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汇科技(688004)
icon
搜索文档
博汇科技(688004)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11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287.14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25%[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166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5.04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8%[23]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28714.51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16.62万元同比增长5.9%[3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4504.47万元同比增长6.28%[32] - 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87亿元,同比下降0.25%[10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916.62万元,同比增长5.9%[1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504.47万元,同比增长6.28%[10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人民币1.28亿元,同比下降9.05%[109][112] - 销售费用为人民币5727.82万元,同比增长13.03%[109] - 管理费用为人民币1681.80万元,同比增长15.47%[109] - 财务费用为人民币-689.48万元,同比下降76.56%[10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6.66%,同比增加0.22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总额为4784.1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6.66%[83]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4784.14万元,同比增长1.09%[8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680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37%[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068.04万元,同比增长53.37%[10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12亿元,同比下降444.13%[10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5.07%至-18,123,426.63元[129][1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第四季度净流入11264.58万元[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盈利能力与效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7元/股,同比下降6.45%[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75%,同比下降2.34个百分点[22] - 综合毛利率为55.35%,同比增加4.42个百分点[114] - 毛利率提升4.42个百分点[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41.34%至269,632,495.73元,占总资产比例32.25%[132]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947.42%至33,746,682.71元,占总资产比例4.04%[132] - 在建工程新增161,289,972.04元,占总资产比例19.29%[132] - 无形资产同比增长653.77%至13,230,127.32元,占总资产比例1.58%[132][133]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68.37%至3,214,005.12元[13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20,142,191.78元[140] - 总资产为836.180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0%[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48.13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7%[2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信息化视听数据管理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57%[116] - 媒体内容安全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16] - 视听业务运维平台产品总成本同比下降9.21%[120] - 媒体内容安全产品总成本同比下降24.19%[120] - 信息化视听数据管理产品总成本同比上升4.61%[120] - 媒体内容安全产品人工成本同比大幅增长115.47%[120] - 视听业务运维平台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11.65%[120] - 信息化视听数据管理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上升10.86%[120] - 视听业务运维平台产品线全面覆盖广播电视IPTV移动互联网等主流视听业务[39] - 媒体内容安全业务服务30多个省级广电局及数十个地市文旅局监管平台[41] - 博汇画面云产品线形成深压缩100国产化100双引擎200三个系列[42] - 博汇画面云新增深聚300和高安500系列进入发展路线[42] - 博汇乐课产品线形成云课堂和乐课云平台两个教育信创产品系列[43] - 公司产品包括BHIP106输入节点机等编码器设备[76] - 公司产品线涵盖云端爬虫系统、爬虫管理系统、EPG拨测系统等软件产品[76]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成立陕西分公司和四川分公司加强西北西南区域市场销售和技术支持能力[35] - 公司监测监管产品覆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及全国28个省份省级广播电视局[59] - 公司产品覆盖30个省份省级广电网络公司及28个省份IPTV播控平台[59] - 公司业务覆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的20个省分公司[59] - 国防军工市场已拓展至山东、辽宁、四川、湖北等省,并新增陕西省级用户合作单位[94] - 教育行业用户遍及北京、山东等9省市,服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标杆院校[94] - 公司教育业务在北京、辽宁、青海、山东等省份形成稳固市场[60] - 公司与多家省级人防单位合作参与重点人防信息化建设项目[60] 研发与技术 - 研发投入保持高比例推进募投项目重新选址[32][34] - 公司研发模式以国产软件自主研发为主分传媒安全和信息化视听两大业务群[44]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视听大数据采集技术、分析技术、可视化技术三大类[75] - 网络视听数据采集技术已申请3项发明专利和1项在审发明专利[76] - 广播电视数据采集技术已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项外观设计专利[76] - 超高清视频编码传输技术已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76] - 超高清视频浅压缩算法实现4:1压缩比[76] - 超高清视频点对点传输延迟不大于8毫秒[76] - 公司图像引擎内部缓存不超过2帧[76] - 公司智能运维产品线中的EPG拨测、码流拨测等自动化拨测产品应用了3项发明专利和1项在审发明专利技术[78] - 公司视听数据编目存储技术在多画面监测系统、网络视听监管系统等产品中应用,拥有1项发明专利[78] - 公司智能运维及智慧监管产品线广泛应用视听大数据分析技术,形成4项发明专利和4项在审发明专利[78] - 公司智慧监管产品线应用视听内容人工智能分析技术,拥有1项发明专利和11项在审发明专利[78] - 视频特征提取技术实现单帧图像特征数据量仅为64bit,音频特征数据量每秒仅为344bit[78] - 视听内容识别技术支持1:1和1:N实时比对,实现高速内容检索和处理[78] - 自动化仿真测试技术能够检测网络无效链接和服务器响应超时问题[78] - 磁盘预分配存储方法解决数据量、入库效率与检索效率矛盾,实现"随录随取"[78] - IP信令提取分析技术全面掌握终端与平台的登录鉴权、节目单请求等完整交互过程[78] - 特有算力组合模型实现视听节目涉政、涉黄、涉暴内容的高速审核[78] - 智能切换技术最大切换延时不超过50毫秒[9] - 网络同步技术同步精度达到10微秒[11] - 解码器缓存仅2-3帧视频数据,延时低[13] - 4K超高清多画面合成技术支持H.265编码及TS流输出[14] - 公司新增发明专利8项,累计拥有发明专利20项[81][82] - 公司新增软件著作权23项,累计拥有软件著作权213项[81][82] -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40项,获得知识产权32项[82] - 公司拥有25项专利和21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5] 研发项目与投入 - 全媒体融合监管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1103.6万元,本期投入722.38万元,累计投入1108.97万元,已完成[86] - 智控面板项目预计总投资847.33万元,本期投入377.24万元,累计投入850.93万元,已完成[86] - 分布式画面云跨域调度系统预计总投资839.14万元,本期投入206.04万元,累计投入829.54万元,已完成[86] - 超低延时分布式指控系统预计总投资705.41万元,本期投入333.63万元,累计投入717.5万元,已完成[86] - 乐课云课堂互动教学系统预计总投资612.4万元,本期投入363.45万元,累计投入609.23万元,已完成[86] - 指通数据全息管理平台预计总投资289.15万元,本期投入212.29万元,累计投入285.96万元,已完成[86] - 基于区块链的内容审核系统预计总投资1765万元,本期投入846.7万元,累计投入846.7万元,处于开发阶段[87] - 智能运维决策系统预计总投资1144万元,本期投入328.03万元,累计投入328.03万元,处于开发阶段[87] - 全国产化双引擎分布式系统预计总投资1159.35万元,本期投入443.69万元,累计投入443.69万元,处于开发阶段[87] - 所有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合计10505.13万元,本期投入合计4784.14万元,累计投入合计6971.24万元[87]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83] 研发团队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3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37.78%,较上期135人(40.30%)略有下降[9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3720.23万元,平均薪酬27.15万元,较上期3797.86万元(28.99万元)有所减少[90] - 研发人员学历以本科为主103人(77.44%),硕士研究生19人(14.29%),专科11人(8.27%)[90]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74人(55.64%),30-40岁41人(30.83%),40-50岁16人(12.03%)[90] 市场活动与行业参与 - 公司参展第56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等全国性展会并获得2项CCBN年度创新奖[35] - 公司组织承办6场行业论坛及研讨会包括济南苏州厦门咸阳济南南京等地活动[36][37] - 公司参与制定多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包括《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等[61] - 公司获评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资质[61] - 公司成为"信创工委会会员单位"并加入"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61] - 公司获评北京市广电局"媒体融合创新技术与服务应用入库项目"[61]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视听信息技术行业处于蓬勃发展期具有市场需求旺盛政策导向强烈和产业赛道宽阔的特点[51] - 