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化油服(01033)
icon
搜索文档
石化油服(600871) - 2014 Q3 - 季度财报
2014-10-3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19.3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减少10.6%[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0.12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亏损6.92亿元人民币[7]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3%至4,013,025千元[1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亏损扩大至262,050千元(去年同期亏损200,169千元)[16]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013,025千元,同比下降13.3%[31] - 公司前三季度净亏损2,012,329千元,同比扩大191%[3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35元/股,同比恶化191%[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54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负2.28亿元人民币[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353,957千元,同比恶化55.4%[34] 聚酯产品业务表现 - 聚酯产品产量55.99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11.3%[13] - 聚酯产品销量46.61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8.7%[13] - 聚酯聚合产能利用率为83.5%[13] - 聚酯产品产销率为98.1%[13] - 公司聚酯产品总销售量同比下降8.7%至466,144吨[15][16] - 聚酯切片销售量同比下降3.7%至193,852吨(占比41.6%)[15] - 瓶级切片销售量同比下降28.8%至79,253吨(占比17.0%)[15] - 涤纶短纤维销售量同比增长5.0%至171,781吨(占比36.8%)[15] PTA业务表现 - PTA产量27.14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2.7%[1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86.9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18.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0.8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28.4%[7] - 货币资金减少46.3%至56,781千元[19] - 其他应收款激增1,423.6%至119,037千元[19] - 在建工程减少78.4%至277,070千元[19] - 预收账款增加30.8%至405,677千元[19] - 公司总资产从年初8,691,425千元增至10,629,304千元,增长22.3%[27][28] - 短期借款从年初1,130,000千元增至1,602,907千元,增长41.8%[27] - 在建工程从年初277,070千元增至1,279,939千元,增长362%[27]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合计119,037千元,较年初下降93.4%[27] - 存货为1,392,507千元,较年初增长5.4%[27] 筹资活动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5,246,511千元,其中借款4,445,411千元[36]
石化油服(600871) - 2014 Q2 - 季度财报
2014-08-22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79.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21] - 公司营业额为人民币792.44亿元,同比下降9.1%[50][5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亏损17.5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亏损[21][23]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7.4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为4.89亿元[50] - 扣非后净亏损17.42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1] - 基本每股亏损0.292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13%,同比下降22.21个百分点[23] - 上半年营业收入79.24亿元同比减少9.1% 营业成本80.47亿元同比减少8.7%[84]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1%至79.2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87.18亿元人民币[125] - 净亏损大幅扩大至17.5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91亿元人民币,亏损额增加256%[125] - 基本每股亏损0.29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0.08元人民币[125] - 截至2014年6月30日6个月净亏损17.50亿元[139] - 截至2014年6月30日累计亏损20.02亿元[1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销售成本为人民币8,176,055千元,占营业额的103.2%,同比下降8.6%[59] - 原料总成本为人民币7,203,957千元,占销售成本88.1%,同比下降7.8%[59] - 外购主要原料加权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6.1%,其中PX、PTA和MEG分别下降17.9%、18.5%和10.5%[59] - 