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络电子(300975)

搜索文档
商络电子(300975) - 2023年05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31 10:19
收购与业绩展望 - 公司收购汽车电子分销商星华港,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2022年有大幅增长 [2][3] - 星华港代理赛米控、比亚迪半导体等品牌,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知名企业 [2][3] 产品线行情分析 - 被动元器件(电感、电容、电阻)呈现复苏迹象,需求优于主动元器件 [3] - 分立器件需求较2022年下半年回升,存储价格跌破涨价前低点,仍处于去库存阶段 [3] - 功率器件和模拟模组处于底部,降价幅度较大 [3] - 高压MOS和中低压MOS降价明显:高压MOS Q2降价10%-20%,中低压MOS Q1-Q2累计降价十几个点 [3] 库存与供应链 - 公司库存回归正常水位,被动元器件库存甚至低于正常水平 [3] - 主动元器件库存压力较大,原厂交货期缩短,部分产品可随时提货 [3] 稼动率与市场展望 - 消费和汽车领域稼动率变化不大,手机领域Q2环比提升5%-10% [4] - 原厂稼动率差异大:激进策略原厂达70%,竞争压力大的仅40% [4] - 汽车端客户对2023年下半年预期较高 [4] 分销行业趋势 - 国内分销市场将复制国外并购整合路线,上市分销商更利于行业整合 [4] - 原厂线上超市(如Murata、TI)与授权分销商客户群体不重合,长尾客户需求将逐步从贸易商转向授权分销商线上平台 [4] - 市场结构稳定:原厂直供占50%,分销占50%(其中授权分销占60%-70%) [4] 公司运营与策略 - 公司资金成本低于3%,90天账期下总成本不超3%,毛利率高于3%的业务均可承接 [5] - 客户账期固定为90天,不随市场变化 [5] - 定价采用季度议价,终端客户占比90%,锁定10%毛利率空间 [5] - 拥有50人FAE/AE团队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设计服务 [5] - 汽车电子领域供货Tier1和主机厂的毛利率无显著差异,账期多为90天 [5][6] 并购与区域布局 - 公司重点关注东南亚地区的海外并购机会 [5] - 分销行业低门槛但高成长壁垒,体量扩大后需克服运营效率、系统支持等挑战 [5]
商络电子(300975) - 2023年05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23 02:11
库存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被动元器件库存水位最高,第二季度末开始好转,第四季度至今处于正常水位 [2] - 主动元器件库存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调整,目前尚未处于合理水位 [2] 价格趋势 - 2023年第一季度大部分被动电子元器件型号价格已触底并略有回升,部分型号价格仍在底部徘徊 [3] 行业对比 - 被动元器件销售占比高于同行,目前被动元器件库存情况优于主动元器件,整体经营情况优于同行 [3] - 2022年公司国际排名第39名(2021年41名),国内排名第12名(2021年16名) [3] 行业集中度 - 短期内未看出行业集中度变化,长期来看行业并购会比平常时期更频繁,集中度预计会提升 [3] 公司战略 - 密切关注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及分销同行业的投资并购机会,是否发行股份取决于标的金额大小 [3] - 应对行业下行的两大措施:1) 加强库存管控,计划2023年下半年实施SAP ERP系统,明年初上线 2) 寻找合适并购机会扩充原厂代理权或下游细分市场 [3] - 公司成立二十余年,经历过数次行业周期性波动,不看重短期利润波动,坚定发展分销业务 [3] 业务发展 - 服务器领域景气度暂未看到明显恢复迹象 [4] - 已有微容的MLCC产品代理,对其他国内厂商合作持观望态度,未来会选择市场平稳时机考虑合作 [4]
商络电子:2023年04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业绩说明会)
2023-04-27 09:11
| 793人,其中,销售人员263人,占比最高,达33.2%,运营人员161 | | --- | | 人、市场供应人员149人,占比分别为20.3%、18.8%,技术和研发 | | 人员分别为50人、56人,占比6.3%、7.1%,财务和管理人员分别为 | | 41人、43人,占比5.2%、5.4%,行政人员30人,占比3.8%。谢谢! | | 3.公司海外布局如何?谢谢 | | 答:感谢您的关注!公司主要通过位于香港、新加坡、台湾、日 | | 本等境外主体,向包括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地区、欧洲地区、美国 | | 等境外客户分销电子元器件,2022年公司实现境外(含港澳台)收 | | 入4.3亿元,同比增长10.6%。境外市场的扩张是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 的一部分,公司将把握市场机遇、投入资源,以不断增加海外市场 | | 的规模。谢谢! | | 4.收入占比情况,谢谢 | | 答:感谢您的关注!2022年营收按照产品划分,公司的主动及其 | | 他电子元器件收入同比增长26.0%,占比由2021年的49.3%上升至 | | 59.1%。营收按照行业划分,消费电子占比34.1%,网络通信占比 | | 30.0 ...
