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翠华控股(01314)
icon
搜索文档
翠华控股(01314)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7-29 13:1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年度收益为13.815亿港元,较上一年度17.868亿港元下降22.7%[7] - 公司年度除税后亏损总额为3.197亿港元[7] - 撇除一次性非现金性减值及撤销项目1.25亿港元后,年度除税后亏损为1.947亿港元[7] - 上一年度(2019年度)公司录得除税后溢利约470万港元[7] - 公司收益由2019年度的1,786,800,000港元减少22.7%至2020年度的1,381,500,000港元[18] - 公司毛利减少24.1%,从2019年度的1,289,300,000港元降至2020年度的979,100,000港元[20] - 年度亏损319,700,000港元,剔除一次性减值后亏损194,700,000港元[3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已售存货成本由2019年度的497,500,000港元减少19.1%至2020年度的402,400,000港元[19] - 已售存货成本占收益比例从2019年的27.8%上升至2020年的29.1%[19] - 员工成本由2019年度的575,500,000港元减少71,300,000港元至2020年度的504,200,000港元[20] - 折旧及摊销占收益比例从2019年的5.8%上升至2020年的7.5%[24]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占收益比例从2019年的17.6%上升至2020年的23.3%[25] - 销售及配送开支减少7.9%,从2019年度的35,600,000港元降至2020年度的32,800,000港元[26] - 其他营运开支增加42.1%,从2019年度的201,900,000港元增至2020年度的287,000,000港元[29] - 公司计提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81,000,000港元及商誉减值4,400,000港元[29] - 其他经营开支总额为286,916千港元,较2019年201,876千港元增长42.1%[31] - 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减值达81,029千港元,使用权资产减值31,510千港元[31] - 财务成本为28,000,000港元,同比增加26,300,000港元,主要因租赁负债利息[32] - 应占合营企业溢利23,200,000港元,同比减少10,900,000港元(降幅32%)[35] - 所得税开支19,000,000港元,同比增加2,000,000港元(增幅11.8%)[36] 现金流和财务稳健性 - 公司维持充足手头现金及未动用银行信用额度以应付业务所需[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37,400,000港元,同比减少187,100,000港元[38] - 流动比率0.8倍,剔除租赁负债流动部分后为1.6倍(2019年:2.1倍)[38] - 计息银行借款59,300,000港元,资产负债比率8.4%(2019年:5.7%)[39] - 或然负债1,500,000港元,同比减少7,700,000港元[44]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457,839,000港元,较2019年3月31日的1,156,711,000港元下降60.4%[174] 各地区表现 - 香港2019年第四季度餐厅收益总额估计为2600万港元,按年减少14.3%[14] - 香港2019年第四季度餐厅采购总额估计为84亿港元,按年减少13.0%[14] - 公司业务自2020年3月底起在中国内地出现明显反弹[10] - 中国内地业务自2020年3月底起明显反弹[53] - 香港铜锣湾糖街、荃湾众安街及黄埔分店分别于2020年5月及6月恢复营业[53] - 集团于2020年5月26日获授权经营香港国际机场一号客运大楼食肆[5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董事局及高级管理层自2020年2月1日起带头减薪30%以控制成本[8] - 集团积极推广外卖服务并加强送餐业务[53] - 集团采取果断措施控制成本如租金及劳工成本以保障利润率[53] - 集团凭借稳健现金流及强大资源储备改善营运[53] - 集团继续积极发展新品牌以多元化业务[53] - 集团表现因疫情爆发不可避免受到影响[54] - 集团密切监察疫情及市况发展并调整策略[54] - 集团首要任务为齐心抗疫并期望餐饮业尽快渡过严冬[54] - 2019年下半年香港社会活动及新冠疫情重创香港、澳门、中国内地及新加坡餐饮业[159] - 新冠疫情导致餐厅食客人数减少,并存在第二波疫情风险[159] 股息和分派政策 - 股息政策规定各财政年度不低于30%的净利润将用于股息分派[152] - 2019年中期股息为每股1.0港仙,总额约1411.2万港元[167] - 2020年度未派发末期股息(对比2019年每股1.0港仙,总额约1411.2万港元)[168] - 中国子公司须将部分利润转为法定储备,不可用于现金股息分派[152] - 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派发中期股息(2018年同期派发每股1.0港仙)[167] 董事局和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董事会总人数三分之一(3/9)[8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严国文先生具备专业会计资格[86] - 公司为董事购买责任保险且年度内无索赔记录[90] - 所有非执行董事设有固定任期[91] - 全体董事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91] - 公司为全体董事安排持续专业发展培训,包括内部培训、研讨会及课程[92] - 执行董事及大部分高级管理层成员出席2020年3月6日律师楼座谈会[92] - 