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石墨(688633)

搜索文档
星球石墨: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公告书
2023-08-17 11:18
股票简称:星球石墨 股票代码:688633 南通星球石墨股份有限公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上市公告书 1 南通星球石墨股份有限公司 (Nantong Xingqiu Graphite Co.,Ltd.) (如皋市九华镇华兴路 8 号)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上市公告书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南山街道桂湾五路128号前海深港基金小镇B7栋401) 公告日期:2023 年 8 月 南通星球石墨股份有限公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上市公告书 第一节 重要声明与提示 南通星球石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球石墨"、"发行人"、"公 司"或"本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上市公告书的真实 性、准确性、完整性,承诺上市公告书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 规的规定,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已依法履行诚信和勤勉尽责的义务和责 任。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以 下简称"上交所")、其他政府 ...
星球石墨:关于参加2022年度先进金属材料专场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5-16 07:52
证券代码:688633 证券简称:星球石墨 公告编号:2023-032 南通星球石墨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参加 2022 年度先进金属材料 专场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二)会议召开方式:视频和线上文字互动 (三) 视 频 和 线 上 文 字 互 动 平 台 : 上 海 证 券 交 易 所 上 证 路 演 中 心 (http://roadshow.sseinfo.com/) (四)投资者可于2023年5月23日(星期二)16:00前通过邮件、电话、传真 等形式将需要了解和关注的问题提前提供给公司。公司将在文字互动环节对投 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重要内容提示: 投资者可于2023年5月23日(星期二)16:00前通过邮件、电话、传真等形 式将需要了解和关注的问题提前提供给公司。公司将在文字互动环节对投 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南通星球石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2023年4月28日发布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2022年度 ...
星球石墨(688633)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7 16:00
营业收入相关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减少13.67%[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0803098856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1.2513082156亿元有所下降[17] 净利润相关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9.61万元,同比减少42.9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76.45万元,同比减少44.93%[4]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1,796,090.33元,2022年同期为38,199,498.06元[18] 每股收益相关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9元/股,同比减少45.28%[4]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9元/股,2022年同期均为0.53元/股[19] 净资产收益率相关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9%,较上年同期减少1.51个百分点[4] 研发投入相关 - 研发投入合计828.28万元,同比增加59.97%,研发投入占比为7.67%,增加3.53个百分点[5] 总资产相关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1.6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3.73%[5] - 2023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5.7061116281亿元,非流动资产合计5.8913330843亿元,资产总计21.5974447124亿元[15][16] 所有者权益相关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3.8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2.23%[5] - 2023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3.8706146824亿元,较2022年末的13.5684907805亿元有所增加[17] 股东数量相关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844户[11] 股东持股相关 -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夏斌持有2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南通北斗星管理咨询中心持有162.61万股,鹏华弘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35.0325万股[12] - 截至报告期末,许一飞通过投资者信用账户持有公司65.7万股股票参与融资融券[12] - 截至报告期末,南通北斗星管理咨询中心通过转融通方式借出公司股份5.19万股[13] 货币资金相关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5.239221504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1240316434亿元有所增加[15] 负债相关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7.6972142511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0.0296157789亿元,负债合计7.72683003亿元[16] 营业成本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成本为0.8730858678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0.8614720146亿元略有增加[17]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成本为0.6522742999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0.7153637783亿元有所减少[17] 营业利润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24,185,070.48元,2022年同期为43,391,485.04元[18] 销售商品及劳务现金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54,219,474.38元,2022年同期为70,893,356.27元[2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79.75万元,同比减少138.32%[4]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66,611,738.36元,2022年同期为77,220,569.22元[21]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74,409,280.50元,2022年同期为56,873,817.68元[21]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797,542.14元,2022年同期为20,346,751.54元[21]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83,442,290.93元,2022年同期为590,325,310.70元[21]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63,493,733.70元,2022年同期为656,187,698.49元[21]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948,557.23元,2022年同期为 -65,862,387.79元[21]
