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环亚控股(00583)

搜索文档
长城环亚控股(00583) - 致非登记股东信函及回条 – 2025中报的刊发通知
2025-09-25 08:33
信息披露 - 公司2025中期报告已上载于公司网站及香港交易所披露易网站[1] 通讯制度 - 扩大无纸化制度及电子发布公司通讯规定自2023年12月31日起生效[3] - 未来公司通讯的英文版和中文版将在网站提供,代替印刷本[3] 股东通讯 - 非登记股东若想收取公司通讯,应向中介提供电邮[4] - 若未收到非登记股东有效电邮,股东需主动查看网站[5] - 想收取印刷本可填回条或发邮件注明要求[5] 其他事项 - 公司可将股东个人资料披露或转移给附属公司等[6] - 股东有权书面申请查阅及/或修改个人资料[6]
长城环亚控股(00583) - 致登记股东信函及回条 - 2025中报的刊发通知
2025-09-25 08:32
财报发布 - 公司发布2025中期报告,有中、英文版本,已上传公司网站及香港交易所披露易网站[2] 通讯制度 - 扩大无纸化制度及电子通讯规定自2023年12月31日起生效[4] - 未来公司通讯在网站提供,替代印刷本[4] 股东通讯 - 股东可选择电子或印刷本通讯方式,有具体操作要求[5][6][8] - 未提供有效邮箱无法收通知,多邮箱仅最后地址登记[8] 其他 - 公司可披露个人资料作核实及记录用途[8]
长城环亚控股(0058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5 08:31
收入和利润 - 收益为58.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4%[16] - 物业投资分部收入58.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4%[26][28][34] - 物业投资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益58.2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60.9百万港元下降4.4%[42][45] - 物业投资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58,215,000港元,净亏损89,422,000港元[16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58,215,000港元,总净亏损89,379,000港元[16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60,948,000港元,总净利润80,133,000港元[164] - 可报告分部净亏损为89.379百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80.13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11.5%[166] - 期内亏损280.1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4.5百万港元[16] - 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280.1百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4.5百万港元[26][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91.3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57.5%[24] - 期内净亏损为2.80亿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451.8万港元[131] - 期内净亏损为280.05百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4.51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300.0%[16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亏损280,050,000港元[146] - 公司录得经营亏损6435.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经营盈利1.15亿港元[131] - 每股亏损17.9港仙,去年同期每股盈利0.3港仙[16] - 基本每股亏损为17.86港仙,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29港仙[131] - 经调整经营盈利23.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4.3%[16] - 经调整的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之盈利(Adjusted EBITDA)为35.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4%[37] 成本和费用 - 财务成本净额142.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7.9%[16] - 财务成本净额为21.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6.7%[37] - 所得税开支2.8百万港元,同比上升12.0%[16] - 其他经营开支14.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0.3%[16] - 折旧费用2.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4.7%[16] - 2025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122,946,000港元,主要用于为联营公司投资融资[165] - 投资联营公司融资财务成本为122.946百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146.985百万港元,下降16.4%[166] - 财务成本净额为1.4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3亿港元有所改善[131]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88.8百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收益78.8百万港元[16] - 投资物业重估亏损88.8百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收益78.8百万港元[24][27][29]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及其他收入为亏损88.3百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收益86.2百万港元[37]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由2024年上半年收益78.8百万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亏损88.8百万港元,变动幅度超过100%[41][43][45]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录得8883.9万港元亏损,而去年同期为7878.9万港元收益[131]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88.839百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公平值收益131.64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67.5%[170] 联营公司表现 - 应占联营公司亏损70.8百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64.8百万港元[16] - 应占联营公司亏损70.8百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64.8百万港元[24][27][29] - 联营公司分占亏损2025年上半年70.8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盈利64.8百万港元转亏[49][50] - 应占联营公司亏损为7076.