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威合金(601137)
icon
搜索文档
博威合金(601137) - 博威合金关于注销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的公告
2025-01-09 16:00
回购股份情况 - 2021 - 2022年公司回购133.4万股,占当时总股本0.17%,支付1425.579424万元[2] - 回购股份成交最高价10.75元/股,最低价10.57元/股[2] 注销股份安排 - 公司拟注销133.4万股库存股,尚需股东大会审议[2][5] - 以2024年12月31日日终总股份数计算股本结构变动[6] 股本结构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和股份总数均减少133.4万股[7] 影响说明 - 注销库存股对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无实质性影响[7] 决策情况 - 董事会和监事会同意注销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9][10]
博威合金(601137) -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2025-01-09 16:00
融资情况 - 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700万张,总额17亿元,净额16.867509434亿元[1] 项目投资 - 3万吨带材扩产项目投资10.7亿,拟用募资10.567509亿,进度16.40%[5] - 2万吨线材扩产项目投资3.99亿,拟用募资3.99亿,进度45.16%[5] - 1GW电池片扩产项目投资2.31亿,拟用募资2.31亿,进度100.00%[5] 资金使用 - 2024年1月用8.2亿闲置募资补流,已归还[6] - 计划用不超7.5亿可转债闲置募资补流,期限不超12个月[7] - 2025年1月董事会等通过用不超7.5亿闲置募资补流[9]
博威合金(601137) - 博威合金关于“博23转债”2024年第四季度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2025-01-02 16:00
可转债发行与交易 - 公司于2023年12月22日公开发行170,000.00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4] - “博23转债”于2024年1月18日起在上交所挂牌交易[4] 转股相关 - “博23转债”自2024年6月28日起可转股,初始转股价格15.63元/股[4] - 2024年6月19日起转股价格调整为15.18元/股[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287,256,000元“博23转债”转股,形成股份18,922,870股,占转股前已发行股份总额2.42%[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尚未转股的“博23转债”金额为1,412,744,000元,占发行总量83.10%[3][6] - 2024年10 - 12月,287,148,000元“博23转债”转股,转股股数为18,915,776股[3][6] 股份情况 - 2024年9月30日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为1,680,000股,12月31日仍为1,680,000股[8] - 2024年9月30日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为780,213,077股,12月31日为809,639,366股[8] - 2024年9月30日股份总数为781,893,077股,12月31日为811,319,366股[8]
博威合金(601137) - 博威合金关于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2024年第四季度自主行权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5-01-02 16:00
股票期权行权 - 2024年四季度首次授予行权10,044,187股,预留授予行权466,326股[4][15] - 2024年四季度为53名激励对象的67.35万份股票期权办理行权,注销137.9万份[11] - 首次授予期权首个行权期可行权471人,2024年末451人参与行权[14] - 预留授予期权首个行权期可行权53人,2024年末49人参与行权[14] 股票授予登记 - 2023年6月30日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登记4380.5万份,524人登记[8] - 2023年7月5日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240万股,4人登记[8] - 2023年11月30日预留股票期权授予登记273.5万份,61人登记[9] 股份与资金 - 2024年四季度激励对象行权过户10,510,513股,募资156,081,118.05元补充流动资金[16] - 2024年9月30日限售股1,680,000股,四季度无变动[19] - 2024年9月30日无限售股780,213,077股,四季度因转股和行权增加[19] - 2024年9月30日股份总数781,893,077股,四季度因转股和行权增加[19]
博威合金:博威合金关于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因股份被动稀释权益变动超过1%的提示性公告
2024-12-30 08:05
