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隅集团(02009)
icon
搜索文档
金隅集团: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审阅财务报表
2023-08-24 10:01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经审阅财务报表 2023年6月30日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目 录 | | 页 | | 次 | | | --- | --- | --- | --- | --- | | 审 阅报告 | | 1 | | | | 经审阅财务报表 | | | | | | 合并资产负债表 | 2 | - | 4 | | | 合并利润表 | 5 | - | 6 | | | 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 | 7 | - | 8 | | | 合并现金流量表 | 9 | - | 1 0 | | | 公司资产负债表 | 1 1 | - | 1 2 | | | 公司利润表 | | 1 3 | | | | 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 | | 1 4 | | | | 公司现金流量表 | 1 5 | - | 16 | | | 财务报表附注 | 17 | - | 18 | 0 | | 补充资料 | | | | | | 1. 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 | | 1 | | | | 2. 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 | | 2 | | | 审阅报告 安永华明(2023)专字第60667053_A19号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审阅了北京金隅集 ...
金隅集团: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关于2023年半年度报告的书面确认意见
2023-08-24 10:01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关于 2023年半年度报告的书面确认意见 根据《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公司《章程》 的规定,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董事在全 面了解和审核公司 2023 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后,认为: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关于 2023 年半年度报告的书面确认意见 公司 2023 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公司董事对上述报告内 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〇二三年八月二十四日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关于 2023 年半年度报告的书面确认意见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 关于 2023 年半年度报告的书面确认意见 根据《证券法》、监管机构有关通知等规定,公司监事会审议通过 了《关于公司 2023 年半年度报告的议案》并对公司 2023 年半年度报告 全文及摘要提出如下书面意见,公司监事一致认为: (一)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摘要及业绩公告的编制和审议 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等规定; (二)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
金隅集团: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3-08-24 10:01
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代码:601992 证券简称:金隅集团 编号:临 2023-030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 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本公司"或"金 隅集团")于 2023 年 8 月 24 日在北京市东城区北三环东路 36 号环球 贸易中心 D 座 22 层第六会议室召开了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应 出席本次会议的董事 8 名,实际出席会议的董事 8 名;公司监事、高级 管理人员列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的召开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 等规定。会议由董事长姜英武先生主持,审议通过了以下议案: 一、关于公司 2023 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摘要及业绩公告的议案 表决结果:同意 8 票;弃权 0 票;反对 0 票。 二、关于公司 2023 年上半年董事会决议执行情况报告的议案 表决结果:同意 8 票;弃权 0 票;反对 0 票。 三、关于修订公司《章程》及附件的议案 详情请参阅公司于同日在《中国证券报》《上 ...
金隅集团: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
2023-08-24 10:01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股东大会的正常秩序和 议事效率,履行其权力机构的职能,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 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 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北 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的规 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议事规则(以下简称本规 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股东大会,对公司、股东、股东代理人、 出席或列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均具有约 束力。 第三条 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可亲自出席股东大会, 也可委托代理人代为出席和表决并明确授权范围。全体董事、监 事和董事会秘书应当出席会议,总裁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列 席会议。 第四条 股东大会的召开、会议议程、记录及日常事宜由董事 会工作部门负责。 第五条 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应当按照规定聘请中国律师对以 下问题出具法律意见并公告: (一)会议的召集、召开程序是否符合法律 ...
