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合科技(300457)

搜索文档
赢合科技(300457) - 2017年9月8日、9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1:4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457,证券简称赢合科技 [1] - 成立于 2006 年,控股股东为王维东先生和许小菊女士,持股比例约 47.23% [1] - 2015 年 5 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主营业务为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服务,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惠州 [1]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型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包括 GIC 嘉宝国际资产管理、Matthews Asia、淡联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 [1] - 时间为 2017 年 9 月 8 日、2017 年 9 月 11 日 [1] - 地点在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 接待人员为王晋 [1] 公司业务情况 - 积极布局锂电池全流程生产设备,形成涂布机、辊压机等产品系列,在锂电池设备服务方面行业领先,具备整线操控整合能力,能提供一站式锂电池智能生产线解决方案 [1][3] 公司经营数据 - 2017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7.37 亿元,同比增长 125.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1,432.76 万元,同比增长 98.24% [3] - 2017 年 1 - 6 月整体毛利率为 34%,自产设备部分毛利率为 38% [3] 公司发展情况及策略 - 受益于国家政策和市场增长,通过融合东莞雅康、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市场开拓等提升竞争力 [3] - 毛利率下降因整线交付模式使外协产品增加,未来将通过加大研发、提升自产产品比例等保障毛利率稳定及提升 [3] 公司竞争力优势 - 掌握锂电池全流程设备生产核心技术,有技术管理团队,产品力不断提升 [3] - 拥有国内领先的精密机械加工能力,具备产品质量控制优势 [3] - 2015 年首推锂电设备整线交付模式,有突出产品线优势 [3] - 核心管理层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提前布局未来风口领域 [3]
赢合科技(300457) - 2017年9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1:0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457,证券简称赢合科技,2006 年成立,2015 年 5 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1] - 控股股东为王维东先生和许小菊女士,持股比例约 47.23% [1] - 主营业务为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服务,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惠州 [1] 上半年经营情况 - 2017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7.37 亿元,同比增长 125.9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1,432.76 万元,同比增长 98.24% [1] - 现金流同比减少,因公司规模快速增长垫付增加,整线交付模式订单增加回款减慢 [3] 整线方案优势 - 2015 年业内首推锂电池生产线整线交付模式,2016 年研发生产出业内首条镍氢动力电池整线自动化设备 [3] - 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唯一兼备锂电和镍氢新能源动力电池设备整线能力的制造商 [3] - 整线模式具备降低投资、提升效率和良率、降低能耗、减少人工等优势,客户接受度不断提升 [3] 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进展 - 2017 年 4 月中旬提交资料,4 月 26 日收到受理通知书 [3] - 5 月 25 日收到反馈意见通知书,6 月 9 日披露反馈意见回复 [3] - 8 月 30 日披露口头反馈意见回复,将根据审批进度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未来发展战略 - 以中国产业升级为契机,依托国家智能制造 2025 政策,在工业 4.0 方面继续提升,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制造数字工厂 [3] - 成为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的领军企业,成为“精密制造 + 智能控制 + 解决方案”的行业专家 [3] - 借助精密加工和自动化能力,积极谋求布局未来发展领域 OLED、3C 等,实现多元化和跨越式发展 [4]
赢合科技(300457) - 2018年3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0:3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创建于2006年6月,201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证券代码300457,证券简称赢合科技 [1][2] - 致力于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服务,形成涂布机等产品系列,在锂电池服务方面行业领先,具备整线操控整合能力,是全球唯一提供锂电池智能生产线整线设备MES线解决方案的企业 [2] 2017年经营情况 - 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锂电池设备市场快速增长,通过技术创新和融合雅康技术力量,产品竞争力提升,整线交付模式获市场认可,经营业绩增长显著 [3] - 实现营业收入15.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13%;营业利润2.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34%;利润总额2.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51%;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2.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64%;基本每股收益0.7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17% [3] 2017年第四季度业绩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约4亿元,与2016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约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800万元,同比增长约150%;毛利、净利环比明显提升 [3] - 经营业绩同比提升原因是全价值链运营管控体系逐步完善,成本管控初见成效,产品趋于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整线解决方案附加值提升使产品毛利提高 [3] 合资公司情况 - 与AI KOREA Co.,Ltd.签署《合资协议》,设立合资公司,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占70%股权,AIK以自有资金出资占30%股权 [3] - AIK成立于2003年8月,专注于半导体及OLED设备研发等,是韩国半导体设备领域资质完善、产品种类齐全的拟上市企业,是三星等企业的优秀供应商,与国内京东方等企业深度合作 [3] - 合资设立公司围绕产业战略布局,能发挥双方优势,促进产业升级和拓展市场空间,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3]
