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01 22:16
公司业绩 - 新华联合投资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收入为129,02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5,714千港元有所下降[10]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毛利为16,77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7,613千港元有所增长[10] - 本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净利润为-31,62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0,657千港元有所下降[1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营业额为129.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5.3%[42] - 毛利在2023年同期为16.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9.1%[43]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净利润为0.3港仙,较去年同期的-4.37港仙有所增长[1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每股基本虧損为4.21港仙,较去年同期减少[5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淨虧損为29.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9%[49] - 除稅前(虧損)为3,38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25]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销售接駁產品、提供全面建築服務和金融服務业务[19][20][22] - 九个月期间,OEM客户销售额为72,569千港元,占总收入的56.2%;零售分銷商销售额为54,730千港元,占总收入的42.4%[24] - 韩国市场销售额为33,141千港元,占总收入的25.7%;美国市场销售额为45,512千港元,占总收入的35.3%[24] - 电子产品业务收入在2023年同期为127.3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44.6%[38] - 建筑设计业务收入在2023年同期为1.7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72.1%[39] 股东信息 - 王漓峰先生通过PT Design Group Holdings Limited间接持有公司50.51%的股份[52] - 龎國璽先生通过Modern Wealth Assets Limited间接持有公司10.57%的股份[55] 财务状况 - 公司未宣派任何股息,去年同期也未宣派[28] - 公司每股基本虧損为29,614千港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30,768千港元[29]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为704,000千股,无潜在攤薄已发行股份[30] - 公司土地徵收收益预计约为人民幣11,300,000元,由于被徵土地的价值增加[32] - 其他收益在2023年同期为2.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3.3%[44] - 销售及分销开支在2023年同期为4.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7.9%[45] - 行政开支在2023年同期为41.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7百万港元[46] - 财务成本在2023年同期为2,45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7] - 公司九个月内未进行任何股份的购买、出售或贖回[63] - 公司董事会决定九个月内不宣派任何股息[64]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01 22:09
财务表现 - 新华联合投资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综合损益表显示,收入为49,55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2,127千港元有所下降[6] - 本集团第一季度销售额为49.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9.6%[29] - 电子产品业务收入约为49.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8.5%[26] - 毛利为9.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53%[30]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淨虧損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约为6,528,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208,000港元减少50.6%[36] 客户构成 - 本集团主要客户包括OEM客户和零售分销商,其中OEM客户贡献了59.3%的收入,零售分销商贡献了40.7%的收入[15] 成本及开支 - 其他收益为约80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2.5%[31]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0.3%[32] - 行政开支约为14.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3百万港元[33] - 财务成本约为8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主要由于新债务的筹集[34] 预期展望 - 2023年首个财务季度标志着COVID-19疫情缓解和中国经济恢复正常,公司展望积极,对电子产品和服务需求增长持乐观态度[37] 股权结构 - 王漓峰先生持有本公司50.51%的普通股,实际持有人持有7.47%的股份[38] - 龎国璽先生和Modern Wealth Assets Limited分别持有本公司10.57%的普通股[40] 公司治理 - 公司已採納董事進行證券交易之操守守則,董事确认遵守交易必守标准[44],[50] - 審核委員會由三名成員組成,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甄嘉勝醫生、張德安先生及盧彩霞女士,由甄嘉勝醫生擔任主席[51] - 審核委員會主要負責審閱及監督公司的財務報告及內部監控程序[51]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01 22:0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并于百慕达存续的有限公司,2002年1月4日于GEM上市[9]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公司功能货币为美元[9] - 集团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惯例编制,投资物业按公平值计量[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为49,55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2,127千港元[8]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为9,71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837千港元[8]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除税前亏损为7,6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133千港元[8]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期内亏损为7,6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208千港元[8]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5,57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962千港元[8] - 2023年第一季度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6,5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349千港元[8]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亏损为0.93港仙,2022年同期为1.90港仙[8] - 2023年第一季度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及摊销为134.8万港元,2022年为134.4万港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亏损0.93港仙,2022年为1.90港仙[23] - 2023年第一季度股东应占亏损约652.8万港元,2022年约为1334.9万港元[22] - 2023年第一季度换算储备增加约211.5万港元,2022年约为224.6万港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集团营业额约49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9.6%[33] - 2023年第一季度集团毛利约9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53%[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60万港元减少40.3%[3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行政开支约为14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229.6万港元增加约230万港元[3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财务成本约为8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6万港元[3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所得税开支约为2.7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07.5万港元[4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为652.