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久久王(01927)
icon
搜索文档
久久王(0192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8:54
| 目錄 | | --- |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4 | |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24 | |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 25 | |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 27 | |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 28 | |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29 | 公司資料 董事會 執行董事 鄭振忠先生 (主席兼行政總裁) 鄭國思先生 陳侃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王禮南先生 吳世明先生 陳聰明先生 劉雪峰女士(於2024年12月20日獲委任) 授權代表 陳侃先生 何偉樂先生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 公司秘書 何偉樂先生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 審核委員會成員 吳世明先生 (主席) 王禮南先生 陳聰明先生 劉雪峰女士(於2024年12月20日獲委任) 薪酬委員會成員 王禮南先生 (主席) 鄭振忠先生 陳聰明先生 劉雪峰女士(於2024年12月20日獲委任) 風險管理委員會成員 吳世明先生 (主席) 鄭振忠先生 王禮南先生 劉雪峰女士(於2024年12月20日獲委任) 提名委員會成員 鄭振忠先生 (主席) 陳聰明先生 王禮南先生 劉雪峰女士(於2024年12月2 ...
久久王(01927)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0:45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0万美元,股份20亿股,每股面值0.0001美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7.92亿股,库存股为0,总数7.92亿股[3] 购股计划 - 2月18日购股计划,上月底及本月底股份期权数均为0,本月新股及转让库存股数为0[4] - 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7920万股,行使期权所得资金0美元[4] 股份变动 - 本月内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及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普通股[6]
久久王(01927.HK)中期收益减少约10.5%至约1.6亿元
格隆汇· 2025-08-29 14:28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人民币162.5百万元 同比减少10.5% [1] - 同期公司溢利为人民币4.1百万元 较2024年同期溢利人民币7.8百万元显著下降 [1] 收益变动原因 - 收益减少主要由于自有品牌产品销售减少所致 [1]
久久王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408.1万元 同比减少47.83%
智通财经· 2025-08-29 13:48
收益表现 - 收益1.63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0.48% [1] - 股东应占溢利408.1万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47.83% [1] 盈利能力 - 每股基本盈利0.5分 [1] - 溢利降幅显著高于收益降幅 反映盈利能力承压 [1]
久久王(0192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2:5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下降10.5%至人民币1.625亿元[4] - 期内溢利同比下降47.8%至人民币408万元[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62,53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5%[1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人民币1.625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0.5%[4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为人民币410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47.4%[40][4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下降9.6个百分点至23.3%[4] - 公司毛利率由2024年同期的29.8%下降至2025年的23.3%,毛利减少30.1%至人民币3790万元[43]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4年同期人民币1.274亿元降至2025年人民币1.246亿元[42] - 融资成本从2024年的人民币698.4万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635.4万元,同比下降9%[18] - 银行借款利息开支由2024年的人民币576.3万元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513.4万元[18] - 税前溢利相关成本中,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从2024年的人民币1855.7万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251万元[19] - 使用权资产折旧由2024年的人民币133.4万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350.1万元,增幅达162%[1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2024年的人民币852.4万元上升至2025年的人民币1044.3万元[19] - 公司销售开支减少19.1%至人民币1230万元,主要因营销推广开支减少[45] - 公司行政开支减少11.5%至人民币1620万元,主要因差旅开支减少[46] - 公司融资成本保持稳定,2025年为人民币670万元[48]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市场收益为148,05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13] - 欧洲市场收益为5,28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2%[13] - 亚洲(不包括中国)市场收益为6,62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13] - 其他市场收益为2,56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1%[1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客户A贡献收益42,98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4%[15] - OEM产品收益65,23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16] - 自有品牌"酷莎"产品收益109,66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16] - 自有品牌"拉卜"产品收益6,32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6%[16]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6.7%至人民币2126万元[7] - 贸易应收款项大幅增长60.2%至人民币1.077亿元[7] - 银行借款总额下降45.8%至人民币2.258亿元[7] - 存货减少14.3%至人民币1.343亿元[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下降72.7%至人民币1324万元[7] - 资产净值微增1.1%至人民币4.013亿元[7]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5分[6] - 其他收入净额由2024年的人民币-234万元转为2025年的人民币222.8万元,主要得益于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回人民币135.4万元[17] - 即期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的人民币348.2万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89.7万元[21] - 