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JKS)

搜索文档
JinkoSolar(JKS)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3-10 19:0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四季度净收入约为1.029亿美元,环比增长29.1%,同比近三倍增长 [6] - 2022年第四季度总营收为44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约56%,同比增长85% [19] - 2022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14.1%,第三季度为0.7%,去年第四季度为16.1% [19] - 2022年第四季度总运营费用为5.2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68% [20] - 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收入约为1.03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净收入为45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 [20] - 2022年全年组件总出货量为44.5GW,同比翻倍;总营收为120亿美元,同比翻倍;毛利润为18亿美元,同比增长85%;毛利率为14.8%,去年为16.3% [20] - 2022年全年总运营费用为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 [21] - 2022年第四季度末现金等价物为16亿美元,第三季度末为21亿美元,去年第四季度末为14亿美元 [22] - 2022年第四季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3天,第三季度为69天;存货周转天数降至59天,第三季度为117天;总债务约为40亿美元,净债务为23亿美元 [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高效优质N型组件年出货量超过10GW,第四季度N型组件出货量环比增长超一倍 [6][18] - 2022年第四季度N型Tiger Neo组件出货量约为7GW,预计2023年N型组件出货占比将进一步提高至约60% [15] - 2022年分布式发电业务数据全年占比超50%,较2021年有所改善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全球光伏需求约为320 - 330GWdc,同比增长约50%;中国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59.3%至87.4GWac,约505GWdc,分布式装机量同比增长近75% [7] - 2022年中国和欧洲市场组件出货量位居前二,占总量超65%;中国市场年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超三倍,欧洲市场同比翻倍,新兴市场同比近乎翻倍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推进全球扩张战略,2023年欧洲和中国市场仍为主要市场,出货量占比超50%,美国市场出货量有望逐步恢复 [14] - 公司将持续投资N型产能,到2023年底,新型硅片、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组件的新产能将分别达到75GW和90GW [11] - 公司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组件出货量在11 - 13GW之间,全年在60 - 70GW之间 [12] - 公司将继续扩大对储能业务的投资,为客户提供更安全、可持续的太阳能 + 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16] - 行业N型TOPCon组件有效供应量预计2023年达到120 - 130GW,约占总光伏需求的30% [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虽面临原材料成本上涨、疫情干扰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等挑战,但光伏产品需求增长未放缓,全球光伏需求同比增长约50% [7] - 2023年全球光伏需求有望继续增长,公司凭借完善的全球供应链和自身产品优势,有信心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9] - 2023年多晶硅价格短期上涨不会持续,价格下降将带动组件价格下降,提高光伏项目经济性 [8] 其他重要信息 - 2022年12月,公司N型TOPCon电池实验室效率创下新纪录,最高转换效率达26.4%,高于10月的26.1% [10] - 2022年底,已达满产的TOPCon电池量产效率达到25.1%,N型综合成本几乎与P型持平 [10] - 2022年底,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出货超10GW N型产品的组件制造商 [10] - 合肥8GW TOPCon电池产能二期于第四季度达到满产,尖山11GW TOPCon电池产能二期预计2023年3月达到满产 [9] - 2023年公司订单可见度已超50%,海外订单是主要贡献者,高效高溢价N型Tiger Neo组件占比将显著高于2022年 [1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2023年支持产能增长的资本支出要求是多少? - 公司表示正在计算中,会在电话会议后跟进提供具体数字 [24][25] 问题2: 第四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对2023年第一季度及全年多晶硅价格和毛利率有何预期? - 公司认为从长期看,多晶硅供应过剩,价格将回归市场定价,但短期内可能因季节性和行业头部企业行为出现波动;随着更多高端产能上线,若市场无重大意外,毛利率将逐季改善 [27] 问题3: 第四季度是否实现了多晶硅市场低价,具体是什么导致了第四季度毛利率下降? - 公司称今年第一季度初多晶硅价格波动对第四季度毛利率无帮助,应关注整体多晶硅成本而非短期低价;毛利率改善主要源于内部管理和成本结构优化,同时多晶硅库存数量对成本影响重要 [29] 问题4: 美国市场UFLPA情况如何改善,是否提高了东南亚制造产能用于向美国发货,东南亚为美国预留产能的利用率是多少? - 公司表示美国市场UFLPA检查情况有改善,但通关尚未完全顺畅;东南亚工厂利用率高,不仅因美国市场,其他市场对中国境外产能也有强劲需求;待通关恢复正常,将分配更多产能和发货量到美国 [33][34] 问题5: “很快”是指几个月还是六到九个月? - 公司称希望尽快解决,但无法决定具体时间,会与海关边境保护局官员密切合作 [36] 问题6: 东南亚工厂服务的其他国家有哪些,美国市场开放后哪些市场会受影响? - 公司提到印度市场是重要需求来源,印度对中国产品征收高关税,对东南亚产品需求旺盛 [38] 问题7: 2023年美国市场目前的签约活动情况如何,在处理完贸易积压订单前能否接受新订单? - 公司表示目前无法接受新订单,因有大量积压订单;待审批效率恢复正常,将分配产能到美国市场,解决积压订单并开始接受新订单,但难以给出具体时间预期 [40] 问题8: 如何看待美国市场未来几年的组件定价趋势? - 公司称目前未在美国市场签订新订单,无法讨论公平市场价格,但认为考虑到UFLPA检查复杂性和IRA政策,未来市场价格有调整空间 [42][43] 问题9: 第四季度财报中多晶硅成本较第三季度的情况,以及若多晶硅成本持平,毛利率会怎样? - 公司表示多晶硅成本在10 - 11月达到峰值,12月因去库存等因素下降,积极影响将在第一季度体现;从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多晶硅成本环比增长约10% - 15%;若多晶硅价格稳定,第四季度毛利率将高于第三季度 [49][51] 问题10: 若多晶硅价格持续下降,毛利率是否会逐季稳步改善? - 