星球石墨(688633)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00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8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5] - 公司总股本为73,993,334股,拟派发现金红利42,916,133.72元(含税),拟转增29,597,334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将变更为103,590,668股[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5]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 - 公司主要从事石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石墨合成炉、石墨换热器和石墨塔器等[11]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如皋市九华镇华兴路8号[11,12] - 公司股票简称为星球石墨,股票代码为688633,于201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12] - 公司聘请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其提供审计服务[12]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2]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情况,也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8] 经营业绩 - 2022年营业收入为65,123.45万元,同比增长26.57%[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68.82万元,同比增长16.28%[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424.21万元,同比增长23.93%[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09.52万元[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5,684.91万元,同比增长11.74%[13] - 总资产为208,210.24万元,同比增长25.85%[13] - 基本每股收益为1.93元,同比增长7.82%[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1.70元,同比增长15.65%[1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48%,同比减少0.62个百分点[13]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石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维保服务[1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123.45万元,同比增长26.57%[1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68.82万元,同比增长16.28%[1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424.21万元,较去年增长23.93%[18]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合成炉、换热器、塔器、系统等[21][22][23][24][26][29] - 公司产品具有耐腐蚀、耐高温、传热性能良好等优点[21][22][23][24][26][28]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等行业[21][22][23][24][26][28] 生产经营 - 公司采用直接采购和外协加工相结合的采购模式[42] - 公司建立了健全的供应商管理流程,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保持稳定供应[42] -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销售订单情况制定生产计划[43] - 公司采用直销方式向下游大型国企和上市公司等客户提供产品[44] - 公司产品定价以原材料价格为基础,并根据客户性质、合同获取方式等因素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44] - 公司产品销售流程包括发货、运输、收款及开票等环节[45][46][47][48] 技术研发 - 公司开展了特种石墨原材料生产技术的研发,改善了石墨的机械强度和导热性[18] - 公司成功研发了硫酸回用处理装置、磷酸回用处理装置,实现了整体系统运行的平衡稳定[18] - 公司积极推广新一代高副产蒸汽合成炉,取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19] - 公司开发设计出磷酸浓缩石墨闪蒸室,具有性能优越、导热性能强、耐高温、耐腐蚀、节能环保等特性[54] - 公司从设备生产商向系统集成供应商转型,推动一体化交付能力的持续建设[54,58] - 公司共取得专利188件,其中发明专利46件,主导或参与制定各项标准20项[57] - 公司研发投入合计4,872.3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7.48%[59] 行业地位 - 公司在石墨设备领域深耕多年,已获得多项行业荣誉,与大型化工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52] - 公司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63] - 公司系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3] - 公司独特的业务发展模式增加了公司客户粘性[63] - 公司存量客户规模不断增长,需要维修与保养的客户群体不断增加,客户粘性较强[64] 未来发展 - 公司未来将通过扩产和新材料项目提升研发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场地位[53] - 公司深度钻研节能环保技术,向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54,58,63] - 公司将致力于向石墨原材料端延伸业务,以更好地集成材料的技术优势及成本优势[64] -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包括向上游延伸发展、向一体化交付发展[119,120] - 公司未来经营计划包括加快产能项目建设
星球石墨(688633)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年5月5日
2022-11-19 01:36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电话会议 [1] - 参与单位包括国泰君安、深圳进门财经等多家机构 [1] - 活动时间为2022年5月5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杨志城先生 [2] 公司项目进展 - 建立全资子公司内蒙古星球新材料有限公司,专注特种石墨材料生产、研发和销售,推进内蒙古新材料两万吨特种与化工专用石墨建设项目,目前环境影响报告批复、节能报告批复等建设手续办理完结,石墨成型工序、原料仓库及相关配套设施已建成 [2] 生产销售模式 - 生产模式:主要产品定制化程度高,采用“以销定产”,自主生产与少量外协结合,自主完成关键工序 [3] - 销售模式:采用直销方式向下游客户提供产品,下游客户以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等为主,除部分维保服务为框架合同外,其他销售合同直接签订,销售流程为定价、发货、运输、收款及开票 [3] 疫情及准则影响 - 公司暂时未出现停工停产现象,生产经营正常 [3] - 2020年年报已针对新租赁会计准则相关数据进行追溯调整,消除对2021年的影响 [3] 2022年经营计划 - 产能提升计划:顺应市场需求,推进石墨设备扩产募投项目,通过新建场地提高现有产能,加速在研项目产业化 [3] - 技术创新计划:跟踪行业技术趋势与市场需求,建设研发中心募投项目,完善研发体系,引进高端人才,加大产学研合作和前沿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技术产业化,丰富产品类别 [3] - 产业链延伸计划:加快内蒙古新材料原材料生产项目推进,保证原材料供应、降低成本;提高系统集成能力,深化系统集成项目研究,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3][4] - 人才培养计划:同步外部引进和自身培养,打造造血、供血系统 [4]
星球石墨(688633)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16:00
营业收入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70%[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4.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9%[5]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31.7%[20] - 2022年1-9月公司销售收入4.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9%[2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45.5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2%[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4%[5]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5.52%[20]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07,351,091.71元,同比增长24.1%[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4%[2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18.1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99%[5] - 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456.4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03%[5]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25.9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0.