商络电子(30097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3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2年营业收入为56.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8%[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99%[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47%[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同比下降46.25%[24]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1元/股,同比下降46.20%[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26%,同比下降9.18个百分点[24]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较2020年增长80.88%[24]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42亿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15.3%至15.48亿元,第三季度环比下降3.6%至14.92亿元,第四季度环比下降15.6%至12.59亿元[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6987.28万元,第二季度环比下降68.6%至2195.76万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8.9%至2611.17万元,第四季度环比下降44.9%至1438.76万元[2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7065.18万元,第二季度环比下降79.0%至1481.28万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65.1%至2444.81万元,第四季度环比下降74.4%至626.67万元[27]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6.41亿元,同比增长5.18%[46]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亿元,同比下降43.99%[46]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56.41亿元,同比增长5.18%[7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亿元,同比下降43.99%[77] - 公司2022年总营业收入为56.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8%[9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大幅增长66.06%至7432万元,主要因利息支出及汇兑损失增加[114] - 研发费用增长51.11%至1893万元,主要因研发人员数量大幅上升[114] - 研发投入金额为1893.4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34%[116] - 公司研发费用为1893.42万元,同比增长51%[52] - 资产减值损失达8143.89万元,主要为存货跌价准备[123]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37.1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53%[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3659.81万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268.7%至1.35亿元,第三季度环比下降183.7%至-1.13亿元,第四季度环比改善96.3%至-421.23万元[27]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7亿元[4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为5437.18万元,同比增长106.53%[118]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较上年同期实现由负转正[94] 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流出1464.69万元,同比改善35.70%[11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至88.80万元,同比减少99.29%[118] - 报告期投资额3.78亿元,较上年同期6.02亿元下降37.16%[131] 业务线表现 - 汽车及工业行业收入大幅增长68.71%至13.23亿元人民币,占比提升至23.45%[98][100] - 网络通信行业收入下降10.50%至16.94亿元人民币,占比降至30.03%[98][100] - 主动及其他电子元器件收入增长26.01%至33.31亿元人民币,占比达59.05%[98][101] - 被动电子元器件收入下降15.08%至23.09亿元人民币,占比降至40.94%[98][100] - 公司电子元器件销售量增长25.94%至138.22亿片[101] - 汽车领域智能表面方案集成触摸、触觉反馈震动、压力感应、氛围灯等功能模块[53] - 快充领域超结MOS QR 65W、GaN QR 65W、PFC+QR拓扑140W、PFC+LLC拓扑200W ACDC电源模块研发[53] 客户和供应商表现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29.98%,其中最大客户占比9.31%[108][10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57.95%,其中最大供应商占比21.74%[110][111] - 公司客户数量增加至4000余家[48] - 公司为超过4,000家客户提供分销服务[84] - 公司客户包括京东方、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主流制造商[84] - 公司超过80%的收入来源于电子产品制造商[85] - 公司三年以上老客户产生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二(约66.7%)[85] - 公司服务的客户数量达4,000家[85] 代理授权和供应商关系 - 公司获得原厂授权代理品牌达94项,其中国内原厂授权52项,台湾授权16项,海外授权26项[47] - 公司拥有55家主要供应商代理授权,覆盖中国大陆、海外及中国台湾地区市场[57][58] - 代理授权期限分布:2023年底到期12家,2024年底到期6家,长期有效4家[57][58] - 海外供应商占比达40%(22/55),中国大陆供应商占比49%(27/55),中国台湾供应商占比11%(6/55)[57][58] - 2017-2018年签约供应商数量最多,合计达12家,占总供应商数量的22%[57][58] - 2020年新增供应商数量达14家,为年度最高新增签约量[58] - 代理产品类别涵盖半导体(RF360、Diodes等)、电子元件(YAMAICHI、Carlisle等)、无线通信模块(SIMCOM、Fibocom等)三大核心领域[57][58] - 长期有效代理协议共4家,包括RF360 HongKong Limited、精工电子、InvenSense,Inc.和尼吉康[57][58] - 香港商络作为子公司参与8家供应商代理业务,主要覆盖海外及中国大陆市场[57][58] - 新能源汽车相关代理包括碳化硅产品(基本半导体)和继电器产品(YM Tech)[57][58] - 2022年最新增荣湃半导体代理授权,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58] - 公司获得长鑫存储授权,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销售CXMT产品,协议有效期至2024年1月31日[58] - 公司成为国巨品牌中国区A级代理商,销售贴片电阻、电容等产品,合作自2009年起持续至2023年12月31日[72] - 公司代理安世半导体产品,授权长期有效,自2021年开始合作[64] - 公司代理基美品牌产品包括二氧化锰钽质电容等,协议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71] - 公司代理瑞萨电子产品,授权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自2020年开始海外合作[57] - 公司成为智融科技产品代理商,授权有效期至2023年5月1日[68] - 公司代理泰凌微电子无线通讯芯片产品,协议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67] - 公司代理得一微电子固态硬盘等产品,授权有效期至2023年4月30日[66] - 公司代理尼得科产品,授权为一级代理商,协议有效期至2024年1月31日[65] - 公司代理丰宾电子相关产品,协议自2022年起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76] - 公司获得94项知名原厂授权代理资质[55] - 中国大陆原厂授权52项[55] - 中国台湾授权16项[55] - 海外原厂授权26项[55] - 公司拥有超过90项国内外知名原厂的代理资质[81] - 公司位列2021年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第41位,拥有超过90项原厂授权和4000余家客户[37] 采购和销售模式 - 公司采购模式分为订单采购和备货采购两种,以备货采购为主[63] - 订单采购模式以销定采,多用于交期和需求量稳定的工业控制类电子产品制造商[64] - 备货采购模式基于需求预测和原厂供应能力预判进行采购,以降低资金占用和库存风险[65] - 公司通过ERP系统依据需求计划及库存信息,运用MRP功能输出采购建议[65] - 公司销售全部采用直销模式,优先为电子产品制造商等终端客户提供服务[68] - 公司客户分为大中型客户及小型客户,针对大中型重点客户争取原厂专案支持[70] - 公司通过参加专业展会、行业协会、企业名录等多种途径吸引客户[70] - 公司销售人员、AE和FAE深入客户产品设计环节,提供样品、培训、协同测试等服务[71] - 公司可协助客户解决研发、设计、PCB制版、软件调试、算法优化等复杂产品开发问题[71] - 公司建立了贯穿业务始终的客户信用管理流程[69] - 公司建立客户信用评级体系,进行动态评估和分级管理[75] - 公司针对客户短期需求波动提供内部调配及外部调货支持[7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4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8%[24]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6%[24] - 货币资金减少4873.91万元至3.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50%[125] - 应收账款减少8539.10万元至15.6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2.73%[125] - 预付账款大幅增加5.98亿元至7.1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3.38%[125] - 存货增加2.22亿元至8.