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华医疗(03689)

搜索文档
康华医疗(0368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3: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间收益增加10.6%,至人民币2041.9百万元(2022年:人民币1845.6百万元)[5] - 报告期间溢利增加246.0%,至人民币91.0百万元(2022年:人民币26.3百万元)[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报告期间溢利增加102.8%,至人民币121.1百万元(2022年:人民币59.7百万元)[5] - 每股盈利增加102.8%,至人民币36.2分(2022年:人民币17.9分)[5] - 报告期间经调整EBITDA增加35.0%,至人民币291.3百万元(2022年:人民币215.8百万元)[5]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人民币1529480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1594789千元[7] - 2023年流动资产总值为人民币1095506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1124545千元[7]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766699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834985千元[7]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328807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289560千元[7] - 2023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人民币1858287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1884349千元[7] - 2023年收益为204185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84563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0.63%[21] - 2023年毛利为36437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6135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9.42%[21]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15342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6930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21.37%[21] - 2023年本年度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9102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628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46.29%[21] - 2023年基本每股盈利为36.2分人民币,2022年为17.9分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02.23%[21] - 2023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6076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6982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2.45%[22]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49752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51452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12%[22] - 2023年即期税项为6011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2016千元人民币[35] - 2023年递延税项支出为214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601千元人民币[36] - 2023年董事薪酬2,493人民币千元,2022年为3,103人民币千元[61] - 2023年员工总成本635,071人民币千元,2022年为624,332人民币千元[61] - 2023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302,278人民币千元,2022年为281,183人民币千元[67] - 2023年合约负债为5037.5万元,2022年为4296.1万元;2023年来自中国社会保险局垫款为1.47169亿元,2022年为1.54124亿元[69] - 2023年有抵押银行贷款(浮动利率)为28.8682亿元,2022年为24.3004亿元;2023年有抵押银行贷款(固定利率)为3.0143亿元,2022年为3.7929亿元[77] - 2023年已订约但未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开支为17.8778亿元,2022年为26.2531亿元[79] - 2023年有抵押银行贷款(浮动利率)实际年利率介乎4.65%至5.74%,2022年为5.81%[78] - 2023年有抵押银行贷款(固定利率)实际年利率为6.74%,2022年为6.74%[80] - 2023年公司综合收入为20.41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6%[90] - 2023年公司综合溢利为9100万人民币,同比增加246.0%[92] - 经调整EBITDA同比增加35.0%至2.913亿人民币[93] - 2023年12月31日,原告声称涉及人民币1394.9万元的其他医疗纠纷,2022年为人民币1398.3万元[110] - 2023年住院人次74337,同比增加17.9%;门诊人次1530169,同比增加5.1%;体检人次169651,同比减少2.6%[122] - 2023年集团施行手术48,105例,同比增加13.6%,其中三、四级复杂手术22,092例,同比增加37.2%[130] - 2023年特殊服务总收益为人民币159.9百万元,同比增加2.4%[131] - 2023年康复及其他相关医疗服务分部收益为人民币141.2百万元,同比增加26.4%[133] - 2023年其他开支、收益及亏损为亏损净额6000元,2022年为收益净额70万元[155]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90万元,2022年为440万元[155] - 2023年港元计值金融资产产生汇兑收益净额110万元,2022年为590万元[155] - 2023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20万元,2022年为60万元[155] - 2023年捐款6万元,2022年为20万元[155] - 2023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为280万元,2022年为420万元[156]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为人民币2.424亿元,同比增加约6.2%,2022年为人民币2.283亿元[157] - 管理及咨询费用开支大幅增加47.2%至人民币2350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600万元[157] - 行政员工相关成本为人民币8410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8370万元,保持相对稳定[157] - 2023年贵宾医疗服务收益为人民币9996.4万元,同比增长15.0%,2022年为人民币8693.2万元[160] - 2023年生殖医学收益为人民币3574.9万元,同比下降20.8%,2022年为人民币4513.3万元[160] - 2023年激光治疗收益为人民币2029.4万元,同比增长2.3%,2022年为人民币1984万元[160] - 2023年整形美容外科收益为人民币387.9万元,同比下降6.7%,2022年为人民币415.9万元[160] - 2023年特殊服务的总收益为人民币1.59886亿元,同比增长2.5%,2022年为人民币1.56064亿元[160] - 报告期内康复医院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同比增长39.1%至人民币7390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5310万元[163] - 康复中心服务及其他服务收益同比增长14.9%至人民币6740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5860万元[163] - 2023年住院医疗服务收益10.796亿元,同比上升16.5%,占集团总收益52.9%[179] - 2023年门诊医疗服务收益6.56亿元,同比增加2.4%,占集团总收益32.1%[179] - 2023年体检服务收益1.523亿元,同比减少0.9%,占集团总收益7.5%[179] - 2023年医院服务分部收益成本15.548亿元,同比增加4.8%[181] - 2023年药品成本、医疗耗材成本及员工成本分别占集团总收益成本约26.6%、26.0%及33.0%[182] - 2023年集团总毛利3.644亿元,同比增长39.4%,整体毛利率提升至17.8%[183] - 2023年员工相关总成本较2022年上升2.3%[182] - 2023年年内溢利为91,023千元,2022年为26,284千元[192]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2,406千元,2022年为43,025千元[192]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153,429千元,2022年为69,309千元[192] - 2023年EBITDA为308,563千元,2022年为233,793千元[192] - 2023年经调整EBITDA为291,309千元,2022年为215,811千元[192] - 2023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3850万元,2022年为7360万元;在建工程支出为1.111亿元,2022年为9450万元[197] - 2023年12月31日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付按金为3620万元,2022年为5810万元[19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主要从事提供医院服务、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老年医疗服务[53] - 康复及其他相关医疗服务分部运营位于中国安徽省,包括两家主要康复医院、一家门诊中心、十三间康复中心及一间职业培训学校[86] - 老年医疗服务分部指仁康护理院的运营,综合性老年保健中心可容纳108张老年床位,2022年为108张[87] - 住院人次总数增至74337名,同比增加17.9%[94] - 每名住院病人的整体平均支出为14523.2元,同比下降1.2%[94] - 病床的整体利用率上升至71.9%[94] - 门诊人次总数上升至1530169名,同比增加5.1%[94] - 每个门诊病人的整体平均支出为428.7元,同比减少2.6%[94] - 外科手术总数增加至48105宗,同比增加13.6%[94] - 仁康医院报告期收益为人民币2.489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2.639亿元,同比减少5.7%[99] - 集团医院服务分部产生收益的五大专科占总收益约50.9%,2022年为50.4%[104] - 心血管科收益同比增长31.3%,妇产科有关科室收益下降7.8%,儿童医学有关科室收益增长48.0%,内科有关科室收益增长16.9%[104] - 贵宾医疗服务报告期收益为人民币1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8690万元,同比增长15.0%[106] - 生殖医学收益减少至人民币3570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4510万元,同比下降20.8%[106] - 安徽桦霖集团员工从2022年的950多名增加至980多名,康复医院注册床位从2022年的200张增加至250张[107] - 康复医院门诊人次从2022年的30688名减少至24434名,住院人次从2022年的4003名增加至4614名[107] - 医院服务分部报告期收入18.879亿元,同比增加9.7%,创2019年以来新高[117] - 老年医疗服务分部报告期收入1270万元,同比增长2.2%[118] - 康华医院报告期收益15.662亿元,同比增加11.6%[124] - 仁康医院2023年成功通过二级甲等资质评审,创伤中心于12月通过省级四级创伤中心审查验收[125] - 康心医院报告期收益7290万元,同比增长36.0%,仍处于亏损状态[128] - 心血管有关科室2023年收益2.7101亿元,同比增加31.3%,占比14.3%[129] - 内科有关科室2023年收益2.25834亿元,同比增加16.9%,占比12.0%[129] - 妇产科有关科室2023年收益2.12455亿元,同比减少7.8%,占比11.3%[129] - 儿童医学有关科室2023年收益5198万元,同比增加48.0%,占比2.8%[129] - 2023年仁康护理院有床位108张,平均住院时间118.2天,床位年均利用率达87.9%,老年医疗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2.7百万元,同比增长2.2%[135] - 2023年集团医院服务收益为18.879亿元,同比上升9.7%,占总收益92.5%[148][149] - 2023年老年医疗服务收益为1270万元,同比增长2.2%,占总收益0.6%[148][151] - 2023年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分部收益成本为1.144亿元,同比增长23.1%[152] 税务相关信息 - 中国内地经营的附属公司须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部分附属公司2023年享5.0%优惠税率,2022年为2.5%至10%[36] - 符合利得税两级制资格的集团实体首2,000,000港元溢利税率为8.25%,超过部分为16.5%[62] 股权及收购信息 - 公司以人民币770万元收购康华血液透析及其附属公司70%股权,收购于2024年1月9日完成[111] - 公司以1.08亿元收购康心医院40%额外股权,收购于2023年11月完成,康心医院成为全资附属公司[145] - 公司以770万元收购康华血液透析集团70%股权
康华医疗(0368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2 10:04