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03%[21]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表现 -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42亿元,同比增长27.26%[20] -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公司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39亿元,同比增长53.77%[20] - 剔除股权支付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35%[21] - 剔除股权支付影响后扣非净利润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64%[21] 研发投入表现 - 第三季度研发投入为1824.0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09%[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77%,同比增加0.92个百分点[6] - 研发费用3553.2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1%[28] 股份支付费用相关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252万股,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各126万股[17] - 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价格为24.76元/股[17] - 首次授予权益需摊销的总费用为5,964.43万元,2022年摊销1,583.33万元[19] - 2022年第三季度分摊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为709.67万元[20] 现金流量表现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896,543.72元,较去年同期改善49.9%[32][33]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7,855,971.53元,较去年同期改善83.8%[33]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6,509,090.78元,同比下降86.6%[33][34] - 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28,507,721.67元,同比增长49.1%[32] - 2022年前三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123,874,820.69元,同比增长164.6%[32] - 2022年前三季度支付职工现金50,704,696.83元,同比下降5.8%[33] - 2022年9月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99,327,463.07元,较年初下降8.6%[34] 主要资产和负债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5.0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6.05亿元[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1.2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5.51亿元[23] - 存货3.2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8.58亿元[23] - 合同负债2.5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6.22亿元[24] 其他财务数据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9.7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9.46%[6]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3.1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8.20%[6] - 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1.47元/股,同比增长8.1%[30] - 2022年前三季度所得税费用15,874,230.62元,同比增长87.9%[29] 股东信息 - 股东钱淑娟持股9,200,000股,占总股本12.43%[13]
星球石墨(688633)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18] - 营业收入为2.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6%[2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86%至2.79亿元,主要因公司加强市场开拓[80]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79242346.59元,同比增长13.86%[7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2.7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18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9%至2.79亿元[18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34.26万元[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89.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44%[2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2896022.10元,同比增长35.44%[78] - 净利润为7289.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5%[185] - 净利润同比增长34.7%至7517万元[1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500.75万元[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238.2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2%[20][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62382714.07元,同比增长29.12%[78] - 营业利润为798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1%[185]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7.7%至8215万元[18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2元[18] - 稀释每股收益为0.52元[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1.00元/股,同比增长17.65%[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1.00元,同比增长17.6%[18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60%[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83%,同比减少0.17个百分点[19]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7289.6万元[19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8.61%至1.66亿元,主要因营业收入增长[81]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1.50%至1004.83万元,主要因广告宣传与业务招待费用减少[81]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5.97%至1375.05万元,主要因咨询服务费与办公费下降[81] - 研发费用同比微增0.69%至1729.24万元,主要因购置研发用机器设备增加[81] - 研发费用为1729.