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320.8万港元减少约50.6%[41] 各业务线客户收入占比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OEM客户收入2939.8万港元,占比59.3%;零售分销商收入2015.6万港元,占比40.7%;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989.8万港元、60.8%和3068.9万港元、37.3%[16] 各业务线市场销售占比 - 2023年第一季度美国市场销售1726.5万港元,占比34.8%;日本1149.2万港元,占比23.2%;韩国1377.3万港元,占比27.8%等[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电子产品业务收入约49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8.5%[29] - 2023年第一季度建筑设计业务收入为零,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00%[30] 股东持股情况 - 2023年3月31日,董事王漓峰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3.5562亿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50.51%;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5259.5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7.47%[45] - 2023年3月31日,股东PT Design实益拥有3.5562亿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50.51%;庞国玺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7440.3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0.57%;Modern Wealth Assets Limited实益拥有7440.3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0.57%[47] 董事权益情况 - 董事王漓峰先生直接持有澳大利亚柏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7.6%权益,透过柏涛咨询间接持有柏涛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27.6%权益,间接持有上海柏涛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17%权益[54] 公司股份交易情况 - 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58] 公司公众持股量情况 - 公司期内一直维持充足的公众持股量[50]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期内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常规守则之守则条文[59] - 公司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操守守则,全体董事期内遵守交易必守标准及该守则[59] - 公司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GEM上市规则第5.09条就其独立性发出之确认函[59] - 公司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59]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甄嘉胜医生担任主席[60] - 审核委员会负责审阅及监督公司财务报告及内部监控程序[6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财务业绩未经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60] 公司董事情况 - 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王漓峰先生和范小令先生[60] - 报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倪弦先生[60] - 报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甄嘉胜医生、隋福祥先生、张德安先生和卢彩霞女士[60]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4-01 22:03
财务状况 - 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87,850千港元,较上年下降15.2%[4] - 本公司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61,474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9.0%[5] - 本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8.79港仙,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10.1%[5] - 本公司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为70,175千港元,较上年减少39.7%[6] - 本公司2022年流动负债为181,780千港元,较上年减少20.4%[6] - 本公司2022年非流动负债为23,356千港元,较上年增加50.0%[7] - 本公司2022年股本为7,040千港元,储备为104,601千港元[7] 业务概况 - 本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制造及销售电脑及周边设备接驳产品、提供建筑服务和金融服务[10] - 本公司注册办事处地址为百慕达汉密尔顿Church Street 2号Clarendon House,香港主要经营地点为中环夏愨道12号美国银行中心18楼1801-1802室[9] 财务报告准则 - 本公司功能货币为美元,但以港元呈列财务报表[12] - 本集团已首次应用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未造成重大影响[13] - 本集团未提前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预计未来应用不会对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14] - 綜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包括GEM上市规则及香港公司条例规定的适用披露[15] 客户和地区分析 - 本集团收入来源包括销售货品、建筑合同及金融服务,其中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分析显示不同客户类型和地区市场的收入情况[16] - 收入确认时机根据不同客户合同类型,包括分拆客户合同收入和客户合同的履约责任[16] - 全面建筑服务合同的收入确认根据履约责任的达成情况,采用投入法随时间确认收入[18] - 服务合同中的付款时间表规定了里程碑付款,预付款会产生合同负债直至确认收入超过已收按金金额[19] - 合同资产在履行服务期间确认,合同资产代表本集团收取代价的权利,根据未来表现达成收费里程碑后转为应收账款[20] 分部业绩 - 本集团根据可呈报分部划分为OEM客户、零售分销商、全面建筑服务合约和金融服务[25]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分部收入总计287,850千港元,分部业绩为66千港元[26] - 分部收入主要来自外部客户,没有分部间销售,分部业绩不包括其他收入[27] - 分部资产总额为319,751千港元,分部负债总额为205,136千港元[28] - 所有资产和负债均分配至经营分部,除未分配公司资产和负债外[29][30] 税务情况 - 二零二一年电子产品贸易业务的年内亏损为1,653千港元,出售电子产品贸易业务的收益为107,885千港元[36][37] - 二零二一年持续经营业务的当期税项为171千港元,中企所得税为78千港元,年内所得税开支为249千港元[38] - 部分在中国经营的附属公司享有15%的减免企业所得税税率[39][40] - 香港引入两级利得税税率制度,首2,000,000港元溢利按8.25%税率征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征税[41] 股东相关 - 二零二一年未派发或建议派发任何股息[43] - 二零二二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61,906千港元,股份总数为704,000千股[44] - 二零二一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5.09港仙[46] 资产负债情况 - 二零二二年贸易应收账款中0至30日账龄为42,895千港元,31至120日为1,839千港元[47] - 二零二二年贸易应付账款中30日内为13,190千港元,31至90日为13,514千港元[47]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业务和建筑设计业务,金融服务业务处于初步阶段[49] - 电子产品业务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为2.726亿港元,较上年减少约14.1%[51] - 建筑设计业务2021年收入约为8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2.3%[52] - 金融服务业务2022年收入为70万港元,经营溢利为12万港元[53] 经营情况 - 公司2022年总营业额约为2.87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5.1%[54] - 公司2022年毛利约为3.4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2.9%[55] - 公司2022年其他收益约为6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56] - 公司2021年与深圳恒冠达成协议出售东莞亚联股权,收益约为9000万港元[57] - 公司2022年财务成本约为3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9] - 公司2022年行政开支约为75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6%[61]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8.79港仙,较去年同期增加[67]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1-14 22:0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68,64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6,072千港元;2022年前九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入235,71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49,861千港元[9] - 2022年第三季度毛利6,86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806千港元;2022年前九个月毛利27,61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8,927千港元[9] - 2022年第三季度期内亏损11,01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2,634千港元;2022年前九个月期内亏损30,65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591千港元[9] - 2022年第三季度期内全面开支总额9,63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2,971千港元;2022年前九个月期内全面开支总额28,26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933千港元[11] - 2022年第三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0,93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2,622千港元;2022年前九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30,76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437千港元[11] - 