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邦基生活(01660)

搜索文档
兆邦基生活(01660)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07:50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0,000,000,000股,面值0.002港元,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0,000,000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6,195,000,000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195,000,000股[2] - 2025年7月公司各类股份数目均无增减[1][2]
兆邦基生活(01660) - 股东週年大会通告
2025-07-31 08:51
股东周年大会信息 - 2025年8月22日上午10:30在香港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厦举行[3] - 审议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等报告[4] - 重选许志聪等为执行董事,余礎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 股份相关决议 - 拟批准董事配发、发行及处置额外股份不超已发行总数20%[5] - 拟批准董事购回股份不超已发行总数10%[8] 其他事项 - 续聘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为核数师[4] - 恶劣天气会议延期,股东自行决定是否出席[10] - 代表委任表格及相关文件2025年8月20日上午10时30分前送达[9] - 2025年8月22日至8月1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9] - 所有过户文件及有关股票2025年8月18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9] - 决议案将在大会上以投票方式表决[9] - 说明函件载于公司2025年7月31日通函附录一内[9]
兆邦基生活(01660) - 代表委任表格
2025-07-31 08:45
会议信息 - 股东大会2025年8月22日上午10时30分在香港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厦召开[2] - 代表委任表格须在2025年8月20日上午10时30分前送达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6] 公司事务 - 公司股份面值为每股0.002港元[2] - 需获取及批准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等[3] - 重选多名董事,授权董事会厘定董事酬金[3] - 续聘致同(香港)为核数师,授权董事会厘定其酬金[3] - 授予董事发行、配发及处置公司股份等多项授权[3]
兆邦基生活(01660) - (1) 建议授出发行及购回股份的一般授权(2) 建议重选董事及(3) ...
2025-07-31 08:43
股东周年大会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2日上午10:30召开股东周年大会[3][28][60] - 代表委任表格须于2025年8月20日上午10:30前送达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4][30][73] - 2025年8月19日至8月2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填妥表格及股票须于8月18日下午4:30前交回[28][73] - 若大会当日上午7时后悬挂8号或以上热带气旋或黑色暴雨警告,会议将延期[73] 股份相关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有61.95亿股已发行股份,Boardwin占约61.41%[9][17][37] - 发行授权获批可配发最多12.39亿股,占已发行总数20%[17] - 购回授权获批可购回最多6.195亿股,占已发行总数10%[18][21][37] - 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股份最高0.224港元,最低0.106港元[41]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前七月,股份最高0.167港元,最低0.115港元[41] 董事相关 - 许志聪、张彧、余礎安、曾月英将重选连任[22][23][26][61] - 许志聪自2023年9月8日任执行董事,2025年6月30日任主席,年薪12万港元自2024年11月1日豁免[48][49] - 张彧自2023年9月8日任执行董事及副行政总裁,年薪12万港元[50][51] - 曾月英自2025年1月22日任执行董事及副行政总裁,年薪12万港元[53][54] - 余礎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年薪18万港元[56][57] 其他事项 - 大会将审议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等[61] - 大会将续聘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为核数师[61] - 就第4及6项决议案,董事暂无即时发行股份计划[73] - 就第5项决议案,董事认为适当情况行使购回股份权力[73]
兆邦基生活(01660) - 二零二五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5-07-31 08:37
业务与报告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机械及配件贸易、租赁、运输、物业管理等[5][8] - 公司发表涵盖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可持续表现的ESG报告[4][5][7][8] 环境数据 - 本年度善乐空气污染物来自车辆使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83千克[44][45] - 本年度善乐二氧化硫排放量为0.03千克,颗粒物排放量为0.13千克[45] - 善乐总耗水量为902.04立方米,每百万港元收入耗水密度为17.70立方米[51] - 善乐总废物重量为49,641.74千克,其中混合建筑废物49,640.00千克,每百万港元收入的混合建筑废物密度为974.10千克[55] - 善乐有害废物(碳粉盒)为1.74千克,每百万港元收入的有害废物密度为0.03千克[55] - 善乐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为49.28吨二氧化碳当量,直接排放为5.94吨二氧化碳当量[61] - 善乐能源间接排放为31.48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他间接排放为11.85吨二氧化碳当量[61] - 善乐每百万港元收入的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0.97吨二氧化碳当量[61] - 善乐年度总能源消耗为104.43兆瓦时,直接能源消耗21.58兆瓦时,间接能源消耗82.85兆瓦时,能源密度为2.05兆瓦时/每百万港元收入[65] 用户数据 - 公司员工总数为366人,男性239人,女性127人;全职313人,兼职53人;<30岁92人,30 - 50岁184人,>50岁90人;香港18人,中国内地348人[75] - 公司员工年度离职率为91%,男性100%,女性81%;<30岁122%,30 - 50岁69%,>50岁90%;香港35%,中国内地95%[75] - 公司员工接受培训的百分比为96%,男性98%,女性93%;普通员工93%,中级管理层96%,高级管理层97%[76] 