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数字科技(01942)

搜索文档
马可数字科技(0194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28 11:10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从上一年的99.2百万令吉增加至231.3百万令吉,增长133.2%[16] - 公司总收益从上一年的99.2百万令吉增加133.2%至231.3百万令吉,主要受B2B硬件贸易业务推动[24] - 公司毛利从上一年度的68.8百万令吉增加2.3%至70.4百万令吉,但毛利率从69.4%下降至30.4%,主要由于B2B硬件贸易业务的低毛利率[26] - 公司纯利从上一年度的12.3百万令吉增加1.6%至12.5百万令吉,但纯利率从12.4%下降至5.4%,主要由于B2B硬件贸易业务的低利润率[34] - 公司总资产从165.2百万令吉增加至317.3百万令吉,总负债从38.7百万令吉增加至186.7百万令吉,主要由于B2B硬件贸易业务的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增加[35]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从68.3百万令吉减少至51.1百万令吉,主要货币为令吉(89.9%)、美元(4.8%)和港元(5.3%)[38] - 公司流动比率从4.65倍下降至1.62倍,主要由于流动负债较流动资产不成比例地增加[42] - 公司员工成本增加至32.7百万令吉,同比增长7.6%,员工总数增至515人[48] - 公司宣派每股0.02港元的特别股息,共计10,000,000港元[52] - 公司未建议就报告期间宣派任何末期股息[53] - 公司预计股息派付率将不低于年度可供分派纯利的30%,但实际股息金额将视盈利、财务状况及经营需求等因素而定[143] 业务扩展与市场表现 - 公司在中国的企业对企业硬件贸易业务标志着新的里程碑[16] - 公司新开展的B2B硬件贸易业务在报告期间产生约126.9百万令吉的收益,毛利率为0.4%[21] - 中国市场的收益贡献了公司总收益的55%,马来西亚市场贡献了45%[24] - 公司计划扩展地理覆盖网络至中国市场,并开发特色产品[61] - 公司B2B硬件贸易业务成功开展,预计长期将带来可观收益[61] - 公司在马来西亚的零售网络包括84家自有店和6家特许经营店[20] - 报告期间关闭1家自有零售店并收购1家特许经营店[20] - 报告期间新增5家自有零售店[20] - 公司通过许可业务和特许经营业务深化马来西亚眼镜零售市场的渗透率[20] - 公司提供国际品牌、自有品牌和制造商品牌的光学产品[20] - 公司计划升级和翻新自有零售店,并提升定制化镜片的产能[61] - 计划成立36家自有零售店,已开设5家并收购1家[66] - 升级及翻新25家自有零售店,已动用0.1百万令吉[66] - 提高11个零售品牌的认知度及营销自有品牌光学产品,已动用0.7百万令吉[66] - 开发光学实验室用于生产镜片,尚未动用5.5百万令吉[66] - 由于COVID-19疫情,零售店开业时间延迟[66]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尤其是COVID-19可能影响光学产品生产[57] - 公司面临信贷风险,特别是B2B硬件贸易业务可能涉及重大金额[58] - 董事会全面负责监督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确保其有效性[125] - 公司已委任外部顾问承担内部审核职能,持续监察内部监控系统,并通过检讨重大控制情况评估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26] - 公司确认外部顾问未发现内部监控系统有重大不足之处及弱点,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均属有效及充足[129] 企业管治与董事会 - 董事会负责确定公司年度财务预算及决算、制定溢利分配方案及弥补亏损方案[87] - 董事会保留所有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包括政策、策略、预算、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9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监察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程序[96] - 审核委员会在报告期间举行了四次会议,审阅了年度及中期综合财务报表[97][100]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负责董事会的架构及人员组成[102]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间举行了一次会议,评估了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及董事会的组成[103][106] - 公司董事均被鼓励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活动,以更新其知识及技能[91] - 董事会负责批准及检阅公司的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并监察法律及监管合规情况[94]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以履行企业管治职责[95]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Ng Kuan Hua先生担任主席[108] - 薪酬委员会在报告期间举行一次会议,主要讨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待遇[109] - 董事会成员出席记录显示,执行董事拿督 Ng Kwang Hua 出席所有董事会会议和薪酬委员会会议[112]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旨在实现董事会在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多元化[113] - 公司共有七名董事,经验组合均衡,涵盖管理、战略发展、财务等多个领域[116] - 提名委员会负责董事委任及继任计划的推荐建议,评估标准包括信誉、商业成就、多样性等[117][118] - 提名程序要求候选人提交个人资料,并进行尽职调查后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19][122] 资金使用与募集 - 公司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净额约为91.1百万港元或50.3百万令吉[66] - 已动用资金总额为7.2百万令吉,未动用资金总额为43.1百万令吉[66] - 升级信息科技系统及收购零售管理系统,已动用1.5百万令吉[66] - 一般营运资金已悉数动用2.6百万令吉[66] - 公司计划继续按照招股章程应用未动用资金约43.1百万令吉[67] 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ESG) - 公司自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发布了第三份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报告(ESG报告)[191] - 公司董事会整体负责ESG策略及汇报,管理层负责评估、厘定、监控及管理与ESG相关的风险及ESG管理体系的有效性[191] - 公司采用一致的方法呈列数据,以便于随时间进行比较[190] - 公司记录并收集了用于设定关键绩效指标的可衡量数据,以评估其对ESG议题有重大影响的既定政策及管理体系的有效性[187] - 公司成立了董事会、管理层及职能部门等相关部门,以加强整体ESG管理及有效落实各部门的主体责任[195] - 公司识别出对业务重要的主要持份者,并建立了多种沟通管道[200] - 公司致力于实现其营运所处环境及社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努力遵守环境保护法律及法规,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节省能源、减少废弃物[190] 股东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已设立网站www.mog.com.my,供股东及潜在投资者查看最新财务资料、业务发展及公告等信息[143] - 