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络电子(30097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商络电子商络电子(SZ:300975)2023-04-23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2年营业收入为56.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8%[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99%[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47%[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同比下降46.25%[24]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1元/股,同比下降46.20%[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26%,同比下降9.18个百分点[24]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较2020年增长80.88%[24]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42亿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15.3%至15.48亿元,第三季度环比下降3.6%至14.92亿元,第四季度环比下降15.6%至12.59亿元[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6987.28万元,第二季度环比下降68.6%至2195.76万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8.9%至2611.17万元,第四季度环比下降44.9%至1438.76万元[2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7065.18万元,第二季度环比下降79.0%至1481.28万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65.1%至2444.81万元,第四季度环比下降74.4%至626.67万元[27]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6.41亿元,同比增长5.18%[46]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亿元,同比下降43.99%[46]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56.41亿元,同比增长5.18%[7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亿元,同比下降43.99%[77] - 公司2022年总营业收入为56.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8%[9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大幅增长66.06%至7432万元,主要因利息支出及汇兑损失增加[114] - 研发费用增长51.11%至1893万元,主要因研发人员数量大幅上升[114] - 研发投入金额为1893.4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34%[116] - 公司研发费用为1893.42万元,同比增长51%[52] - 资产减值损失达8143.89万元,主要为存货跌价准备[123]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37.1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53%[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3659.81万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268.7%至1.35亿元,第三季度环比下降183.7%至-1.13亿元,第四季度环比改善96.3%至-421.23万元[27]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7亿元[4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为5437.18万元,同比增长106.53%[118]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较上年同期实现由负转正[94] 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流出1464.69万元,同比改善35.70%[11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至88.80万元,同比减少99.29%[118] - 报告期投资额3.78亿元,较上年同期6.02亿元下降37.16%[131] 业务线表现 - 汽车及工业行业收入大幅增长68.71%至13.23亿元人民币,占比提升至23.45%[98][100] - 网络通信行业收入下降10.50%至16.94亿元人民币,占比降至30.03%[98][100] - 主动及其他电子元器件收入增长26.01%至33.31亿元人民币,占比达59.05%[98][101] - 被动电子元器件收入下降15.08%至23.09亿元人民币,占比降至40.94%[98][100] - 公司电子元器件销售量增长25.94%至138.22亿片[101] - 汽车领域智能表面方案集成触摸、触觉反馈震动、压力感应、氛围灯等功能模块[53] - 快充领域超结MOS QR 65W、GaN QR 65W、PFC+QR拓扑140W、PFC+LLC拓扑200W ACDC电源模块研发[53] 客户和供应商表现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29.98%,其中最大客户占比9.31%[108][10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57.95%,其中最大供应商占比21.74%[110][111] - 公司客户数量增加至4000余家[48] - 公司为超过4,000家客户提供分销服务[84] - 公司客户包括京东方、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主流制造商[84] - 公司超过80%的收入来源于电子产品制造商[85] - 公司三年以上老客户产生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二(约66.7%)[85] - 公司服务的客户数量达4,000家[85] 代理授权和供应商关系 - 公司获得原厂授权代理品牌达94项,其中国内原厂授权52项,台湾授权16项,海外授权26项[47] - 公司拥有55家主要供应商代理授权,覆盖中国大陆、海外及中国台湾地区市场[57][58] - 代理授权期限分布:2023年底到期12家,2024年底到期6家,长期有效4家[57][58] - 海外供应商占比达40%(22/55),中国大陆供应商占比49%(27/55),中国台湾供应商占比11%(6/55)[57][58] - 2017-2018年签约供应商数量最多,合计达12家,占总供应商数量的22%[57][58] - 2020年新增供应商数量达14家,为年度最高新增签约量[58] - 代理产品类别涵盖半导体(RF360、Diodes等)、电子元件(YAMAICHI、Carlisle等)、无线通信模块(SIMCOM、Fibocom等)三大核心领域[57][58] - 长期有效代理协议共4家,包括RF360 HongKong Limited、精工电子、InvenSense,Inc.