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 F&B(02108)

搜索文档
K2 F&B(02108)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6 09:0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2108[1,43] - 公司股份买卖单位为4,000股[45,46] 疫情相关情况 - 2020年初新冠疫情为新加坡经济带来挑战[50,53] - 2020年4月新加坡政府实施“阻断”措施,4月7日至6月1日学校和多数工作场所关闭,食肆仅开放外卖或外送[51,53] - 2020年6月2日新加坡进入“阻断”措施放宽第一阶段,低风险企业员工可复工,多数零售店关闭,食肆不可堂食[52,53] - 2020年6月19日进入第二阶段,更多活动恢复,食肆可堂食,每组最多5人[52,53] - 2020年12月28日进入第三阶段,措施进一步放宽,食肆堂食每组人数从5人增至8人[52] - 疫情期间,新加坡中央商务区食肆因关闭实体工作场所和居家办公政策收益减少[55][61] - 疫情期间,新加坡购物区酒店旁美食街因边境部分封锁游客不足而关闭[55][61] - 2021年前景因COVID - 19爆发持续不明朗,新加坡采取多项防控措施[146][147] - 2020年4月初新加坡政府宣布防控措施,要求非必要场所关闭,餐饮场所仅提供外卖或送餐服务,6月中旬起逐步解除[1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财年公司综合收益约3490万新加坡元,较2019财年的420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6.9%[67][68] - 2020财年公司综合纯利约220万新加坡元,较2019财年的52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57.5%[69][70] - 公司2020年产生经营现金流量约770万新加坡元,2020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20万新加坡元[71] - 2020财年公司收益约为3490万新加坡元,较2019财年的约420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710万新加坡元,降幅16.9%,主要因COVID - 19疫情影响[155] - 公司收益从2019财年约420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710万新加坡元或16.9%至2020财年约3490万新加坡元[158] - 出租物业租金收入从2019财年约55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00万新加坡元或17.9%至2020财年450万新加坡元[159][160] - 所消耗存货成本从2019财年约165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300万新加坡元或18.1%至2020财年约1350万新加坡元[172] - 员工成本在2019财年及2020财年分别约为1170万及830万新加坡元,占各期间收益约28.0%及23.8%,减少340万新加坡元或29.4%[173][174]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19财年约43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50万新加坡元或34.4%至2020财年约280万新加坡元[178] - 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开支从2019财年约18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40万新加坡元或23.2%至2020财年约140万新加坡元[179] - 2020财年未产生上市开支[179]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19财年约27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0万新加坡元或5.3%至2020财年约280万新加坡元[179] - 2020财年销售熟食、饮品及烟草产品收益为2825万新加坡元,占比80.9%;2019财年为3406.8万新加坡元,占比81.1%[162] - 2020财年出租物业租金收入为454.8万新加坡元,占比13.1%;2019财年为553.8万新加坡元,占比13.2%[162] - 财务成本从2019财年约14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0财年170万新加坡元,增长约23.9%[184] - 所得税开支从2019财年约3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8.6%至2020财年约28万新加坡元[185] - 2020财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未变现亏损约80万新加坡元[191][194] - 因收益减少,经营开支净减少约490万新加坡元[191][194] - 2020财年,集团未因外汇汇率波动面临重大困难或影响[199] - 集团采用审慎财务管理方法,2020财年保持健康流动性[200] 公司收购情况 - 2020年2月,公司以总代价2220万新加坡元收购九项相邻投资物业,3月24日完成收购[58][62] - 2020年9月,公司以总代价500万新加坡元收购一家咖啡店,2021年3月10日完成收购[59][62] - 2020年9月30日,集团行使选择权以500万新加坡元收购投资物业,2021年3月10日完成收购[191][194] - 2020年1月8日,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获选择权,2月14日行使,以2220万新加坡元收购物业,3月24日完成收购[192][195] - 2020年9月20日,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获选择权,9月30日行使,以500万新加坡元收购物业,2021年3月10日完成收购[193][196] 公司人员变动 - 2020年10月,朱佩诗女士担任执行董事,负责协助管理层监督并购及物业管理计划[66] - 朱志强49岁,自2004年起任职集团,2018年3月13日任董事,8月30日任执行董事等职,负责集团整体战略规划等[83][84] - 廖宝云50岁,自2004年1月任职集团,2018年3月13日任董事,8月30日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日常运营等[88][93] - 