2022年第三季度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亏损为1.55港仙,2021年同期为1.79港仙;2022年前九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亏损为4.37港仙,2021年同期为0.91港仙[11] - 2021年1月1日期内亏损6,591千港元,2021年9月30日权益总计123,256千港元;2022年1月1日期内亏损30,657千港元,2022年9月30日权益总计144,846千港元[1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折旧及摊销为53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16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折旧及摊销为313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684千港元[27]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已终止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1473千港元,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为21053千港元[32]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已终止经营业务(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452千港元,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为6306千港元[32]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亏损(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30768千港元,2021年为6437千港元[36] - 2022年及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已发行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均为704000千股[3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营业额约2357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5.7%[5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毛利约276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29.0%[5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其他收益约36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63.6%[5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约68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21.4%[5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行政开支约489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2040万港元[5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财务成本约21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549000港元[6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308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约381.3%[6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亏损约为4.37港仙,2021年同期约为0.91港仙[6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电子产品业务收入约2296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0.6%[5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建筑设计业务收入约61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67.6%[5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金融服务业务无收入,经营亏损3585174港元[53] 公司历史及上市信息 - 2020年6月3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配售64,000,000股配售股份,配售价每股0.1港元[13] - 公司股份于2002年1月4日在联交所GEM上市[17] 公司资产出售信息 - 2021年6月16日集团订立协议出售东莞亚联,2021年10月22日完成出售,出售代价为约122210000港元[31][32] 股息分配信息 - 董事会就2022年九个月期间不宣派任何股息,去年同期也无[35] - 董事会决定九个月期间不宣派股息[88] 公司还款信息 - 2022年8月8日公司向无抵押其他借款的贷款人还款818万港元[65] 公司股权结构信息 - 2022年9月30日,王漓峰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3.5562亿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50.51%,实益拥有5259.5万股,占7.47%[69] - 2022年9月30日,PT Design Group Holdings Limited实益拥有3.5562亿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50.51%;庞国玺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7440.3万股,占10.57%[73] 购股计划信息 - 根据购股计划,未经公司股东事先批准,可能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30%,一年内对个别人士授出不得超1%,向主要股东等授出超股本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须获批准[74] - 接纳获授予购股权须缴付1港元象征式代价,可在授出日期起第13个月至第5周年当日行使,行使价不低于三者最高者[76] - 自采纳购股计划以来,公司未根据计划授出任何购股[77] 公司公众持股及交易合规信息 - 九个月期间公司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79]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董事确认遵守相关标准和守则[80] - 九个月期间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股份情况[87] - 公司九个月期间遵守企业管治常规守则,董事遵守交易必守标准[89] 董事权益信息 - 董事王先生在澳大利亚柏涛咨询等公司拥有权益,分别直接或间接持有27.6%、17.0%权益[83] 审核委员会信息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第三季度业绩未经审核但已由其审阅[90] 公司投资信息 - 2022年10月31日公司同意认购新朝阳5股股份,认购价每股500万港元,代价2500万港元,完成后持股50%[93] - 2022年10月31日公司同意认购GEM Capital 3000万股股份,认购价每股1港元,代价3000万港元,完成后持股约60%[95] 重大事项信息 - 2022年9月30日后至报告日期无重大事项[97]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12 14:4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84,94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0,593千港元;半年期收入167,07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63,789千港元[4] - 2022年第二季度期内亏损6,430千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12,024千港元;半年期亏损19,638千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6,043千港元[4] - 2022年第二季度每股亏损0.92港仙,2021年同期每股盈利1.84港仙;半年期每股亏损2.82港仙,2021年同期每股盈利0.94港仙[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74,157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72,371千港元[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71,474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44,743千港元[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75,591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28,448千港元[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95,883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6,295千港元[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为170,040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8,666千港元[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5,558千港元,与2021年12月31日持平[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54,482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73,108千港元[10] - 2021年1月1日股本为7,040千港元,股份溢价为5,438千港元,合并储备为680千港元,汇兑储备为12,554千港元,保留溢利为107,968千港元,总计为133,189千港元[13] - 2021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6,185千港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3,038千港元[13] - 2021年6月30日总计为136,227千港元[13] - 2022年1月1日总计为173,108千港元[13] - 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9,832千港元,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8,626千港元[13] - 2022年6月30日总计为154,482千港元[13]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1,656千港元,2021年为 - 15,549千港元[16] - 