公司股东特别大会可由持有公司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要求召开,且会议须在提出请求后两个月内召开[137] - 公司股东可提名董事候选人,但需提前七天向公司提交相关书面通知及候选人资料[139] - 公司已制定股东沟通政策,确保股东及潜在投资者能够随时、平等及适时地获得公司资料[143] 管理层与董事会成员 - 拿督Frankie Ng为公司创始人,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及公司政策,并监督集团运营[151] - 拿督Frankie Ng在眼镜零售行业拥有逾30年经验,曾担任多家眼镜零售商的分店经理[152] - 邓旨鈅女士在旅游业的企业全面管理方面拥有逾20年经验,负责整体业务发展及战略规划[153] - 周月先生在企业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经验,主要负责技术硬件系统开发及战略建议[153] - Ng Kuan Hua先生在会计及财务领域拥有约18年经验,曾担任多家公司的财务经理及执行董事[158] - Ng Chee Hoong先生在审计及核证服务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现任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60] - 焦捷女士在首次公开发售、私募股权融资及公司法律事务领域拥有逾12年经验,现任多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164] - 焦女士自2014年9月起为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认证的特许金融分析师[165] - Puan Sri Datuk Seri Rohani于2021年4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5] - 拿汀Low Lay Choo于2022年6月23日辞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管理及运营[170] - Lee Ben Keong先生自2017年2月起担任集团总经理(营销传播及业务发展)[171] - Wong Poh Wan女士自2022年4月1日起晋升为集团财务总监,负责整体财务及报告事项[175] - Qian女士获委任为集团中国附属公司的首席财务官,负责中国策略及企业发展的整体管理[176] - Seow Ai Ting女士自2015年2月起担任集团财务经理,负责全方位的财务及管理账目职能[176] - Goh Seat Yuin女士自2017年2月1日起为集团之公司事务经理,负责人力资源[181] 审计与核数 - 公司支付给外部联席核数师中审众环和马来西亚致同的年度审核费用为1,095千令吉,非核数服务费用为81千令吉[132] 公司秘书与培训 - 公司秘书刘伟彪先生在报告期间接受了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44] 组织章程与修订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于2020年3月23日经特别决议案批准并修订,自上市日期起生效[147]
马可数字科技(0194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16 08:40
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为马来西亚最大光学产品零售商之一,拥有10个零售品牌,覆盖高端、中端及大众市场[18] - 公司采取多品牌策略,涵盖国际奢侈时尚光学品牌、自有品牌及制造商品牌[18] - 公司主要從事銷售光學產品以及特許經營及許可管理[106] 零售网络与运营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拥有81家自有零售店及7家特许经营零售店[18] - COVID-19疫情导致马来西亚政府实施行动限制令,公司所有自有零售店自2020年3月18日起关闭,并于2020年5月5日起逐步恢复运营[20] - 马来西亚边境关闭导致公司位于新山市的零售店销售额减少,目标人群主要为新加坡游客[20] - 2020年10月12日,马来西亚政府在雪兰莪、吉隆坡及布城实施有条件行动管制令,影响公司大部分零售店[22] - 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公司自有零售店的开业时间有所延迟,预计未来六个月内至少开业3家自有零售店[6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9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129.5百万令吉,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为107.2百万令吉[25] - 公司收益从2020年9月30日的47.5百万令吉减少18.9%至2021年9月30日的38.5百万令吉[26] - 零售业务收益从2020年9月30日的46.9百万令吉减少19.0%至2021年9月30日的38.0百万令吉[26] - 公司毛利从2020年9月30日的31.7百万令吉减少16.1%至2021年9月30日的26.6百万令吉[28] - 公司毛利率从2020年9月30日的66.8%增加至2021年9月30日的69.1%[28] - 公司纯利从2020年9月30日的5.6百万令吉减少40.7%至2021年9月30日的3.3百万令吉[35] - 公司纯利率从2020年9月30日的11.7%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的8.6%[35] - 公司2021年9月30日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不包括定期存款)为53.5百万令吉[36] - 公司2021年9月30日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为1.7百万令吉[36] - 公司于2021年9月30日无计息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3.03%[38] - 公司总租赁负债为18.8百万令吉,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3.98%[38] - 公司权益总额为129.5百万令吉,负债总额为35.1百万令吉[39]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由0.16倍减少至0.15倍[40] - 公司流动比率由4.65倍上升至4.95倍[41] - 公司员工成本为13.6百万令吉,员工总数为471名[46] - 公司于2021年10月5日宣布派发每股0.02港元的特别股息,总计10,000,000港元[51]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总资产为136,368千令吉,较3月31日的135,220千令吉略有增长[88] - 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为111,348千令吉,较3月31日的109,310千令吉有所增加[88]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为6,880千令吉,较3月31日的8,756千令吉有所减少[88] - 公司资产净值为129,488千令吉,较3月31日的126,464千令吉有所增长[88]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总权益为129,488千令吉,较3月31日的126,464千令吉有所增加[91] - 公司期内溢利为2,864千令吉,较2020年同期的3,988千令吉有所下降[97] - 公司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2,291千令吉,较2020年同期的3,786千令吉有所下降[97]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3,547千令吉,较3月31日的68,343千令吉有所减少[88] - 公司非控股权益为7,016千令吉,较3月31日的6,302千令吉有所增加[92] - 公司期内其他全面亏损为573千令吉,主要由于汇兑差额的影响[97] - 公司除稅前溢利為5,165千令吉,同比下降32.3%[100] - 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1,661千令吉,同比下降86.3%[100] - 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11,017千令吉,同比下降67.7%[100] - 