赢合科技(300457) - 赢合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0:26
公司合作与战略规划 - 2020年1月15日公司股东大会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上海电气提名董事占半数以上,成为控股股东,上海市国资委成实际控制人 [3] - 同日董事会选举王维东为董事长、贾廷纲为副董事长,聘任王维东为CEO、许小菊为总经理 [3] - 公司战略是以锂电自动化装备为基础向自动化综合性平台发展,与上海电气合作后战略将借助其支持落实 [3] 锂电设备行业趋势 - 2018 - 2019年国内行业政策退坡及宏观经济影响,行业处于洗牌阶段 [4] - 2020年电动车产业逐渐复苏,欧洲和国内政策向好、车企布局、特斯拉中国交付推动汽车电动化,预计未来5年电动车销量复合增长率超30% [4]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在技术研发创新、设备交付、工程服务、基础资源方面行业领先 [4] - 自制中前段设备进入LG、三星等一流企业,多项技术创新行业领先,产品获客户认可 [4] - 公司与行业一流客户在设备和工艺研发合作,管理层有信心提升大客户份额 [4] 公司业务进展 - 2018年与LG签订的19台卷绕机订单2019年完成验收,设备性能获LG认可,奠定合作基础 [4] - 2018年布局消费类电子设备及产品,预计2020年带来规模和利润贡献 [4] - 2019年前三季度业务总收入13.82亿元,锂电设备业务收入11.15亿元,占比81%,消费电子类产品和设备收入2.63亿元,占比19% [4]
赢合科技(300457) - 赢合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0:24
公司合作进展 - 2018 年与 LG 签订的 19 台卷绕机订单在 2019 年完成全部验收,设备性能获认可,奠定未来合作基础 [3] - 与德国 Manz 合作增强锂电设备市场核心竞争力,在产品线优化、业务开拓、专利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Manz 有本地化优势利于欧洲市场开拓 [3] - 与上海电气合作按既定方案进行,控股股东夫妇拟转让的 36,589,932 股已完成过户登记,上海电气持股占公司总股本 9.73%,公司向其定向发行不超 67,680,624 股、募资不超 200,000 万元申请获证监会受理,业务协同有进展 [4] 合作方情况 - Manz 成立于 1987 年,在德国证券交易所上市,有约 1600 名员工,全球设 6 大生产基地,2018 年收入 2.97 亿欧元,热复合叠片设备技术全球领先 [3][4] 客户拓展情况 - 2019 年公司产品性能优化,客户粘性与认可度增强,与比亚迪、CATL、欣旺达等知名客户签订销售合同,订单质量和客户结构提升 [4] 公司发展方向 - 赢合科技以锂电自动化装备为基础,在上海电气战略方向下向其他装备领域及上游拓展,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自动化平台 [4]
赢合科技(300457) - 赢合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09:12
经营策略与成果 - 2018年起根据市场变化积极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客户结构、降低经营风险,经营策略成功 [3] - 2018年研发设计投入12516万元,2019年前三季度为9467万元,主力产品效率和性能达行业领先,推出业界领先新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3] - 2018年收入中外购设备收入占比约25%,2019年基本无外购设备收入,自制产品比例由75%提升至95%,毛利率同比提升 [3] - 2019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1.2亿 [3] - 持续推行精细化成本核算与管理,推动全价值链协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内部经营管控,提升内部运营效率 [4] 战略投资合作 - 公司战略为打造全球领先的综合性自动化平台,与上海电气战略发展方向高度一致 [4] - 上海电气战略控股赢合科技后,赢合科技集“国资资源”与“民企机制”,向综合性自动化平台推进 [4] - 上海电气在治理层完成并表要求,经营管理层面王维东带领团队负责经营,高管不变动,制定超额激励计划 [4] - 公司依托上海电气产业资源,择机择业布局未来产业 [4] 收款方式与订单情况 - 目前结算方式一般为“3331”,即签订合同后收30%,发货前收30%,交付安装调试验收后收30%,10%为质保金,质保期1年 [4] -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预收款为21246万元,采取谨慎销售策略,优化客户结构,向高端产品延伸,客户结构大幅优化 [4] 市场预期 - 公司管理层预期锂电市场明年表现优于今年,客户结构和财务风险有效改善,研发、交付能力和客户认可度提升,各产品线进入一线客户,财务结构健康,对行业景气度和自身表现充满信心 [4]
赢合科技(300457) - 2018年3月23日、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8:5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 300457,证券简称赢合科技 [1]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型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有光大证券、中金公司、摩根资产管理等,时间为 2018 年 3 月 23 日和 26 日,地点在公司,接待人员为刘耿豪、袁玲 [2] 公司盈利情况 - 2017 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7800 万元,同比增长约 150%,盈利能力提升原因包括融合研发技术优势、整线模式成熟、全价值链运营管控体系完善、产品趋于集成化等 [2] 战略合作情况 - 2018 年 3 月 20 日,公司分别与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力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的是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2] 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前景 - 我国建立新能源汽车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现行补贴政策为 2018 年 2 月发布的通知,工信部部长表示在研究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确定 2019 年新能源汽车占比 8%,2020 年占比 10%,2020 年销售要达 300 万辆 [4] - 行业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增长,公司作为锂电设备供应商将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4]
