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冶(01618)

搜索文档
中国中冶(601618)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9 09:18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37.76亿元,同比下降14.37%[3]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126.17亿元,同比下降11.7%[14]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8,085千元,同比下降71.7%[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81亿元,同比增长177.45%[3]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76.99亿元,同比下降26.7%[14]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819,171千元,同比增长73.8%[22]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7250.06亿元,同比增长9.58%[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资产总计为187,796,378千元,同比增长9.4%[20] - 公司2024年9月30日负债合计为5416.25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9.7%[1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短期借款为480.61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70.3%[1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短期借款为18,011,857千元,同比增长85.2%[20] - 公司2024年9月30日应付账款为2779.50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15.6%[1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应付债券为2,000,000千元,2023年同期为0[20] 股东权益与股东信息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538.71亿元,同比增长5.77%[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1538.71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5.8%[1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37,866人[7] -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9.18%,为公司第一大股东[7]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3.72%,为公司第二大股东[7]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期末持股136,749,380股,占比0.66%[10]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期末持股90,890,739股,占比0.44%[10] 现金流量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7.3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6.8%[16]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381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44,119千元有所下降[23]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161,922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4,829,176千元大幅增加[23]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978,486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502,108千元显著增长[23]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95,039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337,462千元有所改善[23]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73,916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213,690千元大幅减少[23]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1,411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000,707千元大幅下降[23]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715,065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977,890千元有所减少[23]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36,476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978,597千元大幅下降[23]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911,857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022,716千元有所减少[23]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1,747,030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9,783,858千元显著增加[23] 合同与投资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新签合同额为8916.9亿元,同比下降9.2%[11] - 新签海外合同额为607.6亿元,同比增长85.2%[11]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809,938千元,同比下降40.4%[18]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78,517,449千元,同比增长51.3%[18]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为471,181千元,同比增长38.3%[22] 研发费用与每股收益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19.01亿元,同比下降12.1%[1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同比增长160.0%[3]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同比下降22.6%[15] 非经常性损益与净资产收益率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本期金额为2.77亿元[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4%,同比增加1.63个百分点[3] 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3年底的444.4亿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336.6亿元[1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673,917千元,同比下降32.2%[19] - 应收账款从2023年底的1300.4亿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1718.2亿元[12] - 公司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551,583千元,同比增长5.2%[19] 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 - 流动资产合计从2023年底的4841.3亿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5403.7亿元[12]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2023年底的1774.7亿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1846.3亿元[12] - 资产总计从2023年底的6616.0亿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7250.1亿元[12] 股份划转 - 中国五矿拟无偿划转中冶集团持有的公司44.258%股份,完成后中国五矿将直接持有公司44.258%股份[9]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关于召开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10-22 08:04
财报披露 - 公司拟于2024年10月30日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 业绩说明会 - 公司拟召开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时间为10月30日16:00 - 17:00[2][4] - 业绩说明会通过网络直播在“上证路演中心”召开,链接为http://roadshow.sseinfo.com/[3][4] - 董事长等将出席,投资者可于10月30日观看参与,29日17:00前可发问题至ir@mccchina.com [4][6] - 联系人是魏皓,电话010 - 59868666,邮箱ir@mccchina.com [7] - 投资者可自10月31日起回看说明会情况及内容[7]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H股公告

2024-10-17 08:49
会议安排 - 董事会会议将于2024年10月29日举行[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及其发布[3] 董事会成员 - 截至2024年10月17日,董事会有执行董事陈建光[5] - 截至2024年10月17日,有非执行董事郎加、闫爱中[5] - 截至2024年10月17日,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周纪昌等[5]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H股公告

2024-10-16 09:08
投资协议 - 公司于2024年9月23日与工银投资及农银投资订立投资协议[3][45] 评估报告 - 中国一冶等六家公司评估报告采用收益法,构成盈利预测[4] - 独立估值师编制的评估报告日期为2024年8月29日[46] 评估假设 - 中国一冶评估报告有公开市场等多项基本假设和特殊假设[7][10] - 中国十九冶等三家公司评估报告有公开市场等基本假设和特殊假设[12][13][14] - 多项关于被评估单位经营、会计政策等方面的假设[16][20][21] 税收政策 - 2023年起企业研发费用有税前加计扣除和摊销政策[23] - 2011 - 2030年西部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所得税[25] - 上海宝冶2023年起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期限3年[10] 会计师相关 - 申报会计师对折现现金流量计算准确性出具报告[31][37] -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报告日期为2024年10月16日[44] 董事会相关 - 2024年10月16日董事会包括陈建光等董事[35] - 董事会审阅评估报告并确认估值审慎[46][47]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2024年1-9月新签合同情况简报

