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惠产业金融(00730)
icon
搜索文档
首惠产业金融(00730) - 於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六日举行之股东特别大会及其任何续会之代表委任表格
2025-09-03 12:33
财务数据修订 - 2023年服务总协议现有年度上限由600万元修订为1500万元[4] - 2024年融资本金总额由最多22.62亿元修订至25.43亿元(约27.34亿港币)[4] - 2024年信贷融资年度上限由6亿元修订至18亿元(约19.35亿港币)[4] 服务协议重续 - 经重续服务总协议年期为2026年1月1日起至2028年12月31日止三个财政年度[4] 股东特别大会 - 2025年9月26日将举行公司股东特别大会[2] 代表委任相关 - 代表委任表格更改须由签署人简签认可[5] - 投票指示需在对应栏填“ ”号,无指示代表可自行投票或弃权[5] - 代表委任表格须由股东或正式书面授权人签署,法团需加盖公司印鉴或由获授权人员签署[5] - 代表委任表格及相关文件最迟须在大会或续会指定举行时间不少于48小时前送达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5] - 联名登记持有人仅排名首位者有权投票[6] - 受委代表不必为公司股东,但须代表股东出席大会[6] - 填妥交回代表委任表格后,股东仍可亲自出席大会投票,出席投票则表格视作撤回[6] 个人资料相关 - 股东自愿提供姓名及地址用于处理委任代表及投票指示[8] - 公司可能向代理人、承办商、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等提供股东及代表姓名和地址[8] - 有关存取及更正个人资料要求须书面邮寄至公司指定地址[8] 股份信息 - 股份面值为每股港币0.01元[3]
首惠产业金融(00730) - 股东特别大会通告
2025-09-03 12:30
协议修订 - 2023年服务总协议年度上限由600万元修订为1500万元[6] - 2024年融资本金总额由22.62亿元修订至25.43亿元[7] - 2024年信贷融资年度上限由6亿元修订至18亿元[7] 协议期限 - 经重续服务总协议年期为2026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7] 会议安排 - 股东特别大会定于2025年9月26日上午11时举行[4] 日期相关 - 补充服务总协议日期为2025年7月25日[6] - 2023年服务总协议日期为2023年4月28日[6] - 经重续服务总协议日期为2025年7月25日[7] - 2024年授信总协议日期为2024年8月29日[7] - 补充授信总协议日期为2025年7月25日[7] 股份登记 - 2025年9月22日至9月2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8] - 确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投票资格记录日期为2025年9月26日[8] - 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于2025年9月19日前交回[8] 其他 - 授权一名董事代表公司签补充授信总协议文件[8] - 委任代表文件委派方为公司须盖章或授权签署[8] - 代表委任表格等文件须提前48小时送达[8] - 填妥代表委任表格后股东仍可亲自出席投票[8] - 联名登记持有人中排名首位者有权投票[9] - 通告日期董事会由孙亚杰等7人组成[9]
首惠产业金融(00730) - (1)修订有关服务总协议之年度上限;(2)重续有关服务总协议之主要交...
