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大基因(300676)
icon
搜索文档
华大基因(300676) - 华大基因:2020年6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一)
2022-12-04 10:46
公司运营情况介绍 - 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发展历程、各业务板块主要产品情况和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公司经营业绩及相关成果 [1] 病原感染服务业务 - 国内率先开展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病原检测产品研发,推出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配套PMDB数据库,覆盖12000余个物种,检测样本量稳步增长 [1] - 与多家医院开展多中心病原微生物检测研究,微生物检测技术获临床广泛认可 [1] - 2019年新增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plus+系列产品,推出PMseq®脓毒症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提高病原诊断阳性率,实现感染精准诊断 [2] - 微生物检测发展空间大,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具有综合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2] 肿瘤防控服务 - 围绕多类肿瘤构建“预、筛、诊、监”闭环防控体系,2019年营收2.8亿元,毛利率38.78% [2] - 与超400家三甲医院合作,运行多家肿瘤高通量测序实验室,为超8万名受检者提供检测服务 [2] - 子公司完成核心癌症早筛技术研发,推出无创肠癌早筛基因检测产品华常康™,推动宫颈癌和肠癌筛查服务 [2] - 产品管线完成单个癌种和综合多癌种检测技术原型开发,进入扩大临床验证阶段 [2] - 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和卵巢癌及乳腺癌伴随诊断的检测试剂盒及软件获国内批准或受理,海外完成欧盟CE认证 [3] 新冠防疫物资业务 - 两款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NMPA应急审批上市,在多个国家或地区取得资质证明或销售许可,列入WHO应急使用清单 [3] - 截至4月末,核酸检测试剂盒驰援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货超2000万人份 [3] - “火眼”实验室在海外多地落地,提升当地核酸检测能力 [3]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市场 - 国家卫健委印发方案,提出到2022年多项出生缺陷防控目标,相关政策实施将加大妇幼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需求 [3] - 公司推进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民生应用,检测成本降低使NIPT有望成唐氏综合征主流筛查方式,检测范围不断扩大 [4] - 公司在生育健康行业基因技术和应用的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方面保持领先 [4] 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 - 为综合实力强、业务量大的医疗机构提供高通量基因测序仪、高分辨质谱仪及配套试剂盒和大数据分析及储存平台,协助建立精准医学检测平台 [4] - 全国371家产前诊断中心中,超180家与公司合作,超120家配置华大自主测序平台,总计超140台测序仪,海外平台也已运行 [4] - 相关行业政策实施使技术自主可控、质量优、成本可控的医疗设备及试剂发展空间广阔 [5]
华大基因(300676) - 2019年11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0:1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华大基因,证券简称300676,编号2019 - 006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时间为2019年11月21日12:30 - 13:30,地点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北山道136号华大基因7楼 [1] - 参与单位为山西证券,人员为鲍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法务总监徐茜,证券事务代表敖莉萍,财务高级经理柳慧 [1] 经营业绩与业务布局 - 公司高管介绍2019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产业布局、产品及竞争优势、未来潜在增长点 [1] 业务市场情况 - 2019年6月底,生育产品临床检测累计服务近900万人次,完成超510万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人次和样本量行业领先 [1] 肿瘤早筛业务 - 肿瘤防治重在“三早”,开展肿瘤早筛可提早发现肿瘤,提示高危人群风险,降低癌症发病率 [1] - 公司累计完成超420万例HPV检测,发现约38万例阳性受检者,有效预防宫颈癌,还推进肠癌早筛和泛癌种多组学早筛等产品 [1] - BRCA1/2试剂盒针对乳腺癌、卵巢癌患者,可精准筛选适用于PARP抑制剂的敏感获益患者,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 高通量测序技术优势 - 传统方法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低、检测时间长,部分病原无法培养,PCR适合检测已知感染,高通量测序可提升检出率,缩短交付周期,贴合临床需求 [2] - 公司建立多种病原检测技术平台与产品体系,形成多产品梯次化布局,满足临床多样化需求 [2] 自主仪器情况 - 截至2019年6月底,除部分科研客户需求外,公司完成自主平台切换,自主测序仪占比超94%,自主平台数据产出量占比85% [2] - 华大自主测序平台数据质量达全球领先水平,获多家单位高度评价 [2]
华大基因(300676) - 华大基因:2020年8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二)
2022-12-04 09:3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晨钟资产魏芳等多家机构人员 [1] - 时间为2020年8月27日16:30 - 17:30 [1] - 地点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北山道136号华大基因7楼701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裁杜玉涛等 [1] 公司业务优势及成果 感染防控业务 - 主力产品PMseq®基于mNGS技术,可对感染标本直接高通量测序,为疑难危重感染提供诊断依据 [1] - 新冠疫情初期,mNGS技术无需培养分离样本,短时间鉴定新冠病毒核酸序列,为后续研发赢得时间 [1] - 今年根据不同病原类型和检测灵敏度,细化升级PMseq®系列产品 [3] 新冠检测试剂盒业务 - 基于多年经验积累,迅速研发多款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技术覆盖多种方法 [3] - 新型冠状病毒2019 - 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获多国认证,被WHO列入应急使用清单 [3] - 截至2020年6月末,海外累计发货超过3500万人份 [3] - 帮助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火眼”实验室,提供综合解决方案,驱动检测试剂盒全球化布局 [3] 公司业务规划 “火眼”实验室 - 疫情期间提供新冠病毒检测全套解决方案,服务模式获多国认可 [3] - 疫情平稳后,推动“火眼”实验室用于其他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防控,探索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控等领域的应用 [3] 肿瘤防控业务 肿瘤早筛 - 已上市无创肠癌早筛基因检测产品华常康™及其“筛诊保”闭环解决方案 [3] - 无创肝癌早筛产品完成技术和产品开发,启动资质申报工作 [3][4][5] - 消化系统多癌种高通量测序早筛产品开展临床验证工作 [3][4][5] 肿瘤监测 - 联合开发Signatera技术,可检测术后微小残留病变,监测患者ctDNA动态变化,预测疾病进展 [4] - 上半年推出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检测和同源重组缺陷(HRD)评分检测,完善产品线布局 [4] - HRD缺陷修复产品采用评价算法,与多家国内肿瘤医院开展临床合作,推动临床科研和药厂临床试验合作 [4] 公司研发情况 研发投入 - 2020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金额为16,995.89万元,同比增长11.72% [4] 重点研发项目 生育健康领域 - 完成CNV - seq产品升级、临床全外显子产品优化升级、全因1.0产品优化升级、携带者筛查产品扩项升级 [4][5] - 启动地中海贫血/镰刀型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盒开发工作,建立单基因病检测技术 [5] - 完成拷贝数变异(CNV)自动化解读软件开发 [5] 肿瘤防控领域 - 开发新一代复发监测产品,动态监测肿瘤复发 [5] - 2020年主攻HRD产品,与多家国内肿瘤医院开展临床合作 [5] 感染防控领域 - 新增高敏版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产品,细化产品 [5] - 完成六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的研发 [5] 多组学大数据领域 - 针对DNA类产品,完成低起始量建库技术开发,优化交付流程 [5] - 优化RNA链特异性建库技术,缩短交付周期 [5] - 持续进行高通量多组学产品开发与优化,推动自主平台单细胞平台商业化推广 [5] - Dr.Tom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除转录组学、表观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产品即将完成开发上线并国际推广 [5]
