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润云(02167)

搜索文档
天润云(0216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5 09:2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13.8%至人民币2.687亿元[7][8] - 毛利润同比增长14.4%至人民币1.394亿元[7] - 毛利率为51.9%,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7] - 期内利润同比增长98.9%至人民币2767万元[7][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268.7百万元,同比增长13.8%[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人民币139.4百万元,毛利率为51.9%[28][30] - 期内利润增长至人民币27.6百万元[3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6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2024年同期:2.362亿元人民币)[10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1.3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2024年同期:1.219亿元人民币)[10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76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9%(2024年同期:1,391万元人民币)[102] - 基本每股盈利为15.93分人民币,同比增长99.4%(2024年同期:7.99分人民币)[102] - 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7,671千元,较上年同期的13,910千元增长98.9%[108][109] - 公司总收入为268.6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8%,其中中国内地收入为268.174百万人民币,香港收入为0.496百万人民币[119] 业务线收入表现 - SaaS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17.0%至人民币2.572亿元,占总收入95.7%[10] - 智能客户联络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238.7百万元,同比增长15.2%,占总收入88.8%[25] - AI智能体及ContactBot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18.5百万元,同比增长44.8%,占总收入6.9%[25] - VPC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8.3百万元,同比下降40.1%,占总收入3.1%[25][26] - 其他服务及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1百万元,同比增长33.9%[25] - SaaS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257.2百万元,同比增长17.0%,占总收入95.7%[25] - SaaS解决方案收入为257.21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7.0%,占收入总额的95.7%[123] - VPC解决方案收入为8.309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40.1%[123] - 其他服务及产品销售收入为3.14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4.0%[123]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及分销费用增加5.5%至人民币55.9百万元[32] - 行政费用增长41.8%至人民币24.4百万元[33] - 研发费用减少9.0%至人民币36.3百万元[34]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下降53.3%至人民币1.5百万元[35] - 提供服务成本为129.14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1%[125] - 应收账款减值损失为1.603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57.0%[125] - 研发费用为3,62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2024年同期:3,988万元人民币)[102] 客户指标和AI产品表现 - 年化经常性收入超1万元的SaaS客户达1357个,同比增长3.1%[10] - 客户留存率为71.8%,金额净留存率为108.0%[10] - 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客户购买AI产品[9] - AI智能体平台集成多个基础大模型包括通义千问、豆包等[9] 现金流和流动性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1.9百万元且无计息借款[4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10.5百万元(2024年同期净流出11.6百万元)[42][43]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0.7百万元(2024年同期净流出44.0百万元)[42][44] - 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41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1.366亿元人民币增长3.9%[105] - 流动比率为3.24倍(流动资产5.173亿元人民币/流动负债1.599亿元人民币)[105][106]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0,529千元,较上年同期的-11,589千元实现由负转正[111]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1,940千元,较期初的136,579千元增长3.9%[112]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729千元,较上年同期的-44,039千元大幅收窄[112] 资产和投资变动 - 合约资产减少37.5%至人民币0.7百万元[39] - 金融投资减少25.8%至人民币43.4百万元[40]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为1.32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1.074亿元人民币增长23.5%[105] - 应收账款及票据总额132,617千元,较2024年末107,364千元增长23.6%,其中12个月内账龄占比98.4%(130,506千元)[13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投资账面值43,381千元(2024年末:58,448千元),长期定期存款公允价值42,302千元(2024年末:35,947千元)[138] - 金融投资总额从2024年底的5.845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4.338亿人民币,降幅25.8%[144] - 