赢合科技(300457) - 2017年12月19日、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8:30
公司概况 - 公司创建于2006年,201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致力于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研产销服,形成多产品系列,在锂电池设备服务方面行业领先,是全球唯一提供锂电池智能生产线整线解决方案的企业,完成锂电、镍氢动力电池产业布局,在日本研究院开展前沿电池设备研究与应用 [1] - 有研发技术人员500多人,每年投入销售额的6%作为研发费用,建立完整技术创新体系,在东京、深圳成立独立研究院,聘请多名国外及海归专家指导,获多项荣誉称号 [1] - 截止2017年9月30日,已获得发明专利88项,实用新型专利266项,软件著作权76项 [3] 经营业绩 - 2016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处锂电设备行业第一,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86亿元,同比增长108.4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047.15万元,同比增长51.12% [3] 整线模式优势 - 产品在线检测点增多,对新工艺验证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对动辅、环控、建筑设计院等提供整体配套解决方案 [3] - 通过和电池厂合作设计、优化工艺流程,可降低投资额,培训及售后服务更便利 [3] - 通过自动化节省工人数量,提高锂电池生产的安全性、一致性和良率 [3] - 直接对电池产品负责,调试爬坡时间更快,直通率远高于单机模式 [3] - 大幅节省能源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未来采用“整线 + 隧道化”模式,可实现整线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 [3] 行业趋势 - 2016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50.7万辆,全国汽车总销量2802.8万辆,渗透率不到2%;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增长至210万辆,渗透率为7%;2025和2030年,年销量将达525万、1520万辆,渗透率达到15%、40% [3] - 新能源汽车高增速带动动力锂电池及相关产业发展,目前锂电池产能结构性过剩,高端锂电池产能不足,产业对高端设备需求提升 [3] 人才激励机制 - 2017年10月推出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含公司董事、高管及核心管理和技术业务骨干,授予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3% [4] - 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分三年按30%、30%和40%解除限售,业绩考核指标为2017、2018和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2016年增长60%、140%、260% [4] 募投项目 - 实施锂电池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配套设施完善、具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能力的锂电设备生产厂房,新增锂电设备整线自动化生产线,增加产能 [4] - 优化锂电设备智能生产线,提升智能化生产能力,提高产品稳定性、精密度和信息化水平,满足下游厂商要求,提升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 [4]
赢合科技(300457) - 2017年12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8:2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致力于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2] - 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86亿元,同比增长108.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047.15万元,同比增长51.12% [2] 非公开发行及募投项目 - 2017年11月3日获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12月5日收到核准批复,将推进非公开路演及发行工作 [3] - 募投项目包括锂电池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投入9.58亿元)、智能工厂及运营管理系统展示项目(投入1.02亿元)和补充公司流动资金(4.05亿元) [3] 行业技术壁垒 - 锂电设备制造行业是非标准化专用设备制造行业,融合多学科知识,对研发、制造、装配要求高 [3] - 随着动力锂电池性能提升,生产工艺对精细化、自动化及智能化要求提高,行业技术壁垒快速提高 [3] 公司整线模式优势 - 产品在线检测点增多;对新工艺验证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对动辅、环控、建筑设计院等提供整体配套解决方案 [3] - 通过和电池厂合作设计、优化工艺流程,可降低投资额,且培训及售后服务更便利 [3] - 通过自动化节省工人数量;直接对电池产品负责,调试爬坡时间更快,直通率远高于单机模式 [3] - 可节省能源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3] 未来锂电设备方向 - 国家产业政策出台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动动力锂电池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4] - 新能源汽车对锂电池安全性、一致性要求提高及价格压力增大,使锂电池产业对高端设备需求提升 [4] - 有利于有技术优势、规模效应、资金实力的龙头企业持续发展,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4]
赢合科技(300457) - 2017年11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8:22
公司概况 - 公司自2006年成立,积极布局锂电池全流程生产设备,形成多类产品系列 [2] - 是全球唯一提供锂电池智能生产线整线解决方案及兼备锂电和镍氢新能源动力电池设备整线的制造商 [2] - 专注高端装备制造,每年约投入销售额6%的研发费用,拥有500多名研发技术人员,在深圳和日本东京设研究院并聘请专家指导 [2] 2017年前三季度经营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11.86亿元,同比增长108.4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047.15万元,同比增长51.12% [2] 发展优势 - 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支持和锂电池市场快速增长 [2] - 通过融合东莞雅康提升产品力,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整线解决方案能力,竞争优势明显 [2] - 加强市场开拓,客户对整线模式认可度不断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