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4,856千令吉,同比下降108.8%[102]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減少14,212千令吉,同比下降143.1%[102] - 公司中期財務報表以歷史成本為計量基準[110] - 公司分部收益主要來自銷售光學產品及特許經營及許可管理[115] - 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總收益為38,477千令吉,較2020年同期的47,451千令吉下降18.9%[118][121] - 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期內溢利為3,309千令吉,較2020年同期的5,566千令吉下降40.5%[118][121] - 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銷售光學產品分部收益為38,373千令吉,較2020年同期的47,269千令吉下降18.8%[118][121] - 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特許經營及許可管理分部收益為104千令吉,較2020年同期的182千令吉下降42.9%[118][121] - 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總資產為164,564千令吉,較2021年3月31日的165,154千令吉下降0.4%[124][128] - 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總負債為35,076千令吉,較2021年3月31日的38,690千令吉下降9.3%[124][128] - 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銀行利息收入為1,188千令吉,較2020年同期的90千令吉大幅增長1,220%[137] - 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確認的政府補貼為1,345千令吉,較2020年同期的1,789千令吉下降24.8%[137] - 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與COVID-19有關的租金優惠收入為1,743千令吉,與2020年同期的1,776千令吉基本持平[13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除稅前溢利為316千令吉,較2020年同期的414千令吉下降23.7%[139] - 公司員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為13,571千令吉,較2020年同期的14,075千令吉下降3.6%[139] - 公司存貨成本為11,900千令吉,較2020年同期的15,765千令吉下降24.5%[139] - 公司使用權資產折舊為5,712千令吉,較2020年同期的6,720千令吉下降15%[139] - 公司馬來西亞企業所得稅為1,873千令吉,較2020年同期的2,060千令吉下降9.1%[141] - 公司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為2,864千令吉,較2020年同期的3,988千令吉下降28.2%[145] - 公司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為500,000,000股,較2020年同期的489,809,783股增加2.1%[148] - 公司不建議派付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股息,而2020年同期派付了8,147,000令吉[150] - 公司使用權資產總計為15,091千令吉,較2021年3月31日的15,904千令吉下降5.1%[153] - 公司商舖租賃的初始經營期限通常為1至3年,剩餘使用權資產的租期介乎4至5年[15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账面值为7,397千令吉,较2021年3月31日的7,471千令吉略有下降[161] - 2021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118千令吉,较2021年3月31日的130千令吉减少12千令吉[165]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4,490千令吉,较2021年3月31日的4,395千令吉增加95千令吉[17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租赁负债总额为18,770千令吉,较2021年3月31日的19,169千令吉减少399千令吉[181] - 公司2021年9月30日的累计折旧为17,869千令吉,较2021年3月31日的16,920千令吉增加949千令吉[161] - 公司2021年9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中,30天内的款项为75千令吉,较2021年3月31日的98千令吉减少23千令吉[165] - 公司2021年9月30日的贸易应付款项中,30天内的款项为2,820千令吉,较2021年3月31日的3,088千令吉减少268千令吉[172] - 公司2021年9月30日的租赁负债中,流动负债为12,905千令吉,较2021年3月31日的12,594千令吉增加311千令吉[181] - 公司2021年9月30日的租赁负债中,非流动负债为5,865千令吉,较2021年3月31日的6,575千令吉减少710千令吉[181]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获得租金优惠约1,743,000令吉,较去年同期约1,776,000令吉略有下降[182]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租赁现金流出总额约5,669,000令吉,较去年同期约5,941,000令吉有所减少[182]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租赁负债的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3.98%,较2021年3月31日的4.73%有所下降[184]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主要管理人员的薪酬总额为1,781,000令吉,较去年同期1,121,000令吉有所增加[195]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订立租赁安排的资本价值约4,899,000令吉,较去年同期约5,870,000令吉有所减少[196]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经营租赁项下的未来最低应收租金总额为211,000令吉,较去年同期261,000令吉有所减少[198]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资本开支承诺为375,000令吉,去年同期无相关承诺[199] 市场前景与战略规划 - 公司认为眼部护理意识提升及视力障碍人口增加将推动光学产品需求增长,特别是处方眼镜及隐形眼镜[19] - COVID-19疫情期间,技术设备使用量增加,预计将推高未来对光学产品的需求[19] - 马来西亚国内经济预计2021年增长3.0%至4.0%[56] - 公司拥有充足的营运资金、广泛的零售网络、稳定的声誉以及多元化的光学产品组合,董事会持乐观态度[57] - 公司计划继续扩张零售网络,升级及翻新自有零售店,提升11个零售品牌的认知度,并发展自有品牌光学产品[57] - 公司计划提升定制化镜片的产能,并升级信息技术系统以提升运营效率[57] - 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中的28.1百万令吉用于成立36家自有零售店,预计2024年3月31日完成[62] - 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中的5.1百万令吉用于升级及翻新25家自有零售店,预计2024年3月31日完成[62] - 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中的4.7百万令吉用于提升11个零售品牌的认知度及营销自有品牌光学产品,预计2024年3月31日完成[62] - 公司计划动用5.5百万令吉用于开发光学实验室以生产镜片,预计2024年3月31日完成[62] - 