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信科技(688662)

搜索文档
富信科技:广东富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5-29 07:52
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广东富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2 年度暨 2023 年第一季度 证券代码:688662 证券简称:富信科技 公告编号:2023-027 重要内容提示: 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6 月 6 日(星期二) 上午 9:00-10:00 会议召开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网址: http://roadshow.sseinfo.com/) 会议召开方式: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5 月 30 日(星期二)至 6 月 5 日(星期一)16:00 前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通过公司投资者关系 邮箱 fxzqb@fuxin-cn.com 进行提问。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 题进行回答。 广东富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 发布公司 2022 年度报告及 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 入地了解公司 2022 年度及 2023 年 ...
富信科技(688662)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广东富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1] - 公司英文名称为Guangdong Fuxin Technology Co., Ltd.[5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富林[51] - 公司注册地址为佛山市顺德高新区(容桂)科苑三路20号[51] - 公司办公地址为佛山市顺德高新区(容桂)科苑三路20号[51] - 公司网址为www.fuxin-cn.com[51] - 公司电子信箱为fxzqb@fuxin-cn.com[51] -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媒体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证券日报》[52] - 公司年度报告网址为《上海证券报》https://www.cnstock.com/、《中国证券报》https://www.cs.com.cn/、《证券时报》http://www.stcn.com/和《证券日报》http://www.zqrb.cn/[52]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刘富林,联系地址为佛山市顺德高新区(容桂)科苑三路20号,电话为0757-28815533,传真为0757-28812666-8122,电子信箱为fxzqb@fuxin-cn.com[52]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为501,318,873.89元,同比下降28.04%[5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108,289.49元,同比下降37.64%[5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3,545,542.93元,同比下降30.84%[5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606,095.53元,同比增长35.02%[5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2元,同比下降43.12%[54] - 稀释每股收益为0.62元,同比下降43.12%[5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61元,同比下降36.46%[5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65%,同比下降7.51个百分点[5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44%,同比下降5.84个百分点[5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77%,同比增加1.66个百分点[56] - 2022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131.89万元,同比下降28.04%[60] - 2022年公司营业利润为6,134.82万元,同比下降38.81%[60] - 2022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510.83万元,同比下降37.64%[60] - 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49950.82万元,同比下降27.93%[192] - 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为36920.97万元,同比下降27.31%[192] - 2022年公司汇兑损益为-1640.67万元,占同期利润总额的27.13%[187] - 2022年公司半导体热电器件毛利率下降12.19个百分点[193]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度拟以现金分红金额占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6.16%[5] - 公司总股本为88,240,000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418,639)后的股本为87,821,361股[5] - 公司2022年度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金额为8,993,564.43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5]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5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暂为21,955,340.25元(含税)[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由公司独立董事发表同意的独立意见,尚需经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5]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半导体热电器件及以其为核心的热电系统、热电整机应用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业务[64] - 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市场已经深耕近二十年,成功实现了半导体热电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64] - 公司提供的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热电器件、半导体热电系统、热电整机应用产品及半导体热电器件的核心材料覆铜板[64] - 半导体热电器件包括单级热电制冷器件、微型热电制冷器件、多级热电制冷器件、温差发电器件及其他定制化器件[66][67][68] - 热电系统包括热电制冷系统和温差发电系统,其中热电制冷系统是最主要的产品类别[69] - 热电制冷系统主要分为标准系统系列、通用消费类、新型消费类、工业类产品[69] - 热电整机应用产品包括啤酒机、恒温酒柜、恒温床垫、电子冰箱、冻奶机等[81][82][83][84][85][86][87][88][89] - 啤酒机采用热电系统和恒压系统,可实现最低2℃储藏温度[83] - 恒温酒柜制冷过程中无机械振动、低噪声,有利于葡萄酒储存过程的持续发酵[84] - 恒温床垫具有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功能,能够使床垫温度调节至人体舒适温度[85]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热电器件、热电系统及热电整机应用[99] - 公司采用“定制化研发”模式,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98] - 公司采用“以产定采”和“安全库存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99] - 对于通用性较强的热电器件和热电系统类产品,公司采取订单式生产与销售预测、安全库存相结合的生产模式[99] - 热电整机应用产品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订单式生产模式[99] - 公司半导体热电器件及热电系统采用自主品牌“富信”对外销售[99] - 热电整机应用产品在国外市场采用ODM模式,在国内市场采用ODM与自主品牌运营相结合的业务模式[99] - 公司所处行业为半导体热电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100] - 半导体热电行业主要包括半导体热电制冷技术和温差发电技术两个应用方向[100] - 半导体热电制冷技术已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100] - 公司是半导体热电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范围覆盖全产业链技术解决方案及应用产品提供商之一[103] - 消费电子领域是公司目前的主要实际应用方向,通信、汽车、工业等领域是公司正在重点拓展的方向[105] - 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成为国内半导体热电行业的龙头企业[103] - 通信、汽车等领域对半导体热电器件及热电系统的性能及可靠性要求非常苛刻,目前这些应用领域的市场主要被外资企业占据[103] - 公司通过研发投入和积累,在光通信等应用领域实现批量化供货,加速了热电器件在通信等领域国产替代的步伐[104] - 子公司万士达是半导体热电制冷行业DBC基片的龙头企业[104] - 半导体热电技术是一种固态制冷技术,具有可靠性高、应用领域广泛、绿色环保等特点[101] - 半导体热电技术的主要技术门槛包括材料性能优值系数ZT的提高、热电器件及系统结构的设计和优化、热电系统综合热阻的降低等[101] - 半导体热电产业相关产品需要取得各国在质量、环保、安全、能效等方面的认证,才能进入该国市场[102] - 用于通信领域的高性能微型热电制冷器件可靠性需要达到国际先进的可靠性试验标准[102] - 公司成功研发半导体制冷降温衣,并已实现智能穿戴空调的迭代升级[106] - 2022年车载激光雷达全球市场规模约44亿元,预计到2027年达到6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0%[107] - 2020年全球DBC陶瓷基板市场规模为2.814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5.211亿美元,2021~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0%[107] - 公司新增多项专利授权,包括器件自动化组装技术、微型器件组装技术、湿度调节技术等[108] - 公司掌握碲化铋材料区熔制备工艺,使材料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0.95左右[109] - 公司采用粉末热压工艺,使p型碲化铋基材料的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1.1左右[109] - 公司采用熔体旋甩(MS)工艺或机械合金化工艺,使n型碲化铋基材料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1.0左右,p型碲化铋基材料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1.2左右[110] - 公司实现了尺寸为0.20*0.20*0.25mm晶粒的切割加工,精度达到±0.005mm[111] - 公司研发了微型器件组装技术,可实现晶粒尺寸0.2*0.2*0.25mm,晶粒间隙0.1mm的组装,产品最大温差达到70℃以上[117] - 公司采用了低冷量损耗密封技术,通过复合材料密封减少了热电器件通过密封层的冷量短路损失[117] - 公司开发了器件自动化组装技术,采用全自动一体化智能化装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116] - 公司掌握了系统集成技术,能够结合不同热电器件的性能参数,合理设计并集成不同种类规格的换热器[119] - 公司研发了Al2O3陶瓷基片的压烧炉技术,实现了烧结过程中加热和加压的同时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更加节能环保[113] - 公司采用了电弧喷镍或物理粗化技术处理晶片表面,增强了镀镍结合力,提高了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112] - 公司研发了低氧铜覆铜技术,实现了覆铜陶瓷基片规模化生产的同时提高了性价比[111] - 公司研发了微型热电制冷器件的组装技术,产品可靠性符合GR-468-CORE和MIL-STD-883两项国际先进标准的相关要求[117] - 公司研发了器件可靠性筛选及检验技术,通过专用试验设备和可靠性试验,保证产品可靠性[117]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热端高效散热技术,提升了热端散热效率和系统制冷性能[120] - 低功率制冷工况高效控制技术解决了低功率工况制冷系数降低问题,提升了制冷量及转换效率[120] - 