X.PIN (ID:chaping321) ,作者:江江,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就在刚过去的这个国庆中秋8天长假,远在地球另一边的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委 员们,显然没赶上好时候。 他们在我们的十一假期里,陆陆续续投票公布了2025年的诺贝尔奖。 目前,除了诺贝尔和平奖之外,其他奖项都已经全部公布。 不过有意思的是,今年在互联网上关于奖项本身反而没太多声音。 更多的人关注的,都是像今年日本一举拿下诺奖双黄蛋、谷歌又赢麻了之类的新闻。 因为这是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邻居, 在25年里拿下的第22个诺奖 ,而就在世纪初,日本曾提出50年 内拿30个诺奖的计划,现在看起来距离目标完成似乎只是提前多少年的问题。 而另一边的谷歌,在短短两年内, 已经有5名科学家拿下了3个诺贝尔奖 ,人类历史上,超过这个数 字的企业似乎只有宗门老祖贝尔实验室和IBM了。 又被劈柴哥装到了 所以大家就七嘴八舌聊着他俩。 其实,这些外界的言语讨论, ...
小球穿墙而过,诺奖看见“量子革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07:56
为"普适量子论"的天平再压下有力量的一格。 当小球以单个粒子形态存在时,这一看似不可能的现象成为可能,它就是"量子隧穿", 是一种量子力 学现象。 量子力学通常用来解释微观世界现象,如单个粒子、原子或电子的行为。当系统变得越来越大,粒子越 来越多时,量子效应就会被各种相互作用破坏掉,变得几乎看不见。 例如,一个由众多分子组成的小球不会表现出量子力学效应,球每次都会撞到墙上反弹,这就是人们熟 悉的宏观世界。 想象一下,有一颗小球,放在被墙分隔为左右两侧的房间里。按常理,它们只能在自己这一侧滚动,除 非有人在墙中开一个洞。但小球忽然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墙的另一边:没有门、没有钥匙,墙也完好无 损,小球却完成了过墙。 让量子现象肉眼可见 今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物理学家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米歇尔·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和约翰·马丁尼斯(John M. Martinis)就在实验中证明,量子隧穿并不只属于微观世界,也可 以出现在由无数粒子组成的宏观尺度系统中。即特定条件下,原本只在微观世界中存在的量子现象,在 宏观尺度上展现了出来。 (约翰·克拉克、米歇尔·德沃雷和约翰·马丁 ...
别整天喊科学没突破了,今年诺奖全是高手
虎嗅· 2025-10-09 23:44
诺贝尔奖获奖情况概述 - 2025年诺贝尔奖(除和平奖外)已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公布 [1][2][3] - 日本在25年内获得第22个诺贝尔奖,距离其50年拿30个奖的目标进展迅速 [6] - 谷歌在两年内有5名科学家获得3个诺贝尔奖,在企业获奖历史上仅次于贝尔实验室和IBM [7] 生理学或医学奖 - 获奖者为美国科学家玛丽·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和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获奖原因是关于外周免疫耐受机制的开创性发现 [9] - 坂口志文于1995年发现“调节性T细胞”,该细胞负责监督免疫细胞,防止误伤正常细胞 [12] - 玛丽·布伦科和弗雷德·拉姆斯德尔的团队找到了调节性T细胞的总开关Foxp3基因 [13] - 该发现已应用于医学领域,如通过提升调节性T细胞治疗免疫缺陷综合征,以及在癌症治疗中管理肿瘤附近的调节性T细胞 [16] 化学奖 - 获奖者为日本京都大学的北川进、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理查德·罗布森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奥马尔·亚吉,获奖原因是发展金属有机框架并开创分子建筑学 [18] - 金属有机框架是在分子尺度上构建结构,类似于土木工程 [20] - 北川进于1997年研制出“舌槽式”结构,可在室温下可逆地吸收和释放甲烷、氮气和氧气,使材料具备商用潜力 [26] - 奥马尔·亚吉研发的MOF-5材料耐高温且具有极大的内部比表面积,几克粉末的孔隙面积可媲美一个标准足球场,其气体吸附能力超越当时大部分材料 [28] - 该领域已吸引大量投资,新材料正逐步推广至日常生活,例如用于沙漠地区集水、捕获二氧化碳以促进碳中和等 [30][32][33] 物理学奖 - 获奖者为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斯,获奖原因是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 [35] - 他们的实验证明在合适条件下,宏观系统也能发生量子隧穿等量子现象,颠覆了量子效应仅存在于微观尺度的传统认知 [37][41][44] - 基于此研究,约翰·马蒂尼斯将具有量子化能级的超导电路用作信息单元(量子比特),进而衍生出量子芯片和量子计算机 [46] - 该技术为未来的量子传感、量子计算等领域奠定了基础 [47] 行业影响与趋势 - 2025年诺贝尔奖全面回归基础科学,相较于去年与人工智能的关联,显得更为纯粹 [50] - 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如金属有机框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量子技术的突破,被视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共同智慧结晶 [52][53]
