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仁堂(600085)
icon
搜索文档
同仁堂(600085) - 2017 Q4 - 年度财报
2018-05-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133.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5%[20] - 基本每股收益0.742元/股,同比增长9.12%[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55%,同比增加0.04个百分点[21] - 全年营业收入为133.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3%[36] - 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2%[36] - 公司营业收入133.76亿元,同比增长10.63%[45][46] - 公司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17,381,549.82元[113] - 公司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933,165,391.02元[113] - 公司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875,179,501.87元[113] 季度财务表现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6.68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为33.32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27.84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为35.93亿元人民币[24] - 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4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为3.06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2.20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为1.98亿元人民币[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2.87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为5.79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2.19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为3.64亿元人民币[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71.91亿元,同比增长10.10%[45][46] - 销售费用26.59亿元,同比增长9.77%[45][55] - 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占比最高为41.10%,金额达10.93亿元[89] - 公司报告期内销售费用总额为265,925.8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88%[91] - 同行业平均销售费用为187,951.21万元,公司销售费用高于行业平均[91] - 研发投入2.1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64%[57]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金额为21,896.6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64%,占净资产比例为2.60%[8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低于同行业平均的1.94%,占净资产比例高于同行业平均的2.31%[8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55%[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49亿元,同比增长38.55%[45][6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94.67%[62] 各业务线表现 - 医药工业收入81.56亿元,毛利率50.58%,收入同比增长8.78%[49] - 医药商业收入67.64亿元,毛利率30.38%,收入同比增长16.98%[49] - 海外收入8.46亿元,毛利率75.13%,收入同比增长13.80%[49] - 心脑血管类产品生产量5841.33万盒,同比增长76.92%[50] - 心脑血管类产品产量5,841.33万盒,销量4,945.22万盒[74] - 心脑血管类产品营业收入235,066.74万元,同比增长9.09%,毛利率69.33%[88] - 补益类产品营业收入158,699.13万元,同比下降1.32%,毛利率33.50%[88] - 其他类产品营业收入421,829.13万元,同比增长12.95%,毛利率46.57%[88] - 同仁堂科技公司营业收入502,518.31万元,同比增长7.71%,净利润96,989.19万元,同比增长13.97%[97] - 同仁堂国药营业收入109,743.22万元,同比增长17.94%,净利润43,726.73万元,同比增长15.94%[98] - 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营业收入692,244.01万元,同比增长16.67%,净利润29,830.25万元,同比增长11.28%[98] - 同仁堂商业公司收入增长16.67%,净利润增长11.28%,自有零售药店达700家[40] 研发项目投入 - 安宫牛黄丸标准化建设项目研发投入4,798.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5.89%[80] - 中药浓缩及挥发油提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投入1,459.9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25%[79] - 巴戟天寡糖胶囊研发投入390.4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4.04%[79] - 参丹活血胶囊研发投入176.9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87%[79] - 巴戟天寡糖胶囊和参丹活血胶囊完成全部四期临床试验[40] 资产和投资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期变动为89.59万元人民币,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1.68万元人民币[29] - 同仁堂国药境外资产为23.0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2.34%[33] - 公司持有同仁堂科技公司46.85%股份,该公司总资产887,565.68万元[96][97] - 公司持有同仁堂国药33.62%股份,该公司总资产230,819.87万元[98]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2,519.72万元,较期初增加0.34%[93]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12,803,940.88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1,309,437.50元[95]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同比下降41.39%至12,893,940.88元[66] - 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比增长101.39%至78,573,347.38元[66]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增长30.81%至107,269,299.89元[6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9.07亿元,期初余额为58.59亿元[20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1.73亿元,期初余额为9.26亿元[200] - 存货期末余额为59.13亿元,期初余额为53.28亿元[200]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46.83亿元,期初余额为134.53亿元[200]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19.52亿元,期初余额为15.33亿元[200]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12.62亿元,期初余额为13.32亿元[200] - 无形资产期末余额为3.45亿元,期初余额为3.46亿元[200] - 长期待摊费用期末余额为2.04亿元,期初余额为1.64亿元[200] -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为0.99亿元,期初余额为0.99亿元[200] - 存货账面余额为600,367.44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9,074.82万元[187] 其他收益和损失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731.70万元人民币[26]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55.01%至4,408,250.24元[64] - 资产处置收益同比下降109.25%至-107,648.57元[64] - 营业外收入同比下降90.39%至3,210,008.35元[64] - 其他综合收益同比下降114.14%至-8,130,203.42元[66] - 公司2017年度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27,160,495.48元[116] - 2017年度资产处置损益金额为-107,648.57元[116] - 2016年度资产处置收益追溯调整金额为1,163,885.24元[116] - 2016年度营业外收入因会计政策变更减少1,243,815.67元[116] - 2016年度营业外支出因会计政策变更减少79,930.43元[116] 负债和权益 - 总资产187.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4.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9%[20]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40.91%至302,321,665.66元[66] - 公司2012年12月4日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20,500万元(含发行费用),募集资金净额117,596万元全部用于大兴基地项目[105] - 公司债券“16同仁堂”发行总额8亿元,票面利率2.95%,于2021年7月31日到期[178] 股东和分红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5] - 2017年末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44.03亿元人民币[5] - 2017年现金分红每10股派息2.5元(含税),分红总额342,867,565.5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3.70%[113] - 2016年现金分红每10股派息2.4元(含税),分红总额329,152,862.88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5.27%[113] - 2015年现金分红每10股派息2.3元(含税),分红总额315,438,160.26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6.04%[11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66,823户,较上年末增加4,903户[139] -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719,308,540股,占比52.45%[141] - 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2,655,829股,占比5.30%[141] - 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7,340,842股,占比4.18%[141]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9,238,328股,占比3.59%[141] - 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1,749,144股,占比3.04%[141]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持股38,805,812股,占比2.83%[141] - 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产品持股22,152,852股,占比1.62%[141]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四组合持股18,000,798股,占比1.31%[141]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2,309,400股,占比0.90%[141] - 安邦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1,584,616股,占比0.84%[141] - 控股股东北京同仁堂集团自愿锁定719,308,540股流通股至2017年11月30日[114] 公司运营和网络 - 公司已设立药店700家[34] - 公司常年生产的中成药超过400个品种[34] - 公司筛选出10个最具特色潜力品种,从140个潜力品种中选出[38] - 公司已验收合格药品专柜共150家[39] - 公司员工合理化建议实现效益达500万元以上[41] - 公司完成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42] - 公司成功处理十余起假冒产品案件[43] - 公司二十余个品种和批次产品及药用包材抽检全部合格[43] - 公司位于河北安国的中药材加工基地正式投产[42] - 公司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生产基地取得药品GMP证书并试产[42] - 自有药材种植基地每年为公司提供近15%的原材料[91] - 公司通过自有中药材种植基地确保常用药材的质量和供应稳定[10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3.6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0.21%[53] 关联交易和委托理财 - 公司向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采购商品金额为7134.115万元,占同类交易额比例7.97%[122] - 公司向北京同仁堂制药采购商品金额为113.617万元,占同类交易额比例0.13%[122] - 公司向北京同仁堂生物制品采购商品金额为6.999万元,占同类交易额比例0.01%[122] - 公司向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销售商品金额为3042.289万元,占同类交易额比例2.29%[122] - 公司支付土地租金费用498.63922万元,与2016年度持平[123] - 公司支付商标使用费271.858492万元,与2016年度持平[123] - 公司支付仓储费532万元,较2016年794.684687万元下降33.2%[123] - 公司支付物业租赁费385.322884万元,较2016年60.338088万元增长538.6%[123] - 公司获得控股股东委托贷款4300万元,利率不高于银行基准利率[126] - 关联债权债务期末余额29.33万元,主要为子公司未付关联公司款项[125] - 委托理财发生额总计2.3195亿元,其中结构性存款2亿元,银行理财产品3185万元[129] - 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426万元,全部为银行理财产品[129] - 委托理财实际收益总额185.15万元,其中结构性存款收益180万元,银行理财产品收益5.15万元[130]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结构性存款年化收益率3.6%,实际收益180万元[130] - 北京银行沙滩支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1.8%,实际收益5.15万元[130] 环境和社会责任 - 公司制药厂废水排放总量39.8万吨,COD排放量61吨,氨氮排放量6.8吨[134] - 公司制药厂废气氮氧化物排放量0.6吨,无超标排放[134] - 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废水排放总量34万吨,COD排放量38吨,氨氮排放量1吨[134] - 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废气氮氧化物排放量20吨,无超标排放[134] 管理层和治理 - 公司以长期稳健经营策略为导向,以实现净利润年度增长为长期经营目标[105] - 公司持续开拓海外市场,高度关注汇率波动对经营的影响[108]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持股数均为0股[151] - 