高效制冷系统集成技术消除了多器件冷、热端贴合状态不一致问题,提升了装配工艺的一致性和可靠性[121] - 大功率制冷技术通过独立子系统风道交叉复合结构和高导热金属板集成工艺,提升了制冷量和转换效率[121] - 液体快速高效冷、热恒温技术解决了制冷/制热速度和补水量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加水频次[121] - 低温冷冻技术实现了热电制冷系统冷量到筒壁及筒壁到冰淇淋原液的高效传导,应用于低温制冷领域[122] - 低温冷板恒温技术实现了不同负载工况下按照设定低温温度要求保持制冷板恒温[122] - 系统压力均衡、缓冲贴合技术通过万向压头设计和缓冲压力参数优化,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123] - 隔热、防松脱集成技术采用低导热材料和高强度材料配合螺纹与弹垫,防止集成连接结构松脱[124] - 系统可靠性检测技术通过热电器件装配前后阻值变化与设置阈值标准对比,确保热电系统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124] - 公司新增专利申请4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6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件、外观专利申请5件[127] - 新增专利授权4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件、实用新型授权34件、外观专利授权4件[12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自主研发取得的发明专利20件、实用新型专利102件、外观设计专利7件[126] - 研发投入总额为33,963,530.94元,较上年减少4.57%[127]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77%,较上年增加1.66个百分点[127] - 新型半导体热电器件集成及检测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200万元,本期投入272.95万元,累计投入984.14万元,已进入量产阶段[128] - 汽车专用TEC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本期投入270.42万元,累计投入509.89万元,项目已结题[129] - 热电制冷器件仿真设计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50万元,本期投入27.27万元,累计投入27.27万元,仿真模型已建立[131] - 车载激光雷达应用TEC产品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00万元,本期投入30.46万元,累计投入30.46万元,正在进行方案验证[132] - 公司开发了满足生物医疗PCR使用条件要求的TEC产品,并实现批量化生产,应用在医学、生物学实验室中,如遗传疾病的图谱、传染病的诊断、基因复制以及亲子鉴定等[133] - 公司开发了新型高性能高可靠性半导体热电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于工业、通信机柜散热,生产设备散热,生物领域的基因测序,光学影像散热,试剂制备设备,半导体芯片生产工序MOCVD,影像热管理等方面[134] - 公司开发了新一代半导体冷水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于医用激光脱毛仪的水路恒温、热带地区的冷水器、工业恒温水冷机等方面[137] - 公司开发了新型高性能专用风扇的开发及产业化,应用于恒温床垫、冻奶器、冰淇淋等整机产品上[139] - 公司开发了新型制冷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于导热测量,实验仪器,材料分析等领域[141] - 公司开发了精密控温液冷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于半导体晶圆在气相沉积系统上,要求参与反应的源流量保持一个稳定温度[143] - 公司开发了大容量半导体制冷啤酒机产品的研发,应用于家用冷藏型啤酒机,具备体积小、温度控制精确、工作噪声低等优势[145] - 公司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多个项目累计投入金额超过300百万美元,包括新型高性能高可靠性半导体热电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累计投入705.98百万美元)、新型制冷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累计投入362.13百万美元)、精密控温液冷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累计投入358.86百万美元)等[136][141][143] - 公司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多个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超过1500百万美元,包括新型制冷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预计总投资1500百万美元)、精密控温液冷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预计总投资1500百万美元)等[141][143] - 公司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多个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包括新型高性能专用风扇的开发及产业化(量产阶段)、大容量半导体制冷啤酒机产品的研发(量产阶段)等[139][145] - 新一代TEC恒温床垫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332.57百万,实现温度控制精确度和准确性,温度可在10℃到18℃间任意调节和恒温[147] - 高效
富信科技(688662)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7 16:00
财务总体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434.53万元,同比下降28.8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9.12万元,同比下降82.80%[4] - 研发投入752.97万元,同比下降9.59%,研发投入占比7.98%,增加1.70个百分点[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13.52万元,同比下降148.96%[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9.6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49%[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965,296,948.3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41,838,676.39元有所增长[16][17][18][19]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94,345,257.42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132,524,952.60元下降约28.81%[19]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91,428,568.96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122,757,747.11元下降约25.52%[19]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968179.53元,2022年同期为13549712.00元[20]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3元/股,2022年同期均为0.15元/股[21]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5747741.12元,流出小计80882926.86元,净额为 - 15135185.74元[22]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0260041.34元,流出小计67255453.21元,净额为 - 6995411.87元[23]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839283.67元,流出小计3489535.77元,净额为17349747.90元[23] - 2023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 1905713.28元,2022年同期为 - 70745.57元[23] - 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6686562.99元,2022年同期为 - 44906915.24元[23] - 2023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2933683.29元,2022年同期为288095168.80元[23] - 2023年第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 - 1125771.05元,2022年同期为1855219.40元[20] - 2023年第一季度资产减值损失为 - 631626.95元,2022年同期为 - 107972.75元[20]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281人[12] - 前两大股东刘富林、刘富坤分别持股1980.09万股、1295.15万股,持股比例22.44%、14.68%[12] 财务指标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因消费需求下降,消费类热电系统、热电整机产品收入规模下降[7] - 净利润下降主要受收入规模下降影响[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主要因收入规模下降,销售回款减少[8] 资产项目变动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421,716,584.39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69,242,431.05元增长约14.21%[16] - 2023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25,908.6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0,158,103.27元大幅下降约99.96%[16]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账款105,199,053.52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7,046,929.06元增长约36.54%[16] - 2023年3月31日存货189,247,69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5,755,030.59元下降约3.32%[16] - 2023年3月31日短期借款97,545,230.03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3,791,647.71元增长约3.99%[17] 其他财务指标变动 - 2023年第一季度利息费用737,620.17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76,660.23元增长约862.20%[19]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74,416.84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2,028,579.99元下降约96.33%[19]