2022年上半年融资业务所产生现金净额为50,304千港元,2021年为16,671千港元[16]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增加净额为55,957千港元,2021年为 - 1,818千港元[16] - 2022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140,089千港元,2021年为54,585千港元[1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类收入总计167,073千港元,除税前亏损17,668千港元;2021年同期分类收入总计163,789千港元,除税前亏损8,772千港元[27] - 2022年第二季度和半年期股东应占综合亏损分别约6,483,000港元和19,832,000港元;2021年同期股东应占综合溢利分别约为12,039,000港元和6,185,000港元[37] - 2022年第二季度和半年期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约为704,000,000股;2021年同期均约为652,202,000股[3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总计170,958千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197,207千港元[4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半年,集团营业额约1.671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2.0%[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半年,集团毛利约207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13.1%[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半年,集团其他收益约26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幅约为23.8%[5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46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幅为21.1%[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半年,行政开支约为319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幅约为1010万港元[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半年,集团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198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幅约为419.4%[59]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现金及银行结余以及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分别约为9590万港元、1.401亿港元及1.545亿港元[63] 各地区收入数据变化 - 2022年来自韩国、日本、台湾、美国、中国及其他地区的外来客户收入分别为24,728千港元(29.1%)、16,798千港元(19.8%)、4,270千港元(5.0%)、29,239千港元(34.4%)、3,646千港元(4.3%)、6,265千港元(7.4%);2021年分别为25,982千港元(28.7%)、19,585千港元(21.6%)、5,105千港元(5.6%)、21,625千港元(23.9%)、15,012千港元(16.6%)、3,284千港元(3.6%)[31] 折旧及摊销数据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折旧及摊销分别为1,300千港元和2,599千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116千港元和1,568千港元[32] 企业所得税税率情况 - 中国适用企业所得税率为25%,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内合资格公司201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按15%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34] 股息与物业收购情况 - 董事决定2022年半年期不宣派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39] - 2022年半年期内公司未收购任何物业、厂房及设备,2021年同期也无[39] - 投资物业于2021年12月31日估值为13,500,000港元,董事认为2022年6月30日公平值与2021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无重大差别[39] 各业务线收入及经营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半年,电子产品业务收入约1.634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8.7%[4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半年,建筑设计业务收入约37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72.6%[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半年,金融服务业务无收入,经营亏损96.4万港元[50] 贷款相关情况 - 2022年4月4日,公司附属公司新新华国投资本和新华国科资本分别与金石投资管理订立贷款协议,贷款金额分别为6000万港元和1800万港元,期限一年,利率2厘[66][67] - 借款人可在贷款协议日期后180日内的任何营业日预付全部或部分贷款,但需提前10个营业日书面通知[70] - 若借款人未能按时还款,应从到期日次日起按年利率5%支付利息[71] - 2022年4月4日,公司与贷款人订立担保契约,为借款人的负债提供公司担保[73] - 贷款人由公司非执行董事黄斌间接拥有60%,由中信国际资产管理间接拥有40%[74] - 第一借款人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第二借款人为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75] 收购计划及目标情况 - 公司希望用贷款收购国投全部股本和天津事安信[77] - 收购国投可获得青岛国投鼎成资产管理51%权益,并向其注入1亿元人民币[77] - 青岛国际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15亿元,总资产约250亿元[77] - 公司希望通过收购天津事安信注册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设立大湾区文化旅游发展基金[78] - 2022年7月5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新华国投委托国投以1741.2万元收购深圳长城环亚国际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82] 股份简称变更情况 - 2022年5月13日起公司英文股份简称由「GLORY MARK」改为「CU VENTURE INV」,中文由「辉煌科技」改为「新华联合投资」,股份代号「8159」不变[81] 还款情况 - 2022年8月8日,公司向无抵押其他借款的贷款人还款818万港元以清偿大部分本金及应计利息[85] 股权持有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董事王漓峰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3.5562亿股,占已发行股本50.51%,实益拥有5259.5万股,占7.47%[8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PT Design实益拥有3.5562亿股,占已发行股本50.51%;庞国玺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7440.3万股,占10.57%;Modern Wealth Assets Limited实益拥有7440.3万股,占10.57%[91] 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2001年12月13日采纳的购股计划,未经股东事先批准,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30%,一年内给个别人士授出不得超1%,给主要股东等授出超股本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须股东批准[93] - 自采纳购股计划以来,公司未根据计划授出任何购股[94] 董事相关安排及合规情况 - 半年期内公司除购股计划外,未订立使董事购入股份或债权证获益的安排[95] - 半年期内公司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96] - 半年期内董事遵守GEM上市规则及公司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97] - 董事王先生直接持有柏濤諮詢27.6%权益,透过柏濤諮詢间接持有柏濤深圳27.6%权益,间接持有上海柏濤17%权益[101] - 公司无有关优先购买权的条文,无需按比例向现有股东提呈发售新股份[104] - 半年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105] - 董事决定半年期内不宣派中期股息[106] - 公司本期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的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107] - 公司采纳的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不比GEM上市规则标准宽松,全体董事半年期内遵守相关标准[107] - 公司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确认,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独立[107]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半年期财务业绩未经核数师审计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110] 报告刊载及版本规定 - 报告将自刊发日起最少七天在GEM网站和公司网站刊载[112] - 报告中英文版本有歧义时以英文版本为准[113]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6-26 10:0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为8159[15] - 公司网址为www.glorymark.com.tw[15]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和创兴银行有限公司[15] - 公司核数师为尤尼泰 •栢淳(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5] - 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为香港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5]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Hamilton HM 11, 2 Church Street, Clarendon