金隅集团(601992)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7 16:00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234.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20.3%[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34.8亿人民币,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1.7%[1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8.43亿人民币,较2022年第一季度下降614.6%[13] - 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4.5%,达到347,246,889.10元[18] - 净利润为15,409,351.29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0,714,830.91元[1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为14.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90.1%[4]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590.1%主要原因为地产项目合同回款增加[8]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01,956,142.58元,较去年同期203,160,764.54元增长[1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6,681,810.74元,较去年同期-2,173,093,503.64元有所增长[1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06,595,585.44元,较去年同期-690,403,834.89元有所增长[1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674,467,255.28元,较去年同期-2,658,586,692.24元有所增长[15]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为1583.4亿人民币,其中存货占比最大[10] - 公司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244.9亿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占比较大[10]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74,854,759,454.58元,较去年同期72,733,160,432.35元有所增长[16]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70,051,826,398.18元,较去年同期70,097,973,648.64元略有下降[16] - 公司资产总计为144,906,585,852.76元,较去年同期142,831,134,080.99元有所增长[16]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负债总计为90,760,666,763.49元,较上一季度增长了230,745,462.15元[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1,098,728.54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71,595,082.83元[1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9,820,169.08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3,678,486.82元[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9,075,925.38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36,043,585.26元[20] 资产和股东情况 - 总资产达到2828.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0.5%[5]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0,125股,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中,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数量最多[8] - 公司报告期末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中,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人民币普通股数量最多[8] - 公司报告期末前10名股东中,股东王健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9]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58.7亿人民币,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1.0%[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52%,减少0.93个百分点[5] 资产处置和费用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71亿人民币,主要原因为越权审批和政府补助[6] - 企业重组费用为7.82亿人民币,主要涉及安置职工和交易价格公允性[7] - 预付款项增加30%,应付票据减少43.3%,应付职工薪酬减少45.2%等[7]
金隅集团(02009)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4-27 10:28
财务表现 - 本季度公司录得營業收入约人民幣23,480.3百萬元,净亏损约人民幣843.2百万元[3] - 基本每股亏损约人民幣0.03元[3] - 經營活動產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01,956,142.58元,增长幅度为590.1%[7] - 总资产为282,837,617,554.99元,增长幅度为0.5%[7] -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东的淨利润为-331,649,114.85元,减少幅度为-220.3%[7] - 非流动资产处置損益为170,638,216.21元[10] -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为9,613,386.83元[10]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14,840,862.19元[10] - 预付款项增加30.0%,主要是因为公司预付设备款和材料款增加所致[11] - 应付票据减少43.3%,主要是因为公司兑付票据所致[11] - 研发费用增加35.7%,主要是因为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11] - 投资收益增加172.8%,主要是因为公司虚置金融资产收益增加所致[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590.1%,主要是因为地产项目合同回款增加所致[11] - 公司总资产为2828.38亿元,较上年底略有下降[19] - 流动资产合计为748.55亿元,较上年底增长2.9%[21]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700.52亿元,较上年底基本持平[21] - 公司总负债为1869.69亿元,较上年底略有增长[20] - 流动负债合计为595.82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6.3%[22]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311.79亿元,较上年底下降20.8%[22] - 