长期按金公平值从2024年底的3.595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中的4.230亿人民币,增长17.6%[145] - 受限制现金非流动部分公平值从158万人民币微增至161万人民币[145] - 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非流动部分公平值从517万人民币增至882万人民币,增幅70.6%[145] 股权结构和董事持股 - 董事吴强直接持有公司240,000股股份占比0.14%,通过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82,297,000股占比47.30%[58] - 董事潘威通过控股公司持有13,500,000股股份,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82,537,000股占比47.43%[58][61] - 董事李晋通过控股公司持有8,370,000股股份,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82,537,000股占比47.43%[58][61] - 吴强持有关联公司天润融通31,840,284股股份占比61.63%[60][62] - 李晋持有关联公司天润融通2,883,468股股份占比5.58%[60] - 潘威持有关联公司天润融通2,618,700股股份占比5.07%[60] - 主要股东吴强及其一致行动人士合计控制公司47.43%股份(82,537,000股)[63][66] - 股东田溯寧通过Wisdom Extra Limited控制Fortune Ascend Holdings Ltd 17.85%股份(31,054,200股)[63][66] - 北京天创创润投资中心持有集团成员公司天润融通24.63%权益[65] 融资和资金运用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557亿港元[6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余额为4960万港元[69][70] - 75%所得款项(1.918亿港元) allocated for 核心技术提升及解决方案开发[69] - 研发资金动用进度放缓 原定2025年底的款项使用计划延期至2026年6月30日[69] - 20%所得款项(5110万港元) allocated for 品牌提升与销售团队扩张[69] - 5%所得款项(1280万港元) allocated for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69] 股权激励计划 - 股权激励计划相关股份总数上限为26,55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含库存股份)约15.26%[75] - 截至报告日股权激励计划已授出23,783,625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4.67%[75] - 当前可授予最高股份数目为2,766,375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59%[75] - 2025年1月1日及6月30日可授予购股权及奖励数目分别为2,735,042份和2,766,375份[75] - 未向单一合资格参与者设定具体授出股份数量上限[76] - 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至2031年5月13日[85] - 奖励须达成董事会订明的表现指标方可归属[77][81] - 受限制股份单位结算时通过股东名册登记方式交付股份[82] - 受限制股份解除托管后可自由转让(受法律及奖励条款限制)[83] - 奖励不可转让(除全资实体或信托安排外),违规将导致奖励失效[8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归属受限制股份单位总数为1,010,851单位,未归属受限制股份总数为500,000股[88] - 报告期内归属受限制股份单位431,342单位,无归属受限制股份[88] - 报告期内注销受限制股份单位18,667单位,失效受限制股份单位6,000单位[88] - 2023年1月3日授予的受限制股份单位于报告期内归属275,180单位(占该批次50%),归属前股份收市价为12.70港元[88][90] - 2024年1月15日授予的受限制股份单位于报告期内归属156,162单位(占该批次33.3%),归属前股份收市价为4.90港元[88][90] - 未归属受限制股份单位购买价为4.10港元,受限制股份购买价为4.10港元[90] - 紧接奖励归属前的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为2.35港元[90] - 公司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安排为人民币758千元[108]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公司未区分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职务,目前由吴强先生兼任[89]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体现独立性及权力平衡[92]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证券交易严格遵守《标准守则》规定[93]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额1,688千元,较2024年同期1,678千元微增0.6%[137] 税务和股息 - 期内即期税项支出为0.08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29.8%[130] - 期内总税务抵免为0.03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加200.0%[130] - 公司宣派每股普通股10港仙股息,总计15.924百万人民币[131] - 公司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人民币15,924千元[108]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99]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人民币6.5百万元,同比增长9.7%[31] - 公司总权益于期末为人民币517,442千元,较期初的507,453千元增长2.0%[108] - 公司保留利润为人民币126,968千元,较期初的115,221千元增长10.2%[108] - 每股基本盈利基于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73,665,298股计算(2024年同期:174,000,400股)[13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总成本为人民币31.3万元(2024年同期:33.8万元),出售资产账面净值2万元(2024年同期:0.1万元),实现出售净收益0.5万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0.1万元)[133] - 应付账款总额39,798千元,较2024年末28,744千元增长38.5%,其中12个月内账龄占比90.5%(36,017千元)[135] - 公司斥资37.7万元回购168,600股,期末库存股份达427,000股(2024年末:258,400股)[136] - 公司购回股份支出人民币377千元[108] - 公司汇兑差额产生损失人民币2,139千元[108]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 - 