总经理刘向光报告期内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31.16万元[151] - 总会计师冯智梅报告期内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7.4万元[151] - 四位独立董事(刘渊、王瑛、谭红旭、王惠珍)各自获得税前报酬10万元[151] - 监事关庆维报告期内获得税前报酬总额30.39万元[151] - 监事于葆墀报告期内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0.84万元[151] - 五位副总经理(宋卫清、王清泉、李维祥、张建勋、朱共培)报酬区间为53.64-98.54万元[151] - 董事会秘书贾泽涛报告期内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3.64万元[151] - 高振坤54岁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现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及本公司董事长[152] - 丁永玲54岁大学学历副主任药师现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董事副总经理及本公司副董事长[152] - 顾海鸥52岁医学硕士执业药师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及本公司董事[152] - 张荣寰39岁大学学历药师现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及本公司董事[152] - 刘向光53岁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52] - 冯智梅47岁研究生学历高级会计师现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会计师[152] - 刘渊71岁大学学历经济师现任本公司独立董事[152] - 高振坤自2009年6月26日起担任本公司董事[152] - 丁永玲自2009年6月26日起担任本公司董事[152] - 顾海鸥自2003年5月28日起担任本公司董事[152] - 公司董事陆建国因退休卸任董事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154] - 公司监事宫勤因退休卸任监事职务[154] - 公司副总经理韩春举退休离任不再担任副总经理[154] - 高振坤在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董事及总经理职务[155] - 丁永玲在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董事及副总经理职务[155] - 顾海鸥在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职务[155] - 高振坤同时担任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56] - 丁永玲同时担任北京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及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56] - 张荣寰担任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56] - 马保健同时担任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及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156] - 公司向高级管理人员发放2016年度经营业绩现金奖励合计389.48万元[157] - 独立董事及独立监事年度津贴标准为每人10万元(含税)[159] - 母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4,091人[162]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16,273人,其中母公司2,248人,主要子公司14,025人[162] - 生产人员2,672人(占总数16.4%),销售人员7,839人(48.2%),技术人员3,131人(19.2%)[162] - 员工学历分布:研究生以上332人(2.0%),本科3,237人(19.9%),大专5,845人(35.9%)[162] - 报告期内组织员工培训超600次[164] - 董事出席率100%,全年4次董事会均亲自出席且无缺席[169] - 所有董事均出席2016年年度股东大会[169] - 公司依据薪酬制度对高管进行绩效考评,基本薪酬按月发放[157] - 年内董事会会议召开次数为4次,全部为现场会议[170] - 审计委员会对2016年年度报告及后续定期报告进行审议并出具意见[17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并通过高级管理人员2016年度绩效奖励计划及管理层奖励基金方案[17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同意发放高级管理人员2017年度绩效奖励[173
同仁堂(600085) - 2018 Q1 - 季度财报
2018-04-27 16:00
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36.64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0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1%[6] -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6.64亿元人民币,与上期基本持平[2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2%[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31元/股,同比增长7.94%[24] - 综合收益总额为1.524亿元,同比增长3.58%[25]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总成本为30.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3%[22] - 销售费用为7.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22] - 管理费用为3.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3%[22] - 财务费用为25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72%[22]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6.778亿元,同比增长21.2%[2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58.98%[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58.98%[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4.7亿元,同比增长8.5%[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64亿元,同比增长59%[2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4.046亿元,同比增长8%[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37万元,同比改善77.8%[28]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98亿元,同比增长32.9%[30]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67万元,同比改善65%[3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193.4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39%[6] - 应收账款16.6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大幅增长41.57%[1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6.61亿元,较年初增长41.57%[12][1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61.22亿元,较年初增长3.64%[15] - 存货期末余额58.65亿元,较年初下降0.80%[16]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3.31亿元,较年初下降12.27%[1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869.13亿元,较年初增长3.27%[18] - 资产总计为64.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62%[20][21] - 负债合计为10.6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10%[21]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3.5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93%[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1.215亿元,同比增长7.6%[29]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7.673亿元,同比增长6%[31] 其他收益和损失 - 投资收益-89.4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7.41%[11] - 政府补助收入520.1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45%[11] - 应付利息1574.4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94%[11] - 其他非流动资产5328.32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32.19%[11]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5328.32万元,较年初下降32.19%[12][16] - 应付利息期末余额1574.40万元,较年初增长59.94%[12][17] - 投资收益本期发生额较上期下降137.41%[12] - 其他收益本期发生额较上期下降31.45%[12] 盈利能力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70%,与上年同期持平[6]
同仁堂(600085) - 2017 Q3 - 季度财报
2017-10-3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97.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7%[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7%[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0%[6] - 营业收入年初至报告期末达97.83亿元,较上年同期88.96亿元增长10.0%[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为8.19亿元,较上年同期7.58亿元增长8.1%[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97元/股,同比增长7.96%[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97元/股,较上年同期的0.553元/股增长8.0%[25]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20.5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9.14亿元人民币增长7.4%[25] - 母公司净利润为5.2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4.86亿元人民币增长7.3%[2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9.59亿元,较上年同期18.18亿元增长7.7%[22][23] - 母公司营业成本为10.4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9.90亿元人民币增长5.8%[25] - 母公司销售费用为4.1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3.80亿元人民币增长8.8%[2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2.1%至45.28亿元人民币[28] - 支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14.1%至15.95亿元人民币[28]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6%[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0.96%至10.85亿元,主要因销售商品收款增加[10][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1.0%至10.85亿元人民币[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2.5%至99.57亿元人民币[2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97.5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87.20亿元人民币增长11.8%[27] - 母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增长21.8%至16.52亿元人民币[3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2.2%至3.40亿元人民币[31]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42.8%至7.75亿元人民币[28]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5.7%至1.68亿元人民币[32]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减少71.6%至3.69亿元人民币[29]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长65.84%至15.35亿元,主要因应收经销商款项增加[10][15] - 预付款项较年初增长39.97%至3.09亿元,主要因子公司预付购货款增加[10][15][11] - 其他非流动资产较年初大幅增长108.75%至8144.65万元,主要因预付土地保证金及工程设备款增加[10][15][11] - 应付职工薪酬较年初增长62.13%至3.48亿元,主要因期末未支付工资奖金增加[10][15][1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57.70亿元,较年初58.59亿元略有下降[15] - 存货较年初增长9.53%至58.36亿元[15] - 固定资产较年初增长25.15%至19.19亿元[15] - 公司总资产从年初580.33亿元增长至期末621.66亿元,增幅7.1%[19][2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6.40亿元,较年初15.71亿元增长4.4%[19] - 应收账款从年初3.44亿元增至期末5.16亿元,增幅50.1%[19] - 存货从年初15.24亿元增至期末17.44亿元,增幅14.4%[19] - 固定资产从年初4.68亿元增至期末8.87亿元,增幅89.5%,主要由于在建工程转入[19][20] - 短期借款保持14.90亿元未变动,流动性风险可控[20] 所有者权益和收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2.3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66%[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15%,同比增加0.06个百分点[6] - 其他综合收益较年初下降85.51%至832.99万元,主要受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变动影响[10][15][1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82.34亿元,较年初77.93亿元增长5.66%[17]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2.9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3.35亿元人民币下降2.7%[2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7.7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7.83亿元人民币下降1.7%[24] 其他重要财务数据 - 总资产达到185.0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8.49%[6]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371.64万元人民币[7][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7.25亿元人民币[29] 股东信息 - 股东总数为71,787户,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2.45%[8][9] 母公司表现 - 母公司投资收益为1.7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61亿元人民币增长7.6%[25]