公司对此表示乐观,认为不仅是多晶硅因素,公司在产品、研发、销售、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也将推动整体业绩提升 [53] 问题11: 2022年底硅片、电池和组件的产能情况如何? - 公司称2022年底产能分别为65GW、55GW、70GW,到2022年底总产能将分别达到75GW、75GW、90GW [55] 问题12: 2023年运营费用与2022年第四季度相比有何趋势? - 公司预计运营费用将呈季度下降趋势,主要因运输成本改善、UFLPA情况逐步好转、库存成本降低以及管理效率提高 [57] 问题13: 一般及行政费用(G&A)在2022年较2021年大幅上升,未来增长趋势如何? - 公司表示主要是因生产小尺寸模块的小型设备和一次性股票期权补偿费用导致G&A费用增加 [59] 问题14: 如何调和A股和美国市场调整后净收入的差异,是否有额外的股份支付费用? - 公司解释差异源于会计标准(PRC GAAP和U.S. GAAP)不同、合并基础不同、所得税费用差异、员工福利会计政策差异以及美国GAAP下的一些特殊项目 [63][64] 问题15: 公司在第三季度有显著汇兑收益,第四季度人民币贬值但息税前亏损,是否因套期保值问题? - 公司称2022年整体外汇套期保值表现良好,净收益为正;第四季度净收益较第三季度小,因第三季度人民币大幅贬值 [67] 问题16: 2023年第一季度N型产品相对于TOPCon的单位净利润或平均销售价格溢价预期如何? - 公司表示溢价约为1.5美元,产品效率领先行业,能为客户提供额外价值,1 - 1.5美元的溢价是合理的 [69] 问题17: 考虑到会计问题、运费成本下降、多晶硅成本下降和ASP溢价较高,第一季度毛利率是否会强劲增长? - 公司预计第一季度毛利率将扩张,上半年毛利率处于扩张阶段,因集成水平提高和多晶硅价格下降 [71] 问题18: 公司在美国的计划是什么,目前已有400MW产能,是否有扩产计划? - 公司正在对美国扩产进行扎实的分析评估,因IRA政策有吸引力且美国市场需求强劲,已处于最终评估阶段,有400MW产能且将快速扩产 [73] 问题19: 当前N型TOPCon组件的单位产品成本与PERC组件相比如何,到年底的目标水平是多少,今年计划新增多少N型产能? - 公司称到2022年底N型与P型组件成本已持平,预计今年保持相同成本结构;2022年有35GW N型产能,到年底将达到55GW [76]
JinkoSolar(JKS)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3-03-10 18:16
业绩总结 - 2022年第四季度总出货量为16,802 MW,其中太阳能模块出货量为16,020 MW,环比增长54.8%,同比增长73.3%[7] - 2022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44.1亿美元,环比增长55.8%,同比增长85.5%[7] - 2022年第四季度毛利润为6.20亿美元,环比增长39.2%,同比增长61.7%[7] - 2022年第四季度净收入为1.029亿美元,较2022年第三季度的7720万美元和2021年第四季度的3760万美元有所增长[7] - 2022年全年出货量为46,580 MW,总出货量同比增长84.5%[8] - 2022年全年总收入为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104.6%[8] - 2022年全年毛利润为17.9亿美元,同比增长85.4%[8] 用户数据 - 2022年第四季度N型模块出货量约为7 GW,帮助公司实现2022年设定的10 GW目标[9] - 2022年第四季度总模块发货量为16,020 MW,较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55.7%[24] - 2022年第四季度总发货量为16,802 MW,较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54.8%[24] 未来展望 - 2023年第一季度指导模块出货量预计在11.0 GW至13.0 GW之间[7] - 2023年全年指导模块出货量预计在60.0 GW至70.0 GW之间[8] 财务状况 - 2022年第四季度总资产为15,759百万美元,较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37.8%[25] - 2022年第四季度总负债为11,836百万美元,较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28.5%[25] - 2022年第四季度现金及受限现金为1,641百万美元,较2021年第四季度下降17.6%[25] 其他信息 - 2022年第四季度调整后净收入为4500万美元,较2021年第四季度下降24.6%[24] - 2022年第四季度GAAP净收入为1.03亿美元,较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29.1%[24]
JinkoSolar(JKS) - 2022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10-28 16:1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太阳能发货量约10.92吉瓦,同比翻倍;总收入27.4亿美元,同比增长127.8% [6]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5.7%,二季度为14.7%;净利润7730万美元,同比增长183.1%;调整后净利润6010万美元,环比增长16.1% [7] - 第三季度总运营费用约4.23亿美元,占总收入的15.4%,二季度占比16.2%,去年三季度占比13.8% [17][18] - 第三季度实现净外汇收益约7300万美元,二季度净收益3400万美元 [18] - 三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1亿美元,二季度末稍有下降,去年三季度末为11亿美元 [18] - 2022年三季度和二季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均为69天;三季度存货周转天数117天,二季度为104天 [19] - 三季度末总债务约42亿美元,二季度末为38亿美元;净债务约20亿美元,二季度末为17亿美元 [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三季度总发货量10.9吉瓦,约95%为组件发货,同比翻倍 [12] - 三季度Tiger Neo组件发货量接近3吉瓦,环比增长160%,预计2023年其发货量占比约60% [13][14] - 三季度EG业务占比近60%,较上季度高约10%,预计2023年市场需求同比增长超30%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三季度中国市场太阳能组件发货量同比增长五倍,新兴市场约增长180%,欧洲市场超60% [12] - 预计四季度中国市场将占绝对多数,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 [12] - 预计2023年中国、欧洲、美国等主流市场将推动市场增长 [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执行全球化战略,加大在关键市场的资源投入,通过高效供应链管理控制库存周转 [8] - 专注中国市场,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关注和探索,力争2023年发货量较2022年增长约50% [15] - 持续评估市场趋势,2023年投资重点仍为N型电池和组件产能 [29] - 密切关注美国IRA法案细节,有可能扩大在美国的组件产能,目前处于评估阶段 [2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限电和地震等不利因素,公司三季度业绩仍好于预期 [6] - 四季度中国市场需求强劲,预计总安装量将超40吉瓦 [7] - 随着2023年大量多晶硅产能释放,预计原材料价格下降,刺激被压抑的需求 [8] - 公司有信心通过扩大N型产品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实现增长 [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N型产品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取得进展,182单晶硅TOPCon电池最高太阳能转换效率达26.1%,明年量产效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8][9] - 8吉瓦TOPCon电池产能二期三季度顺利爬坡,11吉瓦TOPCon电池产能二期预计年底前投产 [10] - 预计年底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组件的新增产能分别达到65 - 55吉瓦和70吉瓦 [11] - 预计2022年四季度组件发货量在13 - 15吉瓦之间,全年组件发货量在41.5 - 43.5吉瓦之间 [1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在美国的产能扩张战略、资金来源及对自由现金流的影响 - 公司认为美国IRA法案积极且激励显著,使美国本土生产更具竞争力;公司在美国有400兆瓦组件产能,待法案细节公布后有可能扩大产能,目前处于评估阶段 [23] 问题: N型组件出货对毛利率的贡献以及未来季度毛利率和ASP预期 - 本季度交付3吉瓦N型TOPCon组件,占总出货量约30%,N型组件毛利率比P型高约2%;随着N型产品渗透率提高,将推动盈利能力和毛利率提升 [25] 问题: 2022年资本支出计划和三季度G&A费用 - 2022年资本支出维持在3亿美元;G&A费用约占总差异的4 - 5% [26] 问题: 2023年资本支出预期以及年底硅片、电池和组件产能 - 公司认为目前产能充足,2023年投资将继续聚焦N型电池和组件产能,具体产能扩张指引将在下个季度公布 [29] 问题: TOPCon之后的技术路线 - 公司在TOPCon技术上领先,认为未来两三年N型TOPCon将主导市场;研发方面会密切关注其他技术,但TOPCon仍是重点 [31] 问题: 美国UFLPA执法和CBP流程进展、等待时间以及放行后能否自由发货 - 公司已准备好文件,正在等待CBP最终反馈,对结果持乐观态度,但具体时间不确定;放行后会努力提高内部效率,与CBP沟通解决瓶颈问题,预计后续流程会更顺畅 [33] 问题: 自6月底首次扣押以来受影响的供应量以及2023年各地区发货量占比 - 预计今年美国市场发货量占比约5%,原计划为10%,影响显著;预计2023年中国市场占35 - 40%,美国约10%,欧洲约20% [35][43] 问题: 下季度毛利率展望以及Q4 TOPCon发货量预期 - 预计Q4 TOPCon发货量在5 - 6吉瓦,Q1会更高;由于N型产品占比增加、中国市场份额扩大以及人民币贬值,毛利率有扩大潜力 [47] 问题: 三季度3吉瓦TOPCon组件的价格溢价 - 价格溢价约为每瓦0.07 - 0.08元人民币,考虑成本差异和盈利能力后,N型比P型每瓦高0.4元人民币 [49] 问题: 提高2023年TOPCon发货量指引的原因以及是否会带来更高净利润 - 公司将继续投资N型TOPCon组件产能,预计2023年能交付约60%的N型TOPCon组件;随着TOPCon组件占比增加,盈利能力将有小幅提升 [52] 问题: 与设备供应商合作是否获得更具竞争力价格的设备 - 公司对该业务有少数股权投资,合作主要用于研发,目的是使设备更先进,特别是对N型硅片生产有影响 [55] 问题: 何时能在财务数据中体现运费下降以及能否从占收入的6%降至3% - 全球经济疲软,运费下降,对明年有积极影响;今年Q4影响不显著,因有长期合同且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明年将重新谈判长期协议 [58] 问题: 多晶硅成本下降时间、速度以及与客户分享成本降低收益的计划 - 多晶硅产能在过去两三个月不断增加,预计价格从12月开始呈下降趋势,但难以确定具体时间和幅度;将根据不同客户情况,逐案协商价格调整机制 [60][61] 问题: 多晶硅价格下降后传递给客户和留作提高毛利率的比例 - 不同客户情况不同,有固定价格、可变价格等多种情况,需逐案处理 [63] 问题: 四季度发货到中国的比例 - 预计四季度中国市场占比约50 - 55% [66] 问题: 国内公共管控是否会对国内国企开发商项目需求构成挑战 - 存在物流方面的挑战,但部分地区有改善,认为年底前有足够时间按计划交付组件 [68] 问题: 三季度N型TOPCon产品的主要市场 - 主要市场为欧洲,在中国、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也有发货 [70] 问题: 2023年除多晶硅外的上游供应材料是否会成为内部硅片生产的瓶颈 - 某种特定材料供应有点紧张,但仍能支持超500兆瓦产能,且明年有产能扩张;从技术角度看,使用国产材料和其他材料的混合方案可行 [74]
JinkoSolar(JKS)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2-09-15 17:57
业绩总结 - 2022年第二季度总出货量为10,532 MW,环比增长25.5%,同比增长102.4%[7] - 总收入为28.1亿美元,环比增长27.6%,同比增长137.6%[7] - 毛利润为4.138亿美元,环比增长24.5%,同比增长103.9%[7] - 调整后的净收入为5500万美元,环比改善[7] - Q2 2022 EBITDA为186百万美元,较Q1 2022增长56.0%,同比增长35.1%[23] - Q2 2022总资产为15,414百万美元,较Q1 2022增长5.7%[25] - Q2 2022总负债为11,725百万美元,较Q1 2022增长9.3%[25] - Q2 2022净债务为1,687百万美元,较Q1 2022略有上升[25] 用户数据与市场表现 - 欧洲市场需求强劲,向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和环比均显著增长[9] - 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成为全球模块出货量第一的制造商[12] 未来展望 - 2022年第三季度指导预计总出货量在9.0 GW至10.0 GW之间[7] - 2022财年预计总出货量在35.0GW至40.0GW之间[26] - N型产品的出货量预计在2022年达到约10 GW,2023年超过总出货量的50%[21] 其他信息 - 毛利率为14.7%,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15.1%和2021年第二季度的17.1%有所下降[7] - 现金及短期受限现金为21.5亿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26.6亿美元有所下降[7]
JinkoSolar(JKS)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8-26 15:5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营收28.1亿美元,环比增长27.6%,同比大幅增长137% [6][19] - 毛利率为14.7%,与第一季度基本持平,较去年同期的17.1%有所下降 [19] - 总运营费用4.57亿美元,环比增长40%,占总营收的16%,高于第一季度的15%和去年同期的13% [20] - EBITDA为1.86亿美元,高于第一季度的1.26亿美元 [20] - 剔除可转换优先票据和基于股份的补偿费用影响后,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5500万美元,环比有所改善 [6][19][20] - 因美元兑人民币持续升值,第二季度实现净外汇收益约3400万美元,高于第一季度的1200万美元 [21] - 第二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5亿美元,略低于第一季度末的26.6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0亿美元 [21]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69天,高于第一季度的66天;存货周转天数为104天,低于第一季度的117天 [21] - 