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景生物(688068)

搜索文档
热景生物:独立董事关于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2023-08-29 08:31
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关于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此页无正文,仅为《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关于第三届董事 会第十一次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之签字页) 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关于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 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北 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北 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体独立董事喻长远、宋云 锋、徐小舸本着忠实勤勉、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公司于 2023年8月28日召开的第 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的相关议案进行了认真审议,发表如下意见: 一、《关于审议<2023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的议 案》 经审查,作为公司独立董事我们认为公司 2023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 际使用情况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 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 -- 规范运作》、《上市公司监管指 ...
热景生物(68806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5-30 16: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4,736,633.48元[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2022年度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为2,728,180,599.39元[5] - 公司2022年度经营情况及2023年公司发展资金需求的情况,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 - 2022年营业收入为3,556,551,569.15元,同比下降33.76%[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4,736,633.48元,同比下降56.78%[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42,414,646.53元,同比下降56.65%[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8,753,167.93元,同比下降62.99%[16]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335,223,635.33元,同比增长17.29%[16] - 2022年末总资产为3,899,271,839.82元,同比增长6.98%[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10.33元,同比下降56.51%[17] - 稀释每股收益为10.28元,同比下降56.72%[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10.30元,同比下降56.39%[1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37%,同比增加2.91个百分点[17] - 公司总资产为389,927.18万元,较期初增加6.9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33,522.36万元,较期初增加17.29%[22] - 营业收入为355,655.16万元,同比下降33.76%,主要因境外新冠业务下降56.78%[22] - 境内业务收入为134,968.3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13.56%[22] - 非新冠抗原业务收入为43,699.48万元,同比增长41.44%[22] - 心脑血管类产品收入为9,602.47万元,同比增长27.20%[22] - 肝炎肝癌类检测试剂收入为8,402.28万元,同比增长32.72%[22] - 肿瘤及甲功激素类检测试剂收入为3,265.69万元,同比增长74.83%[22] -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业务收入为21,324.57万元,同比增长48.35%[22] - 公司2022年研发累计投入19,113.87万元,同比增长44.89%[24] -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6项,其中国际PCT专利1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24] - 公司新增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25项,新增国外认证179项,累计已达593项[24] - 公司肝炎肝癌类检测试剂实现营业收入8,402.28万元,化学发光系列增幅明显,达到42.03%,新终端数量增长了65%[23] - 公司新冠抗原家用自测检测试剂获得美国FDA的紧急使用授权(EUA),成为国际少有的同时拥有欧盟CE、中国NMPA、英国CTDA和美国FDA EUA授权的新冠抗原自测产品[24] - 公司新冠检测试剂累计已在全球40余个国家及地区取得95项国际认证/备案,并已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及地区实现销售[24] - 公司首款肝癌筛查试剂盒已成功通过注册检,对于外泌体技术走向临床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23] - 公司成功研发了针对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胰腺癌等五种消化道肿瘤的癌症筛查产品“消为安”,具有检测速度快、成本低、临床可及性高等显著优势[23] - 公司在抗体药物研发方面,已完成了多个研发管线的布局,在研产品8项,其中4项已完成分子发现,2项已完成分子确认和动物实验[23] - 公司研制出掌上型快速核酸检测系统,可实现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的快速核酸检测功能,包括对多种新冠突变株的检测,操作简单,非专业人士居家亦可操作,且检测时间短,30分钟左右即可获得检测结果[24] - 公司新增及持续承担课题项目10项[25] - 公司新增及持续承担课题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1项、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专项2项等[25] - 公司与厦门大学共建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合作平台“厦门大学—热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运行[25] - 公司积极推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1,200万人份体外诊断试剂、850台配套仪器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建设[25] - 公司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获国家药监局批文后,迅速组织国内新冠抗原产品的扩产工作[25] - 公司新增了多个生产场地的备案许可,具备同时满足国内、国外大规模生产需求的硬件条件[25] - 公司积极利用线上、线下资源组织多种多样学术论坛及市场推广等活动,报告期内累计组织、参加行业会议33场[25] - 公司重视营销体系建设,持续完善营销管理体系,提升信息化,不断升级完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25] - 公司继续推进“全场景免疫诊断仪器、试剂研发与制造中心项目”建设,已实现主体工程建设[25] - 公司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流程体系,提升组织能力与运营效率[25] - 公司通过多层次的学习培训制度和股权激励形式培养和储备各级管理人才[27] - 公司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包括大兴区“新国门”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27] - 公司荣获50余项荣誉称号,包括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27] - 公司在2022年获得多项企业荣誉,包括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工人先锋号等[27] -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捐款和捐物支持多地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建设[27]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生物创新药,布局从疾病早期筛查到治疗的解决方案[28] - 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拥有多项前沿创新技术和产品,包括液体活检技术和癌症早筛技术[28] - 公司生物创新药领域通过子公司舜景医药开发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药物,已有8项在研治疗性单克隆抗体项目[28] - 公司采购模式分为A类(关键物料)、B类(一般物料)、C类(辅助物料)进行分类管理[29] - 公司生产模式采用销售预测、以销定产方式,同时保证一定的合理库存[29] - 公司采取经销和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31] - 公司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营销体系,由总经理牵头负责,下设多个部门进行管理[31] - 体外诊断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奠定了行业发展空间[32] - 