2025-09-03 12:11
财务数据 - 2024年信贷融资本金为6亿元,融资租赁融资本金为1.4亿元[9] - 经重续服务总协议每日存款上限为3.35亿元[10] - 经修订信贷融资本金金额为18亿元[16] - 2023年4月28日至2025年5月31日资讯科技服务历史交易金额分别为5403千元、5992千元、1148千元[35] - 2023年服务总协议项下现有年度上限为6000千元,截至2025年12月31日经修订为15000千元[36] - 2025年5月31日资讯科技服务实际交易金额约1.1百万元,占2025年度上限约19.1%[36] - 项目建议总金额约630万元,预计2025财年末或之前完成[38] - 2025年下半年计划投资约600万元用于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及整合系统[38] - 2023 - 2025年物业租赁付款实际交易金额分别约为0.8百万元、1.4百万元、0.8百万元[75] - 2023 - 2025年管理及财务顾问服务历史交易金额分别为4044千元、6608千元、2781千元[82] - 2023 - 2025年金融技术服务历史交易金额分别为5165千元、6995千元、2944千元[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首钢京票开立总额达145.2亿元,促成融资总额达110.8亿元[94] - 2023年4月28日至2025年5月31日集团向首钢集团提供服务历史交易金额分别为8244千元、10023千元、4257千元[99] - 2026 - 2028年集团向首钢集团提供服务建议年度上限分别为18600千元、21000千元、23600千元[100] - 2023 - 2025年集团向首钢集团服务收费实际交易金额分别占年度上限约58.9%、71.6%、26.6%[100] - 2023年4月28日至2025年5月集团向首钢集团提供服务历史交易金额分别为8244千元、10023千元、4257千元[99] - 2023 - 2025年首钢集团向集团提供服务历史交易金额分别为10410千元、10221千元、5103千元[103] - 2026 - 2028年首钢集团向集团提供服务建议年度上限均为30000千元[106] - 2024年公司已同意提供或促使附属公司向首钢集团提供最多20亿元融资[132] - 2024年融资包括6亿元信贷融资和14亿元融资租赁融资[134] - 2025年7月25日将2024年信贷融资本金额由6亿元增加至18亿元[135][136][137] - 董事会建议将2024年授信总协议项下拟进行交易的年度上限总额由22.62亿元增加至25.43亿元[135][136] - 2024年融资将由20亿元修订增加至32亿元[1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港币1868百万元,现金为港币283百万元[163] - 截至2025、2026及2027年12月31日止各财政年度,经修订信贷融资年度上限为950百万元[163][165] 用户数据 - 首钢供金平台注册供应商数量从2378家增至3788家[94] - 首钢供金平台注册金融机构数量从2家增至5家[94] 未来展望 - 集团计划于2026年进一步投资约12百万元升级及整合系统等[69] - 预计2025年底及2026年12月31日全职雇员总数进一步增加至约80名[79] - 订立补充授信总协议长远对集团盈利有正面影响[15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5年下半年计划投资约600万元用于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及整合系统[3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无 其他新策略 - 公司拟修订有关服务总协议的年度上限、重续服务总协议及修订与2024年授信总协议有关年度上限[4][188][196][197] - 2025年7月25日公司与首钢订立补充服务总协议、经重续服务总协议、补充授信总协议[23] - 经重续服务总协议期限为2026年1月1日起至2028年12月31日止[18][42] - 补充服务总协议需获董事会及独立股东批准经修订年度上限后方可生效[33] - 经重续服务总协议需获独立股东批准及其他相关批准方可生效[44] - 补充授信总协议生效先决条件为取得董事会和独立股东对修订融资年度上限的批准[140]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26日上午11时在北京石景山区举行股东特别大会[5][19]
首惠产业金融(00730) - 截至2025年8月31日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09:19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730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 1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100,000,000 備註: 1. 本公司為於百慕達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 ...
首惠产业金融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983.8万港元 同比增长10.33%
智通财经· 2025-08-29 14:43
财务表现 - 总收益4782.2万港元 同比大幅减少56.31% [1] - 股东应占溢利1983.8万港元 同比增长10.33% [1] - 每股盈利0.5港仙 [1] 业绩期间 - 报告期覆盖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 [1]
首惠产业金融(0073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3:51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总收益为4782.2万港元,同比下降56.3%[4] - 售后回租安排收益为2965万港元,同比下降68.4%[4] - 金融科技业务收益为1614.9万港元,同比增长19.5%[4] - 毛利为4079.9万港元,同比下降29.3%[5] - 期内溢利为2749.3万港元,同比增长4.7%[5] - 本公司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983.8万港元,同比增长10.3%[5] - 期内溢利为港币26,261千元[6] - 比较期间期内溢利为港币27,493千元[6] - 公司总收益为47822千港元,其中售后回租安排业务收益29650千港元(占62.0%),物业租赁业务收益2023千港元(占4.2%),供应链管理及金融科技业务收益16149千港元(占33.8%)[19]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36998千港元[19] - 公司售后回租安排业务收益为9380.5万港元[20] - 公司金融科技业务收益为1351.3万港元[20] - 公司物业租赁业务收入为213.4万港元[20] - 公司分部收益总额为1.09452亿港元[20] - 公司税前溢利为3702.5万港元[20] - 售后回租安排收益为1245.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72.6万港元增长61.1%[35] - 供应链管理及金融科技服务收益为562.