未来展望 - 排放物目标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密度,支持香港2050年实现碳中和[39] - 废弃物目标为优化资源效率、减少浪费、回收可再生资源及安全合法处理废弃物[39] - 能源目标为持续推进节约能源,提倡使用节能电器[40] - 水资源目标为持续开展节水活动,推广使用节水装置和器具[40] 新策略 - 公司为制定ESG管理方法进行重要性评估,识别出环保措施、雇佣及劳工常规、营运惯例等层面的重要ESG议题[31][33] - 公司制定建设环保企业的内部准则,包括节约用电、用纸等措施,并遵守相关环境法律法规[36][37] - 公司确保车队定期维护,检查轮胎气压,禁止发动机空转以管理废气排放[41][43] - 善乐确保提供的机械遵守排放标准,使客户减少废气排放[42][43] - 集团将空调系统温度设定在最低25.5摄氏度[59] - 集团鼓励员工在无人房间关灯,利用自然光,采用节能照明[58] - 集团鼓励员工在可行情况下重复使用纸张或双面打印,电脑和打印机设为双面和节能模式[53] - 集团实施办公室自动化系统,收集废纸回收,定期进行纸张存量点算[53] - 公司为应对气候变化制定内部指引,密切监测天气警告,确保运营连续性和员工安全[70] - 公司招聘时为所有申请者提供平等机会,防止童工和强迫劳动,收到辞职信后及时结算工资[81] - 公司定期评估员工表现和态度,结果影响晋升、薪酬调整等决策[82][85] - 公司定期检讨薪酬结构,提供与个人表现及财务业绩相关的酌情花红[83][85] - 公司为新员工提供迎新计划,本年度根据员工职责提供定制培训[87][90] - 公司提供教育津贴、学费补贴和考试假,鼓励员工参加外部培训[88][90] - 公司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及监督制度,制定工作场所安全指引[92][95] - 公司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组织救援、消防和疏散演习[93][96] - 公司协助员工进行化学品泄漏演习,制定防火和紧急政策[97][99] - 公司致力于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提供高质量服务[102] - 公司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香港技术人员为机械业务提供支持[104][107] - 公司坚持以诚信为根基的行为准则,要求员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108][111] - 公司审查销售和营销资料,确保合法合规,禁止虚假或误导信息[109][111] - 公司在物业租赁业务中保护商业机密和客户隐私,执行软件授权政策[110][111] - 公司严格遵守反贪腐法律法规,实施举报政策[113][116] - 公司选择供应商时评估多方面因素,优先考虑有认证和环保产品供应商[115][118] - 公司为香港供应商制定环保及职业健康安全指引,与供应商签协议确保产品质量[115][118]
兆邦基生活(01660)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31 08:3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益从上一年的约2.677亿港元减少约6980万港元或26.1%至本年度的约1.979亿港元[19] - 建筑机械租赁收入下降3580万港元(42.5%),从上年的8440万港元降至4850万港元[22][26] - 建筑机械贸易收入下降2000万港元(89.1%),从上年的2240万港元降至240万港元[23][27]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增加630万港元(8.1%),从上年的7840万港元增至8470万港元[24][28] - 物业租赁及零售业务收入下降2140万港元(27.2%),从上年的7880万港元降至5740万港元[25][29] - 毛利下降2030万港元(49.1%),毛利率从15.4%降至10.6%[32][37] - 净亏损增加4980万港元,从上年的2800万港元增至7780万港元[44][4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下降4950万港元(21.9%),从上年的2.264亿港元降至1.769亿港元[31][36] - 其他亏损增加2960万港元,从上年的1370万港元增至4330万港元[33][38] - 金融资产预期信贷亏损增加220万港元(12.7%),从上年的1750万港元增至1970万港元[34][39] - 公司员工人数为395名(2024年:706名),员工成本总额为52.4百万港元(2024年:57.1百万港元)[67][7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收益减少主要来自租赁相关收入减少3360万港元[19] - 建筑机械贸易相关收入减少2000万港元[19] - 零售室内游戏室相关收入减少1650万港元[19] - 建筑机械租赁收入下降3580万港元(42.5%),从上年的8440万港元降至4850万港元[22][26] - 建筑机械贸易收入下降2000万港元(89.1%),从上年的2240万港元降至240万港元[23][27]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增加630万港元(8.1%),从上年的7840万港元增至8470万港元[24][28] - 物业租赁及零售业务收入下降2140万港元(27.2%),从上年的7880万港元降至5740万港元[25][29]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及香港地区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建筑设备租赁需求放缓[14][1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市场转向电力储存解决方案导致传统柴油发电机及相关设备过时[14][18] - 物业管理部门因住宅业主拖欠支付导致费用超支[14][18] - 董事会计划继续保持低杠杆状况并探索潜在商业机会[14][18] - 公司无重大投资计划或资本资产计划[76][78] - 公司放债业务的目标贷款规模为500万港元至2000万港元[81][84] - 公司放债业务主要通过内部资源提供资金,旨在产生符合董事会设定回报的利息收入[81][84] - 公司对有抵押贷款的客户范围较广,重点关注可接受的抵押率和抵押品流动性[81][84] - 公司对无抵押贷款的客户要求信用记录良好及还款来源较强[81][84] - 公司对借款人的后续审查每年更新,包括财务状况、历史还款记录等因素[85][87] 现金流和资本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890万港元(2024年:3430万港元)[50]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8.9百万港元(2024年:34.3百万港元),借款为2.7百万港元(2024年:10.2百万港元),租赁负债为15.2百万港元(2024年:22.7百万港元)[54]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247.9百万港元(2024年:207.4百万港元),流动负债总额为93.3百万港元(2024年:100.5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为2.7倍(2024年:2.1倍)[54] - 公司资本开支总额为43.1百万港元(2024年:67.5百万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57][63] - 