整体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入为9.875亿元,同比增长14.5%,综合溢利294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2230万元][10] - [公司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98.1%至1.292亿元][1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综合盈利为294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2230万元,整体经营利润率由10.3%增至17.3%][37] - [报告期集团录得溢利294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2230万元,股东应占溢利为507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480万元][67] - [经调整EBITDA为1.29227亿元,去年同期为6524.5万元][69] - [公司总毛利为1.71亿元,同比增加93.2%,整体毛利率增至17.3%][114]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2120万元,同比下降约26.4%][114]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开支、收益及亏损为收益净额11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0万元][115] - [报告期内,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减值亏损录得拨备净额22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0万元][115] 各业务板块收入情况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板块2023年上半年收入6070万元,同比增长22.9%,康复医院和康复中心服务等业务收入分别增长41.7%和7.0%][11] - [老年医疗服务分部收入减少10.5%,主要因收治老年患者下降][12] - [康华医院2023年上半年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17.1%,主要因患者就诊数增长][15] - [2023年上半年特殊服务总收入9160万元,同比增长6.8%][22] - [2023年上半年贵宾医疗服务收益6100万元,同比增长21.3%][24][25] - [2023年上半年医院服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4.1%,自有医院中康华医院、仁康医院及康心医院收入变动分别为上升17.1%、减少11.5%及上升77.2%][36] - [2023年上半年心血管科取代妇产科有关科室成最大医学专科,收益同比增长51.2%,妇产科有关科室收益下降6.6%][45] - [2023年上半年儿童医学、体检科、内科、急诊及肿瘤有关科室收益分别大幅增长46.0%、30.5%、17.9%、14.7%及12.5%][45] - [2023年上半年来自特殊服务的总收益为9160万元,同比增长6.8%][45] - [公司医院服务收益为9.209亿元,2022年同期为8.067亿元,同比增长14.1%,占总收益的93.3%,2022年同期占比93.5%][57][58] - [老年医疗服务收益为590万元,2022年同期为660万元,环比下降10.5%,占总收益的0.6%,2022年同期占比0.8%][60]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6070万元,同比增长22.9%,占总收益6.2%][85] - [老年医疗服务收益5900万元,同比下降10.5%,占总收益0.6%][87] - [住院医疗服务收益5.474亿元,同比增长23.2%,占总收益55.4%;门诊医疗服务收益3.124亿元,同比下降1.0%,占总收益31.6%;体检服务收益6100万元,同比增长30.5%,占总收益6.2%][84] 业务运营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施行手术19714例,同比增加10.6%,三、四级复杂手术10181例,同比增加78.9%][21] - [合肥康华康复医院及合肥金谷医院目前共经营280张注册床位,2022年12月31日为200张][26] - [2023年上半年康华医院住院人次35012,同比增17.6%;门诊人次718641,同比增3.8%;体检人次77376,同比增7.1%][39] - [2023年上半年仁康护理院有108张床位,平均老年患者入院人数92人,床位平均利用率82.6%,老年医疗服务收入590万元,同比降10.5%][29]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共进行19714台手术,同比增10.6%,其中3级或4级复杂手术10181台,同比增78.9%][44] - [2023年上半年门诊人次减少因疫情常态化,住院人次显著增加,工伤患者增加35%,烧伤患者增加27%,手术量增加140%][47] - [报告期内住院患者总数增至35012人,同比增长17.6%;门诊患者总数增至718641人,同比增长3.8%;手术总数增至19714台,同比增长10.6%][194] - [报告期内住院患者人均消费达15635.9元,同比增长4.7%;门诊患者人均消费为434.7元,同比下降4.7%][194] - [报告期内整体床位利用率增至69.8%,2022年同期为61.2%;平均住院天数为6.6天,2022年同期为6.7天][194] 医院评级与建设 - [康华医院力争2023年底通过三级甲等复评,仁康医院2023年上半年通过二级甲等评审并推进创伤中心建设][39][40] - [康华•清溪分院是公司位于东莞清溪镇的新老年医疗保健综合体开发项目,2021年已开始主要设施建设工作][52] - [康华清溪医疗综合体2021年开始建设,将提升公司高端综合医疗服务能力][76] 公司发展举措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推动内部组织创新,成立业务发展部,为医疗机构引进年轻医疗专业人员,康复医院探索建设医疗商业平台,推出新技术及新项目,实施推广中医药临床应用][48] - [展望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优化医疗服务,提高运营效率,聚焦核心业务,提升管理标准,实现整体业务尽快恢复][50] - [2023年剩余时间公司将优化医疗服务,加强运营效率,专注主业,提升管理标准促进业务复苏][77] 成本与开支情况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成本为5120万元,2022年同期为4430万元,环比增长15.6%][61] - [医院服务分部收益成本增加至7.612亿元,2022年同期为7.256亿元,同比增加4.9%][62] - [公司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成本增加主要归因于合肥康华康复医院和康复中心运营增加,医院服务收益成本增加主要由于药品及医疗消耗品消费量增加][61][62] - [2023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1.256亿元,同比增加约8.9%,主要因管理及咨询费、租赁及物业管理开支增加][65] - [报告期融资成本为640万元,同比减少25.6%,包括银行贷款利息、租赁负债利息及资本化利息][66]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970万元,同比增加约121.8%,主要因康华医院溢利增加][67] - [公司老年医疗服务收益成本为410万元,同比下降4.3%][114] - [报告期内,药品、医疗耗材及员工成本分别占总收益成本约26.7%、26.4%及33.2%,较去年同期分别变动1%、1.1%及 -1.4%][114] 融资与债务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银行贷款融资9.5亿元,已提取3.761亿元,有账面价值2.967亿元的有抵押银行贷款][1][2] - [与工商银行租赁有限公司有2亿元融资租赁协议,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提取6600万元,借款年利率6.74%,还款至2027年9月,截至该日借款账面价值3400万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账面价值1710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质押以获取银行信贷(2022年12月31日为2100万元)][79] - [公司与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订立2亿元的融资租赁合同,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提取6600万元,借款账面价值为34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3790万元),实际年利率为6.74%[125]] - [公司与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订立3.3亿元的固定资产贷款合同,报告期内已提取960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借款账面价值达960万元(2022年12月31日:零)[124][125]] - [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重庆江北分行订立4.2亿元固定资产借款合同,截至2023年6月30日,借款账面价值达2.53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3亿元有所增加][160][16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9.2%,2022年12月31日为18.5%][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总计息银行贷款除以总股本再乘以100%)为19.2%(2022年12月31日:18.5%)[134]] 人员与股息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3956名全职员工,较2022年12月31日的3848名有所增加][100][102] - [报告期员工相关成本(不含董事及监事酬金)约3.116亿元,2022年同期为3.089亿元][100][10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派付][10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2023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及报告,认为公司遵守适用准则并充分披露][105] - [公司核数师已根据相关准则审阅公司2023年上半年中期业绩][10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所有守则条文][107] - [自2022年年度报告日期以来,根据香港上市规则第13.51B(1)条,董事、监事及行政总裁资料无变更须披露][107] - [公司无香港上市规则第13.20、13.21及13.22条项下的其他披露责任][10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及监事已遵守标准守则规定标准][107] 股权结构 - [王君扬先生持有内资股2.5亿股(好仓),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74.76%][111] - [陈旺枝先生持有内资股2.5亿股(好仓),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74.76%][111] - [王爱勤女士持有内资股2.5亿股(好仓),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74.76%][111] - [王伟雄先生持有内资股2500万股(好仓),占相同类别股份约10%,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7.48%][111] - [王君扬持有康华集团97.46%股份,康华集团持有1.975亿股内资股;王君扬持有兴业集团50%股份,兴业集团持有2500万股内资股][154] - [陈旺枝和王爱勤分别持有兴达物业50%股份,兴达物业持有2750万股内资股][154] - [王伟雄持有浩亨国际34.0%,浩亨国际持有伟顺物业100%,伟顺物业持有康伟实业100%,康伟实业持有兴业集团48.0%,兴业集团持有2500万股内资股][154] - [兴业集团实益拥有人王君扬持股比例为50%][196]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3.926亿元,净资产为15.43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2.896亿元和15.145亿元有所增长][1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增加至2.797亿元(2022年12月31日:2.296亿元),其中62.6%(2022年12月31日:73.2%)账龄在90天内,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46.7天(2022年12月31日:45.1天),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为220万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300万元)][1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增至5760万元(2022年12月31日:5160万元),主要因对供应商预付款减少、收购康心医院额外权益已付按金等因素所致][1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拨备减少至6.517亿元(2022年12月31日:7.178亿元),主要因加速向供应商付款等因素,医疗纠纷申索拨备增加至240万元(2022年12月31日:120万元)][146][1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使用权资产为3.023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199亿元有所下降,其中租赁土地为2.191亿元,租赁土地及楼宇为8320万元][165] - [报告期内,集团就新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各5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90万元减少][1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支付按金为1290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810万元大幅下降][1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进行中的医疗纠纷索赔总额约为1210万元(2022年12月31日:1400万元),已计提拨备约240万元(2022年12月31日:120万元)[1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若干账面价值为1710万元(2022年12月31日:2100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账面价值为8010万元(2022年12月31日:零)的租赁土地已被质押以担保银行融资[1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订约但未于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中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2.195亿元(2022年12月31日:2.625亿元)[130][135]] 现金流量情况 - [
康华医疗(0368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09:38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广东康华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增加14.5%至人民币987.5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862.7百万元显著增长[1] - 报告期内,公司的溢利为人民币29.4百万元,而2022年同期则为亏损人民币22.3百万元,显示出强劲的业绩反弹[1] - 本公司拥有者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50.7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亏损人民币4.8百万元大幅改善[1]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5.1分,相较于2022年同期的每股亏损1.4分,表现出显著的盈利能力提升[1] - 经调整EBITDA在报告期内增加98.1%至人民币129.2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65.2百万元,显示出公司运营效率的提升[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集团总收益为987,498千人民币,较2022年的862,722千人民币增长14.5%[26] - 报告期内,集团录得综合溢利人民币29.4百万元,而去年同期录得亏损人民币22.3百万元[58] - 2023年上半年录得溢利人民币29.4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亏损人民币22.3百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18] 收入来源 - 医院服务的外部销售收入为920,883千人民币,较2022年的806,743千人民币增长14.1%[31]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的外部销售收入为60,741千人民币,较2022年的49,416千人民币增长22.9%[31] - 老年医疗服务的外部销售收入为5,874千人民币,较2022年的6,563千人民币下降10.5%[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医院服务的收益为人民币920.9百万元,同比增长14.1%,占集团总收益的93.3%[98] - 住院医疗服务的收益为人民币547.4百万元,同比增长23.2%,占集团总收益的55.4%[99]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的收益为人民币60.7百万元,同比增长22.9%,占集团总收益的6.2%[101] 资产与负债 - 流动资产总值为人民币1,145.824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24.545百万元有所增加[6] - 非流动资产总值为人民币1,512.601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94.789百万元有所下降[6] - 