2024-10-15 08:22
业绩总结 - 公司2024年1 - 9月新签合同额8916.9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9.2%[1] - 公司2024年1 - 9月新签海外合同额60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2%[1] 大额合同 - 9月郑东新区算力产业园三号地块EPC总承包合同35.5亿元[1] - 9月达州东部经开区职教新区建设项目(一期)合同16.4亿元[1] - 9月昆明市五华区昭宗片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合同13.3亿元[1] - 9月南宁平稳基金国际中心项目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13.1亿元[1] - 9月萧县党校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合同12.8亿元[1] - 9月烟台港西港区LNG长输管道工程总承包合同11.9亿元[1] - 9月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地块项目合同11.3亿元[1] - 9月华夏大地塔城“摇篮经济”生态循环产业园项目一期EPC合同10.3亿元[2]
中国中冶:短期经营压力较大,下半年有望好转

国信证券· 2024-09-25 10: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8亿元,同比下降10.6%;实现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下降42.5% [5] - 公司二季度收入和利润下滑幅度较大 [5] - 新签合同金额小幅下滑,但海外新签合同额增速较快,同比增长85.1% [6] - 公司毛利率和费用率总体维持稳定 [8]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承压,收付现比延续下滑趋势 [9][10][11]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测公司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为88/96/101亿元,每股收益为0.43/0.46/0.49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6.7/6.2/5.9X [11] 分析报告结构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建筑装饰、专业工程等 [4]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8亿元,同比下降10.6%;实现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下降42.5% [5] - 公司二季度收入和利润下滑幅度较大 [5] - 新签合同金额小幅下滑,但海外新签合同额增速较快,同比增长85.1% [6][7] - 公司毛利率和费用率总体维持稳定 [8]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承压,收付现比延续下滑趋势 [9][10][11]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测公司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为88/96/101亿元,每股收益为0.43/0.46/0.49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6.7/6.2/5.9X [11]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1]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H股公告

