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建重工(688425)

搜索文档
铁建重工: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职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
2024-12-10 08:44
人事变动 - 2024年12月10日唐翔辞去副总经理等职务[2][3] - 同日会议通过聘任议案,陈培荣任总会计师等,李刚任董事会秘书[3][4] 人员信息 - 陈培荣、李刚截至公告日未持股,与大股东无关联[9][13] - 李刚已取得上交所科创板董秘资格证书[4][13]
铁建重工: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4-12-10 08:44
股东大会信息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12月26日9点30分在长沙经开区东七线88号铁建重工一号楼四楼召开[3] - 网络投票时间为12月26日,交易系统9:15 - 15:00,互联网平台9:15 - 15:00[3] 议案相关 - 本次大会审议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议案,12月10日经董事会和监事会通过[5] 登记信息 - 股权登记日为12月19日[9] - 登记时间为12月23日8:30 - 11:30、14:00 - 16:00,地点在铁建重工董事会工作部[12] 会议联系人 - 联系人伍女士,地址长沙经开区东七线88号,电话0731 - 84071749,传真0731 - 84081800[13]
铁建重工: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核查意见
2024-12-05 07:50
人员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刘飞香因年龄退休,离职前为首席科学家[1][2] - 变动前核心技术人员7人,变动后6人[7] 研发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研发人员1710人,占比35.70%[6] - 刘飞香离职不影响研发,团队结构完整,后备充足[3][8] 协议约定 - 刘飞香承担保密和竞业限制义务,在职专利属公司[4][5][9]
铁建重工: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公告
2024-12-05 07:50
人员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刘飞香因年龄退休,退休后不任公司职务[2][3] - 刘飞香2007年5月加入,离职前为首席科学家[3] 研发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研发人员1710人,占比35.70%[4] - 刘飞香离职不影响公司研发等工作推进[4] 机构观点 - 保荐机构认为刘飞香离职不影响知识产权完整性[6] - 保荐机构认为其离职无重大不利影响[7]
铁建重工: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11-27 09:03
业绩说明会安排 - 2024年12月6日15:00 - 16:00举行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2][5][7] - 召开地点为上证路演中心,方式为网络互动[2][5] 提问预征集 - 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16:00前可预征集提问[2][7] - 方式为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或发邮件至ir@crchi.com[2][7] 参加人员及联系信息 - 参加人员含董事长等,特殊情况可能调整[6] - 联系部门为董事会工作部,电话0731 - 84071749,邮箱ir@crchi.com[8] 会后查看 - 说明会后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内容[8]
铁建重工: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核查意见
2024-11-14 08:35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核查意见 截至本核查意见出具日,何其平先生未持有公司股份。 (二)参与的研发项目和专利情况 何其平先生在任职期间担任公司首席技术官、产品设计监督官、企业技术中心副主 任,任职期间主要分管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协管 197 研究设计院,负责产品"五化"技 术,负责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单一来源替代工作。何其平先生的离职不会影响公司 在研项目及核心技术的推进和实施。 截至本核查意见出具日,何其平先生在公司任职期间参与了公司的研发工作,期间 参与申请的专利均非单一发明人的专利且均为职务发明创造。前述专利所有权均属于公 司,不存在涉及专利的纠纷或潜在纠纷,其离职不影响公司专利权的完整性。 (三)保密及竞业限制情况 根据公司与何其平先生签署的《员工保守商业秘密协议书》《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保荐机构")作为中国铁建 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建重工"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 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 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 ...