House[13] -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业务和建筑设计业务[30][33]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约3.393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约15.9%[17]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4970万港元,2020年亏损510万港元(重列)[17] - 2021年公司收入约3.393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15.9%[20]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4970万港元,2020年亏损510万港元(经重列)[2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1.163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841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1.731亿港元[20][22] - 集团本年度总营业额约339.3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约292.7百万港元增加约15.9%[37] - 集团本年度毛利约21.0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约46.6百万港元(经重列)减少约54.9%,毛利率从约15.9%(经重列)降至约6.2%[38][39] - 集团本年度其他收益约4.7百万港元,2020年同期约5.3百万港元(经重列)或约8.4百万港元(经审核)[39][40] - 集团出售东莞亚联全部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01,000,000元(相当于约122,210,000港元),出售交易收益约90.0百万港元[42][44] - 集团本年度利息开支约0.9百万港元,2020年同期无[46][49] - 集团本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约8.5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约6.0百万港元(经重列)增加41.7%[47][50] - 集团本年度行政开支约67.9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约46.0百万港元(经重列)增加约47.5%[48][51] - 集团本年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49.7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净亏损约5.1百万港元(经重列)增加约10.7倍[56][5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现金及银行结余、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分别约为116.3百万港元、84.1百万港元、173.1百万港元,流动比率约1.52,资本负债比率约1.41 [5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41,较2020年12月31日的约0.94有所上升[60] - 2021年12月31日未偿还借款金额约为517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无计息债务和资产抵押[62][65]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亏损869.9万港元[73][7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开支及承担[8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电子业务营收约3.172亿港元,较2020年增长约21.3%[18] - 2021年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业务营收约220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29.2%[19] - 2021年电子产品业务收入约3.172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21.3%[21][32][34] - 2021年总体设计及建筑设计业务收入约220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29.2%[21][35] - 建筑设计业务本年度收入约22.0百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约31.1百万港元减少约29.2%[36] 公司业务出售与收购 - 2021年6月16日,公司与深圳恒冠订立协议,出售中国一间附属公司全部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01亿元[31][33] - 东莞亚联被归为已终止经营业务,作为单一项目单独呈列[31][33] - 公司按名义代价向黄先生收购新华国投全部已发行股本及新华国科70%已发行股本,标志金融业务开始[88][91] - 公司希望通过贷款协议收购国投(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全部股本及天津事安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116] - 收购国投可获得青岛国投鼎成资产管理51%权益,并向其注入1亿元人民币[116] - 公司希望通过收购天津事安信注册QFLP,与央企和地方国企合作在大湾区设立文旅发展基金[119] 公司业务发展计划 - 2022年电子产品业务计划与客户及供应商密切沟通维持盈利,探索多领域机遇,发展跨境业务[24][27] - 2022年建筑设计业务计划强化新服务,与战略伙伴合作促进设计服务发展[25][27] - 集团拟通过新华国投及新华国科让金融业务有机增长,在香港及中国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89][92] - 2022年董事将继续集团多方面计划,提升股东价值并对资源再投资[94][98] - 集团强化生活美学咨询服务,结合建筑设计与电子产品业务,初步研发电子配件设计及生产流程[95][99] - 集团顺应“互联网 + 文化创意”趋势,通过提升互联网互动平台提供一站式综合设计服务[96][100]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柏涛设计与北文时代就数字文化产业订立独家战略合作协议[97][100] 公司贷款相关 - 2022年4月4日,金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新华国投、新华国科分别订立贷款协议[103][104][105] - 第一份贷款协议金额为6000万港元,第二份为1800万港元,年利率2%,期限一年,到期日为2023年4月3日[106] - 借款人可在贷款协议日期后180日内任何营业日预付部分或全部贷款,但需提前10个工作日书面通知[108] - 若借款人未按时还款,需从到期次日起按年利率5%支付拖欠利息[108] - 2022年4月4日公司与贷款人订立担保契约,为借款人负债提供公司担保[109] - 贷款人金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公司非执行董事黄斌间接拥有60%,中信国际资产管理间接拥有40%[110] - 第一借款人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第二借款人为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115] 公司名称变更 - 2022年3月29日公司股东特别大会通过更改公司名称决议,4月11日百慕达公司注册处发出证明,英文名由“GLORY MARK HI - TECH (HOLDINGS) LIMITED”改为“China United Venture Investment Limited”,第二名由“輝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改为“新華聯合投資有限公司”[123][124] - 2022年4月28日香港公司注册处发出证明确认公司新名称在港注册,5月13日上午9时起股份英文简称由“GLORY MARK”改为“CU VENTURE INV”,中文简称由“輝煌科技”改为“新華聯合投資”,股份代号“8159”不变[123][124] 公司人员信息 - 王先生58岁,2016年9月15日起任集团执行董事,1991年11月获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建筑硕士学位[126][129] - 于先生48岁,2019年12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电子行业有逾25年经验,1997年7月获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制造工程学士学位[127][128][130] - 范先生36岁,2019年12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电子行业有逾14年经验,2008年6月获华东交通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133][134][135] - 陈博士32岁,2022年2月1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35] - 范小令36岁,2019年12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电子行业有逾14年经验[137] - 陈晓锋32岁,2022年2月1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8年获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2019年获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人才)[138][140][144] - 倪弦36岁,2022年3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08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获法律英文学士学位,2011年获华侨大学法律硕士学位[141][142][146] - 倪弦曾协助百信药业国际控制有限公司于2015年6月在香港首次公开募集,股份代号574[149][150] - 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2月4日,倪弦任林达控股有限公司(清盘)执行董事,股份代号1041[151] - 苏光42岁,自2022年5月1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公司行政总裁[152][154] - 苏光2012年6月取得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理学硕士(金融分析学)学位[153][155] - 2020年2月到2022年4月,苏光任光大集团深化改革办公室副专员、光大一带一路绿色基金总经理及科技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153][155] - 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苏光任中远海运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及航运金融事业部主任等职[153][155] - 2012年12月至2021年4月,苏光任通用环球医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风险控制委员会主席,股份代号2666[153][155] - 黄斌56岁,2022年2月20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为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157][161] - 