4K/8K超高清5G云计算等技术加速商用落地借由重大体育赛事推动4K HDR Vivid转播8K频道开播等应用发展[52] - 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加快超高清电视制播能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和智慧广电建设[53] - 政策推动8K超高清产业发展通过百城千屏活动拓展公共空间舆论阵地带动超高清产业链发展[53] - 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聚焦信息网络数字资源智慧校园等方面为视听技术提供政策支撑[54] - 视听信息技术产业链完整涵盖媒体制作传输分发烧控终端呈现等维度具有极大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54] - 到2023年5G个人用户普及率目标超过40%用户数超过5.6亿[65] - 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目标超50%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200%[65] - 北京冬奥会实现全球首次规模化8K技术直播体育赛事[63] - 六部门联合印发《"百城千屏"活动实施指南》推动4K/8K超高清大屏建设[63] - 建党100周年大会首次采用5G+4K超高清直播技术[64] - 5G+文化旅游领域推进超高清视频编解码及AR/VR沉浸式内容开发[65] - 教育部推进教育新基建目标2025年建成新型基础设施体系[71] - 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和乡村工程纳入"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69] - 多省份发布智慧广电行动方案结合5G/4K/8K/AI等技术[69] - 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实现核心业务数字化转型[70]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494.16万元,分红比例为10.05%[5] - 公司总股本为5680万股,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7元(含税)[5] - 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494.16万元,分红比例10.05%[189] - 公司总股本为5680万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87元[189]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4] -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公司披露了202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192][194][195] 管理层与关键人员 - 董事长孙传明持股10,000,000股,年度内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24.00万元[160] - 董事兼总经理郭忠武持股3,706,680股,年度内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80.42万元[160] - 董事张永伟税前报酬总额80.03万元[160] - 独立董事王广志、李翔宇、王冬梅税前报酬均为8.00万元[160] - 离任董事郑金福持股减少1,145,191股至3,441,529股,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160] - 离任董事兼副总经理王荣芳持股800,000股无变动,税前报酬39.71万元[160] - 副总经理洪太海税前报酬89.71万元[160] - 副总经理李娜税前报酬71.44万元[160] - 监事会主席邰志强及监事纪军、韩煜均未持股,纪军报酬26.20万元,韩煜报酬44.43万元[160] - 董事会秘书王宏林税前报酬16.07万元[160]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李国华、李法、姜卫平、张家斌分别持有公司股份64.25万股、50.98万股、56.32万股及62.30万股[162]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陈书军(已离任)持有公司股份20.39万股[162] - 公司财务总监陈贺持有公司股份39.90万股[162] - 公司前财务总监李余杰(已离任)持有公司股份38.00万股[162] - 公司董事及高管合计持股数量为828.15万股[162] - 公司董事及高管在报告期内合计减持股份1,145,191股[162] - 公司董事及高管减持后总持股数为17,948,209股[162] - 公司董事及高管初始总持股数为19,093,400股[162] - 公司董事、总经理郭忠武间接持有公司0.21%股份[166]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永伟间接持有公司0.32%股份[166] - 公司副总经理李娜间接持有公司0.21%股份[166] - 公司副总经理洪太海间接持有公司0.02%股份[166] - 公司监事、核心技术人员韩煜间接持有公司0.30%股份[166] - 公司监事、核心技术人员纪军间接持有公司0.28%股份[166]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李国华间接持有公司0.51%股份[166]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张家斌间接持有公司0.49%股份[166]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报酬合计为573.91万元人民币[171]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报告期内报酬合计为364.58万元人民币[171] - 核心管理团队及技术人员司龄均超过10年,通过股权激励保持团队稳定[95]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运作 - 2021年董事会共召开10次会议,其中现场会议1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9次[176]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7次会议,审议包括财务报告、审计安排及内控评价等议案[178][17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2021年度董监高报酬议案[180]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2021/04/26)、半年度报告(2021/08/19)及第三季度报告(2021/10/22)[174] - 部分募投项目变更实施地点并增加实施主体(2021/06/23),另部分募投项目延期(2021/11/12)[174] - 公司拟购买房产(2021/06/23)并参与设立投资基金(2021/11/26)[174] - 续聘会计师事务所(2021/11/12)并修订信息披露管理制度(2021/04/26)[174] - 2022年度预计日常关联交易额度及银行综合授信额度(2021/12/30)[174] - 全体董事本年应参加董事会次数10次,实际出席率100%,无缺席或连续两次未参会情况[175] - 董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战略委员会[177] 人力资源与员工构成 - 公司总员工数量为352人,其中母公司员工286人,主要子公司员工66人[184] - 员工专业构成中技术研发人员最多,达133人,占总员工数
博汇科技(688004)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134.7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4%[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1.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3%[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6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39%[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1.8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6%[5] - 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2.08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76.39%[5][8] - 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64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45亿元人民币增长13.4%[18] - 公司净利润为1651.82万元,同比增长2.76%[19] - 营业利润为1675.50万元,同比增长7.36%[19] - 基本每股收益0.29元/股,同比下降14.7%[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7329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718万元人民币增长9.1%[18] - 研发投入合计为3225.4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8%[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61%,同比下降2.57个百分点[6] - 研发费用为3225万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8] - 财务费用为-605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利息收入612万元人民币[18] - 支付给职工现金6497.43万元,同比增长7.2%[23] - 信用减值损失192.54万元,同比改善21.3%[1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96.54万元人民币[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7196.54万元,同比基本持平[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6706.53万元,同比扩大674.5%[2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24亿元,同比增长9.8%[23]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188.10万元,同比下降57.5%[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04亿元,较期初下降33.5%[24] 资产和负债结构 - 总资产为7.7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3.05%[6] - 公司货币资金为3.05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4.597亿元人民币下降33.5%[15] - 应收账款为1.67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1.183亿元人民币增长41.4%[15] - 存货为4450万元人民币,较年初的3441万元人民币增长29.3%[16] - 流动资产总额为5.76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7.814亿元人民币下降26.2%[16] - 在建工程大幅增加至1.517亿元人民币(年初为0)[16] - 总资产为800,941,185.44元,其中流动资产占比97.56%[26][28] - 流动资产合计781,401,086.22元,占总资产97.56%[26] - 交易性金融资产130,283,302.74元,占流动资产16.67%[26] - 应收账款118,268,072.70元,占流动资产15.14%[26] - 存货34,407,028.71元,占流动资产4.40%[26] - 非流动资产合计19,540,099.22元,占总资产2.44%[26] - 负债合计88,197,077.97元,资产负债率11.01%[27][28] - 应付账款41,901,591.70元,占流动负债47.51%[27] 所有者权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7.1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33%[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7.15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的7.127亿元人民币微增0.4%[17] - 所有者权益合计712,744,107.47元,权益比率88.99%[28] - 未分配利润191,372,953.01元,占所有者权益26.85%[28]