公司所有者权益为958.68亿元,较上年底略有增长[20] - 公司实收资本为106.78亿元,未发生变化[2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總收入为234.8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2%[2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總成本为244.8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67%[2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利潤为-7.44亿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59.47%[2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淨利潤为-8.43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净利润下降614.68%[2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每股基本收益为-0.03元[26]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每股稀释收益为-0.03元[26] - 2023年第一季度,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01,956,142.58元[29] - 2023年第一季度,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6,681,810.74元[30] - 2023年第一季度,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06,595,585.44元[30] 现金流量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10,141,000,000.00和8,220,500,000.00[3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0,141,000,000.00和8,220,500,000.00[32] -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为5,000,000,000.00和5,000,000,000.00[32] - 償還債務支付的现金为13,301,282,888.89和13,467,750,000.00[32] - 分配股利、利润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070,641,185.73和1,019,717,659.88[3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604,178,307.60和6,118,688,230.52[32]
金隅集团(0200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8 14: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028.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8%[6] - 营业收入人民币1028.222亿元,同比减少16.8%[35] - 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28.22亿元,同比下降16.8%[49][5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7%[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人民币12.127亿元,同比减少58.7%[3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2.1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8.7%[49][51] - 核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2%[6] - 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0.11元,同比减少59.3%[35] - 净利润率1.69%,同比下降2.53个百分点[6] - 公司合计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02,218.7百万元,同比下降16.6%,毛利率为14.7%[63] - 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主营业务收入258.487亿元,同比减少40.5%[60] - 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主营业务毛利额56.256亿元,同比减少21.7%[60] - 新型绿色建材板块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82.74亿元,同比下降4.3%[52] - 新型绿色建材板块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8,274.1百万元,毛利率为12.8%,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63] - 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5,848.7百万元,毛利率为21.8%,同比上升5.2个百分点[63]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为人民币612.4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37.0百万元,占税前利润18.4%[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主营业务毛利率14.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6] - 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4.7%,较去年同期减少1.1个百分点[49] - 销售费用减少人民币289.1百万元或10.9%[66] - 管理费用增加人民币116.0百万元或1.7%[66] - 财务费用增加人民币316.3百万元或13.3%[66] - 资产处置收益增加人民币1,232.8百万元或1,668.9%[66] - 营业外收入减少人民币729.9百万元或66.2%[66] - 公司员工总薪酬为人民币7267.4百万元,同比增长3.6%[108] - 报告期资本化利息总额约22.14亿元[12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水泥业务发挥区域市场头部企业引领作用[36] - 商贸物流业务持续优化经营布局[36] - 房地产板块谨慎择优拿地并加快资金回流[37] - 物业运营业态品牌力持续提升[37] - 水泥及熟料综合销量为86.9百万吨,同比下降12.8%[50][52] - 预拌混凝土销量为11.9百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2.2%[50][54] - 地产板块合同签约面积为916.3千平方米,同比下降38.0%[50] - 实现结转面积124.4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2.1%,其中商品房结转119.94万平方米[60] - 累计合同签约面积91.6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8.0%,其中商品房签约91.35万平方米[60] - 政策性住房结转面积4.4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6.9%[60] - 投资性物业总面积217.9万平方米,综合平均出租率80%,平均出租单价5.8元/平方米/天[60] - 北京核心区域投资性物业总面积121.5万平方米,出租率80.56%,出租单价7.24元/平方米/天[60]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总额为人民币38,705.9百万元,平均出租率为79%,平均单位价值为人民币16,656元/平方米[61] - 