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00941)

搜索文档
中国移动引领低空经济新飞跃:低空智联网试验装置正式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8-29 00:30
行业动态 - 中国移动联合中国电科 华为 中兴等14家低空产业链领军企业推出低空智联网试验装置 [1] -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现代化建设重要环节 获得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1] - 中国移动提出"通导感管"四位一体技术体系 涵盖通信 导航 感知 管控多领域综合能力框架 [1] 技术布局 - 构建低空智联网融合创新实验室 依托电磁环境孪生系统模拟低空环境并探索高效测试方法 [3] - 建立低空智联网中试验证平台 融合通信 导航 感知及AI 云等先进技术验证技术成效 [3] - 试验装置整合创新链关键技术能力 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 结合生态链多元化应用场景 [3] 战略意义 - 试验装置作为新技术试验场 新能力创新平台和新应用孵化器 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3] - 为低空经济领航城市及试验区开展规模化应用试点奠定基础 [3] - 通过开放共享理念深化产业链合作 推动低空智联网产业创新发展 [3]
中移动杨杰:数据的规模质量是加速AI创新突破的“动力源”
新浪财经· 2025-08-28 14:05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437.69亿元同比减少0.5% 主营业务收入4669.89亿元同比增长0.7% [2] - 股东应占利润842.35亿元同比增长5% [2] - 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同比增长6.6% 占通信服务收入比例33.6%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2] 业务运营数据 - 总连接数达38.15亿 净增1.45亿 [2] - HBN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例47.6%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2] - 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万个 RedCap实现全国县城以上连续覆盖 [3] - 千兆宽带覆盖住户达5亿户 [3] 技术能力建设 - 总智算规模达61.3 EFLOPS 其中自建智算规模33.3 EFLOPS 净增4.1 EFLOPS [3] - 上台能力规模超1300项 上半年能力调用量超8000亿次 [3] - 上半年完成资本开支584亿元 [3] 行业发展趋势 - 数据规模质量成为AI创新突破动力源 推动行业数据/交互数据/合成数据等新数据源发展 [1] - 数据融合应用激发新经济形态 加速情绪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型消费崛起 [1] - 数据安全可信成为数智社会压舱石 需构建全方位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1] 公司战略方向 - 深化数据高质量供给 推动数据高效率流通 加速数据高水平利用 保障数据高可靠安全 [2] - 信息通信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 [2] 市场表现 - A股收盘108.97元/股上涨0.16% 港股收盘89.5港元/股上涨0.39% [4]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创新数据引擎,激活产业动能
环球网· 2025-08-28 11:45
行业背景与机遇 - 人工智能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 开启碳硅融合文明新形态 创造广阔发展机遇 [3] - 智能倍增使硅基生命成为新劳动力与智力资源 时空倍增拓展社会发展边界至无限数字时空 效能倍增推动智能经济成长为数字经济高阶形态 [3] - 数据产业面临数据孤岛普遍存在 治理成本较高 跨行业场景应用不足等发展瓶颈 [3] 基础设施布局 - 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网络基础设施 开通超259万个5G基站 打造首个规模商用5G-A网络 千兆宽带覆盖5亿住户 [4] - 优化"4+N+31+X"算力布局 实现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全覆盖 建成哈尔滨及呼和浩特超万卡智算集群 智算规模达61EFLOPS [4] - 打造全球最大通信数据集群梧桐大数据平台 核心数据资产突破2000PB 大模型训练数据集超10万亿Tokens [4] - 推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数联网成为国家六大技术路线之一 已在天津杭州苏州等7个试点城市落地 [4] 数据资源体系 - 打造梧桐大数据生态合作平台 为入驻企业开放数据中央厨房 提供数据处理加工脱敏模型训练等工具能力 [5] - 对外输出数据治理与供给能力 为中海油中交建等央企破解数据开发利用难题 [5] - 整合资源共建数据产业生态 助力保定长沙两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 依托可信数据空间共建共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 [5] 应用场景实践 - 政务服务领域创新经济分析基层治理等超500种场景应用 甘肃汇聚数据2800亿条实现一网通办 黑龙江汇聚政务数据2130亿条打造500余个数据政务服务 [6] - 乡村振兴领域打造数字乡村管理平台 贵州覆盖17926个行政村 推送就业服务信息3000余次 开发全域旅游地图 [6] - 金融风控领域开发涉诈号码识别受害人预警等反诈模型 累计向国家反诈中心推送有效预警数据1.06亿条 [6] - 应急管理领域打造应急协调能力 为应急管理部建设实时救灾系统 累计输出报告2100余份 帮扶受灾群众超亿人次 [6] - 智慧文旅领域覆盖全国358个5A级景区 助力央视文旅播报110余次 [6] 未来发展路径 - 推动信息基础设施普惠 提供算力数据模型等高价值信息服务 实现一点接入即取即用 推动数联网技术路线迭代升级 [7] - 扩大优质数据资源供给 落实重点产业链锻长板任务 发挥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优势 联动上下游构建协作生态 [7] - 促进数据应用融通发展 依托十百千万合作伙伴计划 联合探索数据应用场景 促进数据应用从书架走向货架 [7]