同仁堂(600085) - 2017 Q2 - 季度财报
2017-08-28 16:00
根据您提供的财报关键点,我已严格按照要求,将相同主题的关键点归类到同一分组,每个分组保持单一维度,并保留了原文关键点和对应的文档ID引用。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69.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2%[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9%[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9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7%[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37元/股,同比增长6.33%[1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9,930.79万元,营业利润124,148.6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980.21万元[24] - 营业利润12.415亿元,同比增长8.58%[91] - 净利润为10.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9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9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92] - 营业收入69.993亿元,同比增长9.63%[91] - 营业收入为15.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94] - 综合收益总额为9.749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部分为5.998亿元[103]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9.871亿元[10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3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7%[33] - 营业成本为7.5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94] - 销售费用14.29亿元,同比增长9.04%[91] - 销售费用为3.4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95] - 研发支出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9%[33] - 所得税费用为2.2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92]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95%[16]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619.48万元[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95%[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9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35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2.8%[9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935亿元,较上期2.88亿元增长1.9%[9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659亿元,较上期2.888亿元增长26.7%[9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38.39万元,较上期-83.6万元大幅恶化[97]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8亿元,较上期2.85亿元增长36.2%[99]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05.05万元,较上期-9331.28万元改善54.9%[100] 各业务线表现 - 医药工业收入44.10亿元人民币,毛利率53.40%[37] - 医药商业收入33.74亿元人民币,毛利率29.50%[37] - 同仁堂科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1%至278,111.00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57%至58,027.06万元[48] - 同仁堂国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73%至55,070.76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6.63%至23,465.98万元[49] - 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53%至346,548.38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41%至16,101.55万元[49] - 同仁堂国药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7.38%至28,290.00万元,同仁堂科技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60%至69,267.83万元[48][49] - 同仁堂商业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53%,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77%[27] - 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77%至21,966.71万元[49] 各地区表现 - 国内收入65.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2%[39] - 同仁堂国药境外资产达223,269.05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为12.07%[21] - 同仁堂国药业务覆盖境外19个国家及地区,零售终端增至70个[21] 资产和负债关键指标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2.7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8.59亿元人民币增长7.0%[8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3.4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26亿元人民币增长45.1%[84] - 存货期末余额为55.0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3.28亿元人民币增长3.3%[84]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46.4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34.53亿元人民币增长8.9%[84]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25.5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1.81亿元人民币增长17.1%[85]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为4.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15亿元人民币增长91.3%[85] - 应付股利期末余额为5.0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21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2318.0%[85]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84.9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70.60亿元人民币增长8.4%[84] - 货币资金19.188亿元,较期初增长22.15%[88] - 应收账款4.888亿元,较期初增长42.15%[88] - 存货16.173亿元,较期初增长6.10%[8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2.52亿元,较期初58.11亿元增长7.6%[97]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9.13亿元,较期初15.71亿元增长21.8%[100] 所有者权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0.39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16%[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42%,同比减少0.18个百分点[17]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24.998亿元,较期初增长3.49%[86] - 合并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增加4.215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2.706亿元[103]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4.998亿元,较期初108.704亿元增长15.0%[10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80.463亿元,较期初72.524亿元增长10.9%[105]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44.601亿元,较期初37.584亿元增长18.7%[105]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20.062亿元,较期初20.127亿元减少0.3%[105][106] - 少数股东权益期末余额为39.791亿元,较期初37.583亿元增长5.9%[106]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50.333亿元,较期初46.679亿元增长7.8%[107][110]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7.254亿元,较期初14.167亿元增长21.8%[107][110]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17.254亿元,较期初增长7.07%[90]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负315,438,160.26元[111]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765,533,458.46元[111] - 期末股本余额为1,371,470,262.00元[111] - 期末资本公积余额为1,353,754,682.55元[111] - 期末盈余公积余额为525,971,428.31元[111] - 期末未分配利润余额为1,514,337,085.60元[111] 关联交易 - 公司向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采购商品金额为38,111.15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12.89%[57] - 公司向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采购商品金额为585.24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20%[57] - 公司向北京同仁堂生物制品开发有限公司采购商品金额为40.36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1%[57] - 公司向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商品金额为17,532.27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2.52%[58] - 公司向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销售商品金额为387.71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6%[58] - 公司向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研发有限公司销售商品金额为687.60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10%[58] - 公司向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商品金额为48.22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01%[58] 运营和业务发展 - 同仁堂商业公司门店总数达622家,药品专柜数量达122家[26][27] - 公司营销团队重新划定140多个品种作为潜力品种群[25] - 公司新建大兴生产基地通过GMP认证并开始小规模试产[28] - 公司质量管理部门通过2次特药季度巡查和5次日常监督检查[29] - 公司品牌管理部门报告期内处理假冒产品案件4起[29] - 公司支付土地租金费用249.32万元,与去年同期持平[58] - 公司支付商标使用费135.93万元,与去年同期持平[58] - 公司支付仓储费266.00万元,较去年同期397.34万元下降33.06%[58] 投资与金融资产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12,855,813.01元,较成本12,332,964.37元增值4.24%[47]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98,262.50元,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累计亏损375,413.86元[47] - 公司持有同仁堂科技46.85%股权,持有同仁堂国药直接及间接合计持股比例达71.67%[48][49] - 投资收益为1.7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95] - 同仁堂科技期末总资产893,271.20万元,同仁堂国药期末总资产223,269.05万元[48][49] - 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期末总资产340,602.48万元[49]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自愿锁定719,308,540股流通股至2017年11月30日,承诺期3年[55] - 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6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5,425户[68] - 控股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719,308,540股,占总股本52.45%[70][71] - 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2,655,829股,占总股本5.30%[70][71] - 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7,340,842股,占总股本4.18%[70][71] - 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1,749,144股,占总股本3.04%[70][71]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1,103,228股,占总股本3.00%[71]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持股39,001,287股,占总股本2.84%[7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371,470,262.00元[118] - 可转换债券转股数为69,404,567股占转股前总股本5.33%[117] - 2010年送转股增加总股本781,239,417股[117] - 2007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86,804,380股[116] 会计政策和账务处理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799.7万元人民币[18] - 公司因会计政策变更在利润表新增"其他收益"项目,但本期无相关政府补助,影响金额为0元[64] - 子公司已于2017年7月31日完成"16同仁堂"债券付息,票面利率2.95%[77] - 应付债券期末余额为7.98亿元人民币,与期初基本持平[85] - 会计政策变更为政府补助处理方法从总额法改为允许净额法,摊销方式改为按合理系统方法分配[200]
同仁堂(600085) - 2017 Q1 - 季度财报