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中的4.3百万令吉用于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及收购零售管理系统,预计2023年3月31日完成[62] - 公司已悉数动用2.6百万令吉用于一般营运资金[62] 股东结构与股权 - 公司控股股东共同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5%权益[74] - 公司由佳联持有33.75%的权益,佳联由拿督Frankie Ng全资拥有[74] - 公司由佳福持有7.5%的权益,佳福由拿汀Bernice Low全资拥有[76] - 公司由天乐持有33.75%的权益,天乐由拿督Henry Ng全资拥有[77] - 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50,000,000股,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78] 其他财务信息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8,477千令吉,销售成本为11,900千令吉[8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26,577千令吉[8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5,165千令吉[8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3,309千令吉[8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57仙令吉[86]
马可数字科技(01942)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7-23 08:33
公司上市及业务概况 - 公司2020年4月15日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其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6] - 公司为马来西亚最大光学产品零售商之一,提供包括国际品牌、自有品牌及制造商品牌的镜片、镜框、隐形眼镜及太阳眼镜[17]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拥有10个零售品牌,覆盖马来西亚眼镜零售市场的高端、中端及大众市场分部,以及一个专注于销售隐形眼镜的零售品牌[17] - 公司零售网络包括79家自有及7家特许经营零售店,位于马来西亚半岛中部、南部、北部及东部[17]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由2020年3月31日的147.1百万令吉减少32.6%至2021年3月31日的99.2百万令吉[33] - 零售业务收益由2020年3月31日的144.6百万令吉减少32.1%至2021年3月31日的98.2百万令吉[33] - 自有零售店数量由2020年3月31日的83家减少至2021年3月31日的79家[33] - 特许经营及许可业务收益由2020年3月31日的2.5百万令吉减少至2021年3月31日的1.0百万令吉[33] - 其他收入由2020年3月31日的1.9百万令吉增加363.2%至2021年3月31日的8.8百万令吉[34] - 毛利由2020年3月31日的97.3百万令吉减少29.3%至2021年3月31日的68.8百万令吉[35] - 毛利率由2020年3月31日的66.1%增加至2021年3月31日的69.4%[35] - 销售及分销成本减少9.7百万令吉或17.0%,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减少6.4百万令吉及租金费用减少1.9百万令吉[36] - 行政开支增加0.5百万令吉或4.8%,主要由于上市后法律及专业费用增加[39] - 财务成本减少0.3百万令吉或30.0%,主要由于租赁负债利率较低及关闭部分零售店[40] - 所得税开支减少1.8百万令吉或25.7%,实际税率从33.5%降至29.9%[42] - 纯利减少1.5百万令吉或10.9%,纯利率从9.4%增至12.4%[43]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34.1百万令吉增至68.3百万令吉,主要货币为令吉(80.8%)[46] - 计息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从4.88%降至3.40%[47] - 流动比率从2.20倍增至4.65倍,主要由于定期存款及现金增加[50] - 员工成本减少6.2百万令吉,员工总数从567人减少至500人[58] - 公司宣布派发每股0.025港元的特别股息,总计12,500,000港元(约6,715,000令吉)[64] - 公司預計股息派付率將不低於年度可供分派統利的30%[161] COVID-19疫情影响 - COVID-19疫情对马来西亚2021年的增长轨迹产生关键影响,尤其是遏制措施的影响范围及持续时间[18] - 公司将继续监测疫情形势,制定应对计划以在逆境中发挥业务潜力[18] - 马来西亚政府于2021年6月1日至6月28日实施全面行动限制令,预计客户流量将长期大幅减少[70] - 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在2020年因COVID-19疫情紧缩4.5%,预计2021年将增长6.5%至7.5%[75] - 由于COVID-19疫情的不确定性,公司无法可靠估计零售店开业及光学实验室开发的时间[80][81] - COVID-19疫情导致公司所得款项净额的实际应用延迟,主要由于零售行业受到障碍、停业及行动限制的影响[86] - 公司致力于降低COVID-19疫情对运营的影响,并将以长期利益及发展为导向审慎有效地动用所得款项净额[86]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在2022年3月31日前成立36家自有零售店,预计动用28.1百万令吉[79] - 公司计划升级及翻新25家自有零售店,预计动用5.1百万令吉[79] - 公司计划提高11个零售品牌的认知度及进一步营销自有品牌光学产品,预计动用4.7百万令吉[79] - 公司计划开发光学实验室以生产镜片,预计动用5.5百万令吉[79] - 公司计划升级信息科技系统及零售管理系统,预计动用4.3百万令吉[79] - 公司已动用2.6百万令吉作为一般营运资金,并已悉数动用于报告日期[79] 董事会及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在2021年6月29日举行会议,批准了报告期间的年度业绩[101] - 公司董事会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准时刊发负有责任,并确认公司拥有充分资源以在预见的将来持续经营[103] - 公司董事会的主要职责包括确定集团营运计划、投资方案、年度财务预算及决算、基本管理制度以及溢利分配方案[105]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确保董事会高效及有效运作[105] - 公司已采纳香港联合交易所颁布的企业管治守则,并自2020年4月15日起遵守相关守则条文[90] - 公司董事会在报告期间举行了四次会议,所有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已出席并讨论公司事宜[98] - 公司董事会成员之间无任何财务、业务、家庭或其他重大或相关关系[9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已确认其独立性,并符合上市规则的相关要求[95] - 董事会保留所有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包括政策、策略、预算、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108] - 所有董事均获鼓励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活动,以更新其知识和技能[109] - 董事会确认健全企业管治应为董事的共同责任,包括批准及检阅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11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要职责包括委聘、续聘及辞任外部核数师[115] - 审核委员会于报告期间举行三次会议,审阅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117]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主要职责包括定期审阅董事会的架构及人员[121] - 