非上市股权投资采用企业权益价值/研发费用倍数(13.06-40.66倍)及40%缺乏市场适销性折让进行估值[142]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层级中第三层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估值敏感度显示:输入参数±5%变动将导致公允价值波动72-215千元[142] - 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投资总额为4.338亿人民币,其中第三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占3.367亿人民币[144] - 第二级公平值计量(可观察输入数据)的金融投资从2024年底的5.507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4.001亿人民币,降幅达27.3%[144] - 第三级公平值计量的金融投资年内确认公平值亏损12万人民币,期末余额为3.367亿人民币[144] - 第三级公平值计量期初余额3.379亿人民币,期末余额3.367亿人民币,变动幅度-0.4%[144] - 公司无任何按公平值计量或披露公平值的金融负债[145] - 期内金融资产及负债在第一级与第二级之间无转移,也无转入或转出第三级的情况[146] 术语定义 - 人工智能(AI)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使系统无需明确编程即可从经验中自动学习和改进的应用[155] - 自动语音识别(ASR)是一种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将语音转换为文本的技术[155] - 自然语言处理(NLP)是AI赋能进行文本及语音智能交互的功能[155] -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子集,能从非结构化或未标记数据中自主学习网络[155] - 软件即服务(SaaS)是云端软件许可及交付模式,软件及相关数据集中托管[155] - 虚拟私有云(VPC)是公有云的特殊类别,在公有云环境中托管且仅可由一名用户进入[155] -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管理公司与客户及潜在客户关系和互动的战略[155] - 云端指通过互联网按需向用户提供应用、服务或资源的可配置共享资源池[155] - 架构指信息系统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能力的组合架构[155] - 应用程序指在智能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软件[155]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员工总数为452人,研发部门174人占比38.50%,销售部门151人占比33.40%,运营部门94人占比20.80%,管理部门33人占比7.30%[50][5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资本承担[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或担保[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无抵押[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74,000,400股(含库存股份427,000股)[66] - 公司所有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内地[120]
天润云(02167)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08:38
股本与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0美元,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500,000,000股,面值0.0001美元/股,本月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173,573,400股,库存股份数目为427,000股,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74,000,400股,本月无增减[2]
天润云公布中期业绩 净利润2767.1万元 同比增长98.9%
智通财经· 2025-08-26 11:5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达2.6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8% [1] - 毛利润为1.3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4% [1] - 期内利润2767.1万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98.9% [1] - 每股盈利15.93分 [1] 收入构成与客户表现 - SaaS解决方案收入达2.57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0% [2] - SaaS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95.7% [2] - 年化经常性收入超1万元的SaaS客户达1357个 同比增长3.1% [2] - 客户留存率为71.8% 金额净留存率达108.0% [2] 战略与技术发展 - 公司坚持AI优先战略 将AI技术深度融入所有产品与服务 [1] - 2024年推出微藤AI智能体平台 集成多个基础大模型 [1] - AI产品已在消费电子、零售、家居家电及工业设备等行业成功部署 [1] - 上半年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客户购买AI产品 [1] 客户与行业覆盖 - 客户群覆盖技术、保险、汽车、教育、医疗保健及制造业等多个行业 [2] - 致力于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 定期评估客户留存表现 [2]
天润云(02167)公布中期业绩 净利润2767.1万元 同比增长98.9%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1:4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达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 [1] - 毛利润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 [1] - 期内利润2767.1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98.9% [1] - 每股盈利15.93分 [1] 收入构成 - SaaS解决方案收入达2.5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0% [2] - SaaS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95.7% [2] - 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SaaS解决方案收入增加 [1] 客户发展 - 年化经常性收入超1万元的SaaS客户达1357个,同比增长3.1% [2] - 客户覆盖技术、保险、汽车、教育、医疗保健、消费品和制造业等多个行业 [2] - SaaS客户留存率71.8%,金额净留存率108.0% [2] 人工智能战略 - 公司坚持AI优先经营战略,将AI技术深度融入所有产品和服务 [1] - 2024年推出微藤AI智能体平台,集成通义千问、豆包、文心一言、Kimi、DeepSeek和ChatGPT等多个基础大模型 [1] - AI产品已在消费电子、零售、家居家电、工业设备等行业企业客户中部署落地 [1] - 上半年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客户购买AI产品 [1]
