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为108.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0%[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4%[21] - 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1,080,876.12万元同比增长11.59%[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517.95万元同比增长14.60%[35] - 公司营业收入108.09亿元,同比增长11.59%[46][47]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0.69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下降至25.89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15.6%),第三季度进一步降至22.85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11.8%),第四季度回升至28.6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5.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2.40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增长至2.50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4.3%),第三季度大幅下降至1.73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30.8%),第四季度回升至2.1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2.7%)[24] - 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52亿元人民币[112] - 201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37亿元人民币[112] - 201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60亿元人民币[11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58.28亿元,同比增长5.88%[46][47] - 销售费用21.35亿元,同比增长22.07%[46][56] - 管理费用9.43亿元,同比增长11.94%[46][56]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激增831.44%至4429.98万元[63] - 营业外收入同比下降31.60%至1891.40万元[63] - 公司销售费用总额213520.3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9.7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88] - 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占比最高达38.07%,金额81281.58万元[88] 各业务线表现 - 医药工业收入66.84亿元,毛利率50.51%,毛利率同比增加3.38个百分点[50] - 医药商业收入52.13亿元,毛利率31.10%,毛利率同比减少1.58个百分点[50] - 海外业务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24.63%,毛利率70.95%[50] - 心脑血管类产品营业收入179787.43万元,同比增长50.39%,毛利率63.78%[85] - 补益类产品营业收入136045.30万元,同比增长32.60%,毛利率38.56%[85] - 其他治疗领域产品营业收入352599.04万元,同比下降3.83%,毛利率48.35%[85] - 心脑血管类产品生产量2526.48万盒,同比增长30.14%[51] - 心脑血管类药(产)品报告期内产量为2,526.48万盒,销售量为2,517.68万盒[71] - 补益类药(产)品报告期内产量为1,701.83万盒,销售量为1,811.48万盒[72] - 同仁堂科技公司营业收入398712.45万元,同比增长19.33%,净利润74203.03万元[93] - 同仁堂国药公司营业收入78312.54万元,同比增长29.68%,净利润30153.56万元[94] - 同仁堂商业公司营业收入534119.05万元,同比增长20.46%,净利润29318.08万元[95] 研发投入与进展 - 研发投入总额1.8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73%[57]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金额为18,699.6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73%,占净资产比例为2.63%[78] - 清脑宣窍滴丸研发投入金额为230.6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21%[76] - 巴戟天寡糖胶囊研发投入金额为1,237.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9%[76] - 参丹活血胶囊研发投入金额为296.6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7.60%[76] - 原粉灭菌工艺研究投入金额为777.8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42%[76] - 清脑宣窍滴丸累计研发投入为2,073.96万元,已完成三期临床[80] - 巴戟天寡糖胶囊累计研发投入为4,238.70万元,处于四期临床阶段[80] - 参丹活血胶囊累计研发投入为1,439.74万元,已完成四期临床[80] - 巴戟天寡糖胶囊销售规模突破千万元[38] - 清脑宣窍滴丸完成Ⅲ期临床试验[40] - 巴戟天寡糖胶囊完成超2000例Ⅳ期临床研究[4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1%[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2.95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略增至2.9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0.3%),第三季度大幅下降至1.00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66.0%),第四季度回升至1.41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40.2%)[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32亿元,同比增长19.61%[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9.61%至8.3247亿元[6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改善至1.3754亿元[60] 资产与负债变化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8.40%至8.6465亿元[65]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54.99%至8.7170亿元[65]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65.29%至3.405亿元[65] - 预收款项同比下降35.06%至1.8460亿元[65]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113.27%至20.1245亿元[65] - 应付利息同比下降98.92%至1.06万元[65]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2928.10万元,较期初增长4.23%[91] - 2015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4.19%,较年初下降9.02个百分点[149] - 公司资产负债率24.19%,较年初下降9.02个百分点[162] 销售策略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产品品规超过800个,常年生产超过400种,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等主导产品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29]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一品一策"等销售策略推动大品种增长,安宫牛黄丸等主导产品市场反映良好[30] - 二三线品种保持平均双位数以上增长[38] - 安宫牛黄丸在专销模式下实现良好成长性[38] - 公司设立终端零售药店501家[39] - 公司通过"一品一策"等模式打造可持续品种群[103] - 公司积极探索传统业态与电子商务对接拓展市场[103] - 公司推进兼有文化推广和诊疗功能的综合型药店终端网络建设[103] 子公司表现 - 公司下属同仁堂国药2015年末总资产为16.98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资产比例11.84%[32] - 同仁堂科技公司营业收入398712.45万元,同比增长19.33%,净利润74203.03万元[93] - 同仁堂国药公司营业收入78312.54万元,同比增长29.68%,净利润30153.56万元[94] - 同仁堂商业公司营业收入534119.05万元,同比增长20.46%,净利润29318.08万元[95] 产能与项目建设 - 公司大兴基地建设项目在报告期内完成主体建筑外部装修,开始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和内部装修[32] - 公司自有药材种植基地提供近15%的原材料供应[89]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11.7596亿元用于大兴生产基地项目[105] - 公司2012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12.05亿元(含发行费用)[105] - 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117,596万元用于大兴生产基地建设[142] 行业与政策环境 - 中成药行业增速从上年同期14.09%下降至5.2%[35] - 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总额1,682亿元同比增长8.7%增幅回落0.3个百分点[39] - 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中医药重要角色[99] - 公司立足北京和安国两个产业园区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00][103] 分红与股东回报 - 公司拟以总股本13.71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元(含税)[5] - 2015年现金分红总额为3.154亿元人民币,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6.04%[112] - 2014年现金分红总额为3.017亿元人民币,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9.51%[112] - 