2022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销售规模接近1,300亿美元,未来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约4.5%[33] - 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45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24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5%[33] - 预计到2024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达1,95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16.3%[33] - 我国肝病检测领域市场空间巨大,肝癌三项检测费市场容量为129.12亿元,HBV RNA检测市场容量约为75亿元[33] - 生物药行业知识密集度高,行业门槛高,从临床I期到商业化的总体成功率为11.5%[34] - 生物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大规模制造设施需花费2亿至7亿美元[34] - 未来生物药市场增速将远高于同期化学药市场,预计到2030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将达到6,65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1%[34] - 公司获得2021年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36] - 公司新型冠状病毒试剂研发团队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36] - 公司荣登2022年科创板上市公司100强榜单[36] - 公司荣登2021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榜单[36] - 公司荣登2022北京企业100强及民营企业100强榜单[36] - 公司荣获中国上市公司百强论坛颁发的“中国百强企业奖”[36] - 公司研发的细胞因子系列检测试剂是国内检测项目最多的化学发光法产品[37] - 公司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已在40余个国家及地区上市销售[37] - 公司单人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已完成超9000个测试单元交付[37] - 公司大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3000每小时可获得300个检测结果[37] - 免疫诊断是体外诊断领域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39] - 化学发光技术已成为免疫诊断领域的国际主流先进技术,占发达国家免疫诊断市场的90%以上[40] - 跨国企业如罗氏、雅培等占据国内化学发光市场80%以上[41] - 封闭式系统成为体外诊断仪器与试剂的主流搭配模式[40] - 体外诊断产品需求呈现“全自动、高通量、流水线”和“小型、快速、简便”两极化趋势[40] - 化学发光技术因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简便快速、临床应用范围广而优势突出[40] - 国内企业通过技术突破,推出国产全自动化学发光产品,向三级医院及人流量较多的二级医院渗透[41] - 二级以上医院需要高通量、高效率、高灵敏度的检测设备[40] - 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小型化、操作简单、价格适中、性能稳定的检测设备[40] - 大型医院的急诊、ICU、临床科室等需要小型化、操作简单、即时检测的检验设备[40]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噬菌体大容量全合成人抗体制备技术、糖捕获技术、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上转发光技术等,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45] - 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保持研发持续性和创新性[45] - 公司建立了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和有效的创新机制,保障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45] - 公司持续高研发投入,保障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45] - 公司核心技术应用于体外诊断领域,自主研制并生产部分核心生物活性原料以及质控品、参考品[45] - 公司核心技术在抗体药物领域,筛选获得针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不同靶点的全人源抗体[45] - POCT市场门槛相对较低,竞争较为激烈,国内厂家规模普遍偏小,市场集中度相对偏低[44] - POCT技术从定性检测逐步向定量检测渗透,以免疫荧光、上转发光等为核心的POCT产品逐步应用于临床,实现了快速定量检测[44] - POCT产品在心脑血管、感染类等领域发展较快,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未来仍将快速增长[44] - 拥有质控品、可自产生物原料的POCT企业更能得到临床认可,将会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44] - 公司拥有近百个候选抗体分子,部分候选抗体药物已进入开发阶段[46] - 公司自主研发的糖捕获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于肿瘤早诊早筛[46] - 公司在生物创新药领域有8项在研治疗性单克隆抗体项目,其中4项已完成分子发现,2项接近完成分子确认[47] - 公司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lyExo-Capture®外泌体快速分离系统”,该系统具有快速分离、高通量、多样本类型、全自动等特点[48] - 公司基于糖捕获技术开发的肝癌早诊试剂盒已通过注册检,或将成为国内首个药监局批准上市的外泌体肝癌早诊产品[48] - 公司在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应用方面已取得109项医疗器械注册文号并上市,报告期内新获得试剂注册证15项,仪器注册证6项[49] - 公司在上转发光技术应用方面已取得38项医疗器械注册文号并上市,报告期内新获得试剂注册证1项,仪器注册证1项[50]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6项,其中国际PCT专利1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51]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204项,累计已取得684项[53] - 公司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名称为“基于稀土纳米上转发光技术的即时检测系统创建及多领域应用”[51] - 公司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为191,138,698.15元,同比增长44.89%[5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37%,较上年度下降2.91个百分点[55] - 研发人员数量从237人增加到269人,增长13.50%[55]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从26.53万元增加到29.58万元,增长11.50%[55] - 公司获得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EUA)的新冠抗原自测检测试剂,成为国际上少数同时拥有欧盟CE、中国NMPA、英国CTDA和美国FDA EUA授权的产品[55] - 在研项目“糖捕获技术研发”累计投入5,072.21万元,预计总投资5,000.00万元,已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6][57] - 在研项目“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试剂的研发”累计投入9,437.12万元,预计总投资9,000.00万元,已取得109项试剂注册证并上市[58] - 在研项目“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发”累计投入17,556.32万元,预计总投资17,000.00万元,已取得32项试剂注册证并上市[59] - 在研项目“抗体药物研发”累计投入3,107.95万元,预计总投资3,000.00万元,已完成4项分子发现,2项接近完成分子确认[62] - 公司继续拓展原有核心技术平台的研发,扩展磁微粒化学发光、上转发光的检测试剂菜单[6] - 公司积极拓展基于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糖链外泌体、DNA甲基化的液体活检肿瘤早筛技术[6] - 公司构建了噬菌体大容量全合成人抗体制备技术平台、糖捕获技术平台、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平台、上转发光技术平台等多项核心技术平台[6] - 公司基于糖捕获技术推出的“GlyExo-Capture®外泌体快速分离系统”具有快速分离、高通量、多样本类型、全自动等特点,只需11分钟即可获得完整的外泌体[6] - 公司基于糖链外泌体开发的GlyExo-Capture技术,与多家医院达成合作,共同开拓外泌体研究新方向,促进科研成果产品转化[6] - 公司继续拓展、加大基于糖捕获技术的甲胎蛋白
热景生物: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5-25 07:54
证券代码:688068 证券简称:热景生物 公告编号:2023-029 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召开 2022 年度暨 2023 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发布公司 2022 年度报告和 2023 年度第一季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 深入地了解公司 2022 年度和 2023 年一季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公司计划于 2023 年 06 月 02 日下午 13:00-14:00 举行 2022 年度暨 2023 年第一季度业绩说 明会,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一、 说明会类型 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06 月 02 日(星期五) 下午 13:00-14:00 会 议 召 开 地 点 : 上 海 证 券 交 易 所 上 证 路 演 中 心 ( 网 址 : http://roadshow.sseinfo.com/) 会议召开方式: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 投 ...
