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比能源(CBAT)

搜索文档
CBAK Energy(CBAT) - 2025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5-08-18 20:1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4050万美元,同比下降730万美元(15%)[265][274]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润为446万美元,同比下降827万美元(65%)[265][274]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亏损353万美元,同比下降947万美元(159%)[265][274]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307万美元,同比下降952万美元(148%)[274]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润为450万美元,占净收入的11.0%,相比2024年同期的1270万美元(占净收入的26.6%)大幅下降[282] - 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为7546.3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06616亿美元下降29%(减少3115.3万美元)[29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926.4万美元(占净收入12.3%),较2024年同期的3151万美元(占29.5%)下降71%[303]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541.1万美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559.6万美元净利润,利润减少2100.7万美元(135%)[31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库存减值从2024年同期的140万美元增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170万美元[281] - 2025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36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00万美元增长20%,主要由于员工薪资及材料成本增加[283]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及营销费用为10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40万美元下降30%,占收入比例保持3%[28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轻型电动车电池销售收入242万美元,同比增长60万美元(33%)[278] - 住宅能源供应电池销售收入1852万美元,同比下降1505万美元(45%)[279] - 锂电池材料销售收入1944万美元,同比增长724万美元(59%),其中阴极材料收入1729万美元,同比增长904万美元(110%)[277][280] - 2025年上半年住宅能源及不间断电源电池销售收入为3550.2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7642.1万美元下降54%(减少4091.9万美元)[300] - 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材料销售收入为3401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2618万美元增长30%(增加783万美元)[30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2025财年的总资本支出将达到约5000万美元[362]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为2150万美元,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5600万美元[3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达1.291亿美元[3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度为580万美元[344] -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414.7万美元,主要归因于200万美元的净利润[353] -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的资本支出为2230万美元,主要用于大连、南京、浙江和安徽工厂的建设或升级[362] 贷款和授信 - 2025年1月22日与交通银行签订最高1.558亿元人民币(约合2150万美元)的五年期贷款协议,年利率3.45%[316] - 2025年1月17日与浙江上虞农商行签订最高7656万元人民币(约合1054万美元)的长期质押协议,已借款4490万元人民币(约合630万美元),年利率2.85%-3.6%[333] - 2025年2月19日从江苏高淳农商行获得3000万元人民币(约合410万美元)贷款,已借款2300万元人民币(约合320万美元),年利率2.98%[335] - 2025年6月28日从中国农业银行获得1200万元人民币(约合170万美元)短期贷款,年利率2.60%[337] - 2024年12月31日与中国光大银行签订1000万元人民币(约合140万美元)一年期贷款协议,年利率2.9%[332] - 2025年1月20日与宁波银行签订1000万元人民币(约合140万美元)无抵押循环贷款协议,年利率2.8%[334] - 2025年2月25日与中国建设银行签订1000万元人民币(约合140万美元)短期保理贷款协议,年利率3.7%[336] - 2024年9月29日与浙江上虞农商行签订1500万元人民币(约合210万美元)一年期信用担保贷款协议,年利率4.0%[331] - 2024年4月9日与中国浙商银行签订550万元人民币(约合80万美元)一年期贷款协议,年利率4.05%[329] - 公司从中国浙商银行沈阳分行获得最高6.9亿元人民币(约9630万美元)的银行授信,期限至2026年3月16日[338] - 公司从中国浙商银行上虞分行续签最高1.5亿元人民币(约2090万美元)的银行授信,期限至2026年5月28日[339] - 公司从南京银行获得总计5960万元人民币(约830万美元)的承兑汇票,期限至2025年8月至12月[340] - 公司从宁波银行获得总计2400万元人民币(约340万美元)的承兑汇票,期限至2025年10月至12月[341] - 公司从交通银行上虞分行获得总计7750万元人民币(约1080万美元)的承兑汇票,期限至2025年8月至11月[342] - 公司从中信银行获得总计320万元人民币(约50万美元)的承兑汇票,期限至2025年11月[343] 子公司和税率 - 公司子公司Hitrans持有67.33%的注册股权,占实收资本的72.99%[258] - 公司子公司CBAK Power、Hitrans和CBAK南京享受15%的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271]
中比能源上涨6.26%,报1.05美元/股,总市值9331.07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8 14:00