公司资本承担为0.1百万港元(2024年:5.8百万港元),主要用于购买建筑机械[61][66]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持有的不良贷款公允价值为57.0百万港元,占总资产的13.7%,本年度公允价值亏损12.8百万港元(18.2%)[75][79]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2,390,000港元,分为6,195,000,000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02港元[56][62]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无)[60][65] - 公司无外币对冲政策,但会密切监控货币风险[59][64] 董事会和公司治理 - 公司控股股东许楚家持有公司61.41%的已发行股本[94] - 公司非执行董事詹映桦持有控股公司Boardwin 1%的已发行股本[95] - 许楚家先生通过Boardwin Resources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3,804,096,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1.41%[96] - 许楚家先生持有Boardwin Resources Limited已发行股本的58.53%[96] - 詹映樺女士在香港及中国的法律、金融及房地产行业累积逾16年经验[97] - 许展堂先生曾担任维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至2015年10月16日[98] - 叶龍蜚先生曾担任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至2024年3月28日[99] - 余礎安先生于2014年取得执业证书后创办余礎安会计师事务所并担任主席[10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作为企业管治常规[107] - 董事会设立四个委员会包括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投资委员会[108] - 董事会负责集团整体领导并监督战略决策及业务表现[108] - 全体董事始终以诚信态度履行职责并遵守适用法规[109] - 董事会成员变动:许志聪先生自2025年6月30日起担任主席,曾月英女士自2025年1月22日起获委任,许楚家先生自2025年6月30日起离任,许楚胜先生自2024年10月31日起离任,尹英才先生自2024年6月4日起获委任并于2024年10月30日离任,关建文先生自2024年6月4日起离任[115][11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10A条,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至少三分之一[118][120]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公司采纳多元化政策,考虑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专业经验等因素[121][126] - 董事培训记录:所有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参加了研讨会或阅读材料培训[131] - 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职责分离: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C.2.1条,董事长许志聪先生负责董事会领导,首席执行官职位自2024年10月30日起空缺[132] - 董事服务合同:执行董事签署一年期服务合同,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签署一年期任命函[133] - 董事独立性确认: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确认其独立性[122][126] - 董事持续专业发展:公司为董事提供培训及研讨会,确保其了解上市规则及法律法规[125][127] - 董事亲属关系披露:詹映樺女士为许楚家先生的妻妹,许志聪先生为许楚家先生的儿子及詹映樺女士的侄子[117][119] - 董事委任程序:董事的任命、重选及罢免程序载于公司章程[134] - 公司董事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4次,大致按季度间隔举行[138] - 定期董事会会议的通知期不少于14天,其他会议的通知期合理且文件提前3天发送[139][142] - 董事许志聪先生出席8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45] - 独立非执行董事许展堂先生出席8次董事会会议、2次审核委员会会议和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145] - 公司2025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5年8月15日举行[147] - 董事尹英才先生于2024年10月30日离任后,公司目前没有行政总裁[136] - 董事曾月英女士于2025年1月22日获委任,出席1次董事会会议[145] - 董事许楚家先生于2025年6月30日离任前出席8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周年大会[145]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C3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的行为准则[148] - 董事会负责审批和监督公司所有重大事项,包括政策、战略、预算、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体系[150]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余礎安先生(主席)、许展堂先生和叶龍蜚先生[152][156]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财务报表和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公平性[158][159] - 审计委员会批准了2024年度的内部审计计划和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内部审计报告[164] - 审计委员会评估了外聘审计师的独立性,并批准了外聘审计师的聘任[164]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非执行董事詹映樺女士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叶龍蜚先生(主席)及余礎安先生[165][167] - 公司计划于2025年8月15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153]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性[164]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情况及企业管治报告内的披露[162][163]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上市规则项下有关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的要求[164] - 提名委员会按诚信、经验、技能等标准评估候选人或在任人[166][168]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的架构、人数及组成,包括技能、知识及经验方面[169] - 提名委员会评估董事候选人时考虑多元化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经验、文化及教育背景等[172][174] - 