天润云(02167) - 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
2025-08-26 11:34
提名委员会组成 - 由董事会委任,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 - 最少由3名成员组成,至少有一名不同性别董事[5] 运作规则 - 处理事务法定人数为两名,其一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 - 决议案经半数成员通过,书面决议全体签署也有效[8] 职责 - 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情况[9] - 物色董事人选并推荐[9] - 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9] - 检讨及评估董事履职情况[9] 其他 - 每次会议后向董事会报告[11] - 获授权要求公司雇员提供资料[11]
天润云(0216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1:33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13.8%至人民币2.687亿元[4][5] - 净利润同比增长98.9%至人民币2767万元[4][5] - 税前利润同比增长98.8%至人民币2763.8万元[4] - 公司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36.2百万元增长13.8%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68.7百万元[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2.687亿元,同比增长13.8%[21]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2760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98.6%[34] - 除税前利润人民币27.6百万元,同比增长98.6%[40][41] - 期内溢利(未经审核)从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3.91亿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27.671亿元,增长98.92%[61] - 除税前利润大幅增长98.8%,从2024年上半年的13.899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7.638亿元[64] - 总收入为268.6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8%(从236.15百万人民币)[73][77] - 除税前利润中提供服务成本为129.14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78] 毛利率和毛利 - 毛利率为51.9%较去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4] - 毛利同比增长14.4%至人民币1.394亿元[4] - 毛利润为人民币1.394亿元,毛利率为51.9%[24][26]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292亿元,同比增长13.1%[23]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3630万元,同比下降9.0%[30] - 研发费用从2024年的人民币36,271千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39,878千元,增幅为9.9%[57] - 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2.91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0.5%[7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为0.30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4.3%[78] SaaS解决方案业务表现 - SaaS解决方案收入增长17.0%至人民币2.572亿元占总收入95.7%[7] - 年化经常性收入超万元SaaS客户达1357家同比增长3.1%[7] - SaaS客户留存率为71.8%金额净留存率为108.0%[7] - SaaS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2.572亿元,占总收入95.7%,同比增长17.0%[21] - 随时间转移确认的收入为262.658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6.5%(从225.448百万人民币)[77] AI产品及解决方案表现 - 超过三分之一新客户购买AI产品[6] - 推出微藤AI智能体平台集成多款基础大模型[6] - 公司提供智能客户联络解决方案和AI智能体及ContactBot解决方案[12] - 智能客户联络解决方案已全面升级并进行AI原生改造[13] - 2025年公司通过整合AI智能体升级了ContactBot解决方案[14] - AI智能体具备复杂意图精准识别与多轮对话能力[15] - AI智能体可实现端到端业务流程自动化[15] - AI智能体支持智能人机协同与持续优化[15] - 公司提出“业务专家+AI员工”的未来组织构想[16] - 公司将对话型AI智能体打造为核心产品[17] - AI智能体及ContactBot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1855万元,同比增长44.8%[21] VPC解决方案业务表现 - VPC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831万元,同比下降40.1%[21][22] - VPC解决方案收入为8.309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40.1%(从13.879百万人民币)[77] - 于某一时点转移确认的收入为6.012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43.8%(从10.702百万人民币)[77] 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内地收入为268.17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9%(从235.429百万人民币)[73] - 香港地区收入为0.496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31.2%(从0.721百万人民币)[73] - 公司将在环渤海、华东、珠江三角洲和成渝地区扩大销售覆盖[17] 现金流和资金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19亿元,无计息借款[37]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053万元,同比改善119.1%[39]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人民币10.