第二季度末总债务为38亿美元,较上一季度的43亿美元有所下降;净债务为17亿美元,高于第一季度末的16亿美元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太阳能总出货量为10.5GW,其中组件出货量为10.2GW,环比增长约27%,同比翻倍 [6][14] - 第二季度大尺寸产品出货比例逐渐增加至近90%,进一步优化了产品结构 [17] - 通过分销渠道的出货量占比近50%,其中欧洲和部分亚太市场的分销渠道出货量占比超过一半 [17] - 预计2022年Tiger Neo组件出货量将达到约10GW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上半年中国组件出口量达8.7GW,同比增长2%;对欧洲的光伏组件出口总量达42.4GW,同比增长137% [7] - 上半年中国太阳能光伏装机量达30.9GW,同比增长136% [8] - 第二季度公司对欧洲市场的出货量稳步增长,占比保持在25% - 30%;对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环比翻倍;对新兴市场的出货量也实现了稳定的环比增长 [14] - 受物流链问题影响,部分欧洲国家下半年的需求预计将环比放缓;一些国内客户在等待全面评估供应链成本持续上升的影响;部分大型公用事业项目可能因电网连接和输电问题推迟到2023年执行 [15] - 美国市场短期内供应链追踪收紧抑制了需求,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和《2022年降低通胀法案》的通过,预计需求将保持积极 [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积极通过技术进步和工艺改进控制内部成本,以抵消上游成本上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6] - 持续增加内部高效产能比例,提升竞争力。年初投产的16GW TOPCon电池产能在第二季度末达到满产,量产效率超过24.8%;近期在合肥新增8GW N型电池产能投产,并在海宁启动了另一个11GW N型电池产能的建设项目 [11] - 作为TOPCon技术的行业先驱,公司在该技术上取得关键突破,认为已建立起核心工艺和技术的进入壁垒,TOPCon是后疫情时代最具商业化和大规模生产价值的高效电池,发展机会充足,将通过技术迭代保持领先地位 [11][12] - N型组件受到全球客户欢迎,订单可见度高,相比P型产品有竞争溢价,公司有信心完成4年N型出货目标,并预计2023年随着新产能释放和市场渗透率提高,N型出货比例将进一步增加 [12] - 根据当前和预期的供应链及市场情况,调整了今年剩余时间的硅片、电池和组件的产能扩张阶段,预计到2022年底,单晶硅片、电池和组件的年产能分别达到55GW和65GW [13] - 预计第三季度总出货量在9 - 10GW之间,重申2022年全年总出货量在35 - 40GW之间 [13] - 为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和质量发展,相应调整生产和营销策略,进一步加强海外供应链和全球销售及营销网络 [16] - 认为模块业务不仅在于生产,更在于全球制造、全球营销、销售、银行信誉以及与客户的强大销售关系,公司将继续巩固强大的品牌、营销和产品竞争力 [44] - 对于美国《降低通胀法案》提供的制造业补贴,公司处于进一步评估的早期阶段,预计未来几年美国本地产能将增加 [4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受各国能源转型加速和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供应危机影响,许多市场对太阳能产品的需求激增,但多晶硅供应不足,价格持续上涨,推动组件价格上升,部分需求因此放缓 [7][8] - 预计多晶硅价格将在第三季度继续上涨并达到峰值,第四季度随着产量增加,价格涨幅将放缓,带动下游需求复苏 [8] - 四川省的限电措施暂时影响了公司在当地的生产能力,目前无法评估对2022年全年业务运营和财务业绩的影响程度,公司正积极采取措施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9][10] - 清洁能源转型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全球光伏需求今年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但部分市场因快速增长带来的短期波动而面临暂时困难,随着市场持续调整,公司对全球光伏发展保持乐观,预计实现超过市场增长的出货量,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17][1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预计今年全球太阳能装机量约为250GW,明年随着多晶硅瓶颈消除,中国、美国和欧洲市场将实现强劲增长,预计市场增长率约为25% - 30% [4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四川限电对公司的影响 - 四川限电对公司晶圆产能有10 - 15天的影响,约为700MW,但公司通过其他工厂最大化生产来减少影响,且在制定9 - 10GW的出货指引时已考虑该情况,暂无计划从第三方购买晶圆 [25][27] - 公司产能预计在未来几天恢复到基本满产状态,恢复情况与水位恢复有关 [29] 问题2: 供应链追踪与美国LPA的关系及相关模块运输情况 - 公司不仅为美国市场,也为其他市场准备产品可追溯性能力,这是未来的必要步骤。目前美国市场客户清关不顺畅,公司正与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及顾问共同努力解决 [31][32] - 不同来源多晶硅的模块在清关时无差异,都需提供符合CBP要求的文件 [34] 问题3: 东南亚工厂的利用率及模块运输调整情况 - 产业链上游的晶圆和电池短期内供应能满足需求;对于面向美国市场的模块生产,若无法保证可追溯性则不会进行生产或运输 [36] 问题4: TOPCon产品的情况及与PERC产品的对比 - Tiger Neo(TOPCon产品)相比标准PERC产品竞争力强,72片产品的功率峰值高约20瓦,能为客户带来额外收益,市场溢价约为0.01 - 0.015美元/瓦,有时可达0.02美元/瓦 [38] - 第二季度TOPCon产能处于提升阶段,研发和运营团队正努力提高产出效率和降低成本,目前TOPCon模块与传统P型模块的综合成本差异在0.05元人民币以内,公司计划到年底使TOPCon综合成本达到PERC水平 [40] 问题5: 对主要多晶硅企业进入模块领域的看法 - 模块市场规模大且未来几十年将持续增长,目前前五大模块公司市场份额为60% - 65%,二、三线公司占30% - 35%,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增长率为30%,有较大的市场渗透空间。但模块业务不仅在于生产,公司将继续巩固品牌、营销和产品竞争力 [44] 问题6: 公司是否考虑在美国进一步扩建工厂 - 美国《降低通胀法案》明年生效,将为制造业提供大量补贴,公司已有400MW的小模块产能符合激励条件,目前处于进一步评估的早期阶段,预计未来几年美国本地产能将增加 [46] 问题7: 2022 - 2025年全球太阳能装机量的展望 - 预计今年全球太阳能装机量约为250GW,明年随着多晶硅瓶颈消除,中国、美国和欧洲市场将实现强劲增长,预计市场增长率约为25% - 30% [48] 问题8: 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平均销售价格(ASP)下降的原因及后续ASP预期 - 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ASP相近,部分历史订单执行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导致ASP略有下降,且营收包含多种因素,不能简单用营收除以出货量计算ASP,同时人民币贬值和中国市场占比增加也有一定影响 [55][58][59] - 第三季度ASP将与第一、二季度保持稳定,第四季度市场价格预计也将基本稳定,但因时间较远存在未知因素,暂无具体披露 [61][62] 问题9: 基于股份的补偿费用情况 - 公司在第一、二季度授予的基于股份的补偿费用是一次性项目,未来预计金额将非常小,第二季度约为2000 - 2500万美元 [64] 问题10: 每瓦运输成本情况 - 每瓦运输成本约为0.015 - 0.02美元,季度间相对稳定,目前处于较高水平。