聚焦女性家庭与职场双重成长,中国移动咪咕短剧《妻本善良》蓉城开机
环球网· 2025-08-28 11:11
项目概况 - 网络剧《妻本善良》于8月27日在成都正式开机 预计2026年上半年上线 [1][8] - 该剧改编自咪咕签约小说《再见爱人:契约到期,替身跑不掉》 定位豪门大女主复仇题材 融合家庭悬疑与女性成长叙事 [1][4][5] 制作与出品方 - 由北京君屹影视 陕西星耀光影 咪咕数字传媒等公司联合出品 旌奥影业 音药配方等公司联合制作 [1] - 咪咕作为出品方与独家发行方 深度绑定中国移动超10亿级生态资源矩阵 [7] 内容与题材特点 - 以新闻记者苏黎误入豪门为主线 聚焦女性对抗家庭与职场PUA困境 传递女性独立价值观 [4][5][7] - 融合豪门权谋与职场成长元素 突破单一情感窠臼 强调现实感与爽感平衡 [4][5] 主创团队与演员 - 由张旸担任总制片人 刘爱东执导 孙艳黎 杨晔敏编剧 [1] - 赵夕汐分饰苏黎与顾青玫两角 林泽辉饰演穆少泽 两人为第二次合作 [4] 行业战略与定位 - 咪咕构建"剧本孵化-精品制作-全域分发"产业闭环 依托IP储备与数字化宣发生态形成差异化优势 [7] - 短剧行业迈向千亿级规模 该剧是咪咕在"女强悬疑+家庭议题"IP影视化方向的重要探索 [7]
万亿险资A股重仓图谱:高股息资产“压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0:17
险资重仓持股概况 - 截至8月27日险资重仓持有368只个股合计持股554.1亿股持股市值达1.18万亿元[1] - 险资新进79股增持124股减持95股主要聚焦非银金融银行通信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公用事业等板块[1] - 险资对非银金融银行通信行业持仓市值排名前三分别为7962.1亿元2245.7亿元336.4亿元[3] 险资重点持仓个股 -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对中国人寿持仓市值7959.3亿元占流通股比例92.8%中国平安对平安银行持仓市值1357.3亿元占流通股比例57.95%[2][3] - 三大运营商成为险资布局重点中国人寿持有中国联通31.9亿股市值170.4亿元加仓中国电信2.05亿股至11亿股市值85亿元同时中国人寿和太平人寿分别加仓中国移动478.3万股和538万股[2] - 神火股份有4家保险机构驻扎合计持仓1.04亿股许继电气双汇发展华润双鹤等13只个股均有3家保险机构驻扎[2] 险资行业配置与策略 - 险资提升高股息标的配置以获取稳定分红缓冲债券收益率下行影响银行股等高股息板块成为重点举牌项目[1][7] - 险资权益投资上限仍有较大增仓空间股票是下半年保险机构首选投资资产其次为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1][6] - 险资持仓遵循稳健与成长并重原则聚焦经营稳定现金流充沛高股息率的价值蓝筹股如金融公用事业同时关注绿色能源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领域[7] 险资资金动向与规模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39%其中投向股票资金余额为3.07万亿元占比8.47%上半年净增加6406亿元二季度单季净增加2513亿元[6] - 险资今年已举牌30次大幅超过2024年的20次和2020年的26次[3] - 政策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推动险资入市意愿[4] 险资投资动机与预期 - 险资加速重构底仓资产重视权益资产配置价值以优化长期预期回报水平因3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利差压缩[4][5] - A股港股部分上市公司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长期资金加大权益配置比例有望获得可观回报[5] - 险资投资银行股可实现长钱长投符合长期资金属性和考核机制同时通过银保协同加强保险和银行联系[7]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激发数据要素潜能 共谱“AI+”时代华章
搜狐财经· 2025-08-28 09:51
公司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司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中央企业 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数据要素的重要部署 全面把握AI+时代新形势新要求 强化数据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4] - 公司在贵州推进400G九州算力光网关键枢纽节点 算力枢纽贵阳数据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 设立大数据贵阳创新研究院 联合开展公共数据运营等创新实践[6] - 公司依托覆盖全国的算力网络打造梧桐大数据平台 沉淀高价值数据超2000PB 构建全方位全时空全场景数据分析能力 年调度量超千亿次[4] 数据要素价值体现 - 数据规模质量成为加速AI创新突破的动力源 行业数据交互数据合成数据等新数据源推动AI从能用向好用跃升 加快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应用落地[3] - 数据融合应用成为激发新经济形态的催化剂 海量多维数据洞察用户行为特征 牵引企业优化服务供给 加速情绪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型消费崛起[3] - 数据安全可信成为构建数智社会的压舱石 需构筑全方位立体化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统筹数据发展和安全[3] 数据流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 公司发布业界首个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数联网DSSN 实现跨行业跨地域跨平台数据资源互联互通 打造数据安全可信流通新模式[4] - 数联网已在北京上海贵阳等多家数据交易所落地 承载交易量月均超亿条 保障数据安心入场放心交易[4] - 公司深度参与多个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 汇聚跨行业高质量数据集超3500TB 为九天大模型及业界优质模型研发提供支撑[4] 数据应用场景落地 - 在文旅领域运用人口分布出行偏好等数据分析节假日消费趋势 助力地方政府优化公共资源配置[5] - 在金融领域打造反欺诈信贷风控等数据产品 服务行业客户超170家 年使用量超15亿次[5] - 在应急保障领域灾情发生后提供人员画像人口统计等数据分析 为抢险救灾提供精确指引[5] 数据安全与技术保障 - 构建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体系 打造主动防御实时响应的数据安全防线[5] -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攻关隐私计算可信计算等关键技术 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可算不可识[5] - 建立模型安全评估机制 锻造数据从训练到生成的全链条溯源能力[5]