环球贸易中心一期公允价值为人民币3,761.5百万元,出租率89%,出租单价为人民币11.8元/平方米/天[61] - 环球贸易中心二期公允价值为人民币4,184.2百万元,出租率96%,出租单价为人民币9.9元/平方米/天[61] - 环球贸易中心三期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394.0百万元,出租率75%,出租单价为人民币9.5元/平方米/天[61] - 金融大厦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406.0百万元,出租率91%,出租单价为人民币12.3元/平方米/天[61] - 智造工厂一期公允价值为人民币663.1百万元,出租率99%,出租单价为人民币5.9元/平方米/天[61] - 水泥熟料产能约1.1亿吨 水泥产能约1.8亿吨 预拌混凝土产能约5,400万立方米[45] - 骨料产能6,200万吨 助磨剂和外加剂产能约24万吨 危废固废年处置能力逾530万吨[45] - 水泥窑协同处置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业务辐射京津冀山西陕西东北等地区[77] - 公司以水泥、混凝土、新材产业为核心打造绿色建材全产业链集群[72] - 公司依托水泥产业打造建材行业智能装备集成综合服务商[73] - 公司发展网络货运并构建智慧物流体系[73] - 公司新材料产业以规模化为核心做强增量并推进细分行业市场整合[87] - 公司地产运营业务将提升服务品质和创新经营策略以提高收益水平[88] - 公司混凝土业务将提升京津冀区域产能发挥率、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87] - 公司骨料和环保等业务将加快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以实现快速增长[87] - 公司水泥业务将稳步实施区域并购重组和推进产能置换以构建发展新格局[87] 各地区表现 - 京津冀地区石灰石总储量14.9亿吨[13] - 京津冀地区石灰石总储量14.9亿吨[45] - 业务覆盖北京、上海等16个城市,形成三大经济圈全国化布局[15] - 京内外物业管理面积1,755万平方米(17.55百万平方米)[15] - 京内外物业管理面积1,755万平方米[47] - 北京核心区域投资性物业总面积121.5万平方米,出租率80.56%,出租单价7.24元/平方米/天[60] - 公司推动京津冀公转铁绿色供应链建设打造公转铁干线运输加新能源重卡配送的全程零碳绿色运输模式[78] - 公司京津冀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明显低于国家规定的特别排放限值[77] - 重庆新都会项目土地储备面积170.33万平方米,权益占比100%[57] - 北京硅谷ONE项目土地储备面积23.93万平方米,权益占比34.98%[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79,5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42] - 全国水泥产量21.3亿吨同比下降10.5% 创1969年以来最大降幅[42] - 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 住宅投资100,646亿元下降9.5%[44] - 房屋新开工面积120,5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4% 住宅新开工面积88,135万平方米下降39.8%[44] - 商品房销售面积135,83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3% 销售额133,308亿元下降26.7%[44] - 水泥行业整体利润下滑接近60%[96] - 公司面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外需明显减弱的外部环境风险[90] - 公司面临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风险[90] - 公司面临房地产风险仍未根本化解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90] - 公司坚决压减逾期应收账款和无效低效存货以降低两金规模[86] - 公司将加快实施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产业化以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91] - 公司推进节能降耗和燃料替代技术在水泥企业推广应用[75] - 公司投放专用修补砂浆、无醛胶、适老家具等新产品进入市场[75] - 公司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并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71] - 公司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并夯实国企绿色底色[76] - 公司强化科技资源协同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74] - 公司2022年投资近人民币2.7亿元实施各类大型节能技改项目[77] - 公司熟料产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杆以上产线同比增加12.3%[77] - 公司2022年使用绿电超1亿度[78] - 公司北京金隅北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碳捕集封存利用科技示范项目加快推进[7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新增省部级科技奖23项[37] - 新增授权专利739项[37] - 三家子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 - 公司成功揭榜多项第二批全国建材行业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75] - 公司附属公司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证券代码873910[74] - 公司持有北京检验研究院股份43.38%[105] - 北京检验研究院于新三板挂牌获批[106] - 公司品牌价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81]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继续保持AAA级[80] - 公司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等10余家单位获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荣誉[81] - 公司雇员总数45,991名[107] - 母公司员工数量172人,主要子公司员工数量45819人,合计45991人[111] - 生产人员24067人占比52.3%,技术人员12272人占比26.7%,销售人员4856人占比10.6%[111]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13928人占比30.3%(研究生1314人+本科12614人)[112] - 男性员工34807人占比75.7%,女性员工11184人占比24.3%[113] - 年度培训覆盖率达100%,参训总人次15万[110] - 党建人才类培训2.8万人次,专业技术类培训3.9万人次[110] - 技能技工类培训5万人次,经营理类培训3.3万人次[110] - 2022年慈善捐款金额为人民币19,983,822.91元 较2021年的人民币16,734,082.30元增长19.4%[143] - 公司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全年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125]
金隅集团: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10 08:46