华大基因(300676) - 华大基因:2020年8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9:32
公司业绩与经营情况 - 2020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1.08亿元,同比增长218.0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1亿元,同比增长734.1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6.05亿元,同比增长801.46% [1] - 公司毛利率为65.34%,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产品毛利率略高,肿瘤和感染产品毛利率略有波动 [1] - 2020年半年度研发投入总金额为1.7亿元,同比增长11.72% [1] 业绩增长原因 - 公司在基因组学及感染防控领域经验积累丰富,产品布局广泛,疫情下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服务需求大增,“火眼”实验室助力疫情防控 [1][2] - 公司聚焦主营业务,加强产品研发创新,拓展营销渠道,推进重点研发项目,产品注册申报进展大,未来“火眼”实验室有更多应用规划 [2] 海外“火眼”实验室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新冠检测产品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海外发货累计超3500万人份 [2] - 报告期末海外设计建设“火眼”实验室58个,分布在17个国家(地区),已运营“火眼”实验室最大日检测通量超20万人份 [2] - 研制出符合P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的新型气膜版“火眼”实验室 [2] 海外“火眼”战略布局 - 疫情期间投入技术力量抗疫,拓展国际销售渠道,疫情后依托“火眼”实验室衍生服务和产品拓展国际市场,进行相关产品资质申报 [2] 海外业务突破与运营计划 - 加强国际团队构建,打造国际交付精益人才梯队 [3] - 为不具备完善临床检测能力的国家填补精准诊断领域空白,在发达国家推广高通量测序产品 [3] 肿瘤基因检测行业战略 - 基于自主可控测序平台和技术体系,建立肿瘤基因检测闭环产品线,完善成本可及、渠道可控和认知正确的发展战略,与相关部门协作实现患者普惠 [3] 肿瘤早筛产品推广计划 - 子公司华大数极专注肿瘤早筛业务,完成核心技术研发,申请多项专利,开展多中心验证试验和前瞻性临床验证 [3] - 已上市无创肠癌早筛基因检测产品华常康™及其“筛诊保”闭环解决方案,发布肝癌早筛技术EpiPlex TM,未来提供优质产品 [3] 多组学布局情况 - 基因组学之外,蛋白组学等领域都可开发有竞争力产品 [3]
华大基因(300676) - 2019年4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16
公司业绩与经营情况 - 2018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3,640.61 万元,同比增长 21.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8,664.55 万元,同比下降 2.88% [1] - 2018 年度公司合并口径研发费用为 26,092.04 万元,同比增长 49.68% [2] - 2019 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稳健增长,研发投入保持较高增长水平 [2] - 2018 年公司肿瘤和感染防控板块营收增速均在 50% 左右 [4] - 2018 年公司肿瘤相关业务收入达 3.57 亿元,同比增速超过 50% [4] - 2018 年公司多组学大数据及合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7.03 亿元 [4] 新产品规划与上市进程 - BRCA1/2 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于 2018 年 7 月获 NMPA 创新审批资格;肺癌组织试剂盒和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注册申请已获 NMPA 受理,预计一年左右有更确定上市进程 [2] 投资并购情况 - 公司秉承“全球化”“全产业链”“前瞻性”投资指导方针,在多个细分领域投资,截至 2018 年末完成投资的代表性公司有英国 Congenica、吉因加科技等 [2][3] 经营现金流与毛利率问题 - 2019 年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变化,一是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超 70%,二是客户回款周期长 [3] - 截至 2018 年末,公司自主测序仪占比超 93%,是临床医学检测业务保持较高毛利率原因之一 [3] 研发投入方向 - 肿瘤方面研发投入更大,生育健康方向在无创产前检测等有布局投入;病原检测研发也有积极投入 [3][4] 业务增长模式 - 通过科研服务与医疗机构合作积累临床科研,带动临床产品应用;科研板块样本数据积累带动未来临床板块增长 [4] - 自主平台投放提供临床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相关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 [4] 肿瘤业务情况 - 公司具有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主要业务收入集中在肿瘤个体化用药指导和靶点筛查方面 [4] - 多基因、泛癌种是未来肿瘤研究发展方向,公司将推动肿瘤相关基因检测测序成本下降 [4] 数据库建设情况 - 公司构建多种组学数据库,形成核心竞争力;虽有遗传学问题暂无法解释,但数据积累有助于开发新产品 [5]