2017-04-28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关键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类。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36.6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7%[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1%[6] -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6.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26] - 营业利润为6.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27] - 净利润为5.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2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2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4元/股,同比增长12.04%[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4元/股,同比增长12.0%[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0%,同比增加0.08个百分点[6]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7.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29] - 综合收益总额为1.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30]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费用为7.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27]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4.02%[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3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1.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9.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3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1.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3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90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315%[3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49万元,同比下降165.43%[13][14]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3%[34]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468.72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5.7%[34] 资产和负债项目变化 - 应收账款为15.96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大幅增长72.47%[1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5.97亿元,较年初增长72.47%[18]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1.96亿元,较年初增长65.70%[18] - 其他流动资产为2.81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大幅增长242.90%[12]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2.81亿元,较年初增长242.90%[18] - 预收款项为1.67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35.95%[12] - 预收款项期末余额为1.67亿元,较年初下降35.95%[19] - 应付股利期末余额为2884万元,较年初增长39.20%[1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7.35亿元,较年初下降2.11%[18] - 存货期末余额为49.07亿元,较年初下降7.91%[18] - 总资产为175.94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13%[6] - 总资产为59.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4%[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0.82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71%[6] - 在建工程为6.9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3%[22] - 应付账款为4.5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1.7%[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6.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33]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为16.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35]
同仁堂(600085) - 2016 Q4 - 年度财报
2017-03-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为120.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9%[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8元/股,同比增长5.43%[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5%[21] - 公司全年营业收入为1209.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6%[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9%[37]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1.94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7.16%(较第三季度25.12亿元)[25]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10.21%(较第三季度1.95亿元)[25] - 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01亿元人民币,为全年单季最高[25] - 营业收入120.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6%[45] - 公司营业收入120.91亿元,同比增长10.96%[47] - 净利润从14.6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5.62亿元人民币,增长6.6%[19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从8.7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9.33亿元人民币,增长6.6%[198] - 基本每股收益从0.645元增长至0.680元,增长5.4%[198] - 营业收入从108.9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20.91亿元人民币,增长10.9%[19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65.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1%[45] - 销售费用24.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9%[45] - 管理费用10.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5%[45] - 公司营业成本65.32亿元,同比增长10.81%[47] - 销售费用24.23亿元,同比增长12.39%[55] - 营业成本从58.9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65.32亿元人民币,增长10.8%[197] - 销售费用从21.5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4.23亿元人民币,增长12.4%[19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2%[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为1.49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35.35%(较第三季度2.30亿元)[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2%[4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5.31亿元人民币[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5.22%至10.46亿元人民币[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大幅增长665.71%至10.68亿元人民币[62][63] 盈利能力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51%,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21%,同比下降1.00个百分点[23] - 医药工业毛利率50.94%,同比增加0.77个百分点[49] - 医药商业毛利率30.42%,同比减少0.68个百分点[49] - 公司心脑血管类产品营业收入21.55亿元,毛利率65.12%,同比增长19.86%[86] - 公司补益类产品营业收入16.08亿元,毛利率37.22%,同比增长18.22%[86] 业务线表现 - 同仁堂商业公司收入增长11.09%净利润下降8.57%[41] - 安宫牛黄丸保持两位数增长[40] - 心脑血管类产品销售量2867.31万盒,同比增长13.89%[51] - 心脑血管类药(产)品报告期内产量3301.60万盒,销量2867.31万盒[74] - 补益类药(产)品报告期内产量2052.24万盒,销量1898.79万盒[74] - 同仁堂科技公司营业收入46.65亿元,同比增长14.71%,净利润8.51亿元[95] - 同仁堂国药公司营业收入9.31亿元,同比增长18.82%,净利润3.77亿元[96] - 公司自有药材种植基地提供近15%的原材料供应[8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应收票据同比增长182.27%至9.1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27%升至5.38%[65]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52.84%至13.32亿元,主要由于工程项目投入增加[66] - 应付票据同比大幅增长226.41%至4145万元[66] - 长期借款同比激增1126.62%至1.27亿元[66] - 应付债券新增7.98亿元,主要由于子公司发行公司债券[66]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下降49.43%至8200万元[66]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23.4%至58.59亿元[189] - 应收票据同比增长182.2%至9.18亿元[189] - 存货同比增长5.7%至53.28亿元[189] - 流动资产合计同比增长17.9%至134.53亿元[189]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10.0%至15.33亿元[189]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52.8%至13.32亿元[189]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11.8%至3.81亿元[190]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19.2%至21.81亿元[190] - 应付债券新增7.98亿元[190] - 公司总资产从530.2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580.33亿元人民币,增长9.5%[194] - 在建工程从3.76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6.54亿元人民币,增长74.0%[194] - 应付账款从2.3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4.05亿元人民币,增长70.8%[194] - 预收款项从0.2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0.91亿元人民币,增长240.6%[194]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总额2.0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67%[58]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20218.3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67%,占净资产比例2.59%[78] - 巴戟天寡糖胶囊研发投入1085.84万元,同比下降12.25%[78] - 参丹活血胶囊研发投入255.92万元,同比下降13.74%[78] - 原粉灭菌工艺研究投入462.37万元,同比下降40.55%[78] - 安宫牛黄丸标准化建设投入2222.81万元[78] - 中药浓缩及挥发油提取技术研究投入1184.52万元,同比增长17.22%[78] - 巴戟天寡糖胶囊累计研发投入5324.54万元,已完成四期临床[81] - 参丹活血胶囊累计研发投入1695.66万元,已完成四期临床[81] 销售网络与渠道 - 公司零售门店数量增至571家,自有终端网络持续扩张[34] - 自有零售药店达571家[41] - 已验收合格药品专柜39家待验收专柜68家[39] - 公司已验收合格同仁堂专柜39家,尚待验收专柜68家[84] - 公司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占比最高达38.53%,金额9.34亿元[87] - 公司通过经销商渠道销售产品,医疗渠道销售毛利率存在差异[83]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02,390.3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8.47%[5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分批激活睡眠品种对现有品种梯队形成补充[103] - 公司将继续探索传统中药业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点[103] - 公司加紧落实北京及安国产业园区建设[104] - 公司推进自有药品零售平台建设以加强文化推广和医疗服务[104] - 工业布局以北京为源头重点向河北推进安国工业生产园区已初步构建[101] 分红政策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元(含税)[6] - 公司2016年现金分红为每10股派息2.4元,总额3.29亿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5.27%[112] - 公司2015年现金分红为每10股派息2.3元,总额3.15亿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6.04%[112] - 公司2014年现金分红为每10股派息2.2元,总额3.02亿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9.51%[112] - 公司注重对股东的稳定回报,2015年度实施每10股派现2.3元的利润分配方案[110] 关联交易 - 关联采购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商品7826.52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9.33%[120] - 关联采购北京同仁堂制药商品179.05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21%[120] - 关联销售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商品2202.16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82%[120] - 关联方向上市公司提供资金期末余额为40万元人民币[124] - 