朱佩诗24岁,2018年8月30日任非执行董事,2020年10月10日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并购及物业管理[90][93] - 朱佩诗2012年12月加入集团,2015年1月和2016年3月获新加坡理工学院证书和文凭,2020年9月获新加坡理工大学学位[91][92][94] - Wong Loke Tan65岁,2019年2月1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提供独立判断[101][104] - Wong Loke Tan有超30年银行从业经验,1989 - 2003年在华侨银行,2003年7月 - 2016年6月在马来亚银行[102][104] - Wong Loke Tan是Union Steel Holdings Limited(BLA.SI)等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102][105] - Wong Loke Tan1996年5月获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3年3月获新加坡管理大学等机构董事行政文凭[103] - 朱志强自1993年5月起为E Teng What Fisheries独资经营者,自2002年7月起在Fu Chan Food Paradise工作[85][86] - 廖宝云1992年10月 - 2000年7月在E Teng What Fisheries任运营助理,2003年4月起在Fu Chan Food Paradise工作[89][93] - 盧有志先生54歲,於2019年2月1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為多個委員會成員[108][109] - 盧先生於1992年12月獲得新加坡法律教育委員會研究生法學實務課程證書,2011年8月成為新加坡仲裁學會資深會員,2016年4月獲委任為新加坡調解中心裁定人[110] - 盧先生於2010年2月至2018年11月為Metech International Limited獨立董事[114][115] - 馬雄剛先生53歲,於2019年2月1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為多個委員會成員[116] - 馬先生於1991年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會計學學士學位,有逾20年行業經驗[117][119] - 文潤華先生38歲,於2020年9月30日獲委任為公司秘書[120][122] - 崔珂維先生36歲,於2017年5月加入集團任財務總監,2018年8月晉升為首席財務官[126][127] - 崔先生有超過13年會計及財務工作經驗,曾在多家公司任職[128] 员工福利情况 - 2020财年,公司有19名员工从员工子女助学基金中受益[74][77] 公司业务调整 - 2020年1月,公司搬迁至现办事处以集合所有业务,提升效率及效益[57][62] - 公司将重新评估业务,发展计划集中于剥离不良资产、收购餐饮业务及品牌、扩展业务网络、翻新美食中心等[148][151][15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财年公司核心业务及收益结构不变,收益主要源于新加坡的店铺管理及餐饮档位业务分部[13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及管理19间美食中心,与2019年数量相同,2020年开设1间、结业1间[138][139][14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37间餐饮档位,较2019年的40间减少3间,2020年开设3间、结业6间[141][142][145] - 2020年结业的美食中心为位于购物区的美食街[142] - 2020财年公司销售受堂食限制影响,购物区餐饮场所因游客减少临时关闭,购物区美食街停业也影响了收益[157] 公司业务范围 - 集团所有经营业务均在新加坡,收益全部来自新加坡业务活动[198]
K2 F&B(02108)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28 09:0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8年3月1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9年3月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3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6,208千新加坡元,2019年同期为21,514千新加坡元[7]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093千新加坡元,2019年同期亏损63千新加坡元[7] - 2020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986千新加坡元,2019年同期亏损1,166千新加坡元[7] - 2020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35,221千新加坡元,2019年12月31日为112,986千新加坡元[12]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4,187千新加坡元,2019年12月31日为15,574千新加坡元[12]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3,905千新加坡元,2019年12月31日为10,045千新加坡元[12] - 2020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69,375千新加坡元,2019年12月31日为53,373千新加坡元[13]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66,128千新加坡元,2019年12月31日为65,142千新加坡元[1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705千新加坡元,2019年同期为1,441千新加坡元[1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201)千新加坡元,2019年同期为(8,057)千新加坡元[1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益16208千新加坡元,2019年同期为21514千新加坡元[72] - 2020年财务成本804千新加坡元,2019年同期为652千新加坡元[73] - 2020年员工成本4426千新加坡元,2019年同期为6085千新加坡元[75] - 报告期内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率为17%,2020年所得税开支107千新加坡元,2019年为203千新加坡元[77] - 