提名委员会建议重新委任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的董事[175]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179] - 薪酬委员会制定薪酬政策时考虑同类公司薪酬、时间投入、职责及个人表现等因素[181] - 薪酬委员会确保董事或高级管理层不参与决定自身薪酬[181] - 薪酬委员会负责厘定执行董事、最高行政人员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待遇,包括实质利益和赔偿金额[181] - 提名委员会采用面试、背景调查等流程评估董事候选人是否合适[178] - 董事会拥有对被提名人的最终决定权,基于候选人为董事会带来的声誉和贡献[178] - 薪酬委员会审查并批准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因职务终止涉及的赔偿安排[181]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的薪酬詳情載於本年報綜合財務報表附註15[188][191] - 投資委員會成員變更:自2024年10月31日起由1名執行董事(許楚家)和1名非執行董事(詹映樺)組成[189][19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會由4名執行董事、1名非執行董事和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195][196] - 董事會年齡跨度從24歲至82歲[195][196] - 獨立非執行董事人數不得少於3人且佔董事會至少三分之一[198][200] - 薪酬委員會審議並批准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年度薪酬待遇(含酌情花紅)[184][186] - 薪酬委員會制定執行董事薪酬政策並評估其表現[184][186] - 投資委員會主要職責包括制定投資政策及代表公司作出投資決策[194] - 董事會多元化政策涵蓋性別、年齡、教育背景等維度[195][197] - 公司未設置除董事外的其他高級管理層職位[188][191]
兆邦基生活(01660)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30 14:5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年度收益从2024年的267,691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97,899千港元,降幅达26.1%[4] - 公司2025年毛利为21,020千港元,较2024年的41,313千港元下降49.1%[4] - 公司2025年经营所得亏损为86,607千港元,较2024年的28,499千港元扩大203.9%[4] - 公司2025年净亏损为77,805千港元,较2024年的28,034千港元扩大177.5%[4] - 公司2025年每股亏损为1.26港仙,较2024年的0.45港仙扩大180%[5]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的267,691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97,899千港元,降幅达26.1%[25] - 公司除所得税前综合亏损从2024年的28,183千港元扩大至2025年的86,066千港元[27] - 公司总收益由267.7百万港元减少26.1%至197.9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租赁收入减少33.6百万港元、建筑机械贸易收入减少20.0百万港元及零售收入减少16.5百万港元[47] - 毛利下滑49.1%至21.0百万港元,毛利率从15.4%降至10.6%[54] - 净亏损扩大至77.8百万港元,较上年增加49.8百万港元[6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金融资产预期减值亏损净额从2024年的17,485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的19,698千港元,增幅12.7%[2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5年为40,242,000港元,2024年为43,195,000港元,同比下降6.8%[34] - 金融资产预计信用亏损净额2025年为19,698,000港元,2024年为17,485,000港元,同比增长12.7%[34]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增加12.7%至19.7百万港元,源于应收账款预期恶化[56] - 员工总数减少至395名(2024年:706名),员工成本总额为52.4百万港元(2024年:57.1百万港元)[7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物业租赁及零售业务收益从2024年的71,132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54,675千港元,降幅达23.1%[19]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增长8.1%,从2024年的78,369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84,689千港元[19] - 运输服务收益大幅下降94.3%,从2024年的2,407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138千港元[19] - 租赁机械及相关服务收益下降40.9%,从2024年的81,946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48,390千港元[19] - 租赁分部亏损从2024年溢利9,146千港元转为2025年亏损32,109千港元[25] - 物业管理部门收益从2024年的78,369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84,689千港元,增幅8.1%[25] - 运输分部因收入及营运规模大幅下降,2025年起不再列为可报告分部[22] - 建筑机械租赁收益下降42.5%至48.5百万港元,因房地产市场需求疲软及传统柴油发电机设备过时[48] - 建筑机械贸易收益暴跌89.1%至2.4百万港元,反映市场贸易机会匮乏[49]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增长8.1%至84.7百万港元,得益于管理面积扩大[50] - 物业租赁及零售业务收益下降27.2%至57.4百万港元,主因室内游戏室收入减少[51] 各地区表现 - 中国(香港除外)市场贡献收益139,364千港元,占客户合约总收益的98.2%[20] - 香港市场收益仅占客户合约总收益的1.8%(2,572千港元),同比减少89.6%[20] - 香港市场租赁机械及提供相关服务收益从2024年的75,232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44,630千港元,降幅达40.7%[21] - 中国(香港除外)市场物业租赁、转租、零售及其他收益从2024年的7,654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2,684千港元,降幅达64.9%[21] - 中国(香港除外)市场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的55,50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9,604千港元,降幅达64.7%[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已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修订,自2024年4月1日起生效,但对年度业绩无重大影响[1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4月1日生效,要求新增损益表小计(如“经营利润”)并强化披露要求[14][16] - 