2013年现金分红总额为2.622亿元人民币,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9.97%[112] - 2015年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元(含税)[112] - 2014年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元(含税)[111][112] - 公司完成201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元(含税)[111] - 2015年以现金方式回购股份计入现金分红的金额为0元[114] 关联交易 - 公司向关联方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采购商品金额59,828.06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7.41%[125] - 关联交易定价原则为不超过市场价格范围协商确定[125] - 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向母公司采购商品金额为1712.14万元[126] - 北京同仁堂生物制品开发有限公司向母公司采购商品金额为94.33万元[126] - 北京同仁堂化妆品有限公司向母公司采购商品金额为7.56万元[126] -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母公司销售商品金额为27202.16万元[126] -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商品金额为411.54万元[126] - 关联交易采购总额为1814.03万元(1712.14+94.33+7.56)[126] - 关联交易销售总额为27613.7万元(27202.16+411.54)[126] -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销售占比达关联销售总额的98.51%[126] - 所有关联交易均采用现金结算方式[126] - 关联采购交易中北京同仁堂制药占比94.38%[126] - 关联销售总额为90,060.92万元[127] - 向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资金期末余额为854,875.00元[132] - 支付土地租金费用5,534,895.34元[127] - 支付商标使用费2,718,584.92元[127] - 支付仓储费8,321,698.13元[127] - 支付房屋租赁费535,500元[127] - 接受控股股东委托贷款4,300万元[133] - 子公司同仁堂科技接受委托贷款3,200万元[133] - 子公司同仁堂商业接受委托贷款1,000万元[133] - 关联债权债务形成原因为代垫款项[132]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同仁堂集团持有公司719,308,540股流通股自愿锁定至2017年11月30日[116]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6个月内绝不减持公司股票[116] - 同仁堂集团承诺于2015年内彻底解决化妆品公司业务相似性问题[116] - 化妆品公司股权自2016年1月1日起由同仁堂科技托管,托管期限3年[118] - 北京同仁堂化妆品有限公司2014年经审计净资产为人民币470.36万元[119] - 北京同仁堂化妆品有限公司2014年经审计净资产为人民币470.36万元[134] 可转换债券与股本变化 - 报告期内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额为1,040,344,000元,转股数为60,239,514股[146] - 累计转股数69,404,567股,占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5.33%[146] - 公司股票在2015年1月6日至2月6日期间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130%[150] - 公司于2015年3月10日完成可转换公司债券赎回工作[150] - 公司总股本从1,311,230,748股增至1,371,470,262股,增加60,239,514股[154] - 同仁转债累计转股69,404,567股,占转股前总股本的5.33%[155][160] - 报告期内转股60,239,514股,对应债券面值1,040,344,000元[155] - 同仁转债发行总额12.05亿元,赎回后未转股余额441.5万元占比0.37%[160] - 转股使基本每股收益下降0.029元,每股净资产增加0.49元[156] - 公司期末总股本为13.71亿股,同比增长4.59%[21] 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持股719,308,540股占比52.45%[165] - 安邦财产保险持股72,655,829股占比5.30%为第二大股东[165] - 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持股31,705,502股占比2.31%[16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7,397户[163] -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股份719,308,540股,占5%以上股份,无质押或冻结情况[166] - 安邦保险集团持有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99.98%股份,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97.56%股份,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98.31%股份[166][176] - 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产品持有公司股份72,655,829股[166] - 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持有公司股份57,340,842股[166]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31,705,502股[166]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持有公司股份30,001,507股[166] - 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守型投资组合持有公司股份28,559,024股[166] - 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产品持有公司股份22,152,852股[166] -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团体分红持有公司股份20,558,203股[166] 管理层与人事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45.63亿元人民币,利润20.75亿元人民币[169]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560.28万元[180] - 总经理刘向光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27万元[180] - 副总经理朱共培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95万元[180] - 总会计师冯智梅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4.46万元[180] - 副总经理宋卫清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4.46万元[180] - 董事陆建国持股数量为96,628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80] - 监事宫勤持股数量为34,965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80] - 监事关庆维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28万元[180] - 监事于葆墀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8.96万元[180] - 独立监事闫军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0万元[180] - 刘向光自2015年6月11日起担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82] - 冯智梅自2005年11月4日起担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182] - 马保健自2014年6月16日起担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182] - 宫勤自1997年6月12日起担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监事[182] - 关庆维自2003年5月28日起担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监事[182] - 高振坤于2015年2月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183] - 刘向光于2015年2月2日被聘任为公司总经理[183]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成员包括高振坤、丁永玲等11人[184] - 公司第七届监事会成员包括马保健、宫勤等5人[184] - 高振坤自2014年12月起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185] - 丁永玲自2012年3月起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185] - 高振坤自2015年6月9日起任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86] - 高振坤自2015年起任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86] - 丁永玲自2003年5月19日起任北京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186] - 丁永玲自2012年起任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186] - 高级管理人员2014年度现金奖励总额为443.13万元[187] - 独立董事和独立监事年度津贴为每人10万元[189] 员工情况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14,764人,其中母公司2,471人,主要子公司12,293人[190] - 销售人员数量最多达6,562人,占比44.4%[190] - 生产人员2,982人,技术人员2,529人,行政人员2,064人[190] - 大专学历员工4,529人,占比30.7%,是最大教育群体[190] - 研究生以上学历252人,占比1.7%[190] - 公司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3,637人[190] - 报告期内组织员工培训700余次[192] - 劳务外包工时和报酬均为零[193] 公司治理与会议 - 公司年内共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现场会议7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1次[197
同仁堂(600085) - 2015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