方志伟65岁,2019年1月10日起担任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曾担任香港总商会总裁5年(2006年9月 - 2011年8月),加入总商会前出任香港政府公务员超25年[164][165][166] - 严家成36岁,2019年12月5日起担任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近11年医疗行业经验,自2011年7月受雇于医院管理局[170][171] - 黄斌曾在2020年3月19日至2021年12月2日期间担任林达控股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及主席,在2019年9月3日至2020年10月16日担任共享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60][162] - 方志伟自2013年12月起担任港灯电力投资与港灯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9年12月起担任TOM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担任电能实业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65][166] - 严家成自2018年6月14日起担任胜利证券(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自2021年7月1日起担任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73] - 方志伟于1978年11月获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社会科学学士学位,2007年4月及2009年5月分别获香港科技大学科技管理硕士(环球物流管理)学位及环球金融理学硕士学位,2017年10月获香港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2020年10月获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学位[167][168] - 严家成2011年11月获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学位,2016年3月获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资格,2019年10月获香港大学传染病学深造文凭[172] - 严家成2017年1月成为香港内科医学院成员,2020年9月成为香港内科医学院院士及内分泌、糖尿病及新陈代谢科专科医生,2020年12月成为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172] - 严家成自2011年7月起成为香港医学会成员[172] - 甄嘉勝醫生36歲,2019年12月5日起獲委任為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在醫學界有近11年經驗[174] - 甄醫生2018年6月14日起任勝利證券(控股)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2021年7月1日起任姆丹克太陽能系統集團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175] - 吳樂斌先生60歲,2022年2月20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持有醫學學士等學位[178][181] - 吳先生現任中科院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公司董事長,曾任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179][181] - 吳先生在中科院控股工作時提出三鏈聯動戰略,使公司每年增加資產超1000億元人民幣,組織投資科創板企業[184][187] - 許琳先生62歲,現任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等職[185][187] - 許先生曾任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公司職位,是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協會副主席[185][187] - 許先生現任浩天國際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等職,曾在多家上市公司任職[186] - 许先生为昊天国际建设投资集团非执行董事及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在多家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任职[188] - 李瑞兰女士60岁,为公司电子产品业务若干附属公司董事,电子行业经验逾32年[190][191][192] - 李女士1984年6月自国立台北科技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3] 其他公司相关信息 - 2020年6月3日配售协议,承配人最多认购6400万股新普通股,配售价每股0.1港元,较收市价折让约3.85%[64][67] - 2020年6月22日配售完成,所得款项总额为640万港元,净额约为607.8万港元[75][76]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用途:研发开支297.8万港元、员工薪金10万港元、原材料采购及其他经营开支300万港元[79] - 本年度集团业务交易主要以港元及人民币进行,未进行对冲活动[83] - 本年度公司无进行任何资本活动[85] - 新冠疫情致电子业务供应链中断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盈利[87] - 2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5-13 14: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增长12.2%至8212.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7319.6万港元[6] - 期内亏损扩大120.8%至1320.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98.1万港元[6] - 集团总营业额8210万港元,同比增长12.2%[34] - 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达1334.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85.4万港元大幅增长128.0%[25][27] - 每股基本亏损从0.83港仙扩大至1.90港仙[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同比下降46.5%至383.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716.8万港元[6] - 毛利3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20万港元下降47.2%[35] - 销售及分销开支264.5万港元,同比增长51.6%[37] - 行政开支1229.6万港元,同比增加385.1万港元[38] - 公司除稅前虧損中折舊及攤銷費用為134.4萬港元,較去年同期115.0萬港元增長16.9%[20] - 所得税开支107.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3.7万港元增长28.4%[41] - 其他收益139.2万港元,同比增长64.7%[36] 各业务线表现 - 电子产品业务收入8060万港元,同比增长15.6%[30] - 建筑设计业务收入150万港元,同比暴跌57.1%[31] - OEM客户收入占比60.8%达4989.8万港元,同比增长13.7%[17] - 零售分销商收入占比37.3%达3068.9万港元,同比增长19.1%[17] 各地区表现 - 美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77.5%至3035.6万港元,占总收入37.0%[19] - 日本市场收入同比下降23.2%至1425.5万港元,占比降至17.4%[19] - 韩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9.3%至2855.6万港元,占比34.8%[19]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下降50.5%至378.1万港元,占比降至4.6%[1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启动多元化发展计划进入金融服务业,于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收购新华国投100%股权及新华国科70%股权[43] - 公司计划通过金融业务在香港及中国提供基金发行、资产管理和保险经纪等全方位金融服务[44] - 公司拟发展跨境风险投资及基金管理业务,重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产品相关科技发展[44]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国投(香港)控股获得青岛国投鼎成资产管理51%权益[81] - 公司拟向青岛国投鼎成资产管理注资1亿元人民币[81] - 公司通过收购天津事安信计划注册为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并利用私募股权基金牌照建立大湾区文化旅游发展基金[83] 公司股权结构 - 王先生通过PT Design持有公司50.51%股份(355,620,000股),个人直接持有7.47%股份(52,595,000股)[47] - 龎国玺先生通过Modern Wealth Assets Limited持有公司10.57%股份(74,403,000股)[50] - PT Design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50.51%股份(355,620,000股)[50] 融资与贷款 - 公司子公司新华国投资本有限公司获6000万港元贷款,年利率2%[68] - 公司子公司新华国科资本有限公司获1800万港元贷款,年利率2%[68] - 两笔贷款期限均为一年,到期日为2023年4月3日[68] - 逾期还款利率为年利率5%[74] - 贷款由公司提供担保[75][76] - 贷款人金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公司非执行董事黄斌间接持有60%权益[7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购股权计划规定年度个别授出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1%,总授出股份不得超过30%[51]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超0.1%股本或价值超500万港元购股权需股东批准[5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公众持股量保持充足状态[57] - 自2002年采纳购股权计划以来,公司未授出任何购股权[55] - 公司期内一直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企业管治常规守则之守则条文[84] - 公司已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操守守则条款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交易必守标准[84] - 全体董事确认期内遵守交易必守标准及公司采纳之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8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已根据GEM上市规则第5.09条就其独立性发出确认函[8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财务业绩未经审核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87] 