富信科技(688662)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将关键点按照单一维度主题进行了分组。 营业收入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317亿元,同比下降33.67%[3]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4.284亿元,同比下降17.26%[3]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284亿元,同比下降17.3%[20] 净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50万元,同比下降30.91%[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54万元,同比下降16.68%[3]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5701万元,同比下降16.7%[21] 研发投入 - 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952万元,同比增长6.78%[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7.23%,同比增加2.74个百分点[4] - 公司研发费用为2702万元,同比增长3.6%[20] 现金流量表现 (经营活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30万元[3]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销售商品收到现金4.43亿元[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8130.46万元人民币变为-887.64万元人民币[24]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8.6%,从1.1416亿元人民币增至1.2398亿元人民币[24] - 支付的各项税费减少17.5%,从1450.7万元人民币降至1196.68万元人民币[24] 现金流量表现 (投资活动)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25.4%,从-1.5807亿元人民币改善至-1.1807亿元人民币[24]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256.3%,从2766.13万元人民币增至9857.59万元人民币[24] - 投资支付的现金减少20.9%,从4.9607亿元人民币降至3.925亿元人民币[24] 现金流量表现 (筹资活动)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85.1%,从3.2177亿元人民币降至4797.68万元人民币[24]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加198%,从4380.4万元人民币增至1.3057亿元人民币[24] 现金及等价物状况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42.6%,从2.5083亿元人民币增至3.5758亿元人民币[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下降84%,从1.5386亿元人民币降至2457.79万元人民币[24] - 公司货币资金及利息收入合计4047万元[20] 资产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362,291,481.68元,较年初增长6.47%[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90,479,508.99元,较年初增长26.5%[16] - 应收账款102,029,781.14元,较年初下降28.8%[16] - 存货181,696,631.42元,较年初下降1.05%[16] - 固定资产105,794,764.40元,较年初增长3.49%[17] - 无形资产76,056,553.20元,较年初激增810%[17] 负债及权益项目 - 短期借款90,358,944.44元,较年初激增1,700%[17]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22.73亿元,较年初增长27.7%[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7.35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98%[4]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7.354亿元,较年初增长3.0%[18]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为9.66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88%[4]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63元/股,同比下降22.2%[22] - 公司所得税费用为589万元,同比下降23.2%[21] - 公司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转回221万元[21] - 政府补助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为381万元[6]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093户[12] - 第一大股东刘富林持股19,800,914股,占比22.44%[12] - 第二大股东刘富坤持股12,951,456股,占比14.68%[12]
富信科技(688662)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0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296,658,857.18元同比下降7.05%[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032,407.59元同比下降4.20%[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3,311,241.54元同比上升6.18%[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731,961.31元同比大幅改善[22] - 基本每股收益0.39元同比下降15.22%[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72%同比下降2.17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90%同比上升0.52个百分点[23] - 稀释每股收益0.39元同比下降15.22%[23]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84%至2.21亿元[1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4,273万元(上年同期为-1,306万元)[130][13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05%至2.97亿元[130] - 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下降7.05%[11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03.24万元同比下降4.20%[11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331.12万元同比增长6.18%[110] 成本和费用 - 研发支出1749.30万元占营业收入5.90%[11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749.3万元,较上年同期1716.9万元增长1.89%[67]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9%,较上年同期5.38%增加0.52个百分点[67] 各业务线表现 - 半导体热电器件消费电子领域销售3568.10万元占比85.65%[111] - 半导体热电器件其他领域销售597.95万元同比增长41.98%[111] - 半导体热电系统其他领域销售132.72万元同比增长103.15%[111] - 半导体热电整机产品销售17240.95万元同比增长5.64%[112] - 恒温床垫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1.39%[112] - 啤酒机、恒温床垫、冻奶机产品销售客户主要为单一客户[122] 研发与技术进展 - 公司成功开发光通讯器件客户超20家[34] - 公司累计开发PCR客户15家[37] - 公司累计开发工业红外探测和激光雷达客户5家[37] - 新引进医疗等工业客户28家[38] - 公司新增多项专利授权,包括器件自动化组装技术、微型器件组装技术等器件制备技术,以及湿度调节技术获得两项发明专利授权[55]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18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10件、外观专利3件[65]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授权28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23件、外观专利3件[65]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8件、实用新型专利98件、外观设计专利6件[65] - 新增专利申请1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0件,外观专利申请3件;新增专利授权2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件,实用新型授权23件,外观专利授权3件[114] - 开发Micro TEC产品共75个型号,光通讯器件客户超20家,PCR客户15家,红外探测和激光雷达客户5家[115] - 年产能从100万片扩产到200万片,并提前采购年产300万片项目的关键进口设备[115] - 新引进医疗等工业客户28家,其中6家已批量供货,3家小批量供货,19家已下样品订单[116] - 2022年6月成功开发半导体制冷降温衣并实现批量供货[116] - 公司完成超微型热电制冷器件产能从100万片/年扩产至200万片/年[95] - 公司研发的380L恒温酒柜制冷量达常规酒柜的3~5倍[95] 研发项目投入 - 新型半导体热电器件集成及检测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200万元 本期投入172.45万元 累计投入883.63万元 实现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70] - 新型高性能高可靠性半导体热电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800万元 本期投入68.02万元 累计投入614.99万元[70] - 新一代半导体冷水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00万元 本期投入38.54万元 累计投入201.25万元 开发38℃高温环境下25L水降温冷却系统[72] - 新型高性能专用风扇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50万元 本期投入30.75万元 累计投入201.47万元[72] - 大容量半导体制冷啤酒机产品的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600万元 本期投入65.26万元 累计投入502.22万元 实现5L啤酒从22℃快速降到6℃以下[73] - 新型半导体热电器件项目已实现部分量产 产品综合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70] - 新型高性能高可靠性半导体热电系统项目已实现部分量产 采用30*30mm双器件设计提高系统可靠性[70] - 新一代恒温床垫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00.00万元,本期投入30.80万元,累计投入282.24万元,进展为部分量产[75] - 高效半导体制冷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00.00万元,本期投入93.73万元,累计投入470.91万元,进展为部分量产[78] - 新型多功能半导体制冷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0.00万元,本期投入42.76万元,累计投入243.92万元,进展为部分量产[80] - 新型半导体制冷酒柜系列产品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00.00万元,本期投入158.12万元,累计投入590.97万元,进展为部分量产[80] - 新一代恒温床垫产品可实现主机温度10℃到18℃间的任意调节和恒温[75] - 高效半导体制冷产品开发系列节能DOE酒柜和用于浴室的恒温镜柜[78] - 新型多功能半导体制冷产品开发新型冰淇淋机及果蔬冷盘系统,冰淇淋机实现低温制冷-7℃[80] - 新型半导体制冷酒柜系列产品开发新型抽真空节能酒柜和ErP酒柜,可同时输出8至10℃及16至18℃两种温度区域独立恒温控制[80] - 高效半导体制冷产品通过技术升级满足美国DOE能效标准要求[78] - 新型半导体制冷酒柜系列产品具有冷藏酒瓶内部抽真空保鲜功能,满足美国DOE能效标准[80] - 多功能半导体制冷除湿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800万元,本期投入89.78万元,累计投入302.03万元,单位电功耗实际除湿量指标达到10ml/W行业领先水平[81] - 汽车专用TEC器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000万元,本期投入186.81万元,累计投入426.21万元,性能及可靠性满足AEC-Q100等三项先进标准[81] - 半导体制冷分酒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00万元,本期投入53.17万元,累计投入190.05万元,要求温度达到快速低温制冷3℃,制热温度60℃[82] - 第三代半导体冰淇淋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500万元,本期投入51.66万元,累计投入178.72万元,计划申报专利7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4件[83] - 新型制冷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500万元,本期投入154.49万元,累计投入207.27万元,系统要求实现环形区域内任意一点温度差异小于0.1°C[84] - 精密控温液冷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500万元,本期投入143.09万元,累计投入195.78万元,设计开发阶段目标为温度控制精度±0.05°C[86] - 新型半导体医疗制冷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00万元,本期投入53.05万元,累计投入105.81万元,开发阶段目标包括医用冷链箱和医疗冷垫[86] - DBC自动印胶新工艺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63万元,本期投入30.75万元,累计投入154.60万元,小批试制阶段目标为完全替代人工操作[87] - 