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753.240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34.985百万元有所减少,显示出负债管理的改善[6] - 2023年6月30日的应付账款为人民币313,990千元,较2022年年底的348,810千元下降10%[49] - 2023年6月30日的结构性银行存款为人民币350,000千元,较2022年年底的490,000千元下降28.6%[4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的有抵押银行贷款总额为人民币296,704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0,933千元增加约5.6%[5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的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19,458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2,531千元减少约16.4%[56] 运营效率 - 报告期内毛利为人民币170.994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88.523百万元大幅增长[5] - 除税前溢利为59,081千人民币,较2022年的(8,872)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35] - 住院人次总数增加至35,012名,同比增17.6%[64] - 外科手术总数增加至19,714宗,同比增10.6%[64] - 本集团在2023年上半年共施行手术19,714例,同比增长10.6%,其中三、四级复杂手术10,181例,同比增长78.9%[71] 投资与收购 - 公司与东莞嘉德医疗投资有限公司达成收购协议,计划以人民币108,000千元收购康心医院40%股权,完成后将成为全资附属公司[44] - 公司于二零二三年五月与东莞嘉德医疗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收购康心医院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08.0百万元[92] - 收购康心医院的代价将分两期支付,第一期为人民币16.2百万元,第二期为人民币91.8百万元[93] 行政与管理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中期股息,保持与2022年同期的政策一致[2] - 本公司董事会致力于维持高水平的企业管治,认为这是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169] - 本公司将继续审阅及提升其企业管治,以确保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的适用规定[169] 未来展望 - 二零二三年是中国迈入后疫情时代的一年,医疗行业迎来反弹复苏[85] - 公司将继续优化医疗服务,加强医疗运营效率,提升管理标准[88] - 公司将紧跟政府政策,动态调整策略,增强医疗技术和人才梯队建设[87]
康华医疗(0368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08:39
综合收入与利润情况 - 公司2022年综合收入为人民币18.456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9.539亿元,同比下降5.5%,主要因自有医院业务整体就诊人次减少,医院服务分部收入下跌6.4%[9] - 2022年公司综合利润为2770万元,2021年为6690万元,同比下降58.6%[12] - 2022年公司综合收入为18.456亿元,2021年为19.539亿元,同比减少5.5%[16] - 集团2022年综合溢利2770万元,2021年为6690万元,同比下降58.6%,整体经营利润率从18.1%降至14.2%[19] - 公司医院服务收益为17.215亿元(2021年:18.395亿元),同比下降6.4%,占总收益93.3%(2021年:94.1%)[85] - 报告期内医院服务收益为17.215亿元,2021年为18.395亿元,同比减少6.4%,占集团总收益的93.3%,2021年占比94.1%[106] -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溢利2770万元(2021年:6690万元),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6100万元(2021年:9430万元)[123]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康复及其他相关医疗服务2022年收入为人民币1.117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015亿元,同比增长10.1%[11] - 康复医院运营(包括合肥康华康复医院等)收入增长30.0%,但康复中心服务及其他医疗服务(含13个康复中心和1所职业培训学校)收入下降3.4%[11] - 2022年老年医疗服务分部收入为1250万元,2021年为1220万元,同比增长1.8%[13] - 2022年医院服务部门收入为17.215亿元,2021年为18.395亿元,同比减少6.4%[16] - 2022年康华医院和仁康医院收入分别减少8.0%和4.2%[16] - 2022年康心医院收入较2021年增长41.8%[16] - 2022年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部门收入增长10.1%[16] - 康复及其他相关医疗服务板块2022年营收1.117亿元,2021年为1.015亿元,同比增长10.1%,康复医院及其他医疗服务业务营收增长30.0%,康复中心服务及其他服务营收下降3.4%[17] - 康心医院2022年收益5360万元,2021年为3780万元,同比增长41.8%[32] - 2022年贵宾医疗服务收益为人民币8690万元(2021年:人民币1.005亿元),同比下降13.5%[41][42] - 2022年康复医院及其他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加30.0%至人民币5310万元(2021年:人民币4080万元)[43][44] - 2022年康复中心服务及其他服务收入同比轻微减少3.4%至人民币5860万元(2021年:人民币6070万元)[43][44] - 2022年仁康护理院提供老年医疗服务的收入为人民币1250万元(2021年:人民币1220万元),同比增长1.8%[50] - 住院医疗服务收益9.271亿元(2021年:10.796亿元),同比下降14.1%,占总收益50.2%(2021年:55.3%)[86][87] - 门诊医疗服务收益6.407亿元(2021年:6.168亿元),同比增加3.9%,占总收益34.7%(2021年:31.6%)[86][87] - 体检服务收益1.537亿元(2021年:1.431亿元),同比增加7.4%,占总收益8.3%(2021年:7.3%)[86][87] - 报告期内特殊服务收益为1.561亿元,2021年为1.736亿元,占集团总收益的约8.5%,2021年占比8.9%[109][110] - 特殊服务收益占集团医院服务分部收益的9.1%,2021年占比9.4%[109][110]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为1.117亿元(2021年:1.015亿元),同比增长10.1%,占集团总收益6.1%(2021年:5.2%)[111] - 康复医院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为5310万元(2021年:4080万元),同比增长30.0%;康复中心服务及其他服务收益为5860万元(2021年:6070万元),同比减少3.4%[111] - 老年医疗服务收益为1250万元(2021年:1220万元),同比增长1.8%,占集团总收益0.7%(2021年:0.6%)[111] - 报告期未录得销售药品及医疗消耗品收益(2021年:70万元)[111] 医院运营管理情况 - 2022年康华医院引进疾病诊断相关群组等医院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能和医疗质量[4] - 2022年仁康医院推进二级评审工作,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和信息建设[6] - 2022年仁康护理院规范长者信息登记,更新检验等信息管理,提供多项服务[9] - 2023年仁康护理院将迎接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检查和养老服务工作现场评估,申请广东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资质[9] - 2023年康心医院将优化诊疗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强化人才培养,推进医院建设,严控经营成本[7] - 康华医院2022年加强管理机制,更新KPI评估体系,启动三级甲等医院重新评估工作,目标在2023年底前通过评估[22] - 仁康医院2022年多次响应政府要求开展检查,狠抓医疗质量控制,推进二级资质认定工作,目标在2023年底前通过评审[27][28] - 仁康医院2022年在信息化系统建设投入较2021年增加60%,引进多种设备提升服务能力[31] 康心医院业务数据情况 - 康心医院2022年门急诊人次30047名,2021年为22553名,同比增长33.2%[32] - 康心医院2022年出院人次2036名,2021年为1685名,同比增长20.8%[32] - 康心医院2022年完成各类心脏手术76例,成功率98.7%,实施介入手术694例,较2021年增长56.3%,心功能室完成各类检查16747例,较2021年增长40%[32] - 康心医院2022年申请了三项新技术和项目[47] 专科收益占比情况 - 妇产科、心血管科、内科、普通外科及神经医学有关科室为两个年度集团医院服务分部产生收益的五大专科,占集团医院服务分部总收益约50.4%(2021年:51.0%)[37][39] 仁康护理院运营情况 - 2022年仁康护理院有床位108张(2021年:108张),老年患者日均93人(2021年:93人),床位年均利用率达86.1%(2021年:86.2%)[50] 行业政策情况 - 到2024年底,中国所有医保统筹地区将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到2025年底,医保基金和病种将实现全覆盖[56] - 商业健康保险理赔在直接医疗支出中的占比不足5%[56] - 2022年9月发布的通知预计带来超2000亿元财政支持用于医疗设备更新改造[57] - 2022年9月下发通知,预计带来2000亿元财政支持用于更新改造医疗设备[59] - 商业健康保险索赔在直接医疗支出中占比不到5%[58] - 《“十四五”制药发展规划》提出中医药行业15个具体量化发展指标[60][78] - 2022年医疗行业出台系列政策解决供需关系,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74] - 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医保统筹地区开展DRG/DIP付费方式改革工作,2025年底实现医保基金及病种全覆盖[58] - 自2021年以来医保基金盈余持续增长[58] 康华清溪分院项目情况 - 康华清溪分院项目总建筑面积逾13万平方米,规划有住院床位500张,护理康复床位约800张[9] - 康华清溪分院项目一期预计2024年4月前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和验收,2025年2月前完成室内装修和验收,2025年3月前投入运营[9] - 康华清溪分院2020年收购地块土地使用权,2021年开始主要设施建设工作[63][64] 公司未来规划情况 - 未来公司将加强智慧医院建设,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等[14] - 2023年公司将优化医疗服务、提高运营效率、专注主业、提升管理标准并加强与利益相关者关系[81][82] 公司成本情况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分部收益成本为9300万元(2021年:8520万元),同比增长9.1%[91][94] - 老年医疗服务收益成本为840万元(2021年:810万元),同比增加4.3%[92] - 集团医院服务分部收益成本减少至14.829亿元(2021年:15.073亿元),同比减少1.6%[111] - 报告期药品成本、医疗耗材成本及员工成本分别占集团总收益成本约25.7%(2021年:26.2%)、25.7%(2021年:28.5%)及34.2%(2021年:30.8%)[113][115] - 员工相关总成本较2021年上升9.8%[113][115] - 整体直接员工成本及水电费分别增加9.8%及7.9%[114][116] 公司其他收入及开支情况 - 公司其他收入为5490万元(2021年:4510万元),同比增加21.5%[97] - 政府补贴降至570万元(2021年:1120万元)[9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增至1330万元(2021年:860万元),增幅54.3%[97] - 临床试验及相关收入增至1090万元(2021年:480万元)[97] - 报告期内其他收入为5490万元,2021年为4510万元,同比增加21.5%[98] - 政府补贴减至570万元,2021年为1120万元[98]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投资收入增加54.3%至1330万元,2021年为860万元[98] - 临床试验及相关收入增加至1090万元,2021年为480万元[98] - 报告期内COVID - 19相关租金优惠为740万元,2021年为零[98] - 银行及其他利息收入增加至320万元,2021年为190万元[98]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为2.283亿元,2021年为2.252亿元,同比增加约1.4%[102] - 报告期内其他开支、收益及亏损为收益净额70万元(2021年:净亏损520万元),其中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440万元(2021年:230万元),汇兑收益净额590万元(2021年:汇兑亏损净额230万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亏损60万元(2021年:50万元),捐款20万元(2021年:10万元)[119] - 报告期内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之减值亏损录得拨备净额420万元(2021年:290万元)[119]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4160万元(2021年:6230万元),同比减少33.3%,实际税率为60.0%(2021年:48.2%)[123] - 报告期行政开支为22830万元,2021年为22520万元,同比增加约1.4%[141] - 年内融资成本为1500万元,2021年为1980万元,同比减少24.1%[142]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降至2.296亿元(2021年:2.265亿元),其中73.2%(2021年:86.0%)账龄在90天内,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45.1天(2021年:40.3天),报告期内计提减值损失拨备净额420万元(2021年:290万元)[12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增至5400万元(2021年:4400万元),主要由于预付供应商款项增至1930万元(2021年:1330万元)及其他应收款增加[127] - 2022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项增至5400万元,2021年为4400万元,其中对供应商预付款增至1930万元,2021年为1330万元[129] - 2022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拨备增至7.178亿元,2021年为6.334亿元,其中应付账款增至3.488亿元,2021年为3.216亿元[130] - 2022年12月31日应计开支增至1.062亿元,2021年为9820万元;预收款项增至1.971亿元,2021年为1.472亿元[130] - 2022年12月31日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应付款项增至3660万元,2021年为3060万元;医疗纠纷申索拨备减至120万元,2021年为190万元[13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录得流动资产净值2.896亿元,2021年为3.474亿元;净资产状况为15.025亿元,2
康华医疗(03689)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1 11:59