关联方交易与投资 - 公司董事王先生直接持有澳大利亚柏涛设计咨询27.6%权益并担任董事,间接持有柏涛建筑设计(深圳)27.6%权益及上海柏涛建筑设计17%权益[61] - 贷款协议条款经公平磋商后按一般商业条款订立[83] - 天津事安信为事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主要从事企业管理[83] - 天津事安信直接全资附属公司珠海铿锵信从事投资基金及资产管理[83] - 天津事安信直接全资附属公司珠海鑫銮信持有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牌照从事私募股权基金管理[83] - 青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总资产约250亿元人民币[81]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1-12 14:30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86,07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75,683千港元;九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49,86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32,406千港元[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2,80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9,734千港元;九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38,927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28,025千港元[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为11,182千港元,2020年同期溢利为32,728千港元;九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为285千港元,2020年同期溢利为97,203千港元[7] - 2021年和2020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亏损)╱盈利分别为亏损131千港元和盈利97,650千港元[41] 已终止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1,452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为34,969千港元;九个月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6,306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为93,540千港元[7]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已终止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分别为1,473千港元和34,411千港元,九个月分别为21,053千港元和92,235千港元[31] - 2021年和2020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亏损分别为每股0.90港仙和每股13.3港仙[4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亏损为10,208千港元,2020年同期溢利为33,390千港元;九个月除税前溢利为600千港元,2020年同期溢利为98,294千港元[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亏损为12,634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为2,241千港元;九个月期内亏损为6,591千港元,2020年同期溢利为3,663千港元[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其他全面开支为337千港元,2020年同期收益为475千港元;九个月期内其他全面开支为3,342千港元,2020年同期收益为401千港元[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2,971千港元,2020年同期开支为1,766千港元;九个月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9,933千港元,2020年同期收益为4,064千港元[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2,622千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为2,201千港元;九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6,437千港元,2020年同期溢利为4,110千港元[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亏损为1.79港仙,2020年同期亏损为0.32港仙;九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亏损为0.91港仙,2020年同期盈利为0.58港仙[9] - 2021年前九个月期内亏损6437千港元,其他全面开支3342千港元,全面开支总额9779千港元[12]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分别为6,437千港元和盈利4,110千港元[3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营业额约2.499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约2.324亿港元增加约7.5%[5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毛利约389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约1.28025亿港元(经重列)减少约70.0%,毛利率从约55.1%(经重列)降至约15.6%[5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其他收益约215.9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约802.3万港元(经重列)减少约73.1%[5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555.2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约440万港元(经重列)增加26.2%[5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行政开支约为2851.9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约3080.7万港元(经重列)减少约7.4%[5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所得税开支约88.5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约109.1万港元(经重列)[5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643.7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纯利约411万港元(经重列),下降约256.6%[5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0.91港仙,2020年同期为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约0.58港仙(经重列)[59] 股本及权益相关数据变化 - 2020年1月1日股本为6400千港元,2020年发行新股后,2020年9月30日股本增至7040千港元,2021年9月30日仍为7040千港元[12] - 2020年1月1日保留溢利为112544千港元,2021年9月30日降至101531千港元[12] - 2020年1月1日汇兑储备为9993千港元,2021年9月30日降至9212千港元[12] - 2020年1月1日总计权益为129672千港元,2021年9月30日降至123256千港元[12] 折旧及摊销数据变化 - 2021年和2020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折旧及摊销分别为116千港元和1,619千港元,九个月分别为1,684千港元和4,780千港元[26] 业务客户收入占比数据 - 2021年第三季度,OEM客户收入56464千港元,占比65.6%;零售分销商收入24371千港元,占比28.3%;提供全面建筑服务收入5237千港元,占比6.1%[23] - 2021年前九个月,OEM客户收入154192千港元,占比61.7%;零售分销商收入76902千港元,占比30.8%;提供全面建筑服务收入18767千港元,占比7.5%[23] 业务市场收入占比数据 - 2021年第三季度韩国市场收入29242千港元,占比34.0%;日本及中国市场收入14628千港元,占比17.0%;中国市场收入7562千港元,占比8.8%[25] - 2021年前九个月韩国市场收入79168千港元,占比31.7%;日本及中国市场收入52767千港元,占比21.1%;中国市场收入30209千港元,占比12.1%[25] 业务线收入数据变化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电子产品业务收入约2.311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10.7%[4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建筑设计业务收入约188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约2370万港元减少约20.7%[48] 出售东莞亚联相关事项 - 2021年公司拟出售东莞亚联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人民币1.01亿元(约1.2221亿港元)[33] - 出售东莞亚联事项预计对公司2021年全年业绩贡献除税前溢利约9000万港元[43] -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业务及建筑设计业务,2021年6月拟出售东莞亚联,10月获股东批准[46] - 2021年6月16日,集团出售东莞亚联全部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01亿元(相当于约1.2221亿港元),预计对2021年全年业绩贡献除税前溢利约9000万港元[60] - 2021年6月16日,集团与深圳恒冠订立协议,出售东莞亚联全部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01亿元[87] - 出售东莞亚联事项完成后,预计对集团2021年全年业绩贡献除税前溢利约9000万港元[87] 购股权计划相关规定 - 未经公司股东事先批准,根据购股权计划可能授出的购股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30%,一年内对个别人士授出的不得超1%,向主要股东等授出超公司股本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须获批准[69] 董事权益相关 - 董事王先生直接持有柏濤咨询27.6%权益,透过柏涛咨询间接持有柏涛深圳27.6%权益,间接持有上海柏涛17.0%权益[75] 公司审核委员会相关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甄嘉胜医生担任主席[84] 公司公众持股量情况 - 公司于九个月期间一直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72] 公司董事交易守则相关 - 公司已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董事确认遵守交易必守标准及守则[73][83]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相关 - 公司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对其独立性的确认,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83]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于九个月期间一直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的企业管治常规守则的守则条文[83] 股息分配相关 - 董事不建议就九个月期间派付任何股息[81] 股本发行相关 - 2020年6月3日,公司按每股0.1港元配售64000000股配售股份[12] 每股基本盈利计算相关 - 2021年和2020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704,000千股[37]