管理费用同比大幅增加445.8%至人民币1,289,826千元[60][62]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9.9%至人民币120,321千元[60][62] - 财务费用为人民币8,024千元,去年同期为净收益人民币1,943千元[62] - 资产减值损失激增至10.2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仅为1.5万元人民币[125] 业务线表现:聚酯产品 - 聚酯产品加权平均售价为人民币7,904元/吨,同比下降13.3%[56][58] - 聚酯产品总销售量为967,152吨,同比增长5.3%[53] - 聚酯专用料比率为94.4%,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54] - 下半年计划生产聚酯产品119.3万吨 全年预计238.8万吨同比减少0.9%[78] - 下半年计划销售聚酯产品98.9万吨 全年预计195.6万吨同比增长1.9%[79] - 下半年计划生产聚酯专用料59.6万吨 专用料比率达91.8%[80] 业务线表现:PTA - PTA产量为480,287吨,同比下降11.9%[52] - 下半年计划生产PTA 55.2万吨 全年预计103.2万吨同比减少2.4%[78] 业务线表现:涤纶纤维 - 涤纶纤维总供应量达18,528.6千吨,同比增长12.9%[51] - 涤纶纤维总消费量达16,093.1千吨,同比增长9.1%[51] - 下半年计划生产差别化纤维31.8万吨 差别化率达76.5%[80] 运营效率指标 - 主产品综合能耗同比减少3.2%[5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8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8%[19][2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53.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8%[19][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57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1] - 资产负债率从33.5%上升至39.9%[70] - 总资产同比下降16.8%至人民币8,839,788千元[66][68]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294,082千元,同比减少现金流出人民币451,962千元[72] - 股东权益总额下降至53.4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0.96亿元减少24.7%[130] - 未分配利润累计亏损20.0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52亿元亏损大幅扩大[13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2.23亿元人民币,主要通过新增32.95亿元人民币借款实现[1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3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58亿元减少26.6%[128] - 购建固定资产支出仅1153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减少90.6%[128] - 未使用银行信贷额度约9.35亿元[1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14年上半年发生重大亏损[96] - 聚酯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及产品盈利空间严重萎缩[96] - 计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及加速摊销共计人民币11.60亿元[50] - 上半年计提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1.60亿元[87] - 上半年1,4-丁二醇装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9.96亿元[87] - 上半年聚酯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64亿元[87] - 公司预计2014年1至9月份经营业绩仍将出现亏损[96] - 下半年资本开支计划22.58亿元[9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A股及H股股份[10] - 主要股东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7.25%股权[10] - 中国石化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2,415,000,000股,占总股本40.25%[33][37] - 香港结算(代理人)为第二大股东,持股2,079,401,507股,占总股本34.66%[33] - 中信股份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035,000,000股,占总股本17.25%[33][37] - 中国石化和中信股份持有的限售股数量分别为2,415,000,000股和1,035,000,000股[33][36] - 中国石化持有的限售股将于2014年8月20日起分三年解禁,首批解禁300,000,000股[36] - 中信股份持有的限售股将于2014年8月20日起分三年解禁,首批解禁300,000,000股[36] - 前十大股东中七名为境内自然人,持股比例均低于0.1%,最高为郑雷持股5,790,407股(0.097%)[33][34]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动[39] - 中国石化持有公司1,680,000,000股国有法人股,占已发行总股份42%[134] - 中信股份持有公司720,000,000股非流通股,占股权比例18%[134] - 股权分置改革支付对价股份100,000,000股[135] - 支付对价后中国石化持股比例自42%降至40.25%[135] - 支付对价后中信股份持股比例自18%降至17.25%[135] - 资本公积金转增H股700,000,000股及A股1,300,000,000股[136] 关联方交易 - 向中国石化及其附属公司采购原材料金额达人民币65.57亿元占同类交易91.2%[101] - 从中国石化财务取得借款人民币20亿元占同类交易60.7%[101] - 向中国石化财务偿还借款人民币19亿元占同类交易74.1%[101] - 关联方中国石化财务向公司提供资金余额增加至人民币8亿元[104] 担保和合营公司 - 公司为合营公司远东仪化贷款提供担保上限3.5亿美元按40%持股比例担保[106] - 公司持有远东仪化40%权益[106] 审计和法律事务 - 