华大基因(300676) - 2018年5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52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和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有国寿股权投资等187家机构,共235人 [1] - 时间为2018年5月17日10:00 - 17:00 [1] - 地点在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金沙路国家基因库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首席执行官尹烨等 [1] 公司发展理念与历程 - 生命经济时代核心资源是基因,深圳国家基因库由华大集团参与筹建和运营 [1] - 公司1999年成立,2007年迁至深圳,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如大熊猫基因组、肠道菌群计划等 [2] - 应对SARS、埃博拉病毒等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检测试剂盒和援建测序实验室 [2] - 帮助西藏解决包虫病,援助巴马县完成地中海贫血检测,计划通过基因检测消除该疾病 [2] - 公司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销售代表,4000所机构、1.3万合作伙伴,检测超1200万例,无创检测超300万例 [2] - 有20个中心实验室和超100个联合实验室,稳定运行超100年 [2] - 选择快速放量让精准医学普惠,让顶尖技术接地气 [2] - 上市敲钟人员为受助患者和员工,创始人承诺5年不减持,管理团队承诺每年至少捐赠一种遗传病 [2] 2017年十大事件回顾 - 民生方面,感染收集8000例疑难感染基因组学样本,发表10篇SCI文章,西藏包虫病项目完成约83万样本;生育方面,深圳NIPT列入公共卫生项目,检测样本量达14万例 [3] - 2017年7月14日,公司成功登陆A股创业板 [3] - 加强两癌防控,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推广基因检测 [3] - 拥有全球领先的基因组学服务体系,开发自主基因分析平台BGI online [3] - 基于NIFTY开展孕期肿瘤筛查研究,增加研发费用投入 [3] - 获得ISO认证,提升生产水平 [4] - 在IT方面投入团队和资源,打通内部系统实现端到端分析 [4] - 完成对英国康剑尼科的B轮融资战略投资,股权投资何氏眼科 [4] - 成立华基金救助地中海贫血,光基金做眼症研究,CEO尹烨个人捐赠100万元用于狂犬病研究 [4] - 增加科普宣传力量,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民众对基因的认知 [4] 2017年年度业绩 - 营业收入20.96亿元,比2016年增长22.44%,年复合增长率约22%;净利润3.98亿元,相比2016年增长约20% [4] - 生育健康类服务毛利率高达67.77%,复杂疾病类业务和基础科研的毛利率分别为44.38%和43.11% [4] - 2017年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8.3%左右,2018年预计超过10% [4] - 主营业务分生育健康、复杂疾病、基础科研、药物研发四个部分,2017年生育健康类服务收入11.36亿元(占比54.21%),同比增长22.28%;复杂疾病类服务收入4.57亿元(占比21.79%),同比增长19.11%;基础科研类服务收入4.04亿元(占比9.29%),同比增长22.80%;药物研发类服务收入9085.68万元(占比4.33%),同比增长52.95% [5] 七大业务主题演讲 - 生育健康:截止2018年4月底,生育健康类业务检测样本累积超300万例,无创产前检测领先全球,未来将引领生育健康遗传领域 [5] - 肿瘤:建立多组学早筛系统,融合基因、影像、代谢提高肿瘤找准率,降价救命造福百姓 [6] - 病原:包虫病项目受关注,样本超100万,推广防控模式,未来结合基因组学、影像组学和AI系统提高诊断准确率 [6] - 科技服务:面向全球生命研究机构提供技术外包服务,依托多种技术,提供定制化研究方案 [6] - 国际业务:海外模式包括B端和G端,希望融入当地精准医学项目,传递技术 [6] - 大数据:注重数据安全和伦理规范,明确数据归属,为一带一路国家赋能,建立数据库 [7] 互动问答 - 三代测序仪仪器饱和度超90%,科研市场应用前景大 [7] - 国际竞争比拼硬指标、性价比、交付周期,希望合作研发,差异化竞争 [7] - 海外业务遵守当地法规,中国公司内部成立管理委员会,执行法律规定 [8] - 肿瘤早筛结合影像和血液检测,可提高准确性 [8] - 无创产前检测目前针对三体综合症和部分基因组片断重复疾病,增加数据量可检测更多遗传病 [9] - 特定肿瘤某种分析组合方式可提高精准度,对所有肿瘤需各个击破 [9]