热景生物(68806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4,736,633.48元[5] - 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为2,728,180,599.39元[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5]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5.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76%[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78%[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99%[16] - 公司2022年末总资产为38.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8%[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10.33元,同比下降56.51%[17] - 稀释每股收益为10.28元,同比下降56.72%[17] - 公司2022年实施完成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8股[17]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64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为6.81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9.63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为5.47亿元人民币[18] - 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6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为2.09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2.87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为-1.57亿元人民币[18]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68.9万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为3.94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2.55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为2.70亿元人民币[18]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232.2万元人民币,其中政府补助为1281.87万元人民币[19] - 2022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8.8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3876.17万元人民币,对当期利润影响为751.7万元人民币[21] - 2022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为9615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6615万元人民币[21] - 2022年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7.7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5.13亿元人民币,对当期利润影响为1258.1万元人民币[21] - 公司总资产389,927.18万元,较期初增加6.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33,522.36万元,较期初增加17.29%[22]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355,655.16万元,同比下降33.76%,其中境外业务收入220,686.83万元,同比下降56.78%,境内业务收入134,968.33万元,同比增长413.56%[22] - 非新冠抗原业务收入43,699.48万元,同比增长41.44%,其中心脑血管类产品收入9,602.47万元,增长27.20%,肝炎肝癌类检测试剂收入8,402.28万元,增长32.72%[22] -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业务收入21,324.57万元,同比增长48.35%,成为公司最主要的技术平台[22] - 公司2022年度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4,473.66万元,同比下降56.78%[70]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55,655.16万元,同比减少33.76%[8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4,473.66万元,同比减少56.78%[80] - 营业成本为164,627.90万元,同比减少24.22%[82] - 销售费用为26,891.76万元,同比增加15.02%[83] - 管理费用为21,466.01万元,同比增加25.93%[84] - 财务费用为-3,348.98万元,同比减少1,057.05%[85] - 研发费用为19,113.87万元,同比增加44.89%[8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875.32万元,同比减少62.99%[8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3,005.21万元,同比减少35.90%[8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498.70万元,同比增加410.14%[90]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55,655.16万元,同比下降33.76%,主要由于新冠检测试剂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及需求减少[91] - 公司2022年营业成本为164,627.90万元,同比下降24.22%,主要由于收入减少[91] - 公司2022年综合毛利率为53.71%,同比下降5.83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终端售价下降及销售占比高[91] - 公司体外诊断产品2022年营业收入为3,532,140,487.48元,同比下降33.44%,主要由于新冠抗原检测产品外贸业务减少[92] - 公司诊断试剂2022年营业收入为3,516,736,185.55元,同比下降33.40%,毛利率减少5.88个百分点[92] - 公司境外销售2022年营业收入为2,197,217,955.60元,同比下降56.61%,主要由于新冠抗原检测产品外贸业务减少[93] - 公司境内销售2022年营业收入为1,334,922,531.88元,同比增长449.16%,主要由于国内抗原销售和临床诊断业务增长[93] - 公司诊断试剂2022年生产量为73,946.98万人份,同比增长24.51%,库存量同比增长211.96%,主要由于年底备货较多[94][96] - 公司诊断仪器2022年销售量为362台,同比下降78.40%,主要由于销售和投放模式共同推进[94][96] - 公司2022年直接材料成本为102,242.68万元,同比下降25.23%,主要由于外贸订单减少[97] - 公司2022年总成本为164,627.91万元,同比下降24.22%[10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76,755.4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1.59%[11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40,055.5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7.96%[11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5.02%,主要由于职工薪酬、折旧及摊销费增加[11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5.93%,主要由于职工薪酬及房租及装修费增加[11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4.89%,主要由于职工薪酬、临床实验费及专利费及注册费增加[114]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057.05%,主要由于存款利息增加及汇兑净损失减少[1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2.99%,主要由于外贸收入减少导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大幅减少[116]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523,493,118.90元,同比下降54.91%,主要由于购买大额存单所致[117] - 应收账款期末数为95,801,252.50元,同比增长158.11%,主要由于国内销售给与账期及国内销售规模增加所致[118] - 公司境外资产为20,078,236.64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51%[120]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2,911,901,606.20元,同比增长27.03%,主要由于净利润增加[120] - 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为9,324,346.23元,同比增长111.43%,主要由于外购固定资产折旧一次性税前抵扣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增加[120] - 公司租赁负债为14,183,433.38元,同比下降38.27%,主要由于重分类至一年内到期的租赁负债金额增加[120]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为1,808,365,573.03元,其中结构性存款为1,111,113,287.67元,理财产品为778,804,144.79元[122] - 公司证券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39,555,740.00元,主要投资于万泰生物股票[123] - 公司私募基金投资总额为95,400,000元,主要投资于医疗行业[123] - 