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6486.6万港元[131] - 联营公司亏损份额为70.766百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64.86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09.1%[166] - 集团应占联营公司亏损7077万港元,同比大幅恶化(上年同期盈利6467万港元)[189] - 联营公司投资公平值2025年6月30日为5,336.5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5,433.7百万港元下降1.8%[49][50] - 联营公司投资账面价值从54.25亿港元下降至53.37亿港元,减少8800万港元(1.6%)[178] - 主要联营公司Everwell City半年净亏损2.37亿港元,同比转亏(上年同期盈利2.16亿港元)[185] - 集团总资产中联营公司投资占比56.27%(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同期56.70%略有下降[49][50]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3,810万港元,同比增长9.8%[58][62] - 投资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1,8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50万港元增长437%[59][63]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8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950万港元减少77%[64][69] - 联营公司股息收入1,790万港元,占投资活动现金流入的95.2%[59][63] - 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净现金为38,131,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4,653,000港元有所增长[135] - 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18,768,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540,000港元显著改善[135] - 来自联营公司的股息收入为17,940,000港元略低于2024年同期的18,140,000港元[135] - 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18,308,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9,523,000港元大幅减少[13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38,591,000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减少41,330,000港元[135] 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权益) - 现金及银行结余2025年6月30日达247.9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209.3百万港元增长18.4%[52] - 股东资金2025年6月30日为3,637.4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3,917.4百万港元减少7.1%[52] - 流动比率从2024年底0.04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0.05,增长25.0%[52] - 资产负债比率由2024年底58.0%升至2025年6月30日59.6%,增长2.8%[52]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2.479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2.093亿港元增长18.4%[53][55] - 资产负债比率(Gearing Ratio)为59.6%,较2024年末的58.0%上升1.6个百分点[53][55] - 无抵押股东贷款未偿还本金为56.1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47.6亿港元增加8.5亿港元[53][55] - 可用未提取银行融资额度为8.5亿港元,2024年末无未提取额度[53][55] - 投资物业抵押品公允价值为21.08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21.45亿港元减少1.7%[57][61] - 总资产从96.36亿港元下降至94.84亿港元,减少1.52亿港元或1.6%[129] - 来自中间控股公司的贷款从47.60亿港元增至56.10亿港元,增加8.50亿港元或17.9%[129] - 总权益从39.17亿港元降至36.37亿港元,减少2.80亿港元或7.1%[129]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9亿港元增至2.48亿港元,增加3859.1万港元或18.4%[129] - 公司总权益从2025年1月1日的3,917,408,000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637,358,000港元[13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净流动负债5,550,428,000港元[143] - 来自中间控股公司的贷款金额达5,610,000,000港元[143]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5,550,428,000港元[146] - 公司流动负债包括来自中间控股公司的贷款5,610,000,000港元[146] - 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3.3783十亿港元,相比期初3.4699十亿港元,下降2.6%[170]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净值下降至492.264百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507.064百万港元,下降2.9%[168] - 投资物业抵押价值为2.108十亿港元,用于集团银行融资[173] - 应收中间控股公司款项从16.2万港元激增至513.3万港元,增幅达3068%[192] - 预付款项中免租应收款从672万港元减少至324万港元,下降51.7%[199] 租赁和租金表现 - 租金范围为每平方呎16.0港元至70.0港元,停车位每个3,312.6港元[27][29] - 零售店铺租金降至62.0港元/平方英尺,相比去年63.9港元/平方英尺,下降3.0%[171] - 办公楼租金区间降至44.0-70.0港元/平方英尺,相比去年55.0-71.0港元/平方英尺[171] - 零售店铺租金从每平方呎63.9港元降至62.0港元,下降3.0%[176] - 办公大楼租金区间从55.0-71.0港元/平方呎收窄至44.0-70.0港元/平方呎[176] - 