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184] - 研发费用为1654万元,同比微降0.7%[188] - 支付给职工现金3300万元,同比下降15.5%[191]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下降16.8%至3249.63万元[194]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23.9%至2225.51万元[194]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73%至1357.07万元[194][19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5.47万元[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13.02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713.22万元人民币[20][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扩大至1913.02万元,主要因采购原材料支付现金增加[8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913万元,同比扩大168.2%[19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45亿元,同比增长32.5%[19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2.5%至14.47亿元[194]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同比收窄43.2%至286.57万元[194]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8068万元,同比改善85.9%[192]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同比改善83.3%至9596.63万元[194][195]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下降39.5%至189.1万元[19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长63.03%至1.19亿元,主要因购买结构性存款等理财产品增加[84] - 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比增长266.68%至1.20亿元,主要因石墨扩产及新材料项目预付款增加[84]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61.33%至7749.54万元,主要因购买原材料增加[84]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45亿元,较期初5.67亿元下降21.4%[17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19亿元,较期初0.73亿元增长63.1%[176] - 存货期末余额为3.08亿元,较期初2.40亿元增长28.3%[176]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1.20亿元,较期初0.33亿元增长266.7%[177]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2.19亿元,较期初1.90亿元增长15.5%[177]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0.77亿元,较期初0.48亿元增长61.3%[177]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3.40亿元,较期初2.82亿元增长20.7%[178]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2.26亿元,较期初0.89亿元增长153.0%[180]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7.91亿元,较期初16.54亿元增长8.3%[177]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5.18亿元,较期初4.40亿元增长17.7%[178] - 总资产达到17.81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7.5%[181][182] - 所有者权益为12.90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4.9%[182] - 合同负债为2.19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5.5%[181] - 固定资产为1.33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4.2%[18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33亿元[19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407.2%至4.32亿元[19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2.14亿元[197]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4%[1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19%,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19] - 研发投入总额为1729.2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19%,同比增长0.69%[47]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费用化研发投入1729.24万元[47] - 高副产中压蒸汽氯化氢合成装置研发项目总投资424万元,本期投入228万元[49] - 研发人员数量为6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3.13%[53]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718.56万元,平均薪酬10.57万元[53]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47.06%(32人),大专及以下占比52.94%(36人)[53] - 研发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岁,占比47.05%(32人)[53]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产品包括石墨合成炉、石墨换热器等主要应用于化工生产中的合成、解析、换热过程[32] - 副产蒸汽氯化氢石墨合成系统可副产0.1-0.8MPa蒸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35] - 公司拥有9项已量产核心技术,包括氯化氢合成与余热利用一体化技术等[41] - 核心技术均来源于自主研发,其中8项受专利保护[41] - 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结合自主生产与少量外协加工方式[37] - 采购模式采用框架合同与直接订立合同相结合,定价以询价为主[37] - 销售模式为直销,客户以大型国企和上市公司为主[37] - 石墨盐酸合成装置技术提升材料导热性能及热能利用率[38] - 高副产全石墨二合一合成炉副产蒸汽性能提升20%,副产蒸汽是上一代合成炉的1.4倍[42] - 单台合成炉氯化氢年产能5万吨,年副产蒸汽约4.5万吨,创造直接效益1100多万元[42] - 单台合成炉年减少煤炭使用量约3800多吨,减少CO2排放约1.1万吨[42] - 余热回收率达70%,可稳定实现副产0.8MpaG蒸汽[42] - 研发的高副产全石墨二合一合成炉装置工作压力达1.0MpaG[55] - 有机硅行业废酸处理系统出废水含酸<1%,系统内压力达0.35Mpa(G)[51] - 在工业磷酸领域取得突破,签订云南三环中化电池磷酸二氢铵项目石墨换热器合同[59] 知识产权与标准 - 申请技术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60] -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60]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4个,累计发明专利43个;新增实用新型专利7个,累计125个[45] - 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9项、团体标准1项[30] - 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9项、团体标准1项[55] - 公司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及省、市、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十余项[30] 荣誉与资质 - 公司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 - 公司产品被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目录》(2018)[30] - 公司核心技术被工信部编入《国家工业节能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2019)》[30] - 公司高效节能全石墨氯化氢合成与余热利用一体化装置被认定为2020年度江苏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30] - 公司入选第二批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企业名单[32] - 公司建有江苏省余热回收利用石墨系统装置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平台[30] - 公司与中泰集团、扬农集团等行业优质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并获得AAAAA级供应商称号[31] - 公司为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9] - 核心技术入选《国家工业节能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2019)》节能技术示范案例[40] - 氯化氢绿色制造关键工艺技术获2020年度江苏省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40] - 磷酸浓缩石墨蒸发釜装置被列入2022年度南通市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名单[43] - 公司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0年被评为单项冠军示范企业[44] 项目与投资 - 内蒙古新材料投资建设两万吨特种与化工专用石墨项目,部分工序已实现小批量试产[58] - 项目建成后每年新增石墨材料产能2万吨[58] - 石墨设备扩产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6870.88万元,投入进度为25.44%[146] - 研发中心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为0元,投入进度为0%[146] - 研发中心项目因实施地点未落实而搁置,预计2023年2月底前落实新址[147] - 