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91%[125]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2899.96万元,占资产总额0.68%[126] - 固定资产增加11287.77万元,占资产总额3.42%[126] - 短期借款减少38976.38万元,占负债总额比例从39.71%降至21.94%[126] - 合同负债增加56082.31万元,占负债总额比例从0.55%升至13.65%[12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581.90万元,较期初减少5869.00万元[128][129]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增加2997.96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97.96万元[129] - 货币资金受限7122.78万元,主要用于票据及信用证保证金[130] 非经常性损益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615.02万元,其中政府补助1521.12万元占比94.2%,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43.15万元占比33.6%[31][32] - 公司获得政府补助金额从2020年1734.62万元下降至2022年1521.12万元,同比下降12.3%[3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从2020年26.83万元增长至2022年543.15万元,同比增长1924.2%[31][32] 募投项目和资金使用 - 公司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3.965亿元用于供应链基地和数字化项目建设[51] - 可转债募集资金净额3.89亿元,已使用2.50亿元[136][139] - IPO募集资金净额2.31亿元,已全部使用完毕[137][138] - 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为15,450万元,累计投入7,943.37万元,投资进度达100.43%[142] - 扩充分销产品线项目投资总额为15,200万元,累计投入15,277.94万元,投资进度达100.51%[142] - 商络数字化运营平台(DOP)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2,816.01万元,但调整后投资总额和累计投入金额均为0[142] - 供应链总部基地项目投资总额为28,665万元,累计投入15,817.35万元,投资进度为55.18%[142] - 数字化平台升级项目投资总额为1,190.76万元,累计投入182.71万元,投资进度仅为15.34%[14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总额为9,000万元,累计投入9,000万元,投资进度达100%[142]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预先投入自筹资金3,743.48万元,并置换发行费用356.3万元[143] - 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5,387.67万元,并置换发行费用139.24万元[143] - 公司使用闲置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9,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44] - 扩充分销产品线项目结余募集资金(含利息)3.79万元转入一般户用于日常经营[144] - 公司成功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3.965亿元人民币[165] - 公司成功发行可转债筹集3.965亿元资金建设供应链及数字化项目[94] 子公司和投资并购 - 香港商络有限公司总资产为900,695,306.74美元,净资产为474,329,174.84美元,营业收入为2,643,485,073.39美元,营业利润为34,326,752.65美元,净利润为28,854,092.87美元[148] - 南京恒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843,020,615.13元人民币,净资产为287,730,342.87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915,571,376.34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为11,360,419.68元人民币,净利润为9,794,829.41元人民币[148] - 公司于2022年7月现金收购深圳市星华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80%股权,强化汽车电子领域布局[148] - 公司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商络于2022年8月现金收购香港华港集团有限公司80%股权[148] - 公司注册资本为196,000,000.00港币(香港商络)和216,650,000.00元人民币(南京恒邦)[148] 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建设 - 公司仓储物流中心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项目投运后可达6.7万平方米[51] - 公司年库存容量将达1200万盘,可支撑百亿级销售规模[51] - 公司在南京、东莞、香港三地设立中心仓库以优化库存管理[76] - 公司在南京、东莞、香港三地设立大型仓储物流中心[89] - 公司配备WMS系统、无线扫描系统和自动贴标系统提升仓储效率[89] - 公司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各部门实时信息共享[90] - 公司建立了动态安全库存体系以降低库存风险[88] - 公司新建5.5万平方米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实现库存容量830万盘,日均处理订单量20万盘[160] 人员和组织发展 - 公司员工总数793人,较上年同期增长19%[54] - 东南亚、台湾、日本地区部署人员60人,较上年同期增长40%[54] - 技术支持工程师团队(FAE及AE)增加至46人[54] - 数字化团队研发人员56人,较上年同期增长44%[54] - 研发人员数量为56人,同比增长43.59%[116]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91]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1名[192] - 公司建立与业绩挂钩的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194]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3%,PC出货量同比下降16.3%,但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3.4%[38] - 2022年下半年电子元器件供需关系反转,存储、模拟等消费类元器件承压明显,主要存储芯片厂商削减资本支出[39] - 国际三大分销商中艾睿电子2021年收入接近350亿美元,大联大控股超过250亿美元,安富利超过200亿美元[154] - 中国本土最大的25家分销商2021年销售金额合计约2400亿元人民币[154] - 公司通过EMALL互联网交易平台开拓长尾客户市场[157] - 公司专注汽车电子、新能源、服务器及工业物联网等新兴行业客户拓展[157] 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关系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股东大会2次,审议通过议案28项[189]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董事会7次,审议通过议案37项[191]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监事会7次,审议通过议案31项[193] - 2022年3月14日与工银瑞信基金等机构电话沟通2022年公司展望及资金周转情况[184] - 2022年5月13日通过"价值在线"与全体投资者沟通2021年年报及业绩增长可持续性[185] 风险因素 - 分销商为核心客户提供90-120日账期导致应收账款金额及占比较高[174] - 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存在合作关系终止或经营风险无法匹配采购订单的风险[173] - 公司存货主要为电子元器件存在价格低于可变现净值需计提跌价准备的风险[175] - 公司募投项目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将新增折旧摊销费用短期内可能影响利润[176] - 公司总股本和净资产增加可能导致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下降[177] - 公司采购销售涉及美元港币等外汇收支面临汇率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181] - 公司面临大客户流失风险,主要客户为各行业电子器件终端厂商且客户数量较大[182] - 公司面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低于净利润且差额较大的风险[183] 战略和未来发展 - 公司已在中国大陆外的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设立子公司并在东南亚设办事处[162] - 公司未来三年将加大系统开发投入完善数字化运营体系并引进
商络电子(300975)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3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2.78亿元,同比下降4.73%[5]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4.7%至12.78亿元,较上年同期13.42亿元减少[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3.41万元,同比下降71.04%[5] - 净利润同比下降69.9%至2100.57万元,较上年同期6983.72万元大幅减少[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21元,同比下降71.1%[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480.8万元,同比下降78.5%[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2%至11.3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88.9%[17] - 研发费用480.98万元,同比上升71.90%,因研发人员数量及费用增加[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1.9%至480.98万元,显示研发投入加大[17] - 财务费用1723.31万元,同比上升31.52%,因利息支出与汇兑损失增加[9]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1.5%至1723.31万元,主要因利息费用增加[17]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8231.3万元,同比增长1.2%[2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21.20万元,同比上升9.87%[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21.2万元,同比增长9.9%[2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3.9亿元,同比下降6.5%[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2742.2万元[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4581.1万元,同比改善160.3%[21]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473.2万元,同比下降52.1%[21]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459.8万元,同比增长95.2%[2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90,707,283.71元,较年初增加24.94%[1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473,176,427.94元,较年初下降5.73%[14] - 