博汇科技(688004)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1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0%至1.1316亿元人民币[2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37%至1541.17万元人民币[21][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10%至1442.35万元人民币[21][2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16万元,同比增长10.70%[104][1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1万元,同比增长4.37%[10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42万元,同比增长17.10%[10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1316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1.0222亿元增长10.7%[182] - 净利润为1541.17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1476.68万元增长4.4%[183] - 营业收入为1.07亿元,同比增长4.3%[186] - 2021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541.17万元,同比增长4.4%[18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5035万元,同比下降0.76%[105] - 销售费用2395万元,同比增长18.14%[105] - 研发费用2114万元,同比增长8.94%[105] - 研发投入总额为2114.48万元,同比增长8.94%[72] - 研发费用21,144,793.83元,同比增长8.94%[87] - 研发费用为2114.48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1940.94万元增长8.9%[182] - 销售费用为2394.92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2027.25万元增长18.1%[182] - 营业成本为4813.24万元,同比下降5.1%[186] - 研发费用为1852.64万元,同比下降4.5%[186] - 信用减值损失256.01万元,同比扩大22.6%[18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恶化至-6096.02万元人民币[2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96万元,同比下降26.33%[10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670万元,同比增长187.93%[10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6096.02万元,同比扩大26.3%[18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9670.28万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1.10亿元[19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亏损5571.58万元,同比扩大15.5%[19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667.41万元,去年同期为-1.10亿元[19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同比下降2.60%至7800.99万元人民币[21] - 应收账款期末金额1.62亿元,占总资产20.81%,同比增长37.3%[109] - 固定资产期末金额3063.55万元,占总资产3.93%,同比增长850.86%[109] - 合同负债期末金额442.1万元,占总资产0.57%,同比下降56.49%[110] - 货币资金为4.81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的4.6亿元增长4.5%[1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末的1.3亿元降至0元,减少100%[174] - 应收账款为1.62亿元,较2020年末的1.18亿元增长37.3%[174] - 存货为4019万元,较2020年末的3441万元增长16.8%[174] - 流动资产总额为7.32亿元,较2020年末的7.81亿元减少6.3%[174] - 固定资产为3064万元,较2020年末的322万元增长851.4%[174] - 应付账款为3868万元,较2020年末的4190万元减少7.7%[174] - 合同负债为442万元,较2020年末的1016万元减少56.5%[174] - 应付职工薪酬为577万元,较2020年末的1384万元减少58.3%[174] - 未分配利润为1.93亿元,较2020年末的1.91亿元增长0.6%[174] - 货币资金余额为4.772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的4.511亿元增长5.8%[178] - 应收账款余额为1.565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的1.145亿元增长36.7%[17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末的1.303亿元降至0元,减少100%[178] - 合同负债为442.10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的1005.51万元下降56.0%[179] - 固定资产为3056.19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的318.10万元大幅增长860.8%[179] - 总资产为7.800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的7.982亿元下降2.3%[17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覆盖广播节目电视节目IPTV节目移动互联网节目等各类主流视听业务[41] - 公司形成博汇画面云和博汇乐课两大产品线分别面向视听空间信息化建设和教育行业[43][44]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视听业务运维平台媒体内容安全信息化视听数据管理三大领域[40] - 公司智能运维产品线包括信号采集板卡拨测系统监测探针多画面监测系统等[41] - 公司智慧监管产品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AI技术监管各类传播媒介内容[42] - 公司媒体内容安全业务服务各级广电局监测中心客户[42] - 公司信息化视听产品应用于国家应急管理部门武警人防办高校等单位[43] - 传媒安全业务群形成八大解决方案,覆盖广电/电信运营商及新媒体平台[87] 各地区表现 - 国防军工用户覆盖山东、辽宁、四川、湖北等省份并向区县级渗透[89] - 新增陕西省级武警用户合作单位及军队行业多家研究机构合作[89] - 教育行业用户覆盖北京、山东、青海等9省市,新增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院校合作[90] - 公司参与30多个省级广播电视局监管平台建设包括国家广电总局和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42] 研发与技术能力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8.69%[22] - 公司拥有19项专利和19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0] - 公司采用双引擎编码架构,浅压缩算法实现4:1压缩比和视频传输延迟不大于8毫秒[52] - 公司IP信令分析技术相比传统机顶盒检查方式效率提升至少数十倍[53] - 公司网络视听数据采集技术形成两项发明专利(ZL201711173735.4和ZL201910416413.0)[50] - 公司广播电视数据采集技术形成一项发明专利(ZL201610027676.9)和两项实用新型专利[51] - 公司超高清视频编码传输技术形成两项实用新型专利(ZL201721582987.8和ZL201921369896.5)[52] - 公司IP信令提取分析技术形成三项发明专利(ZL201310280990.4、ZL201410090002.4和ZL201610027551.6)[53] - 公司视听数据处理技术群包含视听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三大核心技术[50] - 公司采用高并发分布式视听数据采集集群技术处理海量视听节目信息[50] - 公司广播电视信号采集平台实现各类信号实时多路并发采集[51] - 视听数据编目存储技术实现最大延迟2帧(25帧为1秒)准实时检索,相比传统分钟级或秒级方案显著提升[55] - 视听内容指纹提取技术使视频图像特征数据量仅64bit,音频特征数据量仅344bit,大幅减少计算和传输时间[55] - 音视频一致性比对支持最大30秒自动同步,远高于同行业几秒或十几秒水平[55] - 视听内容人工智能分析技术覆盖率达100%,工作效率成倍提升[56] - 视听数据智能切换技术从发现问题到完成切换最大延时不超过50ms[58] - 网络同步技术同步精度达10微秒以内,优于传统一帧以内同步精度[60] - 超高清视频大屏展示技术支持3840x2160至7860x4320分辨率信号适配[61] - 公司拥有围绕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共计至少7项(含已授权及在审)[55][56][58] - 视听数据异态监测技术实现逐帧实时监测,避免跳帧漏帧[57] - 智能切换技术保障流媒体不间断输出,实现节目无感替换[58] - 公司4G/5G无线网络音视频传输技术解码器缓存仅2~3帧视频数据,相比传统技术的500毫秒(约12帧)缓存大幅降低延时[63] - 公司超高清视频编码传输技术实现行数据压缩、压缩比4:1,视频数据点对点传输延迟不大于8毫秒[67] - 公司视听内容指纹提取技术中一帧图像的特征数据量仅为64bit,一秒音频的特征数据量仅为344bit[67] - 公司嵌入式架构4K超高清多画面合成技术支持TS、HLS、RTMP、RTSP等流媒体协议自动识别接入及H.265等6种视频格式自动识别解码[63] - 公司广播电视数据采集技术通过嵌入式采集板卡实现一对多采集能力,并嵌入信号测量模块进行三层质量分析[65] - 公司超高清视频编码技术通过流水线作业使内部缓存不超过2帧,显著降低处理延时[67] - 公司IP信令提取分析技术掌握终端与平台的完整交互过程,包括登录鉴权、节目单请求等[67] - 公司视听数据编目存储技术通过磁盘预分配存储方法基本实现"随录随取"[67] - 公司视听内容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建立6类基础特征数据库(政治人物库、明星人物库等)实现高速内容审核[67] - 公司视听数据异态监测技术具备传输层、编码层、图像层等多参数关联分析能力[67]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96项[69]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3项,新增软件著作权6项[69]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17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70] - 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获得9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6项[70] - 公司核心技术切换技术最大延时不超过50毫秒[68] - 公司网络同步技术同步精度达到10微秒[68] - 4G/5G无线网络传输解码器仅缓存2-3帧视频数据[68] - 公司支持4K和8K超高清视频格式[68] - 报告期内新获得3项发明专利,新增11项专利申请[92] 研发项目与投入 - 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为5.18203亿元,累计投入4.30158亿元[77] - 全媒体融合监管-视听新媒体监管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1.1036亿元,累计投入1.10897亿元[75] - BHIP211智能显控面板项目预计总投资8473.3万元,累计投入7930.6万元[75] - 分布式画面云跨域调度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8391.4万元,累计投入8295.4万元[75] - 超低延时分布式指控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7054.1万元,累计投入6729.6万元[75] - 乐课教学云平台-教学督导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7850万元,本期投入1348.5万元[75] - 乐课云课堂互动教学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6124万元,累计投入5124.2万元[75] - 指通数据全息管理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2891.5万元,累计投入2497.8万元[75]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46人,占总员工比例41.13%[80]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1748.57万元,人均薪酬12.95万元[80] 