收益确认方式中,随时间转移服务占比98.2%(139,364千港元),集中于物业管理及租赁业务[20] - 报告期末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同期:无)[69] - 本年度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企业事项[73][74] - 报告期末后无重大事项发生[75] - 本年度未授出或执行任何购股权[77] - 董事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2024年:无)[83]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68,020千港元,较2024年的308,994千港元下降45.6%[6] - 公司2025年流动资产总额为247,945千港元,较2024年的207,368千港元增长19.6%[6] - 公司2025年资产净值为317,361千港元,较2024年的398,685千港元下降20.4%[7] - 公司2025年流动负债为93,311千港元,较2024年的100,453千港元下降7.1%[7] - 公司2025年负债总额为98,604千港元,较2024年的117,677千港元下降16.2%[7] - 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工具)从2024年的157,47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96,227千港元,降幅达38.9%[29] - 贸易应收款项2025年为139,219,000港元,2024年为121,162,000港元,同比增长14.9%[41] - 贸易应收款项90天以上逾期占比2025年为90.6%(126,075,000港元),2024年为82.6%(100,026,000港元)[42]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非上市股本证券)2025年为2,168,000港元,2024年为5,003,000港元,同比下降56.7%[4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不良资产)2025年为56,966,000港元,2024年为70,389,000港元,同比下降19.1%[43] - 贸易应付款项90天以上占比2025年为84.1%(20,660,000港元),2024年为75.7%(16,010,000港元)[44]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至28.9百万港元,借款从10.2百万港元降至2.7百万港元[63] - 流动比率改善至2.7倍,流动资产247.9百万港元超过流动负债93.3百万港元[64] - 本年度资本开支总额为43.1百万港元(2024年:67.5百万港元),主要用于租赁业务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零售业务使用权资产[67] - 收购抵押贷款人民币80,000,000元(约91,200,000港元),现金代价人民币65,000,000元(约74,100,000港元)[72] - 机械及设备的未拨备资本承担为0.1百万港元(2024年:5.8百万港元)[70]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拨备2025年为165,000港元,2024年为1,738,000港元,同比下降90.5%[32] - 中国企业所得税往年超额拨备2025年为-1,671,000港元,2024年为0[32] - 递延税项2025年为-6,752,000港元,2024年为-1,831,000港元,同比增长268.7%[32] 外汇和风险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以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及负债,但董事认为外汇风险较小且无对冲政策[68]
兆邦基生活(01660.HK)6月6日收盘上涨27.81%,成交333.31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6-06 08:35
市场表现 - 6月6日兆邦基生活股价上涨27.81%至0.193港元/股,成交量1902.4万股,成交额333.31万港元,振幅49.67%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15.27%,今年以来累计涨幅7.86%,跑输恒生指数19.18%的涨幅 [1] - 工业工程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14.42倍,行业中值为2.5倍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营业总收入9994.63万元,同比减少27.54% [1] - 归母净利润-664.35万元,同比减少229.43% [1] - 毛利率25.13%,资产负债率24.97% [1] 行业对比 - 兆邦基生活市盈率为-22.76倍,行业排名第121位 [1] - 同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谊砾控股0.31倍、中国航天万源0.32倍、天洁环境1.89倍、北京控股环境集团2.23倍、同景新能源2.5倍 [1] 公司业务 - 主要在香港从事机械及配件贸易、机械租赁及相关服务 [2] - 在中国内地提供物业管理服务、机械租赁、物业租赁、转租及零售业务 [2] - 关联公司包括立桥金融集团(经营银行、保险及证券业务)和深圳兆邦基集团(房地产开发及商业物业投资) [2]
兆邦基生活(0166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27 08:32
员工与成本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拥有408名员工,较2023年同期的507名有所减少[17] - 公司本期间员工总成本约为3170万港元,较上一期间的2790万港元有所增加[17] - 公司员工数量从2023年9月30日的507名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408名[38] - 本期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3170万港元,较上一期间的2790万港元有所增加[38] 股东与股权 - 公司董事许楚家先生通过Boardwin Resources Limited实益拥有3,804,096,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1.41%[28][31] - 公司主要股东Boardwin Resources Limited持有61.41%的股份[85] - 公司最终控股方为许楚家先生[77]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已发行股份为6,195,000,000股[85] 股息与投资 - 公司未建议在本期间向股东支付任何中期股息[20] - 公司未建议派发本期间的中期股息[39] - 公司未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18] - 公司未在本期间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21] - 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收购或处置子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19] - 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38] 财务表现 - 公司本期间毛利为27.9百万港元,毛利率从上一期间的17.9%增加至25.1%,主要由于部分团队重组导致工资成本重新归类为行政开支[50]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由上一期间的2.5百万港元减少至本期间的3.5百万港元支出,主要由于投资公允价值亏损6.0百万港元[50] - 公司行政开支由上一期间的20.4百万港元增加67.1%至34.