2020年上半年盈利约986000新加坡元,2019年上半年亏损1166000新加坡元[80] - 2020年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约118000新加坡元,2019年上半年约3003000新加坡元[82] - 2020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213千新加坡元,2019年12月31日为529千新加坡元[83] - 2020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1624千新加坡元,2019年12月31日为2464千新加坡元[89] - 2020年6月30日已抵押贷款72575千新加坡元,2019年12月31日为56151千新加坡元[94] - 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2020年为2.28%,2019年12月31日为2.35%[94] - 2020年6月30日实际利率为1.88%-3.24%,2019年12月31日为2.18%–3.24%[101]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由约215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530万新加坡元或24.7%至约1620万新加坡元[111] - 所消耗存货成本由约82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90万新加坡元或23.7%至约630万新加坡元[115] - 员工成本由约61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70万新加坡元或27.3%至约440万新加坡元[118]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由约26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10万新加坡元或42.8%至约150万新加坡元[119] - 其他经营开支由约12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0万新加坡元或18.0%至约100万新加坡元[127] - 财务成本从2019年上半年约0.7百万新加坡元增至报告期内约0.8百万新加坡元,增幅约23.3%[128]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14,187千新加坡元,流动负债13,905千新加坡元,流动资产净额282千新加坡元;2019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15,574千新加坡元,流动负债10,045千新加坡元,流动资产净额5,529千新加坡元[129] - 2020年6月30日,集团计息银行借款77,575千新加坡元,权益66,128千新加坡元,资本负债比率117.3%;2019年12月31日,计息银行借款56,151千新加坡元,权益65,142千新加坡元,资本负债比率86.2%[129]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约77.6百万新加坡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约56.2百万新加坡元增加21.4百万新加坡元或38.2%[13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拥有308名雇员,2019年12月31日为343名[144]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抵押若干物业、厂房、设备及投资物业及银行存款约134,200,000新加坡元,2019年12月31日约为110,500,000新加坡元[13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店铺管理业务客户合约收益中,某一时间点确认收益为0,一段时间内确认收益为147.5万新加坡元,租金收入为343.9万新加坡元,总收益为318.2万新加坡元[51] - 餐饮档位业务客户合约收益中,某一时间点确认收益为1302.6万新加坡元,一段时间内确认收益为0,总收益为1302.6万新加坡元[51] - 店铺管理业务分部溢利为54.7万新加坡元,餐饮档位业务分部溢利为134.6万新加坡元,未分配亏损为80万新加坡元[51] - 店铺管理业务财务成本为78.4万新加坡元,餐饮档位业务财务成本为0,未分配财务成本为2.81万新加坡元,总计财务成本为20万新加坡元[51] - 店铺管理业务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0万新加坡元,餐饮档位业务为8.9万新加坡元,未分配为5.8万新加坡元[51] - 店铺管理业务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1.1万新加坡元,餐饮档位业务为34.6万新加坡元[51] - 店铺管理业务员工成本为329.4万新加坡元,未分配员工成本为113.2万新加坡元[51] - 店铺管理业务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为99.7万新加坡元,餐饮档位业务为49.2万新加坡元[51] - 销售熟食、饮品及烟草产品收益由约175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450万新加坡元或25.7%至约1300万新加坡元[114] - 向租户租赁物业的租金收入由约28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70万新加坡元或23.8%至约210万新加坡元[114] - 提供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服务的收入由约12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0万新加坡元或11.0%至约110万新加坡元[114] 集团资金用途 - 集团所得款项净额110,000千港元,为购买美食中心提供部分资金占32%,购买美食中心占32%,偿还部分未偿还的银行借款占10%,翻新现有美食中心占5%,升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系统占5%,一般营运资金占10%[132] 集团汇率及交易情况 - 集团大部分收益及经营成本以新加坡元计值,除港元计值的银行存款外,经营现金流量或流动资金不受其他重大汇率波动直接影响[138] - 报告期内,集团无须披露的关连交易,无对联属公司提供财务资助及担保[140][141]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及附录十所载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标准守则[147][148] - 