2024-09-23 10:5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公 告 須予披露的交易 引入第三方投資者對部分附屬公司進行增資 於2024年9月20日 及2024年9月23日,本公司 與工銀投資及農銀投資兩 家投資者及各標的公司 及其其他股東 分 別 訂 立 投 資 協 議。據 此,投 資 者 分 別 同 意 按 照 各 投 資 協 議 的 條 款 及 條 件,以 現 金 方 式 向 標 的 公 司 進 行 增 資,工 銀 投 資 及 農 銀 投 資 增 資 金 額 合 計 分 別 為 人 民 幣271,333 萬 元 及 人民幣270,000萬 元。建 議 增 資 完 成 後,標 的 公 司 繼 續 作 為 本 公 司 的 附 屬 公 司,本 公 司 仍 然 擁 有 對 標 的 公 司 的 實 際 控 制 權。 於2024年9月20日 及2024年9月23日,本 公 司 與 工 銀 投 資 及 農 ...
中国中冶(0161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08:30
报告审议与基本信息 - 报告经公司2024年8月29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六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应出席董事6名,实际出席5名,闫爱中董事委托陈建光董事长代为出席并表决[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财务报表经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审阅,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阅报告[1]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不适用[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2]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重大风险事项[2] - 除特别注明外,本报告所有金额币种均为人民币[2]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6777.97亿元,营业收入2988.42亿元,利润总额56.81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50亿元[10] - 2024年1 - 6月营业收入298,841,527千元,上年同期334,458,860千元,同比减少10.65%[26] - 2024年1 - 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49,738千元,上年同期7,217,536千元,同比减少42.50%[26] - 2024年1 - 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3,218,416千元,上年同期6,981,126千元,同比减少53.90%[26]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50,423,795千元,上年度末145,480,182千元,较上年度末增加3.40%[26]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755,551,432千元,上年度末661,602,236千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4.20%[2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88.42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56.17亿元,降幅10.65%[28]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47.01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9.78亿元,降幅45.84%[28]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50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0.68亿元,降幅42.50%[28]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7555.5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939.49亿元,增幅14.20%[28] - 2024年6月30日股东权益1700.5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20.64亿元,增幅1.23%[28] - 2024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6777.97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440.94亿元,降幅6.11%[28]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0.26元下降57.69%[27][28][35] - 2024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5%,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38个百分点[27]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49,949,264千元,第二季度为148,892,263千元[39]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78,657千元,第二季度为1,471,081千元[39]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668,559千元,第二季度为549,857千元[39]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0,747,367千元,第二季度为2,341,207千元[3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8.42亿元,利润总额56.81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50亿元[8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6777.97亿元,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435.4亿元,同比增长92.1% [85] - 营业收入本期数2988.42亿元,上年同期数3344.59亿元,变动比例-10.65%,因房地产及基建市场调整致业务收入下降 [88] - 营业成本本期数2718.00亿元,上年同期数3034.70亿元,变动比例-10.44%,随营业收入减少业务成本下降 [88] - 管理费用本期数57.08亿元,上年同期数54.26亿元,变动比例5.21%,因人员费用等管理费用增加 [88] - 财务费用本期数6.37亿元,上年同期数2.49亿元,变动比例156.36%,因汇兑收益下降导致费用增加 [88] - 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386,378千元,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0.43%[106] - 2024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5,708,421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5,425,525千元,同比上升5.21%[107]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637,300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248,599千元,同比上升156.36%[108]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8,066,189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9,089,092千元,同比下降11.25%[109] - 本期研发投入合计8,066,189千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0%[11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28,406,160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 - 14,516,419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700,932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 - 2,517,715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1,704,769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31,102,865千元[112]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755,551,432千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4.20%[116]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77,495,026千元,较年初增长36.50%[116][118] - 2024年6月30日存货净值为79,996,382千元,较年初下降0.10%[116][119] - 2024年6月30日合同资产净值为166,238,366千元,较年初增长36.45%[120] - 2024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23,384,645千元,较年初增长2.34%[120] - 2024年6月30日短期借款账面价值为58,432,552千元,较年初增长107.06%;长期借款账面价值为35,454,476千元,较年初增长3.76%[120] - 报告期内偿还短期贷款115,092,329千元,长期贷款5,720,226千元;报告期末固定利率短期借款余额为47,708,991千元,固定利率长期借款为20,035,174千元[121]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账面价值为289,510,977千元,较年初增长20.43%[121] - 2024年6月30日合同负债账面价值为62,297,667千元,较年初下降3.89%[122] - 境外资产35,244,717千元,占总资产比例为4.66%[123] - 