市场趋势与行业环境 - 到2023年5G个人用户普及率目标超过40%用户数超过5.6亿[29] - 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目标超50%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增长率超200%[29] - 5G大带宽性能助力超高清视频普及低时延提升交互体验[30] - 媒体深度融合三年行动计划在多省份推进(2021-2023年)[30] - 智慧广电工程被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方案[33] - 教育新型基建目标2025年形成集约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34] - 超高清直播技术在欧洲杯、建党百年、奥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广泛应用[29] - 5G+文化旅游领域推动4K/8K视频及AR/VR沉浸式内容开发[29] - 智慧广电战略覆盖吉林广西等十余省份结合5G/4K/8K/AI等技术[32] - 教育信息化要求实现"校校通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33] - 公司参与制定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及广电总局IP音视频标准[91] - 成为信创工委会会员单位,获批河南省5G视听监测监管实验室及北京智慧广电实验室[91]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郭忠武[15] - 公司董事会秘书李娜,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丰贤中路7号(孵化楼)1-3层[16] -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耿思翔,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丰贤中路7号(孵化楼)1-3层[16] - 公司股票简称博汇科技,代码688004,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18] - 财务总监李余杰因个人原因离任[120] - 公司于2021年5月10日聘任陈贺为新任财务总监[120] - 核心团队司龄超十年,通过股权激励绑定骨干员工[84]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股份锁定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128]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28] - 机构股东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自2020年6月12日起36个月[129] - 若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机构股东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29] - 机构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29] - 机构股东减持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持有股份总数[129] - 自然人股东郑金福持有的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自2020年6月12日起12个月[130] - 自然人股东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30] - 自然人股东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所持股份[130] - 若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条件触发,自然人股东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30] - 所有股东减持行为需遵守证监会及上交所相关法规要求[129][130] - 股东违反减持承诺的收益将归公司所有[129][130] - 机构股东北京数码视讯科技等承诺自2020年6月12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31] - 自然人股东陈恒、杨秋承诺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33] - 高级管理人员王荣芳承诺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延长锁定期[133] - 所有承诺人若违反减持承诺则转让收益归公司所有[131][133] - 减持行为需符合《证券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减持实施细则规定[131][133] - 减持前若发生除权除息事项则发行价相应调整[131][133] - 未足额缴纳减持收益前公司有权暂扣现金分红及股份转让[131][133] - 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所持公司股份总数[131][133] - 机构股东包括宁波晨晖盛景嘉泰股权投资基金等有限合伙企业[131] - 锁定期届满后减持价格根据二级市场价格确定[131] - 公司董事及高管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总数的25%[134] - 核心技术人自首发前股份限售期满起4年内每年转让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34][136] - 通过博聚睿智间接持股的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上市后36个月内不得转让间接持股[136] - 通过博聚睿智间接持股的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不超过上市时间接持股总数的25%[136] - 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上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时需启动股价稳定措施[136] - 公司股价稳定措施触发条件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137] - 公司回购股份资金上限为最近一年归母净利润的50%[137] - 控股股东增持资金上限为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金额的50%[139] - 回购或增持终止条件包括股价连续3日高于每股净资产[137][139] - 股东大会通过回购决议需2/3以上表决权同意[137] - 董事会需在触发条件后10日内召开会议[137] - 控股股东未履行增持义务时将从现金分红中扣留[139] - 董事及高管未履行增持义务将从税后薪酬中扣留[139] - 回购股份价格不高于上年度审计每股净资产[137] - 控股股东增持价格不高于上年度审计每股净资产[139] - 董事及高管增持股份价格不高于公司上一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40] - 董事及高管增持资金不超过上一年度税后薪酬或津贴的50%[140] - 增持终止条件: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高于近一年审计每股净资产[140] - 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回购全部新股[140] - 回购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加同期银行存款利息[140] - 证券违法违规认定后1个月内启动回购程序[140]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承担招股书真实性法律责任[141] - 欺诈发行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启动新股回购[141] - 董事/监事/高管离职不影响承诺履行[141] - 回购股份包含全部新股及派生股份[140] - 公司将在证监会
博汇科技(688004)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26 16:00
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2392.89万元,同比增长31.3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2.44万元,亏损同比扩大[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82.17万元[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7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股[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35%至2392.89万元[12]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1.4%至2392.89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1821.71万元)[23] - 净利润亏损扩大至-502.44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214.13万元)[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股(2020年第一季度:-0.05元/股)[25]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1%至2261.65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1821.71万元)[25] 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27%,同比下降8.21个百分点[5]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10.3%至3190.27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2893.18万元)[2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0%至1011.59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919.68万元)[2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3.3%至985.75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799.43万元)[23] - 财务费用大幅改善至-227.68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8.11万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23] - 财务费用为-227.68万元,同比下降2706.43%[12] - 母公司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2.6%至803.75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919.68万元)[25]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699.82万元,同比增长7.0%[2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51.24万元[5] - 收到投资活动现金31.00亿元,同比增长216.33%[13] - 支付投资活动现金28.00亿元,同比增长100.00%[1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486.5万元,同比增长26.8%[28]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74.47万元,同比减少64.7%[28]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535.64万元,同比减少60.5%[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总计8447.85万元,同比减少13.4%[2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3.11亿元,同比增长213.2%[28][29]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3158.75万元,同比增长241倍[28][2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05亿元,较期初减少11.4%[29]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10亿元,同比增长167.9%[31] - 母公司支付其他经营活动现金9254.31万元,同比增长661.4%[32]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7.56亿元,同比下降5.62%[5] - 预付款项大幅增加1765.88%至421.53万元[11] - 固定资产增加831.96%至3002.67万元[11] - 货币资金余额4.07亿元,较期初下降11.44%[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1.00亿元,较期初下降23.15%[16] - 应付账款下降44.02%至2345.46万元[11] - 公司总资产从800.94亿元下降至755.90亿元,环比减少5.6%[17][18] - 流动资产从768.85亿元降至700.57亿元,环比减少8.9%[19][20] - 货币资金从45.11亿元降至40.07亿元,环比减少11.2%[1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3.03亿元降至10.01亿元,环比减少23.2%[19] - 应付账款从41.90亿元降至23.45亿元,环比减少44.0%[17] - 合同负债从1.02亿元降至0.69亿元,环比减少32.2%[17] - 应付职工薪酬从1.38亿元降至0.52亿元,环比减少62.3%[17] - 未分配利润从19.14亿元降至18.63亿元,环比减少2.6%[18] - 固定资产从0.32亿元增至2.99亿元,环比增长842.8%[20] - 存货从3.44亿元增至3.97亿元,环比增长15.5%[20] 非经常性损益和其他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为93.09万元[8] - 政府补助收入为1.32万元[8] - 其他收益下降64.66%至274.47万元[12]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64.7%至274.47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776.63万元)[23]