公司2022年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4,736,633.48元,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为2,728,180,599.39元[164]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165] - 公司2022年度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方案的原因是基于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及战略布局,积极推动体外诊断及生物药方面的研发项目布局,并推进廊坊和北京两处生产基地[166] - 公司2022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留存未分配利润用于研发项目投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扩建及对外合作投资等[167]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37%,同比增加2.91个百分点[17] - 公司糖链外泌体开发的GlyExo-CaptureTM技术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首款肝癌筛查试剂盒已通过注册检[23] - 公司基于DNA甲基化技术研发的“消为安”产品,针对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胰腺癌等五种消化道肿瘤进行筛查[23] - 公司在抗体药物研发方面已完成8项研发管线的布局,其中4项已完成分子发现,2项已完成分子确认和动物实验[23] - 公司肝炎肝癌类检测试剂实现营业收入8,402.28万元,化学发光系列增幅达42.03%,新终端数量增长65%[23] - 公司推出基于大数据建模的肝癌风险预警模型“C-GALAD Ⅱ”,并具备多项肝病诊断指标的注册文号[23]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为19,113.87万元,同比增长44.89%[24] -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6项,其中国际PCT专利1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24] - 公司新增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25项,新增国外认证179项[24] - 公司新冠抗原自测检测试剂获得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成为国际少有的同时拥有欧盟CE、中国NMPA、英国CTDA和美国FDA EUA授权的产品[24] - 公司新冠检测试剂在16个国家及地区获得25项国际认证/备案,累计已在全球40余个国家及地区取得95项国际认证/备案[24] - 公司新增及持续承担课题项目10项,包括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等部门的项目[25] - 公司与厦门大学共建的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运行,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25] - 公司积极推进“年产1,200万人份体外诊断试剂、850台配套仪器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建设,一期两栋厂房已投入生产使用[25] - 公司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获国家药监局批文后,迅速组织国内新冠抗原产品的扩产工作[25] - 公司2022年荣获“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单位”等50余项荣誉称号[27] - 公司2022年4月获评2021年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 - 公司2022年5月获得“2022年首都劳动奖状”[27] - 公司2022年7月荣登2022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百强企业榜单[27] - 公司2022年9月荣登“2022北京企业100强”及“2022北京民营企业100强”榜单[27] - 公司2022年12月荣登“北京企业100强”、“北京服务业企业100强”和“北京高精尖企业100强”三个百强榜单[27] - 公司2022年12月荣获中国上市公司百强论坛颁发的“中国百强企业奖”[27] - 公司2022年向多地疫情严重地区捐款、捐物,累计捐赠金额超过1000万元[27] - 公司2022年通过子公司舜景医药在生物创新药领域开发8项治疗性单克隆抗体项目,其中4项已完成分子发现,2项接近完成分子确认[28] - 公司研发的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试剂是国内首个获得NMPA批准的独家产品,乙型肝炎病毒RNA测定试剂盒是国内第一个荧光定量检测HBV RNA产品[37] - 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备案684项,其中国内207项,国外477项[37] - 公司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已在40余个国家及地区上市销售,成为国际一线品牌[37] - 公司推出的MQ60系列单人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已完成超9000个测试单元交付[37] - 公司的大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3000和C2000已在全国知名三甲医院实现装机370余台[37] - 公司化学发光技术为磁微粒碱性磷酸酶化学发光,属于国际主流的最先进的化学发光技术[39] - 公司战略布局了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活菌药物、核酸药物研发等领域[38] - 公司拥有噬菌体大容量全合成人抗体制备技术、糖捕获技术、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上转发光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平台[45] - 公司已建立高素质研发队伍,持续高研发投入保障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45] - 公司基于噬菌体大容量全合成人抗体制备技术的在研治疗性单克隆抗体项目有8项,其中4项已完成分子发现,2项接近完成分子确认[47] - 公司推出的“GlyExo-Capture®外泌体快速分离系统”只需11分钟即可获得完整的外泌体,极大促进肿瘤早筛早诊的临床转化应用[48] - 公司与多家医院合作,共同开发基于糖捕获技术的肿瘤早诊项目,推动科研成果产品转化[48] - 公司在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应用方面已取得109项医疗器械注册文号,报告期内新获得试剂注册证15项,仪器注册证6项[49] - 公司在研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49项,其中29项已进入注册阶段[49] - 公司在上转发光技术应用方面已取得38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32项试剂和6项仪器[50] - 报告期内新增1项试剂注册证和1项仪器注册证,并获得5项试剂和2项仪器的海外认证[50] -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6项,其中国际PCT专利1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51] - 报告期内新增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204项,累计已取得684项[53]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191,138,698.15元,同比增长44.89%[5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37%,同比下降2.91个百分点[55] - 公司现有研发人员269人,同比增长13.50%,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29.58万元,同比增长11.50%[55] - 公司新冠抗原自测检测试剂获得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成为国际少数同时拥有欧盟CE、中国NMPA、英国CTDA和美国FDA EUA授权的产品[55] - 公司在糖捕获技术研发方面累计投入5,072.21万元,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6] - 公司在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试剂的研发方面累计投入9,437.12万元,已取得109项试剂注册证并上市[59] - 公司已取得质控物注册证6项,并在国内广泛用于各级医疗机构[61] - 公司已取得免疫诊断仪器注册证16项,其中上转发光6项、磁微粒化学发光10项,海外认证2项[62] - 公司微生物产品研发中,1项诊断仪器已取得注册证并上市,基于微流控芯片核酸检测技术,主要用于国内各级医疗机构[62] - 公司抗体药物研发项目8项,其中4项完成分子发现,2项接近完成分子确认,获得2项发明专利授权[6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6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2.82%,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7,956.36万元,平均薪酬为29.58万元[63] - 公司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99人,本科108人,专科42人[63] - 公司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154人,30-40岁99人,40-50岁14人,50-60岁2人[63] - 公司基于糖捕获技术推出“GlyExo-Capture®外泌体快速分离系统”,11分钟即可获得完整的外泌体,应用于肿瘤早期筛查诊断[64] - 公司开发的肝癌早诊三联检产品(AFP、AFP-L3%、DCP)显著提高早期肝癌检出率,并建立了C-GALAD II肝癌风险预警模型[64] - 公司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已掌握单人份化学发光技术,包括MQ60系列仪器[64] - 公司已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09项,涵盖多种疾病检测,构建全场景免疫诊断平台[65] - 公司研发团队近两年内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子刊发表三篇重量级学术论文[65] - 公司拥有269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22.82%[65] - 我国约有7000万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和1000万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65] - 肝癌三项检测市场容量为129.12亿元,公司市场渗透率较低,未来成长空间巨大[66] - C-GALAD II肝癌风险预警模型正在进行注册,可能成为国内第一个NMPA批准的肝癌风险预警模型[66] - HBV RNA检测市场容量约为75亿元,公司HBV RNA产品将提供新的业绩增长点[66] - 公司战略投资公司翱锐生物开发了高分辨多组学液体活检和双层机器学习核心算法[66] - 公司开发的肝癌早筛产品利为安TM对I期、II期、III期/IV期肝癌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0%以上、95%和100%,特异性达到90%以上[67] - 公司基于“GlyExo-Capture”技术开发的肝癌早诊试剂盒已通过注册检,或将成为国内首个药监局批准上市的外泌体肝癌早诊产品[67] - 公司新冠抗原自我检测试剂在40多个国家及地区上市,并同时拥有欧盟CE、中国NMPA、英国CTDA和美国FDA EUA授权[67] - 公司全场景免疫诊断平台涵盖从高精度上转发光POCT到大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平台
