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泰生物(300601)

搜索文档
康泰生物(300601) - 2018年11月9日投资者关系接待活动登记表
2022-12-03 09:06
行业发展 - 疫苗行业逐步恢复,国家疫苗行业监管长效机制政策未公布,未来监管将加强,行业门槛提高,市场向优质企业倾斜,集中度提升 [2][3] 产品研发与生产 狂犬病疫苗 - 公司在研狂犬病疫苗有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 - 5细胞)和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后者优势明显且研发进展顺利,为避免重复建设和集中资源推进其他疫苗研发,撤回前者申请 [3] 13价肺炎疫苗 - 已完成Ⅲ期临床研究,预计年底揭盲,后续进展将依规披露 [4] 基因工程疫苗 - 上市销售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和在研的重组肠道病毒71型疫苗(汉逊酵母)是基因工程疫苗,具有成本低等优势 [4]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 - 处于Ⅲ期临床研究阶段,车间正在建设,后续进展将依规披露 [5] 生产基地产品布局 - 光明生产基地以生产基因工程疫苗、病毒类疫苗为主;北京生产基地以生产菌类苗、联合疫苗、结合疫苗为主 [5] 公司地块处理 - 南山区科技园地块将拆除重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产业研发及总部集聚中心等 [4]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增持计划于公告之日起12个月内实施,后续将依规披露进展 [5]
康泰生物(300601) - 2020年12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8:44
疫苗研发进展 - 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2019年12月申请药品注册批件,2020年1月纳入优先审评名单,已收到生产现场检查通知,待抽样检定合格且通过审评审批后可取得注册批件 [2] -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已获得临床试验总结报告,正按新办法准备申报注册批件 [2] 项目建设情况 - 百旺信应急工程从开工到疫苗车间建成仅数月,车间正进行设备调试、认证等工作,建成深圳首个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后续将打造产学研平台 [3] 未来产品规划 - 未来2年公司将迎来产品集中上市收获期,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等产品有望陆续上市,百旺信项目研发的新型疫苗也将尽快上市 [3] 核心产品销售预判 - 四联疫苗今年包装升级,预计年底完成招标准入,价格提升,未来销量和单剂均价将增加 [4] - 乙肝疫苗2020年6月获补充申请批件,10月有产品获批签发,明年有望恢复市场供应正常水平,销量全面恢复 [4] -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今年销量增长明显,预计市场需求持续增加,销量将进一步增加 [4] 销售团队情况 - 公司目前销售队伍千余人(含封闭式推广服务商),未来3年将随重磅产品上市扩充人员规模,强化队伍建设 [5] 未来研发规划 - 公司在推进在研项目同时,将考量mRNA疫苗等新技术路径应用研究,关注新型疫苗创新科研 [5]
康泰生物(300601) - 2021年6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3:08
疫苗研发进展 - 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已申请药品注册批件并完成注册现场检查 [1] -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已按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申请药品注册批件 [1] - 新型肺炎灭活疫苗2020年2月启动研发,9月获药物临床试验批件,2021年2月取得I/II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5月被纳入紧急使用,已启动III期临床试验 [2] - 腺病毒载体新型疫苗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并提交临床试验申请 [2] - 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已完成Ⅲ期临床研究现场工作 [2] - 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组分)联合疫苗等疫苗临床试验有序推进 [2] -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准备工作进行中 [2] - 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四价手足口病疫苗、麻腮风水痘疫苗、四价流感疫苗等处于临床前研究 [2] 新技术布局 - 公司考量mRNA疫苗、重组载体疫苗和新型佐剂等新技术路径的应用研究,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新技术领域布局 [3] 可转债情况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初始转股价格不低于发行时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和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具体价格由董事会在发行前与保荐机构协商确定 [3] 销售团队与策略 - 公司目前销售队伍千余人(含封闭式推广服务商),未来3年销售人员规模将逐步扩充,结合产品特点完善产品医学手册,强化医学团队建设和学术培训,完善营销队伍,拓展终端市场 [3] 大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杜伟民减持系个人资金需求,持股5%以上股东YUAN LIPING减持系个人资产规划、境内投资和个人资金安排需要,减持不影响公司经营 [3]
康泰生物(300601) - 2021年11月23日-11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5:44
疫苗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疫苗市场:疫情前国际四大疫苗巨头几乎垄断市场,疫情后仅辉瑞mRNA新冠疫苗获批销售,格局被打破,部分企业扩大疫苗板块布局 [2][3] - 国内疫苗市场:《疫苗管理法》出台使监管趋严、准入门槛提高,疫情为新兴企业带来契机,老牌企业在质量控制和规模生产方面仍具优势,未来创新实力强的企业将占更大优势 [3] 疫苗研发新技术迭代 - 行业历经多次技术革命,新技术路径不断涌现,mRNA技术有望为新型疫苗研制提供新思路,但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是核心指标 [3] 公司研发规划 - 稳步推进在研项目,布局多联多价、新型和升级换代疫苗,注重新技术应用研究和平台建立,加强对外研发合作 [3][4] 公司产品进展 -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2021年9月获药品注册证书,10月获批签发证明,已在部分省份准入,其余省市招标准入工作推进中,已布局更高价次产品 [4] -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生产注册申请获受理,后续按规定审评审批,从法国引进技术并优化,具多种优势 [4] - 新冠灭活疫苗:2021年5月获国内紧急使用批复,6月国内接种,海外III期临床试验进行中 [4] - 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完成临床前研究并提交申请,获印度尼西亚紧急使用授权,获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商业化权利 [4][5] - 其他在研产品: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完成Ⅲ期临床现场工作,部分疫苗临床试验有序推进或获批件,已布局多联多价疫苗 [5] 公司国际化拓展 - 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升研发实力,部分产品获出口证书,腺病毒新冠疫苗为出口搭建平台,国际化是重点发展方向 [5] 公司销售团队和营销策略 - 销售队伍千余人,随上市产品增多将扩充人员规模,结合产品特点完善医学手册,强化医学团队和学术培训,完善营销队伍建设,拓展终端市场 [6]
康泰生物(300601) - 2022年1月19日-1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05:28
产品进展 -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为全球首创双载体疫苗,2021年9月获药品注册证书,10月获批签发证明,11月国内上市,已在广东等多省份准入,其余省市招标准入工作推进中 [2] -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生产注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后续将经审评审批程序,产品优势明显、前景良好 [3] - 新冠灭活疫苗2021年5月获国内紧急使用批复,6月国内接种,海外III期临床试验6月首针接种;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完成临床前研究并提交申请,获印尼紧急使用授权和同源加强针授权 [3] - 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完成Ⅲ期临床研究现场工作,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等临床试验有序推进,部分疫苗获临床试验批件,准备工作进行中,公司还布局多联多价疫苗 [4] 技术布局 - mRNA疫苗核心竞争力源于序列设计和递送系统,公司建立多个研发平台,掌握多方面核心技术,注重新技术应用研究和平台建立,加强对外合作 [3][4] 未来预期 - 预期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等产品近几年陆续上市,多联多价疫苗获批上市将保障公司发展 [4] 国际化规划 - 公司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部分产品获出口证书,腺病毒新冠疫苗获印尼授权,未来将开拓国际市场合作及销售路径 [5] 销售策略 - 公司销售队伍千余人,随上市产品增多将扩充人员规模,结合产品特点完善手册,强化医学团队和学术培训,完善营销队伍建设,拓展终端市场 [5]