财务表现 - 本年度收益减少5.5%至人民币1,845.6百万元,溢利减少58.6%至人民币27.7百万元[1] - 每股盈利减少35.3%至人民币18.3分,經調整EBITDA减少30.0%至人民币215.8百万元[1]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年度溢利减少35.3%至人民币61.0百万元[1] - 末期业绩显示本公司收入为1,845,633千元,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27,736千元[4] - 公司2022年綜合收入為人民幣1,845.6百萬元,同比減少5.5%[52] 资产负债 - 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594,789千元,流动资产总值为1,124,545千元[5] - 流动负债总额为834,985千元,资产净值为1,502,507千元[5] - 股本为334,394千元,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为1,487,869千元[6]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提供医院服务,提供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提供老年医疗服务及销售药品[8] 财务报表 - 綜合财务报表以人民币呈列,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采用历史成本常规法[9] - 本集团已就本年度首次採納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未产生重大影响[10] - 本集团未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11] 收入分析 - 本年度收入分析显示,醫院服務收入为1,721,462千元,康復及其他醫療服務收入为111,714千元,老年醫療服務收入为12,457千元[13] - 分部收益中,外部销售收入为1,845,633千元,分部溢利为261,350千元[19] 税务及股息 - 二零二二年中,中国企业所得税为41,573千元,较二零二一年的62,284千元有所下降[28] - 二零二二年未对本公司普通股东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31] 医疗服务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加大醫院及老年醫療設施升级力度[59] - 公司醫院服務部门主要業績指標均录得跌幅,包括住院人次減少6.7%[60] 风险与挑战 - 公司在二零二二年面临疫情挑战,但随着政府放宽管控措施,业务有望逐渐恢复[48] - 二零二二年底,中国政府采取措施提升COVID-19治疗能力,公司业务面临威胁和机遇[50] 公司发展 - 公司将推动智慧医院建设,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扩大服务范围[115] - 公司将优化医疗服务,提高运营效率,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116] 财务管理 - 公司投资于低风险结构性存款产品以提高现金回报[134] - 公司对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进行共同评估预期信贷虧损,撥备率以内部信贷评级为基础[138] 公司治理 - 公司已更换核数师,安永辞任,委任天职为新核数师[185] - 審核委員会已审阅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全年业绩,并认为公司已遵守会计准则和要求[191]
康华医疗(0368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6 08:4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862,722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871,485千元人民币下降1.0%[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88,523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129,845千元人民币下降31.8%[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10.3%,2021年同期为14.9%[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8,872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溢利35,843千元人民币[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21,602千元人民币,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4,156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期内溢利14,799千元人民币,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30,875千元人民币[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调整EBITDA为65,24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111,097千元人民币下降41.3%[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亏损1.2人民币分,2021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9.2人民币分[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入为人民币86270万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87150万元,同比减少1.0%[46][47] - 报告期公司综合亏损2160万元,去年同期盈利1480万元,整体经营利润率由14.9%降至10.3%[58][61] - 公司经调整EBITDA同比减少41.3%至6520万元,去年同期为1.111亿元[59][6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862722千元,2021年上半年为871485千元[153][15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毛利为88523千元,2021年上半年为129845千元[153][154] - 集团总毛利8850万元,同比下降31.8%,毛利率降至10.3%[163] - 集团总毛利为8850万元,同比下降31.8%,2021年同期为1.298亿元;整体毛利率降至10.3%,2021年同期为14.9%[165]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2.88亿元,同比增长约82.8%,2021年同期为1.58亿元[164][166] - 2022年上半年其他开支、收益及亏损为收益净额70万元,2021年同期为260万元;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240万元,2021年同期为收益370万元;净汇兑收益310万元,2021年同期为亏损100万元[168] - 报告期内预期信贷亏损模式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为300万元,2021年同期为拨回净额130万元[168] - 2022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1.153亿元,同比增长约11.5%,2021年同期为1.034亿元[172] - 报告期内财务成本为860万元,同比下降16.3%,2021年同期为1020万元[173]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收入增至790万元,2021年同期为470万元[164][166] - 固定经营租赁收入增至240万元,2021年同期为180万元[164][166] - 报告期内获得COVID - 19租金优惠370万元,2021年同期为零[164][166] - 临床试验及相关收入增至390万元,2021年同期为130万元[164][166] - 2022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1.15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034亿元增加约11.5%,主要因行政人员相关成本增至4300万元及其他一般性支出增加[175] - 报告期融资成本为86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1020万元下降16.3%,包括银行贷款利息960万元、租赁相关利息要素及资本化利息金额[176]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27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2100万元减少约39.5%,主要因康华医院及仁康医院溢利减少[178][18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录得亏损2160万元,2021年同期为溢利1480万元,股东应占亏损为420万元,2021年同期为溢利3090万元[179][182] - 报告期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4890万元,2021年同期为3270万元;在建工程支出2980万元,2021年同期为4440万元[18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使用权资产为3.379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3.541亿元,包括租赁土地及相关租赁土地和楼宇[180] - 报告期公司就新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各190万元,2021年同期为670万元[180]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增至2.56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265亿元,其中75.2%账龄在90天内,2021年12月31日为86.0%,报告期内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50.7天,2021年12月31日为40.3天[185] - 2022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增至5010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4170万元,主要因对供应商预付款增至1500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1330万元及其他预付开支增加[185] - 2022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拨备增加至6.59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6.334亿元,主要因应付账款减少、应计开支减少及预收款增加[187][18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2.87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3.474亿元,净资产状况为14.53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744亿元[189][19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23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373亿元,定期银行存款为零,2021年12月31日为300万元[191][19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投资总额为7.01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6.033亿元,包括组合投资基金6380万元、基金投资1800万元、结构性短期银行存款6.2亿元[19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投资(分类为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共7.018亿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6.033亿人民币[197] - 2022年6月30日,投资组合基金为6380万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6330万人民币[197] - 2022年6月30日,基金投资为1800万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1000万人民币[197] - 2022年6月30日,结构性短期银行存款为6.2亿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5.3亿人民币[197]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医院服务分部收入减少1.8%,旗下康华医院、仁康医院和康欣医院收入分别变化-2.8%、+0.7%、+19.0%[46][47][51] - 2022年上半年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4940万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4420万元,同比增长11.7%[52] - 康复医院运营和康复中心服务及其他医疗服务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4.6%和9.3%[52] - 2022年上半年老年医疗服务分部收入增长27.0%,主要因老年中心自2019年正式开业后运营逐渐成熟[53] - 医院服务分部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1.8%,自有医院中康华、仁康、康心医院收入变动分别为减少2.8%、上升0.7%、上升19.0%[54] - 康复及其他相关医疗服务分部收益为4940万元,同比增加11.7%,康复医院运营及康复中心服务等收入分别增长14.6%、9.3%[54] - 康华医院报告期内收益为人民币6.532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6.722亿元减少2.8%[68] - 仁康医院报告期内收益为人民币1.31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301亿元增长0.7%[71][74] - 康心医院报告期内收益为人民币226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1900万元增长19.0%,但仍处于亏损状态[72][75][105][106] - 妇产科有关科室收益为人民币1.14054亿元,较2021年减少6.6%,占比从14.9%降至14.1%[92] - 内科有关科室收益为人民币9533.9万元,较2021年基本持平,占比从11.6%升至11.8%[93] - 心血管有关科室收益为人民币9524.2万元,较2021年增长2.7%,占比从11.3%升至11.8%[94] - 神经医学有关科室收益为人民币5721.5万元,较2021年增长1.1%,占比从6.9%升至7.1%[95] - 普通外科有关科室收益为人民币5566.2万元,较2021年减少3.1%,占比从7.0%降至6.9%[96] - 骨科有关科室收益为人民币4421万元,较2021年减少12.8%,占比从6.2%降至5.5%[97] - 医院服务分部总计收益为人民币8.06743亿元,较2021年减少1.8%[105] - 2022年上半年特殊服务总收益为8570万元,同比减少0.1%[112][114][118] - 2022年上半年贵宾医疗服务收益为5030万元,同比下降4.9%;生殖医学收益为2290万元,同比增长14.5%[118][119][121] - 报告期内康复及其他相关医疗服务分部收益为4940万元,同比增长11.7%[120][122] - 报告期内康复医院服务收益为2260万元,同比增长14.6%;康复中心服务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为2680万元,同比增长9.3%[126] - 康复医院服务收益同比增长14.6%至2260万元,康复中心服务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同比增长9.3%至2680万元[128] - 报告期内,仁康护理院老年医疗服务收入为660万元,同比增长27.0%[132][135] - 2021年集团缩减药品销售业务并整合,报告期内该业务无收入,2021年同期为70万元[134] - 2022年上半年医院服务收益为806743千元,2021年上半年为821346千元,同比下降1.8%,占总收益93.5%(2021年上半年为94.2%)[153][154][155] - 2022年上半年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为49416千元,2021年上半年为44247千元[153][154] - 2022年上半年老年医疗服务收益为6563千元,2021年上半年为5166千元[153][154] - 住院医疗服务收益4.443亿元,同比下降8.8%,占总收益51.5%[158] - 门诊医疗服务收益3.156亿元,同比增长12.1%,占总收益36.6%[158] - 体检服务收益4680万元,同比下降10.6%,占总收益5.4%[158]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4940万元,同比增长11.7%,占总收益5.7%[158] - 老年医疗服务收益660万元,同比增长27.0%,占总收益0.8%[158] - 药品及医疗耗材报告期无销售收益,2021年同期为70万元[158] 各业务线成本及毛利率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医院服务毛利率为10.1%,2021年上半年为15.6%[153][154] - 2022年上半年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毛利率为10.4%,2021年上半年为2.2%[153][154]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成本4.43亿元,同比增长2.4%[160] - 老年医疗服务收益成本430万元,同比增长3.0%[160] 医疗服务人次及手术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住院人次为29800人次,2021年为31300人次,2020年为26000人次[42] - 2022年门诊人次为692100人次,2021年为698500人次,2020年为566600人次[42] - 2022年体检量为72300人次,2021年为63000人次,2020年为45000人次[42] - 报告期住院人次总数减少至29761名,同比下降4.9%,每住院人次平均支出为14930.3元,同比下降4.1%[60][62][66] - 报告期病床整体利用率下降至61.2%,去年同期为69.1%,平均住院时间为6.7天,去年同期为7.2天[60][62][66] - 报告期门诊人次总数减少至692141名,同比减少0.9%,每名门诊病人平均支出为456元,同比增长13.1%[60][62][66] - 报告期外科手术总数减少至17826宗,同比减少8.2%[60][62] - 报告期体检人次为72278名,同比
