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鸿氢能(09663)
icon
搜索文档
国鸿氢能已收到中国证监会就公司建议实施H股全流通出具的备案通知书
智通财经· 2025-08-21 11:51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将41,303,978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 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7.97% [1] - 备案通知书自2025年8月19日起12个月内有效 [1] - 公司将向联交所上市委员会申请批准相关H股上市及买卖 [1]
国鸿氢能(09663.HK):中国证监会就公司建议实施H股全流通出具备案通知书
格隆汇· 2025-08-21 11:42
公司动态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就H股全流通出具的备案通知书 备案日期为2025年8月19日 [1] - 公司将转换不超过41,303,978股内资股 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7.97% [1] - 转换后的H股将申请在联交所上市及买卖 备案通知书自2025年8月19日起12个月内有效 [1]
国鸿氢能(09663) - 内幕消息公告中国证监会就本公司建议实施H股全流通出具的备案通知书
2025-08-21 11:32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Sino-Synergy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國鴻氫能科技(嘉興)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9663) 內幕消息公告 中國證監會就本公司建議實施H股全流通出具的備案通知書 本公告乃由國鴻氫能科技(嘉興)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 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13.09(2)(a)條及香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 貨條例第XIVA部項下的內幕消息條文(定義見上市規則)而刊發。 茲提述本公司日期為2025年3月27日及2025年4月10日的公告(「該等公告」),內 容有關本公司建議實施H股全流通。除另有界定者外,本公告所用詞彙與該等公 告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1 截至本公告日期,本公司就轉換及上市的實施計劃詳情尚未落實以及轉換及上市 的完成須履行中國證監會、聯交所及 ...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8月21日
智通财经· 2025-08-21 08:45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8月21日收盘,共有86只股票创52周新高,其中天时资源(08028)、大禹金融股权(02930)、恒富控股(00643)创高率位列前三,分别为76.34%、62.86%、32.88% [1] - 创高率超过10%的股票包括亦辰集团(08365)14.42%、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14.13%、金邦达宝嘉(03315)12.80%、万裕科技(00894)12.31%、晶苑国际(02232)11.77% [2] - 多家知名企业上榜新高名单,包括JS环球生活(01691)7.66%、玖龙纸业(02689)5.73%、思摩尔国际(06969)4.42%、泡泡玛特(09992)1.63%等 [2] 52周新低股票情况 - 中国通商集团(01719)创低率-12.50%表现最差,收盘价0.395港元,最低价0.350港元 [2] - 环球友饮智能(08496)创低率-8.93%位列第二,收盘价0.120港元,最低价0.102港元 [2] - 国鸿氢能(09663)创低率-7.17%排名第三,收盘价7.600港元,最低价7.120港元 [2] 股价波动幅度分析 - 创新高股票中天时资源(08028)波动幅度最大,从收盘价0.320港元至最高价0.395港元 [2] - 大禹金融股权(02930)股价从0.044港元升至0.057港元,显示小盘股波动性较大 [2] - 创新低股票普遍跌幅较小,除前三名外其余股票创低率均高于-7% [2]
国鸿氢能(09663.HK)拟8月25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3 08:44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5日举行 [1] - 会议将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财务业绩的发布 [1] - 会议将考虑宣派中期股息(如有) [1]
国鸿氢能(09663)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3 08:3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之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9663) 董事會會議日期 國鴻氫能科技(嘉興)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之董事(「董事」)會(「董事會」)謹 此宣佈,本公司董事會會議謹訂於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五日(星期一)舉行,藉以 (其中包括)批准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未經 審核綜合財務業績的發佈,以及考慮宣派中期股息(如有)。 Sino-Synergy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國鴻氫能科技(嘉興)股份有限公司 承董事會命 國鴻氫能科技(嘉興)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陳曉敏 中國嘉興,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三日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包括兩名執行董事,即陳曉敏先生及葉嘉傑先生;四名非 執行董事,即楊澤雲先生、董貴虎先生、黃蛟先生及張晨先生;及三名獨立非執 行董事,即劉新先生、邢巍博士及黃 ...