华大基因(300676) - 2018年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2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简称华大基因,代码 300676,2018 年 8 月 29 日 15:30 - 16:30 举行半年报业绩说明会,采用线上电话会议形式 [1] - 参与单位包括中信证券、里昂证券等多家机构,公司接待人员有总经理尹烨等 [1] 2018 年上半年业绩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 114,080.20 万元,同比增长 28.44%;利润总额 25,492.37 万元,同比增长 5.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774.58 万元,同比增长 8.73% [1] - 利润分配预案:以 2018 年 6 月 30 日总股本 400,100,000 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2.00 元(含税)[2] 业务相关问题及回复 复杂疾病业务 - 增速较快原因:HPV 检测收入增速显著;PMseq 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受市场重视;遗传性肿瘤和个体化用药模块贡献较大业务收入比重 [2] 基础科研业务 - 两类产品线:动植物相关基因检测收入较稳定,与人相关基因检测预计未来爆发式增长,如公司推出 600 美金个人全基因组测序,上半年复杂疾病中与人相关基因检测增速明显 [2] - 收入增速低、毛利率下降原因:市场竞争激烈,部分高校等对价格敏感,行业进入者增多加剧竞争;预期:是暂时现象,公司推广国产测序平台有成本优势,与人相关基因检测服务预计未来增长较快 [3] 自主测序平台 - 截至 2018 年 6 月底,临床用途 BGISEQ 测序仪在海内外超 100 家实验室装机并稳定运营,科研服务自主平台数据产出量占比超 70%,较去年同期增长 270%,基于该平台产品推广取得突破 [3] 生育健康业务 - 毛利率下降因民生项目业务开展,商业部分毛利率较稳定;目前基本使用自主平台,有能力控制成本,拓展新服务产品,预计下半年到明年升级版检测服务覆盖范围增加,对毛利率有积极贡献,未来毛利率将保持相对稳定 [3] 肿瘤个性化筛查 - 使用自主测序平台,与生育健康设备型号不完全一样,公司与医院联系紧密,未来将加大合作,设备从科研市场算起运行至少三年 [3][4] 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检测 - 血液和组织检测都有,结合数万例肿瘤患者基因检测数据,数据库解读和人工解读测试结果一致率超 90%,致病和疑似致病解读一致性更高,临床测试样本中意义未明突变<3% [4] 民生项目合作协议 - 后续根据不同地区临床情况和医疗卫生组织能力推进,涉及重大业绩影响合同会按规定在巨潮资讯网披露 [4]
华大基因(300676) - 2018年8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2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媒体采访,40家媒体参与 [1] - 活动时间为2018年8月1日10:00 - 12:00,地点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北山道136号二办701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徐茜、生育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彭智宇、投资者关系副总监吴宗泽 [1] 生育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彭智宇发言要点 深圳市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项目成果 - 2011 - 2017年深圳唐氏综合征总发生率从4.70/万上升到11.64/万,唐氏儿活产率从2.36/万下降到0.84/万 [1]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华大基因为深圳市312,582位孕妇提供服务,2017年深圳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人群覆盖度约70%,居全国首位 [1] - 该项目创下四个全国第一,纳入公卫项目增加民众福祉并带来大数据研究机遇 [2]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热点回应 - 检测针对21、18、13三体综合征3种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2] - 截至2018年5月31日,为全球313万余名孕妇提供检测,约1.9万孕妇提早发现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并预防 [2] 董事会秘书徐茜发言要点 公司股价回应 - 股价受大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公司发布澄清公告解释媒体误解 [2] - 公司官网和官微发布致孕妈妈的信消除大众担忧,公司高管等发布增持计划,累计增持不低于1.9亿人民币 [2] 湖南检测案例回应 - “华大漏检”说法错误,湖南案例不在检测范围内,检测服务合格 [3] - 无意深究责任对错,无过错不存在赔偿,但给予人道主义关怀 [3] - 希望媒体给受检者家庭空间,推动各界关爱不幸家庭 [3]