公司2014年半年度财务报告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3] - 公司聘请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境内审计机构[17] - 公司聘请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为境外审计机构[17] - 公司H股股票过户登记机构为香港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7] - 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期为2014年8月22日[137] 股利分配政策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派发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期股利[5] - 公司2013年度业绩亏损导致不进行利润分配[95] 公司基本信息和股东情况 - 公司A股股票简称为*ST仪化(代码600871),H股简称为仪征化纤(代码1033)[16] - 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地址位于江苏省仪征市(邮政编码211900)[14] - 公司境内信息披露报纸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15] - 总股东人数36,740户,其中A股股东36,234户[3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末均未持有公司股份[41][42] - 报告期内公司未进行任何股份回购或出售[40] 会计政策和估计 - 金融资产减值客观证据包括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下跌超过20%或持续下跌6个月[153] -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款项判断标准为超过应收款项余额5%[159] - 应收账款1-2年账龄坏账计提比例30%[160] - 应收账款2-3年账龄坏账计提比例60%[160] - 应收账款3年以上账龄坏账计提比例100%[160] - 其他应收款1-2年账龄坏账计提比例30%[160] - 其他应收款2-3年账龄坏账计提比例60%[160] - 其他应收款3年以上账龄坏账计提比例100%[160]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62] - 存货发出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162] - 固定资产中房屋及建筑物预计使用寿命20-50年,年折旧率1.9%至4.9%[171] - 机器设备预计使用寿命5-30年,年折旧率3.2%至19.4%[171] - 运输工具及其他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4-18年,年折旧率5.4%至24.3%[171] - 土地使用权按44-50年平均摊销[176] - 专利使用权按10年平均摊销[176] - 技术使用权按10年平均摊销[176] - 借款费用资本化中断阈值:非正常中断连续超过3个月[174]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确认后不予转回[169] -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不予转回[175] -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不予转回[177] - 职工薪酬中因解除劳动关系或自愿裁减的补偿在计划实施且不能单方面撤回时确认为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费用[181] - 现金股利于股东大会批准当期确认为负债[182] - 收入确认按扣除销售折让及退回的净额列示,以已收或应收合同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182] - 提供劳务收入按已发生成本占估计总成本比例确定完工进度,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182] - 经营租赁收入按直线法在租赁期内确认[183] - 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时按收到或应收金额计量,非货币性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无法可靠取得时按名义金额计量[184]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损益[184]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很可能取得抵扣暂时性差异、亏损和税款抵减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185] - 安全生产费提取时计入生产成本和专项储备,形成固定资产时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累计折旧[187] - 关联方包括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企业或个人、关键管理人员及其密切关系成员等[190] - 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需依赖未来应纳税所得额预测涉及重大判断和估计[192] - 长期资产减值测试中可收回金额基于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需对产量售价毛利经营成本和折现率等作出重大判断[194] -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折旧摊销基于使用寿命和残值估计变化会导致未来期间调整[194] -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增值税税率分6%13%17%档次营业税税率3%或5%[196] -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税率5%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4元[196] 资产负债表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从2013年底的105797千元减少至2014年6月30日的62995千元,下降40.4%[123] - 应收票据从2013年底的2558598千元减少至2014年6月30日的2155563千元,下降15.8%[123] - 应收账款从2013年底的140540千元减少至2014年6月30日的116249千元,下降17.3%[123] - 