执行董事及大部分高级管理层成员出席2019年8月23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座谈会[92]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0《标准守则》进行证券交易[95] - 董事局设立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并制定书面职权范围[97] - 提名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吴慈飞、邓文慈及执行董事李先生组成[98] - 提名委员会2020年度举行一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106] - 董事局采纳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背景及专业经验等因素[98] - 提名委员会物色董事候选人时考虑多元化因素及第三方推荐[102] - 提名委员会评估候选人时采用面试、背景核查等流程[103]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110]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全体成员出席[115] - 公司董事会于年度内举行4次会议[82] - 执行董事李远康先生出席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周年大会[83] - 执行董事李堃纶先生出席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周年大会[83] - 非执行董事郑仲勋先生出席3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周年大会[83]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确认为独立人士[192] 股东结构和持股情况 - 李先生持有公司股份权益为878,95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62.28%[196] - 李堃綸先生持有实益股份权益13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1%[196] - 杨东先生持有实益股份权益3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02%[196]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411,226,450股[198] - 李先生通过翠发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权益770,092,000股[197] - 李先生、何先生及张汝桃先生分别持有翠发有限公司权益约49.90%、36.12%及13.98%[197] - 张伟强先生通过恩盛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权益65,408,000股[197] - 张汝彪先生通过腾胜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权益43,456,000股[197] - 李先生、何先生、张汝彪先生、张汝桃先生及张伟强先生共同控制公司权益并需一致表决[196][197] 审计和风险管理 - 支付独立核数师审计服务费用210万港元[128] - 支付独立核数师中期审阅服务费用22万港元[128] - 支付独立核数师咨询服务费用29.3万港元[128] - 支付独立核数师总费用261.3万港元[128] - 风险管理系统采用"三道防线"模式进行管理[130] - 风险分为战略风险、操作风险、财务风险和合规风险四类[133] - 内部审计团队直接向审核委员会报告,可不受限制地访问信息并审查风险管理和控制流程的所有方面[134] - 董事局通过审核委员会对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年度审查,未发现重大事宜[134] - 审核委员会已考虑内部审计、会计及财务报告职能的资源、员工资历、经验、培训计划及预算是否足够[134] - 公司制定内幕消息披露政策以确保资料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及时性[135][136] - 只有指定人士获授权与投资者、分析师、媒体交流公司事宜[137] - 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须尽快向集团行政总裁汇报任何潜在内幕消息以供咨询董事局[137] - 内幕消息须严格保密直至公布,并通过公众可获取的途径披露[137] - 董事局授予管理层执行集团策略及处理日常营运事务的权力[139]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背景 - 杨东自2019年4月1日起担任非执行董事[67] - 杨东自2016年8月22日至2019年3月31日担任首席财务官[67] - 杨东于2012年6月4日至2015年12月31日担任首席财务官[67] - 杨东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担任中国内地首席执行官[67] - 杨东在审计、财务管理领域拥有超过15年经验[68] - 吴慈飞自2012年11月5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9] - 吴慈飞在法律事务方面拥有超过20年实务经验[69] - 邓文慈自2016年11月1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0] - 邓文慈在国际投资及企业银行服务方面累积逾20年经验[70] - 严国文自2012年11月5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3] - 高级管理层薪酬:1人薪酬在0至100万港元区间[125] - 高级管理层薪酬:1人薪酬在200万至300万港元区间[125]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获颁多个奖项,包括“至尊美食餐厅金奖”及“最受游客欢迎—港澳卓越品牌”等[11] - 公司秘书郭兆文黎刹骑士勋贤为多专业机构资深会员,自2012年起连续五年毋须接受最少15小时持续专业发展培训[140] - 