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部门重组导致17.4百万港元工资成本重新归类为行政开支[50] - 公司财务收入由上一期间的0.4百万港元增加至1.2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整体现金水平及市场利率的增加[50] - 公司财务成本由上一期间的0.8百万港元减少33.6%至0.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贷款余额的降低[50] - 公司本期间所得税抵免为1.7百万港元,上一期间所得税开支为3.4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上一期间税务准备的拨回[52] - 公司本期间净损失为7.4百万港元,上一期间净利润为5.7百万港元,上一期间净利润率为3.7%[5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4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4.3百万港元有所增加[5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借款为6.6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2百万港元有所减少[5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2.0倍,较2024年3月31日的2.1倍有所下降[52]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413,633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415,909千港元略有下降[68]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14,550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106,915千港元有所增加[68] - 公司总负债为131,190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117,677千港元有所增加[68] - 公司资产净值为394,289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398,685千港元略有下降[68]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9,344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17,224千港元有所增加[68] - 公司借款为6,097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2,707千港元有所增加[68] - 公司租赁负债为13,247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12,596千港元有所增加[68] - 公司递延税项负债为13,247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12,596千港元有所增加[68] - 公司股本为12,390千港元,与上一期末持平[68] - 公司储备为381,899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386,344千港元略有下降[68] - 公司2024年期内溢利为5,692百万[70] - 公司2024年期内损失为7,367百万[70] - 公司2024年外汇汇兑差额为7,185百万[70] - 公司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493百万[70]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结余为394,289百万[70]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10,83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2,965千港元下降27.5%[8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27,84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7,350千港元增长1.8%[8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亏损为9,67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经营溢利9,486千港元大幅下降[8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亏损为7,36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期内溢利5,692千港元大幅下降[8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2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每股基本及摊薄溢利0.09港仙大幅下降[90]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总资产为525,47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16,362千港元增长1.8%[91]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银行及现金结余为44,40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4,278千港元增长29.5%[91]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5,26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62千港元大幅增长[9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2,03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减少净额1,697千港元大幅改善[9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77,895千港元,其中租赁业务贡献30,185千港元,物业管理贡献44,611千港元,物业租赁、转租及零售业务贡献30,064千港元,放债业务贡献1,745千港元[11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税前亏损为9,053千港元,主要由于租赁业务亏损3,881千港元和物业管理业务亏损6,537千港元[11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77,961千港元,其中贸易业务贡献15,706千港元,租赁业务贡献45,602千港元,物业管理贡献28,724千港元,物业租赁、转租及零售业务贡献59,297千港元[113]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税前利润为9,082千港元,主要由于租赁业务盈利19,028千港元和物业租赁、转租及零售业务盈利10,509千港元[113] - 