康华医疗(03689)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5-12 08:4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益为195394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2020年为1745023千元人民币[7] - 2021年公司毛利为35274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0%,2020年为263155千元人民币[7]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18.1%,同比增加3.0个基点,2020年为15.1%[7] - 2021年公司经调整EBITDA为30811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8%,2020年为196493千元人民币[7] - 2021年公司总负债为123017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6%,2020年为1046399千元人民币[7] - 2021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42683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2020年为1332530千元人民币[7] - 2021年公司合并收入为19.539亿元,同比增长12.0%[49] - 2021年公司综合溢利为6690万元,2020年亏损5010万元[52][54] - 2021年公司综合收入为19.539亿元,同比增长12.0%[53] - 2021年公司整体经营利润率从2020年的15.1%上升至18.1%[52][54] - 2021年公司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56.8%至3.081亿元,2020年为1.965亿元[56][59] - 公司2021年综合收入为人民币19.539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17.45亿元,同比增长12.0%[68] - 公司2021年综合利润为人民币6690万元,2020年为亏损人民币5010万元[74] - 公司2021年对康心医院现金产生单元确认商誉减值损失人民币1550万元,2020年对康心医院现金产生单元和安徽桦霖现金产生单元合计确认商誉减值损失人民币7740万元[74] - 公司整体经营利润率从2020年的15.1%提升至2021年的18.1%[74] - 公司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56.8%,达到人民币3.081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1.965亿元[75] - 2021年度综合溢利为6690万元,2020年为亏损5010万元[77] - 2021年康心医院现金产生单位商誉确认减值亏损1550万元,2020年康心医院及安徽樺霖现金产生单位商誉减值亏损共7740万元[77] - 整体经营利润率从2020年的15.1%上升至2021年的18.1%[77] - 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56.8%至3.081亿元,2020年为1.965亿元[78] - 2021年公司总收益为1953944千元,2020年为1745023千元[194][195]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18.1%,2020年为15.1%[194][195] 各业务线就诊人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门诊人次为1487.7千人次,2020年为1358.5千人次,2019年为1753.3千人次[12] - 2021年住院人次为67.5千人次,2020年为56.6千人次,2019年为75.6千人次[12] - 2021年体检人次为170.7千人次,2020年为167.4千人次,2019年为185.6千人次[13] - 2021年住院就诊总人数增至67,546人,同比增长19.4%;门诊就诊总人数增至1,487,674人,同比增长9.5%[49] - 2021年住院人次总数增至67,546名,同比增长19.4%;门诊人次总数上升至1,487,674名,同比增长9.5%[53] - 住院人次总数增至67546名,2020年为56589名,同比增加19.4%[82][83][85] - 门诊人次总数上升至1487674名,2020年为1358516名,同比增加9.5%[82][83][85] - 外科手术总数增加至46647宗,2020年为39170宗,同比增加19.4%[82][83] - 体检人次增至170702名,2020年为167388名,同比增加2.0%[85] - 两间康复医院门诊人次28761名,住院人次2255名,较2020年减少[149][151] - 2021年集团共施行46647例手术,2020年为39170例,同比增加19.1%;其中三、四级复杂手术13687例,2020年为15346例,同比减少10.8%[132][136]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骨科有关科室收益为430529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326554千元人民币[17] - 2021年医院服务板块收入为18.395亿元,同比增长13.5%,主要因自有医院就诊量增加[49] - 2021年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入为1.015亿元,同比增长1.1%[50] - 2021年康复医院服务收入降至4080万元,同比下降36.4%[50] - 2021年康复中心服务及其他医疗服务(尤其是儿童康复业务)收入增至6070万元,同比增长67.7%,主要因儿童康复服务显著增长[50] - 2021年仁康护理院老年医疗服务收入为1220万元,同比增长84.8%,主要因业务运营成熟及需求上升[51] - 2021年医院服务收益为18.395亿元,同比增长13.5%[53] - 2021年康复及其他相关医疗服务收益为1.015亿元,同比增长1.1%;康复医院服务收入同比下降36.4%至4080万元;康复中心服务及其他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7.7%至6070万元[53] - 2021年老年医疗服务收益为1220万元,同比增长84.8%[53] - 公司旗下康华医院和仁康医院收入分别增加12.4%和22.8%,康心医院收入较2020年温和下降2.1%[68] - 公司康复及其他相关医疗服务分部2021年收入为人民币1.015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1.004亿元,同比略增1.1%[71] - 公司康复医院运营收入下降36.4%,康复中心服务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增长67.6%[71] - 公司医院服务分部收入从2020年的人民币16.205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18.395亿元,增长13.5%[74] - 公司老年医疗服务分部收入从2020年的人民币660万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1220万元[74] - 医院服务部门收益从2020年的16.205亿元增加13.5%至2021年的18.395亿元[77] - 老年医疗服务部门收益从2020年的660万元增至2021年的1220万元[77] - 报告期内康华医院收益15.26亿元(2020年:13.573亿元),同比增长12.4%[101][103] - 2021年仁康医院收益为人民币275.6百万元,2020年为人民币224.6百万元,同比增长22.7%[111][114] - 2021年康心医院收益为人民币3780万元,2020年为人民币3860万元,同比下降2.1%[126][127] - 2021年集团各主要医学专科收入均有增长,妇产科相关科室收入同比增长3.1%,仍为最大医学专科[129][133] - 2021年医学美容、肿瘤科、儿科、体检科、肾脏科和内科相关科室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9.2%、26.7%、26.3%、25.8%、19.8%和11.3%[129][134] - 2021年集团特殊服务总收入为人民币1.736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1.572亿元,同比增长10.4%[135] - 妇产科有关科室收益同比增长3.1%,未恢复到2019年正常水平[137] - 医学美容、肿瘤科、儿童医学、体检科、肾脏科及内科有关科室收益同比分别增长39.2%、26.7%、26.3%、25.8%、19.8%及11.3%[137] - 2021年特殊服务总收益为1.736亿元,同比增加10.4%[138] - 2021年贵宾医疗服务收益为1.001亿元,同比增长7.2%[141][143] - 2021年生殖医学收益为4690万元,同比增长7.6%[142][143] - 激光治疗收益同比增长38.4%,整形美容外科收益同比增长1.7%[145] - 康复及其他相关医疗服务收益为1.015亿元,同比增加1.1%[148][150] - 2021年康复医院服务收入同比下降36.4%至4080万元,2020年为6420万元[154] - 2021年康复中心服务及其他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7.7%至6070万元,2020年为3620万元[154] - 2021年药品销售收益同比减少96.0%至70万元,2020年为1750万元[154] - 2021年仁康护理院提供老年医疗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84.8%至1220万元,2020年为660万元[158][160] - 2021年公司康复业务整体收入温和增长1.1%[154] - 2021年医院服务收益为1839500千元,同比上升13.5%,占总收益94.1%;2020年为1620500千元,占比92.9%[194][195][198] - 2021年住院医疗服务收益为1079600千元,同比上升10.4%,占总收益55.3%;2020年为977900千元,占比56.0%[198] - 2021年门诊医疗服务收益为616800千元,同比增加16.6%,占总收益31.6%;2020年为528800千元,占比30.3%[198] - 2021年体检服务收益为143100千元,同比增加25.9%,占总收益7.3%;2020年为113700千元,占比6.5%[198] - 2021年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为101507千元,2020年为100411千元[194][195] - 2021年销售药品收益为726千元,2020年为17538千元[194][195] - 2021年老年医疗服务收益为12236千元,2020年为6622千元[194][195]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为1.015亿元,同比增加1.1%,占集团总收益5.2%[200] - 康复医院服务收益降至4080万元,同比下降36.4%[200] - 康复中心服务及其他医疗服务收入增至6070万元,同比增长67.7%[200] - 销售药品及医疗消耗品收益降至70万元,同比下降96.0%,占集团总收益0.04%[200] - 老年医疗服务收益为1220万元,同比增长84.8%,占集团总收益0.6%[200] - 2020年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为1.004亿元,占集团总收益5.8%[200] - 2020年康复医院服务收益为6420万元[200] - 2020年康复中心服务及其他医疗服务收入为3620万元[200] - 2020年销售药品及医疗消耗品收益为1750万元,占集团总收益1.0%[200] - 2020年老年医疗服务收益为660万元,占集团总收益0.4%[200] 医院荣誉与项目成果 - 2021年康华医院19个项目获东莞社会科技发展项目批准及支持[30][32] - 2021年康华医院检验科被评为东莞临床重点专科[30][32] - 2021年康华医院入选民营医院百强单体医院、粤港澳大湾区医院百强等多项荣誉[30][32] - 2021年康华医院与东北大学联合项目获2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及支持[30][32] - 2021年1月,合肥康华康复医院获得ISO9001、ISO45001和GB/T24001–2016/ISO14001:2015认证[42][44] - 2021年12月,合肥康华康复医院成为安徽省妇幼保健协会会员单位[42][44] - 2021年7月,仁康护理院获得《南粤家政服务》项目老年护理员培训机构资质[43][45] - 2021年康华医院19个项目获东莞社科科技发展项目批准支持,与东北大学联合项目获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94][96] - 2021年康华医院检验科被评为东莞临床重点专科,还获多项百强、示范等荣誉[94][96] - 2021年康华医院推出DRGs医院质量评估系统,信息科不到6个月完成HIS与省医保平台接口,全年优化超120个信息流程[95][97] - 2021年康心医院介入中心开展首例经腋静脉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等多项新技术[112][115] - 2021年康心医院成功通过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评估、国家健康促进