和尼吉康[57][58] - 香港商络作为子公司参与8家供应商代理业务,主要覆盖海外及中国大陆市场[57][58] - 新能源汽车相关代理包括碳化硅产品(基本半导体)和继电器产品(YM Tech)[57][58] - 2022年最新增荣湃半导体代理授权,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58] - 公司获得长鑫存储授权,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销售CXMT产品,协议有效期至2024年1月31日[58] - 公司成为国巨品牌中国区A级代理商,销售贴片电阻、电容等产品,合作自2009年起持续至2023年12月31日[72] - 公司代理安世半导体产品,授权长期有效,自2021年开始合作[64] - 公司代理基美品牌产品包括二氧化锰钽质电容等,协议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71] - 公司代理瑞萨电子产品,授权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自2020年开始海外合作[57] - 公司成为智融科技产品代理商,授权有效期至2023年5月1日[68] - 公司代理泰凌微电子无线通讯芯片产品,协议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67] - 公司代理得一微电子固态硬盘等产品,授权有效期至2023年4月30日[66] - 公司代理尼得科产品,授权为一级代理商,协议有效期至2024年1月31日[65] - 公司代理丰宾电子相关产品,协议自2022年起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76] - 公司获得94项知名原厂授权代理资质[55] - 中国大陆原厂授权52项[55] - 中国台湾授权16项[55] - 海外原厂授权26项[55] - 公司拥有超过90项国内外知名原厂的代理资质[81] - 公司位列2021年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第41位,拥有超过90项原厂授权和4000余家客户[37] 采购和销售模式 - 公司采购模式分为订单采购和备货采购两种,以备货采购为主[63] - 订单采购模式以销定采,多用于交期和需求量稳定的工业控制类电子产品制造商[64] - 备货采购模式基于需求预测和原厂供应能力预判进行采购,以降低资金占用和库存风险[65] - 公司通过ERP系统依据需求计划及库存信息,运用MRP功能输出采购建议[65] - 公司销售全部采用直销模式,优先为电子产品制造商等终端客户提供服务[68] - 公司客户分为大中型客户及小型客户,针对大中型重点客户争取原厂专案支持[70] - 公司通过参加专业展会、行业协会、企业名录等多种途径吸引客户[70] - 公司销售人员、AE和FAE深入客户产品设计环节,提供样品、培训、协同测试等服务[71] - 公司可协助客户解决研发、设计、PCB制版、软件调试、算法优化等复杂产品开发问题[71] - 公司建立了贯穿业务始终的客户信用管理流程[69] - 公司建立客户信用评级体系,进行动态评估和分级管理[75] - 公司针对客户短期需求波动提供内部调配及外部调货支持[7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4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8%[24]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6%[24] - 货币资金减少4873.91万元至3.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50%[125] - 应收账款减少8539.10万元至15.6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2.73%[125] - 预付账款大幅增加5.98亿元至7.1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3.38%[125] - 存货增加2.22亿元至8.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91%[125]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2899.96万元,占资产总额0.68%[126] - 固定资产增加11287.77万元,占资产总额3.42%[126] - 短期借款减少38976.38万元,占负债总额比例从39.71%降至21.94%[126] - 合同负债增加56082.31万元,占负债总额比例从0.55%升至13.65%[12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581.90万元,较期初减少5869.00万元[128][129]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增加2997.96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97.96万元[129] - 货币资金受限7122.78万元,主要用于票据及信用证保证金[130] 非经常性损益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615.02万元,其中政府补助1521.12万元占比94.2%,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43.15万元占比33.6%[31][32] - 公司获得政府补助金额从2020年1734.62万元下降至2022年1521.12万元,同比下降12.3%[3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从2020年26.83万元增长至2022年543.15万元,同比增长1924.2%[31][32] 募投项目和资金使用 - 公司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3.965亿元用于供应链基地和数字化项目建设[51] - 可转债募集资金净额3.89亿元,已使用2.50亿元[136][139] - IPO募集资金净额2.31亿元,已全部使用完毕[137][138] - 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为15,450万元,累计投入7,943.37万元,投资进度达100.43%[142] - 扩充分销产品线项目投资总额为15,200万元,累计投入15,277.94万元,投资进度达100.51%[142] - 商络数字化运营平台(DOP)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2,816.01万元,但调整后投资总额和累计投入金额均为0[142] - 供应链总部基地项目投资总额为28,665万元,累计投入15,817.35万元,投资进度为55.18%[142] - 