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使用现金净额人民币11.6百万元改善[40][41] - 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人民币0.7百万元,同比减少98.4%[42][43] - 购买金融资产付款人民币122.0百万元[42] - 定期存款净增加人民币6.6百万元(存放132.0百万元减提取138.6百万元)[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24年上半年的-11.589亿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10.529亿元[6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90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4.404亿元大幅改善[6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28.8%,从2024年上半年的110.189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41.94亿元[65][66] - 公司购回股份支出3770万元[65] - 短期存款规模维持在35亿元[66]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长42.3%,从2024年上半年的75.189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06.94亿元[6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应收账款增加人民币26.9百万元,同比减少9.4%[40][41] - 合约负债增加人民币11.3百万元[40] - 应收账款及票据从2024年的人民币107,364千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132,617千元,增幅为23.5%[59] - 金融投资从2024年的人民币70,201千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80,180千元,增幅为14.2%[59] - 现金及银行存款从2024年的人民币136,579千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141,940千元,增幅为3.9%[59] - 总流动资产从2024年的人民币485,421千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517,289千元,增幅为6.6%[59]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07.453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17.442亿元,增长1.97%[60]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4.763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59.869亿元,增长18.63%[60] - 应付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8.744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9.798亿元,增长38.46%[60] - 合约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1.894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3.156亿元,增长21.67%[60] - 保留利润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15.221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26.968亿元,增长10.20%[61] - 租赁负债(流动)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336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534亿元,下降44.22%[60] - 汇兑波动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4.5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2.361亿元,下降14.75%[61]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441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3.667亿元略有下降[64]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净额显著减少53.3%,从2024年上半年的3.317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48亿元[64] - 合约负债大幅增加640%,从2024年上半年的1.522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1.262亿元[64] - 应收账款减值损失为1.60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7.0%[7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新增购置成本为0.313百万元人民币[86] - 应收账款账面净值132.617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4.2%[87] - 应付账款总额39.798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8.5%[88] - 12个月内账龄应收账款占比98.4%[87] 员工和薪酬结构 - 研发人员174人占比38.5%,销售人员151人占比33.4%[49] - 公司总员工数452人[49]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2025年上半年总薪酬为人民币168.8万元,同比增长0.6%[91] 税务和外汇 - 无外汇对冲政策,汇兑损益微不足道[52] - 期内总税务抵免为-0.03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00.0%[83] - 香港子公司适用首200万港元应税利润8.25%优惠税率[81] 股份回购和库存股份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以总代价人民币37.7万元回购168,600股库存股份[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库存股份427,000股,较2024年底的258,400股增长65.2%[90] - 公司于报告期内回购168,600股普通股,总代价约408,008港元[108] - 回购股份最高价为每股2.7港元,最低价为每股2.05港元[108] 金融投资和公允价值计量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投资账面值为人民币4,338.1万元,较2024年底下降25.8%[92][98] - 长期定期存款公允价值为人民币4,230.2万元,较账面值高2.0%[92] - 非上市股权投资采用企业价值与研发费用倍数估值,倍数区间为13.06-40.66倍[96] - 非上市股权投资缺乏市场适销性折让率为40%[96] - 第三级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价值为人民币336.7万元,占金融投资总额的7.8%[98] - 结构性存款公允价值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模型计算[94] - 其他应收款项非流动部分公允价值为人民币88.2万元,较账面值低6.5%[92] - 