康华医疗(03689)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3 08: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14.5%至8.715亿元人民币[7] - 综合收入为人民币8.715亿元,同比增长14.5%[19][20] - 总收益同比增长14.5%至人民币8.715亿元[99][101] - 公司毛利同比增长77.4%至1.298亿元人民币[7] - 毛利同比增长77.4%至人民币1.298亿元[99][101] - 总毛利同比增长77.45%至人民币129.8百万元(2020年同期:人民币73.2百万元)[124] - 除税前溢利同比增长128.8%至3584.3万元人民币[7]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111.7%至1479.9万元人民币[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同比增长129.0%至3087.5万元人民币[7] - 综合溢利人民币1480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1.262亿元[23] - 报告期溢利为人民币14.8百万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26.2百万元[149][150] - 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30.9百万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06.3百万元[149][1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收益成本同比增长7.8%至人民币7.416亿元[99][101] - 医院服务分部成本为人民币6.936亿元,同比增长6.3%[112][114] - 康复服务成本为人民币4330万元,同比增长55.3%[117]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成本同比增长55.3%至人民币43.3百万元(2020年同期:人民币27.9百万元)[121] - 药品销售分部收益成本同比下降87.6%至人民币0.6百万元(2020年同期:人民币4.9百万元)[121] - 老年医疗服务收益成本同比增长57.4%至人民币4.2百万元(2020年同期:人民币2.7百万元)[121] - 2021年上半年行政开支同比下降16.1%至人民币103.4百万元,主要因行政人员成本减少至人民币36.9百万元[143] - 维修保养开支同比增加至人民币9.7百万元,因业务运营能力较低期间进行更多升级维护[143] - 折旧及摊销费用减少至人民币18.0百万元[143]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9.6%至人民币10.2百万元,其中银行贷款利息为人民币8.7百万元[145] - 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为人民币5.9百万元,因适用IFRS 16准则[145] - 资本化利息金额为人民币4.4百万元,计入合格资产成本[145] - 所得税费用同比激增1,086.9%至人民币21.0百万元,主要因康华医院和仁康医院利润增加[146]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21.0百万元,同比增加约1,086.9%[148] 各医院表现 - 康华医院录得收益人民币672.2百万元,同比增长9.7%[35] - 康华医院收入增长9.7%[19][20] - 仁康医院录得收益人民币130.1百万元,同比增长45.8%[38] - 仁康医院收入增长45.8%[19][20] - 康心医院2021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19.0百万元,同比下降1.7%[43] - 康心医院收入下降1.7%[19][20] 各科室收入表现 - 妇产科收入人民币122,077千元,同比增长4.0%[47] - 医学美容科收入人民币24,062千元,同比增长49.4%[47] - 儿童医学科收入人民币19,700千元,同比增长81.2%[47] - 体检科收入人民币52,321千元,同比增长92.6%[47] - 其他临床科室收入人民币138,101千元,同比增长40.4%[47] - 心血管科室收入人民币92,703千元,同比下降6.8%[47] - 妇产科收入同比增长4.0%[51] - 心血管科收入同比下降6.8%[51] - 儿科收入同比增长81.2%[51] - 医美收入同比增长49.4%[51] - 体检收入同比增长92.6%[51] 服务量指标 - 门诊人次从26万人次增至31.3万人次[11] - 住院人次从56.66万人次增至69.85万人次[11] - 体检人次从4.5万人次增至5.67万人次[11] - 住院人次31,308次,同比增长20.3%[27] - 门诊人次698,486次,同比增长23.3%[27] - 手术量19,416次,同比增长8.0%[27] - 住院人次总数增加至31,308名,同比增长20.3%[28] - 门诊人次总数增加至698,486名,同比增长23.3%[28] - 外科手术总数增加至19,416宗,同比增长8.0%[28] - 体检人次为56,726次,同比增长26.0%[32] - 康心医院门诊人次达10,244次,同比增长43.1%[43] - 康心医院住院人次达832次,同比增长24.6%[43] - 康心医院心血管手术量280台,同比增长16.7%[43] - 2021年上半年总手术量19,416例,同比增长8.0%[51] - 三级和四级复杂手术量7,218例,同比增长1.9%[51] 特殊服务表现 - 特殊服务总收入8580万元,同比增长9.6%[54] - 生殖医学收入2000万元,同比增长11.8%[54] - 特殊服务总收益同比增长9.6%至8578.8万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7830.5万元人民币)[58] - 贵宾医疗服务住院人次同比增长16.6%至827人次(2020年同期:709人次)[58] - 贵宾医疗服务门诊人次同比增长29.0%至19675人次(2020年同期:15251人次)[58] - 生殖医学门诊人次同比增长32.2%至21173人次(2020年同期:16017人次)[58] - 生殖医学收益同比增长11.8%至1996.3万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1784.9万元人民币)[58] - 激光治疗收益同比增长79.2%至1087.2万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606.6万元人民币)[58] 康复及老年医疗服务表现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入人民币4420万元,同比增长40.7%[23]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同比增长40.7%至4420万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3150万元人民币)[59][62] - 康复中心服务收益同比增长163.3%至2450万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930万元人民币)[62]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增长40.6%至人民币4424.7万元[99][101]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420万元,同比增长40.7%,占总收入5.1%[106][108] - 老年医疗服务收益同比增长215.8%至520万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160万元人民币)[70] - 老年医疗服务收入人民币5.2百万元,同比增长215.8%[72] - 老年医疗服务收益增长215.8%至人民币516.6万元[99][101] - 老年医疗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20万元,同比增长215.8%,占总收入0.6%[111][113] 药品销售表现 - 药品销售收益同比下降88.5%至70万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630万元人民币)[63] - 药品销售收益下降88.5%至人民币72.6万元[99][101] - 药品及医疗耗材销售收入为人民币70万元,同比下降88.5%,占总收入0.1%[110][113] 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从9.6%提升至14.9%[7] - 集团整体毛利率从9.6%提升至14.9%[99][101] - 整体毛利率提升至14.9%(2020年同期:9.6%)[124] - 医院服务毛利率显著提升6个百分点至15.6%[99][101] - 老年医疗服务毛利率从-63.3%改善至18.6%[99][101] - 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283.9%至1.111亿元人民币[7] - 经调整EBITDA为人民币1.111亿元,同比增长284.4%[25][26] 运营效率指标 - 每名住院病人整体平均支出为人民币15,567.7元,同比下降13.4%[28] - 病床整体利用率增加至69.1%[28] - 每名门诊病人整体平均支出为人民币403.2元,同比增长0.9%[28] - 每名体检病人平均支出为人民币922.3元,同比增长52.9%[32] - 药品成本占总收益成本比例下降至25.7%(2020年同期:28.0%)[122] - 医疗耗材成本占比上升至27.9%(2020年同期:26.1%)[122] - 员工成本占比下降至31.1%(2020年同期:32.3%)[122] - 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45.2天,较2020年末的49.0天减少[156][159] 现金流和流动性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人民币1.5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92.2%[173][174] - 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1.636亿元,同比增长26.7%[173] - 经调整EBITDA大幅改善,推动经营现金流显著增长[174] - 公司保持强劲财务地位,拥有充足流动性满足未来12个月营运资金需求[167]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63.6百万元,同比增长26.7%[178]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2.0百万元,去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出27.8百万元[17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134亿元,较2020年末的人民币1.797亿元增长18.8%[167] 资本开支和投资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人民币32.7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6.1百万元[154] - 在建工程支出人民币44.4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35.1百万元[154] - 资本开支为人民币77.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43.1百万元大幅增加[180][183] - 公司投资保本结构性存款产品以提升闲置现金回报[131] - 金融资产投资总额达人民币5.705亿元,较2020年末的人民币4.677亿元增长22.0%[167] - 投资组合基金规模为人民币7050万元,较2020年末的人民币6770万元增长4.2%[167] - 结构性短期银行存款达人民币5亿元,较2020年末的人民币4亿元增长25.0%[167]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使用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782.6百万元[181][184] - 已动用73.6百万元(9.4%)作为一般营运资金[182][185] - 已动用134.7百万元(17.2%)用于业务扩张和设施升级[182][185] - 已动用158.8百万元(20.3%)用于业务收购及潜在收购[182][185]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计7.826亿人民币,截至2021年6月30日未动用金额为4.154亿人民币[188] - 扩大营运实力及多学科诊治能力部分已动用1.262亿人民币,占该部分总额2.817亿人民币的44.8%[188] - 通过选择性并购扩大中国医疗业务已动用1.588亿人民币,占该部分总额2.739亿人民币的58.0%[188] - 营运资金部分已动用0.736亿人民币,占该部分总额0.783亿人民币的94.0%[188] - 医院管理营运部分全额未动用,金额为0.783亿人民币[188] 债务和融资 - 集团获得新银行贷款融资总额6.2亿人民币,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提取3.154亿人民币[191] - 有抵押银行贷款账面值从2020年末2.578亿人民币增至2021年6月末2.836亿人民币[191] - 融资租赁合同总额2.0亿人民币,2019年已提取0.66亿人民币,实际年利率6.74%[196] - 银行贷款实际年利率从2020年末5.84%微降至2021年6月末5.82%[193] - 新筹集银行贷款人民币30.0百万元[178] - 向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获得垫款净额人民币45.6百万元[178] - 偿还租赁负债人民币14.8百万元[17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使用权资产为人民币371.7百万元,较2020年末的人民币382.8百万元减少[154] - 应收账款增至人民币230.4百万元,其中78.9%账龄在90天内[156][159]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拨备增至人民币625.9百万元,较2020年末的人民币516.9百万元增加[158][161] - 公司净流动资产为人民币2.986亿元,较2020年末的人民币2.944亿元略有增加[164][165] - 公司净资产达到人民币14.223亿元,较2020年末的人民币14.075亿元有所增长[164][165] - 医疗设备抵押担保账面净值从2020年末0.455亿人民币降至2021年6月末0.389亿人民币[196] - 公司质押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净值为人民币3890万元,较2020年末的4550万元减少14.5%[200]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5.8百万元,同比下降0.3%[131] - 银行及其他利息收入下降至人民币0.9百万元(对比2020年同期:人民币2.6百万元)[13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收入增至人民币4.7百万元(对比2020年同期:人民币3.1百万元)[131] - 租金收入下降至人民币1.8百万元(对比2020年同期:人民币2.9百万元)[131] - 其他开支、收益及亏损录得净收益人民币2.6百万元(对比2020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2.9百万元)[13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收益为人民币3.7百万元(对比2020年同期:公平值亏损人民币2.6百万元)[131] - 净汇兑亏损人民币1.0百万元(对比2020年同期:净汇兑收益人民币1.3百万元)[131] - 捐赠支出为人民币0.1百万元(对比2020年同期:人民币1.4百万元)[131]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减值亏损录得拨备拨回净额人民币1.3百万元(对比2020年同期:零)[134] - 安徽桦霖集团商誉账面值约为人民币29.1百万元,康心医院商誉账面值约为人民币15.5百万元,均未进一步减值[140] - 有效税率达58.7%,因康心医院亏损未确认税务亏损抵扣[146] - 实际税率为58.7%,去年同期为-1.4%[148] 医疗纠纷和承约事项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未了结医疗纠纷索赔总额约人民币550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680万元下降19.1%[200] - 报告期内公司计提医疗纠纷拨备人民币300万元,较2020年同期的130万元增长130.8%[20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签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约为人民币2.233亿元,较2020年末的2.555亿元减少12.6%[200] - 2020年12月31日医疗纠纷索赔总额为人民币680万元[200] - 2020年同期(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医疗纠纷拨备为人民币130万元[200] - 2020年12月31日资本承约为人民币2.555亿元[200] - 公司确认无重大或然负债或担保事项影响财务状况[200] 管理层讨论和战略举措 - 公司加速在线医院建设,2020年正式部署在线医疗服务[86] - 集团将药品集中采购常态化、制度化[82] - 集团提高住院床边结算功能和在线费用结算使用率[87] - 在线医疗平台促进康华医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86] - 中央集采对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82] - 老年医疗服务中心床位数量从60张增加到108张,利用率达96%[72] - 仁康护理院床位利用率接近100%[72] - 三期老年中心大楼已开始动工[72] - 2021年下半年开始建设综合老年医疗设施[73] - 新冠疫情导致2020年部分业务暂时停运,但医院和康复中心已恢复正常运营[143]