康泰生物(300601)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36%[3]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0%[3]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64.4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19%[3]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40%[3] - 营业总收入为25.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20] - 净利润为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80.4%[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428元,同比下降84.0%[21] 常规疫苗业务表现 - 前三季度常规疫苗(不含新冠疫苗)销售收入23.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75%[4] - 第三季度常规疫苗(不含新冠疫苗)销售收入7.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42%[4] - 主要产品四联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6.41%[4] - 乙肝疫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58%[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增加至8.87亿元,同比增长81.70%,主要因非免疫规划疫苗销量增长及市场投入增加[10] - 研发费用大幅上升至5.81亿元,同比增长161.34%,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10] - 营业总成本为19.8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63.3%[20] - 研发费用为5.81亿元人民币,同比激增161.3%[20] - 销售费用为8.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7%[20] 资产减值及信用减值 - 资产减值损失激增至-4.84亿元,同比下降1680.90%,主要因计提新冠灭活疫苗相关资产减值准备[11] - 信用减值损失为-254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58.8%[21] - 资产减值损失为-4.8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加1680.8%[21]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84%[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至2.61亿元,同比减少72.84%,主要因销售回款减少及税费支出增加[1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21.60亿元,同比下降1093.69%,主要因购买金融产品及理财投资款变动[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降至-23.23亿元,同比减少176.04%,受经营及投资活动现金流影响[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8%[2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60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资本支出和投资支付增加[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3.23亿元,同比下降176.1%[24]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5.21亿元,同比增长310.3%[2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99亿元,同比下降69.4%[24] 其他收益和费用 - 其他收益增长至7789万元,同比增长103.83%,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11] - 所得税费用转为负值-5987万元,同比下降140.25%,主要因利润总额减少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1] - 投资收益大幅下降至94万元,同比减少99.83%,主要因现金管理收益减少[11] 资产负债项目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23.17亿元人民币至12.32亿元人民币,降幅65.28%[8] - 货币资金从年初35.495亿元降至12.324亿元,减少65.3%[17] - 应收账款从年初14.605亿元增至23.538亿元,增长61.2%[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2.88亿元[17] - 存货从年初10.582亿元降至8.236亿元,减少22.2%[17] - 短期借款从年初7.775亿元降至2.596亿元,减少66.6%[17] - 应付账款从年初7.082亿元降至2.148亿元,减少69.7%[17] - 在建工程从年初23.202亿元增至29.596亿元,增长27.6%[18] - 资产总额从年初141.490亿元降至138.605亿元,减少2.0%[18][19] 筹资活动现金流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6.17亿元,同比增长187.5%[24]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5126.55万元,同比下降90.2%[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4.79亿元,同比增长95.7%[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1亿元,同比下降118.5%[24] 汇率及审计说明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66.21万元,同比扩大227倍[24] - 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5] 股东信息 - 普通股股东总数71,857名,杜伟民持股25.37%为最大股东[13] 非经常性项目 - 城市更新项目获得回迁房屋建筑面积22,348平方米[16] - 城市更新项目获得现金补偿6,000万元[16]
康泰生物(300601)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18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18.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72%[1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3.72%至18.278亿元人民币[45][4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82,784.39万元,同比增长73.72%[24][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19%[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640.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81%[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50.28万元,同比下降64.19%,主要因计提新冠疫苗资产减值准备[27] - 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同比下降70.81%,从上年同期2.96亿元降至8640.5万元[140] - 净利润同比下降64.2%至1.21亿元[151] - 基本每股收益0.1735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86%[13] - 稀释每股收益0.1735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34%[13] -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0.1075元人民币[1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6%,同比下降3.11个百分点[13] - 公司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205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3.366亿元下降64.2%[152]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735元,较2021年同期的0.4937元下降64.9%[152] - 