关于召开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代码:601992 证券简称:金隅集团 公告编号:临 2023-018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4 月 18 日上午 10:00-11:00 会议召开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网址: http://roadshow.sseinfo.com/) 会议召开方式:上证路演中心视频直播和网络文字互动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4 月 11 日至 4 月 17 日 16:00 前登录上 证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通过本公司投资者关 系邮箱(ir@bbmg.com.cn)进行提问。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 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3 年 3 月 30 日发布公司 2022 年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 解公司 2022 年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公司计划于 2023 ...
金隅集团(601992)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3-2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度公司合并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212,673,549.71元,母公司实现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1,342,405,488.47元,截至2022年末母公司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15,515,527,520.34元[3] - 公司拟以2022年末总股本10,677,771,13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7元(含税),共计派发股利715,410,665.98元[3] - 2022年营业收入102,822,162,096.91元,较2021年减少16.83%[1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2,673,549.71元,较2021年减少58.65%[15]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539,515,106.29元,较2021年减少132.11%[15]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965,042,669.99元,较2021年增加1.68%[15]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3,629,915,365.49元,较2021年末减少0.14%[17] - 2022年末总资产281,520,054,328.32元,较2021年末减少1.69%[17]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股,较2021年的0.27元/股减少59.26%[18]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3%,较2021年减少2.87个百分点[18]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30.84亿元、319.49亿元、245.43亿元、232.46亿元[20]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2.50亿元,2021年为2.77亿元,2020年为 - 0.98亿元[21]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77亿元,2021年为4.29亿元,2020年为3.79亿元[21] - 2022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2.05亿元,2021年为1.21亿元,2020年为0.43亿元[22] - 2022年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为6.12亿元,2021年为6.52亿元,2020年为5.26亿元[22] - 2022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1.52亿元,期末余额11.17亿元,当期变动 - 0.35亿元[23] - 2022年投资性房地产期初余额360.92亿元,期末余额353.82亿元,当期变动 - 7.10亿元[23]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1028.2亿元,同比减少16.8%;利润总额33.3亿元,同比减少57.8%;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减少66.6%[34] - 营业成本874.67亿元,同比减少15.54%;销售费用23.70亿元,同比减少10.87%;管理费用69.58亿元,同比增加1.69%[35] - 财务费用26.88亿元,同比增加13.34%;研发费用4.10亿元,同比增加18.29%[35] - 投资收益2.51亿元,同比减少68.27%;资产处置收益13.07亿元,同比增加1668.85%[36] - 其他收益6.13亿元,同比减少30.28%;营业外收入3.73亿元,同比减少66.15%;营业外支出1.77亿元,同比减少53.53%[36]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为4.10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4%[42]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4.2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0.15%,较上期期末变动-40.16%[46]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76.1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71%,较上期期末变动1.25%[46]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1111.8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9.49%,较上期期末变动-4.91%[46] - 合同资产本期期末数为2.2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0.08%,较上期期末变动269.31%[46] - 长期应收款本期期末数为28.5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1%,较上期期末变动183.79%[46] - 投资性房地产本期期末数为387.0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75%,较上期期末变动7.24%[46] - 合同负债从268.23亿增长至303.58亿,增幅13.18%[47] - 长期借款从290.02亿增长至326.37亿,增幅12.54%[47] - 应付票据从32.17亿增长至36.33亿,增幅12.92%[47] - 应付短期融资券从75亿降至50亿,降幅33.33%[47] - 应付债券从335亿降至264.94亿,降幅20.91%[47] - 应收票据较期初减少40.2%,因公司加大票据管理力度[47] - 合同资产较期初增加269.3%,因已完工未结算工程项目增加[47] - 境外资产为23.4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0.83%[48]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1848.16万元[8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房地产开发业务全年新增土地储备规划容积率面积24.3万平方米[25] - 公司2022年获取土地项目合计土地面积122283平方米,规划容积率面积243470平方米,土地金额1161150万元[26] - 公司物业运营业务主要项目整体出租率保持90%以上[26] - 