非水基流延制备氧化铝陶瓷工艺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20万元,本期投入31.48万元,累计投入31.48万元,目前处于项目规划阶段[87] - 新型热电智能饮品储藏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00万元,本期投入45.62万元,累计投入45.62万元,样机制作阶段目标为24小时内冷却啤酒至4°C[88] - 半导体热电智能恒温卫浴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00万元,本期投入35.94万元,累计投入35.94万元,样机制作阶段目标为开发双温区独立控温镜柜[88] - 精密控温液冷系统采用高精度温度探头PT-1000和数据采集卡实现快速响应,温度波动控制精度达±0.05°C[86] - 半导体医疗制冷项目重点开发物流冷链和物理降温器具,累计投入已达105.81万元[86] - DBC自动印胶工艺已实现累计投入154.60万元,达到小批试制阶段[87] - 非水基流延氧化铝陶瓷工艺本期投入31.48万元,致力于提升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87] - 研发项目总投入资金13,365.00万元,本期投入1,749.30万元,累计投入6,240.25万元[90] - 大功率射频电路基片设计开发项目总投140.00万元,本期投入56.95万元,累计投入157.34万元[90] - 精碾一次成型工艺研发项目总投142.00万元,本期投入53.84万元,累计投入155.56万元[90] - 半导体制冷降温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150.00万元,本期投入62.23万元,累计投入62.23万元[90] 研发人员与团队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85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2.08%[9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172.83万元,平均薪酬6.34万元[92]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34.59%,大专学历占比34.59%[92] - 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最高达38.92%[92] - 研发人员185人占公司总人数12.08%[113] 核心技术能力 - 公司半导体热电制冷器件产品包括单级、微型及多级热电制冷器件[12] - 公司陶瓷基板采用96%氧化铝材质,厚度范围0.25mm至1.2mm[12] - 热电转换效率分为发电效率(输出电功率/吸热功率)和制冷效率(制冷功率/输入电功率)[13] - 公司产品需符合国际可靠性标准GR-468-CORE和MIL-STD-883[13] - 公司产品出口需通过3C认证、RoHS、REACH、CE、GS、ETL及DOE等认证[13] - 碲化铋材料区熔制备工艺使材料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0.95左右[55] - 碲化铋材料粉末热压制备工艺使p型材料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1.1左右,单台设备产能达到4.5Kg/小时[55] - 碲化铋材料热挤压制备工艺使n型材料ZT达到1.0左右,p型材料ZT达到1.2左右[56] - 热电材料切割技术可实现尺寸0.20*0.20*0.25mm晶粒的切割加工,精度达±0.005mm[56] - 陶瓷基片覆铜技术使用1000℃至1100℃温度范围实现陶瓷基片与导流条结合[56] - 器件自动化组装技术采用全自动一体化智能化装备,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58] - Al2O3陶瓷基片压烧炉技术采用硅钼棒加热,使窑炉内部温度更加均匀且节能环保[58] - 微型热电器件晶粒尺寸0.2*0.2*0.25mm,晶粒间隙0.1mm,焊料熔点280℃,最大温差△Tmax达70℃以上(热端温度27℃)[59] - 低冷量损耗密封技术大幅减少冷热端热短路造成的冷量损失,获2019年中国专利优秀奖[59] - 热端散热技术通过翅片与风扇参数匹配提升散热效率和系统制冷性能[61] - 低功率制冷控制技术通过独立控制与阈值设置提升低功率工况制冷量及转换效率[61] - 多器件高效制冷系统集成技术消除器件厚度误差影响,保证装配工艺一致性和可靠性[61] - 大功率制冷技术利用热管高传导特性,通过独立子系统集成提升制冷量和转换效率[61] - 液体恒温技术使循环回路热容最小化,实现高效换热并减少加水频次[61] - 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热电器件与换热器参数匹配,避免热量堆积或成本不合理提高[59][60] - 可靠性筛选技术通过高温储存、温度循环等试验保证产品符合GR-468-CORE和MIL-STD-883标准[59] - 低温冷冻技术实现半导体热电制冷在低于零下10摄氏度领域的应用[63] - 低温冷板恒温技术可在零下10摄氏度至零下20摄氏度范围内保持恒温[63] - 公司2014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性能热电材料快速制备与高效器件集成制造新技术及应用)[65] - 制冷箱湿度调节技术可实现温度湿度双参数控制且无相互干扰[64] - 冰淇淋机软硬度控制技术通过搅拌电机扭力矩参数替代定时控制[64] - 核心技术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及合金、有机高分子材料等热电材料科学领域[127] 产品与应用领域 - 液冷系统散热效率高制冷量大制冷速度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仪器和分析仪器[46] - 冷凝除湿机功率小噪声低除湿效率高热电转换效率高可用于烟气冷却和气体快速降温[46] - 发酵罐系统采用筒体结构局部控温精度达0.1℃[46] - 啤酒机采用热电系统和恒压系统实现最低2℃储藏温度[48] - 恒温酒柜制冷过程无机械振动低噪声有利于葡萄酒储存发酵[48] - 恒温床垫采用自动补水专利技术加快制冷速度节省等待时间[48] - 电子冰箱静音型采用热管散热技术无风扇噪声极低节能型符合美国DOE最新能耗标准[48] - 冻奶机通过温度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实时监测鲜奶温度和剩余量[48] - 冰淇淋机无需提前冷冻原液制作完成后自动保冷防止变软[49] - 除湿机通过半导体除湿静音运作更符合大众化需求[49] - 公司汽车专用TEC器件项目处于客户验证阶段[35] 市场与行业趋势 - 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4.6亿元增长至2025年54.6亿元[35] - 全球分子诊断市场规模2013-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2.18%[36] - 中国分子诊断市场规模2013-201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1.63%[36] - PCR行业预计维持20%-30%的行业增速[36] - 陶瓷基板全球市场规模2020年约为66亿美元[39] - 陶瓷基板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87亿美元[39] - 陶瓷基板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00亿美元[39] - 陶瓷基板市场2020-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39]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917,271,238.40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3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14,849,884.86元较上年度末微增0.10%[22] - 无形资产激增816.29%至7,656万元(主要因新增土地使用权)[134] - 短期借款激增898.65%至5,013万元[134]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87.82%至532万元[134] - 交易性金融资产9,019万元(含结构性存款)[138] 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扩大至1.06亿元[130][13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7.09%至816万元[130][131]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2,227,767.51元[26]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515,186.70元[27]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金额为61,472.00元[27]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金额为99,391.18元[27]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131,016.60元[27] - 非经常性损益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21,261.34元[27]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721,166.05元[27] 子公司与关联方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为成都万士达瓷业有限公司[12]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为广东富信热电器件科技有限公司[12] - 子公司成都万士达净利润1,008万元(持股91%)[141] - 关联方向关联方采购设备实际发生金额为122,494.16元,占年度预计金额2,000,000元的6.12%[169] - 关联方向关联方销售商品实际发生金额为1,225,588.31元,占年度预计金额4,500,000元的27.24%[169] - 关联方向关联方租赁房屋实际发生金额为346,049.07元,占年度预计金额800,000元的43.26%[169]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控股股东关联方未发生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9] - 公司未发生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公司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66] - 公司报告
富信科技(688662)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下降7.0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2.26万元,同比增长4.60%[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076.91万元,同比下降10.04%[3]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7.0%至1.325亿元(2021年同期:1.425亿元)[17] - 净利润同比增长5.4%至1355万元(2021年同期:1285.24万元)[18] - 基本每股收益0.15元/股(2021年同期:0.19元/股)[1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9%至1.009亿元(2021年同期:1.072亿元)[17] - 研发投入832.79万元,同比增长0.46%,占营业收入比例6.28%[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0.5%至832.8万元(2021年同期:828.96万元)[17]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25.8%至95.12万元(2021年同期:128.19万元)[1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91.08万元,同比大幅改善[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3091万元(2021年同期:-2439.71万元)[22]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增长27.8%至1.574亿元(2021年同期:1.231亿元)[2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至2.69亿元(2021年同期:916.1万元)[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881亿元(期初:3.33亿元)[23] 各业务线表现 - 出口业务同比增长8.24%,内销业务同比下降24.21%[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2021年末的340,270,224.94元下降至2022年3月31日的297,138,352.10元,减少12.7%[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71,534,273.82元增加至95,830,266.85元,增长34.0%[13] - 应收账款从143,324,689.03元下降至109,393,468.75元,减少23.7%[13] - 存货从183,615,871.56元增加至194,708,043.23元,增长6.0%[13] - 流动资产总额从757,251,373.96元下降至716,835,111.19元,减少5.3%[13] - 无形资产从8,355,491.70元大幅增加至76,433,508.72元,增长815.0%[14] - 短期借款从5,020,142.08元增加至30,593,803.45元,增长509.4%[14] - 未分配利润从192,372,192.67元增加至205,694,745.43元,增长6.9%[15] - 总资产9.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7.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2%[4] 非经常性损益及收益 - 政府补助151.10万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36.18万元[4] 盈利能力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5%,同比下降1.73个百分点[3][5] 公司治理与股东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32,170,030股于2022年4月1日起上市流通,占公司股本总数的36.46%[10]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中金公司持股3,030,709股,东方证券持股812,542股[9]