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55.2万港元增长1.2%[35] - 信贷融资安排利息收入为99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93.6万港元增长153.3%[35] - 收益同比下降56%至4782.2万港元(2024年同期:1.09452亿港元)[48][49][50] - 公司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0%至1983.8万港元(2024年同期:1798.1万港元)[48][49] - 每股基本盈利0.50港仙,同比增长11%(2024年同期:0.45港仙)[48][49] - 售后回租业务收益减少68%至约2965万港元(对比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9380.5万港元)[58] - 供应链管理及金融科技业务收益增至约1614.9万港元(对比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351.3万港元)[60] - 物业租赁业务收益减少至约202.3万港元(对比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213.4万港元)[62] 成本和费用 - 所得税开支为950.5万港元,同比下降11.7%[5] - 融资成本为32.6万港元,同比下降44.1%[5] - 中央行政成本为9868千港元[19] - 融资成本为326千港元[19] - 期内溢利数据未直接披露具体数值,但显示已扣除雇员福利开支2083.1万港元[24]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开支为18.2万港元[24] - 无形资产摊销开支为147.2万港元[24] - 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为186.3万港元[24] - 融资成本总额为32.6万港元,其中关联方贷款利息支出21.7万港元[25] - 所得税开支为950.5万港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957.7万港元[26] - 信息技术服务开支为129.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零[35] - 管理费开支为2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8.7万港元增长26.2%[35] - 行政开支轻微增加至约2519.8万港元,同比增长1%,整体保持稳定[52]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3,244千港元(2025年未经审核)[34] - 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为2,909千港元(2025年未经审核)[34] - 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335千港元(2025年未经审核)[3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1,863,590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1,868,022千港元)基本持平[7] - 投资物业为92,501千港元,较2024年末(99,758千港元)下降7.3%[7] - 售后回租安排之应收款项(非流动资产)为648,501千港元,较2024年末(358,308千港元)大幅增长81.0%[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0,152千港元,较2024年末(282,810千港元)增长16.7%[7] - 信贷融资安排之应收款项为492,955千港元,较2024年末(377,580千港元)增长30.6%[7] - 于联营公司之权益为89,707千港元,较2024年末(86,337千港元)增长3.9%[7] - 无形资产为75,010千港元,较2024年末(74,769千港元)基本持平[7] - 售后回租安排之应收款项(流动资产)为112,860千港元,较2024年末(566,938千港元)大幅下降80.1%[7]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09,294千港元,较2024年末(624,742千港元)增长45.6%[7] - 流动资产总额为954,296千港元,较2024年末(1,243,280千港元)下降23.2%[7]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31,044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758,760千港元[8]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6,978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4,830千港元[8]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84,217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15,229千港元[8]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1,749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613千港元[8] - 公司股本从2024年12月31日的39,577千港元微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9,539千港元[8] - 公司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55,335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383,558千港元[8]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4年12月31日的77,341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0,360千港元[8] - 即期税项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8,914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220千港元[8] - 租赁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4,172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652千港元[8] - 递延税项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3,577千港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585千港元[8] - 公司售后回租业务分部资产为9.86216亿港元[21] - 公司供应链及金融科技业务分部资产为9630.7万港元[21] - 公司物业租赁业务分部资产为9419.1万港元[21] - 公司综合资产总额为18.6359亿港元[21] - 售后回租安排下应收款项总额从761,361千港元增至925,246千港元,增长21.5%[28][29][30] - 流动应收款项从112,860千港元增至566,938千港元,增长402.2%[28] - 非流动应收款项从648,501千港元降至358,308千港元,减少44.8%[28] - 一年内到期应收款项从566,938千港元降至112,860千港元,减少80.1%[28] - 