公司水泥熟料产能约1.1亿吨、水泥产能约1.8亿吨,预拌混凝土产能约5400万立方米,骨料产能6200万吨,助磨剂、外加剂产能约24万吨;危废、固废年处置能力逾530万吨[29] - 公司在京津冀地区的石灰石总储量14.9亿吨[29] - 公司先后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约170个,总建筑规模达3000多万平米,年开复工规模800多万平方米[29] - 公司已进入16个城市,形成全国化开发格局[29] - 公司目前持有的投资物业面积218万平方米,其中在北京核心区域的高档投资性物业122万平方米;京内外物业管理面积1755万平方米[29] - 绿色建材板块主营业务收入782.7亿元,同比减少4.3%;毛利额100.5亿元,同比减少22.6%[34] - 2022年度水泥及熟料综合销量8687万吨,同比下降12.89%;混凝土总销量1191.7万立方米,同比减少22.03%[34] - 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主营业务收入258.5亿元,同比减少40.6%;毛利额56.3亿元,同比减少21.7%[34] - 公司全年累计合同签约额325.33亿元,同比减少12.77%;累计合同签约面积91.6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8.02%[3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土地储备总面积660.94万平方米;投资物业总面积217.9万平方米,综合平均出租率80%[34] - 绿色建材板块主营业务成本为682.28亿元,占总成本比例78.21%,较上年同期变动11.60%;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主营业务成本为202.23亿元,占比23.18%,较上年同期变动-11.97%[3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39.7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88%;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43.8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03%[41] 行业数据情况 - 202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9556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房地产开发投资减少10%[27] - 2022年全国水泥产量21.3亿吨,同比下降10.5%[28] - 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比上年下降10%,住宅投资100646亿元,下降9.5%[28] - 以水泥为主的基础建材行业2022年受挫,恢复向好需时间;房地产行业2023年有稳需求端政策,复苏可能偏慢[56] - 2023年外需较2022年明显减弱,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大,房地产风险未根本化解[59] - 水泥行业产能发挥率不足,未来将执行更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和环保管控政策[59] - 我国宏观杠杆率偏高,地方和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上升,制造业和房地产业面临较大资金运营压力[59] -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需求下滑,错峰生产缓解供给压力边际效用减弱,行业整体利润下滑接近六成[59] - 房地产行业多家企业暴雷,“保交楼”风险凸显,投资增速下滑,利润下滑,去库存压力加大[59]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坚守“绿色环保建材制造、贸易及服务,房地产业”两大核心主业,培育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型商贸服务业[31] - “大建材业”以水泥、混凝土、新材产业为核心,打造绿色建材全产业链特色集群[31] - “大房地产业”以房地产开发和运营为核心,实现全链条业务开发和服务,打造“地产 + 物业 + 建材”模式[31] - 高端装备制造业依托水泥产业打造建材行业智能装备集成综合服务商[31] - 新型商贸服务业构建现代绿色供应链贸易服务,拓展新消费和智慧物流[31] - 各主业互为支撑,增强产业链规模、协同、集成、互补优势[31] - 公司突出创新核心引擎作用,做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1 - 2023)》收官[31] - 2022年投资近2.7亿元实施各类大型节能技改项目[32] - 公司熟料产线标杆以上产线同比增加12.3%[32] - 2022年使用绿电超1亿度[32] - 北京金隅北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推进10万吨碳捕集、封存、利用科技示范项目[32] -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公司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落实“四个发展”战略理念[57] - 公司要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新材料产业发展“双碳”发展和数智化转型、市场化改革和重大风险防控[57] - 2023年大建材业要打赢稳增长反击战,水泥业务构建“一核一体两翼多点”格局,混凝土业务抓合同履约率等,新材业务做优存量做强增量[57] - 2023年大房地产业要打赢效益保卫战,开发业务处理好“六个关系”,运营业务强化运营能力等[57]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目标为1150亿元[58] - 公司将抢抓扩大内需机遇,推动核心主业稳健增长,壮大新发展动能[59] - 地产业务要向运营和品质要效益,布局城市更新业务,稳妥审慎拿地[59] - 水泥企业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统筹并购重组和提质增效,提升区域市场控制力[59] - 公司将创新融资方式,实施“三降一减一提升”行动,确保资产负债率合理[59] - 水泥业务要整合优势,提升营运水平,遏制效益下滑;房地产业务要坚持利润导向,提升资金周转率[60] 公司治理与管理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1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4项议案[61] - 报告期末公司董事会由10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5名,报告期内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54项议案[61] - 报告期末公司监事会由6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3名,报告期内召开4次监事会,审议通过9项议案[61][62] - 公司2021 - 2022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为“A”,已连续八年获上交所“A”级评价[62] - 报告期内公司组织4次定期报告全球电话业绩说明会、3次网上业绩说明会、1次反向路演[62] - 上交所e互动平台报告期内及时回复投资者提问51次[62] - 2022年公司无违规买卖公司股票情形,未因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执行或涉嫌内幕交易被监管部门采取监管措施及行政处罚[62]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5月10日召开,决议于2022年5月11日刊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64]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4项议案及1项无需表决的独立董事述职报告[65] - 公司董监高年初与年末持股总数均为439,300股,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量为0[67][68] - 