博汇科技(688004) - 2020 Q4 - 年度财报
2021-04-19 16:00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 - 2020年营业收入28,786.53万元,同比增长4.83%[24][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42.55万元,同比下降8.81%[24][2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86%[103] - 基本每股收益0.93元/股,同比下降22.50%[25][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09%,同比下降8.88个百分点[25] - 公司营业收入287.8653百万元,同比增长4.83%[103] - 公司营业收入为2.8786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3%[1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42.55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8.81%[115] - 公司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4.83%[118]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1.4126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02%[116] - 公司营业成本1.41亿元,同比增长18.02%[118] - 销售费用为5067.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1%[116] - 研发费用为4732.4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9%[107][11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19%至47,324,513.52元,主要因研发人员成本及测试投入增加[135][136] - 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9.15%[125]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352.22%,主要因存款利息收入增加[116]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52.38万元,同比下降33.60%[24][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2.3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6%[11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95.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0.57%[116]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3.60%[117]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70.57%[117]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3.58亿元[1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3.60%至26,523,778.73元,因项目采购支出增加及客户付款延迟[13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70.57%至-38,954,974.06元,主因理财产品跨年操作影响[13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2020年末总资产80,094.12万元,同比增长76.06%[24]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1,274.41万元,同比增长130.85%[24] - 货币资金大幅增长至459.6905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61.43%[96] - 存货下降至34.407百万元,较上年末减少54.25%[96][97] - 无形资产增长至1.7552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50.06%[97] - 长期待摊费用增长至4.1355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80.38%[9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30,283,302.74元[33]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758,972.37元[33]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为6,000,000.00元[33]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261.43%至459,690,471.06元,占总资产57.39%,主要来自IPO募集资金[14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30,283,302.74元(占总资产16.27%),因结构性存款重分类[140] - 存货从7521.35百万元减少至3440.70百万元,同比下降54.25%[141] - 预付款项从434.23百万元减少至225.92百万元,同比下降47.97%[141] - 无形资产从50.14百万元增加至175.52百万元,同比增长250.02%[141] - 长期待摊费用从229.26百万元增加至413.55百万元,同比增长80.39%[141] - 应交税费从1881.65百万元减少至1009.40百万元,同比下降46.36%[142] - 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2.44百万元,原因为保函保证金及利息[14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130.28百万元[146]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7.59百万元[14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为60.00百万元[146] 业务分部表现:媒体内容安全 - 媒体内容安全业务覆盖30多个省级广播电视局及数十个地市文旅局监管平台建设[36] - 媒体内容安全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2.98%[123] - 媒体内容安全产品成本同比增长177.30%[120] - 媒体内容安全业务成本小计同比增长177.30%至53,080,242.65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增长171.63%至43,080,966.09元[126] 业务分部表现:网络视听监测监管 - 网络视听新媒体监测监管平台实现对华为视频等平台的直接监管[37] - 网络视听监测监管平台识别违规节目包括15175个色情节目[38] - 平台监测到133万个腾讯视频及95万个优酷视频内容[38] - 系统发现27万起超范围经营演出类违规事件[38] - 平台捕获38万起低俗内容及29.72万起用语不当事件[38] - 直播频道监测65个上线频道及5个下线频道[38] - 点播节目监测46个上线节目及2个下线节目[38] 业务分部表现:信息化视听数据管理 - 博汇乐课云课堂系统在疫情期间实现跨空间远程教学[42] - 信息化视听数据管理收入同比增长30.61%[123] - 信息化视听数据管理业务成本小计同比增长63.01%至54,756,155.15元,其中劳务外包成本增长41.81%至9,440,999.38元[126] - 视听业务运维平台直接材料成本占其主营业务成本91.55%,金额为3,057.52万元[127] - 公司在信息化视听数据管理领域新增多所高校用户包括山东大学等[56] 地区市场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508.83%[120]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6.44%,同比增加1.08个百分点[2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6.44%,较上年的15.36%上升1.08个百分点[88] - 公司2020年研发投入总额为47,324,513.52元,较上年的42,181,901.60元增长12.19%[88] - 公司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2项[86]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90项[86] - 研发人员数量135人,占总员工比例40.30%[96]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37.9786百万元,人均薪酬28.99万元[96] - 内容智能分析系统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构建智能分析引擎[37] - 公司拥有16项专利和19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9] - 公司视听内容指纹提取技术使一帧视频图像特征数据量仅为64bit,一秒音频特征数据量仅为344bit[74] - 公司超高清视频编码传输技术内部缓存不超过2帧,大幅降低处理延时[71] - 公司IP信令提取分析技术相比传统检查方式效率提升至少数十倍[73] - 公司视听数据编目存储技术在700kbps压缩码率下实现最大延迟2帧的准实时检索[73] - 公司视听内容一致性比对可支持最大30秒自动同步,远高于同行业几秒或十几秒水平[74] - 公司网络视听数据采集技术形成1项发明专利及3项在审发明专利[70] - 公司广播电视数据采集技术形成1项发明专利及2项实用新型专利[70] - 公司超高清视频编码传输技术形成2项实用新型专利[71] - 公司IP信令提取分析技术形成3项发明专利及1项在审发明专利[73] - 视听内容人工智能分析技术覆盖率达到100%[75] - 视听数据智能切换技术最大切换延时不超过50毫秒[78] - 网络同步技术同步精度达到10微秒以内[79] - 4G/5G无线音视频传输技术解码器缓存仅2-3帧(传统技术为12帧)[81] - 超高清视频分辨率支持最高7860x4320[81] - 拥有视听内容人工智能分析技术相关1项授权专利和4项在审专利[75] - 视听数据异态监测技术形成6项在审发明专利[76] - 视听数据智能切换技术形成2项授权专利和1项在审专利[78] - 全网络化分布式显控技术采用IP数据交换实现分布式信号处理[78] - 4K超高清多画面合成技术支持H.265/AVS2等格式自动识别解码[82] - 超高清视频编码技术将内部缓存降至不超过2帧,显著降低处理延时[3] - 视听内容指纹提取技术中,一帧图像特征数据量仅为64bit,一秒音频特征数据量仅为344bit[6] - 智能切换技术实现从发现问题到完成切换的最大延时不超过50毫秒[9] - 网络同步技术实现同步精度达到10微秒,本地PLL调整精度达微秒级[11] - 4G/5G无线网络传输技术中解码器仅缓存2至3帧视频数据,实现更低延时[13] - 嵌入式4K超高清多画面合成技术支持将多路视频合成为一路4K超高清视频,并以H.265编码和TS流输出[14] - 异态监测技术支持多路逐帧全实时监测,覆盖画面黑场、静止、马赛克、抖动及声音丢失等多种异态类型[8] - 