【2025数博会】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贵州在“AI+”时代战略定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8-28 08:24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中国移动全力推进400G"九州"算力光网关键枢纽节点和中国移动算力枢纽(贵阳)数据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 [1] - 公司设立中国移动大数据(贵阳)创新研究院 [1] - 联合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开展公共数据运营和数据开发利用等创新实践 [1] 行业趋势与数据要素价值 - 人工智能取得突破式进展推动人类社会加速迈入"AI+"时代 [3] - 数据规模质量成为加速AI创新突破的动力源 [3] - 数据融合应用成为激发新经济形态的催化剂 [3] - 数据安全可信成为构建数智社会的新基石 [3] 公司发展策略 - 中国移动将深化数据高质量供给确保数据"供得出" [3] - 推动数据高效率流通确保数据"流得动" [3] - 加速数据高水平利用确保数据"用得好" [3] - 保障数据高可靠安全确保数据"保安全" [3] 区域合作与发展规划 - 公司将立足贵州共推数据要素集聚夯实AI创新发展根基 [4] - 共促数智应用繁荣探索数据资产化和资本化新路径 [4] - 共筑数据治理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4]
中国移动成功协办连云港新安镇“激情八月魅力新安”文艺汇演
新浪财经· 2025-08-28 08:11
公司业务推广 - 公司协办地方文艺汇演活动 通过通信保障 便民服务和科技互动形式进行品牌推广 [1] - 设立服务专区提供新用户入网 套餐升级和宽带业务预约等全方位业务咨询与办理服务 [1] - 现场展示具备前进 后退 转弯 跳跃等复杂动作能力的智能机器狗 增强科技互动体验 [1] 网络保障能力 - 提前启动应急保障预案 对活动区域实施网络扩容优化并安排专人实时监控网络指标 [1] - 活动期间现场峰值用户数超过1000人 5G网络实现全覆盖保障通信畅通无阻 [1]
中国移动大宗交易成交2448.00万元
证券时报· 2025-08-28 02:03
大宗交易情况 - 8月27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 成交量22.50万股 成交金额2448.00万元 成交价108.80元/股 与当日收盘价持平[1] - 买方为国泰海通证券上海长宁区江苏路营业部 卖方为东方证券芜湖北京中路营业部[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2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达2695.02万元[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7日收盘价108.80元 单日下跌0.75% 日换手率1.65% 成交额16.34亿元[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104.91万元[1] - 近5日股价累计上涨1.03% 资金合计净流入9827.36万元[1] 融资交易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20.79亿元[1] - 近5日融资余额减少790.64万元 降幅0.38%[1]
三大运营商全线布局卫星互联网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8-28 01:28
政策指导与目标 - 工信部印发《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推动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规模应用 [1] - 政策支持电信运营商通过共建共享模式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 推动手机终端直连卫星提供话音和短消息业务 [1] - 鼓励运营商依托低轨卫星互联网拓展高速数据服务 促进天地融合信息基础设施发展 [1] 运营商业务布局 - 中国移动计划在取得资质后开放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已发射"中国移动01星"和"星核验证星"两颗低轨试验卫星 [2] - 中国电信于2023年9月全球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 2024年推出汽车直连卫星服务 2024年5月天通业务落地老挝实现出海 [2][3] - 中国联通近期发射四颗低轨卫星 其中04星为国内首颗具备3GPP窄带物联通信能力的低轨卫星 成立数智星通公司开展卫星技术集成业务 [3]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手机直连卫星宽带业务存在星地网络架构协同难 网络建设成本高 卫星网络性能较地面差距大三大挑战 [4] - 中国移动推动星地全方位融合构建天地一体网 提出STCN创新技术体系使所需卫星数量缩减至独立组网一半且单星成本下降10% [5] - 中国移动打造星地智生数字孪生系统 通过高精度模拟和虚实互动测试降低部署风险和运营难度 [5] 行业战略意义 - 6G时代天地一体化网络与全球无死角覆盖需求使卫星互联网成为三大运营商战略必选项 打破长期分立格局 [6] - 运营商凭借庞大用户基数 政企客户资源和成熟销售渠道可显著加速低轨卫星星座商业化进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