新华联合投资(08159)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8-15 22: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与盈利 - 2021年第二季度收入90,59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01,333千港元;半年期收入163,78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56,723千港元[7] - 2021年第二季度毛利11,14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6,421千港元;半年期毛利18,30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1,115千港元[7] - 2021年第二季度除税前溢利(3,62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5,359千港元;半年期除税前溢利(8,772)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7,080千港元[7] - 2021年第二季度期内溢利12,024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4,603千港元;半年期期内溢利6,043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5,904千港元[7] - 2021年第二季度每股盈利1.84港仙,2020年同期为2.25港仙;半年期每股盈利0.94港仙,2020年同期为0.97港仙[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对外销售额总计163,78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56,723千港元[25] - 2021年韩国外来客户收入49,926千港元,占比30.5%;2020年同期为29,879千港元,占比19.1%[2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8,772千港元,2020年同期溢利7,080千港元[25] - 2021年第二季度及半年期股东应占综合溢利分别约12,039,000港元及6,185,000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约为14,752,000港元及6,311,000港元[34] - 电子产品业务半年收入约1.503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约1.421亿港元增加约5.8%[46] - 建筑设计业务半年收入约1350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约1460万港元减少约7.5%[47] - 集团半年营业额约1.638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约1.567亿港元增加约4.5%[48] - 集团半年毛利约1830.9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约3111.5万港元减少约41.2%,毛利率从约19.8%降至约11.2%[50] - 集团半年其他收益约214.4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约188.7万港元增加约13.5%[51] - 集团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378.3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约327.7万港元增加11.5%[52] - 集团半年行政开支约2175.5万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约2228.9万港元减少约2.4%[53] - 集团半年录得所得税抵免约1481.5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所得税开支约117.6万港元[5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8,849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0,417千港元[8]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75,59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79,338千港元[8]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11,782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23,925千港元[8] - 2021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63,808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55,413千港元[8] - 2021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212,690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24,833千港元[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总计140,427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69,284千港元[3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总计166,159千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78,761千港元[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本与溢利 - 2020年1月1日股本为6400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7040千港元[12] - 2020年1月1日保留溢利为112544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114153千港元[12] - 2020年1月1日期内全面(开支)╱收益总额为5904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3038千港元[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2021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5549千港元,2020年为30426千港元[15] - 2021年投资业务所产生现金净额为16671千港元,2020年为347千港元[15] - 2021年融资业务所产生现金净额为0千港元,2020年为5873千港元[15] - 2021年汇率变动之影响为2940千港元,2020年为640千港元[15] - 2021年期初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56403千港元,期末为54585千港元[15] - 2020年期初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79871千港元,期末为56305千港元[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份相关 - 2020年6月3日,公司按每股0.1港元配售64000000股配售股份[12] - 2020年6月3日,公司按每股0.1港元配售6400万股,所得款项净额用作集团一般运营资金,公司总股本由640万港元增至704万港元[41][42] - 2021年第二季度及半年期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约为655,202,000股,2020年相同[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相关 - 2021年半年期集团未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2020年同期约155,000港元[35] - 投资物业于2020年12月31日估值为14,750,000港元[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税率相关 - 中国适用企业所得税率为25%,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内合资格公司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可按15%优惠税率缴纳[3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董事持股 - 2021年6月30日,董事王漓峰通过受控制法团和实益拥有分别持有3.5562亿股和5259.5万股,占已发行股本50.51%和7.47%[6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购股计划 - 购股计划下未经股东批准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30%,一年内对个别人士授出不得超1%,向特定人士授出超股本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66] - 接纳购股股权需缴付1港元象征式代价,行使期为授出日期起第13个月至第5周年当日,行使价不低于三者最高值[66] - 自采纳计划以来公司未根据计划授出任何购股股权[6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董事权益 - 董事王先生直接持有柏涛咨询27.6%权益,透过柏涛咨询间接持有柏涛深圳27.6%权益,间接持有上海柏涛17%权益[7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众持股与交易 - 公司半年期内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69] - 公司已采纳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董事半年内遵守交易必守标准及守则[70] - 半年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股份情况[7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股息与审核 - 董事不建议就半年期派付中期股息[77]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半年期财务业绩经审核委员会审阅[80] 报告相关 - 报告将自刊发日起最少七天于GEM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