存货期末余额1,006,746,394.43元,较年初增加13.70%[14]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647,203,922.26元,较年初下降8.80%[14] - 流动资产合计3,862,488,972.16元,较年初增长1.62%[1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40.54%至1535.18万元,因理财产品到期赎回[9] - 应收票据增加34.83%至6783.46万元,因商业承兑汇票结算增加[9] - 固定资产净值1.44亿元,较期初1.45亿元减少0.6%[15]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24.7%至1.18亿元,反映产能扩张[15] - 短期借款规模达9.24亿元,占流动负债42.5%[1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7.18亿元,较期初17.03亿元增长0.9%[1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97亿元,较期初增长22.9%[21] 减值及损益项目 - 信用减值损失356.57万元,同比下降63.53%,因应收款项减少[9] - 资产减值损失2029.69万元,同比下降36.08%,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 - 应收账款减值损失2029.69万元,较上年同期3175.19万元减少36.1%[18] - 投资收益亏损369.01万元,同比下降2962.14%,因远期外汇合约交割损失[9] 股权结构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8,477户[11] - 第一大股东沙宏志持股比例39.97%,持股数量251,817,720股[11] - 第二大股东谢丽持股比例10.16%,持股数量64,008,000股[11] - 苏州邦盛与江苏邦盛构成一致行动关系,合计持股比例4.51%[12]
商络电子:关于举办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3 07:56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南京商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4 月 24 日在 巨潮资讯网上披露了《2022 年年度报告》及《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为便于广 大投资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经营业绩、发展战略等情况,公司定于 2023 年 4 月 26 日(星期三)15:00-16:00 在"价值在线"(www.ir-online.cn)举办 2022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将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举行,投资者 可登录价值在线(www.ir-online.cn)参与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 出席本次业绩说明会的人员有:董事长兼总经理沙宏志先生、董事会秘书兼 财务负责人蔡立君先生、独立董事程家茂先生、保荐代表人徐文先生。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4 月 26 日(星期 三 ) 15:00-16:00 通 过 网址 https://eseb.cn/141H8cic4tG 或使用微信扫一扫以下小程序码即可进入参与互动交 流。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4 月 26 日前进行访问,点击"进入会议"进行会前 ...
商络电子(300975)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4.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9%[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43.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6%[5] - 营业总收入从去年同期38.58亿元增长至43.82亿元,增长13.6%[20]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1.1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53%[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05%[5] - 公司净利润为1.1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2%[2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1%[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1330.39万元,同比上升47.49%[10] - 财务费用6129.73万元,同比上升119.32%[10] - 财务费用从去年同期2794.83万元增加至6129.73万元,增长119.3%[20]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1475.04万元,同比下降31.82%[10] - 所得税费用3393.87万元,同比下降49.38%[1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58.4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36%[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58万元人民币,相比上年同期的-7.005亿元人民币大幅改善[2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0.0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4%[2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46.9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4%[2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071亿元人民币略有改善[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51万元人民币,相比上年同期的8.772亿元人民币由正转负[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0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836亿元人民币下降1.9%[25] - 货币资金从年初3.61亿元减少至2.58亿元,下降28.7%[1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存货较年初增加3.05亿元人民币至9.69亿元人民币,增幅45.98%[9] - 预付款项较年初增加2.80亿元人民币至3.92亿元人民币,增幅252.11%[9] - 合同负债较年初增加2.69亿元人民币至2.87亿元人民币,增幅1472.32%[9] - 应收款项融资较年初增加6884.25万元人民币至1.35亿元人民币,增幅103.29%[9]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减少7378.54万元人民币至1072.35万元人民币,降幅87.31%[9] - 其他应付款增加1216.93万元,同比上升900.32%[10] - 其他流动负债增加4057.26万元,同比上升305.54%[10] - 租赁负债增加962.15万元,同比上升384.75%[10] - 应收账款从年初16.48亿元减少至15.34亿元,下降6.9%[17] - 预付款项从年初1.11亿元增加至3.92亿元,增长252.1%[17] - 存货从年初6.64亿元增加至9.69亿元,增长45.9%[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8450.89万元减少至1072.35万元,下降87.3%[17] - 在建工程从年初7877.85万元增加至1.87亿元,增长136.8%[18] - 短期借款从年初13.20亿元减少至12.65亿元,下降4.2%[18] - 合同负债从年初1827.21万元大幅增加至2.87亿元,增长1471.8%[18] 其他收益和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56.07万元,同比上升12689.43%[10] - 信用减值损失408.54万元,同比上升113.95%[10] - 信用减值损失为408.5万元人民币,相比上年同期的-2,929万元人民币大幅改善[21] - 资产减值损失为-6,996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7.1%[21] - 营业外支出219.39万元,同比上升1202.29%[10]
商络电子(300975)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8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28.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5%[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04%[24] - 基本每股收益0.1458元/股,同比下降32.87%[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81%,同比下降5.01个百分点[2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25%[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2亿元同比下降27%[3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90亿元,同比增长25%[57]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2亿元,同比下降27%[5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05%,达到28.90亿元,主要源于客户群体拓展和产品线优化[72]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5.0%至28.90亿元,其中营业收入为28.90亿元[194] - 净利润同比下降27.0%至9160.9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183.03万元[196]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2.9%至0.1458元[196] - 净利润为1767.03万元,同比下降79.89%[199] - 营业利润为1895.35万元,同比下降82.85%[199] - 利润总额为2541.06万元,同比下降78.67%[19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1.20%至25.26亿元,毛利率因主动让利策略略有下降[72]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118.03%至4153万元,主要受利息支出和汇兑损失增加影响[73] - 