工业大厦租金上限从27.0港元/平方呎降至24.0港元/平方呎,下降11.1%[176] - 资本化比率范围维持在2.00%至5.00%[27][29] 业务分部表现 - 金融服务分部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0,较2024年同期亏损6.2百万港元改善[47][48] - 金融服务分部2025年上半年无收入,净盈利43,000港元[161] - 金融服务分部2024年上半年无收入,净亏损6,177,000港元[164] - 公司投资物业持续贡献稳定收入并通过资产增值创造价值[77][79] - 公司成功实现租户组合多元化并提升租赁表现[77][79] 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逾期比例显著恶化,逾期超过30天的占比从19%升至25.5%[198] - 应收账款减值拨备从2.3万港元增加至4.3万港元,增幅87%[198]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变动 - 审计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85][87]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90][93]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4] - 提名委员会于2005年成立,大部分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由执行董事王海(主席)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黎利华与梅以和组成[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宋敏、孙明春及刘艳于2025年3月15日辞任,黎利华、梅以和及解文斯于同日获委任[100] - 执行董事王作民及非执行董事任志强于2024年8月20日获委任[100] - 审计委员会由梅以和担任主席,黎利华与任志强为成员;薪酬委员会由黎利华担任主席,王作民与解文斯为成员;提名委员会由王海担任主席,黎利华与梅以和为成员[10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梅以和于2025年5月14日辞任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lick Holdings Limited独立董事职务[102][103] 所有权结构和大股东 -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174,018,094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74.89%[112] -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1,329,018,094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84.77%[112]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55,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9.89%[112] - 万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55,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9.89%[112]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1,567,745,596股[117] - 中央汇金持有中国长城资产管理73.53%股份,间接持有公司74.89%股权[113][115] - 中央汇金持有中国建设银行57.31%股份,间接控制万钛投资100%股权[116] 贷款协议和融资 - 公司于2024年4月26日签订两笔贷款协议,每笔本金总额上限为8.5亿港元,一笔期限364天,另一笔期限5年[105] - 贷款协议约定若长城国际失去对借款人的直接或间接控制权将触发违约事件,银行可要求立即偿还所有未偿金额及应计利息[105] 审计和合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资料经审计委员会审阅[88][91] - 外聘审计师BDO Limited审阅中期财务报表[88][91] - 董事及相关员工在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准则[95][96] - 公司确认全体董事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及至中期报告日期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8] - 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未发现重大不符事项[125] - 公司基于持续经营假设编制报表董事认为有足够资源应对可预见未来的财务义务[145] 董事和最高行政人员持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未持有公司或其关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权益[106][10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含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未获授予或行使任何公司股份认购权[10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未持有任何股份权益[109] 股份交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118][119] 其他运营数据 - 员工总数10人,较去年同期11人减少9.1%[65] - 香港2025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约3.1%[78] - 公司公众持股量超过总发行股份的25%[89][92]
长城环亚控股(00583)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2:14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長城環亞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583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5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5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 ...
长城环亚控股(00583.HK):中期股东应占亏损为2.8亿港元
格隆汇· 2025-08-29 16:01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5821.5万港元 同比减少4.5%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8亿港元 上年同期为溢利451.8万港元 [1] - 基本每股亏损17.86港仙 [1]
长城环亚控股(00583)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2.8亿港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5:09
财务表现 - 收益5821.5万港元 同比减少4.48% [1] - 股东应占亏损2.8亿港元 上年同期溢利451.8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1] - 每股基本亏损17.86港仙 [1]