国鸿氢能(09663)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08:33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人民币518,041,669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352,594,088股,内资股为165,447,581股[1] 股份发行 - 截至2025年7月底,H股已发行(不含库存)351,534,588股,库存1,059,500股;内资股已发行(不含库存)165,447,581股,库存0股[2] - 2025年7月,H股已发行(不含库存)减少56,000股,库存增加56,000股[2] 期权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内资股授出购股权股份期权数目为4,586,000股,本月变动为0[3] - 2025年7月,行使内资股股份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股份购回 - 2025年7月4日,公司以每股8.013港元购回56,000股H股作库存股份[4]
国鸿氢能(0966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08:4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于2015年6月3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H股于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9663[6] - 公司单一最大股东为广东鸿运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21日在中国注册成立[7] - 佛山华汇科技投资合伙企业于2019年5月21日在中国注册成立,主要从事项目投资[8] - 公司上市日期为2023年12月5日,即开始于联交所交易股份的日期[8] - 董事长、执行董事和公司总经理为陈晓敏先生[8]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包括内资股及H股[10] - 公司股份代号为9663[17][18]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临时股东大会将于2025年3月28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6月26日举行[6] 股份发售信息 - 全球发售79,520,000股H股,包括香港公开发售7,952,000股H股及国际发售71,568,000股H股[7] - 内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以人民币认购及缴足;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以港元认购及买卖[7] 财政年度定义 - 过往期间指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报告期间指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9] 公司治理架构人员变动 - 2025年3月28日,陈晓敏、叶嘉杰等多位董事和监事获重新委任,董贵虎、张晨获委任,詹湛林、万宇退任[12][13][14]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黄欣琪女士,成员有刘新先生、邢巍博士[12][13] - 薪酬委员会主席为刘新先生,成员有陈晓敏先生、黄欣琪女士[12][14]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陈晓敏先生,成员有刘新先生、邢巍博士[15] - 战略委员会主席为陈晓敏先生,成员有刘新先生、杨泽云先生[15] - 公司联席公司秘书为王骏先生、梁可怡女士[15] - 公司授权代表为叶嘉杰先生(2025年3月28日获委任)、梁可怡女士[15][1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42,43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00,61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28] - 2024年公司毛利为40,03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75,750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28]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416,096千元人民币,年度亏损407,205千元人民币[28] - 2024年公司本公司股东应占年内每股亏损0.79元[28] -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4,664,141千元人民币,负债总额为1,675,713千元人民币[28] - 2024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09,60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04,715千元人民币减少[28] - 报告期内集团收入约4.424亿元,过往期间约7.006亿元,减少36.9%[52][54] - 集团毛利从前期约175.8百万元降至报告期约40.0百万元,降幅77.2%;毛利率从前期约25.1%降至报告期约9.0%,减少16.1个百分点[68][69] - 其他收入从前期约11.7百万元降至报告期约10.9百万元,减少约0.8百万元,降幅约6.8%[70][73] - 其他收益净额从前期约38.2百万元增至报告期约62.4百万元,增加约24.2百万元,增幅约63.3%[71][74] - 行政开支从前期约249.7百万元降至报告期约219.5百万元[72][75] - 销售开支从前期约59.3百万元降至报告期约57.0百万元,同比基本持平[76] - 研发开支从前期约151.1百万元降至报告期约130.5百万元[77] - 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从约1.644亿元降至约1.074亿元[78][83] - 融资成本净额从约250万元变为约1470万元[79][84] - 所得税抵免从约2880万元降至约890万元[80][85] - 销售费用从约5930万元降至约5700万元[81] - 研发费用从约1.511亿元降至约1.305亿元[8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约4.044亿元变为约4.072亿元[86][8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约8.08亿元降至约3.912亿元,减少51.6%[87][90] - 未偿还流动及非流动借款约为5.297亿元,应付利息约为30万元[92][93][94] - 资本负债比率从约0.1升至约0.2[95] - 资本开支从约1.505亿元降至约5040万元[97]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约为0.2,2023年约为0.1[99] - 2024年已签约但未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约为2.691亿元人民币,2023年约为1.096亿元人民币[100] - 2024年资本开支约为5040万元人民币,2023年约为1.505亿元人民币[101] 业务线产品进展 - 2024年公司向市场批量化投放新一代大功率鸿芯GIII系列电堆及鸿途H系列的系统产品[19][22][32] - 鸿芯GIII系列电堆单堆功率超过200kW,鸿途H系列产品系统功率可兼容覆盖120kW - 360kW[32] - 公司参与多个氢能示范项目,积累实践经验为规模化发展奠基[20][23] - 公司将继续创新,加强与上下游合作打造氢能产业生态[25] - 公司推出新一代高功率鸿芯GIII系列电堆和鸿途H系列系统产品,单堆功率超200千瓦,系统功率兼容120 - 360千瓦[33] - 公司自主研发的240kW级鸿瀚C240船用燃料电池系统获CCS型式认可证书,搭载该系统的“东方氢港”号下水[35][36] - 公司与中石化香港、中建香港联合打造的香港首个氢能发电项目获原则性批准,相较柴油发电可减少77%碳排放,一年减碳118吨[35][36] - 首批搭载170kW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大巴出口以色列,将投入中长途旅游线路运营[36] 