公司于2019年2月1日采纳购股计划,截至2020年6月30日,该计划下无尚未行使的购股,且自采纳以来无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情况[149] - 报告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52]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按规定须披露资料无变化[153] 股权相关 - 公司股本为10,000,000,000股股份[102] - 2020年6月30日,朱志强先生和廖宝云女士分别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和配偶权益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股权百分比均为75%[158] - 除已披露情况外,2020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无其他须记录或知会的权益或淡仓[165] - 报告期内公司未授予董事等相关人员收购股份或债券权利,也无相关安排[166] - 2020年6月30日,除已披露法团外,无其他法团或人士在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须记录的权益或淡仓[168] 股息及持股量相关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报告期内中期股息[169] - 报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指定百分比公众持股量[170] 审核相关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准则、政策及报告期内未经审核中期业绩[171] 租赁付款变化 - 公司在报告期损益确认租金减免23.6万新加坡元所致的租赁付款变化[43]
K2 F&B(02108)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8 22:14
公司上市及收购情况 - 2019年是集团业务运营的第十五年,也是公司上市首年,公司于2019年3月6日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13][14][16] - 公司上市后动用约720万新加坡元收购位于新加坡牛车水区及北区的两处物业[14][17] - 2020年2月14日,集团行使购买选择权,以2220万新加坡元收购9个商铺单位,收购于2020年3月24日完成[15][17] - 2020年3月24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完成收购新加坡101 Upper Cross Street物业,总购买代价为2220万新元(相当于约1.28094亿港元)[139][142] - 自上市日期起直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之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138][141] - 购买101 Yishun店铺花费3.476亿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32%[172][173][175][176] - 购买150 South Bridge Road店铺花费5610万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5%[172][178][180][181] 公司股份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2108,买卖单位为4000股股份[7] 公司业务运营举措 - 集团逐步对所有食肆实行无现金付款制度,提高现金收款及管理流程效率[20] - 公司部分食肆在在线订餐平台列出食品供应清单,订单增加[21][24] - 公司加强员工清洁卫生培训,采取措施确保工作场所健康安全[27][28] - 公司将继续寻找高收益投资物业以扩大物业组合[22][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财年公司收益约4200万新加坡元,较2018财年的450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7%[30] - 2019财年公司综合纯利约520万新加坡元,较2018财年的400万新加坡元增长约29%[30] - 2019财年公司向香港公益金捐款100万港元(约17.4万新加坡元)[30] - 2019财年公司向新加坡其他知名慈善机构供款28.7万新加坡元[30] - 2019财年公司有22名员工从员工子女助学基金中受益[30] - 2019财年公司核心业务及收益结构不变,运营位于新加坡,自2004年起拥有及经营美食中心和美食街[81][84] - 公司2019财年收益约4200万新加坡元,较2018财年的约450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300万新加坡元或6.7%[94][95] - 2018和2019财年,销售熟食、饮品及烟草产品分别占公司收益约81.9%和81.1%,该业务收益从2018财年约3690万新加坡元降至2019财年约341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80万新加坡元或7.6%[98][99] - 出租物业租金及服务收入从2018财年810万新加坡元降至2019财年79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0万新加坡元或2.4%[104][107] - 所消耗存货成本从2018财年约1720万新加坡元降至2019财年约165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70万新加坡元或4.1%[114] - 员工成本在2018财年和2019财年分别约为1150万新加坡元和1170万新加坡元,占各期收益的约25.6%和28.0%,增加0.2万新加坡元,增幅1.9%[115][116]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18财年的约62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90万新加坡元或30.9%至2019财年的约430万新加坡元[115][116] - 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开支从2018财年的约170万新加坡元略微增加约10万新加坡元或1.7%至2019财年的约180万新加坡元[120]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18财年的约24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30万新加坡元或14.6%至2019财年的约270万新加坡元[120] - 