由于下半年中国市场占比增加,综合成本将降低;预计明年全球经济疲软,运输成本将呈下降趋势 [67] 问题11: 第二季度资本支出(CapEx)和折旧情况及全年预期 - 今年上半年CapEx达到14亿美元,预计全年仍为30亿美元 [69] - 第二季度折旧按每瓦计算约为0.05 - 0.06元人民币,约为5500 - 6000万元人民币 [70] 问题12: 公司是否考虑进入多晶硅业务 - 未来多晶硅供应将充足且价格呈下降趋势,不会成为公司业务的瓶颈。公司供应链团队与多晶硅生产商建立合作关系并签订长期供应合同,同时作为少数股东进行投资,目前暂无进入多晶硅业务的计划 [72] 问题13: 公司储能业务情况 - 储能业务仍处于早期阶段,公司认为目前不是讨论的合适时机,待准备好后将分享相关战略和计划 [74] 问题14: 今年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模块出货量细分及国内外销售单位利润差异,TOPCon产品ASP溢价能否维持及与同行产品的优势,多晶硅价格何时下降 - 预计全年中国和欧洲市场是公司出货量的两大主要贡献者,各占25% - 30%,新兴市场占20% - 25%,亚太市场占15% - 20%,其他市场包括北美、中东和非洲等占剩余份额 [76] - 公司对Tiger Neo(N型产品)采用与客户分享利益的定价模式,客户使用该产品的项目每瓦可获得约0.025 - 0.03美元的额外收益,公司与客户大致平分收益,这种模式可持续,即使有更多同行进入TOPCon领域,公司也无需进行价格竞争,且在成本结构、效率和产品性能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76][77] - 从长期来看,多晶硅供应瓶颈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消除,这将为下游太阳能安装市场,特别是因资本支出问题而大幅推迟的公用事业项目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77] 问题15: 第三季度及未来几个季度的毛利率和运营费用(OpEx)预期 - 预计未来几个季度毛利率将有所扩大,尽管面临多晶硅价格上涨和四川限电影响,但TOPCon模块电池产能运行良好,将在营收和产品组合中贡献更多份额,其毛利率较高 [79] - 由于下半年出货量增加,预计运营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将略低于上半年 [81]
JinkoSolar(JKS) - 2022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2-04-29 16:12
业绩总结 - 2022年第一季度总出货量为8,390 MW,其中太阳能模块出货量为8,031 MW,环比下降13.4%,同比增长56.7%[7] - 2022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23.3亿美元,环比下降9.9%,同比增长85.9%[7] - 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润为3.512亿美元,环比下降15.8%,同比增长63.9%[7] - 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15.1%,较2021年第四季度的16.1%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17.1%有所下降[7] - 2022年第一季度EBITDA为1.259亿美元,环比下降31.6%,同比增长17.1%[7] - 2022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460万美元,较2021年第四季度的3760万美元下降[7]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现金及短期受限现金为26.6亿美元,较2021年第四季度的14亿美元有所增加[7] - 2021年第一季度现金及受限现金为1,075百万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增至2,662百万美元,增长148%[19] - 2021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为913百万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增至1,666百万美元,增长82%[19] - 2021年第一季度库存为1,390百万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增至2,517百万美元,增长81%[19] - 2021年第一季度净固定资产为2,076百万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增至3,694百万美元,增长78%[19] - 2021年第一季度总资产为8,364百万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增至14,580百万美元,增长74%[19] - 2021年第一季度总负债为6,269百万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增至10,724百万美元,增长71%[19] - 2021年第一季度总股东权益为1,629百万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增至2,327百万美元,增长43%[19] 未来展望 - 2022年第二季度出货量指导范围为8.5 GW至9.5 GW[7] - 预计2022年全年出货量在35.0 GW至40.0 GW之间[20] - 2022年预计N型产品出货量超过10 GW,分布式发电在出货量中的比例预计达到35%至40%[16] -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已成为行业内首个累计交付超过100 GW太阳能模块的企业[9]
JinkoSolar(JKS) - 2022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4-28 16:0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为23.3亿美元,同比增长约86% [20] - 毛利率为15.1%,去年第四季度为16.1%,去年第一季度为17.1% [20] - 总运营费用为3.448亿美元,与上一季度基本持平,但同比显著增加 [20] - EBITDA为1.26亿美元,去年第四季度为1.83亿美元 [21] - 归属于晶科能源控股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60万美元,摊薄后每ADS收益为1倍 [21] - 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外汇收益约1200万美元,去年第四季度净亏损1.65亿美元 [22] - 第一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6亿美元,去年第四季度末为14亿美元,去年第一季度末为10亿美元 [22] - 第一季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66天,去年第一季度为52天 [22] - 第一季度存货周转天数为17天,去年第四季度为88天 [22] - 2022年第一季度末总债务为43.3亿美元,去年第四季度末约为40亿美元 [23] - 净债务为16亿美元,去年第四季度末为25.6亿美元 [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组件出货量约为8GW,另外在中国销售了不到400MW的硅片和电池片 [14] - 截至第一季度,全球累计组件出货量已超过100GW [14] - 预计Tiger Neo系列产品将贡献超过20%的总出货量 [16] - 分布式发电在出货量中的占比预计今年在35% - 