第三级公允价值计量投资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3,367千元,较年初减少人民币12千元(约0.36%)[9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投资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3,367千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3,563千元[99] - 长期按金公允价值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42,302千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35,947千元增长17.7%[100] - 受限现金非流动部分公允价值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161千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158千元增长1.9%[100] - 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非流动部分公允价值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882千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517千元增长70.6%[100] - 报告期内金融资产及负债在第一级与第二级之间无转移,亦无转入或转出第三级情况[101]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结构 - 公司未区分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角色,目前由吴强先生兼任两项职务[102] - 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董事占比50%[104]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主席为具备专业资格的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志勇先生[106] - 公司已设立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107]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55.7百万港元[111] - 所得款项净额中75%(191.8百万港元)用于提升核心技术及解决方案开发[112] - 所得款项净额中20%(51.1百万港元)用于品牌提升及销售团队扩张[112] - 所得款项净额中5%(12.8百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1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9.6百万港元[112][113] - 报告期内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30.8百万港元[112] - 余下所得款项净额动用时间表延后至2026年6月30日[112] 股息政策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10] - 公司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人民币15.924亿元[61] 其他重要事项 - 无单一客户收入占比超过10%[76] - 所有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内地[74]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从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4.806亿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25.532亿元,增长72.44%[61]
别再靠加人提效了!天润云AI训练师正在重构客户服务模式
格隆汇· 2025-08-15 13:04
行业转型趋势 - 客户联络中心正从成本中心转变为驱动客户体验和业务增长的战略中枢[1] - AI技术加速发展彻底重塑行业角色 推动领先企业突破经营瓶颈并提高综合竞争力[1] - 传统模式高度依赖人力 面临人效瓶颈难以支撑增长需求[1] 新型组织形态 - 构建"业务专家+AI员工"协作模式实现人效提升与客户体验飞跃[2] - AI员工负责接待客户和解决问题 人类员工转向处理复杂需求及提供人性化支持[2] - 该模式使AI员工成为组织结构里的新同事 持续成长并提高效率[2] AI训练师核心价值 - AI训练师是企业组织转型的操盘手和战略职位[3] - 具备行业知识结构化 对话逻辑工程化 语义理解场景化三大核心能力[3] - 消弭机器逻辑与人类经验间的认知鸿沟 让AI员工既快速又准确地响应需求[3] - 在汽车行业案例中需理解客户真实意图并综合参数 场景 策略等多要素构建有效答案[3] - 成为企业争抢的稀缺人才 是驱动人效跃迁和客户满意双赢的关键角色[3] 天润融通培训计划 - 提供AI训练师精英计划 包含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课程[4][11] - 课程采用学练评用四维闭环设计 培训转化率较常规课程提升3倍[9] - 学员可获得官方认证证书 优秀成果入选客户案例库[10] - 包含大模型及智能体核心能力解析 Agent搭建 工作流搭建等实操内容[11] - 由拥有15年AI经验的产品负责人和多年行业经验的高级AI训练师主导[6][7]
天润云(02167.HK)拟8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4 09:07
董事会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议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中期业绩 [1] - 会议同时将处理其他事项 [1] 财务表现预期 - 公司预计2025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90% [2]
天润云(02167)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4 08:38
公司信息 - 公司为天润云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167[2] 董事会会议 - 董事会定于2025年8月26日开会[3] - 会议将审议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年未经审计中期业绩[3] 董事会成员 - 执行董事有吴强、潘威、李晋先生[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翁阳、李鹏涛、李志勇先生[4] 公告日期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14日[4]
天润云(02167)发盈喜 预计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超90%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12:47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人民币2.68亿元 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2.362亿元增长13% [1] - 公司预期同期净利润约人民币2700万元 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1390万元增长超过90% [1] 增长驱动因素 - 收入及纯利增长主要归因于SaaS解决方案收入增加 [1] - AI产品供应持续提升 通过改善特性及能力吸引新客户 [1] - AI技术有效优化研发流程 提高效率及产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