研发相关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超1.305亿元人民币[38][40] - 新一代大功率GIII电堆额定点性能达1.3W/cm²,较上一代提升超20%[41] - 公司凭“商用车氢燃料电池电堆”产品入选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1] - 公司“车用高性能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1] - 公司矿用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及智能矿卡研制项目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科技重大专项资金支持[43][44] - 公司“商用车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鸿途G120”入选2024年度嘉兴市制造业首台(套)装备,并通过嘉兴市企业技术中心认证[44] - 公司研发团队开发兆瓦级PEM电解槽技术、1,000Nm³碱性电解槽技术及具有SIS功能的1,000Nm³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45] -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国内最大功率240kW的鸿瀚C240船用燃料电池系统[45] -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风冷堆无人机燃料电池系统及搭载该系统的QC30固体氢动力UAV[47][49] - 报告期末集团研发人员比例达总人数约34%[48][5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氢燃料电池系统收入3.504亿元,2023年为6.813亿元;氢燃料电池电堆2024年为0.578亿元,2023年为0.036亿元[56] - 氢燃料电池电堆平均售价从过往期间1,557.5元/千瓦降至报告期1,469.1元/千瓦,系统从4,583.3元/千瓦降至4,392.1元/千瓦[59][61] - 氢燃料电池电堆销量从过往期间2,314.0千瓦增至报告期39,325.0千瓦,系统从148,640.0千瓦降至79,775.0千瓦[59][60] - 氢燃料电池电堆销量从前期的2314.0kW增至报告期的39325.0kW,氢燃料电池系统销量从前期的148640.0kW降至报告期的79775.0kW[62] 公司运营成本及费用关键指标变化 - 原材料成本从前期约443.5百万元降至报告期约318.1百万元,降幅28.3%;折旧及摊销开支从前期约14.2百万元增至报告期约21.8百万元,增幅53.5%;存货减值亏损从前期约21.2百万元降至报告期约17.6百万元,降幅16.8%[64][65] - 销售费用从约5930万元降至约5700万元[81] - 研发费用从约1.511亿元降至约1.305亿元[82]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将围绕技术提升、人才培养和体系建设、商业模式创新、规模化经营等方向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推动氢能产业规模化与商业化[103,106] - 2024年公司无重大投资及收购资本资产的具体计划[119,123] - 2024年公司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资产的事项[120,124] - 公司计划在重点地区建设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降低平均生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117,121] 内资股与H股转换情况 - 2024年8月27日公司完成273,074,088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8月28日开始上市交易[126][128] - 2025年3月27日董事会批准向中国证监会提交41,303,978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的申请,4月10日提交备案申请,相关详情未落实[126][129] 股份回购情况 - 本年度后至2025年3月27日,公司在联交所回购586,000股H股[131][133] 董事会及监事会换届情况 - 2025年3月22日第一届董事会及监事会任期届满,3月28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董事会及监事会[132][134][135] 高级管理层团队委任情况 - 2025年2月28日董事会公布高级管理层团队委任,陈晓敏任总经理,刘志祥等任副总经理[136][138] 股息情况 - 本年度未宣派股息,也未建议在2024年12月31日后宣派股息[141][143] 法律索赔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发生三起法律索赔,索赔金额约为29万元,已在综合财务报表中计提拨备[142][144] 公司管理层人员信息 - 陈晓敏48岁,2021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及生产经营管理[146] - 陈晓敏48岁,2000年6月毕业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5年6月任公司董事,2022年10月任执行董事,2021年12月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负责战略规划和生产运营管理,有超16年企业管理经验[149][150] - 叶嘉杰45岁,2003年6月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3月起任公司董事、执行董事,负责行政事务,有超19年企业管理经验[153][154] - 杨泽云37岁,2012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在氢能行业和企业管理经验丰富,在投资管理行业有超8年经验[157][159][160] - 董贵虎55岁,1995年10月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有多年企业管理、投融资和财务管理经验,2017年10月至今在广东佛山(云浮)产业园公司任职[158][161][162] - 黃蛟40歲,2008年6月畢業於中南民族大學,2008年6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非執行董事[165][166] - 張晨37歲,2014年10月至2017年9月任西安美光半導體工業工程師,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任供銷大集高級經理,2019年10月至今任西安善美基金投資經理[168][171] - 劉新55歲,2005年6月畢業於北京大學,2023年3月起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有逾29年法律經驗[169][172][173] - 邢巍62歲,1995年7月畢業於中科院長春應化所,2022年10月起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有逾34年應用化學研究經驗[175][177][178] - 黃欣琪53歲,2022年10月起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有逾25年會計、審計等方面經驗[175][179][180] - 黃蛟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任創爾特熱能科技專員[165][167] - 黃蛟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於華銳風電科技工作[165][167] - 黃蛟2015年4月任廣東漢能薄膜發電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常務副總裁[165][167] - 黃蛟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任迪盛新能源科技業務開發經理[165][167] - 黃蛟2020年9月至今於青島城投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任職[165][167] - 黄女士自2009年8月至2011年1月任Esmart Holdings Limited非执行董事,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任董事会主席[181][182] - 黄女士自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任国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81][182] - 黄女士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任东麟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81][182] - 黄女士自201