40%之间,且预计逐季稳步增长 [16] - 第四季度Tiger Pro 182毫米大尺寸产品占比已超过80%,预计全年超过90%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欧洲、亚太和新兴市场是出货量最多的地区,对欧洲的出货量环比增长超过30%,在中国的出货量同比几乎增长两倍 [14] - 中国市场分布式发电需求高,大型项目投标业务增长,截至3月底,超过60GW的大型项目投标业务已完成 [7][8] - 美国政策暂时扰乱市场,短期供应困难,但公司看好其长期市场潜力 [1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在供应链管理和全球网络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持续提升内部成本结构 [6] - 继续在N型研发和商业化大规模生产领域引领行业,投资新技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10] - 计划投资建设约16GW的N型电池二期项目,预计到2022年底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年产能分别达到55GW和60GW [12] - 加强全球市场布局,扩大分布式发电市场份额,协调市场战略、定价体系和品牌发展 [11][12][16] - 建立垂直整合的海外供应链,以灵活应对美国市场变化 [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新冠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多晶硅价格和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且波动,但公司认为疫情对生产和运营的影响是暂时且可控的 [6][9] - 全球光伏需求前景乐观,预计2022年全球总装机量将达到约250GW [8] - 公司对全年出货量指引保持不变,预计第二季度总出货量在8.5GW - 9.5GW之间 [9][1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资本支出为30亿美元,因增加产能展望而提高预算 [65][6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亚洲子公司和美国层面利润水平差异及美国层面核心利润的公平估计 - 晶科能源控股按美国GAAP报告,子公司按当地GAAP报告,控股公司仅持有58%的股份,且控股公司有可转换债券因ADS股价上涨产生公允价值损失,此外还有GAAP报告差异和国际项目等因素导致差异 [27][28] 问题: 对多晶硅的投资是否会在未来产生重大利润贡献 - 公司不期望有投资收益,对多晶硅厂投资9%股权,按成本法核算,除非子公司宣布分红,否则不记录投资收益 [30] 问题: 新增产能的出货和订单情况 - 新的16GW产能处于爬坡阶段,第一季度无出货,预计第二季度末达到满产,全年预计出货超10GW,第二季度占10% - 15%,下半年占85% - 90% [32] 问题: 美国反倾销反补贴关税调查的初始影响及对计划和未来出货的影响 - 调查影响整个行业,公司凭借垂直整合供应链和长期合同,能提供可靠解决方案,受到美国客户积极反馈,但仍谨慎管理生产过程以控制风险 [35][36] 问题: 与客户合同中关于追溯性关税的责任承担情况 - 公司无法披露合同细节,不同客户有不同解决方案,如自行运输、承担风险、延迟项目或暂停等 [38] 问题: 2022年美国市场出货量变化及未运往美国的模块去向 - 难以量化具体出货量,物流和客户清关时间不可预测,公司当前产能爬坡计划按进度进行,预计很快为美国市场提供解决方案;欧洲和中国市场需求增长可弥补美国市场损失 [42][43] 问题: 第二季度利润率展望 - 预计第二季度毛利率与第一季度相比保持稳定 [46] 问题: 收到子公司股息后的计划 - 股息金额较小,公司尚未决定如何使用,可能考虑投资太阳能相关公司或向美国投资者支付股息 [48][50] 问题: 模块价格在第二、三、四季度的趋势及2023年的走势 - 模块价格在当前市场价格附近趋于稳定,多晶硅价格坚挺且市场需求强劲,客户根据当前价格调整业务计划,使太阳能行业生态系统更可持续;N型产品为客户提供附加值,促使公司继续扩大产能 [52][53][54] 问题: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情况 - 具体数字会后提供,为正数 [56] 问题: 客户是否考虑从中国大陆业务购买产品以避免东南亚国家的不确定性 - 公司不排除客户的任何解决方案,但有风险承受底线,不同客户有不同应对方式 [60][61] 问题: 中国产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税率 - 初步税率约为50%,加上201和301条款的14% - 15%和25%,总计约90% - 100% [64] 问题: 2022年资本支出预算 - 预计全年资本支出为30亿美元,因增加产能展望而提高预算 [65][67] 问题: 产能增加对明年出货量增长的预期 - 新增产能为明年做准备,预计明年市场将加速增长,产能范围至少在55 - 60GW [70]
JinkoSolar(JKS)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2022-04-27 16:00
前瞻性因素及假设变动对负债影响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基于当前和未来经济状况假设的前瞻性因素增加5%,预期信用损失将增加1670万元人民币[53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估计保修义务未来成本的关键假设之一增加5%,应计保修负债将增加7950万元人民币[540] 通货膨胀率情况 - 2019 - 2021年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9%、2.5%和0.9%[675] 外汇远期合约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美元和欧元外汇远期合约名义价值分别为6.3亿美元和2000万欧元,2021年外汇远期合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889亿元人民币(4530万美元)[678] 外汇净收益/损失情况 - 2019 - 2021年公司分别录得外汇净收益880万元人民币、外汇净损失3.365亿元人民币和外汇净损失3.555亿元人民币(5580万美元)[679]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3.2亿元人民币(13.1亿美元),其中110.7亿元人民币(1730万美元)为美元计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5%将导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或减少5.536亿元人民币(8690万美元)[680] 借款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借款(含长期银行借款当期部分和售后回租融资失败)为133.4亿元人民币(20.9亿美元),长期借款(不含一年内到期的长期银行借款和售后回租交易相关融资)为99亿元人民币(15.5亿美元),平均年利率为5.23%[682] 信贷协议额度变动情况 - 2014年11月与富国银行签订的2000万美元信贷协议,额度于2020年1月提高至9000万美元[683] - 2015年5月与巴克莱银行签订的2000万美元银行贷款协议,额度提高至4000万美元[684] 可转换优先票据转换情况 - 2019年5月发行的8500万美元可转换优先票据,截至年报日期,已转换1575万美元[686]