董事长姜英武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89.38万元[67] - 执行董事吴东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75.99万元,年初与年末持股数均为60,000股[67] - 独立董事于飞、刘太刚、李晓慧、洪永淼、谭建方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均为15.00万元[67] - 监事张启承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62.72万元[67] - 职工监事王桂江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61.66万元[67] - 副总经理李莉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75.99万元,年初与年末持股数均为130,000股[67] - 总经理助理孔庆辉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83.11万元[68] - 总经理助理徐传辉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54.37万元[68] - 公司董监高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1,848.16万元[68] - 2023年2月9日,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选举姜英武为董事长、战略与投融资委员会主任,同日姜英武辞任总经理[82] - 2022年10月28日,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聘任张明为总经理助理[82] - 2022年3月31日,郭燕明辞任公司第六届监事会主席、监事[82] - 2022年4月26日,曾劲辞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与投融资委员会主任[82] - 2022年
金隅集团(02009)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9 13:06
财务业绩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028.222亿元,较2021年减少约16.8%][2] - [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约为14.7%,较2021年减少约1.1个百分点][2] - [2022年净利润约为17.399亿元,较2021年减少约66.6%][2] - [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12.127亿元,较2021年减少约58.7%][2][4] - [2022年核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7.534亿元,较2021年减少约16.962亿元或约69.2%][2] - [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基本每股收益(未扣除)为0.11元,较2021年减少约0.16元][2][4] - [2022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基本每股收益(扣除)为0.03元,较2021年减少约0.17元][2]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028.22亿元,较2021年的1236.34亿元下降16.83%][10] - [2022年净利润为173.99亿元,较2021年的521.27亿元下降66.62%][10] - [2022年研发费用为4.10亿元,较2021年的3.47亿元增长18.29%][10] - [2022年基本及稀释每股收益(未扣除其他权益工具指标)为0.11元,较2021年的0.27元下降59.26%][11] - [2022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59.97亿元,较2021年的550.73亿元下降70.96%][11]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028.22亿元,2021年为1236.34亿元,同比下降16.83%][22][23] - [2022年主营业务营业收入为1022.19亿元,2021年为1226.24亿元,同比下降16.64%][23] - [2022年营业成本为874.67亿元,2021年为1035.65亿元,同比下降15.54%][25] - [2022年销售费用为23.70亿元,2021年为26.59亿元,同比下降10.70%][27] - [2022年管理费用为69.58亿元,2021年为68.42亿元,同比上升1.70%][28] - [2022年研发费用为4.10亿元,2021年为3.47亿元,同比上升18.29%][29] - [2022年营业外收入为3.73亿元,2021年为11.03亿元,同比下降66.18%][24] - [2022年营业外支出为1.77亿元,2021年为3.82亿元,同比下降53.60%][26] - [2022年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4.00亿元,资产减值损失为10.09亿元,信用减值损失为3.55亿元][21] - [2022年利息支出775.26亿元,较2021年的780.18亿元略有下降] [30] - [2022年其他收益6.13亿元,较2021年的8.80亿元有所减少] [31] - [2022年投资收益2.51亿元,较2021年的7.93亿元大幅下降] [32] - [2022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83亿元,较2021年的6.92亿元有所减少] [33] - [2022年信用减值损失4.53亿元,较2021年的3.55亿元有所增加] [34] - [2022年资产减值损失8.28亿元,较2021年的10.09亿元有所减少] [35] - [2022年所得税费用15.85亿元,较2021年的26.68亿元大幅下降] [36] - [2022年利润总额33.25亿元,较2021年的78.81亿元大幅下降] [38]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持续经营)为0.03元,较2021年的0.20元大幅下降] [39] - [2022年未扣除其他权益工具指标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较2021年的0.27元有所下降] [40] -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02,822.2百万元,同比减少约16.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212.7百万元,同比减少约58.7%;基本每股收益0.11元,同比减少约59.3%][70] - [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额14,976,804千元,同比增长22.6%;主营业务毛利率14.7%,同比减少1.1个百分点][75] - [2022年货币资金15,996,436千元,同比减少27.0%;流动资产156,824,356千元,同比减少7.7%][75] - [2022年流动负债118,844,662千元,同比减少0.7%;非流动负债67,779,454千元,同比减少4.7%][75] - [2022年总资产281,520,054千元,同比减少1.7%;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63,629,915千元,同比减少0.1%][75] - [2022年资产负债率66.3%,同比减少0.3个百分点][75]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028.222亿元,主营业务营业收入约1022.187亿元,同比减少约16.6%;利润总额约33.25亿元,同比减少约57.8%;净利润约17.399亿元,同比减少约66.6%;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2.127亿元,同比减少约58.7%][83] - [新型绿色建材板块主营业务收入约782.741亿元,同比减少约4.3%,主营业务毛利额约100.462亿元,同比减少约22.6%][85] - [水泥及熟料销量约8690万吨,同比下降约12.8%,其中水泥销量约7800万吨,熟料销量约890万吨,综合毛利率约18.9%,同比下降约7.9个百分点][85] - [混凝土业务销量约1190万立方米,同比减少约22.2%,毛利率约8.0%,同比减少约2.6个百分点][85] - [新型绿色建材板块中,岩棉板销量94800吨,同比下降8.8%][82] - [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结转总面积124.416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2.1%;合同签约面积91.6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8.0%;投资物业总面积165.