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已投入1.03亿元[146] - 募集资金总额为6.1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5.51亿元[146]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72亿元,整体投入进度为46.26%[146]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6753.43万元,占承诺投资总额的18.19%[146]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余额为2600万元[150] - 公司曾使用部分超募资金5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27.79%[151] - 公司曾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2942.74万元[149]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5300万元人民币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29.46%[152] - 公司承诺十二个月内累计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或归还银行贷款的超募资金不超过超募资金总额的30%[15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使用超募资金1.03亿元人民币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52] - 控股子公司内蒙古星球新材料净利润亏损129.06万元[87] 股权激励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330.00万股,占当时总股本7273.33万股的4.54%[94] - 首次授予264.0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3.63%,占授予总额80.00%[94] - 预留66.0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0.91%,占授予总额20.00%[94] - 2022年7月18日向93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252万股限制性股票[94] - 首次授予价格确定为24.76元/股[94] - 首次授予包含第一类限制性股票126万股和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26万股[94] - 股权激励承诺期限自2022年7月18日起至计划实施完毕[107]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575万股至4970.9166万股,占比从76.25%降至68.34%[156]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增加575万股至2302.4168万股,占比从23.75%升至31.66%[156] - 境内自然人持股减少575万股至4680万股,占比从72.25%降至64.34%[156] - 公司总股本7273.3334万股,报告期内授予限制性股票126万股使总股本增至7399.3334万股[159] - 新股本摊薄计算使基本每股收益从1.00元变为0.99元,稀释每股收益从0.86元变为0.84元[159]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522户[163] - 战略配售股东华泰创新持有90.9166万股限售股,解除限售日期为2023年3月24日[161] - 实际控制人张艺持股39,600,000股,占比54.45%[166] - 股东钱淑娟持股9,200,000股,占比12.65%[166] - 股东何雪萍持股3,595,226股,占比4.94%,报告期内增持335,226股[166] - 华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15,666股,占比1.12%,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909,166股[167]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何雪萍持有3,595,226股流通股[167] - 张艺持有的39,600,000股限售股解禁时间为2024年3月24日[168] - 钱淑娟持有的9,200,000股限售股解禁时间为2024年3月24日[168] - 华泰创新持有的909,166股限售股解禁时间为2023年3月24日[168] - 钱淑娟与张艺为母女关系,构成公司实际控制人[168] - 华泰创新为首发战略配售跟投机构,锁定期24个月[169] 承诺与保证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08]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每年转让股份数量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08][110]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8][110]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108][110] - 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时相关方不得减持股份[108][110] - 公司承诺在触发条件时90日内回购不超过总股本2%的股份[115] - 回购股份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115] - 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08][110] - 减持需符合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规定[11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对回购股份方案投赞成票[116]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增持资金不低于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的20%且单年不超过50%[116] - 董事及高管增持资金不低于上年度税后收入20%且不高于50%[117] - 若认定为欺诈发行将购回全部新股[119] - 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23][125][126] - 招股书存在重大虚假记载将回购全部新股[123][125] - 回购价格按首次公开发行价调整[123][125] - 赔偿投资者损失工作在认定后10个交易日内启动[126] - 控股股东承诺避免与公司存在同业竞争[127][128] - 近亲属控制企业与公司业务界限清晰不存在同业竞争[128]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并承担违约赔偿责任[129][130][13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亲属钱文林承诺其控制企业不从事石墨相关业务[131] - 公司承诺规范和减少关联交易并遵循公平定价原则[132] - 未履行承诺时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将被调减或停发薪酬[133] - 控股股东若未履行承诺需用持有股份和现金分红承担赔偿责任[135] - 激励对象若因信息披露问题需返还股权激励全部利益[137] 关联交易 - 公司与关联方南通利泰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的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不超过500万元[140] - 关联交易事项已通过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批准[140] 税务与补助 - 企业所得税税率15%,优惠期至2023年12月31日[77]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1051.33万元人民币,主要包括政府补助322.54万元人民币及委托投资损益682.47万元人民币[23][24] - 投资收益为671.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3.4%[185]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523.4%至671万元[188] 风险因素 - 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且存在进一步增加趋势[76]