富信科技(68866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27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6.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7%[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3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3%[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742.0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3%[26] - 公司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为6.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7%[37] - 公司2021年全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83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3%[37]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6.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7%[14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83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3%[140] - 主营业务收入为6.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3%[146]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3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1.77亿元,第三季度1.99亿元,第四季度1.79亿元[29] - 公司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3.67万元人民币,第二季度2278.86万元,第三季度3112.48万元,第四季度2172.09万元[2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9%[142] - 研发费用为3558.8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5%[142] - 销售费用为1886.5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39%[142] - 管理费用为4046.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92%[142] - 主营业务成本为5.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2%[146] - 直接材料成本3.61亿元,同比增长13.73%,占总成本比例71.09%[152] - 制造费用成本6449万元,同比增长22.27%,占总成本比例12.70%[1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99.5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6%[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59%[26] - 总资产为8.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74%[26] - 基本每股收益为1.09元/股,同比下降2.68%[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16%,同比下降7.93个百分点[2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11%,同比增加0.74个百分点[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99.5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6%[142]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为6487.15万元人民币,扭转了第一季度-2439.71万元的负值[29] - 货币资金3.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8.78%,占总资产比例37.98%[160] - 交易性金融资产71,534,273.82元,含70,387,780.82元结构性存款和1,146,493.00元远期结售汇[169] - 汇兑损益为240.76万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比例为2.42%[139]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73.93万元人民币,对当期利润产生重大影响[32][34] - 公司获得政府补助467.64万元人民币,计入非经常性损益[3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半导体热电行业营业收入为6.93亿元,同比增长11.13%,毛利率为26.71%,同比下降1.67个百分点[148] - 热电整机应用产品营业收入为3.92亿元,同比增长10.62%,毛利率为23.68%,同比下降4.20个百分点[148] - 半导体热电器件产品营业收入为9839万元,同比增长25.00%,毛利率为45.13%,同比上升0.38个百分点[148] - 其他类产品营业收入为6637万元,同比增长41.35%,营业成本增长46.00%[148] - 热电整机应用产品生产量92.91万台,同比增长20.26%,销售量92.46万台,同比增长15.58%[149] - 半导体热电系统生产量545.29万个,同比下降9.26%,销售量441.10万个,同比下降17.34%[149] - 半导体热电器件产品销售收入9839.4万元,同比增长25.00%[7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总额为3558.85万元,同比增长30.45%[8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11%,较上年增加0.74个百分点[89] - 公司2021年研发支出3558.8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5%,占营业收入5.11%[37] - 研发投入增加主要由于新型高性能热电器件及系统、大容量半导体制冷啤酒机等项目投入[90] - 公司研发人员17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1.38%[3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7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1.38%[113]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084.88万元人民币,平均薪酬11.85万元人民币[113] - 公司2021年新增专利申请55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43件,外观专利1件[45] - 公司2021年新增专利授权28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26件,外观专利1件[45] - 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专利78件,外观设计专利3件[46] - 2021年新增专利申请55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43件、外观专利1件[87] - 截至2021年底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专利78件、外观专利3件[87] - 新增专利授权2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件、实用新型授权26件[87] - 公司2014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性能热电材料快速制备技术)[87] 产品与技术能力 - 公司半导体热电业务包含制冷器件(TEC)和温差发电器件(TEG)两类核心产品[13] - 陶瓷基板氧化铝含量为96%,厚度范围在0.25mm至1.2mm[14] - 热电材料ZT值作为衡量热电转换效率的关键复合参数[14] - 碲化铋基热电材料在室温附近具有优异性能,是唯一被广泛商业化应用的热电材料体系[14] - 热电制冷器件尺寸指标包括基板宽度W、冷端长度L1、热端长度L2及高度H[14] - 公司产品包括单级热电制冷器件(应用于啤酒机、车载冰箱等)和微型热电制冷器件(应用于5G光模块)[48] - 热电系统产品包括冰胆、除湿机系统、酒柜冰箱系统等通用消费类产品[50] - 公司产品线涵盖工业医疗通信类包括烟气冷却系统PCR扩增仪系统等[51] - 公司高性能微型热电制冷器件满足光电子器件国际标准GR-468-CORE和美国国防部标准MIL-STD-883的可靠性要求[66][67] - 公司微型热电制冷器件与Ferrotec(中国)和Phononic等外资企业同类产品处于同一水平区间,并已实现批量化生产[66] - 公司40*40mm尺寸集成127对半导体晶粒的单级热电器件热电性能处于行业较高水平[68] - 公司大容积恒温酒柜产品最大容积达到380L(JC-380SGW),超过一般半导体热电恒温酒柜的容积规格[70] - 公司是国内少数推出达到美国最新DOE能效测试标准的节能酒柜产品厂商之一[70] - 公司冰淇淋机系列产品通过提升制冷深度最低可达-10℃,成功将热电技术应用于冷冻场景[70] - 公司热电整机应用产品包括啤酒机、恒温床垫、冻奶机等创新型消费类产品,以及恒温酒柜、电子冰箱等成熟产品[69] - 公司热电系统产品涵盖冰胆、冰箱酒柜系统、除湿机系统、工业系统、医疗系统等多类对外销售及自用配套系统[69] - 半导体热电器件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0.95左右[78] - p型碲化铋基材料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1.1左右[78] - n型碲化铋基材料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1.0左右 p型碲化铋基材料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1.2左右[79] - 微型热电器件晶粒尺寸0.2*0.2*0.25mm,晶粒间隙0.1mm,焊料熔点280℃,最大温差△Tmax达70℃以上(热端温度27℃)[82] - 公司热电材料技术指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热电器件性能与Ferrotec、Phononic等国际领先企业同类产品相当[116] - 公司研发的380L恒温酒柜制冷量达到常规酒柜的3-5倍[116] - 公司冰淇淋机系列产品制冷深度达到-10℃以下,突破半导体制冷技术仅用于冷藏产品的技术瓶颈[117]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采购模式采用以产定采和安全库存采购相结合[57] - 公司原材料包括碲Te、铋Bi、硒Se、锑Sb等大宗通用物料[57] - 热电器件和热电系统类产品采用订单式生产与安全库存结合模式[58] - 热电整机应用产品采用以销定产的订单式生产模式[58] - 粉末热压工艺单台设备产能达4.5Kg/小时[78] - 能够实现尺寸0.20*0.20*0.25mm晶粒的切割加工 精度±0.005mm[79] - 陶瓷基片覆铜技术使用1000℃至1100℃范围导流条表面形成Cu-O共晶液[79] - 器件自动化组装技术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81] - Al2O3陶瓷基片压烧炉技术采用硅钼棒加热 使窑炉内部温度更加均匀[81] - 热挤压工艺对碲化铋基材料结构进行致密化和晶体取向性控制[79] - 晶片表面处理技术采用电弧喷镍或物理粗化两种不同处理技术[79] - 微型器件组装技术有效提升半导体热电器件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80] - 低冷量损耗密封技术有效提升半导体热电器件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80] - 低冷量损耗密封技术通过复合密封方式大幅减少冷量损失,获2019年中国专利优秀奖[82] - 热端高效散热技术优化散热器翅片与风扇中心位置匹配,提升散热效率和系统制冷性能[83] - 低功率制冷工况高效控制技术通过独立控制解决低功率工况制冷系数降低问题,提升制冷量及转换效率[83] - 高效制冷系统集成技术以冷端面为集成基准面,配置热端独立换热器,保证多器件装配一致性和可靠性[83] - 大功率制冷技术利用热管高效传热特性,通过独立子系统集成提升制冷量和转换效率[83] - 液体快速高效冷热恒温技术分离循环回路与储存器,减小负载热容,实现高效换热并减少加水频次[83] - 低温冷冻技术通过低热阻结合和一体化设计,实现冷量高效传导,应用于低于-10℃制冷领域[83] - 低温冷板恒温技术可实现-10℃至-20℃温度范围恒温控制[85] - 系统可靠性检测技术通过阻值变化与阈值对比判断系统装配质量[85] - 制冷箱湿度调节技术基于冷端换热器温度及湿度参数进行双参数控制[86] - 公司成功研发了集基板印锡、元件组装、器件焊接为一体的自动化热电器件生产线[123] - 公司开发了晶粒视觉自动筛选机、印锡焊接一体机、自动封胶条机、新一代自动热成像检测机、自动温差检测分类机等自动化生产和检测装备[123] 市场与客户 - 公司向全球领先通信设备客户批量供货,并向2家客户小批量供货,10家客户完成送样验证[42] - 中国5G基站建设数量预计2019-2027年累计达648万座,带动光模块需求达3,888万件[42] - 公司开发了华大智造、圣湘生物、德国马勒、西门子等医疗工业领域龙头企业[43] - 公司采用差异化市场策略,在消费电子领域实行自主品牌与ODM结合销售模式[41] - 公司客户包括SEB、伊莱克斯、惠而浦、Kryo Inc.