公司未分配公司支出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为2,44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991千港元[110][113]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东应占溢利为-7,367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692千港元,同比下降229.4%[119] - 公司2024年中期每股基本亏损为0.12港仙,相比2023年同期的每股盈利0.09港仙,同比下降233.3%[119] - 公司2024年中期总收益为110,831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52,965千港元,同比下降27.5%[128] - 公司2024年中期物业租赁、转租、零售及其他业务收益为44,611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28,724千港元,同比增长55.3%[128] - 公司2024年中期放债业务收益为31,418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61,209千港元,同比下降48.7%[128] - 公司2024年中期所得税抵免为1,686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所得税开支3,425千港元,同比下降149.3%[142] - 公司2024年中期香港利得税为0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407千港元,同比下降100%[142] - 公司2024年中期中国内地税为-1,686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8千港元,同比下降9,466.7%[142] - 公司2024年中期物业租赁、转租、零售及其他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的40.2%,相比2023年同期的18.8%,同比增长21.4个百分点[128] - 公司2024年中期放债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的28.3%,相比2023年同期的40.0%,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128] - 公司总收益从2023年同期的约1.53亿港元减少约4220万港元,降幅约27.5%,至本期间的约1.108亿港元[165] - 建筑机械租赁收益从2023年同期的约4560万港元减少约1540万港元,降幅约33.8%,至本期间的约3020万港元[165] - 销售及服务成本及行政开支总额从2023年同期的约1.460亿港元减少至本期间的约1.170亿港元[16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结余为394,289百万[70] 业务收入 - 建筑机械贸易收入减少约1280万港元,同比下降81.7%,从上一期间的1570万港元降至本期间的290万港元[48]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增加约1590万港元,同比增长55.3%,从上一期间的2870万港元增至本期间的4460万港元[48] - 物业租赁、转租、零售及其他业务收入减少约2980万港元,同比下降48.7%,从上一期间的6120万港元降至本期间的3140万港元[48] - 放债业务收入保持稳定,本期间与上一期间均为170万港元[48] - 销售及服务成本减少约33.9%,从上一期间的12560万港元降至本期间的8300万港元[48]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机械及零部件贸易、机械租赁及相关服务、运输服务及放债业务[75] - 公司的主要业务分部包括租赁、贸易、物业管理、物业租赁及转租、零售及其他业务,以及放债业务[108] 财务风险管理 -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政策无重大变动[83] 税务 - 公司香港利润税按16.5%的税率计提,适用于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估计应评税利润[117]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4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4.3百万港元有所增加[5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借款为6.6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2百万港元有所减少[5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2.0倍,较2024年3月31日的2.1倍有所下降[52]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413,633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415,909千港元略有下降[68]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14,550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106,915千港元有所增加[68] - 公司总负债为131,190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117,677千港元有所增加[68] - 公司资产净值为394,289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398,685千港元略有下降[68]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9,344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17,224千港元有所增加[68] - 公司借款为6,097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2,707千港元有所增加[68] - 公司租赁负债为13,247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12,596千港元有所增加[68] - 公司递延税项负债为13,247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12,596千港元有所增加[68] - 公司股本为12,390千港元,与上一期末持平[68] - 公司储备为381,899千港元,较上一期末的386,344千港元略有下降[6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总资产为525,47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16,362千港元增长1.8%[91]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银行及现金结余为44,40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4,278千港元增长29.5%[91]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5,26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62千港元大幅增长[9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2,03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减少净额1,697千港元大幅改善[9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的账龄分析显示,超过90天的应收款项为1.469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00亿港元有所增加[17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的账龄分析显示,超过90天的应付款项为4153.9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601.0万港元大幅增加[178]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净额从2024年4月1日的1.354亿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175亿港元,主要由于折旧和出售资产[171] - 