热景生物(688068)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7 16: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02,939,171.05元,同比下降85.1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884,119.48元,同比下降90.2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0,048,505.39元,同比下降91.68%[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6元/股,同比下降89.97%[5] - 稀释每股收益为0.66元/股,同比下降89.97%[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03亿元,同比下降85.1%[15]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609.6万元,同比下降90.9%[17] -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88.4万元,同比下降90.3%[17]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66元,同比下降90%[17]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为3,703,810,950.64元,同比下降5.01%[5]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1,354,547,109.62元,相比2022年第四季度的1,798,268,654.72元有所减少[13]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349,263,841.02元,相比2022年第四季度的2,101,003,185.10元有所增加[13]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总资产为3,703,810,950.64元,相比2022年第四季度的3,899,271,839.82元有所减少[13]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264,591,095.15元,相比2022年第四季度的511,306,546.30元大幅减少[1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为35,917,451.57元,与2022年第四季度的34,282,577.47元基本持平[1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总负债为300,508,546.72元,相比2022年第四季度的545,589,123.77元大幅减少[1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2,784,347.60元,同比下降506.75%[4]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亿元,同比下降140.7%[19]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32.3万元,同比增长108.2%[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83,618.22元[20]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285,097.96元[2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04,230,354.41元[20]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23,214,718.90元[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18,984,364.49元[20]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6,483,618.22元[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483,618.22元[20]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542,177.56元[2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09,595,667.16元[20]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54,302,470.24元[20]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为33,864,932.96元,同比下降26.36%[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6.69%,同比增加13.32个百分点[5] 财务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5%,同比下降17.51个百分点[5] 其他财务数据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未分配利润为2,970,785,725.69元,相比2022年第四季度的2,911,901,606.20元有所增加[1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货币资金为319,262,764.49元,相比2022年第四季度的523,493,118.90元有所减少[13]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448,559,554.57元,相比2022年第四季度的888,684,550.54元有所减少[13]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应收账款为102,912,830.96元,相比2022年第四季度的95,801,252.50元有所增加[13]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为6114.9万元,同比下降88%[15]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52亿元,同比下降85.6%[18] - 2023年第一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58亿元,同比下降70.2%[19] - 2023年第一季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62亿元,同比下降28.8%[19]
热景生物(688068)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
2022-11-19 06:16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1年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5.14亿元增长到53.69亿元,同比增长945.54% [2] - 2021年净利润21.85亿元,同比增长1850.41% [2] - 2021年每股收益34.96元,同比增长1864.04% [2] - 2022年一季度营收13.64亿元,净利润6.06亿元,每股收益9.74元 [2] 技术平台与产品 - 热景生物拥有全场景免疫诊断平台,包括UPT系列、MQ60系列和C2000平台 [2] - 肝癌三连检和GP73是国内首个获批的肝癌项目,可提前3~27个月发现小细胞肝癌 [2] - 公司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在2022年3月获得国内注册认证,并在吉林、河北、北京、上海等地大规模供应 [3] 国际化与市场拓展 - 公司抗原自测试剂在国际上率先获得德国BfArM认证,并通过欧盟CE、英国MHRA、法国ANSM等认证 [3] - 截至2022年3月,已销售7亿套抗原检测试剂支持全球抗疫 [3] - 公司在印度、香港、美国成立子公司,在德国成立办事处,开始全球化业务开拓 [4] 研发与创新 - 2021年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77.07%,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5] - 公司在研磁微粒化学发光产品52项,其中49项为试剂,32项已进入注册阶段 [5] - 公司布局抗体药物、活菌药物、外泌体药物等生物制药领域前沿创新技术 [4] 财务与运营 - 2022年一季度应收账款增长200%,主要由于国内政府采购采用应收方式 [4] - 公司新冠检测产品最高日产能可达1200万人份/天 [4] - 2021年新冠检测产品销售额约50亿元,常规业务营收约3亿元 [4] 战略布局 - 公司成立“未来技术研究院”,拓展糖链外泌体、DNA甲基化等液体活检肿瘤早筛技术 [4] - 公司通过成立尧景基因、投资翱锐生物等方式,拓展液体活检技术 [4] - 公司布局抗体药物、活菌药物、外泌体药物等生物制药领域,打造从诊断到治疗的全产业链发展战略 [4]
热景生物(688068)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1)
2022-11-19 06:16