数字化平台升级项目投资总额为1,190.76万元,累计投入182.71万元,投资进度仅为15.34%[14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总额为9,000万元,累计投入9,000万元,投资进度达100%[142]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预先投入自筹资金3,743.48万元,并置换发行费用356.3万元[143] - 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5,387.67万元,并置换发行费用139.24万元[143] - 公司使用闲置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9,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44] - 扩充分销产品线项目结余募集资金(含利息)3.79万元转入一般户用于日常经营[144] - 公司成功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3.965亿元人民币[165] - 公司成功发行可转债筹集3.965亿元资金建设供应链及数字化项目[94] 子公司和投资并购 - 香港商络有限公司总资产为900,695,306.74美元,净资产为474,329,174.84美元,营业收入为2,643,485,073.39美元,营业利润为34,326,752.65美元,净利润为28,854,092.87美元[148] - 南京恒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843,020,615.13元人民币,净资产为287,730,342.87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915,571,376.34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为11,360,419.68元人民币,净利润为9,794,829.41元人民币[148] - 公司于2022年7月现金收购深圳市星华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80%股权,强化汽车电子领域布局[148] - 公司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商络于2022年8月现金收购香港华港集团有限公司80%股权[148] - 公司注册资本为196,000,000.00港币(香港商络)和216,650,000.00元人民币(南京恒邦)[148] 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建设 - 公司仓储物流中心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项目投运后可达6.7万平方米[51] - 公司年库存容量将达1200万盘,可支撑百亿级销售规模[51] - 公司在南京、东莞、香港三地设立中心仓库以优化库存管理[76] - 公司在南京、东莞、香港三地设立大型仓储物流中心[89] - 公司配备WMS系统、无线扫描系统和自动贴标系统提升仓储效率[89] - 公司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各部门实时信息共享[90] - 公司建立了动态安全库存体系以降低库存风险[88] - 公司新建5.5万平方米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实现库存容量830万盘,日均处理订单量20万盘[160] 人员和组织发展 - 公司员工总数793人,较上年同期增长19%[54] - 东南亚、台湾、日本地区部署人员60人,较上年同期增长40%[54] - 技术支持工程师团队(FAE及AE)增加至46人[54] - 数字化团队研发人员56人,较上年同期增长44%[54] - 研发人员数量为56人,同比增长43.59%[116]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91]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1名[192] - 公司建立与业绩挂钩的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194]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3%,PC出货量同比下降16.3%,但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3.4%[38] - 2022年下半年电子元器件供需关系反转,存储、模拟等消费类元器件承压明显,主要存储芯片厂商削减资本支出[39] - 国际三大分销商中艾睿电子2021年收入接近350亿美元,大联大控股超过250亿美元,安富利超过200亿美元[154] - 中国本土最大的25家分销商2021年销售金额合计约2400亿元人民币[154] - 公司通过EMALL互联网交易平台开拓长尾客户市场[157] - 公司专注汽车电子、新能源、服务器及工业物联网等新兴行业客户拓展[157] 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关系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股东大会2次,审议通过议案28项[189]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董事会7次,审议通过议案37项[191]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监事会7次,审议通过议案31项[193] - 2022年3月14日与工银瑞信基金等机构电话沟通2022年公司展望及资金周转情况[184] - 2022年5月13日通过"价值在线"与全体投资者沟通2021年年报及业绩增长可持续性[185] 风险因素 - 分销商为核心客户提供90-120日账期导致应收账款金额及占比较高[174] - 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存在合作关系终止或经营风险无法匹配采购订单的风险[173] - 公司存货主要为电子元器件存在价格低于可变现净值需计提跌价准备的风险[175] - 公司募投项目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将新增折旧摊销费用短期内可能影响利润[176] - 公司总股本和净资产增加可能导致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下降[177] - 公司采购销售涉及美元港币等外汇收支面临汇率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181] - 公司面临大客户流失风险,主要客户为各行业电子器件终端厂商且客户数量较大[182] - 公司面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低于净利润且差额较大的风险[183] 战略和未来发展 - 公司已在中国大陆外的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设立子公司并在东南亚设办事处[162] - 公司未来三年将加大系统开发投入完善数字化运营体系并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