母公司2022年半年度净利润为-3.436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488亿元下降330.9%[1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8.65%至2.434亿元人民币[4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5.70%至6.070亿元人民币[4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5.7%至6.07亿元[151] - 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238.94%至4.910亿元人民币[4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1.5%至3.40亿元[151] - 母公司2022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2.284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0.485亿元增长370.8%[153] - 资产减值损失达-4.487亿元人民币,主要因新冠疫苗相关资产减值[49] - 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至4.49亿元[15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98%[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18.98%至1.078亿元人民币[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8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0.492亿元增长119.0%[1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88.4%至-6387万元[15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20亿元人民币,主要因理财投资款变动[4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20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2.796亿元下降372.5%[15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3.194亿元,同比下降214.5%[15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9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6.885亿元下降139.2%[15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31亿元,同比下降162.9%[15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4.004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9.641亿元增长45.3%[15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29.9%至7.404亿元[157]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561.8%至5.873亿元[158]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激增18208.9%至5.99亿元[15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5.954亿元,较期初的35.213亿元下降26.3%[1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7.681亿元,期末余额降至23.22亿元[15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乙肝疫苗/Hib疫苗/麻风二联苗/四联苗/23价肺炎疫苗等疫苗制品[6] - 公司拥有新冠灭活疫苗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Y25腺病毒载体)两大新冠疫苗产品线[6] - 13价肺炎疫苗用于预防13种血清型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6] - 四联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6] - 疫苗产品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两大类[6] - 多糖疫苗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提取细菌特异性多糖成分制成[6] - 多糖结合疫苗采用多糖共价结合蛋白载体的技术工艺[6] - 四联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0.13%[24] - 乙肝疫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76%[24] - 新上市产品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逐步放量[24] - 非免疫规划疫苗收入同比增长87.18%至16.318亿元人民币[48] - 毛利率最高的业务为非免疫规划疫苗,达88.84%[48] - 公司新冠灭活疫苗2021年5月获批国内紧急使用,2021年6月上市销售,目前海外Ⅲ期临床试验仍在进行[69] -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Y25腺病毒载体)2021年10月获印尼紧急使用授权并实现出口,但尚未获得国内临床试验批件[69] - 2022年二季度以来国内外新冠疫苗需求量快速下降,公司新冠疫苗销量快速下滑[69] - 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双载体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已成功上市[41] - 公司自主研发的国产首创四联疫苗是国家863专项重大科技成果[36] - 公司是国内唯一获得国产五联疫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的企业[36] - 公司60µ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属全球首创产品[36] 各地区表现 -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Y25腺病毒载体)获印尼紧急使用授权并实现出口[20] - 2022年5月新冠疫苗生产基地获欧盟质量符合性声明[20] - 2022年7月深圳生产基地获菲律宾GMP符合性声明[20] - 公司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Y25腺病毒载体)于2021年10月获得印度尼西亚国家药品和食品监管局紧急使用授权[31] - 公司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Y25腺病毒载体)生产基地于2022年5月获得欧盟质量受权人签发的符合性声明[31] - 公司深圳光明区疫苗生产基地于2022年7月获得菲律宾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签发的GMP符合性声明[31] - 公司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Y25腺病毒载体)于2021年10月获印尼紧急使用授权并实现出口[43] - 公司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生产基地于2022年5月获欧盟质量受权人符合性声明[43] - 公司深圳光明区疫苗生产基地于2022年7月获菲律宾食品药品管理局GMP符合性声明[43] - 因俄乌战争影响,新冠灭活疫苗在乌克兰的Ⅲ期临床数据揭盲延后[69] - 公司产品布局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经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真实准确完整[2]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送红股及公积金转增股本[74] - 全球疫苗市场预计2030年达1,127亿美元(不含新冠疫苗),2021-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6.5%[26] - 中国疫苗市场预计2030年达2,157亿元(不含新冠疫苗),2021-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12.3%[26] - 公司拥有在研疫苗项目30余项[19] - 公司拥有在研项目30余项,其中14项已进入注册程序[34] - 公司拥有处于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或申请药品注册批件的在研项目30余项[39] - 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从国际领先企业引进全套研发生产技术[43] - 公司变更部分可转债募集资金用途,将百旺信应急工程建设项目及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车间项目部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0] - 实际控制人杜伟民承诺锁定期满后第一年减持比例不超过持股的5%[107] - 杜伟民承诺第二年减持比例不超过持股的10%[107] - 公司承诺不为股权激励对象提供财务资助[10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批签发与生产 - 公司疫苗产品批签发通过率达到100%[30] - 报告期内公司疫苗产品批签发通过率达到100%[103] - 公司四联疫苗2022年上半年批签发数量为173.55万剂,同比下降5.07%[35] - 公司13价肺炎疫苗2022年上半年批签发数量为239.02万剂[35] - 公司乙肝疫苗2022年上半年批签发数量为1305.57万剂,同比增长4.42%[35] - 公司Hib疫苗2022年上半年批签发数量为18.09万剂,同比下降87.39%[35] - 公司百白破疫苗2022年上半年批签发数量为32.51万剂[35] - 公司23价肺炎疫苗2022年上半年批签发数量为0万剂,同比下降100%[35] -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已完成注册现场核查及GMP符合性检查[28] - 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已获得Ⅰ、Ⅲ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28] - 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车间项目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6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资产与负债变动 - 总资产137.