一至两年到期应收款项从84,655千港元增至252,181千港元,增长197.8%[28] - 两至三年到期应收款项从199,569千港元增至301,436千港元,增长51.0%[28] - 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从49,793千港元增至66,804千港元,增长34.2%[29] - 应收贸易账款从2,752千港元降至2,194千港元,减少20.3%[31] - 售后回租业务应收款项账面总值达4.102亿港元,较去年末3.983亿港元增长3.0%[37] - 信贷融资安排应收款项达4.93亿港元,较去年末3.776亿港元增长30.6%[42] - 应收信贷融资利息达1131万港元,较去年末62.8万港元激增1701.6%[42] - 总现金增长17%至3.30152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2.8281亿港元)[48] - 总负债下降23%至1.0483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1.36978亿港元)[48] - 关联人士贷款余额1652.5万港元,年利率2.48%-2.76%[43] - 关联公司活期存款2.08731亿港元,年利率1.35%[44] - 银行结存100%由政府相关金融机构持有[45] - 流动比率上升54个百分点至1133%(2024年12月31日:1079%)[48] - 售后回租安排下应收款项总额的95%来自三大客户,其中两位为关联人士(2024年12月31日:62%)[56] - 北京恩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为最大应收款项客户,金额达3.23008亿港元,占比42%[57] - 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应收款项金额为3.05322亿港元,占比40%,为关联人士[57] -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应收款项金额为1.01134亿港元,占比13%,为关联人士[57] -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应收款项金额为376.3万港元,占比1%,为关联人士[57] - 独立个人客户应收款项金额为2813.4万港元,占比4%[5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至330,152,000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16.7%(282,810,000港元)[66] - 总借款为16,525,000港元,较2024年底微增1.5%(16,274,000港元)[66] - 流动比率提升至1,133%,较2024年底的1,079%上升5.0个百分点[65] - 总权益达1,758,760,000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1.6%(1,731,044,000港元)[65] - 汇率变动导致权益增加18,796,000港元[67] - 子公司出售应收账款,代价不超过人民币300百万元(约318.03百万港元)[68] - 应付贸易账款为1783千港元(未经审核)[32] - 应付贸易账款账龄全部在30日内[32] 业务分部表现 - 分部业绩总额35730千港元,其中售后回租安排业务贡献38525千港元,物业租赁业务亏损6494千港元,供应链管理及金融科技业务贡献3699千港元[19] - 公司经营分部包括售后回租安排业务、物业租赁业务以及供应链管理及金融科技业务三个部分[17] - 公司分部业绩总额为4309万港元[20] - 售后回租业务分部业绩录得溢利约3852.5万港元(对比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3921.9万港元)[58] - 供应链管理及金融科技业务分部业绩录得溢利约369.9万港元(对比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413.5万港元)[60] - 物业租赁业务分部录得亏损约649.4万港元(对比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约26.4万港元)[62] 其他财务数据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1772.7万港元,同比实现扭亏[5]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亏损845.2万港元,同比扩大261%[5]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港币14,331千元[6] - 货币换算差额为港币-9,957千元[6] - 使用权权益法分摊之货币换算差额为港币-1,973千元[6] - 本公司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为港币7,553千元[6] - 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收益为港币6,778千元[6]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港币0.50仙[6] - 比较期间货币换算差额为港币23,808千元[6] - 比较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港币53,317千元[6] - 其他收入为10108千港元[19] - 应占一间联营公司溢利为1354千港元[19] - 利息收入总额为525.3万港元,其中来自关联方贷款及融资安排利息收入为393.6万港元[22]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18.4万港元,较上年同期59.3万港元大幅下降[22] - 来自关联方存款服务利息收入为86.4万港元[22] - 应收定息款项年利率维持在5.0%至5.5%区间[31] - 所有售后回租应收款项均未逾期[28] - 存款服务利息收入为86.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9.4万港元增长194.0%[35] - 其他收入显著增加至约1109.4万港元,同比增长111%,主要来自关联人士信贷融资安排收入增加[51] - 应占联营公司溢利约为135.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55.6万港元下降47%[52] - 物业租赁业务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下降约845.2万港元(对比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下降234.1万港元)[62] - 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49,503,000港元[66] - 雇员数量减少至61名,较2024年底减少3.2%(63名)[72] - 无新增借款、资产抵押、重大或然负债及外汇风险[66][69][70][71] 公司股本和股份变动 - 法定股本为100亿股,金额10,000千港元[32] - 于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为3,972,575,703股,金额39,726千港元[32] - 于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为3,953,938,703股,金额39,539千港元[3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回购903,000股股份,现金代价总额99千港元[32] - 