其他应收款从2013年底的7813千元大幅增加至2014年6月30日的163015千元,增长1986.5%[123] - 在建工程从2013年底的1279939千元减少至2014年6月30日的276618千元,下降78.4%[123] - 无形资产从2013年底的271143千元减少至2014年6月30日的160979千元,下降40.6%[123] - 短期借款从2013年底的1602907千元增加至2014年6月30日的1865000千元,增长16.4%[123] - 未分配利润从2013年底的-252136千元恶化至2014年6月30日的-2002415千元,亏损扩大694.3%[123] - 资产总额从2013年底的10629304千元减少至2014年6月30日的8839788千元,下降16.8%[123] - 股东权益从2013年底的7096488千元减少至2014年6月30日的5346286千元,下降24.7%[123] - 货币资金中人民币银行存款从2013年末815.43百万元降至2014年6月末435.77百万元降幅46.5%[197] - 关联公司存款从2013年末239.96百万元降至2014年6月末191.63百万元降幅20.1%[197] - 银行存款中2013年末存在200百万元银行承兑汇票质押存款2014年6月末无质押存款[198] - 应收票据从2013年末2558.598百万元降至2014年6月末2155.563百万元降幅15.7%[200] - 已背书未到期前五名票据总额594.23百万元最大单笔金额189.43百万元[200]
石化油服(600871) - 2013 Q4 - 年度财报
2014-05-07 16:00
财务业绩:亏损与现金流 - 公司2013年经审计净利润为负,连续两年亏损,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3] - 2013年营业亏损为11.76亿元人民币,较2012年亏损5.62亿元进一步扩大[24] - 201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4.54亿元人民币,较2012年亏损3.61亿元显著扩大[24] - 股东应占亏损扩大至人民币14.50亿元,上年亏损为人民币3.58亿元[30] - 201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10.73亿元人民币,较2012年流出9.68亿元有所增加[24]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同比扩大至人民币11.30亿元[7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人民币107.33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人民币15.20亿元[81] - 公司毛亏人民币4.23亿元,对比2012年毛利人民币1.19亿元[57] - 税前亏损扩大至人民币12.11亿元,较2012年人民币5.37亿元显著恶化[59][61] - 2013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242元人民币,较2012年每股亏损0.060元有所扩大[25] - 201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59%,较2012年-4.11%下降14.48个百分点[25] 收入与成本 - 2013年营业收入为176.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4] - 2013年公司营业额为人民币176.77亿元,同比增长4.1%[30] - 公司营业额从2012年的人民币169.88亿元增长4.1%至2013年的人民币176.77亿元[5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至人民币176.77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2%至人民币177.66亿元[81] - 销售成本同比上升7.3%至人民币180.99亿元,占营业额比重102.4%[57] - 原料成本同比增加人民币12.77亿元至人民币155.89亿元,占销售成本86.1%[57] - 聚酯产品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8.7%,占营业成本比例89.5%[85] 资产负债与借款 - 2013年末总负债为35.33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6.5%[25] - 2013年末资产负债率为33.24%,较2012年23.24%上升10个百分点[25] - 总负债同比激增35.9%至人民币35.66亿元,主要因短期借款增加[63][66] - 短期借款同比暴增人民币11.98亿元,达人民币16.03亿元[66][72]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295.8%至人民币160.29亿元,货币资金同比下降34.7%[96]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人民币388.9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60.3%[8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人民币114.53亿元,同比增长302.0%[81] 业务运营与产能 - 聚酯产品产量达2,410,760吨,同比增长9.7%,产能利用率为88.8%[37] - PTA产量1,058,153吨,同比增长1.3%创历史新高[37] - 2013年聚酯产品产量达241.08万吨,较上年219.70万吨增加9.7%;聚酯聚合产能利用率为88.8%[52] - 2013年PTA产量为105.82万吨,较上年104.42万吨增加1.3%;PTA产能利用率为96.6%[52] - 公司具备218.0万吨/年聚酯聚合能力、45.5万吨/年瓶级切片固相缩聚能力、88.3万吨/年涤纶纤维抽丝能力、3.4万吨/年涤纶长丝加弹能力、100.0万吨/年PTA氧化精制能力[16] - 公司是世界第八大聚酯生产商(以2013年底聚酯聚合装置产能计)[15] 产品销售与市场 - 2013年销售聚酯产品191.90万吨,较上年173.76万吨增加10.4%;产销率达到99.1%[53] - 聚酯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0.4%,但加权平均价格同比下降5.1%[56] - 聚酯产品加权平均价格同比下降5.1%,主要原料价格下降2.9%[38] - 2013年聚酯产品加权平均价格(不含增值税)从上年9350元/吨下降至8872元/吨,降幅5.1%[53] - 2013年聚酯产品出口量为6.60万吨,比上年的6.94万吨减少4.9%[53] - 2013年涤纶短纤维销售量62.01万吨,占比32.3%,较上年53.05万吨增长16.9%[54] - 境内涤纶纤维总消费量30,879千吨,同比增长6.6%[35] - 涤纶纤维出口量同比增长15.7%达2,042.4千吨[35] - 