唠科|让量子现象“肉眼可见”——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解读
新华社· 2025-10-08 08:30
2025年 诺贝尔奖项揭晓 唠科工作室 让量子现象"肉眼可见"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解读 图片来源:瑞典皇家科学院 ©,插画 / 约翰·亚尔内斯塔德 获奖者 ... 约翰 · 克拉克 1942年出生于英国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获奖成果 在F 0 res 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 和能量量子化 评奖委员会 怎么说 CG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 为开发下一代量子技术提供 了机遇,包括量子密码学、 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 H 让量子现象"肉眼可见" 三名量子物理学家的开创性发 和 让我们"看见"单口方在 九,江苏IJ 自九 目不同 于微观领域的量子现象,也为 新一代量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基础。 量子力学以 "怪诞"和"反直觉" 的现象而闻名。 米歇尔 · H · 德沃雷 1953年出生于法国 美国耶鲁大学和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 约翰 · M · 马蒂尼斯 出生于1958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 当我们把球扔向墙壁时, 每次都会反弹回来。 然而在微观世界, 单个粒子有时却会"穿墙而过", 这种量子力学现象被称为量子隧穿效应。 hen you t ...
60秒!诺贝尔奖评委让你听懂:今年的物理学奖有多牛
新华社· 2025-10-08 05:26
获奖者与获奖原因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斯三位量子物理学家 [2] - 获奖原因为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方面的贡献 [2] 获奖成就的意义 - 该获奖成就打开了一扇门,使人们能够在更大尺度上研究量子力学世界 [2] - 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成员埃娃·奥尔松用"小球穿墙"的绝妙比喻来解释该成就的重要意义 [2] 颁奖背景 - 颁奖年份2025年恰逢量子力学诞生百年,但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审时并未意识到这一巧合,直到颁奖前才发觉 [2]
谈美政府大幅削减科研预算等措施,诺奖得主克拉克:是“极其严重”的问题
环球网· 2025-10-08 03:13
【环球网报道】据法新社8日报道,对于特朗普政府采取大幅削减科研预算等措施,2025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获得者之一约翰·克拉克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克拉克警告称。 综合路透社等媒体此前报道,特朗普政府在执政数月内采取大幅削减科研经费、向顶尖高校施压等措 施,在美国国内引发强烈不满。今年6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多名职员发表联名信,批评特朗普政府 大幅削减科研资金,称相关政策将科学研究政治化并"浪费公共资源"。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 斯,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方面的贡献。 法新社称,克拉克出生于英国,他与另外两名获奖者都是美国高校研究人员。对于获奖一事,克拉克表 示,自己"感到震惊","我这一生从来没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报道称,对于特朗普政府采取大幅削减科研预算等措施,克拉克表示,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 题。"这会使美国大量科学研究工作陷入瘫痪。"克拉克称,自己认识一些研究人员,他们在经费方面受 到严重打击。 ...