提名委员会于报告期间举行一次会议,考虑董事委任建议及评核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23]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主要职责包括审阅及批准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待遇[128] - 薪酬委员会于报告期间举行一次会议,审阅及讨论本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待遇[128] - 公司董事会成员出席记录显示,所有董事均出席了4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Ng Chee Hoong先生和Ng Kuan Hua先生还分别出席了3次审核委员会会议和1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32] - 公司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旨在通过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专业经验、技能及知识等多方面实现董事会成员多元化[133] - 公司提名政策要求提名委员会在评估董事候选人时考虑信誉、商业成就、时间投入、多样性及独立性等因素[137] -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由董事会全面负责,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有效性评估[143] - 公司已委任外部顾问进行内部审计,以确保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144] - 公司严格遵循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确保内幕消息在合理范围内尽快向公众披露[147] - 公司外部聯席核數師中審眾環和致同的年度審核費用為1,004千令吉[150] - 聯席申報會計師首次上市專業服務費用為641千令吉[150] - 非核數服務費用包括中期報告協定程序102千令吉和稅務合規服務160千令吉[150] - 公司股東特別大會可由持有公司實繳股本不少於十分之一的股東要求召開[155] - 公司秘書劉偉彪先生在報告期間接受了至少15小時的專業培訓[162] - 公司組織章程細則於2020年3月23日經特別決議案批准並修訂[163] 公司管理层及董事背景 - 公司执行董事拿督Frankie Ng擁有逾30年眼鏡零售行業經驗[168] - 公司执行董事拿督Henry Ng在眼镜零售行业拥有逾23年的经验,自1997年起在Metro Designer Eyewear Sdn. Bhd.担任董事[169] - 公司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拿汀Low Lay Choo在眼镜零售行业拥有逾21年的经验,自1999年4月1日加入公司[1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Ng Kuan Hua先生于2020年3月23日获委任,主要负责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及判断[171] - 独立非执行董事Ng Chee Hoong先生在会计及审计领域拥有逾30年经验,于2020年3月23日获委任[1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焦捷女士在首次公开发售、私募股权融资及公司法律事务领域拥有逾12年的经验,于2020年3月23日获委任[180] - 焦女士自2014年9月起成为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认证的特许金融分析师[182] - Puan Sri Datuk Seri Rohani于2021年4月1日被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82] - Ooi Guan Hoe先生自2019年1月1日起担任公司财务总监,拥有超过14年的会计及财务经验[187] - Ooi先生于2011年6月完成了由哈佛商学院和清华大合举办的高层管理教育课程[188] - Lee Ben Keong先生自2017年2月起担任公司总经理(营销传播及业务发展),拥有超过13年的业务开发及零售管理经验[188] - Lee先生于2009年12月通过远程学习获得美国利伯堤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0] - Seow Ai Ting女士自2015年2月起担任公司财务经理,拥有超过18年的会计经验[193] - Seow女士于2002年6月及2003年12月分别完成了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考试的第一及第二专业部分[194] - Goh Seat Yuin女士自2017年2月1日起担任公司事务经理,负责人力资源,拥有超过十年的人力资源经验[194] - Goh女士于2008年6月获得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的工商管理学士学位[195] - 公司秘书刘伟彪先生拥有超过20年的财务报告、会计及审计经验[196] - 刘伟彪先生于2005年7月成为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196] - 刘伟彪先生于2007年9月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196]
马可数字科技(01942) - 2021 - 中期财报
2020-12-17 08:34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光学产品零售商之一,提供包括国际品牌、自有品牌和制造商品牌的光学产品[19]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拥有10个零售品牌,覆盖高端、中端及大众市场,并拥有83家自有零售店、10家特许经营店和2家许可零售店[19] - 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销售光学产品以及特许经营及许可管理[14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光学产品收益为47,269千令吉,许可管理收益为182千令吉,总计47,451千令吉[163]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光学产品收益为74,278千令吉,许可管理收益为210千令吉,总计74,488千令吉[167] COVID-19疫情影响 - COVID-19疫情导致马来西亚政府实施行动限制令,公司所有自有零售店自2020年3月18日起关闭,直至2020年5月13日逐步恢复运营[21] - 马来西亚边境关闭导致公司位于新山市的零售店销售额减少,主要目标人群为新加坡游客[22] - 公司计划动用约920万令吉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十二个月内成立12家自有零售店,但由于COVID-19疫情的不确定性,可能存在潜在延期[72] - 公司计划动用约550万令吉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十二个月内开发用于生产镜片的光学实验室,但由于COVID-19疫情的不确定性,可能存在潜在延期[73] - 公司预计动用资金的时间表可能因市场状况及COVID-19疫情的影响而发生变化[74]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COVID-19租金优惠收入为1,776千令吉,2019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89]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从2019年9月30日的74.5百万令吉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47.5百万令吉,降幅为36.3%[32] - 公司零售业务收益从2019年9月30日的73.5百万令吉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46.9百万令吉,降幅为36.2%[32]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19年9月30日的0.9百万令吉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5.8百万令吉,增幅为511.7%[33] - 