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至人民币166.66亿元,港澳台及海外地区收入下降5.0%[9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合计2,366,491千元,占销售总额13.4%[122] 产品结构与研发 - 聚酯专用料比率达92.7%,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39] - 差别化纤维产量615,381吨,差别化率77.1%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39] - 研发支出同比下降23.0%至人民币37.26百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2%[88] 资本支出与投资 - 资本支出人民币4.89亿元,新建项目包括10万吨/年BDO及40万吨聚酯专用料产能[41][42] - 2013年公司资本支出为人民币488.65百万元,预计2014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503.05百万元[77] 2014年经营计划 - 2014年计划销售聚酯产品210.1万吨,1,4-丁二醇等系列产品5.7万吨,高性能聚乙烯纤维0.12万吨,产销率目标100%[44] - 2014年计划生产聚酯产品257.1万吨(其中自用量47.0万吨),PTA 102.9万吨,1,4-丁二醇等系列产品5.7万吨,高性能聚乙烯纤维0.12万吨[45] - 2014年计划生产差别化纤维64.2万吨,涤纶纤维差别化率达77.3%;聚酯切片专用料119.2万吨,专用料比率达92.4%[47] - 2014年计划全年主产品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0%,工业取水量控制在2410万吨以内,外排污水COD总量控制在500吨以内[48]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11] - 公司主要股东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7.25%股权[11] - 中国石化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2,415,000千股,占比40.25%[151][154] - 香港结算持有无限售条件H股2,078,695,507股,占比34.64%[151] - 中信股份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035,000千股,占比17.25%[151][154] - 公司总股本从40亿股增加至60亿股,增幅50%[144][148]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至3,450,000千股,占比57.5%,增加1,050,000千股[144] - 无限售流通股份增至2,550,000千股,占比42.5%,增加950,000千股[144] -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使总股本增加20亿股(每10股转增5股)[144] - 股权分置改革支付对价1亿股(每10股支付5股)[144] - 股东总数从43,724户增至46,698户,其中A股股东46,187户[150] - 股份变动将摊薄每股收益及每股净资产等财务指标[145] 股利分派政策 - 公司建议不派发2013年度末期现金股利[4] - 2013年不派发中期及末期股利,因公司发生亏损[127]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已于2013年实施完毕[127] - 2013年公司未分派现金股利,合并报表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454,217千元[97] - 2011年公司分派现金股利120,000千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股东净利润的14.3%[97]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要求最近3年累计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98] 关联交易与担保 - 公司最大供应商为中国石化及其子公司,占采购额67.5%[121] - 最大供应商占采购额67.5%,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14,720,320千元,占比71.9%[121][122] - 关联采购原材料金额11,026,614千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67.5%[130] - 关联销售产品金额356,891千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2.0%[130] - 从关联方取得借款1,800,000千元人民币,占同类借款46.4%[130] - 向关联方偿还借款1,400,000千元人民币,占同类偿还52.2%[130] - 安保基金支出40,480千元人民币,全部为关联交易[130] - 为合营公司远东仪化提供担保上限3.5亿美元,按40%持股比例担保[136]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2013年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现场会议4次[198] - 董事卢立勇参加6次董事会全部亲自出席,出席5次股东大会[197] - 独立董事就公司治理事项发表4次独立意见[199] - 聘任普华永道及罗兵咸永道审计费用总计4,870,000元人民币(境内审计1,500,000元,境外审计3,170,000元,内控审计200,000元)[138][139][140]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 沈希军先生53岁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982年加入公司[168] - 史振华先生67岁任公司独立董事曾任江苏省环保厅厅长[169] - 乔旭先生52岁任公司独立董事现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170] - 杨雄胜先生54岁任公司独立董事现任南京大学会计学系主任[170] - 陈方正先生67岁任公司独立董事现任同济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171] - 曹勇先生55岁任公司监事会主席1981年加入公司[171] - 邵斌先生48岁任公司独立监事现任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173] - 储兵先生41岁任公司独立监事现任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174] - 