长城环亚控股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2.8亿港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9 15:04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5821.5万港元 同比减少4.48% [1] - 股东应占亏损2.8亿港元 上年同期溢利451.8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1] - 每股基本亏损17.86港仙 [1]
长城环亚控股(0058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4:0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益为5821.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094.8万港元下降4.5%[14][15] - 公司录得期内亏损2.8005亿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451.8万港元[6][7] - 物业投资分部净亏损8942.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8631万港元[14][15] - 金融服务业分部净盈利4.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17.7万港元[14][15] - 公司总净亏损8937.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8013.3万港元[14][15] - 期内总亏损2.8005亿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451.8万港元[16] - 期内亏损2.801亿港元,去年同期盈利450万港元[44] - 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280.1百万港元,同比盈转亏(去年同期盈利4.5百万港元)[46] - 剔除投资物业重估亏损后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191.3百万港元,同比扩大157.5%[46] - 总收益58.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4%(去年同期60.9百万港元)[49][5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成本净额1.4210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3113亿港元有所减少[6] - 为联营公司投资融资产生的财务成本为1.229亿港元,同比下降16.4%[16] - 财务成本净额从1.731亿港元降至1.421亿港元,降幅17.9%[36] - 来自中间控股公司贷款利息支出从1.708亿港元降至1.258亿港元[36] - 财务成本净额21.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6.7%[55] - 香港利得税支出从250.5万港元增至282.2万港元,增幅12%[3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物业投资分部收益为5821.5万港元,金融服务业分部无收益[14] - 物业投资分部经调整EBITDA为35.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4%[55] 投资物业表现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8883.9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收益7878.9万港元[6]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导致亏损8883.9万港元,较上年同期收益13164.8万港元恶化[18]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8880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7880万港元[44]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88.8百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78.8百万港元)[50][56] - 投资物业资本化率2.00%-5.00%(与去年末持平)[50] - 租金范围每平方呎16.0-70.0港元(去年末为16.0-71.0港元)[50] - 零售物业租金率降至每平方呎62港元,办公大楼租金区间收窄至44-70港元[18] - 资本化比率维持在2.00%-5.00%区间,估值压力持续[19] - 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导致资产总额占比下降至56.27%(2024年同期:56.70%)[60] - 抵押投资物业公允价值2,108.0百万港元(2024年末:2,145.0百万港元)[64] - 公司投资物业持续提供稳定收入来源并通过资产增值创造价值[71] 联营公司表现 - 应占联营公司亏损7076.6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6486.6万港元[6] - 联营公司应占亏损7076.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6486.6万港元[16] - 联营公司应占亏损7076.6万港元,同比由盈利5635.1万港元转为亏损[20] - 核心联营公司Everwell City半年亏损2.37亿港元,同比由盈利2.16亿港元转为亏损[23] - 应占联营公司亏损70.8百万港元(去年同期盈利64.8百万港元)[46][50] - 联营公司合营集团分占亏损70.8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盈利:64.8百万港元)[6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现金流净额增至38.1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34.7百万港元)[65] - 投资现金流净额18.8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3.5百万港元)[66] - 融资现金流净流出减至18.3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79.5百万港元)[67] 流动性及债务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达55.50428亿港元,存在重大流动性风险[9] - 来自中间控股公司的贷款从47.6亿港元大幅增加至56.1亿港元,增长8.5亿港元(增幅17.9%)[4][9] - 银行借贷流动性改善,流动贷款从8.49亿港元降至零[29] - 投资物业抵押规模达21.08亿港元,支撑8.5亿港元银行融资额度[29] - 新定期贷款本金为47.6亿港元,年利率为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2%,期限一年[30] - 新一年期贷款融资本金为9亿港元,年利率为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1.4%,提取8.5亿港元偿还到期银行借款[30] - 应付利息从4223.2万港元增至1.659亿港元,增幅293%[32]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负债从8604.4万港元增至2.0916亿港元,增幅143%[32] - 资产负债比率上升至59.6%(2024年末:58.0%)[61][62] - 