星球石墨(688633)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7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1.2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2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05%[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07.5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6%[4] - 公司净利润为3819.95万元,同比增长30.1%[20][21] - 营业利润为4339.15万元,同比增长25.2%[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3元/股,同比增长32.5%[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3元/股,同比增长32.5%[21]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2513亿元人民币,与2021年同期1.2483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19]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总成本为8614.72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8675.72万元人民币略有下降[19] - 研发投入合计517.7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9%[6] - 研发费用为5177.82万元,同比增长18.0%[20] - 销售费用为2773.81万元,同比下降14.0%[20] - 所得税费用为688.14万元,同比增长32.7%[2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34.68万元人民币[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34.68万元,去年同期为负660.41万元[2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7089.34万元,同比增长69.0%[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01亿元,同比下降30.2%[2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为5.1604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5.6663亿元人民币减少5061.7万元[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180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7304.22万元人民币增加4498.44万元[15] - 应收账款为1.374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1.5624亿元人民币减少1878.91万元[15] - 存货为2.5864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2.3984亿元人民币增加1889.01万元[15] - 合同负债为1.867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1.8994亿元人民币减少315.36万元[16] 所有者权益和收益能力 - 未分配利润为3.200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2.8182亿元人民币增加3819.5万元[1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2.526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12.1432亿元人民币增加3838.26万元[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2.526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16%[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同比减少1.72个百分点[6] 研发投入相关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14%,同比增加0.62个百分点[6] 其他重要事项 - 华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通过转融通方式出借限售股份14.99万股[11] - 投资收益为370.09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62万元[20] - 总资产为17.14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64%[6]
星球石墨(688633)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7 16:00
财务表现(同比变化)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05%至5.145亿元[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9.62%至1.219亿元[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下降26.72%至1.003亿元[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138.49%至-5149万元[21]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5.61%至1.79元/股[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16.65个百分点至11.69%[22] - 研发费用为416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32%[95] - 研发投入总额为4169.4万元,同比增长27.32%[6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148.80万元,同比下降138.49%[114] 资产与负债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104.45%至12.143亿元[21] - 总资产同比增长91.23%至16.544亿元[21] - 货币资金56,662.61万元,占总资产34.25%,同比增长245.86%[117] - 存货增加至2.398亿元,同比增长66.8%,主要因本期订购石墨原材料增加所致[119] - 固定资产增至1.604亿元,同比增长46.61%,主要因石墨扩产项目5-7号厂房投入使用所致[119] - 在建工程增至1.107亿元,同比增长83.9%,主要因内蒙古新材料厂房及配套项目购建物资增多所致[119] - 其他非流动资产增至3279万元,同比增长48.98%,主要因石墨扩产及内蒙古项目预付工程款增加所致[119] - 合同负债增至1.899亿元,同比增长90.12%,主要因本期销售商品预收款增加所致[119]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至635万元,同比下降38.12%,主要因期末应付职工薪酬减少所致[120] - 应交税费减少至1289万元,同比下降41.35%,主要因本期应缴企业所得税减少所致[120] - 其他应付款增至235万元,同比增长101.46%,主要因本期收取保证金增多所致[120] 分红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1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4,546,666.80元,占合并报表归属股东净利润的11.94%[6] - 公司总股本为72,733,334股,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6]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50,186,000.46元[162] - 现金分红比例为33.11%[162] - 分红基准股本为72,733,334股[162]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9元(含税)[162] 业务与产品 - 公司产品包括合成炉、换热器、反应塔器等,主要应用于化工及环保行业[40] - 公司主要产品为高效节能专用设备,属于高端装备领域,并具有节能环保属性[47] - 石墨设备及配套系统利用石墨材料耐腐蚀、导热、耐高温等优良性能进行研发、生产与制造[47] - 副产蒸汽氯化氢石墨合成系统可副产0.1-0.8MPa蒸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43] - 碳化硅换热器具有高强度、耐高温、高导热和全面的耐酸碱腐蚀特性[43] - 多效蒸发系统用于环境保护领域中废酸杂质的处理,实现废水资源化再利用[43] - 盐酸解吸系统通过解吸出氯化氢气体或经吸收制取高纯盐酸,实现废酸无害化[45] - 分子筛干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降低现场安装及框架带来的成本投资费用[45] - 公司石墨设备浸渍剂耐温性提升至250°C[50] - 石墨材料工作温度可达3000°C,机械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50] - 石墨材料导热系数仅次于铜和铝,适用于热交换设备[50] - 石墨设备主要应用于氯碱、农药等行业的节能环保改造[49] - 公司在锂电上游领域销售石墨设备,但当前销售占比较低[36][37]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上升2.25个百分点至8.10%[2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10%,较上年提升2.25个百分点[67] - 公司成功研制高副产(1.0MpaG)全石墨二合一合成炉,副产蒸汽是上一代合成炉的1.4倍[34] - 新研发的高副产全石墨二合一合成炉可将90%的燃烧合成热量转化为蒸汽[62] - 新合成炉副产蒸汽是上一代的1.4倍,单台年产能5万吨氯化氢可副产蒸汽约4.5万吨[62] - 单台合成炉年创造直接效益超1100万元,按蒸汽价格250元/吨测算[62] - 单台合成炉年减少煤炭使用约3800吨,减少CO2排放约1.1万吨[62] - 公司研发高副产(1.0MpaG)全石墨二合一合成炉装置实现设备集成化[55] - 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97个,获得39个;实用新型申请169个,获得117个[65]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23个,其中发明专利8个,实用新型专利15个[65] - 在研项目总数为11个,总投资规模为390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4015万元[70] - 在研项目单笔最大投资规模为600万元(基于高热能转化率石墨合成装置的研发)[69][70] - 在研项目单笔最小投资规模为200万元(氯乙酸专用石墨换热器的研发)[70] - 在研项目阶段分布:小试阶段7个,中试阶段3个,工艺研究阶段1个[69][70] 行业地位与资质 - 公司被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单项冠军示范企业[64] - 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节能环保服务)[35] - 