股权变动 - 2020年8月28日 - 2024年12月27日,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由46.64%降至44.64%[2][12] - 2020年8月27日,博威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367,600,353股,占总股本46.64%[5] - 2020年8月28日转股1,866,982股,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降至46.50%[5][7] - 2020年7月13日 - 2021年1月8日,鼎顺物流减持1,766,750股,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降至46.49%[7] - 2023年限制性股票240万股完成登记,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降至46.35%[8] - 2023年回购注销股份10,579,102股,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降至45.82%[8][9] - 2024年6月28日至12月27日,“博23转债”累计转股股数为11,148,943股[10] - 2024年7月15日至12月27日,自主行权登记过户股份数量合计为9,558,394股[11] - 2024年6月28日至12月27日,公司股本增加20,707,337股,总股本增至802,573,207股[11] 股东持股变化 - 博威集团变动前持股232,340,968股,占比29.48%,变动后持股225,568,681股,占比28.11%[15] - 博威亚太变动前后持股80,000,000股,占比由10.15%降至9.97%[15] - 博威金石变动前持股29,769,793股,占比3.78%,变动后持股27,520,697股,占比3.43%[15] - 谢朝春变动前后持股22,047,192股,占比由2.80%降至2.75%[15] - 鼎顺物流变动前持股3,442,400股,占比0.44%,变动后持股3,141,450股,占比0.39%[15] 债券发行 - 2020年发行120,000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5] - 2023年发行170,000.00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自2024年6月28日起可转股[9]
博威合金20241227
2024-12-29 16:4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高强高导铜镬金行业 - 公司:博威核心、国有核心、自由信财、新牌公司等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高强高导铜镬金的市场前景** - 2027年高强高导铜镬金的需求量预计达到300.9万吨,市场规模超过2300亿元[1] - 高强高导铜镬金兼具高力学强度和高导电性能,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AI、数据中心、航空航天等领域[1][2][3] - 2027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对高强高导铜镬金的需求量预计达到90万吨,市场规模超过600亿元,新能源汽车占比74%[2][4][5] 2. **国产替代趋势**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镬金市场,但高端产品依赖进口,进口单价高于出口单价约20%[1][2] - 国内企业如国有核心、思维新材等已实现高强高导铜镬金的批量化生产,逐步替代进口产品[7][9][10] - 国内企业在连接器、引线框架等领域的国产替代潜力较大[10][11] 3. **技术壁垒与挑战** - 高强高导铜镬金的材料壁垒在于力学强度与导电性能的矛盾,需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开发不同材料组分[10][11] - 生产工艺壁垒较高,国内多采用真空熔炼法,成本高且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10][11] - 客户壁垒较高,海外客户认证周期长,新进入企业难度大[10][11] 4. **行业竞争格局** - 高端高强高导铜镬金的研发和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和日本,国内企业市占率低于5%[6][7][9] - 国内企业如国有核心、思维新材等已具备一定技术优势,未来有望扩大市场份额[7][9][10] 5. **新兴领域需求增长** - AI和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数据中心对高强高导铜镬金的需求,2027年GB200对高强高导铜镬金的需求量预计达到2000吨,年均增速超过200%[4][5] - 航空航天领域对高强高导铜镬金的需求增长,尤其是火箭发动机推进式内壁材料[6][7] 6. **国内企业进展** - 国有核心已实现C194.0牌号的批量化生产,打破日本和德国企业的垄断[9][10] - 新牌公司专注于火箭发动机和轨道交通领域,2023年实现9800万规模性利润,同比增长26.1%[10][11] 其他重要内容 1. **政策支持** - 全国多个省份已出台支持高端铜镬金产业发展的政策[1][2] 2. **产能规划** - 国内企业如国有核心、思维新材等正在扩大产能,预计未来几年产能将大幅提升[9][10][11] - 2027年全球高强高导铜镬金需求量预计达到309.32吨,市场规模超过2300亿元,年均增速13.3%[11] 3. **应用领域扩展** - 高强高导铜镬金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6][7][11] - 高铁接触网材料对高强高导铜镬金的需求显著,国内企业已实现国产替代[6][7][10] 总结 高强高导铜镬金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AI、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推动下,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尽管国内企业在技术和市场份额上仍面临挑战,但国产替代趋势明显,政策支持和产能扩张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博威合金:博威合金关于控股股东以专项贷款和自有资金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
2024-12-25 10:11
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博威集团拟12个月内增持,金额1 - 2亿元[4] - 增持价格18 - 28元/股,为无限售流通A股[4][7] - 增持方式为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7] 股权情况 - 增持前博威集团持股28.23%,合计持股44.84%[5] - 前12个月未披露增持计划[5] 资金来源与承诺 - 农行提供1亿3年期贷款,其余为自有资金[8] - 承诺增持期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8] 风险与影响 - 增持可能因市场变化延迟或无法完成[10] - 实施不会导致控股权和实控人变化[11]
