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和股份(002620)

搜索文档
瑞和股份(002620)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7 16: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3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3.35%,主要因地产项目板块业务减少[5][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2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8.51%[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6,471,406.80元,较上期的504,843,399.29元下降[28]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338,786,628.45元,较上期的488,822,389.23元下降[28]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793.06万元,上年同期为1816.62万元[29]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19.56万元,上年同期为1290.29万元[29] -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1.21万元,上年同期为967.90万元[29]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0元,上年同期均为0.03元[30]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470.4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8.07%,因支付工程项目料工费比例降低[5][1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较期初减少1.59亿元,减幅39.55%,因支付料工费及子公司支付应付股利[7]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42,639,314元,较年初余额401,397,595.71元减少[26]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470.43万元,上年同期为 - 15826.34万元[31][32]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1.55万元,上年同期为 - 1428.35万元[32]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1219.61万元,上年同期为 - 1687.24万元[32]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7409.63万元,上年同期为60503.80万元[31] - 2023年第一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5000.00万元,上年同期为7479.42万元[32] - 2023年第一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35601.81万元,上年同期为8229.28万元[32] 资产负债情况 - 总资产45.64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86%[5]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1000万元,增幅100%,因与上游供应商采用票据结算方式增加[8] - 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较期初减少9211.95万元,减幅56.26%,因子公司支付股东股利[9] - 2023年3月31日资产总计4,563,725,493.82元,较年初的4,796,667,167.74元减少[27] - 2023年3月31日负债合计3,667,756,523.70元,较年初的3,910,625,203.47元减少[28] - 2023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895,968,970.12元,较年初的886,041,964.27元增加[2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938,397,728.42元,较年初的943,090,173.20元略有减少[27]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2,010,347,271.56元,较年初的2,053,175,178.67元减少[27] 费用与损失情况 - 财务费用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594.73万元,增幅57.04%,因支付短期借款利息增加[12] - 信用减值损失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2.40亿元,增幅102.36%,因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计提增加[14]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8044户[22] - 前十大股东中,李介平持股19,076,481股,广州市裕煌贸易有限公司持股15,123,050股,李介平持有瑞展实业95%股权[23] 公司决策情况 - 2023年3月28日公司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25]
瑞和股份(002620)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00
财务状况 - 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184,296.57万元,截止本年末未分配利润为负110,322.19万元,本年度扣非净利润为负[2] - 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26,635.73万元,营运资金为负数[2] - 现有存量银行贷款10.25亿,其中广州银行1.4亿、北京银行1.8亿曾逾期,签订银团协议后已非逾期[2] - 依据银团协议,未来3年内分期偿还贷款,未来12个月内需偿还本金1.1亿元[2] - 期末共计182个银行账户,合计余额40,139.76万元,其中95个被冻结或部分冻结,合计被冻结金额11,577.56万元[2] - 2022年营业收入21.4956467044亿元,较2021年减少38.89%[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2.048625万元,较2021年增长100.52%[8]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332777716亿元,较2021年增长190.03%[8] - 