公司概况与战略布局 - 热景生物成立于2005年6月,2019年9月登陆科创板,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以"发展生物科技,造福人类健康"为使命,聚焦医学与公共安全检测领域产品的创新与产业化 [1] - 公司构建了8大技术平台,包括体外诊断试剂生物活性原料研发平台、糖链异常蛋白检测研发技术平台等 [1] - 公司设立了生物应急与临床POCT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2] - 公司2022年入选"北京市专特精新"小巨人企业 [2] - 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尧景基因、舜景生物、禹景药业等,打造从早筛、早诊到精准治疗的闭环研发平台 [2] 技术平台与产品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全场景免疫诊断技术平台,包括高精度上转发光POCT、小型至大型化学发光平台等 [2] - 上转发光技术平台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拥有29项国家专利授权和7项软件著作权 [2] - 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是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MQ60系列和C2000化学发光检测仪获多项荣誉 [2] - 公司研发了肝癌早诊三联检产品和高尔基体蛋白73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及肝病健康管理领域 [2] 新冠检测产品 - 公司向香港累计发送超过2000万人份的新冠抗原检测产品,向吉林省累计发送超过800万人份 [3] - 公司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及线下OTC终端建立合作关系,拓宽销售渠道 [3] - 公司新冠抗原自测产品外贸产能充足,可根据订单调整产能 [3] - 公司原材料储备充足,NC膜采购主要来自国外,建立了多渠道供应链体系 [4] 未来战略 - 公司未来战略布局聚焦高附加值免疫诊断和基因深度测序 [3] - 免疫诊断战略是下基层,使基层医院都能使用高水平POCT仪器和试剂 [3] - 基因深度测序与癌症早筛等疾病提前预警密切相关,公司将通过外泌体手段进行解析 [3] - 公司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成果转化,提升生产、销售布局的有效性 [3] - 公司愿景是成为从诊断到治疗全场景闭环的一流生物高新技术企业 [3]
热景生物(688068)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3)
2022-11-19 01:20
公司业绩与增长 - 2021年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5.14亿元增长到53.69亿元,同比增长945.54% [2] - 2021年净利润达到21.85亿元,同比增长1850.41% [2] - 2021年每股收益为34.96元,同比增长1864.04% [2] - 2022年一季度营收13.64亿元,净利润6.06亿元,每股收益9.74元 [2] 技术平台与产品 - 热景生物是国内体外诊断行业首个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布局从诊断到治疗的闭环 [2] - 公司拥有上转发光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肝炎肝癌检测试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 肝癌三连检和GP73是国内首个获批的肝癌项目,可提前3~27个月发现小细胞肝癌 [2] - 公司免疫诊断平台覆盖从基层医院到三甲医院的全场景应用 [2] 新冠抗疫贡献 - 公司率先研制新冠抗体检测试剂,2022年抗原检测试剂在国内获批 [2] - 新冠抗原自测试剂在国际上率先获得德国BfArM认证,并通过欧盟CE、英国MHRA、法国ANSM等认证 [2] - 截至2022年3月,已销售7亿套抗原检测试剂支持全球抗疫 [2] 战略布局与创新 - 公司成立“未来技术研究院”,聚焦糖链外泌体、DNA甲基化等液体活检肿瘤早筛技术 [3] - 设立尧景基因,拓展糖链外泌体检测技术,糖链捕获技术已申请专利 [3] - 投资翱锐生物,拓展DNA甲基化技术,协同肝癌早筛早诊领域 [3] - 布局抗体药物、活菌药物、外泌体药物等生物制药领域 [3] 国际化与营销 - 公司在印度、香港、美国成立子公司,在德国设立办事处,开展全球化业务 [3] - 国内营销战略精准化,成立基层事业部和健康管理事业部,分别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型医疗机构 [4] 问答环节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北京疫情对生产影响较小 [4] - 当前北京新冠检测以核酸检测为主,抗原检测为辅助 [4] - 2022年一季度抗原检测产品收入约13.6亿元,平均每月销售额4亿元 [4] - 新冠抗原检测产品国内外销售比例约为40%国内,60%国外 [4]
热景生物(688068)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6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95%[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30.0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72%[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8.80%[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39%[5] - 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2.08%[5] - 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8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45%[5] - 营业收入从37.96亿元降至30.09亿元,下降20.7%[23] - 净利润从14.85亿元降至11.05亿元,下降25.6%[2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4%[25] - 少数股东损益为385.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8%[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研发投入为5,64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78%[6] - 研发费用从8274.98万元增至1.38亿元,增长67.1%[23][24]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合计为152.78百万元,主要因专利及注册费和职工薪酬增加[12] - 年初至报告期末研发投入合计为67.10百万元,主要因专利及注册费和职工薪酬增加[12]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5.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8%[27]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55%[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47.55百万元,主要因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6%[27][2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7.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5%[2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9.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9%[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1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34.7%[28]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506.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6%[2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39.28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7.78%[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5.39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4.48%[6]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长7.78%,主要因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仪器投放和基建投入增加[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长24.48%,主要因公司净利润增加[12]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末的364.48亿元增长至2022年9月30日的392.84亿元,增幅7.8%[19][20][21] - 货币资金从11.61亿元减少至6.27亿元,下降46.0%[1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9.27亿元增至11.05亿元,增长19.2%[19] - 应收账款从3711.65万元增至5905.19万元,增长59.1%[19] - 长期股权投资从1.52亿元增至1.74亿元,增长14.5%[19] - 在建工程从1.22亿元增至2.48亿元,增长103.6%[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8.44亿元增至35.40亿元,增长24.5%[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4%[28] 每股收益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1,108.80元/股,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12] - 年初至报告期末基本每股收益为-25.39元/股,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12] - 基本每股收益为11.97元/股,同比下降25.4%[26]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7,343户[14] - 第一大股东林长青持股21,682,487股,占比23.55%[14] - 第二大股东周锌持股7,806,629股,占比8.48%[14]