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723.2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768亿元[29]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20.8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85.4万元[29]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67,232千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107,680千元,增长60.1%[30] - 30日内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0,443千元增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47,721千元,增长357.0%[30] - 91至180日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31,552千元降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17,103千元,下降45.8%[30]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0,208千元降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8,854千元,下降13.3%[31] - 预付款项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22,641千元降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60,681千元,下降50.5%[32]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3,637千元降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1,511千元,下降58.5%[34] - 应付一名董事款项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40,866千元降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4,865千元,下降88.1%[34][38] - 抵押资产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64,999千元降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158,455千元,下降4.0%[37] - 公司所得税开支由2024年人民币350万元减少至2025年人民币90万元[4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8.7%至人民币2130万元,主要因偿还银行借款[53] - 公司其他收入净额由2024年亏损人民币230万元转为2025年收益人民币220万元[44] - 公司借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55.2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25.8百万元[54]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底的70.2%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0.8%[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通过产能扩充、生产线机器更换、电子商务渠道营销及产品开发加强市场地位[73] - 公司专注于生产及销售胶基糖果、压片糖果、充气糖果及硬糖等甜食产品[74] - 公司通过OEM模式为中国及海外市场制造及销售甜食产品[75] - 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增加[54] - 疫情爆发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54]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58]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主席郑振忠先生兼任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符合公司最佳利益[78] - 公司董事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均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7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董事资料变更需披露[8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发现董事或控股股东存在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或权益[81] - 郑国思先生通过Xiejia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201,662,96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5.46%[84] - 郑振忠先生通过佳能国际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72,853,972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1.82%[84] - 郑国典先生通过嗨森国际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01,662,96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5.46%[84] - 郑国思先生、郑振忠先生及郑国典先生为一致行动人士,共同持有公司股份576,179,90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72.75%[84] - 郑国思先生实益拥有Xiejia Limited 100%股权[84][85] - 郑振忠先生实益拥有佳能国际有限公司100%股权[84][85] - 郑国典先生实益拥有嗨森国际有限公司100%股权[84][8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未持有相联法团股份的淡仓[85] - 主要股东吴紫虹女士持有576,179,908股普通股,占比72.75%[86] - 主要股东郑国典先生通过嗨森间接持有201,662,968股普通股,占比25.46%[86] - 主要股东洪玛丽女士持有576,179,908股普通股,占比72.75%[86] - 主要股东苏丽女士持有576,179,908股普通股,占比72.75%[86] - 佳能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72,853,972股普通股,占比21.82%[86] - 郑振忠、郑国思及郑国典被确认为一致行动人士[91] - 审核委员会包括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8] - 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08] - 审核委员会确认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108] - 董事会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0] - 郑振忠担任公司主席及执行董事[109] 购股权计划 - 公司已采纳购股权计划以激励雇员、董事及其他选定参与者[70] - 公司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79,200,000股,占上市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9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期间未授予任何购股权[88] - 购股权计划参与对象包括公司及附属公司员工、董事及顾问等合格参与者[90][94] - 购股权授予评估标准包括对集团贡献、工作质量及服务年资等因素[92] - 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7920万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0%[97] - 所有未行使购股权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30%[96] - 单个合格参与者12个月内获授购股权涉及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98]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为授予后10年内,最短持有期由董事会决定[99] - 购股权计划自采纳日期起有效期为10年[99] - 接受购股权需支付1.00港元作为对价[100] - 购股权行使需以联交所交易手数的完整倍数进行[101] - 公司收到行使通知后21日内须完成股份配发[10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账面值为人民币1.3765亿元,作为银行信贷融资担保(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4391亿元)[28] - 主要管理层人员薪酬从2024年的人民币1,298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1,375千元,增长5.9%[38] - 抵押资产包括使用权资产人民币20,802,000元、楼宇人民币102,594,000元及厂房机器人民币35,059,000元[56] - 中国银行借款利率区间为1.80%至6.09%[55][59] - 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且无重大或然负债[62][63] - 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且无重大外汇风险敞口[60][64] - 信贷风险主要来自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65] - 公司雇员人数为385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386名减少1名[70] - 公司未涉及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72] - 公司提供内部持续专业发展研讨会及安全培训计划以加强雇员能力[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进行任何普通股买卖或赎回[104] - 2025年6月30日后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105]