磁盘预分配存储方法基本实现"随录随取",解决了数据量、入库效率与检索效率之间的矛盾问题[5] - 编码控制实验调优形成特有编码技术,平衡编码质量、效率与网络带宽占用关系,提升超高清视频编码效率[3] 在研项目进展 - 在研项目12个,预计总投资规模为9,420.47万元,本期投入4,732.45万元,累计投入7,416.36万元[90][92] - 智能交互系统项目总投资427.53万元,累计投入414.67万元,已完成[90] - 互联网内容监管云平台项目总投资721.17万元,累计投入722.91万元,已完成[90] - 多媒体通用服务系统项目总投资1,052.59万元,累计投入1,037.68万元,已完成[90] - 信息流调度一体化系统项目总投资834.77万元,累计投入930.77万元,已完成[90] - 视听业务智能运维平台项目总投资957.78万元,累计投入998.91万元,已完成[90] 销售与客户 - 公司销售模式分为直接销售(与终端客户直接签约)和非直接销售(通过集成商销售)两种形式[46] - 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直接投标或通过集成商投标)和商务洽谈方式获取订单[46] - 公司执行严格客户信用管理,销售部拟定客户综合评估报告,根据合作年限、回款情况等确定授信金额[46] - 财务部门按月编写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销售人员在账期到期前催收货款[4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33.34%,合计9,601.30万元,其中第一名客户占比14.12%[130][131] 采购与供应链 - 采购模式分为两类:按订单采购成品设备(服务器/交换机等)和按生产计划采购原材料(电子元器件/PCB等)[47][49] - 公司委托外协厂商生产PCB电路板、机箱结构件等非核心工序,并提供图纸由外协厂商负责元器件焊接[5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18.32%,合计1,865.25万元,最高单一供应商占比4.64%[133][134] 生产与运营 - 生产环节主要进行嵌入式软件烧录调试和零星硬件组装,无需大量设备及人员[50] - 公司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证监会行业分类65)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国家统计局分类)[50] - 公司研发部门包括基础研发部门、研发事业部、系统部和QA质量保证部,分别负责平台级产品开发、市场应用软件开发、产品测试发布维护和质量控制[44] 行业合作与市场覆盖 - 公司监测监管产品覆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及全国28个省份的省级广播电视局[56] - 公司产品覆盖30个省份的省级广电网络公司及28个省份的IPTV播控平台[56] - 公司业务覆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商的20个省分公司[56] - 公司加入"8K标准研究联合工作组"并参与多项标准制定工作[57] - 公司参与撰写的《超高清智慧交互显示终端主要性能技术规范》作为联盟标准发布[57] - 公司参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媒体监测监管应用试点》课题接近收尾阶段[57] - 公司与多家省级人防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并参与重点人防工程项目[57]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超高清视频产业涉及核心元器件、视频生产、网络传输和终端呈现等多个环节[58] - 视听技术需满足高可靠性、高准确性、高清晰度低延时等五大技术要求[53] - 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目标超过4万亿元[59] - 超高清视频用户数目标达到2亿[59] - 截至2020年底批准6个超高清电视频道[59] - 全国各省市共出台40多项5G政策文件[61] - 预计2025年中国5G用户达8.16亿占移动用户48%[61] - 中国广电完成6个核心节点和10个骨干节点建设[65] - 计划建设21个骨干节点实现骨干传输网升级[65] - 边缘节点目标覆盖全国337个地市[65] - 5G广播技术可实现免流量移动多媒体服务[65] - 智慧广电战略推动3-5年智慧化发展突破[6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4,042,491.97元[31]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4,605,750.94元[29]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69,567.30元[29]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47,618.10元[31] - 所得税影响额为-715,023.48元[31]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0,437.06元[29]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54,983.83元[31] 季度业绩表现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4,282.95万元,占全年收入49.6%[28]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5.10万元,占全年净利润65.4%[28] 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5元(含税),总股本56,800,000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4,200,000元(含税)[7] - 公司2020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30.59%[7]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1420万元人民币[161]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30.59%[161][163] - 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人民币(含税)[161] - 现金分红政策要求连续三年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60]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为20%[16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总股本为56,800,000股[7]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孙传明、郭忠武承诺所持股份自2020年6月12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165]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且减持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持股总数[165]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65] - 担任董事、监事及高管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65] - 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65] - 机构股东博聚睿智承诺所持股份自2020年6月12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166] - 博聚睿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66] - 自然人股东郑金福承诺所持股份自2020年6月12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167] - 郑金福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67] - 所有承诺方均报告期内严格履行承诺无未完成事项[165][166][167] - 公司董事及高管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总数的25%[168] - 离职后半年内禁止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68]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71] - 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71] - 机构股东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69] - 所有股东首次公开发行后12个月内不得转让或委托管理首发前股份[168][169][171] - 减持收益若违反承诺需归公司所有[168][169][171] - 违反承诺期间公司有权暂扣现金分红及报酬[168][169][171] - 减持需符合证监会及上交所规定的减持比例及信息披露要求[168][169][171] - 派息送股等除权除息事项需调整减持价格基准[168][169][171] - 自然人股东(韩芳、梁松、王伟、赵常贵、朱素梅、
博汇科技(688004) - 2020 Q3 - 季度财报
2020-10-1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4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9.7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7.45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36.94%[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49.01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61.02%[6] - 营业利润增长49.92%至1,560.66万元,主要因收入规模增长及软件退税增加[15] - 净利润增长36.94%至1,607.45万元,主要因收入规模增长及软件退税增加[15] - 2020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2.81亿元,同比增长6.9%[26] - 2020年前三季营业总收入为145.04亿元,同比增长9.7%[26] - 2020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31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362.84万元[27] - 2020年前三季净利润为16.07亿元,同比增长36.9%[27]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715.0万元,同比增长46.1%[30] - 基本每股收益0.36元/股,同比增长28.6%[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0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44.80亿元,同比增长4.6%[26] - 2020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2.76亿元,同比增长19.1%[26] - 研发费用达3162.5万元,同比增长7.7%[30] - 销售费用为3565.2万元,同比增长7.6%[30] - 财务费用下降1,421.21%至-180.72万元,主要因存款利息收入增加[1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2.18%,减少0.03个百分点[7] - 母公司2020年前三季营业成本为67.73亿元,同比增长27.4%[29]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82.10万元人民币[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76.61%至-7,182.10万元,主要因采购商品支付款项增长[1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100.00%至3.58亿元,主要因收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款项[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182.1万元,同比扩大76.6%[33] - 2020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84.59万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的-4066.55万元人民币恶化76.7%[3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7%[3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9255.97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57.3%[3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5.49万元人民币,而2019年同期为正值4754.58万元人民币[36]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4.