报告期内支付关联方代垫款45.49万元人民币[124] - 控股股东委托贷款拨付公司4300万元人民币[125] - 控股股东委托贷款拨付子公司同仁堂科技3200万元人民币[125] - 控股股东委托贷款拨付子公司同仁堂商业1000万元人民币[125] 资产受限情况 - 货币资金受限4786万元,主要由于开立承兑汇票保证金[67] - 固定资产受限2413万元,作为长期借款抵押物[67] 非经常性损益 - 全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2.28亿元人民币,主要来源于政府补助2937.79万元[28] - 投资收益284.38万元,同比增长217.10%[56] - 资产减值损失8101.62万元,同比增长82.88%[56] 股东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7,546户[136]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1,173户[136] - 控股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持股719,308,540股占比52.45%[138] - 安邦财产保险持股72,655,829股占比5.30%[138] - 和谐健康保险持股57,340,842股占比4.18%[138] - 安邦人寿保险持股41,749,144股占比3.04%[138]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持股35,001,424股占比2.55%[138]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减持8,565,096股后持股23,140,406股占比1.69%[138] 子公司与投资 - 同仁堂国药境外资产达21.0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2.35%[33]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期增加1190.81万元人民币,期末余额1190.81万元[31]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余额2511.27万元,较期初减少14.24%[91] - 公司子公司同仁堂科技2016年公司债券(第一期)实际发行规模为人民币8亿元[178][179] - 该期债券最终票面利率为2.95%[178][179] - 债券发行获准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2亿元(含12亿元)[179] - 债券期限为5年,到期日为2021年7月31日[178][179] 管理层及薪酬 - 公司总经理刘向光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27万元[150] - 公司总会计师冯智梅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54.47万元[150]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16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707.43万元[151]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16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中,韩春举与贾泽涛各为50.8万元[151]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16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中,有两位董事未领取报酬[151] - 公司2015年度高级管理人员现金奖励发放总额为383.35万元[160] - 公司独立董事和独立监事每人年度津贴为100,000元[160] 员工结构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15,414人,其中母公司2,372人,主要子公司13,042人[161] - 公司离退休职工人数3,902人[161] - 生产人员占比18.5%(2,858人),销售人员占比43.6%(6,720人)[161] - 技术人员占比21.1%(3,252人),行政人员占比12.4%(1,911人)[161] - 研究生以上学历员工占比1.7%(264人),本科学历占比17.4%(2,676人)[161] - 大专学历员工占比30.0%(4,625人),中专及以下学历占比37.4%(5,768人)[161] - 报告期内组织员工培训近700次[163] 审计与内部控制 - 公司聘请致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2016年度内部控制审计[175] - 审计委员会在年报编制期间与公司管理层及事务所进行充分沟通[17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2015年度高级管理人员绩效奖励计划[17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同意发放2016年度高级管理人员绩效奖励[172] -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于2017年3月28日披露[175]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75]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酬190万元[117] - 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报酬80万元[117] 环境与社会责任 - 污水处理站升级改造实现COD年减排4.75吨[132] - 燃煤锅炉改造后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低于30mg/m³[132]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医药行业政策推动分级诊疗试点城市扩大和医保控费更加严格[102] - 政府要求到2020年制药企业需严格把控药品质量和提升工艺水平实现智能制造[97] - 中成药制造2016年1-9月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幅度小于化学药品制剂和原料药制造[98] - 药品类销售占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74.2%[98] - 中成药类销售占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14.6%[98] - 中药材价格总体处于上行区间,公司通过专业采购团队和市场价格跟踪控制成本[107]
同仁堂(600085) - 2016 Q3 - 季度财报
2016-10-3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88.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9%[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4%[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53元/股,同比增长12.63%[8]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4.16亿元,同比增长12.0%[27]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利润达15.60亿元,同比增长14.4%[27] - 第三季度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12.1%[27] - 年初至报告期末净利润12.87亿元,同比增长13.9%[27]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58亿元,同比增长14.3%[27]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142元/股,同比增长12.7%[29] - 年初至报告期末基本每股收益0.553元/股,同比增长12.6%[29]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58亿元,同比增长7.7%[32]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达19.14亿元,同比增长7.3%[32]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7263万元,同比增长13.9%[32] - 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达4.86亿元,同比增长8.3%[32] - 合并营业收入从80.05亿元增至88.96亿元,增长11.1%[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合并营业成本从42.73亿元增至46.47亿元,增长8.8%[26] - 合并销售费用从15.93亿元增至18.18亿元,增长14.1%[26] - 合并管理费用从6.98亿元增至7.71亿元,增长10.5%[26] - 合并财务费用从-1.49亿元变为-1.06亿元,改善28.9%[26]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55.8%至6998万元[32]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60.30%至2,558.69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坏账准备计提增加[11][1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3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8.32%至8.97亿元人民币,主要因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增加[11][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8.4%至8.97亿元[35]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87.2亿元,同比增长9.9%[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5.2%至2.24亿元[3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微增0.1%至13.56亿元[3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增长20.5%至3.62亿元[39]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6.3%至2.99亿元[3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4.79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工程项目投资支出增加[11][1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5.42亿元,主要用于购建长期资产[36]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扩大至4825万元上年同期为360万元[40] - 取得投资收益现金同比下降7.5%至1.45亿元[39]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4.63亿元,主要来自发行债券[37]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2亿元同比扩大2.6%[4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44亿元上年同期为增加3022万元[40] - 分配股利偿付利息支付现金3.2亿元同比增加2.4%[4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达到166.6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6.07%[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5.8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48%[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大幅增长66.28%至14.38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应收经销商款项增加[11][12]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激增1,132.01%至1.28亿元人民币,主要因下属子公司长期借款增加[11][12] - 应付债券期末新增8.02亿元人民币,主要因下属子公司发行债券[11][12]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增长36.38%至4.44亿元人民币,主要因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增加[11][12]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增长45.65%至12.70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工程投入增加[11][1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达56.6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9.27%[17][18] - 合并负债总额从347.95亿元增至493.85亿元,增长41.9%[20] - 合并所有者权益从1088.14亿元增至1172.98亿元,增长7.8%[20]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16.10亿元降至14.66亿元,减少8.9%[21]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3.19亿元增至6.06亿元,增长90.0%[21]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4.17亿元增至15.87亿元,增长12.0%[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56.6亿元,较期初增长19.3%[37] - 期末现金余额降至14.66亿元同比减少11.1%[40] 非经常性损益及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贡献1438.44万元人民币[8] - 营业外收入同比增长115.80%至1,751.54万元人民币,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11][13] - 综合收益总额第三季度3.4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29] - 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第三季度亏损111.76万元[27] 股权结构信息 - 股东总数为62,028户,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2.45%[9]
同仁堂(600085) - 2016 Q2 - 季度财报