股东特别大会须由持有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要求召开,大会须于递交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146] - 股东特别大会特别决议案需提前不少于21个整日及10个完整营业日通知[151] - 股东周年大会议案需提前不少于21个整日及20个完整营业日通知[151] - 股东特别大会普通决议案需提前不少于14个整日及10个完整营业日通知[151]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项下所有尚未行使购股权因行使期届满而失效,相关购股权储备9,421,000港元已转拨至保留盈利[181] - 购股权计划项下无任何购股权获授出、行使或注销,且于2020年3月31日无任何尚未行使购股权[187]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为133,333,400股,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本约9.45%[184]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每股行使价为2.27港元,与2012年全球发售价格一致[180] - 公司将于2020年8月25日至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72] - 根据购股权计划向单一人士授出的购股权上限为已发行股份1%(独立非执行董事或主要股东为0.1%或5,000,000港元)[184]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上市日期起10年,期间可授出购股权[187] - 承授人接纳购股权须支付1.00港元代价[180][187] - 五年财务概要载于年报第136页,涵盖业绩、资产及负债[173]
翠华控股(01314) - 2020 - 中期财报
2019-12-12 09:09
收入和收益表现 - 收益838.17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4%[8] - 公司收益为8.382亿港元,同比下降6.4%[22]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6.4%至838.2百万港元,对比去年同期895.8百万港元[51] - 总收益同比下降6.4%至8.38亿港元,其中香港市场收益下降4.5%至5.37亿港元[108] - 餐厅营运收入同比下降6.5%至8.26亿港元[112] 各地区收益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536.56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5%[8] - 中国内地收益292.43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0.2%[8] - 其他地区收益9.17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8.1%[8] - 中国内地市场收益下降10.2%至2.92亿港元[108] 利润和亏损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4.502百万港元[8] - 公司录得除税后亏损45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1450万港元[32] - 期内亏损45.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14.5百万港元[51] - 期内亏损为4450万港元[67] - 公司报告期内股东应占亏损4450.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441.0万港元[120] 除息税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 - 除息税折旧及摊销前盈利125.584百万港元同比大幅增长73.7%[8]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亏损3.15港仙[8] - 每股基本亏损为3.15港仙,去年同期每股盈利1.02港仙[51] 成本和费用 - 已售存货成本为2.416亿港元,占收益比例升至28.8%[23] - 员工成本为2.914亿港元,占收益比例升至34.8%[27] - 员工成本同比增加2.4%至291.4百万港元[51]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为1.664亿港元(剔除会计准则影响),占收益19.8%[29]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大幅下降64.7%至55.6百万港元[51] - 融资成本为1510万港元,同比增加1430万港元[30] - 融资成本大幅增加至15.1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仅为0.8百万港元[51] - 公司确认短期租赁租金开支为3145.6万港元[99] 合营企业相关 - 向合营企业销售食品产生收益约2.936百万港元[8] - 应占合营企业溢利为1640万港元,同比减少[31] - 应占合营企业溢利为16.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9.7%[51] - 公司收取合营企业股息880万港元,同比下降33.1%[70] - 向合营企业销售食品收入从12,426千港元略降至12,111千港元,减少2.5%[136] 现金流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59亿港元,较期初减少20.9%[36] - 公司运营活动产生现金为7176.1万港元,同比增长4.9%[70] - 公司已缴所得税大幅减少至91.7万港元,同比下降87.9%[70] - 公司购置无形资产及物业厂房设备支出3779.3万港元,同比下降34.1%[70] - 公司偿还银行贷款192.4万港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70] - 公司新增租赁付款本金部分支出9357.9万港元[70] - 