博威合金:博威合金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4-12-25 10:11
债券代码:113069 债券简称:博23转债 证券代码:601137 证券简称:博威合金 公告编号:临 2024-087 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 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被担保人名称: 博威合金精密细丝(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威精密细丝(香港)"),为公司 全资子公司宁波博威合金精密细丝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Berkenhoff GmbH(以下简称"BK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博威合金精密细丝有 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本次担保金额及已实际为其提供的担保总额: 本次为博威精密细丝(香港)提供的担保金额为不超过人民币4,500万元,为BK公司 提供的担保金额为630万欧元(按照2024年12月25日欧元兑人民币汇率1:7.5178折算,人 民币金额为4,736.21万元)。 截至本公告日,不含本次,公司及子公司为博威精密细丝(香港)提供担保的总额 为人民币 1,200 万元,为 BK 公司提供的担保总额为 4,690 万欧元(按照 2024 ...
博威合金: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核查意见
2024-12-20 09:29
融资情况 - 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700万张,发行总额17亿元,募集资金净额16.867509434亿元[2] 项目进度 - 截至2024年11月30日,3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带材扩产项目投资进度16.40%,累计使用资金17330.91万元[5] - 截至2024年11月30日,2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线材扩产项目投资进度45.16%,累计使用资金18018.35万元[5] - 截至2024年11月30日,电池片扩产项1GW项目投资进度100.00%,累计使用资金23100万元[5] 项目延期 - 2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线材扩产项目从2024年12月延期至2025年6月[6] - 延期原因包括方案优化、核心装备自研自制、新老产线交叉施工影响试产交付[7] 项目保障 - 后期项目建设保障措施包括分析难点痛点、增强软件开发人力投入、统筹新旧产线衔接[9][10] 项目评估 - 公司认为2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线材扩产项目建设有必要性[11] - 募投项目原预计达产后每年新增营业收入118,584万元、净利润6,093万元[21] 其他情况 - 公司数字化研发平台于2021年10月底启动上线[17] - 募投项目延期是为进行数字化优化,未改变投资内容等[24] - 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经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符合规定,未损害股东利益,不影响正常经营,保荐人无异议[28]
博威合金:博威合金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公告
2024-12-20 09:27
业绩相关 - 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总额17亿元,募集资金净额16.87亿元[4] 项目进度 - 截止2024年11月30日,3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带材扩产项目投资进度16.40%,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7330.91万元[6] - 截止2024年11月30日,2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线材扩产项目投资进度45.16%,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8018.35万元[6] - 截止2024年11月30日,1GW电池片扩产项目投资进度100%,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3100万元[6] 项目延期 - 2万吨特殊合金电子材料线材扩产项目原计划2024年12月达预定可使用状态,现延期至2025年6月[3][6] - 项目延期原因包括方案优化、核心装备自研自制、新老产线交叉施工影响试产交付[6][7] 应对措施 - 项目延期后将分析总结前期难点痛点,制订解决方案确保按期完成[8] - 项目延期后将增强软件系统开发人力投入,加快联机调试使产线早日投产[8] - 项目延期后将统筹新旧产线升级改造与订单交付衔接,实现全面融合[8] 项目预期 - 募投项目原预计达产后每年新增营业收入118,584万元、净利润6,093万元[21] 其他信息 - 公司数字化研发平台于2021年10月底启动上线[17] - 募投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属鼓励发展类项目[15] - 募投项目产品作为核心部件未来需求大,市场可消化新增产能[20] - 项目延期是为进行数字化优化,提升综合竞争力[23] - 监事会同意公司本次部分募投项目延期事项[26] - 保荐机构对公司本次部分募投项目延期事项无异议[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