2016-08-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63.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5%[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4%[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3%[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11元/股,同比增长12.60%[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60%,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20] - 营业收入为63.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5%[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4%[36] - 营业收入从56.93亿元人民币增至63.85亿元人民币,增长12.1%[95] - 净利润从8.31亿元人民币增至9.52亿元人民币,增长14.5%[97] - 基本每股收益从0.365元/股增至0.411元/股,增长12.6%[9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从4.90亿元人民币增至5.63亿元人民币,增长14.9%[9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至14.56亿元人民币[100] - 净利润同比增长7.3%至4.13亿元人民币[100] - 公司母公司净利润为4.131亿元,分配股利3.154亿元后留存收益增加9766万元[114]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3.85亿元人民币[11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33.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7%[31] - 销售费用为13.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0%[31] - 研发支出为0.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6%[31] - 销售费用从11.63亿元人民币增至13.11亿元人民币,增长12.7%[9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3%至3.10亿元人民币[100] - 研发投入(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4%至1.09亿元人民币[10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1%[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1%[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2.7%至6.67亿元人民币[10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60.82亿元人民币[10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28.56亿元人民币[102]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2.75亿元人民币[102]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2.38亿元人民币[10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1.6%至2.85亿元人民币[10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1.8%至10.45亿元人民币[105]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2.4%至1.98亿元人民币[10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87.2%至1.38亿元人民币[107]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增长42.6%至1.05亿元人民币[107] - 取得投资收益现金同比增长28.3%至3394万元人民币[107] - 分配股利利润支付现金同比下降66.4%至295万元人民币[10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1.9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7.48亿元增长9.4%[8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2.8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65亿元增长47.9%[88] - 存货期末余额为49.3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0.42亿元下降2.0%[88]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25.7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4.10亿元增长10.2%[88]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14.3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3.94亿元增长2.9%[88]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21.1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8.30亿元增长15.7%[89]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34.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2.15亿元增长7.7%[9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73.8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1.23亿元增长3.6%[90]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7.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10亿元增长11.8%[92] - 母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6.0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19亿元增长90.4%[92] - 公司总资产从530.2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600.31亿元人民币,增幅13.2%[93][94] - 在建工程从3.76亿元人民币增至4.75亿元人民币,增长26.5%[93] - 应付账款从2.37亿元人民币增至4.45亿元人民币,增长87.6%[93] - 应付职工薪酬从0.86亿元人民币增至1.73亿元人民币,增长101.6%[93] - 未分配利润从14.17亿元人民币增至15.14亿元人民币,增长6.9%[9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51.96亿元人民币[10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7.2%至17.99亿元人民币[10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7.7%至32.15亿元人民币[110]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0.602亿元,较期初86.569亿元增长16.2%[111][112] - 公司少数股东权益期末为33.898亿元,较期初31.331亿元增长8.2%[111][112]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7.66亿元人民币[115] - 公司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4.53亿元人民币[115] - 本期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增加9.61亿元人民币[115] - 本期利润分配减少3.02亿元人民币[116] - 公司总股本由期初13.11亿股增至期末13.71亿股[115] - 公司资本公积由期初3.08亿元大幅增至期末13.54亿元[115] - 未分配利润由期初12.19亿元增至期末13.02亿元[116] 业务线表现 - 医药工业营业收入42.34亿元,同比增长11.78%,毛利率53.11%[41] - 医药商业营业收入28.06亿元,同比增长12.72%,毛利率30.49%[41] - 前五名产品系列销售收入17.98亿元,占制造分部收入42.46%[41] - 主力品种实现平均增速在10%以上[25] - 巴戟天寡糖胶囊销售已过千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幅明显[25] - 公司上半年共开设新门店42家,门店总数达到543家[25] 关联公司和投资表现 - 公司持有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46.85%的股份,其注册资本为128,078.40万元[53] - 同仁堂科技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270,767.64万元,同比增长15.30%[54] - 同仁堂科技公司营业利润68,177.78万元,同比增长22.71%[54] - 同仁堂科技公司净利润57,129.75万元,同比增长23.32%[54] - 同仁堂国药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45,615.96万元,同比增长19.07%[54] - 同仁堂国药公司营业利润24,100.72万元,同比增长36.41%[54] - 同仁堂国药公司净利润20,120.87万元,同比增长39.24%[54] - 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287,521.09万元,同比增长12.89%[55] - 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营业利润20,194.74万元,同比增长5.34%[55] - 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净利润15,132.28万元,同比增长6.13%[55] 关联交易 - 公司向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购货金额为28,157.08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1.54%[65] - 公司向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购货金额为614.12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25%[65] - 公司向北京同仁堂生物制品开发有限公司购货金额为41.17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2%[65] - 公司向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销货金额为10,739.90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69%[65] - 公司向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销货金额为338.29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5%[65] - 公司向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有限责任公司销货金额为88.44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1%[65] - 公司支付土地租金249.32万元,商标使用费135.93万元,仓储费397.34万元,房屋租赁费30.06万元[67] - 公司接受控股股东委托贷款金额为4,300万元,子公司同仁堂科技接受3,200万元,同仁堂商业接受1,000万元[71] - 关联方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期初代垫款85.49万元,报告期内已全部结清[70] - 关联交易总额为39,979.00万元[6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总数68,963户[78] - 控股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持有公司股份719,308,540股,占总股本52.45%[80] - 安邦财产保险持有72,655,829股,占比5.30%[80] - 和谐健康保险持有57,340,842股,占比4.18%[80] - 安邦人寿保险持有41,749,144股,占比3.04%,报告期内增持13,190,120股[80]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有36,481,877股,占比2.66%,报告期内增持4,776,375股[80]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持有33,001,456股,占比2.41%,报告期内增持2,999,949股[80] - 安邦系保险公司(财产险、人寿险、和谐健康)因股权关联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81] - 控股股东同仁堂集团自愿锁定期延长至2017年11月30日,涉及719,308,540股流通股[72] 融资和资本活动 - 大兴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35亿元人民币[35] - 同仁堂科技发行2016年公司债券规模8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2.95%[75] - 公司累计可转债转股数为6940.46万股[123] - 公司注册资本最终变更为13.02亿元人民币[12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371,470,262元[124] - 公司总股本数量为1,371,470,262股[124] - 公司股东投入普通股资本增加10.718亿元,导致股本增加6024万元及资本公积增加9.006亿元[112] - 公司资本公积内部结转1.45亿元,导致其他权益工具减少及资本公积相应增加[112] 其他财务数据 - 综合毛利率为48.14%[24] - 总资产为157.5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9.67%[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3.8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65%[19]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1143.39万元人民币[21] - 应收票据余额为6.8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9.55%[38][39] - 应收账款余额为12.8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8.02%[38][39] - 应付职工薪酬余额为2.5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6.46%[38][39] - 应付股利余额为4.90亿元,较上年度末大幅增长1,910.25%[38][39] - 资产减值损失为2,232.6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82%[38][39] - 投资收益为5.3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7.73%[38][39] - 营业外收入为1,413.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8.96%[38][39] - 综合收益总额达9.87亿元人民币[110]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8.2587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为4.901亿元[112]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总额为4.943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分配为3.017亿元[112] - 公司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9766万元,主要来自净利润4.131亿元及分配减少3.154亿元[114] 合并范围和会计政策 - 2016年新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包括同仁堂山西醋业等6家实体[127] - 财务报表批准日期为2016年8月26日[126] - 合并财务报表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128] - 会计核算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128] - 营业周期确定为12个月[134]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35] - 企业合并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39] - 资产减值按相关规定计提减值准备[128]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子公司指被公司控制的主体[140] - 报告期内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自最终控制方控制日起纳入合并范围[14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自购买日至报告期末业绩纳入合并报表[140] - 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项下单独列示[141] - 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少数股东份额在合并利润表列为"少数股东损益"[141]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42] - 处置股权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净资产份额及商誉后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42] - 现金等价物包括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的投资[145]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147] - 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变动入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应收款、可供出售四类[14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其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50] - 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其终止确认或减值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50] - 