热景生物(688068)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87亿元,同比下降43.17%[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3亿元,同比下降43.21%[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78亿元,同比下降44.31%[13] - 营业收入20.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1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91%[21] - 营业收入204,568.63万元,同比下降43.17%[9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204,568.63万元,同比下降43.17%[94]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3.17%至20.46亿元人民币[137]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5亿元,同比下降49.48%[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30%[21] - 新冠检测试剂产品收入减少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71.30%至4.54亿元人民币[139] 研发投入增长 - 研发投入总额为7,696.06万元,同比增长46.48%[1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00%,同比增加2.32个百分点[22]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138.44万元,增幅35.40%[23] - 研发投入总额81,786,561.90元,同比增长35.40%[6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00%,同比上升138.10%[60] - 研发投入8,178.66万元,同比增长35.40%[103]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5.40%至0.82亿元人民币[137] 资产和净资产增长 - 总资产达到40.1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69%[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4.1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0.22%[1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8.25亿元,较期初增长46.48%[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3.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8%[21] - 总资产38.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9%[21] - 公司总资产385,570.65万元,较期初增加5.79%[9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35,182.14万元,较期初增加17.88%[92]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下降 - 基本每股收益为8.67元/股,同比下降43.21%[1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73%,同比减少28.15个百分点[1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45%,同比减少73.43个百分点[22] - 基本每股收益8.85元/股,同比下降43.92%[22] 业务线表现 - 新冠检测试剂产品销售单价显著降低导致业绩下滑[22] - 非新冠抗原业务收入18,129.67万元,同比增长39.83%[93] - 肝炎肝癌类检测试剂收入3,624.74万元,同比增长42.69%[93] - 肿瘤及甲功激素类检测试剂收入1,181.07万元,同比增长99.32%[93] -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业务收入9,762.31万元,同比增长70.35%[92] - 非新冠抗原业务收入合计18,129.67万元,同比增长39.83%[94] -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业务收入9,762.31万元,同比增长70.35%[94] - 上转发光法业务收入2,734.95万元,同比下降18.05%[94] - 肝炎肝癌类检测试剂收入3,624.74万元,同比增长42.69%[100] 各地区市场表现 - 境外收入136,347.36万元,同比下降60.90%[93] - 境内收入68,221.2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06.72%[93] 研发技术平台与菜单 - 公司拥有8大临床诊断产品技术平台包括生物活性原料研发平台、糖捕获技术平台、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平台、上转发光技术平台、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平台、酶联免疫技术平台、分子诊断技术平台、仪器研发技术平台[30] - 公司检测菜单涵盖炎症感染、心脑血管、骨代谢、甲功激素、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肝癌、其他肿瘤等多种疾病检测[31] - 公司构建了从基层医疗到高端医疗市场的免疫诊断全场景应用战略包括UPT系列POCT平台、MQ60仪器系列和C2000/C900/C3000大型高通量全自动化学发光平台[31] 销售与生产模式 - 公司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经销占比超过直销[32] - 公司生产采用销售预测以销定产方式同时保持合理库存[32] 研发项目与投入 - 糖捕获技术研发项目累计投入3,046.98万元,达总规模63.48%[63] - 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试剂研发累计投入7,292.98万元,达总规模91.16%[65] - 快速诊断试剂研发累计投入12,674.16万元,达总规模84.49%[65]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3.93亿元人民币,其中微生物产品研发投入600万元,抗体药物研发投入5000万元,抗原抗体综合研究投入1800万元[66] - 研发人员数量269人,同比增长68.13%[62] - 研发人员数量为26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2.42%,较上年同期的160人(占比16.81%)显著增加[6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687.06万元,平均薪酬为9.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638.88万元(平均22.74万元)有所下降[68]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博士后3人(1.11%),博士15人(5.58%),硕士79人(29.37%),本科76人(28.25%),大专及以下96人(35.69%)[69]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155人(57.62%),30-40岁93人(34.57%),40-50岁15人(5.58%),50-60岁6人(2.23%)[69] - 研发人员269人占员工总数22.42%[76]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快速增长[76] 产品注册与认证 - 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备案480项,其中国内182项,国外298项[40] - 报告期内新增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17项,国外注册/备案证73项[56] - 公司新增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备案证90项,累计达480项[58] - 国内二类证书新增13项,期末总数112项[58] - 国内一类备案新增3项,期末总数34项[58] - 国外认证新增73项,其中泰国认证新增20项,其他国家及地区新增40项[58] - 报告期内公司新冠检测试剂在15个国家及地区获得24项国际认证/备案[108] - 新冠检测试剂累计在全球40余个国家及地区取得85项国际认证/备案[108] - 新增国外认证73项(新冠检测产品24项/仪器4项/常规临床检测试剂45项)[109] - 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累计达480项(国内182项/国外298项)[109] - 新增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17项(三类1项/二类13项/一类备案3项)[109] 技术进展与产品推出 - 公司基于糖捕获技术推出GlyExo-Capture®外泌体快速分离系统,仅需11分钟即可完成外泌体提取[53] - 公司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已取得89项医疗器械注册证(试剂78项,仪器11项),报告期内新增试剂注册证7项,仪器注册证6项[55] - 报告期内新增上转发光检测试剂海外认证5项,仪器认证2项,包括SAA+CRP联合检测试剂[55] - 糖捕获技术相关产品已与北京胸科医院(肺癌早诊)和北京友谊医院(消化道肿瘤早诊)达成合作[53] - 肝癌早筛试剂盒已通过注册检,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检测试剂正在推广应用[53] - 上转发光技术曾获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6] - 公司基于糖捕获技术推出"GlyExo-Capture®外泌体快速分离系统",只需11分钟即可获得完整外泌体,显著提升肿瘤早筛效率[73] - 公司开发了国内首个肝癌早诊三联检产品(AFP、AFP-L3%、DCP)和国际首个上市的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产品,提高早期肝癌检出率[73] - 肝癌早筛产品利为安TM对I期肝癌灵敏度超90%特异性90%以上[79] - 肝癌早筛产品利为安TM对II期肝癌灵敏度95%[79] - 肝癌早筛产品利为安TM对III期/IV期肝癌灵敏度100%[79] - 肝癌三联检比影像学提前3-28个月发现早期肝癌[78] 仪器装机与市场推广 - 公司单人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至2022年6月已顺利完成超5000个测试单元交付[42] - 