研发费用投入752.21万元同比增长34%研发人员49人较2021年末增长26%[39]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30.1%至27.17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1.2%至25.26亿元[195]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18.0%至4153.15万元,利息费用同比增长73.4%至2447.36万元[19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5%至752.21万元[19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改善138.15%[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1亿元[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138.15%,由负4.50亿元转为正1.72亿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回收加强[73]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72亿元[7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主动及其他电子元器件收入16.59亿元同比增长72%占营收比例57%提升16个百分点[38] - 存储器件收入同比大幅增长90.81%至5.41亿元,但毛利率下降3.64个百分点[75]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5亿元,净利润5,280.14万元[104] - 南京恒邦电子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67亿元,净利润1,003.90万元[10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业务运营与战略 - 公司主要代理产品线包括安世半导体、TDK、Samsung、Yageo等知名品牌[14] - 公司下游客户涵盖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京东方等头部企业[13][14] - 公司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零跑汽车、比亚迪)、光伏(锦浪科技、禾迈股份)、显示面板(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多个高增长领域[13][14] - 公司采用WMS系统进行仓库管理,实现入库业务、出库业务、库存调拨等全流程管控[14] - 公司拥有超过90项国内外知名原厂的代理资质[60] - 公司为超过4,000家客户提供分销服务[61] - 公司在南京、东莞、香港三地设立中心仓库以优化库存管理[56] - 公司毛利率略有下降主要因主动让利抢占市场份额[59] - 公司客户涵盖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及网络通信等领域[61] - 公司通过原厂技术分享提升信息获取和技术服务能力[61] - 公司建立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并实施动态风险管理[55]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并优先服务电子产品制造商等终端客户[52] - 公司超过80%的收入来源于电子产品制造商[63] - 公司三年以上老客户产生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二(约66.7%)[63] - 公司客户数量达4,000家[64] - 公司在南京、东莞、香港三地设立大型仓储物流中心[67] - 公司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使各部门实时共享有效信息[68] - 公司建立了动态安全库存体系以降低存货跌价风险[66] - 公司通过专业人员及信息系统对物料供求数据进行运算[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财务与融资 - 公司获得的授信额度为22.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0]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筹集3.965亿元资金[70] - 获得授信额度22.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拟发行可转债筹资3.965亿元[3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行业与市场 - 消费电子类芯片供过于求,价格持续走低[32] - 高压MOSFET、IGBT、车规器件等产品仍然供不应求[32] - 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0%[33] - 中国光伏总装机量2022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37%[34] - 逆变器IGBT国产化率二季度达4%-5%年底有望达10%[34] - 全国5G基站截至2022年7月底达196.8万个物联网连接量维持25%以上增长[3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因素 - 公司经营风险及应对措施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第十部分[4] - 公司为下游核心客户提供约90-120日的账期,导致应收账款金额及占比保持较高水平[111] - 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较高,若主要供应商合作关系中断将影响未来盈利能力和成长性[110] - 公司存货若因价格低于可变现净值需计提跌价准备,将直接影响经营业绩[112] - 公司上市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新增折旧、摊销费用,短期内存在利润下降风险[114] - 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可能低于净资产和总股本增幅,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存在下降风险[115]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低于净利润且差额较大,存在资金计划风险[120] - 公司涉及美元、港币等外汇收支,汇率波动可能对经营收益产生不利影响[118] - 公司面临上游原厂授权取消或不能续约风险,可能对业务经营造成不利影响[106] - 全球疫情若未有效控制,将冲击电子元器件产业链供应及终端需求[107] - 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并购整合导致行业集中度提升,公司面临竞争加剧风险[109] 代理合作关系 - 商络电子与TDK Greater China代理协议有效期至2023年3月31日,自2002年起合作[41] - 商络电子与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建立长期有效代理关系,自2011年起合作[41] - 商络电子与华科(Walsin)代理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自2015年起合作[41] - 商络电子与京瓷(Kyocera)建立长期有效一级代理关系,自2014年起合作[41] - 商络电子与丸和(Maruwa)建立长期有效代理关系,自2011年起合作[41] - 商络电子与芯海科技(Chipsea)代理协议有效期至2023年1月1日,自2021年起合作[42] - 商络电子与艾为电子(Awinic)代理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自2021年起合作[42] - 商络电子与泰科电子(TE)代理协议有效期至2023年9月30日,自2015年起合作[42] - 商络电子与亿光电子(Everlight)代理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自2018年起合作[43] - 商络电子与精工电子(SII)建立长期有效代理关系,自2018年起合作[43] - 公司获得芯讯通无线科技授权为中国大陆地区无线通信模块代理商 有效期至2023年4月30日[44] - 公司获得普冉半导体授权在中国区域销售存储器件产品 有效期至2023年6月30日[44] - 公司获得新洁能授权在大陆地区销售MOSFET、SJMOS、IGBT产品 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44] - 公司获得基本半导体授权销售碳化硅产品 有效期至2024年7月31日[44] - 公司获得InvenSense Inc.长期有效海外代理授权 合作始于2018年[44] - 公司获得矽力杰半导体授权为中国和香港地区特约代理商 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48] - 公司获得安世半导体长期有效海外代理授权 合作始于2021年[68] - 公司获得长鑫存储授权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销售产品 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63] - 公司获得瑞萨电子授权成为其代理商 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62] - 公司获得尼得科授权为一级代理商 有效期至2023年1月31日[69] - 公司代理Boreas Technologies驱动芯片授权香港恒邦销售,协议长期有效[47] - 公司代理KEMET(基美)品牌二氧化锰钽质电容等产品,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47] - 公司代理Yageo(国巨)品牌贴片电阻等产品,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47] - 公司代理BrightKing(君耀)品牌保护元件,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47] - 公司代理Chilisin(奇力新)品牌电感元器件,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47] - 公司代理PULSE(普思)品牌产品,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47] - 公司代理TEAPO(智宝)品牌相关产品,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47] - 公司代理凯美品牌相关产品,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47] - 公司代理CAPXON(丰宾)品牌相关产品,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47] - 公司代理泰晶科技晶振全系列产品,协议有效期至2023年5月31日[48] 资产与负债变动 - 总资产33.6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12%[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3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7.17%[24] - 存货较期初增加17.82亿元(增幅26.85%),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08个百分点至25.04%[80] - 短期借款较期初减少24.0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7.60个百分点至32.11%[80] - 应收账款较期初减少1.8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99个百分点至43.58%[80] - 在建工程较期初增加6764万元,主要因供应链总部基地项目投入增加[80] - 