久久王(01927.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06 11:57
公司公告 - 久久王(01927 HK)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 [1] - 会议将审议公司及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建议派付中期股息的事项 [1]
久久王(01927)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06 11:50
会议安排 - 久久王食品国际有限公司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3] 会议议程 - 考虑及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3] - 考虑建议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3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
久久王(01927.HK)7月4日收盘上涨9.52%,成交4.62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04 08:29
市场表现 - 7月4日久久王股价上涨9.52%至0.115港元/股,成交量44万股,成交额4.62万港元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下跌8.7%,年内累计下跌11.76%,同期恒生指数上涨19.99% [1] - 市盈率为-21.26倍,在食品饮料行业中排名第64位,低于行业平均值24.23倍和中值9.37倍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3.15亿元,同比下降10.44%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362.3万元,同比下降173.64% [1] - 毛利率27.74%,资产负债率45.6%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1999年,主营甜食产品制造,包括胶基糖果、压片糖果、充气糖果及硬糖 [2] - 拥有自有品牌酷莎、拉拉卜和久久王,同时开展OEM业务 [2] - 截至2020年8月拥有129名分销商,覆盖中国24个省级区域 [2] 生产运营 - 福建晋江工厂面积117,589平方米,拥有32条生产线 [3] - 年产能约15,045.4吨,自有生产设施有助于控制质量和成本 [3] - 2016年获"三同"资质认证,具备产品出口资格 [3] 行业地位 - 按收益计在福建省甜食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约2.7% [2] - 全国市场份额约0.7%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市盈率:原生态牧业4.1倍、第一太平5.27倍、威扬酒业5.33倍 [1]
久久王(0192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8:43
公司基本业务信息 - 公司是中国甜食产品制造商,生产销售胶基糖果、压片糖果、充气糖果及硬糖等[7][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315,02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51,767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下降[11]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49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064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大幅下降[1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3,12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溢利4,694千元人民币[11]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48,42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44,538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有所增加[12] - 2024年流动资产为381,02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63,335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增加[12] - 2024年总负债为332,60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07,913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增加[12]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99,54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64,195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增加[12] - 2024年流动净资产为181,47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9,140千元人民币,2024年较2023年减少[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亏损约360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溢利约4900千元人民币,减少主因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13] - 公司2024年收益约为3.15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3.518亿人民币减少约10.5%,主要因OEM产品销售减少[15] - 2024年销售成本约为2.277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2.523亿人民币减少约9.8%,与收益减幅相符[16] - 2024年毛利约为874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9950万人民币减少约12.2%,毛利率分别为27.7%和28.3%,维持相对稳定[17] - 其他收入、收益或(亏损)净额由2023年净亏损约470万人民币,变为2024年净收益约90万人民币,主要因售后租回交易亏损减少[18] - 销售开支由2023年约3480万人民币减至2024年约3140万人民币,主要因营销及推广开支减少[19] - 行政开支由2023年约3460万人民币减至2024年约3290万人民币,主要因研发开支减少[20] - 所得税开支由2023年约610万人民币减至2024年约510万人民币,因2024年应课税溢利减少[21] - 2024年公司亏损约360万人民币,2023年溢利约490万人民币,转亏主要因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2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900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3510万人民币增加约17.4%,主要因年内原材料预付款项增加[3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约为2.547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约为2.561亿人民币[31] - 来自中国银行的部分银行借款情况:2024年约1800万人民币(2023年1800万人民币),利率6.09%;约7000万人民币(2023年1.171亿人民币),利率4.80% - 5.50%(2023年5.15% - 5.50%)等[32] - 