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3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8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3.8亿元人民币[3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42107.9万元,其中4.2亿元用于投资支付[3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37996.2万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33][34] 资产和权益变化 - 总资产为7.4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4.4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8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21.02%[6] - 货币资金增长210.79%至3.95亿元,主要因公司完成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3] - 资本公积增长354.16%至4.40亿元,主要因公司完成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4] - 预付款项增长602.88%至305.19万元,主要因采购商品预付款项增长[13] - 长期待摊费用增长100.23%至459.04万元,主要因办公楼待摊费用增长[13] - 货币资金从2019年末的1.27亿元大幅增长至2020年9月30日的3.95亿元,增幅达210.8%[19] - 应收账款从2019年末的1.05亿元增至2020年9月30日的1.18亿元,增长12.8%[19] - 存货从2019年末的7521万元降至2020年9月30日的6139万元,减少18.4%[19]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19年末的4.45亿元增至2020年9月30日的7.36亿元,增长65.3%[19] - 资产总额从2019年末的4.55亿元增至2020年9月30日的7.48亿元,增长64.4%[20] - 应付账款从2019年末的5610万元降至2020年9月30日的2533万元,减少54.8%[20] - 实收资本从2019年末的4260万元增至2020年9月30日的5680万元,增长33.3%[21] - 资本公积从2019年末的9695万元增至2020年9月30日的4.40亿元,增长354.1%[21] - 未分配利润从2019年末的1.50亿元增至2020年9月30日的1.66亿元,增长10.7%[21]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19年末的1.27亿元增至2020年9月30日的3.94亿元,增长210.0%[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90亿元,较期初增长248.4%[3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8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1.12亿元大幅增长247.4%[36] 非经常性损益及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404.61万元人民币[9] - 其他收益增长75.15%至1,095.10万元,主要因软件退税额增加[15] - 收到税费返还1095.1万元,同比增长75.1%[33] - 投资收益397.8万元,同比增长18.2%[30] 会计准则调整影响 - 应收账款从1.05亿元调整为9477.89万元,减少998.55万元[38] - 合同资产新增998.55万元,系执行新收入准则调整所致[39] - 预收款项调整为合同负债,金额为4616.19万元[40] - 应收账款因新收入准则调整减少9,985,521.89元(降幅9.5%)[43] - 合同资产因新收入准则调整新增9,985,521.89元[43] - 预收款项因新收入准则调整减少46,161,882.61元[44] - 合同负债因新收入准则调整新增46,161,882.61元[44] 财务比率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69%,减少0.76个百分点[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股,比上年同期增长21.43%[7] - 2020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股,去年同期为-0.01元/股[28] - 2020年前三季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股,同比增长21.4%[28] 母公司财务表现 - 母公司2020年前三季营业收入为145.83亿元,同比增长10.3%[29] - 母公司2020年前三季营业成本为67.73亿元,同比增长27.4%[29]
博汇科技(688004) - 2020 Q2 - 季度财报
2020-08-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1亿元[18]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860.22万元[18]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500.37万元[18] - 营业收入为102,224,115.76元,同比增长10.9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66,818.82元,同比增长23.3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317,783.75元,同比增长27.95%[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5元/股,同比增长25.00%[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9元/股,同比增长70.59%[20] - 营业收入102224115.76元,同比增长10.94%[94][95] - 营业利润14349171.81元,同比增长23.00%[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66818.82元,同比增长23.32%[94] - 公司2020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102,224,115.76元,同比增长10.9%[165] - 净利润为14,766,818.82元,同比增长23.3%[16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5元/股,同比增长25.0%[16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50742414.93元,同比增长27.78%[95] - 研发费用19409394.05元,同比增长4.10%[95] - 营业成本为50,742,414.93元,同比增长27.8%[165] - 研发费用为19,409,394.05元,同比增长4.1%[165] 现金流量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789.63万元[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254,957.25元,同比减少76.63%[19][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254957.25元,同比下降76.63%[9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971649.90元,同比下降449.65%[9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7645778.02元[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825万元,同比恶化76.6%[16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1亿元,同比由正转负[16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8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3.8亿元[16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1亿元,较期初增长186.9%[169]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3.1亿元,同比增加51.2%[169]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98亿元,同比减少15.7%[169]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432万元,同比增加12.2%[169]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81,085,423.98元,较期初增长120.59%[19][20] - 总资产为756,852,273.82元,较期初增长66.37%[19][20] - 资产总计为756,852,273.82元,同比增长66.4%[162]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81,085,423.98元,同比增长120.6%[163] - 资本公积为440,320,961.88元,同比增长354.2%[163]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3.58亿元,其中实收资本增加1420万元,资本公积增加3.43亿元[172] - 未分配利润增加1477万元,综合收益总额为1477万元[172] - 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3.72亿元,期末达到6.81亿元[172] 业务和行业 - 公司业务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行业分类代码为65[33] - 公司专注于视听大数据领域 通过对视听数据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监测分析 帮助政府客户确保媒体内容安全 帮助行业客户提高音视频业务运行维护效率[47] - 公司是嵌入式软件开发企业 不直接生产硬件产品 通过采购芯片PCB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进行系统安装施工[47] - 公司将嵌入式软件烧录进硬件产品芯片中 形成核心硬件产品[47] - 视听信息技术行业主要划分为媒体视听信息技术和专业视听信息技术两大应用领域[34] - 行业存在四大壁垒:技术壁垒[37] 人才壁垒[38] 资质壁垒[40] 市场壁垒[41] - 行业技术水平呈现四大特点:音视频信息流全网络化融合[42] 基于大数据的可视化呈现[43] 音视频数据管理平台化服务化[44] 基于人工智能的音视频信息流调度[45] - 视听信息技术产品应用领域广泛 市场需求在未来较长期内将保持持续增长[36] - 在媒体视听领域 产品可保障音视频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协助监管部门保障媒体传播内容合法合规[35] - 在专业视听领域 信息化视听数据管理产品可增强呈现交流效果 提高工作效率[35] 研发和技术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8.99%,同比减少1.24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总额为1940.9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99%[68] - 公司新增2项专利和10项软件著作权,累计拥有13项专利、23项在审专利和178项软件著作权[66] - 研发投入总额为19,409,394.05元,占营业收入比重显著[72] - 公司拥有13项专利技术(9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及178项软件著作权[78] - 研发人员125人,占员工总数40.06%[9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25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40.06%[7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4,868,023.95元,平均薪酬为118,944.19元[75] - 公司超高清视频编码传输技术内部缓存不超过2帧大幅降低处理延时[52] - 视听数据编目存储技术在700kbps压缩码率下实现最大延迟2帧的准实时检索[54] - 视听内容指纹提取技术使单帧视频特征数据量仅为64bit音频每秒344bit[55] - 视听内容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实现100%覆盖率工作效率成倍提升[56] - IP信令提取分析技术相比传统机顶盒检查方式效率提升至少数十倍[53] - 超高清视频编码采用H.265标准优化编码质量效率与带宽平衡[52] - 