康华医疗(03689)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8 08: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0年总收益为17.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9] - 综合收益为人民币17.45亿元,同比下降10.8%[48] - 公司2020年综合收益为人民币17.45亿元,同比下降10.8%[61] - 集团总收益同比下降12.3%,从2019年的人民币1,848,168千元降至2020年的人民币1,620,452千元[116] - 医院服务分部收益为人民币16.205亿元,同比下降12.3%[48] - 医院服务部门收益为人民币16.205亿元,同比下降12.3%[61]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分部收益为人民币1.004亿元,同比增长15.3%[48] - 康复及其他相关医疗服务部门收益为人民币1.004亿元,同比增长15.3%[64]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同比增长15.3%至人民币1.004亿元(2019年:8710万元)[132][133] - 医院服务收益为人民币16.20452亿元,同比下降12.3%,占总收益92.9%[179]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为人民币1.004亿元,同比上升15.3%,占总收益5.8%[181] - 康復及其他醫療服務收益為人民幣100.4百萬元,同比增長15.3%,佔總收益5.8%[184] - 2020年毛利润为2.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4%[9] - 除税前亏损2608.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2%[9]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2537.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4.2%[9] - 年度综合亏损为人民币5,010万元,对比去年盈利4,870万元[50][5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2,540万元,对比去年盈利7,430万元[50][52] - 公司综合亏损达人民币50.1百万元,而2019年为年度溢利人民币48.7百万元[67] - 集团总毛利同比下降32.4%至人民币2.632亿元,毛利率降至15.1%(2019年:人民币3.894亿元,毛利率19.9%)[191] - 毛利率为15.1%,同比下降4.83个百分点[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医院服务收益成本減少至人民幣1,391.2百萬元,同比下降6.2%[189] - 康復服務收益成本為人民幣69.8百萬元,同比增長3.3%[189] - 藥品銷售收益成本為人民幣14.0百萬元,同比下降2.8%[189] - 老年醫療服務收益成本大幅增至人民幣6.9百萬元,同比激增960.8%[189] - 藥品成本佔總收益成本比例降至27.6%(2019年:30.8%)[189] - 醫療消耗品成本佔總收益成本26.7%(2019年:27.9%)[189] - 員工成本佔總收益成本31.8%(2019年:30.1%),員工相關成本總額微增0.2%[189] 各条业务线表现:医院服务 - 康华医院收益同比下降12.7%[61] - 仁康医院收益同比下降5.8%[61] - 康心医院收益同比下降29.6%[61] - 康华医院收入为人民币13.573亿元,同比下降12.7%[77][80] - 仁康医院收入为人民币2.246亿元,同比下降5.8%[91] - 仁康医院2020年收益为人民币224.6百万元,同比下降5.8%[94] - 康心医院2020年收益为人民币38.6百万元,同比下降29.6%[102] - 住院医疗服务收益为人民币9.779亿元,同比下降13.9%,占总收益56.0%[179] - 门诊医疗服务收益为人民币5.288亿元,同比下降13.3%,占总收益30.3%[179] - 体检服务收益为人民币1.137亿元,同比上升10.8%,占总收益6.5%[179] - 贵宾特殊服务收益占总收益9.0%,占医院服务分部收益9.7%[179] - 特殊服务总收益同比下降13.4%至人民币1.572亿元(2019年:1.815亿元)[127][129] - 贵宾医疗服务每住院人次平均支出同比增长22.0%至人民币24,270.9元(2019年:19,895.0元)[127][129] - 生殖医学收益同比下降17.3%至人民币4360万元(2019年:5270万元)[128][130] - 激光治疗收益同比增长16.8%至人民币1565.4万元(2019年:1339.7万元)[132] - 医院服务毛利率为14.1%,康复服务毛利率为30.5%[175] 各条业务线表现:科室及专科 - 心血管相关科室收益同比下降22.2%,从2019年的人民币254,476千元降至2020年的人民币197,902千元[116] - 妇产科相关科室收益同比下降17.9%,从2019年的人民币312,596千元降至2020年的人民币256,581千元[116] - 肿瘤科相关科室收益同比增长5.2%,从2019年的人民币51,153千元增至2020年的人民币53,823千元[116] - 肾脏科相关科室收益同比增长19.2%,从2019年的人民币43,807千元增至2020年的人民币52,218千元[116] - 体检科收益同比增长10.9%,从2019年的人民币102,561千元增至2020年的人民币113,697千元[116] - 儿童医学相关科室收益同比下降48.4%,从2019年的人民币65,279千元降至2020年的人民币33,702千元[116] - 妇产科、心血管科、内科、普通外科及神经科五大专科占集团医院服务分部总收益的54.7%(2019年:57.0%)[121][122] - 妇产科相关专科收益同比下降17.9%,主要因疫情期间孕妇就诊量减少[123][124] - 心血管相关专科收益同比下降22.2%,主因康心医院收益减少及非紧急手术重新安排[123][124] - 儿科相关专科收益同比大幅下降48.4%,主因全国居家政策及儿童避免就医[123][124] - 肿瘤相关专科收益同比增长5.2%,肾科相关专科收益同比增长19.2%,因需求较不受疫情影响[123][124] 各条业务线表现: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 - 安徽桦霖康复中心于2020年第二季度后半期恢复运营[64] - 合肥康华康复医院于2018年11月开始运营[64] - 康复服务患者就诊量在2020年下半年强劲反弹[64] - 公司拥有安徽桦霖57%的股本权益[64] - 安徽樺霖集團員工總數超過800名[135] - 安徽樺霖集團三間醫院共有360張註冊床位[135] - 2020年門診人次為32,046名,較2019年45,646名下降29.8%[135] - 2020年住院人次為2,941名,較2019年4,561名下降35.5%[135] - 2020年康復服務接待人數為2,436名,較2019年1,973名上升23.5%[135] - 合肥康华康复医院2020年开展Ilizarov手术等新技术包括内毒素注射技术和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42][44] - 合肥金谷医院与安医一附院高新院区烧伤科建立稳定核心临床转诊业务[42][44] 各条业务线表现:药品销售及老年医疗 - 药品销售收益同比下降5.6%至人民币17.54百万元(2019年:人民币18.58百万元)[153] - 藥品銷售收入為人民幣17.54百萬元,較2019年18.58百萬元下降5.6%[150] - 药品及医疗消耗品销售收益为人民币1754万元,同比下降5.6%,占总收益1.0%[182] - 藥品及醫療消耗品銷售收益為人民幣17.54百萬元,同比下降5.6%,佔總收益1.0%[184] - 老年医疗服务收益同比大幅增长296.4%至人民币6.62百万元(2019年:人民币1.67百万元)[156] - 其他收益(主要为老年医疗服务)为人民币662万元,同比上升296.4%,占总收益0.4%[183] - 老年醫療服務收益達人民幣6.62百萬元,同比大幅增長296.4%,佔總收益0.4%[185] - 仁康护理院二期增加48张注册床位,总床位达108张[48] - 仁康老年護理中心第一期擁有60張註冊床位,第二期新增48張床位[151] - 仁康老年護理中心於2020年4月獲省民政廳評為四星級養老機構[151] - 仁康老年護理中心於2020年8月成為社會保險制度定點醫療機構[151] - 仁康护理院二期新增48张注册床位并于2020年8月投入运营[154] - 仁康护理院于2020年4月获评四星级养老机构并开通医保结算[154] - 公司以人民币82.6百万元代价竞得地块土地使用权用于开发老年医疗设施[156] - 公司成功竞得一幅地塊的土地使用權,代價為人民幣82.6百萬元[168] - 公司開發綜合醫療設施,專注於老年患者及康復服務[168] - 老年医疗分部目前处于亏损运营状态,但管理层预期未来改善[156] 各地区表现:康华医院 - 康华医院成为东莞市首家开发运营在线护士预约平台的医院[37] - 康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过PCCM三级医院认证[38] - 康华医院获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5星能力评价及3A信用评级[38] - 康华医院成为CDQI"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示范中心)"[38] - 康华医院加入中国心衰中心联盟并成为中华骨髓库定点采集医院[38] - 康华医院成为东莞市首家自主研发并开通网约护士信息平台的医院[39] - 康华医院于2020年持续推进互联网医院试运行[39] - 康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正式取得三级医院PCCM达标证书[40] - 康华医院获评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能力评价五星及信用评价3A医院[40] - 康华医院互联网医院试运行以降低疫情对业务的影响[78][81]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获三级医院PCCM达标认证[79][81] - 康华医院获评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能力评价五星及信用评价3A医院[84][86] - 康华医院成为CDQI国家标准化房颤示范中心及中国心衰中心成员[84][86] - 康华医院住院人次同比下降26.1%至44,013次,门诊人次同比下降22.2%至1,039,428次[195] - 康华医院住院平均开支同比上升15.6%至人民币18,570.5元/次,门诊平均开支同比上升11.2%至人民币418.7元/次[195] - 康华医院体检人次同比下降24.5%至87,005次[195] - 康华医院体检平均开支同比大幅上升45.9%至人民币1,203.7元/次[195] 各地区表现:仁康医院 - 仁康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成立并引进高端人才[38] - 仁康医院成为东莞市首家荣获"全国PCCM科室规范化建设二级医院优秀单位"称号的二级医院[41][43] - 仁康医院新建肿瘤科,提供标准化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41][43] - 仁康医院2020年门诊人次304,127次,同比下降24.2%[94] - 仁康医院2020年住院人次11,243次,同比下降20.5%[94] - 仁康医院2020年完成近40,000例COVID-19核酸检测[98][99] - 仁康医院新建肿瘤科并完成PICC技术8例[98][99] - 仁康医院住院人次同比下降20.5%至11,243次,门诊人次同比下降24.2%至304,127次[195] - 仁康医院住院平均开支同比上升22.7%至人民币11,382.2元/次,门诊平均开支同比上升15.8%至人民币288.1元/次[195] - 仁康医院体检平均开支同比上升4.5%至人民币111.7元/次[195] 各地区表现:康心医院 - 康心医院被确定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医院电生理专项能力培训项目基地"[41][43] - 康心医院心内科2020年10月高分通过重庆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验收[41][43] - 康心医院组建30人重症医疗队并派遣150名医护人员支援隔离点[101][104] - 康心医院2020年门诊人次14,961次,同比下降8.9%[102] - 康心医院2020年住院人次1,333次,同比下降28.1%[102] - 康心医院2020年完成心血管手术486宗,同比下降33.0%[102] - 康心医院确认商誉减值损失人民币49.9百万元,相比2019年的人民币60.0百万元有所减少[110] - 康心医院住院人次同比下降28.1%至1,333次,门诊人次同比下降8.9%至14,961次[195] - 康心医院住院平均开支同比下降5.2%至人民币24,456.9元/次,门诊平均开支同比下降5.9%至人民币400.2元/次[195] 运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住院人次下降至56,589名,同比下降25.1%[48] - 门诊人次下降至1,358,516名,同比下降22.5%[48] - 住院人次同比下降25.1%至56,589名(2019年:75,568名)[71][74] - 门诊人次同比下降22.5%至1,358,516名(2019年:1,753,320名)[71][74] - 每名住院病人平均支出同比增长15.0%至人民币17,281.3元(2019年:人民币15,031.1元)[71][74] - 每个门诊病人平均支出同比增长11.9%至人民币389.3元(2019年:人民币347.8元)[71][74] - 外科手术总数同比下降15.1%至39,082宗(2019年:46,056宗)[71] - 体检人次同比下降9.8%至167,388名(2019年:185,634名)[74] - 集团手术总量同比下降15.0%,从2019年的46,094例降至2020年的39,170例[119] - 三、四级复杂手术量同比下降12.1%,从2019年的17,457例降至2020年的15,346例[119] - 病床整体利用率下降至65.2%(2019年:85.6%)[71][74] - 体检总人次同比下降9.9%至167,329次[19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国家医保局2020年11月颁布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指导意见[30] - 国家药监局同期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允许处方药线上分销[30] - 药品集中采购政策于2020年4月出台,公司正评估其降低采购成本的潜力[159][161] - 东莞市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方案强调"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160] - 疫情期间线上就诊率显著提升,公司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156] - 公司面臨醫保付費方式改革,迫使經營理念由收入增長轉為收入結構優化[164] - 公司採取大量預防措施應對COVID-19,確保醫院穩定運營[164] - 公司進入良性運作期,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和抗風險能力[164] - 公司將持續監控疫情最新動態,完善減少交叉感染及繼發感染的政策[164] - 公司有意抓住互聯網醫療服務、中西醫結合以及疫苗接種及醫保推廣的行業機遇[167] - 公司必須未雨綢繆,準備二零二四年的等級醫院複審[164] - 公司面臨醫院之間競爭加劇,由於疫情、產業結構對人口基數的影響,以及基層醫院服務能力提升[164] - 公司收益主要來自醫院服務、康復及其他醫療服務、藥品及醫療耗材銷售、以及其他醫療服務[173] 其他重要内容:疫情影响 - 2020年上半年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及外科手术量因疫情限制措施出现下降[27] - 2020年下半年康复服务量大幅增加[27] 其他重要内容:商誉减值 - 商誉减值亏损合共人民币7,740万元[50][52] - 确认商誉减值亏损合共人民币77.4百万元,主要涉及康心医院及安徽桦霖现金产生单位[67] - 集團確認商譽減值虧損人民幣27.5百萬元[141] 其他重要内容:其他收入 - 公司其他收入为人民币41.2百万元,同比增长39.2%[198]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收入为人民币16.4百万元,同比增长13.3%[198] - 租金收入为人民币5.4百万元,同比下降12.9%[198] - 政府补贴为人民币6.3百万元,同比增长800%[198] - 临床试验及相关收入