国鸿氢能:向证监会申请H股全流通备案申请
快讯· 2025-04-10 09:54
公司公告 - 国鸿氢能科技向中国证监会提交H股全流通备案申请 [1] - 公司拟将约4130万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在联交所上市 [1]
国鸿氢能(0966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2:3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10] - 公司单一最大股东为广东鸿运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陈晓敏先生控制[10] - 公司H股自2023年12月5日起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11] 公司财务整体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收入约为人民币4.424亿元,同比减少约36.9%[4]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4000万元,同比减少约77.2%[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4.072亿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4.044亿元[4]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人民币0.79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0.95元[4]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为人民币46.64141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48.63522亿元[8] - 2024年公司权益总额为人民币29.88428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33.9086亿元[8]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6.75713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4.72662亿元[9] - 2024年公司收入442,439千元,2023年为700,616千元[20] - 2024年其他收入10,889千元,2023年为11,685千元[20]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62,428千元,2023年为38,231千元[21] - 2024年总开支809,380千元,2023年为985,002千元[22]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 - 14,715千元,2023年为2,542千元[23] - 2024年所得税抵免 - 8,891千元,2023年为 - 28,795千元[24]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416,096千元,2023年为436,417千元[25]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407,176千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518,034千股,每股基本亏损0.79元;2023年股东应占亏损404,447千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27,735千股,每股基本亏损0.95元[30] - 2024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021,535千元,2023年为910,945千元;2024年于损益确认的公允价值收益为60,216千元,2023年为2,245千元[33][3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724,350千元,2023年为1,543,022千元[37]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791,894千元,2023年为773,700千元,其中应付第三方从635,442千元增至702,510千元,应付票据从138,258千元降至89,384千元[46]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6.81亿元用于发行应付票据,2023年为9.27亿元[47] - 2024年12月31日合同负债总额为19,776千元,2023年为1,659千元,其中氢燃料电池系统维修服务从无到18,628千元[48]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49] - 报告期内集团收入约4.424亿人民币,过往期间约7.006亿人民币,减少36.9%[59]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约524.9百万元减少23.3%至2024年的约402.4百万元,其中原材料成本减少28.3%,折旧及摊销开支增加53.5%,存货减值亏损减少16.8%[64] - 毛利从2023年的约175.8百万元减少77.2%至2024年的约40.0百万元,毛利率从25.1%减少16.1个百分点至9.0%[65]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约11.7百万元减少6.8%至2024年的约10.9百万元[66] - 其他收益净额从2023年的约38.2百万元增加63.3%至2024年的约62.4百万元[67]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约249.7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约219.5百万元[68] - 销售开支从2023年的约59.3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约57.0百万元[69]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约151.1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约130.5百万元[70] - 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的减值亏损从2023年的约164.4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约107.4百万元[71] - 融资成本净额2024年为约14.7百万元,2023年为融资收入净额约2.5百万元[7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约808.0百万元减少51.6%至2024年的约391.2百万元,流动比率从2.7小幅减少至2.5[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流动及非流动借款约为人民币52970万元,同比增长74.2%,应付利息约为人民币30万元[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0.2,2023年约为0.1[77] - 