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74] - 公司入选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企业[54] - 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装置型号为SZL-1600[53] - 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9项、团体标准1项[35] - 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9项、团体标准1项[63] - 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9项、团体标准1项[74] - 公司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市、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十余项[53] - 2017年至2020年公司组合式副产蒸汽石墨氯化氢合成炉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第一[173] - 公司石墨盐酸合成装置技术被列入《国家工业节能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2019)》示范案例[174]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方式,根据销售订单制定生产计划[46] - 公司采购模式为直接采购,采用框架合同和直接订立合同相结合方式[46] -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客户以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等大规模成熟企业为主[46] - 石墨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较高[81] - 负极材料需求旺盛挤占石墨原材料生产产能[81] - 石墨原材料市场价格存在大幅波动可能性[83] - 外协加工规模可能增长导致采购单价上升风险[8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0,234.8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9.89%[104][10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7,197.6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4.38%[108][110] 子公司与项目投资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内蒙古星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及内蒙古通球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2] - 内蒙古新材料拟投资两万吨特种与化工专用石墨建设项目,相关建设手续已办理完结[35] - 内蒙古子公司厂区总规划面积143,936平方米[128] - 子公司计划2023年逐步投产石墨原材料生产项目[128] - 主要控股公司内蒙古星球新材料总资产1.518亿元,净利润亏损368万元;内蒙古通球化工科技总资产2273万元,净利润亏损270万元[125] - 公司在内蒙古设立通球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提供石墨设备维修保养服务[181] 成本与费用 - 基础化工行业成本为21,603.33万元,占总成本72.15%,同比增长3.31%[102] - 石油化工行业成本为5,551.02万元,占总成本18.54%,同比下降10.39%[102] - 环保行业成本为1,081.68万元,占总成本3.61%,同比下降37.28%[102] - 石墨设备产品成本为18,590.21万元,占总成本62.08%,同比下降14.50%[103] - 设备配件产品成本为7,655.66万元,占总成本25.57%,同比增长75.51%[103] - 基础化工行业毛利率43.86%,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99] - 石油化工行业毛利率35.51%,同比下降7.54个百分点[99] - 石墨设备产品毛利率39.25%,同比下降5.48个百分点[99] - 设备配件产品收入1.3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52%[99] 公司治理与人员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杨志城,证券事务代表为许亮[15]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34]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1名[135]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股东大会1次[134]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6次[134]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监事会会议6次[135]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共召开4次会议[152][153]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5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155] - 战略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156] - 公司总在职员工数量为485人[159] - 生产人员数量为333人,占总员工数68.7%[159] - 研发人员数量为70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4.43%[72]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388.07万元,平均薪酬为19.83万元[72]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硕士研究生3人,本科30人,专科24人,高中及以下13人[72][73]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8人,30-40岁35人,40-50岁12人,50-60岁15人[73]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数量为76人,占总员工数15.7%[159] - 大专及以下学历员工数量为409人,占总员工数84.3%[159] 高管与董事薪酬 - 董事长钱淑娟持股920万股税前报酬总额100.53万元[140] - 副董事长张艺持股3960万股税前报酬总额70.36万元[140] - 董事兼总经理夏斌持股200万股税前报酬总额92.85万元[140] - 董事兼副总经理孙建军持股60万股税前报酬总额50.26万元[140]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杨志城持股60万股税前报酬总额51.20万元[140]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报酬合计为583.90万元人民币[141] - 独立董事洪加健2021年从公司获得的报酬为6.00万元人民币[141] - 监事会主席张进尧2021年从公司获得的报酬为49.70万元人民币[141] - 监事陈小峰2021年从公司获得的报酬为27.19万元人民币[141] - 职工监事杨锦秋2021年从公司获得的报酬为19.23万元人民币[141] - 总经理助理兼技术部负责人王俊飞2021年从公司获得的报酬为35.02万元人民币[141] - 质保工程师刘仍礼2021年从公司获得的报酬为17.65万元人民币[141]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531.23万元[146]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245.47万元[146] 风险因素 - 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营业毛利影响较大[81] - 氯碱农药等下游行业具有周期性波动风险[86] - 新产品研发需投入较多人力物力资源[78] - 核心技术泄密及技术人员流失风险[79] - 主营业务毛利率可能因成本上升而下降[82] - 受限资产总计3625万元,其中货币资金2030万元为承兑汇票保证金,应收票据1595万元为质押[121] 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致力于石墨材料替代钛材、钽材等贵金属应用[128] - 公司发展一体化交付模式提升系统集成能力[129][131] - 公司通过内蒙古项目降低材料成本并缩短生产周期[128] - 公司持续推动石墨设备扩产募投项目提升产能[131] - 公司加强研发投入拓展石墨材料应用领域[130][131] - 公司计划通过生产线升级改造降低单位成本[131] - 内蒙古新材料项目旨在稳定原材料供应并降低生产成本[131] - 公司石墨设备延伸至氟化工、锂电等新兴领域[129] 上市与股份结构 - 公司股票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633,股票简称星球石墨[17] - 公司于2021年3月24日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33.62元/股,发行股票数量1,818.3334万股[39] - 上市后总股本为7,273.3334万股[39] - 公司实际控制人钱淑娟、张艺股份限售期为自2020年5月29日起36个月[192] - 公司股东夏斌、孙建军、杨志城、朱莉股份限售期为自2020年5月29日起12个月[192] - 公司股东南通北斗星管理咨询中心股份限售期为自2020年5月29日起12个月[19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股份锁定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195] - 其他股东股份锁定期为上市之日起12个月[197][199]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95][198] - 