应收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其终止确认或减值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50]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51] -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按成本计量[15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其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51] - 衍生金融工具以其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52]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层次分为第一层次(活跃市场报价)、第二层次(可观察输入值)和第三层次(不可观察输入值)[153][154] - 金融资产减值客观证据包括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低于初始成本超过50%或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154][155]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及外币汇兑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151] -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标准为期末余额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159] - 账龄1年以内(含1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5%[161] - 账龄1-2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10%[161] - 账龄2-3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20%[161] - 账龄3-4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50%[161] - 账龄4-5年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80%[161] - 账龄5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比例均为100%[161] - 无风险组合的应收款项不计提坏账准备[161] - 存货可变现净值按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成本、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确定[164] - 持有待售资产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孰低计量[165] - 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68]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确认: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非同一控制下按合并成本[167] - 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8] - 追加投资导致重大影响时,按原股权公允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作为权益法初始投资成本[169] - 丧失重大影响后剩余股权按金融工具准则处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9] - 丧失控制权后剩余股权能施加重大影响则改按权益法核算并追溯调整[170] - 持有20%以上表决权股份通常认为具有重大影响,低于20%则需明确证据[172] -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房屋及建筑物20-35年,机器设备5-10年,运输设备4-6年,办公设备3-8年[176] -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房屋及建筑物2.71%-4.85%,机器设备9.5%-19.4%,运输设备15.83%-24.25%,办公设备11.88%-32.33%[176] -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174]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较低者入账[177]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与自有资产一致 无法确定所有权时按租赁期与尚可使用年限较短者计提[178] - 在建工程成本包含资本化借款费用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固定资产[179] - 借款费用资本化需同时满足资产支出发生 借款费用发生及购建活动开始三个条件[180] - 借款费用资本化中断超过3个月暂停 外币专门借款汇兑差额全部资本化[181] - 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按可使用年限直线摊销 软件及其他无形资产按5-10年直线摊销[182] - 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需满足技术可行性 意图明确 市场
同仁堂(600085) - 2016 Q1 - 季度财报
2016-04-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2.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7%[7] - 营业总收入为32.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27] - 净利润为4.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2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2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2元人民币/股,同比增长4.92%[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2元/股,同比增长4.9%[28]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9%至7.099亿元(上期8.149亿元)[30]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0.1%至1.518亿元(上期1.379亿元)[30] - 净利润同比增长2.3%至1.340亿元(上期1.310亿元)[3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7.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27] - 销售费用为6.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27]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8.2%至3.415亿元(上期4.174亿元)[30]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36.37%[14] - 所得税费用同比大幅增长216.2%至0.231亿元(上期0.073亿元)[3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6%[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96%[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0%至3.069亿元(上期2.952亿元)[31]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增长12.0%至30.30亿元(上期27.05亿元)[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3.8%至1.86亿元[34]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56.46亿元,同比增长18.7%[34]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1.04亿元,同比增长13.3%[34] - 支付各项税费1.04亿元,同比增长11.3%[3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25亿元,同比增长18.3%[35] - 分配股利及偿付利息支付现金143万元,同比减少79.6%[34] 筹资和投资活动现金流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5.20%[14]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0.939亿元(上期净流出1.261亿元)[32]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0.138亿元(上期净流入0.934亿元)[32]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6016万元,同比扩大49.3%[34]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5227万元,同比增长23.0%[34]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2800万元,同比减少78.3%[3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5.9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84.07%[1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2.3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42.28%[1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49.59亿元,较年初47.35亿元增长4.74%[1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2.30亿元,较年初8.65亿元增长42.25%[18] - 存货期末余额47.81亿元,较年初50.39亿元下降5.12%[18]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3.53亿元,较年初3.41亿元增长3.67%[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73.78亿元,较年初71.18亿元增长3.66%[20]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7.35亿元,较年初16.10亿元增长7.80%[22] - 母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4.66亿元,较年初3.19亿元增长46.25%[22] - 资产总计为55.8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5.3%[23] - 流动负债合计为7.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4.1%[23] - 未分配利润为15.5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9.5%[24] - 应收账款为3.5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7.3%[23] - 期末现金余额达49.54亿元(期初47.30亿元)[32] - 期末现金余额17.35亿元,较期初增长7.8%[35] 其他收益和损失 - 营业外收入本期发生额为77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4.33%[12] - 投资收益本期发生额为8980.66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9.47%[12]
同仁堂(600085) - 2015 Q4 - 年度财报
2016-03-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为108.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0%[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4%[21] - 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1,080,876.12万元同比增长11.59%[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517.95万元同比增长14.60%[35] - 公司营业收入108.09亿元,同比增长11.59%[46][47]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0.69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下降至25.89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15.6%),第三季度进一步降至22.85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11.8%),第四季度回升至28.6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5.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2.40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增长至2.50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4.3%),第三季度大幅下降至1.73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30.8%),第四季度回升至2.1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2.7%)[24] - 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52亿元人民币[112] - 201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37亿元人民币[112] - 201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60亿元人民币[11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58.28亿元,同比增长5.88%[46][47] - 销售费用21.35亿元,同比增长22.07%[46][56] - 管理费用9.43亿元,同比增长11.94%[46][56]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激增831.44%至4429.98万元[63] - 营业外收入同比下降31.60%至1891.40万元[63] - 公司销售费用总额213520.3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9.7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88] - 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占比最高达38.07%,金额81281.58万元[88] 各业务线表现 - 医药工业收入66.84亿元,毛利率50.51%,毛利率同比增加3.38个百分点[50] - 医药商业收入52.13亿元,毛利率31.10%,毛利率同比减少1.58个百分点[50] - 海外业务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24.63%,毛利率70.95%[50] - 心脑血管类产品营业收入179787.43万元,同比增长50.39%,毛利率63.78%[85] - 补益类产品营业收入136045.30万元,同比增长32.60%,毛利率38.56%[85] - 其他治疗领域产品营业收入352599.04万元,同比下降3.83%,毛利率48.35%[85] - 心脑血管类产品生产量2526.48万盒,同比增长30.14%[51] - 心脑血管类药(产)品报告期内产量为2,526.48万盒,销售量为2,517.68万盒[71] - 补益类药(产)品报告期内产量为1,701.83万盒,销售量为1,811.48万盒[72] - 同仁堂科技公司营业收入398712.45万元,同比增长19.33%,净利润74203.03万元[93] - 同仁堂国药公司营业收入78312.54万元,同比增长29.68%,净利润30153.56万元[94] - 同仁堂商业公司营业收入534119.05万元,同比增长20.46%,净利润29318.08万元[95] 研发投入与进展 - 研发投入总额1.8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73%[57]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金额为18,699.6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73%,占净资产比例为2.63%[78] - 清脑宣窍滴丸研发投入金额为230.6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21%[76] - 巴戟天寡糖胶囊研发投入金额为1,237.