华大基因(300676) - 2018年9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2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业绩说明会 [2] - 参与单位 84 家机构,共 101 人 [2] - 活动时间为 2018 年 9 月 13 日 14:30 - 16:30 [2] - 活动地点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北山道 136 号华大基因 8 楼 812 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经理尹烨、首席运营官张凌等 [2] 生育健康业务情况 - 生育健康领域提供基因检测服务的有华大基因、贝瑞基因等多家公司 [2] -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方面,华大基因和贝瑞基因领先;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方面,华大基因和博奥生物更具优势 [2] - 华大基因生育健康产品线布局全面,头部效应会愈发明显,且在核心医院和政府项目合作上有优势 [2] 王石相关情况 - 王石担任华大集团联席董事长,暂时未参与股份公司工作 [3] - 王石经验丰富且热衷公益,公司相信他会在各板块贡献智慧和力量 [3] 研发与市场竞争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基因组学类检测和研究服务,基因测序服务定位于商业服务和临床应用 [3] - 基因测序领域竞争激烈,但能推动行业发展,公司暂时领先,将利用数据优势升级技术惠及更多民众 [3] 市值与公司工作重点 - 二级市场价格和市值由多种因素决定,公司更看重创造长久价值,管理层多次增持彰显信心 [3] - 2018 年公司最重要的两件工作是让团队更团结和加大研发力度 [3] 中美贸易战影响与肿瘤检测业务 - 中美贸易战涉及生物医药领域主要是医疗器械产品,公司美国业务收入占比小,对整体经营收入影响有限 [4] - 美国对中资企业并购投资限制或影响公司海外投资布局,但国产替代行业和产品或带来发展契机 [4] - 截至 2018 年 6 月底,肿瘤基因检测业务与超 180 家医院合作,上半年为超 1.2 万名受检者提供服务,未来成长空间大 [4] 核心服务与科研储备 - 公司主要服务是减少出生缺陷、加强肿瘤防控、抑制重大疾病危害 [4] - 公司开展“生命周期表”计划,全球发表五百多篇论文解析五百多个物种,中国贡献 33%超美国 25%,华大基因参与中国部分的 76% [4] - 公司形成庞大数据库,搭载基因云平台,具有精准分析、强检出和便捷数据传输能力,是核心竞争优势 [5] - 公司在生育健康领域领先,肿瘤检测与国外企业基本同一起跑线,疾病感染防控有经验积累,对个人基因组测序有信心和技术储备 [5] 自有平台数据与销售情况 - 截至 2018 年 6 月底,公司科研服务自主平台数据产出量占比超 70%,较去年同期增长 270% [5] - 基于 BGISEQ 平台的产品推广取得突破,公司提供整体服务解决方案而非单一平台销售 [5]
华大基因(300676) - 2018年9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2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业绩说明会 [2] - 参与单位有财通证券、申万宏源等44家机构,共51人 [2] - 活动时间为2018年9月7日14:30 - 17:30 [2] - 活动地点在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路48号中信证券大厦 [2] - 接待人员包括总经理尹烨、首席运营官张凌等 [2] 肿瘤早筛业务 - 肿瘤早筛市场基于与时俱变的基因,核心是成本可控性 [2] - 公司会利用自主平台优势,使肿瘤早筛产品适用于泛癌种 [2] - 行业在不同癌种上探索,有望形成互动和共享机制 [2] 基因检测竞争优势 - 公司有庞大数据库和基因云平台,具备精准分析、强检出和便捷数据传输能力 [3] - 基础科研服务依托国产测序仪和分析交付平台,实现全面替代 [3] - 截至2018年6月底,科研服务自主平台数据产出量占比超70%,较去年同期增长270% [3] - 基于BGISEQ平台的产品推广取得突破,获全球客户和学术界认可 [3]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 当前公司美国业务暂不涉及加征关税产品,但未来可能面临原材料加价问题 [3] - 国产替代行业和产品或迎政策机遇,公司获CE资质利于增强竞争力 [3] - 美国对中资企业并购投资限制或影响公司海外布局和技术引进 [3] - 公司将加大销售和研发投入,加强市场分析,采取灵活采购策略应对 [3] 与药企合作情况 - 同等成本下,全球基于基因组CRO大多出自公司,公司服务稳定、熟悉流程、有经验和认证 [4] - 与药厂合作业务增长原因一是行业针对特定人群或基因开发新药需基因检测研究,二是公司质量体系满足国际大药厂需求 [4] 大数据平台管理 - 基因是战略资源,数据库问题关系国家战略,需动态看待基因数据问题 [4] - 要管促结合,促进基因数据公开同时做好安全与合规管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