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4%[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1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0.8%至92.4亿元[159][160] - 货币资金减少至26.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98个百分点至19.11%,主要由于分派现金红利及偿还短期借款[51] - 应收账款增加至22.1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79个百分点至16.11%,主要由于销售收入增长[51] - 在建工程增加至27.9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89个百分点至20.29%,主要由于疫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入增加[51] - 短期借款减少至3.8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7个百分点至2.8%,主要由于偿还期初借款[51] - 开发支出减少至2.5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9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新冠疫苗开发支出计提减值准备[51] - 货币资金减少至26.304亿元,较年初35.495亿元下降25.9%[144] - 应收账款增至22.172亿元,较年初14.605亿元增长51.8%[144] - 存货减少至9.291亿元,较年初10.582亿元下降12.2%[144] - 在建工程增至27.922亿元,较年初23.202亿元增长20.3%[146] - 开发支出减少至2.560亿元,较年初3.902亿元下降34.4%[146] - 短期借款减少至3.856亿元,较年初7.775亿元下降50.4%[146] - 应付账款减少至2.126亿元,较年初7.082亿元下降70.0%[146] - 合同负债减少至0.372亿元,较年初0.945亿元下降60.6%[146] - 资产总计减少至137.617亿元,较年初141.490亿元下降2.7%[146] - 未分配利润减少至19.603亿元,较年初24.350亿元下降19.5%[147] - 存货余额为4.42亿元[149] - 在建工程增加37.2%至6.40亿元[149] - 合同负债减少58.1%至3207万元[150] - 货币资金及流动资产总额为36.00亿元[149] - 未分配利润减少19.5%至19.6亿元[160] - 资本公积增长2.1%至54.71亿元[160] - 资产负债率从35.21%降至32.86%,改善2.35个百分点[140] - 流动比率从2.80提升至3.10,改善10.71%[140] - 利息保障倍数从83.99大幅下降至11.10,降幅达86.78%[141] - EBITDA全部债务比从0.16降至0.06,降幅62.50%[14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募投项目与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净额53.22亿元,报告期投入4.36亿元,累计投入38.46亿元[56] - 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3.47亿元,已基本全部投入募投项目[56] - 2020年非公开发行A股27,272,727股,发行价每股110元,募集资金总额300,000.00万元,净额298,530.97万元[57] - 截至报告期末已使用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246,832.96万元投入项目[57] - 2021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00万张,面值100元/张,募集资金总额200,000万元,净额198,966万元[57] - 截至报告期末已使用可转债募集资金103,149.45万元投入项目[57] - 研发生产楼建设项目累计投入27,175.69万元,投资进度100.65%[58] - 预填充灌装车间建设项目累计投入7,469.59万元,投资进度97.11%[58] - 民海生物疫苗基地项目累计投入156,832.96万元,投资进度75.21%[59] - 百旺信应急工程项目累计投入74,828.24万元,投资进度55.15%,实现效益17,921.6万元[59] - 腺病毒载体疫苗车间项目累计投入28,321.21万元,投资进度44.76%,实现效益20,117.42万元[5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90,000.00万元,投资进度100%[59] - 报告期投资额4.91亿元,较上年同期7.71亿元下降36.3%[54]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未到期余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6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3033.7万元,主要由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51][52] - 公司尚未使用的银行借款额度达17.70亿元,其中短期借款额度7.14亿元[13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股权激励与股东变动 - 公司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143名激励对象1014.2万股限制性股票[75]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3.83元/股[75] - 预留授予31名激励对象217.3万股限制性股票[76] - 回购注销离职激励对象2万股限制性股票[76]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因权益分派由1012.2万股调整为1515.7261万股[77] - 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因权益分派由217.3万股调整为325.397万股[77] - 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4,547,118股,实际可上市流通数量为4,483,478股[78] - 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由13.83元/股调整为9.16元/股,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由22.79元/股调整为15.14元/股[78] - 回购注销离职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20,965股[78][79] - 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976,179股,实际可上市流通数量为976,179股[79] - 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4,538,134股,实际可上市流通数量为4,331,233股[80] - 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974,382股,实际可上市流通数量为974,382股[80] - 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3,025,400股,实际可上市流通数量为2,770,834股[80] - 回购注销不满足解除限售条件的限制性股票13,778股[81] - 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四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2,965,745股,实际可上市流通数量为2,722,787股[82] - 回购注销考核不合格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59,899股[82] - 2019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541名激励对象3194.1万份股票期权[6] - 因离职注销首次授予的5名激励对象25.2万份股票期权[7][8]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数量从3194.1万份调整为3168.9万份,激励对象减至536名[8] - 2020年预留股票期权授予91名激励对象293.4万份,行权价112.4元/股[9][10] - 2020年注销不满足行权条件的股票期权291.655万份,首次授予期权数量降至2877.245万份,激励对象522名[12] - 首次授予第一个行权期511名激励对象行权1393.345万份,新增股份1393.345万股[13] - 预留授予第一个行权期激励对象行权68.0217万份,新增股份68.0217万股[15] - 2021年注销预留授予