2022年末总资产47.9666716774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3.35%[8]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1594701538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1.51%[8]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0484339929亿元、5.8576977273亿元、5.7820713440亿元、4.8074436402亿元[11]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170303870亿元[12] - 2022年营业收入21.496亿元,较2021年35.174亿元同比减少38.89%[33] - 2022年装饰业务收入19.419亿元,占比90.34%,较2021年同比减少40.92%[33] - 2022年设计业务收入5361.97万元,占比2.49%,较2021年同比减少22.37%[33] - 2022年其他业务收入2061.62万元,占比0.96%,较2021年同比减少28.32%[33] - 2022年光伏收入1.334亿元,占比6.21%,较2021年同比增长0.71%[33] - 2022年公共装修营业收入13.02亿元,占比60.57%,同比降25.62%;住宅装修6.39亿元,占比29.77%,同比降58.36%;光伏收入1.33亿元,占比6.21%,同比增0.71%[34]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9.22亿元,占比42.91%,同比增6.60%;华南8.80亿元,占比40.97%,同比降39.16%[34] - 装饰业务营业收入19.41亿元,毛利率9.97%,同比降40.92%;光伏业务收入1.33亿元,毛利率65.96%,同比增0.71%[34] - 未完工项目金额49.81亿元,累计确认产值21.88亿元,未完工部分27.93亿元[38] - 已完工未结算项目累计已发生成本16.56亿元,累计已确认毛利1.95亿元,预计损失3192.80万元[38] - 公共装修材料成本7.71亿元,占营业成本41.41%,同比降26.04%;人工费3.50亿元,占比18.80%,同比降25.07%[39][40] - 住宅装修材料成本1.77亿元,占营业成本20.97%,同比降59.14%;人工费1939.80万元,占比9.52%,同比降59.41%[41][42] - 设计业务人工费1077.38万元,占营业成本2.22%,同比降11.41%;费用655.60万元,占比0.35%,同比降39.15%[42] - 2022年销售费用为1441.81万元,同比减少31.38%[47] - 2022年管理费用为5796.83万元,同比增加0.39%[48] - 2022年财务费用为5683.61万元,同比增加7.99%[48] - 2022年研发费用为6700.21万元,同比减少41.25%[48]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940,069,459.92元,较2021年的3,075,305,311.34元减少36.91%[68]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3,327,777.16元,较2021年的 - 125,878,011.73元增长190.03%,主要系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68]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7,001,560.00元,较2021年的6,116,709.66元增长177.95%[68] - 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3,939,967.31元,较2021年的 - 6,511,417.83元减少114.08%,主要系购建光伏分布式电站支付现金增加[68][69]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89,970,849.18元,较2021年的1,207,634,749.31元减少84.27%[68] - 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0,401,118.33元,较2021年的62,705,367.79元减少212.27%,主要系短期借款净增加额减少[68][70] - 2022年末货币资金401,397,595.71元,占总资产比例8.37%,较年初比重增加2.18%[71][72] - 2022年末应收账款943,090,173.20元,占总资产比例19.66%,较年初比重增加6.62%[72] - 固定资产占比从13.50%降至13.45%,降幅0.05%[76] - 在建工程金额从46,596,077.5元降至43,480,043.0元,占比从0.06%降至0%[76] - 短期借款占比从21.37%升至21.38%,升幅0.01%[76] - 合同负债占比从1.23%降至1.20%,降幅0.03%[7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资产权利受限项目合计账面价值237,742,808.55元[76] - 深汕特别合作区瑞和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营业收入9,840,347.98元,净利润46,678.77元[82] - 深圳航空大酒店营业收入5,013,295.86元,净利润1,678,537.16元[82] - 深圳市瑞和恒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营业收入62,384.62元,净利润46,678.77元[83] - 信义光能(六安)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01,054,393.97元,净利润48,689,115.63元[83] - 深圳瑞和家居装饰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5,601,112.88元,净利润73,765.89元[83]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计划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55] 公司业务 - 公司是集装饰设计与施工、绿色光伏产业、家居装饰、产业生产基地四大板块协同发展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 - 2022年建筑装饰行业面临市场深度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双重挑战,公司需调整市场策略,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14] - 公司连续多年获评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前十[14] - 公司具备多种建筑相关资质,是行业内资质种类、等级最齐全的建筑装饰企业之一[15][18]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技术成果241项,包括26项发明专利、21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专利;获得7项软件著作权[15] - 公司获得科技示范工程奖9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奖40余项;获得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多项[15] - 公司于2015年进军光伏产业,拥有安徽金寨100兆瓦(50%权益)、江西信丰30兆瓦(全资)两个大型地面光伏电站[16][17] - 公司成功实施江西信丰6兆瓦分布EPC光伏项目、深圳水贝壹号大厦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光伏项目[17] - 