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资产包括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2109.4万人民币(2023年2167.2万人民币)、楼宇账面价值1.04773亿人民币(2023年约1.09129亿人民币)等[3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70.2%,2023年12月31日约为68.6%[3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386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有406名雇员[3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2023年为1278.6万人民币[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等情况,2023年也无[4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2023年也无[4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也无[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已作出捐款约人民币315,000元(2023年:约人民币165,000元)[126] - 按照公司条例(第622章)第6部计算,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概无可供分派储备(2023年:无)[129] - 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133] - 2024年收益为315,02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51,767千元人民币[19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227,64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52,254千元人民币[193] - 2024年毛利为87,38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9,513千元人民币[193]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8,70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66千元人民币[19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49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064千元人民币[193] - 2024年年内亏损3,623千元人民币,2023年溢利4,920千元人民币[193] - 2024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50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226千元人民币[193]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3,12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694千元人民币[193]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0.5人民币分,2023年为盈利0.6人民币分[193]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为348,426千元,2023年为344,538千元,同比增长1.13%[196] - 2024年末存货为156,827千元,2023年为133,672千元,同比增长17.33%[196] - 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项为67,232千元,2023年为96,366千元,同比下降30.23%[196] - 2024年末流动负债为199,548千元,2023年为164,195千元,同比增长21.53%[196] - 2024年末资产净值为396,838千元,2023年为399,960千元,同比下降0.78%[196] - 2024年年内溢利4,920千元,2023年为4,920千元,无变化;2024年年内亏损3,623千元[198]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495千元,2023年为11,064千元,同比下降86.49%[200] - 2024年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230千元,2023年为 - 12,751千元,由负转正[200]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24,950千元,2023年为 - 12,880千元,同比下降93.71%[200]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3,378千元,2023年为16,092千元,同比下降16.86%[200] 公司股权信息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7.92亿股每股0.0001美元的股份,2021年3月16日以每股0.75港元发行1.98亿股股份[29] - 2024年12月31日,郑国思先生拥有576,179,90股普通股,股权约72.75%;其通过Xiejia Limited间接拥有201,662,968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额约25.46%[152] - 2024年12月31日,郑振忠先生拥有576,179,90股普通股,股权约72.75%;其通过佳能国际有限公司间接拥有172,853,972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额约21.82%[152] - 2024年12月31日,郑国典先生通过嗨森国际有限公司间接拥有201,662,968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额约25.46%[152] - 2024年12月31日,郑国典先生在嗨森拥有1股普通股,股权100%;郑国思先生在Xiejia拥有1股普通股,股权100%;郑振忠先生在佳能拥有1股普通股,股权100%[153] - 2024年12月31日,Xiejia作为实益拥有人拥有201,662,968股普通股,股权约25.46%[154] - 2024年12月31日,吴紫虹女士因配偶权益拥有576,179,908股普通股,股权约72.75%[154] - 2024年12月31日,嗨森作为实益拥有人拥有201,662,968股普通股,股权约25.46%[154] - 2024年12月31日,郑国典先生因受控法团权益等拥有576,179,908股普通股,股权约72.75%[154] - 2024年12月31日,洪玛丽女士因配偶权益拥有576,179,908股普通股,股权约72.75%[154] - 2024年12月31日,佳能作为实益拥有人拥有172,853,972股普通股,股权约21.82%[154] - 公司已发行总股本最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162]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郑振忠65岁,1994年5月至2016年10月担任多个职位,在中国甜食行业积累逾29年经验,1999年7月以来任久久王食品主席及采购主任[53] - 郑国思41岁,2001年1月加入久久王食品,在中国甜食行业积累逾24年经验,2013年1月及2010年1月起分别任久久王食品总经理及总监[55] - 陈侃36岁,2012年12月加入集团,在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积累逾14年经验,2024年12月获香港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59] - 王礼南69岁,2021年2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88年9月至2016年3月任职于晋江县监察局等[60] - 吴世明49岁,2021年2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29年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60][61] - 郑振忠于2017年2月21日获委任为董事,2019年5月6日调任为执行董事[53] - 郑国思于2017年11月17日获委任为董事,2019年5月6日调任为执行董事[55] - 陈侃于2019年1月4日获委任为董事,2019年5月6日调任为执行董事[59] - 吴世明于2014年11月至今任厦门支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61] - 王礼南于1981年4月毕业于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物理专业,2001年12月毕业于中共中央党函授学院法律专业[60] - 陈聪明先生58岁,2021年2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4] - 刘雪峰女士50岁,2024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约24年法律服务经验[66] - 王国军先生56岁,为技术及质量总监,有逾34年中国食品及甜食行业经验,2012年11月加入集团[67] - 田岚女士46岁,为人力资源总监,有逾24年中国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经验,2013年4月加入集团[68] - 何伟乐先生37岁,2023年12月22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69] 公司企业管治信息 - 公司股份已成功于联交所上市,董事会认同透明度及问责制是企业管治的基石[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有关守则条文第C.2.1条除外[70] - 郑振忠先生为公司主席兼任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其兼任符合集团最佳利益[71]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准则,全体董事在回顾期内均已遵守规定[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不知悉董事证券交易方面有任何不合规之处[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符合上市规则第3.10A条[74] - 2024年,郑振忠先生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执行总裁[76] - 董事会拟每年至少定期召开4次会议,董事将获最少提前14天的书面通知[77] - 2024年,董事会共举行4次会议[78]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于5月31日举行[78] - 郑振忠、郑国思、陈侃、王礼南、吴世明、陈聪明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