、优瑞(Jura)等知名下游热电整机应用品牌[70] - 中国是全球最主要半导体热电器件市场之一,未来市场规模持续增长[72] - 5G通信网络建设和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动光模块温控及汽车热管理器件需求增长[72] - 公司实现光通讯热电器件国产化替代,是国内少数能批量生产高性能超微型热电制冷器件的企业[72] - 半导体热电系统(TEA)产业集中于美国、俄罗斯、日本和中国,国内市场以外企为主[73] - 公司工业、医疗领域制冷系统性能及可靠性达国际龙头企业水平,具备成本优势[73] - 热电整机应用产品如冷藏箱、啤酒机、恒温酒柜需求稳步提升[74] - 公司与SEB、伊莱克斯、美的、Kryo Inc.、优瑞(Jura)、格力、新宝、黑鲨、华大智造等众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12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8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0.74%[153][157] 认证与质量体系 - 公司产品通过欧盟RoHS指令对有害物质的限制要求[15] - 公司产品符合欧盟REACH法规对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要求[15] - 公司产品获得CE认证,符合欧盟安全卫生环保指令要求[15] - 公司产品通过ETL认证,满足北美电气安全标准[15] - 公司产品符合美国能源部DOE能效标准要求[15] - 公司产品通过BSCI社会责任标准认证[15] - 公司已通过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ISO 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ECQ QC080000:2017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BSCI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等系列体系认证[130] - 公司主要产品获得中国3C认证、欧盟CE认证(LVD、EMC、ErP、RoHS)、REACH认证、德国GS认证、美国ETL、DOE认证,加拿大CSA认证,国际CB认证等多项认证[130] - 公司高性能微型制冷器件产品可靠性指标达到GR-468-CORE和MIL-STD-883F两项国际先进测试标准相关要求[130] 公司治理与股权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的选项为"否"[4]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度报告真实性的情况[9]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5,296,000元[6] - 现金分红占公司当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9.94%[6] - 公司总股本基数为88,240,000股[6] - 公司于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16][22]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覆盖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成员共150人[44] - 公司现有9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3人占比33.3%[184]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185]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富林持股19,800,914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3.65万元[190] - 副董事长刘富坤持股12,951,456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24.80万元[190] - 董事兼副总经理洪云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2.77万元[190] - 董事兼核心技术人员曹卫强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4.81万元[190] - 董事兼核心技术人员罗嘉恒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0.18万元[190] - 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刘春光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0.34万元[191] - 核心技术人员高俊岭年度税前报酬总额29.86万元[191] - 核心技术人员刘茂林年度税前报酬总额21.95万元[191] - 离任核心技术人员栾东方年度税前报酬总额25.53万元[191]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税前报酬总额合计429.07万元[190][191]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253.27万元[198]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215.98万元[198] - 配件事业部总经理栾东方因照顾家人需要离职[198] - 新增认定刘茂林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199] - 董事Robert Frank Dodds Jr因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离任[199] - 董事范卫星因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离任[199] - 独立董事汪林因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离任[199] - 监事林东平因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离任[199] - 选举罗嘉恒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199] - 选举林东平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199] - 林东平在间接持有公司15.16%股份的股东II-VI Incorporated的多家子公司担任总经理等职务[195] - Robert Frank Dodds Jr自2012年4月起任得璞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93][196] - 范卫星自2021年9月起任上海鸿辉光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193][196] - 汪林自2009年9月起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任职教授及博士项目主任[193][196] - 钟日柱自2019年9月起在广东诚安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任项目经理[197] - 潘春晓自2005年1月起在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任合伙人律师[193][197] - 高俊岭自1988年4月起在河北科技大学任教授[197] - 林东平自2003
富信科技(688662)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8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73%[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5.17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5%[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12.4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28%[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65.0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1%[5]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5.177亿元,同比增长15.4%[2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65万元,同比增长22.1%[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1元/股[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年初至报告期末研发投入合计2608.8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16%[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4%,同比增加1.03个百分点[6] - 研发费用达2608.89万元,同比增长45.2%[21] - 财务费用为-291.24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21] - 管理费用增长54.3%至3057.79万元[21] 现金流量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87.6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5.5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87.64万元,同比下降125.52%[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销售商品收到现金4.295亿元[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8亿元,同比恶化160.67%[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79.53%[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54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27]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978.23万元,同比增长96.90%[26]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24亿元,同比增长31.30%[26]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4.96亿元,同比下降13.88%[26]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3.22亿元[2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380.40万元,同比增长7.20%[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51亿元,较期初增长158.70%[2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8.878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78.11%[6]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923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98.36%[6] - 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100,439,018.72元增至2021年9月末的255,011,983.50元,增长154%[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末的1,022,558.00元增至2021年9月末的136,717,760.00元,增长13,270%[15] - 应收账款从2020年末的120,875,426.21元增至2021年9月末的156,527,021.45元,增长29%[15] - 存货从2020年末的123,690,413.90元增至2021年9月末的173,586,127.51元,增长40%[15] - 流动资产合计从2020年末的371,724,949.94元增至2021年9月末的750,722,589.08元,增长102%[15] - 资产总计从2020年末的498,465,581.54元增至2021年9月末的887,820,301.94元,增长78%[15] - 总资产规模达8.878亿元,较期初增长78.1%[18] - 合同负债增长21.3%至1450.21万元[17] - 资本公积大幅增长256.4%至3.969亿元[17] 非经常性损益 - 第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补助为273.48万元人民币[8] 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169万股[12] - 第一大股东刘富林持股19,800,914股,占比22.44%[12] - 第二大股东刘富坤持股12,951,456股,占比14.68%[12]