康泰生物(300601)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8.714亿元,同比增长214.60%[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6亿元,同比增长987.7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84亿元,同比增长2,763.78%[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8.71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2.77亿元增长214.6%[19]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28.7%至8.13亿元[23] - 净利润同比增长988.2%至2.74亿元[21]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004.8%至3.27亿元[21]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976.2%至0.3971元[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2.887亿元,同比增长138.14%[10] - 研发费用9,560万元,同比增长44.24%[10] - 所得税费用4,841万元,同比增长949.59%[10]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07.3%至1.22亿元[2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38.1%至2.89亿元[2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4.2%至9560万元[21]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949.6%至4841万元[21]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416亿元,同比增长28%[24]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6219.91万元,同比增长36.3%[24]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64万元,同比改善65.97%[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65.97%,从-1.78亿元增至-6063.94万元[1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恶化581.39%,从8800.10万元降至-4.24亿元[1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105.79%,从4.16亿元降至-2412.90万元[1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减少256.35%,从3.26亿元降至-5.10亿元[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25.6%至8.13亿元[23]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增长128.9%至7.31亿元[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63.94万元,较上年同期-1.7819亿元有所改善[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36亿元,上年同期为8800.1万元[24]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4.5667亿元,同比增长15.1%[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12.9万元,上年同期为4.1645亿元[2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101亿元,上年同期为3.2627亿元[2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0.1115亿元,较期初35.2126亿元减少[2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应收账款19.717亿元,较年初增长35.00%[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0.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35.5亿元减少14.7%[1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9.71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14.605亿元增长35.0%[18]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4.26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1425万元大幅增长2892.3%[18]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25.31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23.202亿元增长9.1%[19]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4.64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7.775亿元减少40.3%[19]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2.68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7.082亿元减少62.1%[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00.29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91.667亿元增长9.4%[19]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7.08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24.35亿元增长11.2%[19] 非经常性损益及减值 - 政府补助3,200万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6]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导致信用减值损失-752万元,同比下降995.81%[10]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杜伟民持股26.11%(1.83亿股),其中限售股1.37亿股[13] - 股东袁莉萍持股19.61%(1.37亿股),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11%(2179.13万股)[13] - 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60,756户,较期初减少[13][15] - 限售股份总额1.53亿股,其中高管锁定股占比超99%[15] - 刘建凯与李彤分别新增15万股和10万股高管锁定股[15] 其他重要事项 - 城市更新项目拆迁补偿包括回迁房屋建筑面积22348平方米及现金补偿6000万元人民币[17]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5]
康泰生物(30060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7 16:00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拟以2021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中确定的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5元(含税)[3]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股本(具体转增数量未披露)[3]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50元(含税)[160]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转增6股[160] - 现金分红总额为595,258,677.95元(含税)[160] - 公司2021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158] 已上市疫苗产品组合 - 公司产品组合包含乙肝疫苗、Hib疫苗、麻风二联苗、四联苗、23价肺炎疫苗等免疫规划及非免疫规划疫苗[6] - 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覆盖13种肺炎球菌血清型引起的侵袭性疾病[6] - 四联疫苗用于3月龄以上婴幼儿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6] -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可预防23种血清型肺炎链球菌感染[6] - 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6] - 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适用于8月龄以上人群[6] - 公司产品线包括10µg/20µg/60µ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8种已上市疫苗[24] - 