财务成本从2018财年的约120万新加坡元增至2019财年的140万新加坡元,增长约12.2%[120] - 所得税开支从2018财年的约4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8.3%至2019财年的约30万新加坡元,实际税率从2018年的8.5%降至2019年的5.5%[123] - 集团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的未变现收益从2018财年的约210万新加坡元增加约300万新加坡元或151.2%至2019财年约510万新加坡元[123] - 经营开支净减少约11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收益减少[123] - 除税后溢利增加,但集团的经营收益及溢利减少[123] - 2019财年股份发售所得款项以港元计值,集团外汇风险主要源于港元与新加坡元汇率变动[123] - 公司总流动净资产从2018财年约390万新元的净流动负债状况增至2019财年约550万新元,增加约940万新元[12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约为5620万新元,较2018财年的约5140万新元增加约480万新元,增幅9.3%[127] - 公司未动用银行融资约为450万新元[128][12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86.2%,较2018年12月31日的约139.3%减少[131][133] - 2019财年,公司未持有重大投资[140][14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重大或然负债[140][143] - 采购价/翻新金额为35,530[187] - 采购价/翻新占比32%[188] - 偿还银行贷款金额为11,110[192] - 偿还银行贷款占比10%[193] - 翻新现有美食中心金额为5,610[197] - 翻新现有美食中心占比5%[198] - 翻新现有美食中心差值为(2,677)[19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店铺管理业务分部旗下经营及管理共14间食肆,包括13间美食中心和1条美食街[82][84] - 13间美食中心中,10间无冷气,3间有冷气;美食街含4个餐饮小食亭,其中3个由公司在餐饮档位业务分部经营[82][84] - 公司在店铺管理业务分部旗下管理的14间食肆中,1间由独立第三方美食中心业主管理,已聘请独立第三方运营商管理1间美食中心,出租3项物业给独立第三方[82][84] 疫情相关情况 - 2020年因COVID - 19爆发前景不明,新加坡采取出行限制、人员隔离等防控措施[83][85] - 2020年第一季度新加坡经济同比下降2.2%,按季度调整的年化基准经济萎缩10.6%[23][24] - 公司预计疫情措施对销售产生不利影响,将密切监测并必要时调整[27][28]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发展计划包括收购新物业或美食中心、翻新现有美食中心、投资技术开发信息和销售点系统[90][91][92] - 2019年公司成功开设两间新美食中心[94][95][103][106] - 2020年3月,公司拟以2220万新加坡元收购总面积约530平方米的9间商铺单位,扩张唐人街业务,拟开设冷气美食店[89] 业务纠纷处理 - 公司曾委托NTUC Foodfare经营Simei美食中心业务,后未成功,2019年12月达成和解,2020年3月结清赔偿款[103][106] 投资物业评估 - 投资物业公平值由独立专业估值师按可比销售法评估[105][107] 公司人员信息 - 朱志强先生48岁,2018年3月13日获委任为董事,8月30日调任为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公司行政总裁,在餐饮行业有逾17年经验[38] - 廖宝云女士49岁,2018年3月13日获委任为董事,8月30日调任为执行董事,自2004年1月起担任FCP营运经理,在餐饮行业有逾17年经验[41][46] - 朱佩诗女士23岁,2018年8月30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12年12月加入公司,2015年1月及2016年3月分别取得相关证书及文凭,现正攻读学位[43][47] - Wong Loke Tan先生64岁,2019年2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0年银行从业经验,为多家上市公司非执行董事[50] - 朱志强自2004年起在集团任职,主要负责整体策略规划、管理及营运[38] - 廖宝云自2004年1月起在集团任职,主要负责日常营运、预算及策略规划及行政[41] - 朱佩诗2012年12月 - 2017年6月任行政助理,2018年4月再次加入任兼职行政助理,负责为集团提供策略建议[43][44] - Wong Loke Tan是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审核委员会成员及薪酬委员会成员,负责提供独立判断[50] - Wong Loke Tan 1989 - 2003年在华侨银行工作,2003年7月 - 2016年6月在马来亚银行工作[50] - Wong Loke Tan 1996年5月获英国布鲁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3年3月获新加坡管理大学及新加坡董事学会董事行政人员文凭[50] - 卢先生于2019年2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多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2] - 马先生52岁,2019年2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20年行业经验[53] - 黄先生48岁,2018年8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目前亦为Pipeline Engineering Holdings Limited公司秘书[58][63] - 崔先生35岁,2017年5月加入集团,2018年8月晋升为首席财务官[67] - 卢先生1990年6月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1992年12月取得新加坡法律教育委员会研究生法学实务课程证书[52] - 马先生1991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取得会计学学士学位,为新加坡特许会计师学会的特许会计师[53] - 黄先生1997年7月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取得法学学士学位,2013年6月取得环球金融理学硕士[60] - 卢先生2011年8月被认可为新加坡仲裁员学会一员,2016年4月获委任为新加坡调解中心的裁定人[52] - 黄先生1998年获认可为新加坡辩护律师及律师,2000年获认可为英格兰及威尔士律师,2004年获认可为香港律师[60] - 崔先生主要负责集团的整体会计和财务管理、项目管理、战略规划和内部控制[67]