贸易应收款项从121,162千港元增加至164,736千港元,增长36%[191] - 贸易应付款项从21,140千港元增加至47,503千港元,增长125%[194] - 预期信用损失拨备从27,127千港元增加至27,634千港元,增长1.9%[191] - 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44,320千港元减少至20,510千港元,下降53.7%[191] - 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从37,663千港元增加至43,322千港元,增长15%[194] - 深圳兆邦基集团有限公司及其若干附属公司的大厦管理费收入从4,311千港元减少至0千港元[198] - 立桥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的租金开支从0千港元增加至934千港元[198] - 贸易应收款项的信用期一般为30至60天[191] 企业管治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1][4] - 公司未审核的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2][6]
兆邦基生活(0166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9 08:38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10,831千港元,同比下降27.5%[2] - 期内亏损为7,367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5,692千港元[2] - 公司2024年中期总收益为110,83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2,965千港元下降27.5%[23] - 公司2024年中期除税前亏损为9,05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除税前溢利9,082千港元大幅下降[26][27] - 公司2024年中期每股基本亏损为0.12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每股基本溢利0.09港仙下降[36] - 公司本期间净损失为7.4百万港元,上一期间为纯利5.7百万港元[62]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525,48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16,362千港元略有增加[4] - 流动负债为111,84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0,453千港元有所增加[6]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14,55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6,915千港元有所增加[7] - 公司总负债为131,19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17,677千港元有所增加[10] - 公司资产净值为394,28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98,685千港元略有下降[11] - 公司股本为12,390千港元,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12] - 公司储备为381,89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86,344千港元略有下降[1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34.3百万港元增加至44.4百万港元[63] - 公司借款从10.2百万港元减少至6.6百万港元[63] - 公司流动资产从207.4百万港元增加至226.4百万港元,流动负债从100.5百万港元增加至111.8百万港元[64] - 公司流动比率从2.1倍略微下降至2.0倍[64] 收益与成本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增长55.3%,从2023年的28,724千港元增至2024年的44,611千港元[23] - 物业租赁、转租、零售及其他业务收益下降48.7%,从2023年的61,209千港元降至2024年的31,418千港元[23] - 建筑机械租赁收益减少33.8%至30.2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香港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疲软[46] - 建筑机械贸易收益大幅减少81.7%至2.9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地产业务环境放缓导致需求下降[48]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增加55.3%至44.6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管理面值提升[49] - 物业租赁、转租、零售及其他业务收益减少48.7%至31.4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深圳零售游乐场收入下降[50] - 销售及服务成本减少33.9%至83.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收入减少[52] - 毛利率从上一期间的17.9%增加至本期间的25.1%,主要由于团队重组导致工资薪酬重新分类[55] - 行政开支增加67.1%至34.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部门重组导致薪酬开支重新归类[57] 员工与成本 - 公司2024年中期雇员福利成本增长13.4%,从2023年的27,918千港元增至2024年的31,652千港元[32] - 公司员工数量从507名减少至408名,员工成本从27.9百万港元增加至31.7百万港元[73]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2024年中期所得税抵免为1,686千港元,主要来自中国内地税项[30] - 公司2024年中期使用权资产折旧下降31.9%,从2023年的21,965千港元降至2024年的14,962千港元[32] - 公司2024年中期未建议派付任何中期股息[34] - 公司未建议派发中期股息[76]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70] - 公司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从5.8百万港元减少至零[71] - 公司无重大收购或出售计划[75] - 公司资本开支为零,较上一期间无变化[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