公司派付股息1411.2万港元,同比下降66.7%[7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结余3.36亿港元,较期初下降20.9%[70] - 公司未抵押定期存款减少至2764.4万港元,同比下降69.1%[70] - 已付2019年末期股息1411万港元[67] 资产负债和权益 - 流动比率为1.1倍,资产负债比率6.4%[36][37]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5.284亿港元,较经审核的8.421亿港元增长81.5%[62] - 流动资产总额为5.391亿港元,较经审核的5.918亿港元下降8.9%[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59亿港元,较经审核的4.245亿港元下降20.9%[62] - 流动负债总额为4.698亿港元,较经审核的2.800亿港元增长67.8%[62] - 资产净值从11.098亿港元下降至9.590亿港元,降幅为13.6%[6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11.056亿港元下降至9.560亿港元,降幅为13.5%[64] - 综合储备从10.915亿港元下降至9.419亿港元,降幅为13.7%[67] - 非流动资产大幅增长91.8%至14.75亿港元,香港地区非流动资产增长136.6%至8.99亿港元[111] - 使用权资产总额从期初8.03亿港元下降至7.53亿港元,减少5000万港元[98] - 租赁负债从期初8.79亿港元下降至8.32亿港元,减少4700万港元[98] 餐厅数量 - 香港餐厅数量41家较去年同期36家有所增加[8] - 中国内地餐厅数量38家较去年同期34家有所增加[8] 会计准则影响 - 公司首次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新会计准则[75] - 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导致使用权资产增加802,772千港元[87] - 租赁负债总额确认为878,778千港元[87][90] - 经营租赁承担贴现后金额为667,169千港元[90] - 加权平均增量借贷利率为3.43%[90] - 短期租赁相关承担减少34,642千港元[90] - 低价值资产租赁承担减少48千港元[90] - 融资租赁相关承担增加529千港元[90] - 延期选择权未确认付款增加245,770千港元[90] - 总负债增加834,258千港元[87] - 权益总额减少64,162千港元[87] 其他财务数据 - 或然负债从9.2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9百万港元[41] - 公司雇用3,785名员工(不包括合营企业)[45] - 汇兑差额造成其他全面亏损27.2百万港元[56] - 换算海外业务汇兑差额产生汇兑损失2715万港元[67] - 所得税开支保持稳定为541.6万港元[118] - 应收账款总额从6,238千港元增至6,748千港元,增长8.2%[125] - 应收账款中应收合营企业款项从2,988千港元增至3,667千港元,增长22.7%[126] - 应付账款总额从70,733千港元降至63,485千港元,减少10.2%[127] - 资本承担总额从23,644千港元增至31,049千港元,增长31.3%[135]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从5,099千港元略降至5,056千港元,减少0.8%[140] - 或然负债从9,199千港元大幅降至2,917千港元,减少68.3%[141] - 抵押资产账面价值从197,675千港元降至193,916千港元,减少1.9%[142] 股息和派息 - 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去年同期派发每股1.0港仙合计1411.2万港元[119] - 未宣派中期股息(去年同期派息14,100千港元)[146]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794,400千港元[147] - 公司所得款项净额总计7.944亿港元,已动用7.347亿港元(92.5%),剩余5970万港元[148] - 香港新餐厅及外送中心投入1.589亿港元(占总额20%)已全部使用完毕[148] - 中国内地新餐厅投入2.78亿港元(占总额35%)已全部使用完毕[148] - 上海及华南中央厨房投入1.589亿港元(占总额20%),已动用1.083亿港元(68.2%),剩余5060万港元[148] - 香港中央厨房投入7940万港元(占总额10%)已全部使用完毕[148] - 信息技术系统升级投入3980万港元(占总额5%),已动用3070万港元(77.1%),剩余910万港元[148] - 额外营运资金投入7940万港元(占总额10%)已全部使用完毕[148] 股权和公司治理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所有未行使购股权已于2017年11月25日失效[152] - 购股权计划项下可发行最高股份数量为1.333亿股(占已发行股本9.45%)[156]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所有购股权计划项下均无未行使购股权[152][160] - 李先生直接及共同持有公司股份878,956,000股,占总股本62.28%[164][165] - 李祉键先生实益持有公司股份136,000股,占总股本0.01%[164] - 翠发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770,092,000股,占总股本54.57%[166][179] - 李先生持有翠发有限公司49.90%权益[166][185] - 何先生持有翠发有限公司36.12%权益[166][185] - 张汝桃先生持有翠发有限公司13.98%权益[166][185] - 恩盛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65,408,000股,由张伟强先生全资持有[166] - 腾胜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3,456,000股,由张汝彪先生全资持有[166]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411,226,450股[186] - 