K2 F&B(02108)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6 08:43
收入表现 - 收益从2240万新加坡元减少90万新加坡元(3.8%)至2150万新加坡元[9] - 销售熟食、饮品及烟草产品收益从1850万新加坡元减少100万新加坡元(5.4%)至1750万新加坡元[13] - 出租物业租金收入从272万新加坡元增至277万新加坡元[13][14] - 餐饮零售业务收益占比81.5%(2019年)vs 82.5%(2018年)[13] - 公司总收益为2151.4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3.8%[104] - 餐饮档位收益1754.1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4.9%[104] - 店铺管理收益397.3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6.4%[104] - 租金收入276.7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1.7%[104] 成本和费用 - 员工成本从550万新加坡元增加60万新加坡元(11.1%)至610万新加坡元[20] - 员工成本占收益比例从24.5%升至28.3%[20]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320万新加坡元减少60万新加坡元(18.8%)至260万新加坡元[23] - 所消耗存货成本从860万新加坡元减少40万新加坡元(4.6%)至820万新加坡元[19] - 管理/清洁及公用事业开支从100万新加坡元增加10万新加坡元(13.6%)至110万新加坡元[24] - 其他经营开支由0.9百万新加坡元增加0.3百万新加坡元或32.2%至1.2百万新加坡元[26] - 员工成本608.5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11.1%[108] - 物业租金及相关支出608.5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92.8%[87] - 财务成本65.2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4.3%[105] - 所得税支出20.3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24.8%[109] 利润和亏损 - 期内亏损1,166千新加坡元,每股亏损0.16新加坡仙[48] - 期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为1,166千新加坡元,而2018年同期为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1,805千新加坡元[55] - 公司净亏损116.6万新加坡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80.5万新加坡元[116]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2018年上半年的631千新加坡元增至2019年上半年的1,441千新加坡元,增长128.4%[53]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2018年上半年的89千新加坡元增至2019年上半年的8,057千新加坡元,增长8,952.8%[53]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2018年上半年的-941千新加坡元转为2019年上半年的19,055千新加坡元[5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18年6月30日的6,016千新加坡元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17,350千新加坡元,增长188.4%[53]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状况由2018年12月31日的3.9百万新加坡元改善为2019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额11.6百万新加坡元[30] - 于2019年6月30日借款59,632,000新加坡元(2018年12月31日:51,392,000新加坡元),加权平均实际利率2.35%[33]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18年12月31日下降约139.3%至2019年6月30日的103.6%[35] - 公司质押物业、厂房及设备及投资物业约103,408,000新加坡元(2018年12月31日:85,357,000新加坡元)以获取银行借款[37] - 非流动负债从2018年底的45,193千新加坡元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57,713千新加坡元,增长27.7%[51] - 净资産从2018年底的36,895千新加坡元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58,818千新加坡元,增长59.4%[51] - 总资产1.246亿新加坡元,同比增长34.0%[87]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134千新加坡元,较上年末107千新加坡元增长25.2%[119]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2,505千新加坡元,较上年末2,766千新加坡元下降9.4%[120][124] - 银行借款总额为59,632千新加坡元,较上年末51,392千新加坡元增长16.0%[125] - 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2.35%,较上年末2.41%下降6个基点[125] 业务运营 - 经营食档总数:32个食档+13个餐饮档位[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雇员人数为349名(2018年12月31日:360名)[43] - 公司经营分为店铺管理和食品饮品两个业务分部[84][85] - 店铺管理业务包括出租食肆场地及提供管理服务[84] - 