久久王(0192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14:2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2月2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主要从事制造及销售甜食产品[6] - 公司功能货币为港元,但综合财务报表以人民币呈列[7] - 公司为中国甜食产品制造商,生产及销售胶基糖果、压片糖果、充气糖果及硬糖等产品[39] - 公司业务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增长,巩固在中国甜食产品制造商的地位,重视采购新生产线、设备及产品开发[41] 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及准则应用 - 本年度应用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表现并无重大影响[8] - 公司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未来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0] - 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若干金融工具按公平值计量[13] - 公平值计量根据输入数据可观察程度及重要性分为第一级、第二级或第三级[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与毛利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3.15028亿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3.51767亿元按年减少10.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8738.3万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9951.3万元按年减少12.2%[2] - 2024年中国地区收益为283,83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02,814千元人民币[19] - 2024年亚洲(不包括中国)地区收益为12,23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439千元人民币[19] - 2024年欧洲地区收益为17,31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3,101千元人民币[19] - 2024年其他地区收益为1,64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413千元人民币[19] - 2024年总收益为315,02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51,767千元人民币[19] - 2024年OEM产品收益为119,697千元,自有品牌产品中酷莎收益为174,502千元、拉拉为16,725千元、久久为4,104千元,销售货品收益为315,028千元;2023年OEM产品收益为143,523千元,自有品牌产品中酷莎收益为185,590千元、拉拉为17,842千元、久久为4,812千元,销售货品收益为351,767千元[25] - 公司2023年收益约3.518亿人民币,2024年约3.15亿人民币,减少约10.5%,主要因OEM产品销售减少[43] - 2023年毛利约9950万人民币,2024年约8740万人民币,减少约12.2%,2023年及2024年毛利率分别约为28.3%及27.7% [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与费用 - 2024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27645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52254亿元[4] - 2024年销售开支为人民币3136.7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3479.9万元[4] - 2024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3286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3462.9万元[4] - 2024年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382.9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358.7万元[4] - 2024年银行借款利息开支为10,707千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3,122千元,融资成本总额为13,829千元;2023年银行借款利息开支为10,990千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2,597千元,融资成本总额为13,587千元[27] - 2024年雇员开支总额为31,303千元、核数师酬金为1,150千元、确认存货成本为193,642千元、撇减存货为2,375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3,378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4,942千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8,705千元、研发开支为9,370千元;2023年雇员开支总额为35,119千元、核数师酬金为1,150千元、确认存货成本为194,176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6,092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790千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766千元、研发开支为11,094千元[28] - 2023年销售成本约2.523亿人民币,2024年约2.277亿人民币,减少约9.8%,与收益减幅相符[44] - 2023年销售开支约3480万人民币,2024年约3140万人民币,减少因营销及推广开支减少[47] - 2023年行政开支约3460万人民币,2024年约3290万人民币,减少因研发开支减少[48] - 2023年融资成本约1360万人民币,2024年约1380万人民币,维持相对稳定[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收入与亏损拨备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或(亏损)净额为人民币87.3万元,2023年为亏损人民币466.8万元[4]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人民币870.5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76.6万元[4]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为32千元、汇兑收益为1,702千元、租金收入为238千元、政府补助为245千元、售后租回交易亏损为1,344千元,净额为873千元;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68千元、汇兑亏损为501千元、租金收入为28千元、政府补助为1,314千元、售后租回交易亏损为5,677千元,净额为 - 4,668千元[26] - 2023年其他收入、收益或(亏损)净额为净亏损约470万人民币,2024年为净收益约90万人民币,变动因售后租回交易亏损减少[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税项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5,118千元,递延税项为0;2023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6,329千元,递延税项为 - 185千元,年内税项开支总额2024年为5,118千元,2023年为6,144千元[28]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合资格企业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超过部分按16.5%征税,不符合资格按16.5%征税,集团年内无香港估计应课税溢利,无拨备[29] - 