无抵押股东贷款未偿还本金增至5,610.0百万港元(2024年末:4,760.0百万港元)[62] - 可用未提取银行融资850.0百万港元(2024年末:无)[62] 资产和权益变动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963.5754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948.3707亿港元,减少15.2047亿港元(降幅1.6%)[3][4][5] - 总权益从39.17408亿港元降至36.37358亿港元,减少2.8005亿港元(降幅7.1%)[5]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9268亿港元增至2.47859亿港元,增长3859.1万港元(增幅18.4%)[4] - 物业、机器及设备账面净值为4.9226亿港元,较年初5.0365亿港元下降2.3%[17] - 投资物业转拨至楼宇2.394亿港元,楼宇转拨至投资物业2.479亿港元[17]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长18.4%至247.9百万港元(2024年末:209.3百万港元)[61][62] 应收账款状况 - 应收账款逾期比例显著上升,逾期超30天账款占比从18.9%升至25.5%[26] - 应收中间控股公司款项激增至513.3万港元,较上年1.62万港元大幅增长[25] - 水电与管理费按金保持稳定在387.2万港元,免租金应收款降至323.9万港元[27]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亏损17.86港仙,而去年同期为盈利0.29港仙[7] - 每股亏损17.9港仙,去年同期盈利0.3港仙[44] - 每股亏损17.9港仙(去年同期每股盈利0.3港仙)[46] 公司治理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9] - 审核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73]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74]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5] - 公司确认全体董事在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6]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7] - 公司中期财务资料已由外聘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审阅[73] 其他运营数据 - 公司雇员人数从2024年6月30日的11名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0名[68] - 香港2025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约3.1%[70]
名创优品上半年营收增约两成 高伟电子中期盈利同比涨逾3倍
新浪财经· 2025-08-21 12:18
业绩速递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上半年收入14090.5亿元同比减少10.6% 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减少39.8% [2] - 快手-W上半年收入676.54亿元同比增长12.04% 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9.9% [2] - 国药控股上半年收入363.63亿元同比减少1.48% 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1.02% [2] - 名创优品上半年收入93.93亿元同比增长21.1% 净利润9.06亿元同比下降22.6% [2] - 途虎-W上半年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0.5% 经调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14.6% 工场店数量增长至7205家 [2] - 哔哩哔哩-W第二季度收入73.38亿元同比增长19.76% 净利润2.19亿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2] - 载通上半年收入42.26亿港元同比增长3.98% 净利润1.9亿港元同比增长57.94% [2] - 新晨动力上半年收入28.04亿元同比增长7.06% 净利润1649万元同比减少25.49% [2] - 第四范式上半年收入26.26亿元同比增长40.71% 经调整净亏损4400万元同比缩窄71.2% [2] - 美联集团上半年收入25.18亿港元同比减少24.1% 净利润1.51亿港元同比减少13% [2] - 百盛集团上半年收入19.63亿元同比增长0.93% 净利润2246.8万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2] - 越秀服务上半年收入19.62亿元同比增长0.09% 净利润2.4亿元 [2] - 移卡上半年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4% 净利润4307.5万元同比增长36.2% [2] - 高伟电子上半年收入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32.2% 净利润6739.8万美元同比增长320% [2] - 中银航空租赁上半年收入12.42亿美元同比增长6% 税后净利润3.42亿美元同比减少26% [2] - 九兴控股上半年收入7.75亿美元同比增长0.7% 净利润7863.3万美元同比减少14.5% [2] - 中石化冠德上半年收入3.07亿港元同比下跌7.2% 净利润5.63亿港元同比减少17.8% [2] - 长城环亚控股预计中期净亏损2.66-2.94亿港元同比大幅盈转亏 [2] 公司要闻 - 盛业启动全球化战略布局 打造AI+国际供应链科技平台 [2] - 元征科技拟开展设备资产化及相关RWA应用的战略布局 [2] - 欧康维视生物-B的OT-301第二项I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 [2] 回购动态 - 腾讯控股耗资5.51亿港元回购92.8万股 回购价590-597港元 [2] - 汇丰控股斥资1.32亿港元回购133万股 回购价98.6-99.55港元 [2] - 创科实业斥资2508.5万港元回购25万股 回购价99.5-101.6港元 [2] - 恒生银行斥资2249.35万港元回购20万股 回购价111.8-112.8港元 [2]
长城环亚控股(00583)发盈警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2.66亿至2.94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9:49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东应占综合亏损2.66亿港元至2.94亿港元 对比2024年同期盈利452万港元出现由盈转亏 [1] - 基本每股亏损预计介于16.97港仙至18.76港仙 而2024年同期每股盈利为0.29港仙 [1] 亏损原因 - 投资物业重估公平值亏损约8700万港元至9100万港元 而2024年同期为收益7900万港元 [1]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6900万港元至7200万港元 2024年同期为盈利6500万港元 主要因联营公司投资物业重估亏损及财务费用增加 [1] 行业环境影响 - 香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公司及联营公司的商业物业评估价值下跌 [2] 财务影响评估 - 重估公平值收益/亏损属非现金性质 不影响公司营运现金流 [2] - 投资物业及联营公司投资为长期项目 旨在获取稳定租金收入及投资回报 [2] - 公司整体财务及业务状况维持稳健 [2]