新增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Y25腺病毒载体)两种新冠疫苗产品[26]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36.52亿元,同比增长61.51%[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3亿元,同比增长86.01%[1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增长91.90%[14] - 基本每股收益1.85元,同比增长79.61%[14] - 稀释每股收益1.82元,同比增长80.20%[1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05%,同比提升2.49个百分点[14] - 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1.804元/股[16]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65,209.4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337.71万元[30] - 公司营业收入达36.5亿元,同比增长61.58%[54] - 免疫规划疫苗收入增长3,936.95%至11.64亿元[54] - 非免疫规划疫苗收入增长11.47%至24.86亿元[54] 分季度财务表现 - 2021年营业收入分季度分别为2.77亿元[16]、7.75亿元[16]、13.25亿元[16]和12.75亿元[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季度分别为0.25亿元[16]、3.11亿元[16]、7.00亿元[16]和2.27亿元[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季度分别为0.087亿元[16]、2.87亿元[16]、6.93亿元[16]和2.01亿元[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季度分别为-1.78亿元[16]、2.27亿元[16]、9.11亿元[16]和6.92亿元[16]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大幅增长335.37%至9.85亿元[54] - 毛利率同比下降16.97个百分点至73.01%[54] - 特许权使用费占营业成本38.61%达3.81亿元[57] - 研发费用增长32.65%至3.54亿元[61] - 财务费用下降176.44%至-5,917万元[6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5.65%[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52,270,156.54元,同比增长275.65%[6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40,302,555.87元,同比改善62.46%[6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663,139,826.98元,同比增长597.88%[67]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金额738,466,777.1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0.22%[65]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384,202,701.96元,占研发投入比例52.03%[65] -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因新冠灭活疫苗三期临床投入较大[66] - 研发人员数量460人,同比增长8.24%[63] - 博士学历研发人员14人,同比增长55.56%[63] 在研项目及研发管线 - 公司研发管线包含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和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Y25腺病毒载体)[6] - 公司拥有在研项目30余项,包括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等[23] - 公司拥有30余项在研项目,包括五联疫苗、四价手足口病疫苗等多联多价疫苗[45] - 自主研发的双载体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属全球首创品种[43] -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为国内唯一获临床批准的国产五联疫苗[43] - 公司布局mRNA、腺病毒载体等新技术平台,从国际领先企业引进多项疫苗生产技术[44] - 公司持续关注mRNA技术和病毒载体技术等国际前沿技术[101] - 公司专注于多联多价疫苗、新型疫苗及现有疫苗升级换代[101] - 第三代核酸疫苗技术推动RSV、HIV、登革热等疫苗研发突破[97] - 公司2022年将推动包括20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多项在研项目[100] - 疫苗研发周期通常需要7-15年时间且存在产业化不确定性[107] 新冠疫苗进展 -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Y25腺病毒载体)于2021年10月获得印度尼西亚国家药品和食品监管局紧急使用授权并实现出口[23] - 新冠灭活疫苗于2021年5月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31] - 自主研发新冠灭活疫苗2021年5月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32] -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Y25腺病毒载体)2021年10月获印尼紧急使用授权[32] - 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车间项目建成并投入大规模生产[36] - 公司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Y25腺病毒载体)于2021年10月获得印度尼西亚紧急使用授权[49] -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Y25腺病毒载体)2021年3月启动国内临床试验申请资料滚动提交[110] - 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获得印度尼西亚国家药品和食品监管局紧急使用授权并实现出口[110] - 新冠灭活疫苗海外三期临床试验正在实施中[109] - 新冠灭活疫苗海外Ⅲ期临床进行中[62] - 新冠灭活疫苗2021年5月国内获批紧急使用并于6月上市销售[109] 批签发数量 - 四联疫苗2021年批签发数量为431.73万剂,同比下降22.40%[41] - 13价肺炎疫苗2021年批签发数量为41.76万剂,为新增获批品种[41][42] - 23价肺炎疫苗2021年批签发数量为135.98万剂,同比下降66.71%[41] - 乙肝疫苗2021年批签发数量达2,574.78万剂,同比增长1,180.79%[41] - Hib疫苗2021年批签发数量为291.31万剂,同比增长19.96%[41] - 冻干Hib疫苗2021年批签发数量为44.88万剂,为新增获批品种[42] - 疫苗产品批签发通过率达到100%[33] - 疫苗销售量增长280.53%至7,442.36万剂[56] 业务分部和地区收入 - 自主产品-非免疫规划疫苗收入24.86亿元,占营业收入68.07%[52] - 自主产品-免疫规划疫苗收入11.64亿元,同比增长3,936.95%[52] - 出口收入9.57亿元,同比增长39,020.94%[53] - 海外出口收入95721.73万元,相比2020年增长39020.94%[34][35] - 华南地区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279.37%[53] - 华东地区收入6.75亿元,同比增长21.62%[53] - 华中地区收入5.59亿元,同比下降24.81%[53] - 生物制品业务收入36.50亿元,占营业收入99.94%[5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资产总额141.49亿元,同比增长47.62%[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1.67亿元,同比增长22.82%[14] - 总股本700,304,345股[14]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35.495亿元占总资产25.09%较年初8.827亿元增长15.88个百分点[7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清零较年初21.551亿元减少22.49个百分点[70][72] - 应收账款降至14.605亿元占总资产10.32%较年初16.132亿元下降6.51个百分点[70] - 存货增至10.582亿元占总资产7.48%较年初4.365亿元上升2.93个百分点[70] - 在建工程增至23.202亿元占总资产16.40%较年初11.363亿元上升4.54个百分点[70] - 短期借款激增至7.775亿元占总资产5.50%较年初0.113亿元上升5.38个百分点[70] - 长期借款增至4.175亿元占总资产2.95%较年初0.678亿元上升2.24个百分点[70] - 资产减值损失-154,960,737.2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0.77%[68] 募集资金使用 - 成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00万张,募集资金总额20亿元,净额19.8966亿元[37] - 公司2018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34,691.94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已累计使用33,015.34万元[79][80] - 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298,530.97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已累计使用220,624.46万元[79][80] - 