铁建重工: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公告
2024-11-14 08:35
人员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何其平因年龄退休,离职后不任公司职务[2][3] - 何其平2009年11月加入,离职前为首席技术官,无公司股份[3] - 何其平竞业限制期限为从业及合同终止后2年[3] 研发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研发人员1710人,占比35.70%[4] - 何其平离职不影响公司研发及专利完整,团队结构完整[4][5] 机构意见 - 保荐机构认为何其平离职不影响公司实力和经营能力[6][7] - 保荐机构对何其平离职事项无异议[7]
铁建重工:深度研究:系列之一——隧道工程设备龙头,大国重器出海先锋
东方财富· 2024-11-01 08:23
公司概况 - 铁建重工成立于2006年12月,2021年实现科创板上市,是中国铁建旗下的工程装备平台 [1][15] - 主要产品包括隧道掘进机(TBM、盾构等)、特种专业设备(钻爆设备、矿山装备、高原空间站、高端农机等)、轨交设备(道岔等),三者收入占比约50%:29%:21% [2][19] - 截至2024H1,实控人中国铁建持股71.93% [6] - 公司盈利能力优于同业,2024Q3业绩增长显著 [4][26] 隧道掘进设备市场分析 - 隧道掘进机主要应用于铁路、轨交等基建隧道掘进,未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水利水电建设的加速,应用场景将从交通向水利水电、矿山等拓展 [38][39][40][41][42][43] - 隧道掘进机行业呈现双寡头格局,公司与中铁工业合计占据约70%市场份额,技术领先 [62][63][64][65][66][67] 公司竞争优势 - 隧道掘进机产品技术领先,大直径及硬岩TBM领域全国第一,有望受益于水电建设 [65][66][67][69] - 特种专业设备如凿岩台车、混凝土湿喷台车等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有望受益于水电建设 [74][75][76][80][83] - 高原空间站、高端农机等新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白,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84][85][86][87] - 海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88][89] - 轨道交通设备业务有望保持稳健 [90][91][92][93][9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为95.23/109.49/129.1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63/18.61/22.26亿元 [99][100][101] - 公司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与同行相比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104][105][107]
铁建重工(688425)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0-31 10:13
财务概况 - 2024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68.01亿元,其中7-9月实现19.97亿元,同比增长9.05% [2] - 2024年1-9月实现利润10.29亿元,其中7-9月实现3.06亿元,同比增长61.03% [2] - 2024年1-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91亿元,同比增长98.13% [2] 经营情况 - 2024年1-9月公司合计承揽合同105.89亿元,其中隧道掘进机69.17亿元,占比65%,特种专业装备15.63亿元,占比15%,轨道交通设备21.09亿元,占比20% [2] - 2024年1-9月,公司完成海外新签合同/中标额27.51亿元,同比增长49.27%,创历史新高 [2][3] - 公司近三年海外合同承揽分别为7.7亿元(2021年)、13.5亿元(2022年同比增长74.47%)、20.6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52.64%),实现较大增长 [3] 新兴业务发展 - 水利(含抽水蓄能)、矿山建设等新领域市场应用和开拓前景良好 [4] - 公司高原新兴装备产业已推出9大系列产品,并参与"应急使命•西藏2024"高寒高海拔地区地震灾害区域联合救援演习 [4] - 农机装备产业自主研发采棉机、番茄收获机、青贮机、压捆机等产品,正推进智能化、电动化升级 [4][5] 技术研发 - 2024年1-9月公司研发投入6.31亿元,研发投入强度9.27% [4] - 公司持续攻关掘进机主轴承、主驱动密封、减速机、大排量液压泵及马达、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技术 [4] - 建成全球最大主轴承生产线,研制全球最大9m掘进机主轴承工况模拟试验平台,推进多种规格主轴承试验验证 [4]
铁建重工: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2024-10-30 08:09
募集资金情况 - 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公开发行股份147,795.70万股,发行价2.87元/股,募资总额424,173.66万元,净额416,116.88万元[2] 项目投资情况 - 研发与应用项目总投资353,363.63万元,拟用募资295,700.00万元[4][5] - 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140,988.07万元,拟用募资120,416.88万元[5] 资金补充情况 - 2023年11月使用100,000.00万元闲置募资补流,2024年10月已归还[6] - 拟用不超80,000.00万元闲置募资补流,期限不超12个月[8] - 2024年10月董事会等通过该补流议案,监事会、保荐机构均同意[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