JinkoSolar(JKS)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2022-04-27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为147.6亿元人民币(23.3亿美元),环比下降9.9%,同比增长85.9%[3][7] - 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润为22.3亿元人民币(3.512亿美元),环比下降15.8%,同比增长63.9%[3] - 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15.1%,2021年第四季度为16.1%,2021年第一季度为17.1%[3][8] - 2022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2890万元人民币(460万美元),2021年第四季度为2.395亿元人民币,2021年第一季度为2.211亿元人民币[3][15] - 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和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15元人民币(0.02美元),相当于每美国存托股份0.60元人民币(0.10美元)[3][1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为168.7亿元人民币(26.6亿美元),2021年12月31日为89.2亿元人民币[16]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第三方收入为14,727,499千元人民币(2,323,206千美元),总营收为14,764,784千元人民币(2,329,088千美元)[33]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04,273千元人民币(16,451千美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8,937千元人民币(4,567千美元)[3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分别为7.2983484亿元人民币和9.242675亿元人民币,或1.4579962亿美元[3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3月31日,公司总负债分别为5.8696227亿元人民币和6.7983568亿元人民币,或1.0724146亿美元[3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1.4287257亿元人民币和2.4443182亿元人民币,或3855.816万美元[37]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8321.415万元人民币增至1.5397981亿元人民币,或从2428.972万美元增至2428.972万美元[35]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3月31日,受限现金从602.044万元人民币增至1476.451万元人民币,或从232.904万美元增至232.904万美元[35]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3月31日,受限短期投资从9261.918万元人民币增至1.1834741亿元人民币,或从1866.885万美元增至1866.885万美元[35]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3月31日,短期投资从150万元人民币降至0[35]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3月31日,应付账款 - 第三方从6799.854万元人民币降至6705.535万元人民币,或从1057.772万美元降至1057.772万美元[35]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3月31日,长期借款从9896.455万元人民币增至1.1081221亿元人民币,或从1748.02万美元增至1748.02万美元[36] -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3月31日,普通股从26元人民币增至27元人民币,或从4美元增至4美元[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总出货量为8390兆瓦,其中太阳能组件8031兆瓦,电池和晶圆359兆瓦,环比下降13.4%,同比增长56.7%[3][1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组件年产能分别为40.0GW、40.0GW(其中N型电池16.9GW)和50.0GW[18] - 高效N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最大转换效率达25.7%,合肥和尖山生产基地16GW N型电池产能顺利提升,量产效率超24.6%[2][5] - 公司计划投资约16GW的N型电池二期项目,将2022年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全年产能指引提高到55GW、55GW和60GW[6] - 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预计总发货量在8.5GW至9.5GW之间,全年预计总发货量在35.0GW至40.0GW之间[20] - 到2022年底,公司预计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组件的年产能分别达到55.0GW、55.0GW(含32.9GW N型电池)和60.0GW[20] - 2022年3月,公司宣布全球太阳能组件交付量达100GW[21] - 2022年4月,公司向欧洲一个大型双面项目交付超500,000块超高效组件[21] - 2022年4月,公司高效N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创下25.7%的最大转换效率新世界纪录[2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组件的综合年产能分别为40.0GW、40.0GW和50.0GW[25] 公司生产基地及子公司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在全球有12个生产基地,21个海外子公司[26] 汇率情况 - 2022年3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3393元人民币兑1.00美元[27]
JinkoSolar(JKS) - 2022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2-04-21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收成本相关 - 2021年公司营收成本中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转回收益为0.2百万元人民币,2020年为1.6亿元人民币(2510万美元)[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季度数据 - 2021年第四季度出货量为9693兆瓦,环比增长94.1%,同比增长67.9%;全年出货量为25242兆瓦,其中太阳能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18.4%[6] - 2021年第四季度总营收为163.9亿元人民币(25.7亿美元),环比增长91.2%,同比增长73.9%;全年总营收为408.3亿元人民币(64.1亿美元),同比增长16.2%[6] - 2021年第四季度毛利润为26.4亿元人民币(4.149亿美元),环比增长104.0%,同比增长75.5%;全年毛利润为66.6亿元人民币(10.4亿美元),同比增长7.9%[6] - 2021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16.1%,2021年第三季度为15.1%,2020年第四季度为16.0%;全年毛利率为16.3%,2020年全年为17.6%[6] - 