中国附属公司两个年度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30] - 其他司法权区税项按现行税率计算[31] - 2023年所得税开支约610万人民币,2024年约510万人民币,减少因2024年应课税溢利减少[4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48,426千元,2023年为344,538千元[5] - 2024年流动资产为381,020千元,2023年为363,335千元[5]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99,548千元,2023年为164,195千元[5] - 2024年流动资产净额为181,472千元,2023年为199,140千元[5] - 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529,898千元,2023年为543,678千元[5]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133,060千元,2023年为143,718千元[5] - 2024年资产净值为396,838千元,2023年为399,960千元[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77,440千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人民币10,208千元后为人民币67,232千元;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97,895千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人民币1,529千元后为人民币96,366千元[34]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30日内为人民币3,386千元,31 - 60日为人民币251千元,总计人民币3,637千元;2023年30日内为人民币6,044千元,31 - 60日为人民币204千元,总计人民币6,248千元[37] - 2024年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人民币3,984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1,635千元[37] - 2024年应付一名董事款项为人民币40,866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3,219千元[3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290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3510万元减少约17.4%[5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2.547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561亿元[6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人民币2109.4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167.2万元[6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楼宇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04773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09129亿元[6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厂房及机器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913.2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4498.1万元[6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70.2%,2023年12月31日约为68.6%[6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盈利与亏损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362.3万元,较2023年的溢利约人民币492万元按年下降173.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5分,2023年为每股盈利人民币0.6分[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3,623千元,2023年为盈利人民币4,920千元[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亏损约人民币360万元,2023年同期溢利约人民币490万元,减少主要因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40] - 2023年纯利约490万人民币,2024年亏损约360万人民币,转亏因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5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本与股息 - 2024年及2023年法定股本普通股数目均为2,000,000千股,金额均为200千美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普通股数目均为792,000千股,金额均为80千美元[3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792,000,000股每股0.0001美元的股份,2021年3月16日以每股0.75港元价格发行198,000,000股股份[57]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23年:无)[3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任何股息,2023年亦无派息[76] 业务相关其他信息 - 公司目前经营一个经营分部,即销售甜食产品的收益,无须单独呈报分部[17] - 公司经营业务及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19]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分别有26.3%及25.8%的贸易应收款项为应收该客户的款项[2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386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406名[6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就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2023年为人民币1278.6万元[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2023年亦无[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大部分资产、负债、收入及开支以人民币及港元计值,无重大汇率波动风险和外汇合约等金融衍生工具[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信贷风险主要来自贸易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项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但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77] - 全体董事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整个年度内均遵守规定的交易标准及公司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准则[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79] - 公司已发行总股本最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一直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后至公告日期,公司无发生任何重大事项须披露[81] - 公司遵照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吴世明先生[82] - 审核委员会已与公司管理层检讨全年业绩、会计政策及惯例,讨论审核、风险管理等事宜[82] - 集团核数师核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83] 信息披露与会议安排 - 全年业绩公告已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84] - 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84]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5月30日举行[85]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及通函将适时刊登及寄发股东[85]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7日至5月30日暂停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