公司毛利从2019年9月30日的47.3百万令吉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31.7百万令吉,降幅为33.0%[34] - 公司毛利率从2019年9月30日的63.5%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66.8%[34] - 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从2019年9月30日的27.4百万令吉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23.0百万令吉,降幅为15.9%[35] - 公司财务成本从2019年9月30日的0.5百万令吉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0.4百万令吉,降幅为13.9%[37]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19年9月30日的3.6百万令吉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2.1百万令吉,降幅为42.4%[41] - 公司实际税率从2019年9月30日的31.4%降低至2020年9月30日的27.0%[41] - 公司纯利从2019年9月30日的7.8百万令吉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5.6百万令吉,降幅为28.9%[42] - 公司纯利率从2019年9月30日的10.5%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11.7%,主要由于一次性上市开支4.3百万令吉的影响[42] - 公司2020年9月30日的收益为47,451千令吉,同比下降36.3%[114] - 公司2020年9月30日的毛利为31,686千令吉,同比下降33.0%[114] - 公司2020年9月30日的期內溢利为5,566千令吉,同比下降28.9%[114] - 公司2020年9月30日的每股盈利为0.81仙令吉,同比下降50.6%[114] - 公司2020年9月30日的销售及分销开支为23,068千令吉,同比下降15.9%[114] - 公司2020年9月30日的行政开支为5,065千令吉,同比上升8.9%[114] - 公司2020年9月30日的所得税开支为2,060千令吉,同比下降42.4%[114]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客户合约收益为47,451千令吉(未经审核),较2019年同期的74,488千令吉有所下降[185]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银行利息收入为90千令吉,较2019年同期的47千令吉增长近一倍[189]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政府补贴收入为1,789千令吉,2019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89]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中,员工成本为14,075千令吉,较2019年同期的17,012千令吉有所下降[194]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存货成本为15,765千令吉,较2019年同期的27,199千令吉大幅下降[194]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所得税开支为2,060千令吉,较2019年同期的3,578千令吉有所下降[198]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马来西亚企业所得税按24%的估计应课税溢利计算[200] 资金与投资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0年3月31日的34.1百万令吉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66.7百万令吉[43]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0年3月31日的2.20倍上升至2020年9月30日的3.44倍,主要由于上市所得款项导致定期存款及银行结余增加[45] - 公司所得款项净额总额为91.1百万港元或50.3百万令吉,截至2020年9月30日已按计划动用于招股章程披露的用途[70] - 公司已成立36家自有零售店,耗资2810万令吉[71] - 公司升级及翻新25家自有零售店,耗资510万令吉[71] - 公司提高11个零售品牌的认知度及进一步营销自有品牌光学产品,耗资470万令吉[71] - 公司升级信息科技系统并收购一个零售管理系统,耗资430万令吉[71] - 公司动用260万令吉作为一般营运资金[71] - 公司总动用资金为5030万令吉,净动用资金为4600万令吉[71] - 公司非流动资产从2020年3月31日的28,744千令吉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27,285千令吉,主要由于使用权资产和厂房及设备的减少[118] - 公司流动资产从2020年3月31日的80,399千令吉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146,587千令吉,主要由于银行结余及现金的增加[118]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0年3月31日的36,479千令吉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42,637千令吉,主要由于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的增加[118] - 公司总权益从2020年3月31日的63,603千令吉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121,650千令吉,主要由于股本和储备的增加[120] - 公司期内溢利为3,988千令吉,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5,364千令吉[134] - 公司根据全球发售发行股份2,060千令吉,发行股份应占交易成本为68,681千令吉[134] - 公司非控股权益从2020年3月31日的6,919千令吉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7,063千令吉[120]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0年3月31日的34,087千令吉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66,724千令吉[118]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0年3月31日的9,923千令吉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10,774千令吉[118] - 公司应付税项从2020年3月31日的559千令吉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941千令吉[118]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为7,626千令吉,较2019年同期的11,411千令吉下降33.2%[138]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为15,544千令吉,较2019年同期的24,742千令吉下降37.2%[138]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4,080千令吉,较2019年同期的1,274千令吉大幅增加[138] - 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3,179千令吉,主要由于全球发售发行股份所得款项68,681千令吉[14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2,966千令吉,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6,724千令吉[143] 