股价表现 - 8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6.26%至1.05美元/股,成交额4.59万美元,总市值9331.07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3493.89万美元,同比减少40.6%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157.92万美元,同比下滑116.05%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9年10月4日,是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销售高新技术企业 [2] - 产品涵盖方形铝壳电池、聚合物电池及圆柱电池,应用领域包括轻型电动车、电动乘用车、电动巴士、储能电源、电动工具等 [2] 信息披露 - 预计于8月15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实际日期以公司公告为准) [2]
中比能源上涨3.23%,报1.02美元/股,总市值9064.47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8 13:53
股价表现 - 8月18日开盘上涨3.23%至1.02美元/股 成交额1.72万美元 总市值9064.47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3493.89万美元 同比下降40.6%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157.92万美元 同比下降116.05%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1999年10月4日 是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企业 [2] - 产品涵盖方形铝壳电池/聚合物电池/圆柱电池 应用领域包括轻型电动车/电动乘用车/电动巴士/储能/电动工具等 [2] 信息披露 - 预计8月15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实际日期以公司公告为准) [2]
CBAK Energy(CBAT)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8 13: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净收入为4052万美元 同比下降15% 去年同期为4779万美元 [8] - 净亏损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为307万美元 总净亏损为336万美元 [13] - 电池业务净亏损207万美元 原材料业务单元Hytrance净亏损106万美元 [13] - 原材料业务单元Hytrance净收入1943万美元 同比增长59.36% 去年同期为1219万美元 [13] - Hytrance净亏损收窄32.02% 从去年同期的156万美元降至106万美元 [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电池业务因产品转型导致收入下滑 特别是对住宅储能市场销售下降44.8% [8][9] - 原材料业务表现亮眼 成功获得多个新客户 原材料销售实现增长 [14] - 原材料价格适度下降刺激了客户需求 促使订单增加 [14] - 产品组合升级和南京二期项目预计年底完成 将推动业务反弹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住宅储能市场销售大幅下滑44.8% [9] - 备用电源领域领先企业和印度二三轮车市场订单显著增长 [9] - 欧洲和美国高质量客户是重点目标市场 [10] - 印度市场和便携电源行业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正在进行产品转型 从26600型号升级到4135大尺寸电池 [6] - 南京工厂一期满负荷运转 二期扩建延迟到Q4 [7] - 马来西亚项目暂时暂停 等待中美谈判结果 [11] - 在美国建立电池产能是长期战略核心 正与潜在伙伴讨论 [11] - 研发重点转向更大尺寸电池 包括46系列 [22] - 行业竞争激烈 中国企业主要生产方形电池 成本优势明显 [21] - 大尺寸电池是趋势 能更好降低成本 [2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产品转型导致短期业绩下滑 但预计Q3-Q4将强劲复苏 [8] - 原材料业务持续扩张新客户 价格复苏将改善业绩 [14] - 设备供应商问题导致南京项目延迟 预计年底完成 [28] - 46系列电池研发已超两年 目标明年末实现量产 [24] - 46系列量产取决于资本投入和客户订单 [26] 其他重要信息 - 已完成130-150万美元股票回购 总回购计划2000万美元 [30] - 认为公司股价仍被严重低估 [3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竞争格局和定价压力 - 电池技术发展迅速 每年容量提升 大尺寸电池可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 [18] - 中国主要玩家生产方形电池 成本优势明显 但行业趋势是向更大尺寸发展 [21] - 公司通过研发更大尺寸电池如4135和46系列来提升成本竞争力 [22] 问题: 46系列电池开发进度 - 46系列研发已进行两年多 目标明年末实现量产 [24] - 具体型号选择取决于主要客户偏好 [25] - 量产取决于资本投入和设备成本 需谨慎投资 [26] 问题: 南京扩建延迟原因 - 主要因设备供应商出现问题 导致几个月延迟 [28] - 预计年底完成扩建 避免法律纠纷造成更久延误 [28] 问题: 股票回购执行情况 - 已执行130-150万美元回购 [30] - 认为股价仍被低估 将根据市场情况继续执行回购计划 [30]
CBAK Energy(CBAT)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8-18 12:00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电池业务净收入为75,463,234美元,其中住宅能源供应及不间断电源占47.04%[49] - 2025年电池部门预计净收入为1亿人民币[70] - Nanjing分厂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为2846万人民币,毛利率为27.51%[13] 市场表现 - 2024年,Model 32140电池的全球市场份额为19%,Model 26650电池的市场份额为6.4%[12] - CBAK的产品平均价格比竞争对手高出5%-15%[55] - CBAK的电池制造产品合格率平均为98.92%,高于竞争对手[60] 未来展望 - 2025年电池部门销售预测达到14亿人民币,较2024年增长40.98%[69] - Dalian分厂和Nanjing分厂的总生产能力预计在2025年分别达到3.3 GWh和4.3 GWh[68] 产品与技术 - CBAK的电池产品在过去五年内未发生安全事故,显示出其市场领导地位[59] - CBAK的电池产品在高温循环测试中表现优异,达到1200轮的1C/1C循环[61]
CBAK Energy(CBAT) - 2025 Q2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8-18 11:26
收入和利润(同比)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4052万美元,同比下降15%[2]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4052.4万美元,同比下降15.2%[25] - 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7546万美元,同比下降29.2%[8] - 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为7546.3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07亿美元下降29.2%[25] - 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307万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645万美元[6] - 