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1%][82] - [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主营业务收入约258.487亿元,同比减少约40.5%;毛利额约56.256亿元,同比减少约21.7%][88] - [实现结转面积124.4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约32.1%;累计合同签约面积91.6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约38.0%][88] - [新型绿色建材板块主营业务收入782.741亿元,毛利率12.8%,收入同比减少4.3%][91] - [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主营业务毛利率21.8%,较上年增加5.2个百分点][91] - [公司合计主营业务收入1022.187亿元,毛利率14.7%,收入同比减少16.6%][91] - [报告期内投资性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为6.124亿元,同比减少约3700万元,占税前利润18.4%][93] - [报告期内销售费用约为23.7亿元,同比减少约2.891亿元或10.9%][94] - [报告期内管理费用约为69.582亿元,同比增加约1.16亿元或1.7%][94] - [报告期内财务费用约为26.879亿元,同比增加约3.163亿元或13.3%][94] - [报告期内资产处置收益约为13.067亿元,同比增加12.328亿元或1668.9%][94] - [报告期内营业外收入约为3.734亿元,同比减少约7.299亿元或66.2%][94] - [报告期末应收票据较上期期末减少40.16%,应收账款增加1.25%][95] - [报告期末存货较上期期末减少4.91%,合同资产增加269.31%][95] - [报告期末投资性房地产较上期期末增加7.24%,在建工程增加89.63%][96] - [报告期末短期借款较上期期末增加1.36%,应付账款减少3.89%][96] - [报告期内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约5470.6百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13965.0百万元,同比增加约231.2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6732.5百万元,同比增加约329.3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12665.3百万元,同比减少约1545.0百万元;汇兑调整约37.8百万元][9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281,520.1百万元,较期初减少约1.7%,股东权益总额约94,895.9百万元,较期初减少约0.7%][12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约37,979.7百万元,较期初减少约12,245.2百万元,资产负债率约66.3%,较期初减少约0.3个百分点][12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货币资金约15,998.4百万元,较期初减少约5,925.5百万元][12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贷款约66,898.1百万元,其中一年内偿还约34,260.9百万元,较期初减少约394.0百万元,一年后偿还约32,637.2百万元,较期初增加约3,635.5百万元][125]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067元(税前),股息派付率约为58.99%][2][5] - [公司将按规定对不同投资者派息并代扣所得税][5][7][9] - [建议2022年末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067元(税前),对应金额7.15411亿元;2021年末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104元(税前),对应金额11.10488亿元][41] - [预计末期股息将于2022年7月10日或之前派发给2022年5月25日名列公司H股股东名册的H股股东][150] 资产负债情况 - [报告期末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约为636.299亿元,比期初减少约0.876亿元][4] - [2022年末货币资金为159.96亿元,较2021年末的219.22亿元下降27.03%][12] - [2022年末存货为1111.84亿元,较2021年末的1169.29亿元下降4.91%][12] - [2022年末流动资产合计为1568.24亿元,较2021年末的1699.59亿元下降7.73%][12] - [2022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246.96亿元,较2021年末的1163.98亿元增长7.13%][12] - [2022年末资产总计为2815.20亿元,较2021年末的2863.57亿元下降1.69%][12] - [2022年流动负债合计1188.45亿元,较2021年的1197.34亿元略有下降;非流动负债合计677.79亿元,较2021年的710.89亿元有所下降;负债合计1866.24亿元,较2021年的1908.23亿元有所下降][14] - [2022年股东权益合计948.96亿元,较2021年的955.34亿元略有下降;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2815.20亿元,较2021年的2863.57亿元有所下降][15] - [2022年末商业承兑汇票为4.500438667亿元,较2021年末的7.8892397984亿元减少;应收票据坏账准备为2778.074442万元,较2021年末的8323.236902万元减少][42] - [2022年末用于贴现取得短期借款的商业承兑汇票为600万元,2021年末为310万元][42] - [2022年末应收账款一年以内为52.5065807341亿元,较2021年末的51.588524531亿元略有增加;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为2.72189081975亿元,较2021年末的2.60732195357亿元增加][45][46] - [2022年末存货账面余额为1127.3988875088亿元,跌价/减值准备为15.5575773397亿元,账面价值为1111.8413101691亿元;2021年末存货账面余额为1182.4188962766亿元,跌价/减值准备为13.1306613992亿元,账面价值为1169.2882348774亿元][48][49] - [2022年原材料存货跌价准备年初余额为4046.687444万元,年末余额为5697.498949万元;在产品年初余额为2837.755508万元,年末余额为5028.469915万元;产成品年初余额为16506.573774万元,年末余额为16955.960736万元;开发成本年初余额为35412.039683万元,年末余额为25794.839981万元;开发产品年初余额为72503.557583万元,年末余额为102099.003816万元][50] - [2022年末开发成本余额中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为2923665207.8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