2024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签约但尚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26910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10960万元[78]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5040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15050万元[79] - 2024年集团雇员福利开支约为人民币18530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23530万元[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511名全职雇员,2023年为798名[92] - 本年度无宣派股息,也无建议于2024年12月31日后宣派股息[97] 公司业务线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氢燃料电池系统收入350,379千元,2023年为681,259千元[20] - 2024年氢燃料电池系统收入3.50379亿人民币,2023年为6.81259亿人民币[60] - 2024年氢燃料电池电堆收入5777.2万人民币,2023年为360.4万人民币[60] - 氢燃料电池电堆平均售价从过往期间1557.5元/千瓦降至报告期1469.1元/千瓦[62] - 氢燃料电池系统平均售价从过往期间4583.3元/千瓦降至报告期4392.1元/千瓦[62] - 氢燃料电池电堆销量从过往期间2314.0千瓦增至报告期39325千瓦[63] - 氢燃料电池系统销量从过往期间148640.0千瓦降至报告期79775千瓦[63] 公司客户情况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主要客户公司A收入分别为275,654千元和333,172千元[19] 公司融资及股本情况 - 2023年12月5日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发行79,520,000股普通股,筹集认购总额约1,422,910,650元,其中79,520,000元计入股本,1,331,854,000元计入股份溢价[31] - 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普通股数目从438,521,669股增至518,041,669股,股本从438,522千元增至518,042千元,股份溢价从2,300,891千元增至3,657,827千元[43] - 2023年12月5日,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售发行79,520,000股普通股,筹集认购总额约14.23亿元(扣除包销佣金),其中7952万元计入股本,13.32亿元计入股份溢价[43] - 2024年12月,公司以约117.1万元购回109,000股普通股,该等股份未注销[45] - 2023年12月5日公司以每股19.66港元价格发行79,520,000股H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4.563亿港元[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1.125亿港元,剩余13.364亿港元,预计2026年底前悉數動用[93] - 2024年8月27日公司完成273,074,088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28日开始上市交易[94] 公司业务拓展与研发情况 - 报告期公司向市场批量化投放新一代大功率鸿芯GIII系列电堆及鸿途H系列系统产品,鸿芯GIII单堆功率超200kW,鸿途H系统功率兼容120kW - 360kW[51] - 公司拓展氢能源新场景,如氢能船舶、无人机等,海外与中石化香港等打造的氢能发电项目获批,该发电机可减少77%碳排放,一年减碳118吨[52] - 公司入选巴斯夫绿色物流供应商名录,首批170kW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氢能源大巴出口以色列[52]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投入超1.305亿人民币[54] - 新一代大功率GIII电堆额定点性能达1.3W/cm²,较上一代提升超20%[54] - 报告期末集团研发人员比例达总人数约34%[57] 公司税务情况 - 2024年公司及附属公司北京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享15%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2024年有十五家附属公司符合小微企业资格享20%税率,两家附属公司因位于西部大开发区域享15%税率[26] 公司借款利率情况 - 2024年借款适用的加权平均年利率为4.00%,2023年为5.45%[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及第三方借款的加权平均实际利率分别为3.76%及3.30%[76] 公司应收款项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收取账面价值51,050,000元的应收款项权利质押作48,740,000元长期财务租赁公司贷款抵押品[38] - 2024年基于发票日期1年以内贸易应收款项为546,315千元,1 - 2年为671,533千元,2 - 3年为637,914千元,3年以上为358,009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778,983千元、701,297千元、381,081千元、66,112千元[40] - 非流动贸易应收款项指信贷期超360天客户的应收款项,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与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相若且以人民币计值[41] 公司治理与合规情况 - 2025年3月28日公司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进行第二届董事会及监事会选举[95] - 2025年2月28日董事会公布高级管理层团队委任,陈晓敏任总经理,刘志祥等任副总经理[96] - 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2部分适用守则条文[98] - 本年度及公告日期前公司在联交所购回695,000股H股,总代价712.893万港元[99] - 公司全体董事及监事在报告期内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01]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综合财务报表[102] - 公司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5年6月26日上午九时在浙江嘉兴平湖乍浦镇举行[103] - 公司于2025年6月23日至2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03] - 为出席股东大会投票,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于2025年6月20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前送达指定登记处[103] 公司财务报告相关情况 -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等准则于2024年1月1日生效,采纳对公司财务状况或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16] - 公司将业务经营业绩作为一个分部审阅,所有非流动资产实际位于中国,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中国业务[18] - 集团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相关数字获核数师PwC同意[104] - PwC相关工作不构成鉴证工作,未对公告发出核证[104] - 本年度业绩公告刊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105] - 公司将适时向股东寄发2024年年报并在网站刊载[105]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7日[107] - 公司董事会有执行董事3人、非执行董事3人、独立非执行董事3人[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