2022年受行业调控及第一大客户债务风险影响,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全年业绩小幅盈利[18] - 公司调整经营策略,加强开拓国企、央企等优质客户和项目,采用“五位一体”经营管理模式[18] - 公司领先部署研发战略,开展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开发与应用,打造数字化精致建造技术[18] - 公司承接了深圳市吉华医院(原市肿瘤医院)项目幕墙工程I标、深圳市第二儿童医院项目装修装饰工程III标段等项目[18] - 公司装配式装修和室内环境健康评价实验室获得CNAS检测资质认可,《建筑装饰工程装配式装修部品部件BIM参数化数据库开发》通过验收[15] - 公司与多个客户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承接大批民生项目[19] - 制订光伏板块发展战略,具备多项光伏业务承接能力[19] - 深汕合作区瑞和产业园光伏发电示范基地项目一期全容量并网发电成功[20] - 公司与信义光能合资建设安徽金寨六安100兆瓦光伏电站,占50%权益[25] - 公司独立经营江西信丰30兆瓦大型地面光伏电站[25] - 公司建立“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多个技术研发创新平台[27][28] - 公司推行ERP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构建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平台[29] - 公司以战略集采为主的采购模式降低采购与工程成本[30] 研发情况 - 单元式幕墙装配式施工体系技术研发项目已完成,旨在提升施工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49] - 装配式机电管线集成技术研发项目已完成,可促进设备管线集成化、模块化发展[51] - 集成吊顶板的装配式安装技术研发项目已完成,推动装配式技术向工业化、标准化发展[54] - 开发基于管线分离的模块化地板构造技术,具有安装快捷等特点,解决传统地面施工问题[55] - 研发模块化隔墙装配式施工技术,使隔墙标准化、模块化,降低建筑整体造价[57] - 开展全干法装配式集成厨房技术研究,实现厨房高度集成化、可循环利用[58] - 研究基于管线分离的快装水电模块技术,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59] - 进行装配式无缝密拼饰面板块构造施工研究,降低工程成本,节能环保[61] - 研发项目应用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55][57][58][59][60][61] - 基于管线分离的模块化地板构造体系可预埋地暖等管线,实现管线与地面结构分离[55] - 模块化装饰隔墙采用装配式体系,减少现场湿作业和对天然材料的依赖[57] - 全干法装配式集成厨房体系适配性好,满足不同设计风格需求[58] - 基于管线分离的快装水电模块构造体系可与装配式隔墙组成组合体系产品[59]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98人,较2021年的107人减少8.41%,占比17.07%,较2021年的18.17%降低1.10%[67]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67,002,136.85元,较2021年的114,043,791.79元减少41.25%,占营业收入比例3.12%,较2021年的3.24%降低0.12%[67] 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将优化业务结构,推进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深入民生领域,提升持续盈利能力[84] - 公司将结合建筑装饰与光伏产业,打造新业务增长点,推广分布式建筑屋顶光伏等业务[84] - 家居板块立足高端家装需求,以大湾区为基点辐射周边,创新提升品牌知名度[84][85]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平台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模式创新[85] - 公司将以人为本储备人才,完善培训与激励体系,调动员工积极性[85] - 公司将持续优化管理体系,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加强内控和风险管控[85] 风险因素 - 公司可能面临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带来的住宅精装修业务需求变化风险[86] - 业务扩张使公司面临管理模式、人才储备等方面挑战,公司积极应对管理风险[87] - 公司谨慎选择项目,加大与优质企业合作比重,降低应收账款违约风险[87] - 国内建筑装修装饰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采取措施强化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87][88] 公司治理 - 公司治理符合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无重大差异[90][98]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多方面相互独立,无控股股东占用资金现象[92] - 董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为决策提供专业意见[93] - 公司建立并完善董监高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96] - 公司指定多渠道披露信息,与投资者良好互动[97] - 公司主营业务突出,无业务依赖和同业竞争[99] - 公司建立独立人事管理体系,人员管理独立[101] - 公司资产独立完整,产权关系明确[102] - 公司机构独立,职能部门设立不受干预[103] 股东与股权变动 - 2022年三次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分别为40.88%、40.85%、40.86%[105] - 2022年11月16 - 17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表决权占比40.88%[106] - 李远飞减持股份150,000股,从600,000股减至450,000股[106] - 王明刚注销股份40,000股,从200,000股减至160,000股[107] - 杨斌减持股份172,500股,从690,000股减至517,500股[107] - 邓本军减持股份255,600股,从1,789,852股减至1,53
瑞和股份:2023年第一季度装修装饰业务主要经营情况简报
2023-04-27 15:08
公共装修业务 - 2023年Q1新签订单10210.62万元[2] - 截至3月31日已签约未完工合同106334.03万元[2] - 2023年Q1中标未签约订单347.81万元[2] 住宅装修业务 - 2023年Q1新签订单7039.39万元[2] - 截至3月31日已签约未完工合同163071.96万元[2] - 2023年Q1中标未签约订单4724.48万元[2] 设计业务 - 2023年Q1新签订单192.15万元[2] - 截至3月31日已签约未完工合同20319.42万元[2] - 2023年Q1中标未签约订单9.2万元[2] 其他项目 - 香港中诺集团平潭产业基地项目约4亿停工,公司申请强制执行[4]
瑞和股份:2022年第四季度装修装饰业务主要经营情况简报
2023-01-29 08:22