五名核心董事通过确认契据共同控制62.28%公司表决权[164][181] - 公司于2019年9月30日确认无其他人士持有须披露的股份权益或淡仓[188] - 公司确认董事及控股股东在重大合约中无重大权益[189] - 公司无涉及业务重大部分的管理合约[190]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的企业管治守则[191]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行为标准守则[193] - 审核委员会审阅并确认集团未经审核财务业绩[194] - 截至2019年9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未授出任何股份[197] - 报告期间公司未赎回或买卖任何上市股份[198] - 公司公众持股量符合上市规则要求至少25%[199] - 报告期间结束后无重大事项发生[200]
翠华控股(01314) - 2019 - 年度财报
2019-07-18 09:31
餐厅网络与分布 - 翠華控股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3月31日經營83家餐廳,其中44家位於香港、35家位於中國內地、3家位於澳門及1家位於新加坡[17] - 公司共经营83间餐厅,其中香港44间、中国内地35间、澳门3间及新加坡1间[30] 业务拓展与品牌发展 - 翠華控股有限公司於2018年6月與珍寶集團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以戰略夥伴關係開設首家「翠華Eatery」品牌分店[17] - 翠華控股有限公司積極規劃於香港打造及培育新品牌,使產品組合更多元化及提高市場滲透率[17] - 翠華控股有限公司重整中國內地分店網絡,策略性於機場及鐵路等交通樞紐佈點[17] - 翠華控股有限公司與多個外送網上平台合作,拓闊訂餐渠道,並擴展「至尊到會」業務及「快翠送」服務[17] - 公司扩大“快翠送”外送服务覆盖范围,提升订单处理效率[66] - 公司以“至尊到会”品牌提供五星级到会服务,满足顾客需求[66] - 公司计划拓展业务范围及收入来源,包括开发新品牌和探索新型业务模式[66] - 公司加快进军海外市场及粤港澳大湾区,并加强营销以扩展客源[66] 运营优化与成本控制 - 公司推进集中原材料采购及配送管理,优化运营效率[66] - 公司严选优质健康安全食材,提升食品质素[66] - 公司计划建立专责供焙食品的中央工场,提升产能[66]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由2018年约338.5百万港元减少24.6百万港元或7.3%至本年度约313.9百万港元[42] 收入与利润 - 公司收益由2018年度的1,839,800,000港元下降2.9%至本年度的1,786,800,000港元[34] - 毛利由2018年度的1,327,400,000港元下降2.9%至本年度的1,289,300,000港元[39] - 除所得税开支后溢利由2018年约80.8百万港元减少76.1百万港元或94.2%至本年度约4.7百万港元[48] - 中国地区整体销售额较2018年度下跌1.8%[34] 毛利率与成本占比 - 毛利率保持稳定,本年度为72.2%,与2018年度的72.1%基本持平[31] - 已售存货成本占收益比例保持稳定,本年度为27.8%,2018年度为27.9%[35] 成本与费用 - 已售存货成本由2018年度的512,400,000港元下降2.9%至497,500,000港元[35] - 员工成本由2018年度的532,200,000港元增加43,300,000港元至本年度的575,500,000港元[40] - 其他营运开支由2018年约166.7百万港元增加35.2百万港元或21.1%至本年度约201.9百万港元,占集团收益约11.3%[45] 纯利率 - 纯利率由2018年度的4.4%下降至本年度的0.3%[31] 其他财务数据 - 应占合营企业溢利由2018年约39.4百万港元减少5.3百万港元或13.5%至本年度约34.1百万港元[46] - 所得税开支由2018年约26.0百万港元减少9.0百万港元或34.6%至本年度约17.0百万港元[4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18年3月31日约510.0百万港元减少85.5百万港元至2019年3月31日约424.5百万港元[49] - 计息银行借款由2018年3月31日约66.8百万港元减少至2019年3月31日约63.0百万港元[50] - 资产负債比率由2018年3月31日约5.6%微升至2019年3月31日约5.7%[50]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794.4百万港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已运用约734.4百万港元,剩余约60.0百万港元[53] - 或然负债约9.2百万港元(2018年3月31日:约9.1百万港元)涉及向业主提供银行担保[55] 员工与人才发展 - 员工总数达4,227名[40] - 公司加强人才培训及员工归属感,提升服务水平[66] - 翠華控股有限公司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頒發資歷架構計劃「星級僱主」獎項[18] 企业荣誉与奖项 - 翠華控股有限公司獲世界綠色組織頒發「綠色辦公室」獎勵標誌和「健康工作間」標誌[18] - 翠華控股有限公司獲香港工業總會及中國銀行(香港)頒發「中銀香港企業環保領先大獎2017」[18] - 翠華控股有限公司獲U周刊「我最喜愛市場推廣活動 — 翠華50周年經典菜式系列」獎項[18] - 翠華控股有限公司獲壹傳媒「2018服務第壹大獎 — 茶餐廳」獎項[18] 管理层讨论与指引 - 公司密切监察宏观经济环境,把握发展机会提升品牌知名度[67] - 公司管理团队拥有丰富行业经验,董事局对实现业务策略有信心[67] 董事及高管变动 - 楊東於2019年4月1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81] - 楊東曾於2016年8月22日至2019年3月31日擔任首席財務官[81] - 彭烟豪於2016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期間擔任行政總裁[89] - 唐錦雄於2019年6月1日獲委任為首席運營官及中國地區首席執行官[89] - 彭炯豪于2019年6月1日卸任行政总裁[101] 