报告期末债权和其他权益工具融资余额1,636.77亿元,较期初增长27.26%;债权融资余额1,082.77亿元,其他权益工具融资余额554.00亿元[127] - 2024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净额较年初增长33.36%,长期股权投资净额较年初下降0.32%,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净额较年初增长28.54%,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投资净额较年初下降0.99%[127] 业务资质与荣誉 - 截至目前,累计149项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318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32项工程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1] - 上半年,中冶南方、中国恩菲和中冶建研院3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2] -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再添一员[12] - 9户“科改企业”“双百企业”在国务院国资委专项考核中再创新佳绩[12] - 累计拥有28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有效专利超5.3万件[12] - 2009年以来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88项,2000年以来共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58项[12] - 累计发布国际标准77项、国家标准673项[12] - 位居ENR2023年发布的“全球承包商250强”第5位[15] - 公司拥有12家甲级科研设计院、15家大型施工企业,5项综合甲级设计资质和49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7] - 公司拥有28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累计拥有有效专利超5.3万件,2009年以来获中国专利奖88项,2000年以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项58项,累计发布国际标准77项,国家标准673项[17] - 公司累计149项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318项获国家优质工程奖,32项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053项获冶金行业工程质量优秀成果奖[17] - 公司拥有6.4万余名工程技术人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5人等[17] - 公司A股被纳入上证央企指数等,H股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等[18] - 公司旗下“中冶重机”品牌产品已覆盖国内外68家有色冶金企业,报告期内荣获首届中国有色金属(装备与材料)供应商40强[66] - 获行业最高AAA评级的子公司增至7家 [88] 业务结构与市场环境 - 公司形成以冶金建设为“核心”,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为“主体”,矿产资源、检验检测、冶金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和水务环保为“特色”的“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多元化业务结构[40] - 冶金行业全国钢铁生产总体稳定,但面临供需矛盾、行业亏损、产能释放快和社会预期弱等挑战,正处绿色低碳转型关键期[41]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房市场下行压力大,部分核心城市二手房好转,“三大工程”建设配套政策加快落实,专项债等资金将推动基础设施项目落地[42] - 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一带一路”推动下对外工程承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42] - 预计到2025年,我国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的营收总额将达到5777亿元[61] - 预计2029年全球冶金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516.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7%[62] - 到2025年底,全国钢结构用量将达1.4亿吨左右,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15%以上[62] - 到2035年,全国钢结构用量达到每年2亿吨以上,占粗钢产量的25%以上,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逐步达到40%[62] - 到2025年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0%,行业营收有望突破3万亿元[63] - 非钢工程市场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成本,公司在热点地区市场占比偏低[140] - 2024年房地产政策全面宽松,但市场未明显回暖,房价仍下跌[142] - 预计2024年全球发达市场央行进入降息周期,但高息环境短期难改,中国经济恢复处关键阶段[144] - 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大宗商品价格受宏观经济等影响会波动,影响公司成本及利润[145] - 公司国际化经营受当地环境和全球经济下行影响,可能出现工程问题影响海外收入利润[14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工程承包业务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73.63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320.88亿元,降幅10.37%[30] - 资源开发业务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92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2.77亿元,降幅7.76%[30] - 报告期内,冶金建设业务营业收入567.06亿元,占工程承包收入总额的20.44%[43] - 报告期内,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业务营业收入2167.58亿元,占工程承包收入总额的78.15%[44] - 2024年上半年,新签冶金建设类工程合同额1019.4亿元,占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的16.3%[45] - 2024年上半年,新签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类合同额4135.2亿元,占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的66.3%[45] - 2024年上半年,新签工业制造业及其他工程合同额1084.9亿元,占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的17.4%[45] - 山西晋钢智造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绿色低碳氢冶金项目总承包协议合同金额22.0亿元[45] - 宿州市埇桥区城东片区开发项目一包合同金额59.7亿元[45] - 大石河钼矿整体管理项目合同金额126.1亿元[46] - 自贡至泸州港公路工程二期项目施工合同金额23.9亿元[47] - 贵州能源水城200万吨/年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煤焦化项目EPC总承包工程合同金额21.1亿元[45] - 2024年上半年伦敦金属交易所镍、铜、锌、铅均价分别为17,741美元/吨、9,201美元/吨、2,674美元/吨、2,149美元/吨,较2023年上半年分别下跌26.7%、上涨5.7%、下跌5.7%、上涨0.9%[48] - 报告期内公司资源开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92亿元[54] - 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项目估算保有镍资源量增至140.2万吨、钴资源量增至15.8万吨,2024年上半年生产氢氧化镍钴含镍15,837吨、含钴1,442吨,平均达产率97.2%,销售氢氧化镍钴含镍16,531吨、含钴1,506吨,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关于参加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9-19 09:55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4年9月27日14:30 - 16:30参加业绩说明会[2][5][6][8] - 2024年9月26日16:00前可通过邮箱ir@mccchina.com会前提问[2][8] - 会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直播和互动[2][3][4][5][6] - 参加人员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7] - 联系人魏皓,电话010 - 59868666,邮箱ir@mccchina.com[9] 报告情况 - 2024年8月30日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 会后查看 - 业绩说明会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内容[9]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2024年1-8月新签合同情况简报

2024-09-13 08:08
业绩总结 - 公司2024年1 - 8月新签合同额8310.5亿元,较上年同期降6.5%[1] - 公司2024年1 - 8月新签海外合同额58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85.1%[1] 近期合同 - 8月中国十九冶签镇赉项目,合同金额20.3亿元[1] - 8月中国二十冶签始兴县项目,合同金额19.6亿元[1] - 8月中国五冶签G212公路合同,合同金额10.3亿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