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9%[76] - 参丹活血胶囊研发投入金额为296.6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7.60%[76] - 原粉灭菌工艺研究投入金额为777.8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42%[76] - 清脑宣窍滴丸累计研发投入为2,073.96万元,已完成三期临床[80] - 巴戟天寡糖胶囊累计研发投入为4,238.70万元,处于四期临床阶段[80] - 参丹活血胶囊累计研发投入为1,439.74万元,已完成四期临床[80] - 巴戟天寡糖胶囊销售规模突破千万元[38] - 清脑宣窍滴丸完成Ⅲ期临床试验[40] - 巴戟天寡糖胶囊完成超2000例Ⅳ期临床研究[4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1%[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2.95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略增至2.9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0.3%),第三季度大幅下降至1.00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66.0%),第四季度回升至1.41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40.2%)[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32亿元,同比增长19.61%[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9.61%至8.3247亿元[6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改善至1.3754亿元[60] 资产与负债变化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8.40%至8.6465亿元[65]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54.99%至8.7170亿元[65]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65.29%至3.405亿元[65] - 预收款项同比下降35.06%至1.8460亿元[65]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113.27%至20.1245亿元[65] - 应付利息同比下降98.92%至1.06万元[65]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2928.10万元,较期初增长4.23%[91] - 2015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4.19%,较年初下降9.02个百分点[149] - 公司资产负债率24.19%,较年初下降9.02个百分点[162] 销售策略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产品品规超过800个,常年生产超过400种,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等主导产品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29]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一品一策"等销售策略推动大品种增长,安宫牛黄丸等主导产品市场反映良好[30] - 二三线品种保持平均双位数以上增长[38] - 安宫牛黄丸在专销模式下实现良好成长性[38] - 公司设立终端零售药店501家[39] - 公司通过"一品一策"等模式打造可持续品种群[103] - 公司积极探索传统业态与电子商务对接拓展市场[103] - 公司推进兼有文化推广和诊疗功能的综合型药店终端网络建设[103] 子公司表现 - 公司下属同仁堂国药2015年末总资产为16.98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资产比例11.84%[32] - 同仁堂科技公司营业收入398712.45万元,同比增长19.33%,净利润74203.03万元[93] - 同仁堂国药公司营业收入78312.54万元,同比增长29.68%,净利润30153.56万元[94] - 同仁堂商业公司营业收入534119.05万元,同比增长20.46%,净利润29318.08万元[95] 产能与项目建设 - 公司大兴基地建设项目在报告期内完成主体建筑外部装修,开始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和内部装修[32] - 公司自有药材种植基地提供近15%的原材料供应[89]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11.7596亿元用于大兴生产基地项目[105] - 公司2012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12.05亿元(含发行费用)[105] - 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117,596万元用于大兴生产基地建设[142] 行业与政策环境 - 中成药行业增速从上年同期14.09%下降至5.2%[35] - 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总额1,682亿元同比增长8.7%增幅回落0.3个百分点[39] - 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中医药重要角色[99] - 公司立足北京和安国两个产业园区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00][103] 分红与股东回报 - 公司拟以总股本13.71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元(含税)[5] - 2015年现金分红总额为3.154亿元人民币,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6.04%[112] - 2014年现金分红总额为3.017亿元人民币,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9.51%[112] - 2013年现金分红总额为2.622亿元人民币,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9.97%[112] - 2015年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元(含税)[112] - 2014年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元(含税)[111][112] - 公司完成201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元(含税)[111] - 2015年以现金方式回购股份计入现金分红的金额为0元[114] 关联交易 - 公司向关联方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采购商品金额59,828.06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7.41%[125] - 关联交易定价原则为不超过市场价格范围协商确定[125] - 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向母公司采购商品金额为1712.14万元[126] - 北京同仁堂生物制品开发有限公司向母公司采购商品金额为94.33万元[126] - 北京同仁堂化妆品有限公司向母公司采购商品金额为7.56万元[126] -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母公司销售商品金额为27202.16万元[126] -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商品金额为411.54万元[126] - 关联交易采购总额为1814.03万元(1712.14+94.33+7.56)[126] - 关联交易销售总额为27613.7万元(27202.16+411.54)[126] -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销售占比达关联销售总额的98.51%[126] - 所有关联交易均采用现金结算方式[126] - 关联采购交易中北京同仁堂制药占比94.38%[126] - 关联销售总额为90,060.92万元[127] - 向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资金期末余额为854,875.00元[132] - 支付土地租金费用5,534,895.34元[127] - 支付商标使用费2,718,584.92元[127] - 支付仓储费8,321,698.13元[127] - 支付房屋租赁费535,500元[127] - 接受控股股东委托贷款4,300万元[133] - 子公司同仁堂科技接受委托贷款3,200万元[133] - 子公司同仁堂商业接受委托贷款1,000万元[133] - 关联债权债务形成原因为代垫款项[132]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同仁堂集团持有公司719,308,540股流通股自愿锁定至2017年11月30日[116]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6个月内绝不减持公司股票[116] - 同仁堂集团承诺于2015年内彻底解决化妆品公司业务相似性问题[116] - 化妆品公司股权自2016年1月1日起由同仁堂科技托管,托管期限3年[118] - 北京同仁堂化妆品有限公司2014年经审计净资产为人民币470.36万元[119] - 北京同仁堂化妆品有限公司2014年经审计净资产为人民币470.36万元[134] 可转换债券与股本变化 - 报告期内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额为1,040,344,000元,转股数为60,239,514股[146] - 累计转股数69,404,567股,占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5.33%[146] - 公司股票在2015年1月6日至2月6日期间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130%[150] - 公司于2015年3月10日完成可转换公司债券赎回工作[150] - 公司总股本从1,311,230,748股增至1,371,470,262股,增加60,239,514股[154] - 同仁转债累计转股69,404,567股,占转股前总股本的5.33%[155][160] - 报告期内转股60,239,514股,对应债券面值1,040,344,000元[155] - 同仁转债发行总额12.05亿元,赎回后未转股余额441.5万元占比0.37%[160] - 转股使基本每股收益下降0.029元,每股净资产增加0.49元[156] - 公司期末总股本为13.71亿股,同比增长4.59%[21] 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持股719,308,540股占比52.45%[165] - 安邦财产保险持股72,655,829股占比5.30%为第二大股东[165] - 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持股31,705,502股占比2.31%[16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7,397户[163] -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股份719,308,540股,占5%以上股份,无质押或冻结情况[166] - 安邦保险集团持有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99.98%股份,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97.56%股份,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98.31%股份[166][176] - 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产品持有公司股份72,655,829股[166] - 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持有公司股份57,340,842股[166]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31,705,502股[166]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持有公司股份30,001,507股[166] - 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守型投资组合持有公司股份28,559,024股[166] - 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产品持有公司股份22,152,852股[166] -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团体分红持有公司股份20,558,203股[166] 管理层与人事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45.63亿元人民币,利润20.75亿元人民币[169]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560.28万元[180] - 总经理刘向光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27万元[180] - 副总经理朱共培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95万元[180] - 总会计师冯智梅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4.46万元[180] - 副总经理宋卫清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4.46万元[180] - 董事陆建国持股数量为96,628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80] - 监事宫勤持股数量为34,965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80] - 监事关庆维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28万元[180] - 监事于葆墀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8.96万元[180] - 独立监事闫军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0万元[180] - 刘向光自2015年6月11日起担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82] - 冯智梅自2005年11月4日起担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182] - 马保健自2014年6月16日起担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182] - 宫勤自1997年6月12日起担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监事[182] - 关庆维自2003年5月28日起担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监事[182] - 高振坤于2015年2月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183] - 刘向光于2015年2月2日被聘任为公司总经理[183]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成员包括高振坤、丁永玲等11人[184] - 公司第七届监事会成员包括马保健、宫勤等5人[184] - 高振坤自2014年12月起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185] - 丁永玲自2012年3月起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185] - 高振坤自2015年6月9日起任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86] - 高振坤自2015年起任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86] - 丁永玲自2003年5月19日起任北京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186] - 丁永玲自2012年起任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186] - 高级管理人员2014年度现金奖励总额为443.13万元[187] - 独立董事和独立监事年度津贴为每人10万元[189] 员工情况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14,764人,其中母公司2,471人,主要子公司12,293人[190] - 销售人员数量最多达6,562人,占比44.4%[190] - 生产人员2,982人,技术人员2,529人,行政人员2,064人[190] - 大专学历员工4,529人,占比30.7%,是最大教育群体[190] - 研究生以上学历252人,占比1.7%[190] - 公司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3,637人[190] - 报告期内组织员工培训700余次[192] - 劳务外包工时和报酬均为零[193] 公司治理与会议 - 公司年内共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现场会议7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1次[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