公司结构与股权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2020年9月30日持有公司75%的已发行股份[88] - 公司2020年9月30日的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00,000,000股,其中75%由佳联、天乐、佳福及拿汀Lee持有[99] - 公司2020年9月30日的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5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0%[97] - 公司于2020年3月6日完成集团重组,成为旗下附属公司的控股公司[147] - 公司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集团总部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加影[145] 市场与行业展望 - 公司认为眼部护理意识提升和视力障碍人口增加将推动马来西亚眼镜零售市场的需求增长,特别是处方眼镜和隐形眼镜的需求[20] - 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在2021年增长6.5%至7.5%[27] 资产与负债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20年3月31日的63.6百万令吉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121.6百万令吉,负债总额从45.5百万令吉增加至52.2百万令吉[49]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0年3月31日的0.30倍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0.16倍,主要由于总权益增加[5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销售光学产品分部资产为170,602千令吉,特许经营及许可管理分部资产为1,490千令吉,未分配资产为1,780千令吉,总计173,872千令吉[17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销售光学产品分部负债为43,071千令吉,特许经营及许可管理分部负债为151千令吉,未分配负债为9,000千令吉,总计52,222千令吉[17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564千令吉,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720千令吉,投资物业折旧为21千令吉[170]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使用权资产添置为5,870千令吉,厂房及设备添置为1,033千令吉[170]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销售光学产品分部资产为104,602千令吉,特许经营及许可管理分部资产为1,347千令吉,未分配资产为3,194千令吉,总计109,143千令吉[177]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销售光学产品分部负债为43,451千令吉,特许经营及许可管理分部负债为159千令吉,未分配负债为1,930千令吉,总计45,540千令吉[180]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856千令吉,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3,064千令吉[180]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使用权资产添置为14,064千令吉,厂房及设备添置为4,481千令吉[180]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公司宣派特别股息每股0.025港元,合共12,500,000港元,预计于2020年11月27日分派[61] 员工与成本控制 - 公司员工成本从2019年9月30日的17.0百万令吉减少至2020年9月30日的14.1百万令吉,员工总数从544人减少至528人[53]
马可数字科技(01942)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7-30 08:3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马来西亚最大光学产品零售商之一,提供包括国际品牌、自有品牌及制造商品牌的镜片、镜框、隐形眼镜及太阳眼镜[14]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拥有10个零售品牌,覆盖马来西亚眼镜零售市场的高端、中端及大众市场分部[14] - 公司零售网络包括83家自有、10家特许经营及两家许可零售店,位于马来西亚半岛中部、南部、北部及东部[14] - 公司认为眼部护理意识提升及视力障碍人口增加将持续推动马来西亚眼镜零售市场发展[18]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从事销售光学产品以及特许经营及许可管理[173]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从2019年的133.6百万令吉增长10.1%至2020年的147.1百万令吉,主要由零售业务推动[19] - 零售业务收益从2019年的131.4百万令吉增长10.0%至2020年的144.6百万令吉,零售店数量从75家增至83家[19] - 公司毛利从2019年的84.0百万令吉增长15.8%至2020年的97.3百万令吉,毛利率从62.8%提升至66.1%[23] - 公司纯利从2019年的22.8百万令吉减少39.5%至2020年的13.8百万令吉,主要由于一次性上市开支9.8百万令吉[31]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4.1百万令吉,91.5%以令吉计值,6.5%以美元计值,2.0%以港元计值[32] - 公司计息借款从2019年的3.4百万令吉减少至2020年的1.4百万令吉,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4.88%[33]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19年的2.15倍增至2020年的2.20倍,主要由于存货增加[38] - 公司股本回报率从2019年的39.9%降至2020年的21.7%,资产回报率从22.9%降至12.7%,主要由于一次性上市开支[39][40] - 公司2020年3月31日的银行借款由投资物业(账面净值约1.3百万令吉)和持作出售资产(账面值约1.4百万令吉)作担保[41] - 公司2020年3月31日的员工成本为36.6百万令吉,较2019年的30.3百万令吉增加,主要由于零售网络扩张和员工薪资增加[46] - 公司2020年3月31日的员工总数为567人,较2019年的516人增加[46] - 公司2020年3月31日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4.1百万令吉,定期存款为4.0百万令吉[55] - 公司通过全球发售集资约91.1百万港元,董事会认为公司拥有充足的营运资金以满足未来12个月的需求[55] - 公司附属公司向其股东宣派及派付现金股息约8.7百万令吉,较2019年的12.7百万令吉减少[50] - 报告期间公司未派付末期股息[175] - 公司于2020年3月31日无可供股东分派的储备[187] - 公司使用财务关键绩效指标分析报告期间的绩效[182]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一名具备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78] - 公司于2020年6月3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83] - 公司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所有定期会议提前14天通知[81] - 公司董事会成员均出席联交所上市公司董事职责及责任的培训会,涵盖企业管治议题[92]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等职责[96] - 公司董事会确认企业管治为董事的共同责任,包括检讨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情况[93] - 