2021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2.395亿元人民币(3760万美元),2021年第三季度为1.942亿元人民币,2020年第四季度净亏损3.77亿元人民币;全年净利润为7.21亿元人民币(1.131亿美元),同比增长2.1倍[6] - 2021年第四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2.186亿元人民币(3430万美元),环比增长12.8倍,同比增长5.5倍;全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5.584亿元人民币(8760万美元),同比下降41.7%[6] - 2021年第四季度总运营费用为21.6亿元人民币(3.387亿美元),环比增长82.2%,同比增长50.4%,主要归因于太阳能组件运输成本增加[15] - 2021年第四季度非GAAP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186亿元人民币(3430万美元),2021年第三季度为1590万元人民币,2020年第四季度为3340万元人民币[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全年数据 - 2021年全年总营收为408.3亿元人民币(64.1亿美元),较2020年的351.3亿元人民币增长16.2%[32] - 2021年全年毛利润为66.6亿元人民币(10.4亿美元),较2020年的61.7亿元人民币增长7.9%;毛利率为16.3%,2020年为17.6%[33][34] - 2021年全年运营收入为11亿元人民币(1.73亿美元),2020年为17.8亿元人民币;运营利润率为2.7%,2020年为5.1%[35] - 2021年全年总运营费用为55.6亿元人民币(8.718亿美元),较2020年的43.9亿元人民币增长26.6%,占总营收的13.6%,2020年为12.5%[36] - 2021年全年净利息费用为6.24亿元人民币(9790万美元),较2020年的4.592亿元人民币增长35.9%[37] - 2021年全年补贴收入为4.657亿元人民币(7310万美元),2020年为1.92亿元人民币[38] - 2021年全年太阳能组件、电池和硅片总出货量为25242兆瓦,其中太阳能组件出货量为22232兆瓦,电池和硅片出货量为3010兆瓦[49] - 2021年全年,公司第三方收入407.95亿元人民币(6.40亿美元),关联方收入3.18亿元人民币(4984万美元),总收入408.27亿元人民币(6.41亿美元)[69] - 2021年全年,公司毛利润66.58亿元人民币(10.45亿美元),运营收入11.03亿元人民币(1.73亿美元),净利润9.56亿元人民币(1.50亿美元)[69] - 2021年全年,归属于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7.21亿元人民币(1.13亿美元),基本每股收益3.78元人民币(0.59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2.01元人民币(0.32美元)[69] - 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955,574(单位未提及),2020年为323,826,同比增长约195%[70] - 2021年综合收入为929,814(单位未提及),2020年为200,224,同比增长约364%[70] - 非GAAP基本每股收益2021年为2.93(单位未提及),2020年为1.15,同比增长约155%[70] - 非GAAP摊薄每股美国存托股份(ADS)收益2021年为10.86(单位未提及),2020年为4.25,同比增长约156%[7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年末资产负债相关 - 2021年末总资产为72,983,484千元人民币(11,452,701千美元),2020年末为53,232,37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7%[72][73] - 2021年末总负债为58,696,227千元人民币(9,210,718千美元),2020年末为40,241,60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46%[72][73] - 2021年末股东权益为11,049,786千元人民币(1,733,953千美元),2020年末为9,987,84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1%[73] - 2021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321,415千元人民币(1,305,812千美元),2020年末为7,481,67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1%[72] - 2021年末存货净额为13,252,352千元人民币(2,079,583千美元),2020年末为8,376,93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8%[72] - 2021年末短期借款(含长期借款当期部分)为13,339,367千元人民币(2,093,238千美元),2020年末为8,238,53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2%[72] 业务发展 - 产能与项目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主要运营子公司江西晶科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募资10亿元人民币[7]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约有16吉瓦的N型电池产能投入运营,越南7吉瓦单晶硅片厂也开始投产[8][9] - 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总出货量在7.5吉瓦至8.0吉瓦之间,2022年全年总出货量在35.0吉瓦至40.0吉瓦之间[53][54] - 预计到2022年底,公司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组件的年产能分别达到50.0吉瓦、40.0吉瓦(包括16.9吉瓦N型电池)和60.0吉瓦[55] - 2022年3月,江西晶科与青海相关部门及西宁经开区管委会达成单晶拉棒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预计总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与上饶广信区政府达成高效太阳能组件及光伏组件铝框项目投资框架协议,预计总投资约108亿元人民币[6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单晶硅片年产能32.5GW,太阳能电池年产能24GW,太阳能组件年产能45GW[61] 业务发展 - 合作与上市 - 2021年12月,公司主要运营子公司江西晶科与巴西太阳能解决方案最大经销商Aldo Solar(市场份额31%)加强合作,签署江西晶科在中国境外最大的分布式发电分销协议[60] - 2022年1月26日,江西晶科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开始交易(代码:688223)[60] 业务发展 - 公司架构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球有12个生产基地、21个海外子公司及全球销售团队[62] 财务指标说明 - 公司使用非GAAP财务指标,包括非GAAP净利润、非GAAP每股收益和非GAAP每ADS收益,以补充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的合并财务结果[63] 汇率说明 - 人民币兑美元换算基于2021年12月30日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公布的中午买入价,即6.3726元人民币兑1美元[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