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336.0万美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利润602.3万美元[25]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541.1万美元,与2024年同期净利润1559.6万美元形成鲜明对比[25]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0.07美元降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0.03美元[25] 成本和费用(同比) - 2025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361.3万美元,同比增长22.3%[25] 电池业务表现 - 电池业务净收入2109万美元,同比下降40.8%;毛利润341万美元,同比下降73.6%[3] - 上半年电池业务净收入4145万美元,同比下降48.5%;毛利润813万美元,同比下降74.1%[8] 住宅能源供应业务表现 - 住宅能源供应业务收入1852万美元,同比下降44.8%[3] - 住宅能源供应业务上半年收入3550万美元,同比下降53.5%[8] 轻型电动车业务表现 - 轻型电动车业务收入242.7万美元,同比增长33%[3] - 轻型电动车业务上半年收入527万美元,同比增长58%[8] 毛利润(同比)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润为446.2万美元,同比大幅下降64.9%[25]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926.4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150.9万美元下降70.6%[25] 毛利率变化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11%,较去年同期26.6%下降15.6个百分点[4]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赤字扩大至1.29亿美元[22] - 公司总股东权益从2024年底的1.22亿美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1.18亿美元[23]
CBAK Energy Reports Second Quarter and First Half 2025 Unaudited Financial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08-18 11: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4052万美元 同比下降15% 主要因大连基地产品升级过渡期导致住宅能源供应领域收入下滑[2] - 电池业务收入2109万美元 同比暴跌408% 毛利率从363%收缩至162% 净亏损207万美元[3] - 上半年总收入7546万美元 同比下降292% 电池业务收入4145万美元 同比下滑485%[6][7] - 第二季度营业亏损353万美元 去年同期为盈利595万美元 每股亏损003美元[4][5] 产品结构转型 - 大连基地正从26650型号向40135型号升级 客户处于测试验证阶段 预计9月开始量产[2][10] - 南京一期32140型号产能满载 二期扩建延期至第四季度 投产后将显著提升供应能力[2][10] - 轻型电动车领域收入表现亮眼 第二季度收入243万美元 同比增长33%[3] - 住宅能源供应收入1852万美元 同比下滑448% 反映产品过渡期影响[3] 管理层战略展望 - 首席执行官预计第四季度大连基地将逐步复苏 新模型获得客户积极反馈[10] - 财务总监透露正与多家国际知名客户敲定协议 客户涵盖印度两三轮车头部厂商、移动电源前五强企业及储能行业主要参与者[10] - 公司强调全球化客户结构 致力于通过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实现反弹[10] 资产负债状况 - 现金及等价物568万美元 较2024年底672万美元有所下降[18] - 存货增至3744万美元 较2024年底2285万美元增长64% 反映产能准备[18] - 在建工程7164万美元 较2024年底4253万美元大幅增长68% 显示产能扩张投入[18] - 总负债增至217亿美元 主要因贸易应付账款9763万美元及短期银行借款3389万美元增加[18][19]
中比能源上涨5.21%,报1.01美元/股,总市值9083.91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2 20:08
股价表现 - 8月13日盘中上涨5.21%至1.01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7.27万美元 [1] - 总市值9083.91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3493.89万美元 [1] - 收入同比减少40.6% [1] - 归母净利润-157.92万美元 [1] - 净利润同比减少116.05%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1999年10月4日 [1] - 全球领先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企业 [1] - 产品涵盖方形铝壳电池/聚合物电池/圆柱电池 [1] - 解决方案覆盖轻型电动车/电动乘用车/电动巴士/储能/电动工具等领域 [1]
中比能源上涨2.08%,报0.98美元/股,总市值8814.09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2 16:28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13日盘中上涨2.08%至0.98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1.51万美元 [1] - 总市值8814.09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3493.89万美元 [1] - 收入同比减少40.6% [1] - 归母净利润-157.92万美元 [1] - 净利润同比减少116.05% [1] 公司背景 - 成立于1999年10月4日 [1] - 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企业 [1] - 产品包括方形铝壳电池/聚合物电池/圆柱电池 [1] - 解决方案覆盖电动车/储能/电动工具等领域 [1]
CBAK Energy to Report Second Quarter 2025 Unaudited Financial Results on Monday, August 18,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8-12 12:00
核心观点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8日美股开盘前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并计划在当日美东时间8:00(北京时间20:00)举行业绩电话会议 [1][2] 财务披露安排 - 2025年第二季度(截至6月30日)未经审计财务报告将于2025年8月18日发布 报告将通过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及SEC 8-K表格公开 [1] - 业绩电话会议定于2025年8月18日美东时间8:00(北京时间同日20:00)举行 线上参会需提前15分钟通过指定链接注册 注册后可获取拨号信息及个人识别码 [2][3] - 会议回放将在直播结束后7天内通过指定网址提供 [4]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高科技企业 从事高功率锂/钠电池的开发、制造与销售 同时生产高功率锂电池原材料 [4] - 产品解决方案涵盖电动汽车、轻型电动车、储能系统及其他高功率应用领域 [4] - 公司于2006年1月成为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锂电池制造商 在大连、南京、绍兴、商丘设有多家运营子公司 并拥有大连大型研发生产基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