公司货币资金从年初3.61亿元减少至3.25亿元,下降10.0%[18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8450.89万元减少至1065.65万元,下降87.4%[187] - 应收账款从年初16.48亿元减少至14.65亿元,下降11.1%[187] - 存货从年初6.64亿元增加至8.42亿元,增长26.8%[187] - 在建工程从年初7877.85万元增加至1.46亿元,增长85.9%[188] - 短期借款从年初13.20亿元减少至10.79亿元,下降18.2%[188] - 应付账款从年初2.95亿元增加至4.26亿元,增长44.3%[188] - 合同负债从年初1827.21万元增加至6107.16万元,增长234.3%[188] - 股本从年初4.20亿元增加至6.30亿元,增长50.0%[18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年初15.21亿元增加至16.30亿元,增长6.7%[189] 投资与资产减值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952.06万元人民币[28] - 资产减值损失达-6952万元,占利润总额-57.32%,主要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84,508,913.33元,期末数为10,656,549.75元,本期出售金额为198,500,000.00元[82]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本期购买金额为3,000,000.00元,期末数为3,000,000.00元[82]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为66,646,983.29元,期末数为138,905,669.04元,其他变动增加72,258,685.75元[82] - 金融资产合计期末数为195,956,100.5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6,549.75元[82][89] - 报告期投资额为214,171,242.05元,较上年同期249,664,264.21元下降14.22%[84] - 公司对亿维特(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增资20,000,000.00元,持股比例10%,本期投资亏损74,490.27元[86]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884.83万元,同比改善1.24亿元[195]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73.9%至-6951.59万元[195] - 资产减值损失为4922.56万元,同比扩大135.31%[199] - 信用减值损失为284.74万元,同比收窄65.59%[199] - 投资收益为38.24万元,同比增长4.91%[199] - 其他收益为27.63万元,同比增长118.59%[199]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231,094,300元,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90,300元,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32,213,100元[91][92] - 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账户已注销,累计收到利息和投资收益净额1,151,900元[92] - 智能仓储物流中心项目承诺投资额15,450万元,实际投资7,909.43万元,投资进度51.19%[95] - 扩充分销产品线项目承诺投资额15,200万元,实际投资15,277.94万元,完成率100.51%[95] - 数字化运营平台项目承诺投资额2,816.01万元,实际投资0元[95] - 承诺投资项目总额33,466.01万元,累计投入23,109.43万元,投资进度69.05%[95]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额12,465万元,期末未到期余额1,065万元[99]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专户结余资金226.42元转入自有账户[96] 担保与关联交易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金额为0元[143] - 关联方向公司提供担保金额为55,000元[143] - 公司为香港商络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2021年实际发生担保金额总计人民币65,000万元[156] - 2021年6月25日担保金额为人民币1,370.72万元[156] - 2021年7月26日担保金额为人民币1,458.42万元[156] - 2021年10月26日担保金额为人民币753.90万元[156] - 2021年10月28日发生两笔担保,金额分别为人民币959.50万元和548.29万元[156] - 2021年11月9日担保金额为人民币5,482.88万元[156] - 2021年11月15日担保金额为人民币1,370.72万元[156] - 2021年11月22日担保金额为人民币3,358.26万元[156] - 2021年11月26日担保金额为人民币4,112.16万元[156] - 2021年11月29日担保金额为人民币3,015.58万元[156]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430,000.00千元[158]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33,724.56千元[158]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10,041.46千元[158] - 子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2,940.53千元[159] - 报告期内担保实际发生额总计为36,665.09千元[159]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总计为12,981.99千元[159]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7.96%[159] - 为股东及关联方提供担保余额为0[159] - 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担保余额为0[159]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金额为0[160] - 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金额为916.76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32%[142] - 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获批额度为5,000万元[142]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144]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共同对外投资的关联交易[145]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非经营性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47] - 公司与关联财务公司不存在存款、贷款、授信或其他金融业务往来[148][149] - 公司报告期无其他重大关联交易[150]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总股本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从420,000,000股增加至630,000,
商络电子(300975)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13.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04%[3] - 营业总收入13.42亿元,同比增长29.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87.2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4%[3] - 净利润0.70亿元,同比增长25.1%[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987.28万元,同比增长25.0%[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664元,同比增长10.1%[23]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11.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5%[7] - 营业成本11.50亿元,同比增长33.3%[22] - 财务费用1310.2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52%[7] - 研发费用280万元,同比基本持平[22] - 所得税费用2105万元,同比增长1.5%[22] - 支付的职工现金为8131.29万元,同比增长43.2%[26] 现金流表现(同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59.81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改善119.8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59.81万元,较上年同期-1.8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2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4.86亿元,同比增长69.0%[2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3.26亿元,同比增长36.5%[26]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260.45万元,同比增长12.6%[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00.15万元,同比由正转负[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11.81万元,同比减少138.2%[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11亿元,较期初减少28.0%[27] 资产和负债变化(期初期末)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82亿元,较年初3.61亿元减少22.0%[1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4.83亿元,较年初16.48亿元减少10.0%[16] - 存货期末余额7.80亿元,较年初6.64亿元增长17.5%[16]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11.91亿元,较年初13.20亿元减少9.8%[18] - 应收款项融资1.2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81.35%[7] - 在建工程1.2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57.09%[7] - 公司总资产为32.62亿元,较年初33.25亿元下降1.9%[18][19] 减值损失(同比) - 信用减值损失977.67万元人民币,同比变化-200.56%[8] - 资产减值损失-3175.1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09.99%[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447名[10] - 第一大股东沙宏志持股比例为39.97%,持股数量为167,878,480股[10] - 第二大股东谢丽持股比例为10.16%,持股数量为42,672,000股[10] - 第三大股东张全持股比例为5.07%,持股数量为21,280,000股[10] - 西藏津盛泰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08%,其中7,00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0]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独立董事陈蓓辞职,补选程林为新任独立董事[13] 子公司和业务拓展 - 全资子公司香港商络获得安世半导体全线产品在中国境内及香港地区的销售代理权[14]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商络提供担保额度增加至人民币2.5亿元[13]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南京恒邦提供担保额度增加至人民币3亿元[13] 投资活动 - 公司参与设立平潭商络冯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完成工商注册及基金备案[12] 其他财务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49%,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3]