富信科技(688662)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1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2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52.5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5%[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6.1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8.1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45%[21] - 总资产为8.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04%[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601元/股,同比下降0.80%[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063元/股,同比下降9.85%[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89%,同比减少3.01个百分点[2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38%,同比增加1.42个百分点[2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28%至3.19亿元人民币[1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长15.75%[11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5.17%[11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8.76%至2.31亿元人民币[132] - 管理费用同比大幅增长83.44%至2117.16万元人民币[13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4.18%至1716.93万元人民币[132] - 研发投入总额为1716.93万元,同比增长74.18%[76] 各业务线表现 - 热电整机销售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11.83%[58] - 热电系统销售收入7000.02万元,同比增长27.82%[58] - 热电器件销售收入5260.75万元,同比增长74.83%[58] - 半导体热电制冷器件占公司热电器件销量和销售金额的绝大部分[36] - 公司产品包括单级热电制冷器件、微型热电制冷器件和多级热电制冷器件等类型[12] - 半导体热电制冷器件利用佩尔捷效应实现制冷或加热[12] -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利用泽贝克效应实现发电[12] - 热电系统产品包括冰胆、除湿机系统、酒柜冰箱系统等[38] - 公司热电整机应用产品包括啤酒机(最低2℃储藏温度)、恒温酒柜等[41] - 自用热电系统包括啤酒机系统、床垫系统、冻奶机系统等[38] - 公司产品应用于啤酒机、恒温酒柜、电子冰箱、冻奶机等消费电子领域[57][58] - 高性能微型热电制冷器件已向5G光模块客户小批量供货[61] - 持续拓展母婴、家居、烟草等新消费细分领域市场[58] 研发与技术进展 - 研发方向包括物联网、可穿戴设备、国防、汽车及医疗领域应用[60] - 公司热电材料性能优值ZT达到0.95左右[63] - 采用区熔法制备碲化铋基材料,具备低成本规模化生产优势[63] - p型碲化铋基材料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1.1左右[64] - n型碲化铋基材料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1.0左右[64] - p型碲化铋基材料热电性能优值ZT达到1.2左右[64] - 实现尺寸0.20*0.20*0.25mm晶粒切割加工精度±0.005mm[64] - 陶瓷基片覆铜工艺温度范围为1000℃至1100℃[64] - 压烧炉采用硅钼棒加热提升温度均匀性[65] - 器件自动化组装技术提升消费电子领域竞争力[66] - 微型器件组装技术提升通信领域器件性能[66] - 低冷量损耗密封技术提升器件可靠性指标[66] - 微型热电制冷器件组装技术可实现晶粒尺寸0.2*0.2*0.25mm,晶粒间隙0.1mm,焊料熔点280℃,产品最大温差△Tmax达70℃以上[68] - 低冷量损耗密封技术通过复合EVA材料与硅胶层减少冷量短路损失,提升制冷量,获2019年中国专利优秀奖[68] - 热端高效散热技术优化散热器翅片与风扇中心位置匹配,提升散热效率和系统制冷性能[70] - 低功率制冷工况高效控制技术通过独立电压控制提升低功率状态制冷量及转换效率[70] - 高效制冷系统集成技术消除多器件厚度误差,保证装配一致性并提升制冷转换效率[70] - 大功率制冷技术利用热管高效传热特性,通过独立子系统集成提升系统制冷量和转换效率[70] - 液体快速冷热恒温技术减小循环回路液体热容,实现高效换热并减少加水频次[70] - 低温冷冻技术通过低热阻结合和一体化设计实现-10℃以下低温制冷应用[70] - 低温冷板恒温技术实现-10℃至-20℃区间恒温控制,适应不同负载工况[70] - 公司拥有系统压力均衡缓冲贴合技术等10项核心系统集成技术[71] - 公司拥有热隔离低漏热技术等5项整机应用核心技术[71][72] - 公司建立了集基板印锡、元件组装、器件焊接为一体的自动化热电器件生产线[107] - 公司开发了晶粒视觉自动筛选机、印锡焊接一体机等自动化生产和检测装备[107] - 公司产品符合中国3C认证、欧盟CE认证(LVD/EMC/ErP/RoHS)、REACH认证、德国GS认证、美国ETL/DOE认证、加拿大CSA认证、国际CB认证等多项认证[114] - 公司高性能微型制冷器件可靠性指标达到GR-468-CORE和MIL-STD-883F国际先进测试标准要求[114] - 公司通过了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ISO 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系列认证[114] - 公司子公司万士达通过了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14] - 公司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广东省半导体热电技术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3] - 公司建立了ERP系统、PLM系统、QMS系统、SPC系统、条码管理系统等数字化管理平台[113] - 公司具备全产业链技术解决方案及核心器件的独立研发制造能力[34] 研发项目与投入 - 报告期内新增申请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73]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7项,全部为实用新型专利[7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拥有专利76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73] - 研发投入增长主因是2020年上半年疫情导致研发项目推迟,以及2021年加大新型热电项目投入[77]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为0%,无重大变动[76][78] - 在研项目包括新型高性能热电器件、大容量半导体制冷啤酒机等重点方向[77][79] - 高性能高可靠热电器件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300万元,本期投入138.58万元,累计投入1113.83万元,进展为小批量试制[80] - 大功率半导体制冷空调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0万元,本期投入34.64万元,累计投入152.55万元,进展为样机制作[80] - TEC雪茄柜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0万元,本期投入32.94万元,累计投入267.79万元,进展为样机制作[80] - 高性能热电材料项目实现最小尺寸0.2*0.2*0.25mm晶粒切割加工,精度达±0.005mm[80] - 大功率半导体空调项目单片热电制冷器件最大制冷量达100W,制冷功率超过350W[80] - 大功率半导体空调项目风量达到150m³/h,制冷系数达0.7–0.8[80] - TEC雪茄柜项目实现温度控制范围18±2℃,相对湿度控制范围65%±5%RH[80] - TEC雪茄柜项目针对6–7L小空间设计,满足约30支不同规格雪茄储存需求[80] - 热电材料项目采用熔体旋甩(MS)工艺或机械合金化工艺进行晶粒细化控制[80] - 半导体空调项目采用高效水循环热技术及多器件集成方案提升制冷性能[80] - 新型半导体热电器件集成及检测技术研发项目预算1200万元,已投入468.87万元,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84] - 高性能高可靠性半导体热电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算800万元,已投入417.38万元,采用30*30mm双器件设计提升系统稳定性[84] - 新一代半导体冷水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算300万元,已投入132.26万元,针对25L储水箱开发高温环境降温系统[86] - 新型高性能专用风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预算250万元,已投入137.20万元,通过优化风扇设计降低能耗并提升制冷性能[86] - 大容量半导体制冷啤酒机开发项目预算600万元,已投入272.78万元,实现啤酒胶囊开启后一个月内保鲜[86] - 晶粒视觉自动筛选机等自动化设备投入生产,产品质量一致性及稳定性显著改善[84] - 热电系统冷端采用铝砖直冷传导设计,表面粗糙度达Ra1.6确保低热阻贴合[84] - 冷端水路封闭循环设计减少水垢污染,热端双翅片散热器设计减少热短路[86] - 专用风扇通过叶形选配和马达绕组优化提升风压及热电转化效率[86] - 啤酒机采用气压装置和液体分离技术保证密封效果及啤酒新鲜度[86] - 新型半导体制冷啤酒机在22mm保温层下,5L啤酒于22℃环境温度中28小时内可从22℃降至6℃以下[88] - 新一代TEC恒温床垫项目投入研发资金300万元,已完成93.63%,累计投入187.82万元[88] - 恒温床垫实现主机温度在10℃到18℃间任意调节,集成WIFI+蓝牙模块并应用高效热管技术[88] - 高效半导体制冷产品(节能酒柜)项目投入600万元,完成度99.02%,累计投入278.99万元[88] - 节能酒柜采用161对晶粒的新型大冷量专用器件,满足美国DOE能效标准[88][90] - 恒温镜柜产品已批量生产,将半导体制冷技术嵌入超薄镜柜结构实现恒温冷藏[90] - 新型冰淇淋机项目投入300万元,完成度57.24%,累计投入153.14万元[90] - 冰淇淋机通过热电器件优化实现-7℃低温制冷,部分产品已批量生产[90] - 果蔬冷盘系统利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实现精准温控(±1℃)及低噪声运行[90] - 半导体节能酒柜系列产品通过VIP板加强保温设计,减少冷量损失[90] - 新型半导体制冷酒柜项目投资800万元,已投入141.46万元,完成进度293.62万元,实现8至10℃及18℃双温区控制[92] - 半导体制冷除湿机项目投资800万元,已投入93.8万元,完成105.51万元,单位功率除湿量大于10ml/W[92] - 汽车专用TEC器件研发项目投资600万元,已投入110.93万元,完成110.93万元,n型碲化铋材料ZT值达1.05,p型达1.26[94] - 半导体制冷分酒器项目投资300万元,已投入64.73万元,完成64.73万元,实现3℃快速制冷及60℃制热[94] - 第三代半导体制冷冰淇淋机项目投资500万元,已投入46.3万元,完成46.3万元,开发550ml及1000ml新结构产品[94] - 气氛炉预处理工艺显著缩短约70%的预处理工艺周期[96] - 精碾一次成型工艺项目投资60万元,已完成44.49万元[97] - 大功率射频电路基片项目投资75万元,已完成46.77万元[97] - 公司研发的380L恒温酒柜制冷量达到常规容积酒柜的3~5倍[101] - 冰淇淋机系列产品制冷深度达到-10℃以下[101] 研发团队与人员 - 研发人员数量18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1.52%[9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971.46万元,平均薪酬5.22万元[99]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53人,占比28.49%[99] - 30-50岁研发人员115人,占比61.83%[99] - 研发人员数量较上期增加26人,薪酬总额增加379.73万元[99] - 公司技术研发人员共186人[104] - 核心技术人员栾东方因个人原因离任,由曹宇奇接替工作[145] - 