公司大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2000在全国知名三甲医院实现装机超过300台[42] - C2000仪器装机数量已超过300余台[86] - 化学发光单人份检测仪器MQ60系列装机量超5000台套[104] - 肝癌早诊三联检产品应用于全国超300家医院[104] - 组织参加行业会议29场/招商会3场/招商沙龙等21场[112] 子公司与抗体药物研发 - 子公司舜景医药基于噬菌体大容量全合成人抗体制备技术,在研治疗性单克隆抗体项目8项,其中4项已完成分子发现,2项接近完成分子确认[54] - 抗体药物研发项目8项,其中4项完成分子发现,2项完成分子确认,3个项目进入开发阶段[66] - 抗体药物在研产品8项,其中4项完成分子发现,2项完成动物实验[99] 知识产权与专利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10项,其中国际PCT专利2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56]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4项[57] - 新增授权专利10项(国际PCT专利2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109] - 公司通过投资尧景基因获糖链外泌体检测技术两项国家专利[96] 承担科研项目 - 公司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863计划"2项[39] - 公司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项,其中1项为牵头单位[39] - 公司承担国家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1项[39] - 公司承担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2项[39] - 公司承担北京市科委项目10项[39] - 公司子公司承担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项目1项[39] - 公司子公司承担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39] - 公司201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基于稀土纳米上转发光技术的即时检测系统创建及多领域应用[37] - 公司承担国家863项目、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5] 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2021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超过1117亿美元[34] - 2021年1~11月中国IVD试剂(含新冠检测试剂盒)出口金额达1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9.9%[36] - 预计2020年全球新冠检测市场达603亿美元2021年844亿美元2027年将增至195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5%[36] - 全球IVD市场未来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保持约4.5%[34] - 化学发光在发达国家免疫诊断市场占比超过90%[46] - 四家跨国企业占据国内化学发光市场80%以上份额[47] - 基层医疗机构化学发光产品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数量庞大且市场需求规模可观[47] - 中端医院市场正处于低成本化学发光替代老旧方法学阶段,带来较大增量市场[48] - 高端医院市场进口替代趋势明显[48] - POCT领域感染类和心脑血管类检测试剂市场份额最高[51] - 国内POCT市场集中度相对偏低[50] - POCT产品从定性检测向定量检测发展趋势明显[50] - 精准医疗和移动医疗发展依赖于精准诊断[51] - 自产生物原料的POCT企业具有较大竞争优势和市场空间[51] - 基层医疗机构数量达92.1万个(2019年2月底数据)[84] -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99.9万个(2019年2月底数据)[84] 成本与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3.25%至8.81亿元人民币[137]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837.40%至-0.11亿元人民币[137] 资产负债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42.20%至6.71亿元人民币[141] - 应收款项同比增加89.12%至0.70亿元人民币[141]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同比增加115.38%至5.60亿元人民币[141] - 在建工程同比增加70.15%至2.07亿元人民币[141] - 应付账款减少至1.1606亿元,同比下降34.62%[142] - 合同负债减少至1.5468亿元,同比下降42.08%[142]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至7551.54万元,同比下降38.03%[142] - 应交税费减少至4968.50万元,同比下降62.87%[142] - 其他应付款减少至1318.28万元,同比下降31.39%[142] - 其他流动负债减少至46.37万元,同比下降73.00%[142] -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至667.17万元,同比上升51.28%[142] - 股本增加至9205.06万元,同比上升48.00%[142] - 少数股东权益增加至4559.16万元,同比上升50.44%[142] - 境外资产规模为2249.5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58%[143] 现金流量变化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同比增加236.82%至-3.14亿元人民币[139] 投资与募投项目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参与投资基金[190] - 年产1200万人份体外诊断试剂及850台配套仪器生产募投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544亿元[196] - 年产1200万人份体外诊断试剂项目投入进度为53.65%[196] - 超募资金投向累计投入8023.43万元[197] - 超募资金投入进度为102.54%[197] - 募集资金总额为4.581亿元[196]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3.991亿元[196]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投入1769.67万元[196]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投入占比6.15%[196] - 募投项目受疫情影响建设进展缓慢[196] - 年产1200万人份体外诊断试剂及850台配套仪器生产基地建设中[113] 风险因素 - 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导致公司产品出口税收成本增加[131] - 俄乌冲突持续恶化可能对公司外贸业务带来负面影响[131] - 体外诊断行业面临产品定价下降风险[129] 社会责任与捐赠 - 公司向陕西省红十字会捐赠人民币100万元用于抗击疫情[120] - 公司向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捐赠100万元并紧急捐赠60万支采样拭子[120] - 公司向吉林省红十字会捐款10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120] - 公司向香港政府捐赠10万人份新冠抗原快速检测试剂[120] - 公司向北京大兴区采育镇捐赠1万人份新冠抗原快速检测试剂[120] - 公司向福建宁德市捐赠30万人份新冠抗原快速检测试剂[120] - 公司向陕西省红十字会捐赠人民币100万元用于支持抗击疫情[161] - 公司向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捐赠10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及感染者救治[161] - 公司向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紧急捐赠60万支采样拭子用于支援当地全员核酸检测[161] - 公司向吉林省红十字会捐款100万元用于支持吉林疫情防控[162] - 公司向香港政府捐赠10万人份新冠抗原快速检测试剂[162] - 公司向北京大兴区采育镇捐赠1万人份新冠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用于疫情防控[162] - 公司通过福建宁德市红十字会向宁德市捐赠30万人份新冠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用于疫情防控[162]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高管5人获"新国门"领军人才/核心技术人员9人获"大兴区优秀青年人才"[117] - 公司获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国家级荣誉[118]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并建立了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156] -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不直接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157] - 公司主要能源为电力和水均由所在地机构稳定供应[157] - 外排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158] - 危险废弃物委托有资质单位集中处置[158] -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58] - 项目环保措施技术设备满足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要求[159] - 鼓励员工减少私家车出行采用绿色环保方式出行[160] - 采用节能设备并推行节能办公准则[160] - 加强节能降耗宣贯力度和绿色办公企业文化建设[160] 承诺与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林长青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66] - 股东北京同程热景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