公司董事会保留关于政策事项、策略及预算、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等重大事项的决定权[89] - 公司董事会成员均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的服务合约或委任函[86] - 公司董事会确认拥有充分资源以在预见将来持续经营,并无重大不明朗事件或情况[87] - 审核委员会于2020年6月30日举行会议,审阅并赞同公司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业绩,建议董事会批准该业绩[97]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主要职责包括定期审阅董事会架构及人员组成,并推荐董事候选人[98] - 提名委员会于2020年6月30日举行会议,审阅董事会架构及人员组成,并推荐多名董事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连任[101]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及架构[102] - 薪酬委员会于2020年6月30日举行会议,审阅公司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待遇[105] - 公司董事会成员出席记录显示,所有董事在董事会及委员会会议中的出席率为100%[110] - 公司于2020年3月23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旨在实现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提升公司表现[111] - 公司于2020年3月23日采纳提名政策,提名委员会负责就董事委任及继任计划向董事会提供推荐建议[114] - 公司提名委员会将要求候选人提交必要的个人资料,并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116] - 公司董事会全面负责监督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并每年至少检讨一次其有效性[121] - 公司委任外部顾问承担内部审核职能,持续监控内部监控系统,并评估其有效性[122] - 公司严格遵循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确保内幕消息在合理范围内尽快向公众披露[125] - 公司外部联席核数师在2020年度审计服务费用为1,128千令吉,首次公开发售服务费用为1,808千令吉[128] - 公司股东特别大会可由持有公司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要求召开[132] - 公司股东需在股东大会前七天提交提名董事候选人的书面通知及相关资料[134] - 公司预计上市后股息派付率将不低于年度可供分派利润的30%[137] - 公司秘书刘伟彪先生于2019年7月2日获委任,并在报告期间接受不少于15小时的专业培训[138] - 组织章程细则于2020年3月23日经特别决议案批准并修订,自上市日期起生效[139] 公司高管与董事背景 - 执行董事拿督Frankie Ng拥有逾29年眼镜零售行业经验,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及公司政策[142][143] - 执行董事拿督Henry Ng拥有逾22年眼镜零售行业经验,负责集团管理及运营,专注于采购及销售[144] - 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拿汀Low Lay Choo拥有逾20年眼镜零售行业经验,负责集团整体管理及运营[145] - 独立非执行董事Ng Kuan Hua先生拥有约17年会计及财务领域经验,负责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及判断[148][149] - 独立非执行董事Ng Chee Hoong先生于2020年3月23日获委任,负责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及判断[150] - NCH先生在会计及审计领域拥有逾29年经验,曾担任多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负责审计及核证工作[151] - 焦捷女士在首次公开发售、私募股权融资及公司法律事务领域拥有逾11年经验,曾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高级职位[155] - Ooi Guan Hoe先生在会计及财务领域拥有逾13年经验,曾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及独立非执行董事[158] - Lee Ben Keong先生在业务开发及零售领域拥有逾12年管理经验,曾担任多家零售公司的高级经理及品牌总经理[161] - Seow Ai Ting女士在会计领域拥有逾17年经验,曾担任多家公司的财务经理及会计主管[165] 公司上市与资本运作 - 2020年4月15日,公司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公司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3] - 公司于2020年4月15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500,000,000股股份[172] - 公司通过全球发售集资约91.1百万港元,董事会认为公司拥有充足的营运资金以满足未来12个月的需求[55] 公司未来计划与投资 - 公司计划成立36家自有零售店,预计动用28.1百万令吉,其中4.2百万令吉计划在2022年3月31日前使用[68] - 公司计划升级及翻新25家自有零售店,预计动用5.1百万令吉,计划在2022年3月31日前完成[68] - 公司计划提高11个零售品牌的认知度及营销自有品牌光学产品,预计动用4.7百万令吉,其中1.2百万令吉计划在2022年3月31日前使用[68] - 公司计划开发光学实验室用于生产镜片,预计动用5.5百万令吉,其中2.9百万令吉计划在2021年3月31日前使用[68] - 公司计划升级信息科技系统及收购零售管理系统,预计动用4.3百万令吉,其中2.1百万令吉计划在2022年3月31日前使用[68] - 公司一般营运资金预计动用2.6百万令吉,其中2.5百万令吉已在2020年9月30日前使用[68] 公司运营与风险管理 - 公司2020年3月31日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45] - 公司2020年3月31日并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42] - 公司2020年3月31日并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48] - 公司2020年3月31日并无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49] - 公司董事会全面负责监督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并每年至少检讨一次其有效性[121] - 公司委任外部顾问承担内部审核职能,持续监控内部监控系统,并评估其有效性[122] - 公司严格遵循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确保内幕消息在合理范围内尽快向公众披露[125] - 公司于报告期间与雇员、客户及供应商之间无严重及重大纠纷[184] 公司社会责任与环境 - 公司致力于环境可持续发展,遵守环境保护法律并采取有效措施[185] - 报告期间公司慈善捐赠约为2,000令吉,较2019年的4,000令吉减少[190] 公司运营挑战与应对 - 马来西亚2020年经济预计增长为-2%至0.5%,受COVID-19疫情、原油价格波动及供应链中断影响[60] - 公司自有零售店因行动限制令关闭,导致2020年3月18日至3月31日期间收益亏损约570万令吉[63] - 预计2020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收益较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减少约50%[63] 公司财务与审计 - 公司外部联席核数师在2020年度审计服务费用为1,128千令吉,首次公开发售服务费用为1,808千令吉[128] - 公司2020年3月31日的银行借款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