所有回购股份均已注销[33] - 公司回购903,000股股份,总代价98,595港元[73] 会计政策和审计 - 公司采纳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修订,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之修订缺乏可兑换性[14] - 会计政策与上一财政年度及中期报告期间一致,仅新增部分修订准则及诠释[13] - 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已审阅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77] - 审阅工作依据香港审阅委聘准则第2410号执行[77] 管理层讨论和业务策略 - 公司重点发展能源管理和节能改造(EMC)项目融资租赁服务以响应国家双碳政策[59] - 供应链金融业务聚焦钢铁产业链电子债权凭证(首钢京票)及区块链技术应用[60] - 公司将持续优化供应链金融平台智能化建设并探索与DeepSeek的技术融合[61] - 与首钢集团签订20亿元人民币授信协议,期限三年[36]
首惠产业金融(00730) - 有关EMC採购总协议之持续关连交易
2025-08-28 12:33
股权结构 - 首钢透过附属公司持有公司2425736972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61.35%[5][22][27] EMC采购总协议 - 2025年8月28日公司与首钢工程订立EMC采购总协议,为期三年[4][7][25] - 协议拟进行交易适用百分比率均低于25%[5][24] - 建议年度上限为人民币900万元(约港币967.7万元)[5][15][24] - 供应货品价格按“成本加成”基准,在货品成本上加不少于1%利润百分比[11] 交易规定 - 公司财务主管确保交易金额不超建议年度上限,超上限需经董事会及独立股东批准[12] - 公司供应部确保向首钢工程提供条款不优于独立第三方[12] - 公司审核委员会、独立非执行董事对拟进行交易进行年度审阅[12] - 公司每年委聘核数师就持续关连交易作报告,确认交易合规未超上限[13] 公司及合作情况 - 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售后回租、供应链管理与金融科技及物业租赁服务[21] - 首钢工程为首钢附属公司,首钢为国有独资企业[22] - 公司与首钢工程将合作销售EMC工程行业货品[23] 其他信息 - 公司为百慕达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730[25]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港币0.01元[26]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孙亚杰等七人组成[28] - 人民币兑港币按人民币1.00元兑港币0.93元的概约汇率换算[28]
首惠产业金融(00730.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9 10:17
公司公告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地点为香港湾仔告士打道39号夏慤大厦8楼803室 [1] - 会议内容包括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建议 [1]
首惠产业金融(00730)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9 10:08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 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 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承董事會命 首惠產業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主席 孫亞杰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九日 首惠產業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 CAPITAL INDUSTRIAL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LIMITED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730) 董事會召開日期 首惠產業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宣佈,本公司將於 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星期五)於香港灣仔告士打道 39 號夏慤大廈 8 樓 803 室 舉行董事會會議,藉以(其中包括)批准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 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以及(如適當)考慮派發中期股息之建議。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由孫亞杰女士(主席)、付瑤女士(董事總經理)、田剛先生(執 行董事)、黃冬林先生(非執行董事)、譚競正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伍文峯先生(獨 立非執行董事)及安殷霖女士(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 ...
首惠产业金融(00730) - 延迟寄发通函
2025-08-15 14:10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對 本 公 告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 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730) 延遲寄發通函 CAPITAL INDUSTRIAL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LIMITED 首 惠 產 業 金 融 服 務 集 團 有 限 公 司* 主席 孫亞杰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五日 * 僅供識別 – 1 –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由孫亞杰女士( 主席 )、付瑤女士( 董事總經理 )、田剛先生 ( 執行董事 )、黃冬林先生( 非執行董事 )、譚競正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伍文峯 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及安殷霖女士( 獨立非執行董事 )組成。 – 2 – 謹此提述首惠產業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日期為二零二五年七月二十五日之兩項 公告(「該等公告」),內容有關(i)修訂有關服務總協議之年度上限;(ii)重續有關服 務 總協 議之 主 要交 易及 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