董事局构成与会议出席 - 董事局于年度内举行5次会议[97] - 执行董事李远康出席4/5次董事局会议[97] - 执行董事李祉键出席4/5次董事局会议[97] - 非执行董事郑仲勋出席5/5次董事局会议[97] - 非执行董事黄志坚出席5/5次董事局会议[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慈飞出席5/5次董事局会议[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邓文慈出席5/5次董事局会议[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殴国文出席5/5次董事局会议[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局成员比例达3/7(42.9%)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02] - 吳慈飛自2012年11月5日起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83] - 鄧文政自2016年11月1日起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84] - 鄧文政曾於2018年7月9日至2019年3月22日擔任神舟航天乐園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84] - 嚴國文自2012年11月5日起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主席[88] 委员会运作 - 董事局已成立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以监察特定范畴,各委员会具书面职权范围及充足资源[116] - 提名委员会现任成员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吴慈飞、邓文慈及执行董事李先生(主席)[117] - 提名委员会于年度内举行两次会议,全体成员李先生(主席)、吴慈飞及邓文慈均出席[126] - 审核委员会于本年度举行了2次会议,全体成员均出席[137] - 薪酬委员会于本年度举行了3次会议,全体成员均出席[130] - 提名委员会就董事局架构、规模及多元化进行了审视,并推荐了1名男性非执行董事和1名女性执行董事[127]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及中期报告[141] - 薪酬委员会评估了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表现,并检视了薪酬政策[132][133][134] 董事提名与多元化政策 - 董事提名需在股东大会召开前至少7天提交书面通知[190] - 董事局采纳多元化政策,考量因素包括知识、性别、年龄、技术、职能专业知识、文化及教育背景等[117] - 提名委员会物色董事候选人时可查询任何来源,包括现任董事转介、刊登广告、第三方代理人公司推荐及股东建议[122] - 提名委员会评估候选人时考量多元化因素、时间承诺、资格、独立性、声誉、潜在贡献及继任计划[122] 董事培训与合规 - 公司为全体董事安排持续专业发展培训,包括内部培训、研讨会及其他合适课程[109] - 执行董事及大部分高级管理层成员于2019年3月27日出席宝德隆企业服务(香港)有限公司举办的座谈会[109] - 全体董事于年度内及年报日期前确认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0《标准守则》的证券交易规定[113] - 全体董事于年度内接受培训类型包括A(出席内部/外部研讨会/会议等)及B(阅读报刊期刊等最新信息)[111]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公司采用“三道防线”模式进行风险管理,并聘请了外部顾问检视系统[152][153] - 董事局确认其对本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监管责任,并每年至少检讨其有效性[152] - 内部审计团队直接向审核委员会报告并定期进行财务、营运和合规控制审计[154] - 董事局确认截至2019年3月31日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且未发现重大事宜[154] - 公司制定内幕消息披露政策要求价格敏感信息须及时公布[156][157] - 仅授权指定人士与投资者和分析师交流公司事宜[157] - 董事或高管须尽快向行政总裁汇报潜在内幕消息以供后续披露决策[157] 薪酬与审计费用 - 高级管理层薪酬在200万至300万港元区间有2人,在300万至400万港元区间有1人[146] - 支付给独立核数师的总费用为311.2万港元,其中审计服务223万港元,非审计服务88.2万港元[149] - 支付给核数师的非审计服务费用包括中期报表审阅29.4万港元、税务服务35万港元及尽职调查23.8万港元[149] 股东事务与公司治理 - 股东特别大会需持有至少十分之一实缴股本的股东要求召开[187] - 股东特别大会需在要求提交后2个月内举行[187] - 公司秘书郭兆文具备特许秘书及行政人员公会等多项专业资格[161] - 公司通过年报、中期报告及公告确保股东及时获取信息[163] - 股东周年大会表决采用按股数投票方式结果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公布[163] - 股息政策规定年度纯利不低于30%拨作股息分派[195] - 股息支付受限于中国子公司法定储备要求不可用于现金分派[195] - 股东周年大会提案需提前不少于21个整日及20个完整营业日通知[191] - 股东特别大会特别决议案需提前不少于21个整日及10个完整营业日通知[192] - 股东特别大会普通决议案需提前不少于14个整日及10个完整营业日通知[193]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88] - 公司主要营业地址位于香港新界葵涌梨木道88号达利中心16楼[190][191] - 股息支付货币以港元为主[195] - 股息政策不保证特定时期必定派息[196] 其他关联公司信息 - 神舟航天乐園集團股份自2017年7月17日起暫停買賣[78] - 神舟航天乐園集團於2018年12月13日收到清盤呈請[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