公司2021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198,966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已累计使用87,421.99万元[79][80] - 预填充灌装车间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75.92%,累计投入5,839.65万元[81] - 民海生物新型疫苗国际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一期)投资进度为62.64%,累计投入130,624.46万元[81] - 百旺信应急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46.82%,累计投入63,531.96万元,实现效益60,953.11万元[81] - 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车间项目投资进度为37.76%,累计投入23,890.03万元,实现效益20,770.12万元[81] - 研发生产楼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27,175.69万元,投资进度100.65%[8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全额使用90,000万元[81]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532,188.91万元,累计使用341,061.79万元,尚未使用202,945.2万元[79]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金额为人民币538,607,597.93元[84]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及利息存放于公司募集资金专项账户[86]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存在因疫情形势、防疫政策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导致效益不达预期风险[110] 子公司民海生物财务数据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民海生物开展疫苗研发及生产业务[6] - 公司子公司民海生物总资产为5,783,710,126.21元,净资产为4,864,926,442.37元[89] - 民海生物营业收入为1,035,810,387.37元,净利润为202,033,433.79元[89] - 民海生物营业利润为217,594,354.85元[89]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00,000.00元[89]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821.49万元[19]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971.47万元[19]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7279.96万元[20] 市场环境与行业数据 - 全球疫苗市场2021年规模为640亿美元[21] - 中国疫苗市场2021年规模为761亿元(不含新冠疫苗)[21] - 全国公众疫苗认知调研显示85%受访者认可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94] - 2020年4月疫苗认知调研中仅47%受访者认可疫苗预防作用[94] - 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新冠疫苗[98] - 行业监管趋严要求企业提升研发工艺和质量控制[105] 生产与质量管理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根据国家疾控策略、市场销量和安全库存制定生产计划[28] - 公司坚持质量管控方针确保疫苗产品高品质[102] - 疫苗产品批签发通过率达到100%[33] 国际合作与出口 - 公司与美国默克、法国赛诺菲巴斯德、荷兰Intravacc、英国阿斯利康等国际企业开展技术合作[23] - 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产品已取得部分国家出口证书[23] - 公司通过WHO预认证的疫苗产品获得国际认可[98] - 公司加强海外产品注册及国际销售渠道拓展[103] 产能与建设项目 - 民海生物新型疫苗国际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将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23] - 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车间项目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109] - 百旺信应急工程建设项目二期目前仍在建设中[109] - 康泰生物产业研发总部基地2021年12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36] - 报告期投资额21.245亿元较上年同期9.582亿元增长121.72%[75] 公司治理与股东会 - 公司2021年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4次临时股东大会[113] - 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含3名独立董事[115]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12次[116]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监事会会议11次[117]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54.18%[127]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53.73%[127]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53.93%[127]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54.07%[127]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50.73%[127] - 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和自主经营能力与控股股东实现五分开[114] 董事、监事及高管持股与报酬 - 董事长杜伟民减持516,000股(占期初持股0.28%)至期末持股182,878,125股[128] - 监事会主席吕志云减持20,000股(占期初持股7.06%)至期末持股263,088股[128] - 董事刘建凯持股增加200,000股(增幅31.65%)至期末持股831,820股[128] - 董事苗向持股无变动,期末持股1,010,864股[128] - 副董事长郑海发持股无变动,期末持股15,417,252股[128] - 离任副总裁李彤减持100,000股(占期初持股15.83%)至期末持股731,820股[130] - 高管团队合计持股减少236,000股(降幅0.12%)至202,859,969股[130] - 温飞东持有公司股份15,000股(截至报告披露日)[129] - 董事会秘书陶瑾直接持有公司股份46,000股(截至报告披露日)[130] - 2021年12月完成董事会及监事会换届选举,涉及10名高管职务变动[132] - 董事长杜伟民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39.22万元[140] - 副董事长兼副总裁郑海发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44.93万元[140] - 副董事长温飞东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0元[140] - 董事兼副总裁刘建凯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21.35万元[140] - 董事兼总裁苗向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53.65万元[140] - 财务总监周慧于1996年加入公司[136] - 董事会秘书陶瑾于2011年加入公司[136] - 副总裁郑海发在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至2021年7月[137] - 副董事长温飞东在广州轻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领取报酬[137] - 独立董事李皎予在深圳市莱英达保税贸易有限公司任职自1993年5月[13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薪酬总额为1297.13万元[141] - 董事杜伟民本报告期参加董事会12次(现场5次/通讯7次)无缺席[147] - 董事郑海发本报告期参加董事会12次(现场4次/通讯8次)无缺席[147] - 董事刘建凯本报告期参加董事会12次(现场4次/通讯8次)无缺席[147] 股权激励计划 - 2017年限制性股票