食品饮品业务通过档位直接零售商品[85] 上市和融资活动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110,000千港元中已动用51,480千港元,结余58,520千港元[30] - 购买101 Yishun店铺动用34,760千港元(占所得款项32%)[30] - 购买150 South Bridge Road店铺动用5,610千港元(占所得款项5%)[30] - 根据股份发售发行新股份获得23,089千新加坡元,其中股本增加345千新加坡元,股份溢价增加22,744千新加坡元[55] - 公司于2019年3月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首次上市[58] - 公司发行200,000,000股新股,每股发行价0.75港元[131] 会计准则变更 - 公司采纳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等新会计准则[65][66] - 公司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导致使用权资产增加165.1万新加坡元[71] - 租赁负债增加165.1万新加坡元[71] - 加权平均增量借款利率为3.35%[75] - 使用权资产从年初165.1万新加坡元减少至131.7万新加坡元[83] - 租赁负债从年初165.1万新加坡元减少至132.2万新加坡元[83] - 利息开支为3.34万新加坡元[83] - 租赁付款为35.4万新加坡元[83]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为8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0%[135] - 执行董事兼主席朱志强通过Strong Oriental Limited实益持有公司60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75%[145][150] - 朱志强配偶廖宝云被视为通过Strong Oriental Limited持有公司60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75%[146] - Strong Oriental Limited作为公司主要股东实益持有600,000,000股好仓股份,占公司股权75%[155]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除披露外无其他股份、相关股份及债券权益或淡仓[151] - 公司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授予董事及其家属任何股份或债券购买权利[152]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5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审核中期业绩[157] - Strong Oriental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由朱志强100%合法及实益拥有[145][150] 应收应付款项账龄 - 0-30天账龄贸易应收款项为78千新加坡元,占比58.2%[119] - 31-90天账龄贸易应收款项为48千新加坡元,占比35.8%[119] - 0-30天账龄贸易应付款项为1,289千新加坡元,占比51.5%[124] - 31-90天账龄贸易应付款项为1,216千新加坡元,占比48.5%[124]
K2 F&B(02108)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9 08:4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2108,买卖单位为4000股股份[22] - K2 F&B于2019年3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37][40] - 公司股份于2019年3月6日在联交所上市,从上市日至2018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公司除守则条文A.2.1外,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大部分条文[114] - 公司股份自2019年3月6日起在联交所上市,合规期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大多条文,除守则条文第A.2.1条外[117] 宏观经济数据 - 2018年新加坡经济增长3.2%,较2017年的3.9%有所下降[28][30] 业务经营数据 - 回顾年度公司共经营13间食肆,包括12间美食中心及1条美食街[35][36] - 回顾年度公司录得收益约4500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约4400万新加坡元增加2.3%[35][36] - 调回一次性上市开支约230万新加坡元后,公司录得溢利约630万新加坡元,较去年约550万新加坡元增加14.5%[35][36]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朱志强先生47岁,于2018年8月30日调任为执行董事并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在餐饮行业有逾16年经验[46][48] - 廖宝云女士48岁,于2018年8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餐饮行业有逾16年经验[50][52] - 朱佩诗女士22岁,于2018年8月30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负责为集团提供策略建议[54] - 黄乐丹先生63岁,于2019年2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30年银行经验[63][64] - Wong先生63岁,2019年2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0年银行从业经验[68] - 卢先生52岁,2019年2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是新加坡执业律师[72][74] - 马先生51岁,2019年2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0年投资及企业财务顾问经验[79][81] - 黄先生47岁,2018年8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88] - 崔珂维34岁,2017年5月加入集团任财务总监,2018年8月晋升为首席财务官,会计及财务工作经验逾10年[98][100][101] - 辜宝宝40岁,2008年2月加入集团任会计助理,2015年5月晋升为营运助理,2018年6月晋升为美食中心营运主管[105][106][108] 管理层履历信息 - 朱志强自2004年起任Fu Chan F&B Pte. Ltd.