商络电子(30097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53.6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94%[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9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71%[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86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76%[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44%,同比增长2.91个百分点[20]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5.045亿元人民币[22]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92.526万元人民币[2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53.63亿元,同比增长71.94%[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57.93%[35] - 公司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3.63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71.94%[55]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6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57.93%[55]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总额为53.63亿元,同比增长71.94%[7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加75.22%,主要因收入增长所致[77] - 存储器件采购成本同比激增599.81%至10.6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5.74%升至22.93%[77] - IC采购成本同比暴涨849.16%至2.7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1.08%升至5.86%[77] - 财务费用同比大增169.68%至4475.54万元,因借款规模上升[82] - 研发费用同比飙升168.16%至1252.97万元,研发人员数量增长69.57%至39人[82][85] - 网络通信行业营业成本16.81亿元,同比增长170.62%[73][76] 各业务线表现 - 网络通信行业收入18.92亿元,同比增长152.19%,占总收入35.29%[70][73] - 存储器件收入11.34亿元,同比增长569.22%,IC产品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896.39%[70] - 消费电子行业收入19.36亿元,同比增长36.31%,毛利率18.52%[70][73] - 汽车及工业行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132.36%[70][73] - 主动及其他电子元器件收入占比从31%提升至49%[35] - 电子元器件销售量109.75亿片,同比增长17.63%[75]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29.59亿元,同比增长82.04%,占总收入55.18%[70][71] - 公司已在中国大陆外的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设立子公司并在东南亚多地建设办事处[127] - 在日本新设子公司拓展海外市场[37] 代理授权与合作关系 - 代理品牌总数达93个,新增19个品牌授权[35] - 与TDK、三星电机等9家原厂建立授权代理合作[40] - 商络电子与丸和(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的代理协议长期有效,自2011年起销售MARUWA品牌产品[41] - 商络电子与信昌电子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代理协议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自2014年起销售MLCC贴片电容器等产品[41] - 商络电子与禾伸堂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代理协议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自2009年起销售IHHEC品牌电子元器件[41] - 商络电子与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代理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10月19日,自2009年起销售顺络电子系列产品[41] - 商络电子与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的代理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3月27日,自2021年起销售全部系列产品[41] - 商络电子与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代理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自2021年起销售awinic产品[41] - 商络电子与中山市三礼电子有限公司的代理协议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自2012年起销售三礼品牌电感产品[41] - 商络电子与四川经纬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代理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3月14日,自2017年起销售经纬达产品[41] - 商络电子与胜美达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代理协议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自2018年起销售SUMIDA产品[41] - 商络电子与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代理协议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自2014年起销售FLASH、MCU相关产品[41] - 授权香港商络为东南亚销售艾为技术产品,授权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43] - 四川蕊源半导体授权商络电子在中国区域销售产品,授权期限至2021年12月31日[43] - 精工电子授权商络电子在中国区域销售SII品牌石英晶振,授权长期有效[43] - CAP-XX授权商络电子为代理商,授权期限至2024年3月1日[43] - 芯讯通授权商络电子在中国大陆销售无线通信模块,授权期限至2022年4月30日[43] - 常州华威电子授权商络电子销售全系列铝电解产品,授权期限至2023年8月22日[43] - 普冉半导体授权商络电子在中国区域销售存储器件产品,授权期限至2022年6月30日[43] - 新洁能授权商络电子在大陆地区销售MOSFET等产品,授权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43] - 深圳基本半导体授权商络电子销售碳化硅产品,授权期限至2024年7月31日[43] - 上海先积集成电路授权商络电子在东南亚经销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产品,授权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44] - 公司2022年新增代理授权包括惠州市博实结科技全系列产品,有效期至2022年10月9日[45] - 公司2022年新增代理北京百瑞互联技术无线通信芯片及模组,有效期至2022年5月31日[45] - 公司2021年新增代理赛卓电子传感器芯片及模组,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45] - 公司2021年新增代理瑞萨电子产品,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45] - 公司2021年新增代理长鑫存储产品,覆盖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45] - 公司2022年新增代理广东微容电子产品,有效期至2022年5月17日[45] - 公司2021年新增代理安世半导体,授权为IDHs且长期有效[45] - 公司2022年新增代理尼得科产品,有效期至2022年1月31日[45] - 公司2022年新增代理得一微电子固态硬盘等产品,有效期至2022年3月28日[45] - 公司2022年新增代理泰凌微电子无线通讯芯片,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45] - 公司拥有超过90项国内外知名原厂代理资质包括泰科、长鑫存储、兆易创新等[58] 客户与市场拓展 - 客户数量增加至3000余家[36] - 单个客户平均交易金额较上年同期提升34%[36] - 公司为3,000余家客户提供分销服务涵盖网络通信、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59] - 超过80%收入来源于电子产品制造商客户价格敏感度较低[60] - 三年以上老客户产生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二且数量逐年增加[60] - 公司重视在服务器、汽车电子、新能源等新行业开拓新客户[56] - 新能源汽车销量355万辆,同比增长158%[3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人员39人较2020年末增长70%[38] - 研发费用投入1252.9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8%[38] - AE及FAE技术团队30人2022年预计扩充至60余人[38] - 公司计划将AE和FAE技术团队扩充至60人以上,并在现有39名研发人员基础上继续扩充研发团队[128] - 公司2022年预计将技术团队扩充至60人以上,研发人员现有39名[128] 