公司新增认定刘茂林为核心技术人员[146] 客户与市场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SEB Asia Limited[14]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伊莱克斯(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及Electrolux do Brasil S.A)[14]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美的集团旗下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及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14] - 公司拥有SEB、伊莱克斯、美的、Bruno、优瑞(Jura)、格力、新宝、黑鲨、立讯精密等优质客户群体[110] - 公司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医疗实验、汽车、工业、航天国防、油气采矿等领域[31][34] - 在通信领域,产品用于5G网络光模块、光纤放大器、基站电池柜等设备的精确温控[32][36] - 工信部等十部门计划到2023年实现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32] - 高性能微型制冷器件预计将成为公司未来几年新的业绩增长点[32] - 消费电子领域热电器件市场主要被国内企业以成本优势占据[54] - 热电整机应用产品外销市场以ODM代工为主内销市场为ODM与自主品牌结合[55] - 热电整机应用市场处于成长阶段尚未形成垄断企业[55] - 2019年公司半导体制冷式家用型冷藏箱出口金额为3.17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19.77%[57] - 公司啤酒机、恒温床垫、冻奶机产品主要依赖单一客户销售[122] - 全球航运紧张导致国外客户订单交货困难[120] 生产与运营模式 - 公司采用定制化研发模式根据客户技术规格要求进行热管理方案设计[43] - 采购模式结合以产定采和安全库存采购通过金蝶K3系统跟踪流程[44] - 大宗通用物料包括碲、铋、硒、锑等金属及挤出铝、塑料粒料等材料[45] - 热电器件和热电系统类产品采用订单生产与安全库存结合模式[46] - 热电整机应用产品采用以销定产的订单式生产模式[46] - 半导体热电器件及热电系统以自主品牌富信销售并部分自用[48] - 热电整机应用产品在国外市场采用ODM模式在国内采用ODM与自主品牌结合模式[49] 资产与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同比激增170.33%至2.72亿元人民币[13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暴增8123.31%至8408.81万元人民币[136] - 存货同比增长40.87%至1.74亿元人民币[136] - 资本公积大幅增长256.26%至3.97亿元人民币[136] 产能与投资计划 - 新增产能计划:热电整机产品65万台/年,热电系统235万个/年,热电器件600万片/年[129] - 控股子公司计划投资不超过1亿元建设新生产基地[138] 子公司信息 - 成都万士达瓷业有限公司总资产为4684.78万元,净资产为3784.34万元[142] - 成都万士达瓷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3517.65万元,净利润为1026.00万元[142] - 公司持股成都万士达瓷业有限公司比例为91.00%[142] 管理层与治理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4] - 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7]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9]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 - 公司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14] - 公司报告期末为2021年6月30日[14] - 公司上期及上年同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14] - 公司注册地址为佛山市顺德高新区(容桂)科苑三路20号[16] - 公司办公地址为佛山市顺德高新区(容桂)科苑三路20号[16] - 公司办公地址邮政编码为528305[16]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富林[1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165.19万元人民币[24] - 汇兑损益74.16万元,占同期利润总额1.83%[124] - 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影响公司营业成本和毛利[126] - 公司完成多款产品通过美国DOE和欧洲ErP能效认证[117] - 公司主要污染物处理设施包括废水处理能力5吨/小时及废气处理能力16.5万m³/小时[151] - 公司新招农村就业人员
富信科技(688662)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22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12%[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3.6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97%[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97.1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14%[5][7]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9.12%达1.43亿元人民币,主要受益于恒温酒柜、冰淇淋机等产品销量增长[1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9.1%至1.425亿元(2020年同期:8,959万元)[26] - 净利润同比增长92.3%至1,285万元(2020年同期:668万元)[28]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8%至1.349亿元(2020年同期:8,546万元)[30] - 综合收益总额为9,218,430.69元,同比增长71.5%[3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25元/股,同比增长89.10%[5] - 基本每股收益增长89.1%至0.1925元/股(2020年同期:0.1018元/股)[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58%,同比增加1.39个百分点[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3.22%至1.05亿元人民币,与产品销售增长趋势一致[1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82%,同比减少0.23个百分点[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2.95%至828.96万元人民币,因人员薪酬及材料测试费用增加[1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2.9%至829万元(2020年同期:542万元)[26]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6.78%至968.87万元人民币,因发行费用及人员薪酬增加[15]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6.8%至969万元(2020年同期:548万元)[2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94,907,005.54元,同比增长74.0%[33]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43,021,311.34元,同比增长42.3%[34]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9.7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1.2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2439.7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1.24%[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97,051.57元,同比下降361.2%[3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0亿元人民币,主要因股票募集资金到位[1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0,149,280.24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321,695,204.00元[3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66,891.16元,同比下降97.8%[3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3,147,369.02元,同比增长21.3%[33]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4,598,558.86元,同比增长2.6%[33]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9,160,982.91元,同比增长118.9%[34]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相关影响 - 货币资金大幅增长286.43%至3.88亿元人民币,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15] - 资本公积增长256.26%至3.97亿元人民币,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5] - 实收资本(股本)增长33.33%至8824万元人民币,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5] - 实收资本增长33.3%至8,824万元(2020年末:6,618万元)[24] - 资本公积增长255.4%至3.973亿元(2020年末:1.118亿元)[2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8.0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1.34%[5]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12月31日的4.98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3月31日的8.042亿元人民币,增长61.3%[19][20] - 货币资金从2020年12月31日的1.004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1年3月31日的3.881亿元人民币,增长286.4%[18] - 流动资产从2020年12月31日的3.71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3月31日的6.746亿元人民币,增长81.5%[18] - 存货从2020年12月31日的1.23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1年3月31日的1.388亿元人民币,增长12.2%[18]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20年12月31日的9795.9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3月31日的3.859亿元人民币,增长294.0%[22][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84,660,952.42元,同比增长285.2%[35] - 应付账款从2020年12月31日的8026.8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1年3月31日的6474.5万元人民币,下降19.3%[19] - 流动负债从2020年12月31日的1.475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1年3月31日的1.329亿元人民币,下降9.9%[19] - 负债总额同比下降8.5%至1.417亿元(2020年末:1.549亿元)[24] 股东权益和收益留存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6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91.77%[5] - 未分配利润从2020年12月31日的1.42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3月31日的1.548亿元人民币,增长9.0%[20] - 未分配利润增长7.5%至1.320亿元(2020年末:1.228亿元)[2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77.43万元人民币[8][10] 股东信息 - 联升投资有限公司持有628.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7.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