谈美政府大幅削减科研预算等措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克拉克:是“极其严重”的问题
环球网· 2025-10-08 02:56
法新社称,克拉克出生于英国,他与另外两名获奖者都是美国高校研究人员。对于获奖一事,克拉克表 示,自己"感到震惊","我这一生从来没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报道称,对于特朗普政府采取大幅削减科研预算等措施,克拉克表示,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 题。"这会使美国大量科学研究工作陷入瘫痪。"克拉克称,自己认识一些研究人员,他们在经费方面受 到严重打击。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克拉克警告称。 综合路透社等媒体此前报道,特朗普政府在执政数月内采取大幅削减科研经费、向顶尖高校施压等措 施,在美国国内引发强烈不满。今年6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多名职员发表联名信,批评特朗普政府 大幅削减科研资金,称相关政策将科学研究政治化并"浪费公共资源"。 【环球网报道】据法新社8日报道,对于特朗普政府采取大幅削减科研预算等措施,2025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获得者之一约翰·克拉克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 斯,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方面的贡献。 ...
三名量子物理学家获诺奖,他们让微波通信成为可能
新京报· 2025-10-07 23:37
能量量子化的基本要义是,能量是以最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传递的。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必须是 这些能量子的整数倍。 在量子力学诞生百年之际,2025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 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斯三名量子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 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方面的贡献。 量子力学在1925年诞生,今年正值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主席奥勒·埃里克松当天表示,百年来量 子力学不断带来新的惊喜,它大有用处,为数字技术提供了基础。 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相信很多人仍不知就里,甚至满 头雾水。 按照颁奖者的解释,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芯片上的实验揭示了量子物理学的实际应用,他们展示了 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和量子能级可以操控于掌中。 发现微观粒子具有"穿墙术" 简单地看,电路中的宏观量子隧道(隧穿)效应是指宏观物体(如超微颗粒的磁矩或磁通量)表现出穿 过能量势垒的量子行为。这种效应在纳米尺度下比较显著,限制了微电子器件的微型化和信息存储设备 的信息保存时间。 因此,量子隧道效应,就是指电子等微观粒子能够穿越 ...
专家解读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位获奖人为超导量子计算奠基
新京报· 2025-10-07 14:50
"量子系统是微观世界的规律,原子、分子都遵循量子力学的原理,但是能不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宏 观的量子效应,过去大家都不太清楚。"范桁说,1985年,John Clarke、Michel H. Devoret和John M. Martinis设计了一个超导器件,这个器件相对比较大,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有所谓的 量子效应,但他们在这个系统里观测到了量子效应,即他们首先在宏观可控的系统中发现了量子效应, 把量子器件从微观尺度突破到宏观尺度。"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时45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John Clarke、Michel H. Devoret和John M. Martinis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 和能量量子化"。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桁、北京量子院执行院长常凯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 对获奖人所做出的贡献进行解读。专家表示,三位获奖人为超导量子计算做了一系列奠基性工作。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三名科学家因在量子力学领域的贡献获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新华 社记者 彭子洋 摄 "他们的发现为基于超导约瑟夫森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证券时报· 2025-10-07 14:49
当地时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科学家约翰·克拉克、麦克·H·德沃雷特、约翰·M·马蒂尼,以表彰他 们"发现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和能量量子化"。 评委会认为,获奖者们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量子世界的奇异特性可以在一个足够大到可以握在手中的系统中具体化。他们的超导电气系统可以从一种状态 隧道进入另一种状态,就好像它直接穿过墙壁一样。他们还表明,该系统以特定大小的剂量吸收和发射能量,正如量子力学所预测的那样。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836万元人民币)奖金。 综合自: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 责编:叶舒筠 校对: 王蔚 版权声明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 股事会专栏 丨 投资小红书 丨 e公司调查 丨 时报会客厅 丨 十大明星私募访谈 丨 暴涨超200%!白宫宣布:入股! 丨 特斯拉,突传利 好!股价拉升! 丨 关税突发!特朗普宣布:11月1日起生效! 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