供应链与运营管理 - 公司通过需求预测模型结合订单历史发货状况及宏观经济数据等关键因素进行采购计划制定[49] - 公司分别在南京、深圳、香港三地设立中心仓库以提升客户需求响应速度[54] - 公司持续增加代理品牌和代理品种以满足下游客户快速增长的需求[55] - 公司通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实现费用率降低并体现规模效应[56] - 公司建立了客户信用等级评定体系并对应收账款执行动态及分级管理[52][53] - 公司销售全部采用直销模式,优先为电子产品制造商等终端客户提供产品[50] - 公司通过市场部门、销售部门和计划部门管理客户需求预测并协调资源分配[49] - 公司在南京、深圳、香港三地设立大型仓储物流中心配备WMS系统[62] - 公司在全球设立9家子公司及16个办事处覆盖东南亚多国[62] - 公司应用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块建立三区域仓储中心配置[63] - 公司通过数字化手段使各部门实时共享信息提高决策能力[63] - 公司拥有全流程风险控制措施涵盖原厂品质、物料管理环节[64] - 公司建立动态安全库存体系周期性调整以降低存货跌价风险[61][62] - 新建智能仓储物流中心面积5.5万平方米,库存容量提升至830万盘[124] - 仓储升级后日均订单处理能力达20万盘[124] - 供应链总部基地项目开工建设[37]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6.12%[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126.12%至-8.33亿元,因提前备货导致采购付款增加[87][8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47.09%至12.43亿元[8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为流出2.28亿元,同比降3600.87%[87][8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入124,263.14万元,同比增加88,461.35万元,主要来自新增银行借款[8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差额为-106,692.75万元,主要由于分销业务账期差异导致[90] 资产与负债 - 资产总额为33.2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9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92%[20] - 货币资金增至36,147.9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0.87%,较期初上升2.96个百分点[94] - 应收账款增至164,806.89万元,占总资产49.57%,较期初下降3.80个百分点[94] - 短期借款增至132,032.48万元,占总资产39.71%,较期初上升21.45个百分点[94] - 银行授信额度19.71亿元较上年增长62%[38] - 银行授信额度达18.21亿元,较上年增长49%[65] - 拟发行可转债筹集4.37亿元资金[38] - 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4.37亿元[65] - 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4.37亿元以优化财务结构和增强资本实力[12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达63.79%,总金额31.37亿元[80][8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34.97%,总金额18.75亿元[79][80] - 投资活动总额60,198.97万元,同比增长96.79%[99] - 受限资产中应收账款质押44,416.65万元,货币资金质押6,798.70万元[98]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15,121,245.84元,其中政府补助14,245,620.47元[26][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402,795.10元[26] - 委托他人投资管理资产收益937,070.66元[26] - 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1,586,242.99元[27]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14,236.13元[26]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40.28万元,占利润总额1.08%[92][97] 减值损失 - 资产减值损失-4,989.69万元,占利润总额-15.90%,主要来自存货跌价准备[92] - 信用减值损失-3,862.32万元,占利润总额-12.31%,主要来自应收账款坏账准备[92]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76.192百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231.0943百万元[10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32.1228百万元包含自筹资金3743.48万元和利息净额115.18万元[104] - 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9.05万元存放于活期专户[104][108] - 智能仓储物流中心项目投资进度达100.42%累计投入7942.37万元[107] - 扩充分销产品线项目投资进度达100.46%累计投入15269.91万元[107] - 数字化运营平台项目未投入资金调整后投资总额为2816.01万元[107]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4099.78万元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3743.48万元及发行费用356.3万元[108] - 扩充分销产品线项目结项后将节余募集资金3.77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8] -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率100.44%超初始净额102.85万元[104][107] - 报告期内无募集资金变更用途情况累计变更比例为0.00%[104][109] 子公司情况 - 香港商络有限公司总资产11.9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29.8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5810.3万元人民币[112] - 南京恒邦电子科技总资产2.53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9.4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048.56万元人民币[112] - 新设控股子公司SunlordTechnology株式会社持股比例51%[113] - 香港子公司注册资本1.96亿港币[112] - 南京恒邦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112] - 海南商拓等三家子公司于2021年新设立[112] 行业与市场竞争 - 全球三大分销商2021年收入:艾睿电子350亿美元/大联大控股250亿美元/安富利200亿美元[118] - 中国本土前25大分销商2020年总销售额约2000亿元人民币[11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及主要风险描述位于"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4]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3] - 公司报告期内共召开股东大会3次,审议并通过议案合计27项[152] - 公司报告期内共召开董事会7次,审议并通过议案合计51项[153] - 公司报告期内共召开监事会6次,审议并通过议案合计32项[153]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53]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1人[153]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153] - 战略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通过2020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议案[182] - 审计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通过财务决算、利润分配等11项议案[182] - 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董事会人员构成及换届选举议案[18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董事及高管薪酬方案[184]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85]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3.59%[158]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3.62%[159]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3.44%[159] 关键管理人员与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沙宏志持有公司股份174,212,080股[160] - 董事兼副总经理张全持有公司股份21,280,000股[160] - 离任董事兼副总经理周加辉持有公司股份13,160,000股[160] - 董事兼副总经理唐兵持有公司股份2,917,600股[160] - 董事刘超持有公司股份4,760,000股[160]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合计持股221,992,393股[161]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沙宏志自2015年8月至今任职,曾于1999年8月至2015年8月担任南京商络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163] - 董事兼副总经理张全自2015年8月至今任职,曾于2003年3月至2015年8月担任南京商络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63] - 董事兼副总经理唐兵自2015年8月至今任职,曾于2005年6月至2015年8月担任南京商络电子有限公司销售总监[164] - 董事刘超自2015年8月至今任职,曾于2003年3月至2015年8月历任南京商络电子有限公司销售工程师至市场总监[164] - 独立董事程家茂自2017年11月任职,现任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165] - 独立董事张华自2017年11月任职,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授[165] - 独立董事程林自2022年2月任职,现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副教授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授[166] - 监事会主席沙汉文自2017年10月任职,现任运营中心中心长[167] - 职工代表监事陈婕自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