视听内容指纹识别技术支持最大30秒自动同步远高于同业几秒水平[55] - 网络视听数据采集技术通过统一视频下载引擎提升分析处理效率[49] - 广播电视数据采集技术实现多路信号实时并发采集[51] - 视听数据异态监测技术实现逐帧实时监测避免跳帧漏帧[57] - 网络同步技术实现10微秒以内同步精度,优于传统技术的一帧同步精度[61] - 4G/5G无线传输技术将解码器缓存降至2-3帧,相比传统500毫秒(12帧)缓存大幅降低延时[64] - 节目替换最大延时不超过50毫秒,实现无感切换[59] - 超高清视频多画面合成技术支持最高7860x4320分辨率信号处理[62] 投资项目 - 智能交互系统项目累计投入412.42万元,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27.53万元[71] - 互联网内容监管云平台项目累计投入597.64万元,预计总投资规模为721.17万元[71] - 多媒体通用服务系统项目累计投入1029.66万元,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052.59万元[71] - 信息流调度一体化系统项目累计投入835.19万元,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34.77万元[7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12,718.81万元增至32,594.74万元,增长率为156.27%[76] - 资本公积从9,695.35万元增至44,032.10万元,增长率为354.16%[77] - 预付款项从43.42万元增至144.89万元,增长率为233.68%[77] - 货币资金大幅增长至3.25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3.07%,同比增长1,385.71%,主要因公司完成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99] - 应收票据降至0元,同比下降100.00%,因承兑汇票到期解付或背书转让[99] - 合同资产新增930.47万元,占总资产1.23%,因执行新收入准则重分类所致[100] - 预付款项增长至144.89万元,同比上升278.44%,因采购商品预付款项增加[100] - 应收利息增长至137.59万元,同比上升73.73%,因购买结构性存款未到期金额增加[100] - 其他流动资产增长至2.117亿元,占总资产27.97%,同比上升74.39%,因购买结构性存款[100] - 应付账款增长至3,680.81万元,同比上升208.17%,因项目执行外购量增加[100] - 应付职工薪酬降至440.55万元,同比下降49.81%,因发放上年度年终奖金[100] - 货币资金中463.11万元受限,作为支付保函及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102] - 应收账款为1.060亿元人民币,与2019年底1.048亿元基本持平[160] - 存货下降至5828万元人民币,较2019年底7521万元减少22.5%[160] - 其他流动资产激增至2.117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底1.017亿元增长108.1%[160] - 流动资产总额增至7.481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底4.453亿元增长68.0%[160] - 应付账款为36,808,102.90元,同比下降34.4%[16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总量为43,935,850股,占总股本比例77.35%[142] - 国有法人持股变动后数量为71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1.25%[142] - 其他内资持股数量为38,639,130股,占总股本比例68.03%[143]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为24,883,280股,占总股本比例43.81%[143] - 外资持股数量为4,586,720股,占总股本比例8.08%[143]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数量为12,864,150股,占总股本比例22.65%[14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285户[149] - 第一大股东孙传明持股10,0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17.61%[151] - 第二大股东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38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11.23%[151] - 第三大股东郑金福持股4,586,720股,占总股本比例8.08%[151] - 报告期新增限售股份总计43,935,850股,主要来自IPO首发原始股份限售[148] - 孙传明持有1000万股限售股,限售期至2023年6月12日[153] -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持有638万股限售股,限售期至2021年6月12日[153] - 郑金福持有458.67万股限售股,限售期至2021年6月12日[153] - 郭忠武持有370.67万股限售股,限售期至2023年6月12日[153] - 陈恒持有370.67万股限售股,限售期至2021年6月12日[153] 公司治理和承诺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孙传明、郭忠武承诺所持公司股份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110] - 机构股东博聚睿智承诺所持公司股份自2020年6月12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111]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除权除息后调整)[110][111]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所持股份总数[110][111] - 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10][111] - 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10] - 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10] - 公司存在重大违法退市情形时承诺不减持股份[110][111] - 违反承诺时减持收益归公司所有且公司有权暂扣报酬及分红[110] - 减持行为需符合《证券法》及上交所减持实施细则等法规要求[110][111] - 自然人股东郑金福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发前股份[112] - 郑金福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12] - 郑金福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总数的25%[112] - 郑金福承诺若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12] - 机构股东北京数码视讯等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发前股份[113] - 机构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所持股份总数[113] - 所有股东承诺若违反减持承诺则转让收益归公司所有[112][113] - 公司有权暂扣违反承诺股东的现金分红直至足额缴纳减持收益[112][113] - 减持价格需根据除权除息事项相应调整[112][113] - 减持行为需符合《证券法》及科创板减持实施细则规定[112][113] - 自然人股东陈恒、杨秋自2020年6月12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发前股份[115] - 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且减持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持股总数[115][116]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16] - 核心技术人员王荣芳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116]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的25%[116] - 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16] - 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16] - 减持收益若违反承诺将归公司所有且公司有权暂扣报酬及分红[115][116] - 自然人股东韩芳等自2020年6月12日起12个月内遵守股份限售承诺[116] - 减持行为需符合《证券法》及上交所相关规则要求[115][116] - 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上年度每股净资产时启动股价稳定措施[119] - 股价稳定措施实施期间若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高于每股净资产则停止实施[119] - 稳定股价措施执行优先顺序为公司回购、控股股东增持、董事及高管增持[119] - 股东大会对回购股票决议需经2/3以上表决权通过[119] - 回购股份价格不高于上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19] - 回购资金金额不高于最近年度归母净利润的50%[119] - 董事监事高管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间接持股总数的25%[118] - 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不超过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118] - 违反减持承诺所获收益归公司所有[118] - 公司有权暂扣违规减持人的报酬和现金分红直至收益足额缴纳[11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用于增持股票的资金上限为累计现金分红金额的50%[120] - 董事及高管用于增持股票的资金上限为上一会计年度实际领取税后薪酬或津贴的50%[122] - 股价稳定措施触发后需在10个交易日内启动具体方案[120][122] - 增持股份价格不得高于公司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20][122] - 终止增持条件包括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高于近一年审计每股净资产[120][122] - 新股回购承诺包含发行价加同期银行存款利息[122] - 控股股东增持义务未履行时将扣留其现金分红[120] - 董事及高管增持义务未履行时将扣留其税后薪酬或津贴[120] - 稳定股价措施实施期限自2020年6月12日起36个月内有效[120][122] - 信息披露违规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122]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等导致不符合发行条件将回购全部新股[124]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若欺诈发行将在监管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启动新股回购[126] - 公司承诺若信息披露违规致使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124]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承诺对信息披露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124] - 公司承诺未履行承诺事项时将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126] - 公司将对未履行承诺负有责任的董监高采取减停薪酬等措施[126] - 控股股东承诺若未履行承诺将接受法律制裁并赔偿损失[126] - 公司承诺截留未履行承诺股东的现金分红用于承担赔偿责任[126] - 回购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加同期银行存款利息[124] - 回购程序将在违法违规认定后1个月内启动[124]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承诺长期有效履行上市相关承诺,若违反承诺将赔偿公司或投资者损失并接受工资调减[127]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孙传明、郭忠武承诺长期有效避免同业竞争,若违反将赔偿公司全部直接和间接损失并延长所持股份锁定期6个月[129]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长期有效规范关联交易,确保交易价格按市场公认合理价格确定并严格遵守回避规定[129] 公司事件和变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