业绩总结 - 2022年Q4新签订单合计79716.48万元,较Q3环比增长211.14%[2][4] - 2022年Q4累计已签约未完工合同合计300342.24万元[2] - 2022年Q4中标尚未签约订单合计14552.26万元[2] 项目情况 - 香港中诺集团平潭产业基地项目约4亿,已确认部分收入,处于停工状态[4] - 公司就该项目提请仲裁,已申请法院强制执行[4]
瑞和股份(002620) - 2014年11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9:31
房地产形势影响 - 房地产调控以来公司谨慎应对并调整策略,持续低迷致半年度及三季度报告同期增长放缓 [2] - 公司加大开拓新老客户营销力度且有积极进展,随着管理流程梳理和新工具应用,订单消化能力和管理效率有望提高 [2][3] 业务拓展情况 - 公司与诺仕达、龙湖地产等知名企业展开更广泛深入合作,工程质量和效率获合作伙伴更大认可,订单情况较为理想 [3] 业务增长放缓原因 - 受宏观经济下行及房地产行业调控影响,公司承接业务时谨慎,注重客户风险控制,避免不利影响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制定新三年规划,对公司及管理层提出新要求 [4] - 公司坚持以建筑装饰主营业务为主,不放低承接业务要求,积极拓展细分领域市场,发掘业务新模式,寻找成长动力 [4]
瑞和股份(002620) - 2014年11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9:18
公司经营情况 - 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行业增长有一定压力,公司经营较稳定,近期陆续发布几个亿元订单公告,总体较理想 [2] 公司发展规划 - 公司已制定清晰发展战略,立足主业,以建筑装饰施工和设计为核心,年初制定未来三年规划,目前进度顺利 [3] 资本运作计划 - 暂时没有跨界或其他资本运作计划,以公装及住宅精装修为主营业务方向,目前精力在于提高业绩,条件成熟时再考虑产业上下游融合或其他资本项目可能 [3]
瑞和股份(002620) - 2015年11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1:31
定增项目情况 - 本次定增涉及三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定制精装O2O平台建设及营销网络升级项目计划募集30,500万元,金寨县白塔畈信义100MWp光伏并网电站项目计划募集40,000万元,光伏建筑一体化研发中心项目计划募集5,8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募集8,700万元 [2][3] - 2015年9月16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尚需获核准,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3] 股价相关 - 2015年7月9日至今,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及部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通过二级市场连续增持,表达对公司未来前景的信心 [3] 瑞和大厦情况 - 由美国KIP国际建筑设计咨询公司精英团队设计,公司施工队伍完成,以钻石元素为主题,外形酷似钻石,是科技型建筑 [4] - 由旧楼改造而成,融合多种技术带来多项专利成果,是旧楼改造业务代表,推广旧楼改造可减少垃圾、节省空间,公司将拓展该市场打造新业务增长点 [4] 业绩情况 - 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12.37亿,同比增15.47%;扣非净利润约5160万元,同比增26.44%,业绩在行业低迷时有力增长 [4] - 全年预测净利润增长区间为同比增长0-30% [4]
瑞和股份(002620) - 2015年11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1:28
定增项目情况 - 本次定增涉及三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定制精装O2O平台建设及营销网络升级项目计划募集30,500万元,金寨县白塔畈信义100MWp光伏并网电站项目计划募集40,000万元,光伏建筑一体化研发中心项目计划募集5,8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募集8,700万元 [2][3] - 2015年9月16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尚需获核准,目前在等待反馈意见 [3] 股价与信心 - 2015年7月9日至今,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及部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通过二级市场连续增持,表达对公司未来前景的信心 [3] 瑞和大厦情况 - 由美国KIP国际建筑设计咨询公司精英团队设计,公司施工队伍完成,以钻石元素为主题,外形酷似钻石 [4] - 由旧楼改造而成,融合多种技术带来多项专利成果,将作为新标杆建筑及旧楼改造业务代表,未来公司将拓展旧楼改造市场 [4] 管理层关注重点 - 公司在推进建筑装饰业务同时,布局战略发展圈,进军光伏能源领域、培养施工队伍,成立前海子公司、创客公司,打造战略发展生态圈 [4] 2015年业绩情况 - 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12.37亿,同比增15.47%;扣非净利润约5160万元,同比增26.44% [5] - 全年预测净利润增长区间为同比增长0-30% [5]
瑞和股份(002620) - 2015年1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9:20
公司总体情况 - 2014年行业变化大,资本元素增多,行业增长有压力,公司以业绩为导向稳定业务,完善体制改革,开拓区域公司,打造管理型、服务型集团化企业,提高治理和经营管理能力,下一步深化和复制模式,加大人员培训,整合劳务队伍,科学配置资源,迈向集团化管理 [3] 子公司设立 - 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瑞和恒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的是利用前海自贸区战略机遇,丰富业务领域,扩大竞争优势,促进整体协同发展 [3][4] 业务计划 - 目前以公装及部分住宅精装修业务为主,暂时无进军家装市场计划,但关注同行此类项目运行情况 [4] 激励计划 - 考虑到业绩及利润增长要求,将在未来条件成熟时积极推进股权激励项目实施 [4]
瑞和股份(002620) - 2015年12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8:44
定增进展 - 2015年11月25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反馈意见通知书,已回复并公开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尚需获核准,结果不确定 [2] 业绩情况 - 201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12.37亿,同比增15.47%;扣非净利润约5160万元,同比增26.44% [3] - 全年预测净利润增长区间为同比增长0-30% [3] 银行授信 - 2015年12月9日及11日公告申请授信额度董事会决议,两次合计申请23亿元人民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