康华医疗(03689)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28 08:5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16.8%至7.61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9.14亿元人民币[7] - 公司综合收入为人民币7.61亿元,同比下降16.8%[21] - 集团总收益为人民币760.987百万元,同比减少16.8%[113] - 公司除税后亏损为1.26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盈利5554.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7.2%[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06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盈利6763.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7.2%[7] - 公司综合亏损为人民币1.262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5550万元[24]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26.2百万元,同比转亏[151][154] - 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06.3百万元,同比转亏[151][154]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31.8分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盈利20.2分人民币[7] - 经调整EBITDA同比下降79.4%至2809.6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37亿元人民币[7] - 经调整EBITDA同比下降79.4%至人民币28.1百万元(2019年同期:人民币136.6百万元)[2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收益成本为人民币687.813百万元,同比减少5.6%[113] - 医院服务分部收益成本同比下降6.0%至人民币6.523亿元[122] - 康复服务收益成本同比上升1.8%至人民币2790万元[122] - 药品销售成本同比下降27.9%至人民币490万元[122] - 其他分部(仁康护理院)收益成本同比激增2741.5%至人民币270万元,主因2019年底正式运营后人员及服务全面部署[127] - 员工相关成本总额同比增长10.8%,疫情期间未裁员[127] - 行政开支达人民币1.232亿元,同比增长9.1%[136] - 行政员工相关成本增至人民币5490万元,同比增长20.4%[136] - 折旧及摊销增至人民币1840万元,同比增长10.8%[136] - 集团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1.3百万元,同比增长63.8%[149][152] - 融资成本中银行贷款利息为人民币7.2百万元[149][152] - 融资成本中租赁负债利息为人民币6.4百万元[149][152] - 融资成本中利息资本化金额为人民币2.5百万元[149][152] 各医院表现 - 康华医院收入同比下降15.7%[21] - 康华医院报告期收益为人民币613.0百万元,同比下降15.7%[38] - 康华医院收入同比下降15.7%至人民币613.0百万元(2019年同期:人民币727.4百万元)[35] - 仁康医院收入同比下降23.4%[21] - 仁康医院报告期收益为人民币89.2百万元,同比下降23.4%[41] - 康心医院收入同比下降24.2%[21] - 康心医院报告期收益为人民币19.3百万元,同比下降24.2%[50] - 康心医院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19.3百万元,同比减少24.2%[51] 医疗服务量指标 - 公司门诊人次从去年同期的861.9千人次下降至566.6千人次[12] - 公司住院人次从去年同期的36.0千人次下降至26.0千人次[12] - 公司手术量从去年同期的8.4千台下降至7.1千台[12] - 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及外科手术量均有下降[17] - 住院人次同比下降27.7%至26,030人次(2019年同期:36,025人次)[28][31] - 门诊人次同比下降34.3%至566,568人次(2019年同期:861,872人次)[28][31] - 体检人次同比下降31.5%至52,305人次(2019年同期:76,307人次)[31] - 康华医院门诊人次同比下降34.9%至431,161人次,住院人次同比下降26.1%至20,862人次[35] - 康华医院门诊人次431,161次,同比下降34.9%[38] - 康华医院住院人次20,862次,同比下降26.1%[38] - 仁康医院门诊人次128,248次,同比下降33.3%[41] - 仁康医院住院人次4,500次,同比下降34.8%[41] - 康心医院心血管手术240例,同比下降30.0%[50] - 门诊人次7,159次,同比下降5.6%;住院人次668次,同比下降25.6%[51] - 心血管手术量240宗,同比下降30.0%[51] - 集团总手术量17,991例,同比下降14.3%;其中三四级复杂手术7,084例,同比下降15.5%[62] - 公司于2020年上半年共施行17,991例手术,同比减少14.3%[63] - 其中三、四级复杂手术为7,084例,同比减少15.5%[63] - 住院总人次下降27.7%,其中康华医院降26.1%,仁康医院降34.8%,康心医院降25.6%[130] - 门诊总人次锐减34.3%,康华医院降34.9%,仁康医院降33.3%,康心医院降5.6%[130] - 体检总人次下降31.2%,康华医院暴跌55.9%,但仁康医院逆势增长13.3%[130] 各专科科室收入表现 - 妇产科收入同比下降22.7%至人民币117,382千元,占集团医院收入16.3%[59] - 心血管科收入同比下降18.7%至人民币99,458千元,占比13.8%[59] - 儿科收入同比下降65.5%至人民币10,869千元,占比1.5%[59] - 肾脏科收入同比增长23.0%至人民币25,049千元,占比3.5%[59] - 肿瘤科收入同比增长2.6%至人民币25,782千元,占比3.6%[59] - 妇产科、心血管科、内科、普通外科及急诊医学科为前五大收益专科,合计占总收益58.4%[64][65] - 妇产科相关科室收益同比下降22.7%[68][69] - 心血管相关科室收益同比下降18.7%[68][69] - 儿科相关科室收益同比大幅下降65.5%[68][69] - 肿瘤科相关科室收益同比增长2.6%[68][69] - 肾脏科相关科室收益同比增长23.0%[68][69] 特殊服务及细分业务表现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150万元,同比下降11.6%[21] - 特殊服务总收益为人民币78.3百万元,同比下降13.5%[72] - 贵宾医疗服务收益同比下降4.5%至人民币5,234.8万元[75] - 生殖医学收益同比下降35.6%至人民币1,784.9万元[75] - 激光治疗收益同比增长14.4%至人民币606.6万元[75] - 特殊服务总收益同比下降13.5%至人民币7,830.5万元[75]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益同比下降11.6%至人民币3,150万元[76] - 药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630万元,同比下降28.7%[89][92] - 老年医疗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60万元,同比增长213.4%[96][99] - 住院医疗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2.7%至人民币4.68亿元,占总收入61.5%[118] - 门诊医疗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4.4%至人民币2.265亿元,占总收入29.8%[118] - 体检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9.3%至人民币2720万元,占总收入3.6%[118] - VIP特殊服务收入占总收入10.3%,占医院服务分部收入10.8%[118]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1.6%至人民币3140万元,占总收入4.1%[118] - 药品及医疗耗材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8.7%至人民币630万元,占总收入0.8%[120] - 老年医疗服务收入同比激增213.4%至人民币160万元,占总收入0.2%[121] - 医院服务收益同比减少17.0%至人民币721.6百万元[114] - 医院服务收益占总收益比例94.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114] 平均开支及运营效率指标 - 每住院人次平均支出同比上升20.8%至人民币17,977.6元(2019年同期:人民币14,883.7元)[28][31] - 每门诊人次平均支出同比上升15.0%至人民币399.7元(2019年同期:人民币347.6元)[28][31] - 每体检人次平均支出同比上升17.7%至人民币519.3元(2019年同期:人民币441.2元)[31] - 贵宾医疗服务的每名住院病人平均支出为人民币43,437.2元,同比增长45.6%[72] - 住院患者平均开支显著上升:康华医院增21.0%至19,292.8元,仁康医院增18.5%至10,959.8元[130] - 门诊患者平均开支增长:康华医院增16.0%至432.9元,仁康医院增11.4%至286.1元,康心医院增4.7%至440.3元[130] - 康华医院体检平均开支暴增78.9%至1,108.8元,仁康医院体检平均开支下降14.6%至105.2元[130] - 病床整体利用率下降至60.8%(2019年同期:80.6%)[28] 毛利率及盈利能力分析 - 公司毛利同比下降60.6%至7317.4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86亿元人民币[7] - 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0.3%下降至9.6%[7] - 集团整体毛利率为9.6%,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113] - 医院服务毛利率为9.6%,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113] - 药品销售毛利率为21.8%,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113] - 康复及其他医疗服务毛利率为11.4%,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113] - 其他业务毛利率为-63.3%,同比下降145.3个百分点[113] - 集团总毛利同比暴跌60.6%至人民币7320万元,毛利率降至9.6%(2019年同期:20.3%)[127] 商誉减值及资产影响 - 确认商誉减值损失合计人民币7600万元[24] - 集团确认康心医院商誉减值损失人民币48.5百万元(2019年度为人民币60.0百万元)[54][56] - 安徽樺霖集團商譽減值人民幣27.5百萬元,賬面值從人民幣56.6百萬元降至人民幣29.1百萬元[139] - 康心醫院商譽減值人民幣48.5百萬元,賬面值從人民幣65.4百萬元降至人民幣16.9百萬元[139] - 集团确认安徽桦霖商誉减值损失人民币2,750万元[85] 其他收入与开支 - 其他收入达人民币1580万元,同比增长14.6%[133]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收入降至人民币310万元,降幅56.9%[133] - 政府补贴大幅增至人民币21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00%[133] - 银行及其他利息收入增至人民币26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3%[133] - 其他开支、收益及亏损净亏损人民币290万元,去年同期为净收益490万元[136] - 汇兑收益净额人民币13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136]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人民币260万元,去年同期为收益580万元[136]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8百万元,同比下降93.9%[150][153] - 实际税率为-1.5%,同比下降35.2个百分点[150][153] 现金流及资金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26.3百万元,同比2019年65.7百万元下降60.0%[171][172]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129.2百万元,同比2019年103.8百万元扩大24.5%[17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人民币130.7百万元,同比2019年净增加5.2百万元[171]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29.2百万元,同比增长24.5%[176] - 额外存置人民币70.0百万元定期银行存款[176]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7.8百万元,去年同期为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人民币43.3百万元[176] - 偿还银行贷款人民币4.1百万元[176] - 已付利息人民币12.4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6.8百万元[176] - 租賃負債還款人民币13.4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0.7百万元[17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93.2百万元,较2019年末223.9百万元下降58.4%[165] - 定期银行存款(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05.7百万元,较2019年末37.0百万元增长185.7%[165] - 金融资产投资总额为人民币474.0百万元,较2019年末477.2百万元微降0.7%[165] - 投资组合基金规模为人民币74.0百万元,较2019年末77.2百万元下降4.1%[165] - 结构性银行存款保持人民币400.0百万元,与2019年末持平[165] - 公司维持超过12个月营运资金的充足流动性[165] - 投资产品期限不超过一年且优先选择合作超5年的银行发行[167] 资本开支及投资活动 - 2020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43.1百万元,同比下降24.7%(2019年同期:人民币57.2百万元)[178][181]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782.6百万元[179][18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动用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中:人民币72.4百万元(9.3%)用作一般营运资金;人民币134.2百万元(17.2%)用于扩大业务及升级设施;人民币157.8百万元(20.2%)用于业务收购[180][183] - 未动用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结余为人民币418.2百万元[180][183]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在建工程支出分别为人民币26.1百万元和人民币35.1百万元,用于升级医院服务能力和康心医院二期医疗设施建设[157] - 公司为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支付按金人民币107.1百万元,主要用于康心医院二期医疗设施建设和新医疗设备采购[157] - 已签约但未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为人民币343.6百万元(2019年12月31日:人民币332.0百万元)[195] 债务及融资情况 - 公司获得新银行贷款融资总额6.2亿元人民币用于二期医疗设施发展和康心医院运营[19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有抵押银行贷款账面值为2.134亿元人民币[192] - 工商银行4.2亿元固定资产贷款实际年利率为5.9%[192] - 工银租赁2亿元融资租赁安排实际年利率为6.74%[192] - 融资租赁安排中账面值5690万元的借款以医疗设备资产作抵押[192] - 质押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净值为人民币52.2百万元(2019年12月31日:人民币58.8百万元)[195] - 资产负债比率为16.0%(2019年12月31日:14.8%)[197] 管理层讨论和业务挑战 - 康复中心因疫情控制措施无法正常运作[21] - 康心医院面临专业人员流失及固定成本负担挑战[24] - 安徽樺霖集團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實際收益低於預期,導致管理層下調收益增長率預期[141] - 康心醫院2020年上半年實際收益低於預期,住院及門診人次未達最初預測[141] - 安徽地區醫護人員競爭激烈,短期內進一步加大員工成本壓力[141] - 重慶地區優質醫療人員競爭激烈,康心醫院2020年上半年流失關鍵醫療專家及人才[141] - 康心醫院固定成本增長速度快於原本預期的收益增長[144] - 安徽樺霖集團快速擴張導致固定成本及資本支出負擔沉重[141] - 收入增長放緩及成本增速加快導致安徽樺霖集團和康心醫院中短期現金流量預測下調[145] - 康心医院固定成本增长速率高于预期,具体包括薪资、维修及维护及其他固定行政开支[146] - 安徽桦霖集团及康心医院收益增长放缓且成本增加速率加快[146] - 疫情期间通过线上康复服务纳入财政支付减轻收入影响[86] - 互联网医院建设因疫情加速推进,获国家政策支持[97][100] - 老年护理业务目前处于亏损状态,预计随入住率提升改善[96][99] - 自有药品公司通过集中采购降低营业成本[89][92] - 药品集中采购政策于2020年4月推行,集团评估其降低采购成本潜力[98][101] 其他运营和财务数据 - 仁康医院获社保减免供款约人民币1.2百万元[40] - 仁康医院核酸测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