董事,自1993年5月起为E Teng What Fisheries独资经营者,自2002年7月起在Fu Chan Food Paradise工作[46][47][48] - 廖宝云于2004年1月加入集团任营运经理,2010年4月任Fu Chan F&B Group Pte. Ltd.董事,自2004年1月起任Fu Chan F&B Pte. Ltd.营运经理[50][52] - 朱佩诗于2012年12月加入集团,2017年6月前任行政助理,2018年4月再次加入任兼职行政助理[55][56] - 黄乐丹曾在OCBC Bank(1989 - 2003年)和Maybank(2003年7月 - 2016年6月)工作,现为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64][65] - Wong先生曾于1989 - 2003年在华侨银行工作,2003.7 - 2016.6在马来亚银行工作[68] - 卢先生1990年6月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1992年12月取得新加坡研究生法学实务课程证书[74] - 马先生1991年7月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取得会计学学士学位,2013年7月获新加坡特许会计师认可[82] - 卢先生2011年8月被认可为新加坡仲裁学会一员,2016年4月获委任为新加坡调解中心裁定人[74] - 马先生1991.6 - 1994.11在毕马威工作,1994.9 - 1997.11加入大华银行企业规划部[81] - 马先生2000.11 - 2003.10在TMC Education Corporation Limited任职总经理,2003.11 - 2009.7加入Omega Capital Pte. Ltd. [81] 公司发展规划 - 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将在2019年采取系列结构化行动,推动企业管治,扩大新加坡市场份额[38][40] 企业管治基本情况 - 公司董事会致力于维持高企业管治标准,公司企业管治实践基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4《企业管治守则》[111][11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董事确认在合规期内已遵守该守则[115] - 公司为可能拥有公司未公布价格敏感资料的员工制定不低于《标准守则》的书面指引,未发现员工违反该指引的情况[116]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18] - 全体董事在合规期间遵守标准守则,公司未发现雇员不遵守雇员书面指引的事件[119] 董事会构成及规定 - 董事会现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6] - 朱志強先生担任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与守则条文第A.2.1条规定有所偏离,但董事会认为其担任该等职位符合公司及集团最佳利益[133][136] - 合规期间,董事会一直遵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最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且其中一名拥有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的规定[139]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以1年特定任期获委任,任期届满后可续任[143][145] - 根据公司章程细则,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或人数非三或三倍数时,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告退,每名董事最少每3年轮值告退一次,退任董事可膺选连任[144][145] - 公司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就其独立性发出的年度确认书,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140] 董事会职责及运作 - 董事会承担领导及监控公司的责任,集体负责指导及监管公司事务[147] - 全体董事可全面及时取得公司资料,费用由公司承担寻求独立专业意见[156][160] - 董事须向公司披露担任其他职务详情[156][160] - 董事会保留重大事项决定权,执行决策等职责转授予管理层[157][160] - 董事首次获委任时会获正式全面特定入职介绍,包括考察厂房及与高管会面[158][161]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安排内部简报并提供阅读材料[159][161] 董事会下设委员会情况 - 董事会成立四个委员会,包括审核、薪酬、提名及内部控制合规委员会[165][16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18年举行一次会议,与外部核数师面谈两次[168][170][172][173] - 薪酬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举行一次会议,按组别划分执行董事薪酬详情载于2018年经审核财务报表附注11[178][180][182][183]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组成等[180][183][184] - 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条款不比企业管治守则所载者宽松[169][173][179][182][184] - 合规期间提名委员会未举行会议[187,189,195] - 提名委员会评估董事会组成时考虑多方面及多元化因素[187,188] - 提名委员会物色董事候选人时考虑个性、资历等标准[189,190] - 提名委员会认为董事会维持多元化观点适当平衡,未设可计量目标[191] - 内部控制合规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191,192] - 内部控制合规委员会主席为卢有志先生[191,192] - 内部控制合规委员会职责包括监督集团法律及合规事宜[193,194] - 内部控制合规委员会职能包括监测合规、提供报告等[193,194] 董事会总体职能 - 董事会负责履行公司管治守则规定的职能[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