康泰生物(300601)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1 16: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3.25亿元,同比增长140.74%;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23.77亿元,同比增长67.37%[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9亿元,同比增长303.21%;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0.36亿元,同比增长139.13%[4] - 2021年1 - 9月营业收入23.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37%,主要因销售收入增加[11] - 2021年1 - 9月营业成本3.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2.50%,主要因销售收入增加[11]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23.77亿元,上期为14.20亿元[28]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12.13亿元,上期为9.33亿元[28] - 净利润本期为10.36亿元,上期为4.33亿元[29]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1.5177,上期为0.6616[30] 现金流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60亿元,同比增长88.67%[4] - 2021年1 - 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67%,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13] - 2021年1 - 9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14%,主要因收回上年购买银行理财产品[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9.60亿元,上期为5.09亿元[31][3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81亿元,上期为 - 23.03亿元[3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2.75亿元,上期为25.56亿元[3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3.88亿元,上期为10.64亿元[31]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本期为15.76亿元,上期为5.62亿元[3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7.95亿元,上期为0.31亿元[3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56亿元,上年同期为4.67亿元[3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75亿元,上年同期为25.51亿元[3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0.54亿元,上年同期为7.56亿元[33]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58亿元,上年同期为4.77亿元[3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9.12亿元,上年同期为12.33亿元[33]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32.9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8.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0.2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0.88%[4]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9.29亿元,较期初增长345.10%,主要因收到可转债募集资金及销售回款增加[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02亿元,较期初下降90.64%,主要因收回上年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9] - 存货期末余额9.27亿元,较期初增长112.27%,主要因产成品、原材料增加[9]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17.26亿元,较期初增长51.04%,主要因在建工程百旺信应急工程建设项目达到转固条件[9]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17.30亿元,较期初增长52.25%,主要因民海生物新型疫苗国际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一期)等投入增加[9] - 2021年第三季度末短期借款4.92亿元,较上期增加4240.89%,主要因新增短期借款[10] - 2021年第三季度末应付债券14.97亿元,主要因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0] - 2021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39.2887690432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8.8269349042亿元大幅增加[24] - 2021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0182786249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1.5514303091亿元大幅减少[24] - 2021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7.409246142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6.1317203215亿元有所增加[24] - 2021年9月30日存货为9.266721214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3654537373亿元大幅增加[24] - 2021年9月30日固定资产为17.2603278648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1.4278339912亿元有所增加[25] - 2021年9月30日在建工程为17.2998799616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1.3627971961亿元有所增加[25] - 2021年9月30日短期借款为4.915102304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0.1132278945亿元大幅增加[25] - 2021年9月30日应付债券为14.9739553984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0[26] - 2021年9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0.2208959735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74.6343588839亿元有所增加[27]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29.19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为4679.02万元[7]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65965名[14] - 杜伟民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26.62%,持股数量1.83亿股,其中质押676.44万股[14]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袁莉萍持股137,331,675股,杜伟民持股45,332,531股,吴凌东持股比例0.87%、数量5,985,528股[15] - 杜伟民、袁莉萍和杭州合琨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为一致行动人,部分广发基金旗下基金管理人相同[15] - 项光隆合计持有6,825,137股,王成枢合计持有5,359,672股,均通过普通和信用账户持股[15] - 限售股份方面,期初总数155,329,663股,本期解除2,965,745股,增加242,958股,期末152,606,876股[17] - 杜伟民期末限售股数137,545,594股,为高管锁定股[16] - 其他股东期末限售股59,899股,为股权激励限售股,未达条件将回购注销[17] 城市更新项目情况 - 城市更新项目公司应得回迁房屋建筑面积22,348平方米及现金补偿6000万元[18] - 城市更新项目已取得建设用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及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19] - 城市更新项目目前处于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20] 可转债发行情况 - 2021年7月15日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2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20亿元,净额19.8966亿元[21] 费用情况 - 2021年1 - 9月研发费用2.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27%,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11] - 2021年1 - 9月财务费用 - 3946.5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2.72%,主要因现金管理产生的利息收入增加[11] 准则执行情况 - 2021年起执行新租赁准则,累积影响数仅调整当年年初留存收益及相关项目金额,不影响以前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4] 报告审计情况 - 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