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有的公司股份[195][198]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95][198]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95][198] - 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时不得减持公司股份[195][198] - 减持方式包括二级市场竞价大宗交易及协议转让[200] - 员工持股人数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为4.12%[180] - 员工持股数量为2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2.75%[180] 税务与审计 - 审计机构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所得税率优惠至2023年12月31日[89] - 持续督导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督导期至2024年12月31日[1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地址均为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华兴路8号[14] - 报告期指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1.407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5] - 单台合成炉氯化氢年产能50,000吨,每年可副产蒸汽约45,000吨,年创造直接效益1,100多万元[34] - 新合成炉可减少约3,800多吨煤炭使用量,减少CO₂排放约1.1万吨[34] - 公司研发人员增至70人[75] - 独立董事谷正芬同时担任江苏如皋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监事[144] - 独立董事洪加健同时担任北京大成(南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14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股份总数为52,550,000股[141] - 所有董事均亲自出席了全部6次董事会会议,无人缺席[149]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变动情况不适用[147] - 近三年公司未受证券监管机构处罚[147] 环保与社会责任 - 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181万度,相比火力发电每年减少615吨标准煤排放量[171] - 绿色能源占星球石墨全年能耗的25%[171] - 报告期内发布环保管理制度15余则,初步形成环保管理体系[170][172] - 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69] - 公司向如皋市慈善基金会捐款合计30万元[175][176] - 公司向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图书折合0.47万元[175][176] - 公司员工新冠肺炎感染率、发病率为零[183] - 公司在新疆、内蒙古等主要市场区域设有专业售后服务工程师[182] - 报告期内公司共有16位党员,发展两位预备党员[184]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2次业绩说明会[185]
星球石墨(688633)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7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2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8%[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3.7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09%[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6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52%[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4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20%[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至3.74亿元,上年同期为3.31亿元[19][21] - 净利润同比增长21.2%达8647.31万元,上年同期为7134.97万元[22] - 基本每股收益1.36元/股,较上年同期1.31元增长3.8%[23] 成本和费用情况 - 研发投入合计298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2%[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98%,同比增加0.27个百分点[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1%至2983.3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0%[21]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65.0%至5.39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26]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7.1%至4.39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财务费用为-76.08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21]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7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1.86%[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29.8%至15.33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为-3.18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至21.17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26]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337.3%至21.09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26]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达5.69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减少81.4%至0.25亿元(2021年第三季度末)[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39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27]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长178.6%至0.2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25]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较年初减少74.1%,从1.638亿元降至0.425亿元[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长至6.093亿元,较年初增长139倍[15] - 应收账款增长26.7%至1.704亿元[15] - 存货增长37.7%至1.980亿元[15] - 预付款项增长705%至0.688亿元[15] - 流动资产总额增长105%至12.880亿元[15] - 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82.8%至15.82亿元,较上年同期8.65亿元显著增长[16][17]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87.3%至1.87亿元,反映订单增长强劲[16]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10.0%至1.20亿元,在建工程同比增长6.9%至6434.31万元[16] - 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比增长192.9%至6447.09万元,主要系预付设备款增加[16] - 总资产达到15.81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82.82%[6] 所有者权益和资本结构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1.81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98.88%[6]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183.8%至8.23亿元,主要来自融资活动[17]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贡献728.6万元人民币[8] 股权结构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487名[12] - 第一大股东张艺持股39,600,000股,占总股本54.45%[12] - 第二大股东钱淑娟持股9,200,000股,占总股本12.65%[12] - 第三大股东何雪萍持股3,180,000股,占总股本4.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