李建新先生56岁任公司副总经理1982年加入公司[174] - 张忠安先生53岁任公司副总经理1982年加入公司[175] - 公司董事官调生从股东单位中国石化获得应付报酬总额为人民币518,200元[179] - 公司董事孙玉国从股东单位中国石化获得应付报酬总额为人民币525,900元[179] - 公司董事长卢立勇从本公司领取报酬金额为人民币318,260元[180] - 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肖维箴从本公司领取报酬金额为人民币318,260元[180] - 公司副总经理沈希军从本公司领取报酬金额为人民币271,820元[180] - 公司监事会主席曹勇从本公司领取报酬金额为人民币272,120元[180] - 公司独立董事年度津贴总额为人民币200,000元[180][181]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度领取报酬总额为人民币2,655,122元[181] - 公司全体董事(不含独立董事)年度总薪酬上限为人民币2,800,000元[183] - 公司全体监事(不含独立监事)年度总薪酬上限为人民币1,000,000元[183] 员工情况 -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在册员工总数8,010人,其中生产人员6,234人占比77.8%[187] - 公司拥有硕士学位以上员工77人占比1.0%,学士学位1,043人占比13.0%[187] - 大专学历员工1,121人占比14.0%,中专/高中及以下5,769人占比72.0%[187] - 销售人员118人占比1.5%,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599人占比7.5%[187] - 财务人员88人占比1.1%,行政管理人员460人占比5.7%[187] - 离退休职工2,695人[187] 环保与供应商 - 2013年公司未被列入污染严重企业名单,无重大环保问题[105] - 聚酯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大部分营收,对宏观经济变化敏感[107] - 境内聚酯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激烈竞争[108] 合营企业与同业竞争 - 公司合营企业远东仪化注册资本2.3亿美元,持股40%,净资产1,462,069千元,净利润165千元[102] - 与中国石化在聚酯业务存在少量同业竞争[19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A股于上交所上市(股票代号:600871),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号:1033)[11] - 公司位于中国江苏省仪征市,邮政编码211900[17]
石化油服(600871) - 2014 Q1 - 季度财报
2014-04-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7.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2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2.85亿元人民币[6] - 净利润亏损扩大至-327,861千元[22]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0%至3,701,693千元[1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3%,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625,228千元,同比下降17.3%[24]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38,324千元,同比增长2.2%[24] 各业务线表现 - 聚酯产品产量581,834吨,同比增长1.2%[10] - PTA产量266,241吨,同比下降1.2%[10] - 聚酯产品销售量447,137吨,同比增长7.3%[10] - 聚酯产品加权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6.1%[13] - 聚酯切片收入同比下降10.4%至1,327,774千元[14] - 涤纶短纤维收入同比下降3.4%至1,233,940千元[14]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负5.01亿元人民币[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159,567千元[1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131.2%至-187,053千元[1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133,357千元,同比下降2.2%[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9,567千元,同比改善131.8%(上期为-500,786千元)[24]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45,411千元,同比下降32.1%[25]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800,000千元(上期无此项)[25]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413,193千元,同比大幅增加2,726.4%[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314千元,同比改善116.7%(上期为-121,772千元)[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7,053千元,同比由正转负(上期为598,733千元)[25] 资产负债项目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40.9%至197,966千元[15]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60.3%至636,867千元[15]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47.3%至1,179,300千元[15] - 存货环比增长16.0%至1,531,522千元[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0,060千元,同比下降42.1%[25] 资本和权益 - 总资产为101.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为67.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